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沉下去”助力基層治理“強起來”
——基于武漢市漢陽區的調研

2024-05-02 03:03
學習月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漢陽區常態機制

朱 杰

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提出:“搭建區域化黨建平臺,推行機關企事業單位與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聯建共建,組織黨員干部下沉參與基層治理、有效服務群眾?!秉h員干部下沉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關鍵一招。然而,以往的干部下沉因為缺乏制度的有效激勵和約束,難以達到期望效果,存在下沉資源整合不力、下沉工作盲目、下沉機制建設隨意等現象。鑒于此,武漢市漢陽區以湖北省“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為指導,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根工程”,將隊伍深根作為關鍵抓手,推進下沉力量深度參與社區治理,通過對下沉主體、工作內容、工作機制、效果考核等規定的健全與完善,進一步將干部力量、治理資源投放到居民身邊,解決了干部下沉不到位和下沉機制不健全的難題,實現了人才在基層集聚、機制在基層聚合、效能在基層凸顯,通過干部“沉下去”助力基層治理“強起來”,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增強基層治理力量的有效路徑。

一、從“下派”到“下沉”:干部下沉助力基層治理的實踐機制

漢陽區持續通過“深根工程”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大力實施“根系密網”行動,健全下沉隊伍使其充分發揮帶頭表率作用,在履行“三認”服務的過程中與居民群眾守望相助、共治共享,通過實施保障措施和激勵措施不斷完善干部下沉一線的實踐機制。

第一,充實隊伍力量,健全下沉主體。漢陽區大力實施區域化、網格化、信息化“三化”黨建工程,通過向全區116個社區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主任助理”三支隊伍,不斷充實社區的工作力量。一是統籌在職干部包聯社區小區。漢陽區組織在職黨員干部掛點社區“第一書記”,發揮其調研、宣傳、服務、指導的職責,在社區了解群眾訴求,破解社區治理難題,并規定每周開展工作不少于兩次?!暗谝粫洝蓖ㄟ^進社區、進網格、進樓棟、進家門,拓展社區工作網,推動社區問題得到積極解決。二是集結統戰人士發揮界別優勢。發揮黨派基層資源作用,釋放社區治理活力,漢陽區啟動統戰人士掛職社區“主任助理”行動,將117位統戰人士下沉到全區116個社區,通過座談交流、走街串巷等方式,發揮其資源優勢和界別優勢。其中,漢陽區臺聯會會長掛職永豐街黃金口岸社區主任助理后,幫助策劃和聯系相關培訓學校,讓社區內低收入女性集中接受專業育嬰師培訓,獲得再就業機會。三是選派退休干部發揮治理余熱。為了在社區傳遞黨的聲音,幫助指導黨建工作,漢陽區按照“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的配置,集中全區退休黨員干部中的優秀分子,下沉116個社區助力社區治理并對下沉干部精準施教,進行專題培訓“提能”,推動黨建工作提檔升級。其中,五湖里社區的黨建指導員發揮自身優勢,為社區提煉總結出“網格長五步工作法”。

第二,推行“三認”服務,規范下沉工作內容。為解決干部下沉社區工作隨意性大、盲目性大的難題,漢陽區開展“三認”服務,讓干部下沉工作有抓手。一是結合服務意向認領崗位。將下沉干部編入具體網格或小區黨支部,從群眾的實際情況出發,向下沉干部下發需求清單,由下沉干部結合職業特點和專業技能確定服務意向,自主認領服務崗位。二是結合單位業務認領事項。為了充分利用下沉干部背后的單位資源,漢陽區提倡下沉干部結合單位資源特點認領服務職責和服務事項,把單位特有的優勢轉換為助推社區建設的內生動力。例如五麟里社區在檔案局下沉干部的幫助下,將檔案查閱網上“接口”下沉到社區一級。三是結合生活半徑認領“親人”。社區以下沉干部居住小區為小組,將下沉干部分別拉進對應的微信群,方便下沉干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范圍之內認領“親人”和幫助“親人”。一般是以認領老年人為主,通過做飯、打掃衛生等生活化互動服務群眾,將生人轉變為熟人、家人。

第三,建立保障措施,完善下沉工作機制。為保證干部下沉社區后能夠發揮實效,漢陽區實行了三項措施,讓干部下沉工作有保障。一是實行“無會日”制度,保障時間精力進一線。漢陽區制定出臺《全區性會議規范管理的規定》,要求全區范圍內實行周一、周三“無會日”制度,保障下沉干部有時間、有精力到群眾身邊去,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場去。二是開展“小區遍訪行動”,確保問題發現在一線。漢陽區以小區為單位制定遍訪計劃,組織開展“小區遍訪行動”,讓下沉干部包社區、進小區,確保全年至少全覆蓋遍訪居民1次,及時掌握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其中,江堤街道老關社區通過遍訪行動,收集梳理出環境改造、設施維護等各類意見建議18件。三是舉行黨建聯席會議,保障問題解決在一線。實現共同協作是下沉干部發揮作用的充分條件,為此漢陽區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支部與下沉小區黨支部開展常態化聯建共建,對下沉干部進行聯培、聯育、聯辦、聯商,并通過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發揮好協調各方的作用,實現資源服務平臺在一線集結。

第四,設立激勵方式,加強下沉效果考核??己嗽u價機制是推動干部下沉常態化的重要手段。為建立高效化、可操作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漢陽區設立了三種考核激勵方式,讓干部下沉有動力。一是建立干部“1+N”數據庫,推進干部履職明晰化。漢陽區貫徹全周期管理理念,建立干部“1+N”數據庫,依托武漢市“i武漢i家園”小程序,對下沉干部實行信息化管理。通過監督下沉時長、定期通報、發布下沉任務等方式,將下沉工作進一步明晰。二是實行積分化管理模式,增強下沉服務積極性。為了充分調動下沉干部的積極性與能動性,漢陽區探索干部下沉服務積分化管理模式:下沉干部將自身職業特點和群眾需求融合起來,自主設計下沉服務事項,社區根據群眾的反映以及下沉時長進行積分管理。三是納入年度考核權重,加強干部下沉履職規范性。漢陽區將下沉干部在社區的工作實績按照30%的權重納入年度考核,綜合下沉干部的服務時長、服務次數、服務成效、居民滿意度等因素來進行考核。同時,通過工作月報、定期交流、述職交流點評會等評議方式,加強下沉干部在工作中的規范性。

二、從“下基層”到“在基層”:干部下沉助力基層治理的實踐成效

提升基層治理力量需要將干部下沉模式嵌入到基層治理的場域之中。漢陽區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通過優化干部下沉的常態化機制強化基層治理的能力,成功將“干部下基層”轉變為“干部在基層”。

第一,干部下沉主體多樣化,實現了人在基層集聚。漢陽區通過匯聚多方下沉的“身邊人”,將在職干部、統戰人士、退休干部等主體下沉到一線,融入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當中,促進了下沉主體的多樣化。一是豐富了下沉人員的主體類型。以往的下沉人員多是在職黨員干部,漢陽區將統戰人士和退休干部納入到下沉主體當中,推進了下沉主體能下盡下,確保了服務人員真正下得去、服務效果真正提上來。二是拓展了下沉人員的履職空間。充實后的下沉干部隊伍進入到基層后,成功建立起“三方會診”機制,使社區治理問題得到解決,社區治理決策有人協助,社區服務居民的能力顯著提升。

第二,干部下沉工作完整化,實現了機制在基層聚合。推動干部下沉平穩實現“平戰轉換”,是體現基層治理體系優勢的關鍵所在。漢陽區不斷促進干部下沉工作流程的完整化,優化干部常態化下沉機制,提升了治理體制的能力與韌性。一是完善了干部下沉通道,確?!跋碌萌ァ?。通過“無會日”制度、小區遍訪行動、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等保障機制,確保下沉干部能夠集中時間和精力深入基層群眾,目前,已完成5523名在職黨員下沉社區報到工作。二是明晰了干部下沉工作,保證“有事做”。漢陽區在廣泛開展“三認一創”服務的過程中,圍繞共辦一件民生微實事、共建一個黨建項目、共過一次支部主題黨日“三個一”活動,明晰了下沉干部的具體服務事項,使下沉干部真正融入日常、做在經常、干在平常。三是健全了干部下沉機制,保證“能長久”?!?+N”數據庫、積分化管理、年度考核等考核機制,在激勵和規范兩方面為干部下沉機制的常態化保駕護航,在運行機制上實現長效化。漢陽區為“干部下沉”常態化提供高效運行機制,增強了治理結構的靈敏性,實現了機制在基層聚合,不斷夯實基層基礎。

第三,干部下沉力量體系化,實現了效能在基層凸顯?;鶎由鐓^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部分和重要基礎,漢陽區通過建立和優化干部下沉主體的多樣化、工作的完整化,將下沉干部納入到基層治理體系當中,成為基層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斷豐富著基層社區治理的生動實踐。一是以體系化的下沉隊伍充實基層治理力量。完整化的工作流程、常態化的下沉體制,使下沉干部真正進入到基層治理體系當中,人員和資源不斷向社區集聚。下沉干部成為基層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增強了基層上下聯通、協調左右的作用。例如,龍陽街道龍湖東岸社區將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主任助理等“列入社區紅色智囊團,發揮他們的優勢,爭取讓矛盾不出小區”,在2021年全區評選中,社區榮獲“楓橋式小區黨群服務驛站”。二是以體系化的下沉工作提振基層治理效能。一方面,下沉干部發揮個人職業優勢或專業特長,領辦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探索出了富有地區特色的基層治理創新實踐,破解了基層社區治理難題。另一方面,“下沉干部的治理經驗要豐富一些,在和社區工作人員打交道的過程中能增長社區工作人員的見識”,以下沉干部力量賦能社區工作人員,增強了社區一線工作人員的治理能力。通過下沉進入到基層治理體系當中的干部,在完整化的工作機制中發揮長效化作用,真正成為基層治理體系中的力量,以三股力量會同社區自身力量,共同發揮漢陽社區治理高效能。

三、從干部“沉下去”到基層治理“強起來”:增強基層治理力量的經驗啟示

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基層干部下沉,是實現基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漢陽區通過創新“干部下沉”機制助推基層治理的探索,不僅克服了干部下沉隨意盲目、下沉資源整合不力的現實難題,而且通過下沉模式的創新保障干部下沉工作貫穿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對于通過干部下沉推進基層治理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第一,提升干部的主觀能動性是下沉干部助力基層治理的重要突破口。下沉干部作為當前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主觀能動性是提高執行力、激發責任心的必要前提。下沉干部要主動到群眾中間去了解民情,才能解決民困,因此,需積極促進干部自身的成長發展,增強自身的開拓性和創造性,從而推動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基層治理、服務基層群眾。漢陽區一方面通過創新“1+N”數據庫、積分化管理等激勵方式,為下沉干部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提供內在支持,另一方面通過“無會日”制度、小區遍訪行動等保障措施,將下沉干部深度嵌入基層治理,為下沉干部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提供外部支持。這種全方位的支持沖破了下沉干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客觀阻礙,真正凝聚了干部的下沉力量,使得下沉干部能夠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和看得見的工作成效,切實做到幫忙不添亂、利民不擾民。

第二,開辟合適的下沉路徑有助于發揮下沉干部的積極性。干部的下沉路徑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建立起符合當地實際發展的工作路徑,充分調動下沉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往的干部下沉活動形式較為單一,較少注意下沉干部的工作是否有實效,沒有開辟出對當地實際有用的下沉路徑,干部在下沉的過程中受制于僵化的工作模式,在工作中容易缺乏活力,產生消極應付的心態。漢陽區根據現實情況調整干部下沉工作路徑,打破了“應付下沉”“被迫下沉”的下沉困境,在一般性措施的基礎之上,因地制宜出臺了特色性工作機制,將干部下沉的一系列機制與干部實際狀況、群眾急難愁盼、基層治理需求有機結合,為下沉干部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三,建立常態化下沉機制是化解社區治理力量薄弱困境的關鍵環節。干部下沉必須注重常態化機制建設,持續為基層治理匯入堅實的下沉力量。近幾年,各地對于干部下沉常態化的實踐探索逐漸豐富,但工作一般是為完成硬性的任務指標,較少聚焦于干部下沉長效化的作用發揮,很少能夠實現戰時應急和平時服務的順利轉變,很難保證下沉干部深入基層治理的作用發揮。漢陽區建立起干部常態化下沉機制的關鍵之處在于,通過“隊伍深根”創新改進了下沉主體、工作內容、工作機制、工作考核方式,滿足了干部下沉常態化的人員、時間、事項、動力等主要條件,將運動式、臨時性的干部下沉轉化為常態化、長效性的干部下沉。這種長時有效的干部下沉機制,切實將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社區,為基層治理提供更多解決方案和創新方法,助力基層治理補短板、激活力,為基層治理提能增效。

猜你喜歡
漢陽區常態機制
“巨型冰淇淋”
小雨滴
舵穩當奮楫 風勁好揚帆 漢陽區住房保障與房屋管理局為建國70周年獻禮
做驅散孩子健康陰霾的“貼心人”——漢陽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綜合發展”項目紀實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主動適應新常態 積極爭取新作為
新常態下的艱辛與希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