?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研究

2024-05-02 01:34閆雙慶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金羊鎮九年制學校
基礎教育論壇 2024年3期
關鍵詞:化學目標情境

閆雙慶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金羊鎮九年制學校)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提出,基于大概念的建構,整體設計和合理實施單元教學?;诿總€學習主題的特點與核心素養發展的具體目標,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建議、情境素材建議和學習活動建議。由此可見,在新課程背景下,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符合化學教學的發展趨勢。以大單元主題式教學指導化學課程建設,有助于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重視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育人價值。

一、化學核心素養內涵和大單元主題式教學概念

1. 化學核心素養內涵

初中階段的化學核心素養包括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瘜W觀念培養方面,要明確化學學習的意義,并運用化學觀念解決實際問題、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科學思維培養方面,學生需要在化學學習中運用觀察、實驗、調查等思路與方法獲取化學事實,并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科學方法獲得最終結論,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品質;科學探究與實踐培養方面,學生需要在化學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切實訓練科學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以親身實踐、體驗的方式探究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解釋化學規律,形成較好的探究與實踐能力;科學態度與責任培養方面,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滲透愛國、創新、奉獻、敬業、自強等科學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化學的遠大志向和責任擔當。

2. 初中化學大單元主題式教學概念

初中化學大單元主題式教學,即以單元為化學教學的基本單元,從單元主題出發,設立大議題,創設大情境,構建大任務,通過單元內多元要素的統籌整合,指導學生探究單元主題意義、形成聚合型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中,單元限定了課程內容的設計范圍,主題是單元教學設計的線索。以一個大主題為線索,串聯若干個子主題,能使單元課程內容的教學順序得以重構與優化,形成集針對性、生活性和整體性于一體的個性化課程組集。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價值

1. 轉變師生學習觀念,樹立整體學習意識

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能促使教師樹立整體思想,轉變教學設計觀念,基于單元的整體角度把握教材,分析單元設計意圖。這種整體式教學理念能通過教學滲透給學生。大單元強調以單元為一個整體。學生能從整體性角度出發,結合單元的零散化訓練項目,將化學知識、核心素養發展路徑串聯成一個清晰的教學結構。教學觀念和學習意識的逐步轉變,能促使學生更加重視自身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為自主發展、有效學習奠定基礎。

2. 堅持自主發展原則,搭建自我成長路徑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相較于知識技能的滲透,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科認知,培養積極的學習情感,教會學生自主探究化學知識的有效方法是更為重要的教學目標,能給學生的化學學習帶來積極深遠的影響。上述教學目標屬于化學核心素養中“化學觀念”“科學探究與實踐”等目標范疇。應用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能為學生開放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廣闊空間,通過脈絡探究式教學任務、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主觀意識,從而為學生搭建自我成長的路徑。

3. 突破課節間的壁壘,生成系統課程結構

在傳統化學教學中,課程設計以獨立課時為單位,課與課之間呈現相對獨立的發展態勢。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能突破課節間相對獨立的教學壁壘,加強課時之間的聯系,搭建知識結構與學生宏觀理解化學課程的橋梁,創設系統的課程體系,從整體角度去看待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式,結合獨立課時的性質與特征重構單元核心素養培養路徑。如此能生成主題鮮明、邏輯有序的系統化課程結構,增強獨立課時的精專性。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策略

構建以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為基本模式的初中化學課程,可以從主題與目標、議題與任務、分課時活動、評價與反饋等維度開展分層設計。教師可以將教學步驟分為前期準備、情境導學、分課落實和評價總結四個主要環節,以此搭建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基礎框架,促使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1. 深研教材,預設大單元主題與目標

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落點在“單元設計”與“主題意義建構”上。在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設計與準備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深度研讀教材內容,創設單元“大主題”并預設大單元教學目標。主題是貫穿單元課時學習的主要線索,旨在持續性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圍繞一個主題,立足單元整體看待化學教學內容,串聯單元知識結構,建立清晰的單元學習脈絡。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化學單元的標題確立單元主題,再結合獨立課時的教學內容,圍繞一個單元主題預設多個獨立課時主題。在教學初始階段設立單元主題,在獨立課時中引領學生探究課時主題,以此串聯主題意義,形成具象化、外顯化的單元主題探究脈絡,目標的設置則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結構。教師可以立足單元設置完整的單元總目標,再結合目標群的每一目標設計課時子目標,由此構建樹狀目標結構,加強局部課時與整體教學結構的聯系。

例如,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以下統稱“人教版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設計環節,教師先深研教材內容,分析單元主題“我們周圍的空氣”的明確意義。通過研讀可知:本單元主題為“讓學生深度了解空氣的成分和性質”。教師可以結合三個課題和一個實驗活動確立課時主題,包括“空氣的組成部分(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氧氣的組成部分”“氧氣的制取方式”“氧氣的實驗式制取”。確立主題意義后,教師可以結合《標準》中的教學建議,設置以核心素養為框架的單元教學總目標,具體如下。

化學觀念目標:明確空氣、氧氣的組成元素,理解物質的多樣性,能結合氧氣的結構正確理解物質的分子、原子構成。

科學思維目標:培養學生證據推理能力,分析、比較、綜合能力,使學生對空氣的組成形成正確的判斷。

科學探究與實踐目標:通過實驗課題,培養學生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科學態度與責任目標:通過單元學習,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關懷感和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關注度。

主題與目標的確立能建立起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主脈和框架,使后續教學設計有章可循。

2. 情境導入,說明大單元議題與任務

在大單元主題式教學中,單元要有明確的大議題,圍繞大議題創設大情境,以及與情境相結合的大任務。在單元初始環節,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導入的教學活動,通過大情境的導入,向學生確立大議題,布置大任務,促使學生形成對本單元教學的初步了解。其中,大議題是學生探究主題意義的思路導向,大任務是貫穿學生單元整體學習過程的學習驅動,大情境則是營造單元主題氛圍、向學生解釋說明大議題和大任務的有效途徑。議題需緊扣主題,點撥學生單元主題意義探究思路;任務需要具有復合性,涵蓋單元所需的一切任務要求;情境的設計可以包含一定的生活場景、化學應用現象等信息。如此設計導學環節,能為學生學習單元內容設立一個明確、具體的努力方向,使學生帶著問題和目的開展單元學習。

例如,人教版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燃燒及其利用”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燃燒現象的條件,據此了解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方法,以及使用燃料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在本單元情境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預設“消防安全”議題,并為學生創設大情境和大任務。

情境內容:為學生播放生活中不同的火的燃燒現象:煤在爐子里燃燒、點燃蠟燭照明等,營造出“燃燒”的主題氛圍。

情境任務:防火是生活中的重要安全常識。滅火的工具和方法有很多種,你能說出其中的原理嗎?完成本單元的學習,從消防安全與資源利用的角度說明燃燒現象對人類生活的作用和影響,分析滅火的原理。

上述情境導學環節向學生充分解釋、說明了單元議題和任務,學生能結合情境信息與任務主題自主提煉學習目標,在單元學習中有側重、有選擇地學習知識內容、訓練實踐技能。

3. 結構重塑,確立大單元分課時活動

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由多個課時組合而成。教師要依托前期的教學設計,為學生創設結構化課程組,結合主題重設知識結構和教學順序,設計和而不同、重點鮮明的課時教學活動,以此填充大單元主題式教學內容,落實單元教學目標。獨立課時活動設計要注意采取差異化設計思路?;顒又黝}、內容與活動參與形式需存在差別,以此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單元教學過程中持續為學生帶來新奇的感受。同時,單元中的目標、主題意義的探究需貫穿于獨立課時中,以加強獨立課時之間的聯系。如此設計能使課時存在單元教學共性,凸顯主題式教學的特征與優勢。

例如,人教版教材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酸和堿”的知識內容包括常見酸和堿的辨識、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和實驗注意事項。教師可以在統整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為學生重塑教學結構,設計包含核心素養教育目標在內的課時教學活動。

第1 課時:理論課,采用模型教學法落實化學觀念培養目標,向學生說明什么是酸和堿,并滲透生活中常見的酸和堿。

第2 課時:演示課,采用實踐觀察與演示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落實科學思維培養目標,探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

第3 課時:習題課,學習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理解pH的含義,并結合課時知識正確解讀生活中的酸堿中和現象。

第4 課時:實驗課,指導學生完成溶液酸堿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實踐能力。

第5 課時:實踐課,復習前期的教學重點,總結單元學習成果,排查核心素養的教學疏漏,實施補充性教學。

上述課時教學活動結合其課程內容、目標和性質,形成重點鮮明、目標完整的單元課程組集。學生能在完成課時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落實核心素養學習目標,探明大單元主題的意義,使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目標得以落實。

4. 總結補充,生成大單元評價與反饋

在單元教學末期,教師要結合單元前期的內容設計總結性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指導學生完成大議題的意義探究,進行大任務的成果匯報,使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形成完整的學習閉環。學生能在成果匯報與主題探究環節回顧課時知識重點,展示小組學習成果。教師進一步鞏固與內化課時教學重點。教師可以在學生匯報后予以成果匯報的評價,并對學生的任務成果進行總結與補充,對學生單元學習情況進行簡要評價。評價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積極實現自我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單元總結與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預設本課時活動與步驟。

主題探究活動:結合單元所學內容,與學生共同繪制“幾種重要金屬的化學性質”思維導圖,包括鋁、鐵、銅、金、銀、合金等,探明單元的主題意義。

成果匯報活動:學生小組委派代表上臺展示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實驗,并進行實驗匯報演講。教師旁聽后記錄評價數據。

總結補充活動:教師結合學生小組的匯報情況進行總結與評價,并實施補充性教學。教師可以進一步強調金屬與酸反應的規律和注意事項,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深入掌握金屬的性質。

上述活動與步驟涵蓋了評價、總結、補充教學。學生能在此過程中深度探究單元的主題意義,落實單元核心素養目標,有始有終地完成大單元主題式教學。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圍繞大單元主題式教學進行初中化學課程設計。在教學設計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深研教材和情境導學的方式明確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主題與目標、議題與任務。隨后,教師可以通過結構重塑和總結補充來實施大單元教學過程,分設獨立課時的教學活動,過程中生成評價與反饋。學生能在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影響下形成整體學習觀念,讓核心素養教育目標落地。

猜你喜歡
化學目標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護患情境會話
奇妙的化學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奇妙的化學
我們的目標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