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蒙陰公司:“微網運行+雙網融合”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2024-05-03 03:10本刊編輯部馮義華
農電管理 2024年3期
關鍵詞:蒙陰縣臺區國網

■ 本刊編輯部 馮義華 袁 航

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 于升奎 劉 剛 羅 龍 范偉健

蒙陰地處沂蒙革命老區,是沂蒙精神的發祥地、孟良崮戰役的發生地、“沂蒙六姐妹”的故鄉,也是山東省第一個同時擁有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兩項榮譽稱號的縣域。蒙陰縣94%的面積為山區,以家庭為單位的種養結合是當地農村經濟的特色。近年來,光伏產業成為蒙陰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全縣光伏總裝機達到39.86 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總裝機達到31.86 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是全縣最大用電負荷的1.55倍?!耙黄覉@一座房,一圈兔舍作院墻,一院光伏曬太陽”成為當地典型的新型庭院經濟模式。

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在為老區人民帶來收益的同時,也給電網安全運行、電能質量帶來了極大的考驗和挑戰。近年來,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在國網和省市公司的支持幫助下,積極運用科技創新解決光伏發展帶來的系列問題。全省率先實現HPLC、臺區智能融合終端、光伏分界開關“三全覆蓋”,實現了低壓配網全景感知,全縣光伏實現群觀、群測、群調、群控;在供服系統率先應用反向重過載、過電壓等5 類光伏業務工單,建立“最短指揮鏈”,完成“i 配網”移動應用體系建設,以配網數字化轉型解決了電壓越限問題;通過投資改造、公布臺區光伏可開放容量明細,引導光伏合理有序接入,“治存量、控增量”解決設備安全問題,取得顯著成效。2023 年被國家電網公司評為“五市十縣”配電能源互聯網示范區,成為國重項目的落地示范點。

突出“三個賦能”助力清潔能源消納

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立足縣域綠色發展理念,突出電網、服務、數據“三個賦能”,助力清潔能源消納,實現共建共贏共享。目前,蒙陰縣供電公司綜合電壓合格率始終保持臨沂市第一,全年入選國網線損管理百強縣公司,清潔能源消納管理經驗成功入選國網系統可持續性管理示范項目。

電網賦能,以規劃引領推進清潔能源消納。蒙陰縣供電公司緊緊把握規劃、建設、管理三個環節,推動電網與“綠水青山”協調發展?!叭灰惑w”保生態。借“生態立縣”東風,市縣一體與政府對接,積極運用戰略對接成果,促請縣政府主導規劃布局光伏扶貧項目,形成了政府主導,電力主推的責任體系?!叭齾^劃分”優并網。將電網劃分為光伏接入“推薦區”“限制區”“控制區”,合理規劃新增并網裝機布局、投產時序,為客戶免費提供并網方案?!叭綍\”解難題。建立縣政府能源主管部門、供電公司、光伏項目建設方“三方會診”模式,形成從規劃、立項、勘察、建設、并網運營政企雙方全過程參與格局?!叭壒芸亍碧豳|量。目前,臨沂市供電公司負責10 千伏及以上并網驗收、調試,蒙陰縣供電公司負責380/220 伏并網驗收、調試,基層單位定期開展分層、分線、分臺區并網電壓分析,確??蛻綦妷嘿|量平穩。

服務賦能,以客戶導向推進清潔能源消納。建立客戶導向型“大服務”機制,樹立“前置服務、主動服務、陽光服務”意識,進一步整合服務資源。建立光伏管理專班。市縣一體組建發展、調控、運檢、營銷4 個專業光伏管理專班,暢通市、縣、專業、基層供電所四級工作聯動機制,實施一站式服務,實現受理、勘查、驗收無縫銜接。對內持續優化“三個項目部”作用,加快配套電網工程建設,保障新增清潔能源項目按期并網發電。對外實行辦電環節“內循環”,做到讓客戶“只跑一次”,并網時間大幅壓減至1 周以內。建立常態化服務體系。臺區經理與光伏并網客戶建立溝通微信群,提供“7×24 小時”專業服務,確??蛻魡栴}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數據賦能,以能源互聯推進清潔能源消納。依托智能監控數據中心,實現電網全面感知、數據融合、智能應用,從源頭上為能源互聯提供科學依據。對各鄉鎮接入設備的數量、功率、電量、異常狀況進行統計,通過圖形全方位顯示該設備數據,為光伏發電投產布局提供數據支撐。實時對接監測各系統數據源,基于歷史數據和天氣信息,預估光伏設備未來3 日發電量,為負荷預測提供精確依據。依托大數據實現故障精準研判,先后排查整改并網隱患78 處,以科學數據指導光伏并網及電網建設及時作出合理調整。

落實“電等發展”理念 運維管理精益化

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現有31.1萬戶用電客戶,年售電量12.81 億千瓦·時。該公司體量雖小,但供區內分布式光伏并網用戶卻有1.1 萬戶。蒙陰農網負荷和小型加工服務型產業負荷占比大,負荷分布受地理環境、產業布局影響大,各電壓等級變電站配出線路迂回曲折、供電半徑長,局部電網負荷季節性、波動性特點突出。近5 年來,戶用分布式光伏大規模投運,改變了原有的電網潮流分布和供需關系,給局部區域網架承載力帶來了較大考驗。

為了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于2021 年開始實施電網布局精準化、運維管理精益化、電網技術精致化行動,堅持布點科學、環境友好原則,超前對接全縣光伏發展規劃和工業園區、制造業集群項目,投運了支撐孟良崮工業園區發展的110 千伏華興輸變電工程,完成了城區第三座110 千伏變電站規劃,落實“電等發展”理念,為動態消除電網“卡脖子”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充分利用大修技改、租賃設備等方式將單線單變、設備超期服役等電網問題全部清零,努力把10 千伏線路智能聯絡開關覆蓋率由79.48%提升至100%、“N-1”通過率由88%提升至100%,保證了線路故障自動轉供,10 千伏臺區平均停電時間縮短至1.23 小時。

2021 年11 月,蒙陰縣供電公司圍繞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的輸變配智能監控中心建成投運。監控中心升級臺區智能融合終端,具備了諧波數據采集能力,為提高電能質量提供了數據支撐,分布式光伏電能質量監測分析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細化舉措讓服務更有溫度?!耙绘I呼叫”是蒙陰縣供電公司落實服務“再快一分鐘”的重要舉措。蒙陰縣供電公司已在具備條件的村莊或營業廳設置了11 個彩虹驛站。

蒙陰縣供電公司在讓老區人民用好電上持續下功夫,開展政府、企業項目、重要客戶、網格客戶“四進”大走訪,通過行政審批系統自動推送的立項信息為客戶提供“無感知辦電”。在營業廳及業擴報裝服務中實行“無周休、無午休”全天候服務,95598 客戶滿意率由2020 年的89%提升至2023年的98%。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實現源網荷儲智能互動

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以點帶面,以八達峪村為試點,開展了光伏全方位服務管理的探索和實踐。該村分布式光伏戶均并網容量42 千瓦、并網總容量2 602 千瓦,居全縣行政村前列。蒙陰縣供電公司2020 年把該村作為深耕農村電網精致管理的“試驗田”,打造了“源網荷儲”為一體的微型電網,解決了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帶來的重過載、過電壓、接入受限、無法消納等問題,實現了分布式光伏“并得上、發得出”。蒙陰縣供電公司將從光伏群調群控、“綠色”新基建、線損治理智能化、“零碳”景區等方面建設八個高質量示范區,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微網運行管理模式。蒙陰縣垛莊鎮后里村1 號臺區光伏裝機容量相對較大,用電負荷相對較小,主要為居民照明用電,經常出現反供現象; 2 號臺區光伏裝機容量相對較小,用電負荷相對較大,主要為季節性灌溉和農副加工用電,在灌溉高峰期曾多次短時重載現象??紤]到相鄰臺區同時段負載率差異大、負荷不均衡的用電特性,在省市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通過新型臺區終端本地策略使得分布式光伏、充電樁、儲能柜、柔性互濟設備協同配合,實現了源網荷儲微網運行。

通過柔性可調,保持“源”的可靠,讓發電收益更持續。分布式光伏并網點電壓會隨著光伏出力增大而升高,而部分光伏并網戶為追求最大發電量,往往把逆變器出口電壓人為調高,供電公司如果直接對光伏客戶進行拉閘,會造成光伏零收益的不良感知。為此,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促請縣政府出臺了《蒙陰縣分布式光伏建設規范實施細則》,通過推廣應用“新型臺區終端+規約轉換器”技術,能夠實現批量遠程功率調節。對逆變器電壓超過110%或反送電超過變壓器容量的80%的異??蛻暨M行柔性調控,這也保證了廣大并網戶能夠“發得出、并得上”。2022 年以來,蒙陰公司累計治理異??蛻?75 戶,消除過電壓、重過載等安全隱患130 處。

通過剛性可控,保持“網”的安全,讓配網檢修更可靠。過去配網停電作業時,不僅需要斷開線路開關,還需要逐戶排查分布式光伏并網開關,這無疑增加了運維檢修工作量和作業安全風險。通過推廣應用“新型臺區終端+智能斷路器”技術,不增加設備、不改變接線,將費控開關更換為智能斷路器,增加了防孤島功能。當檢修停電時,智能斷路器可自動斷開,防止分布式電源形成孤島,消除了反送電風險。通過簡單改造,供電公司每戶投資增加不足100 元,真正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 2022 年春節,蒙陰公司參與了山東省首次分布式光伏調峰,全縣最大調峰發電出力4.5 萬千瓦。

通過智能報修,保持“荷”的穩定,讓客戶用電更滿意。過去停電信息是通過客戶撥打搶修電話獲得,時效性差、客戶滿意率低。通過推廣應用“新型臺區終端+智能電能表”技術,實現客戶電表斷電后30 秒內推送停電信息,自動研判停電原因和精準位置,及時形成搶修工單,確保搶修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真正踐行了“再快一分鐘”的服務理念。2022 年以來,全縣搶修工單數量同比壓降30%,平均搶修時間已壓減至40 分鐘以內。通過對分布式光伏客戶發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測,累計對230 戶光伏客戶產權發電設備0 電量主動告知,為客戶挽回經濟損失2.8 萬元。

通過柔性互濟,保持“儲”的高效,讓余電消納更通暢。為解決1 號臺區光伏電能用不了、出現反供,2 號臺區電能不夠用、出現重載的問題,采取了以下策略:白天,1 號臺區光伏發電優先供臺區內充電樁等用電負荷使用,并將發電余量存儲至儲能柜,新型臺區終端和柔性互濟設備會實時監測2 個臺區變壓器負載率,當變壓器出現反供或重載時,自動計算需要轉移的電流,由互濟設備自動補充給相鄰臺區;夜間,儲能柜釋放的電量可供給1 號臺區用電負荷使用。通過以上措施,既解決了1 號臺區光伏消納困難的問題,也彌補了2 號臺區高峰期用電缺口,實現了全村用電的整體供需平衡。2023 年,后里村臺區間互濟電量7.2 萬千瓦·時,促進光伏電量就地消納率超90%。

政企協作+雙網融合,實現社區治理和諧共建

按照省市公司政企網格“共建共治共享”工作要求,蒙陰縣供電公司將供電服務網格主動融入鄉鎮街道和村委服務網格,以“雙網融合”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主要做到了“四個融合”:

實行平臺融合,及時分享敏感信息。共同約定供電網格經理加入政府網格化管理平臺和“善治蒙陰”App,可以獲取用戶聯系方式變更、房屋產權變更等信息,有效避免因電量電費短信、停電通知錯發而引起的麻煩和糾紛。政府網格員關注使用“網上國網”App,通過網上國網“關愛碼”及時掌握空巢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最新情況,并配合監護人做好有關處理工作。

實行便民融合,共同提高群眾滿意度。為解決老年群體辦電不方便、放學兒童無人照顧、網格員無臨時休息場所等問題,蒙陰縣供電公司與鄉鎮黨委和村委協商,由村委提供場所,各網格單位共同建設了雙網融合彩虹會客廳,實行一廳多用、“一站式”聯辦,設置 “四點半學堂”,為客戶和各類網格員提供方便。

實行查訪融合,一起降低管理成本。近年來,為守好一排底線、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供電系統和政府部門的巡查走訪已成為常態。雙方共同約定,在各負其責的基礎上,采取分時段、分片區等多種合作方式,重點排查森林防火、強弱電、防溺水等安全隱患,既保證各自的工作重點,又兼顧了對方的工作內容,共同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時效。

實行調訴融合,聯手降低越級投訴。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各行各業都高度關注民生工作,把民事調解和訴求答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蒙陰縣供電公司通過采取“雙納入”措施,把政府部門的網格員納入供電服務監督員,把供電網格經理納入社區調解員。有了政府的參與,增強了涉電民事調訴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有了供電網格經理的參與,為社區民事調訴增強了親和力,也為持續搞好農電服務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截至2023 年12 月,蒙陰縣供電公司現有183 名供電網格經理已全部融入全縣656 個網格,實現“雙網融合”全覆蓋。累計處理客戶用電訴求650 件,整改涉電隱患125 處,工單訴求數量同比下降60%,2023 年客戶一次訴求解決率100%。

猜你喜歡
蒙陰縣臺區國網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創新成果展示
含羞草
省級家庭農場系列之
——蒙陰縣蒙林家庭農場
蒙陰縣金崮園家庭農場
國網江西電力2017 回眸
降低臺區實時線損整治工作方法
特別感謝為本刊付出辛勤勞動的審稿專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特別感謝為本刊付出辛勤勞動的審稿專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
三合一集中器作為臺區線損考核表計的探討
多功能低壓臺區識別設備的研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