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瓣與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2024-05-07 13:34程誠
醫學美學美容 2024年7期
關鍵詞:口腔種植

程誠

[摘 要]目的 比較在口腔種植中應用翻瓣與不翻瓣技術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于蘇州口腔醫院行口腔種植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口腔種植方法不同分為A組、B組,各40例。A組采用翻瓣技術,B組采用不翻瓣技術,比較兩組圍手術期指標、疼痛程度、牙齒美觀度、并發癥發生率、種植成功率。結果 B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術后腫脹持續時間均短于A組(P<0.05);B組VAS評分低于A組(P<0.05);B組種植成功率為97.50%,高于A組的90.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0%,低于A組的22.50%(P<0.05);B組PES評分、WES評分均高于A組(P<0.05)。結論 翻瓣技術、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中均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不翻瓣技術,更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及術后疼痛、腫脹持續時間,促進術后康復進程,且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較小,牙齒美觀度較高。

[關鍵詞] 口腔種植;翻瓣技術;不翻瓣技術

[中圖分類號] R78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4949(2024)07-0008-04

Comparison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lap and Non-flap Techniques in Oral Implantation

CHENG Cheng

(Xinghai Clinic, Suzhou Stomatology Hospital, Suzhou 215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flap and non-flap technique in oral impla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ral implantation in Suzhou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Octo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ral implantation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40patient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flap technique, and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non-flap technique. The perioperative indexes, pain degree, tooth aesthetics, complication rate and planting success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pain du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swelling duration in group B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group A(P<0.05). The VAS score of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0.05). The success rate of implantation in group B was 97.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90.00% in group A,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group B was 2.50%, which was lower than 22.50% in group A (P<0.05). The PES score and WES score of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P<0.05). Conclusion The flap technique and non-flap technique can achieve ideal results in oral implantation, especially the non-flap technique,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shortening the operation time and the durati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swelling, and promoting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Meanwhil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small, and the aesthetic degree of teeth is high.

[Key words] Oral implantation; Flap technique; Non-flap technique

牙缺失(tooth absence)是口腔科的常見疾病,根據部位不同可分為后牙缺失、前牙缺失、前磨牙缺失等類型,不僅影響口腔功能,還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牙種植修復是治療牙缺失的常用手段,因技術成熟、操作簡便、與天然牙生理功能類似等優勢而廣泛用于口腔科[1,2]。翻瓣技術是牙種植的傳統使用方式,技術成熟,不會出現牙槽骨/上頜竇被破壞問題,但術后痛感強。隨著口腔技術的快速發展,外科理念的更迭,不翻瓣技術引起人們的重視,具有創傷小、疼痛輕等優勢,但操作中無法及時發現軟硬組織不足問題[3,4]。由此可見,翻瓣技術、不翻瓣技術的口腔種植效果差異明顯?;诖?,本研究結合2021年1月-2023年10月于蘇州口腔醫院的80例口腔種植患者臨床資料,旨在比較翻瓣與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臨床選擇合適的種植修復方法提供一定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于蘇州口腔醫院的80例口腔種植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口腔種植方法不同分為A組、B組,各40例。A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6.85±6.37)歲;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42±0.17)年;疾病類型:后牙缺失11例,前磨牙缺失20例,前牙缺失9例。B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7.25±7.11)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45±0.21)年;疾病類型:后牙缺失13例,前磨牙缺失17例,前牙缺失1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排除標準:認知正常,積極配合者;存在口腔種植指征;口腔衛生良好;單顆牙種植;牙槽嵴寬度≥7 mm,且平坦;患者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占位性病變、血液系統疾病、臟器功能不全等;合并口腔(牙周、根尖組織)炎癥;合并夜磨牙、偏側咀嚼等。

1.3 方法

1.3.1術前準備 與患者進行術前交談,完成病史采集(主訴、既往病史、現病史、家族史等),確定患者狀況,另外介紹種植牙的目的、意義、操作流程、配合事項,以及翻瓣技術、不翻瓣技術的具體操作等,以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完善相關口腔檢查,明確口腔基本狀況,以缺牙部位及周圍組織的解剖關系為重點,測量記錄牙槽嵴骨密度及其與咬合關系,明確缺牙區間隙,保證種植體擬植入部位;術前7 d進行口腔清潔,排除牙周??;術前1 h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檢查牙槽嵴形態、骨量、軟組織、缺牙間隙等。

1.3.2術中操作 A組采取傳統翻瓣技術:①常規消毒口腔及周圍皮膚,反復含漱、吐出0.2%氯已定含漱液,再用0.5%碘伏消毒口腔周圍皮膚;常規鋪無菌治療中,顯露口腔及周圍皮膚;對缺牙去及鄰近組織進行局麻;②順著牙槽嵴頂偏舌側切開,剝離牙齦骨瓣膜,修整牙槽嵴頂;③借助先鋒鉆/小球鉆進行定位,明確種植體的植入方向、種植窩的長度,適當擴孔,測量記錄種植窩的位置、深度、軸向等;④植入種植體,并適當修整軟組織;⑤安裝愈合基臺,縫合切口。B組實施不翻瓣技術:①口腔環境消毒、局麻等與A組相同;②在手術引導板作用下進行口腔CT檢查定位;③切割牙齦表面,直至骨面,并分離、取出環形牙齦,暴露種植的位置,平整骨面;④確定種植方向、位置、深度、軸向等;⑤植入種植體,輔以封閉處理,安裝愈合帽。

1.3.3術后處理 術后予以對癥治療,如抗感染治療,囑患者堅持流食,且餐后漱口,7 d后拆線,另發放宣傳單頁,或囑患者關注微信公眾號,發布種植修復健康維護知識,包括飲食習慣、定期復查與維護、正確的刷牙及用牙線等方式預防菌斑積聚等。

1.4 觀察指標

1.4.1記錄兩組圍手術期指標 記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及腫脹持續時間。

1.4.2評估兩組疼痛程度 術后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進行評估,總分為1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明顯。

1.4.3記錄兩組種植成功率 種植成功判定標準:種植牙無松動現象,且穩定性良好,鄰近組織未見骨吸收,另外無切口感染、周圍神經損傷。

1.4.4記錄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記錄患者出現傷口感染、種植牙松動、牙齲炎癥等并發癥的情況。

1.4.5評估兩組牙齒美觀度 以紅色-白色美學標準(PES-WES)[6]為工具,其中PES總分為14分,包括7個指標:近中齦乳頭、遠中齦乳頭、邊緣齦水平、牙槽嵴缺損、軟組織形態、軟組織顏色和軟組織質地。WES總分為10分,包括5個指標:牙冠形態、牙冠外形輪廓、牙冠質地、牙冠顏色和牙冠透明度。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牙齒美觀度越高。

2 結果

2.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B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術后腫脹持續時間均短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B組的VAS評分為(2.21±0.55)分,低于A組的(3.41±0.7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450,P=0.000)。

2.3 兩組種植成功率比較 B組種植成功率為 97.50%(39/40),高于A組的90.00%(36/4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853,P=0.356)。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B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兩組牙齒美觀度比較 B組PES評分、WES評分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口腔疾病是目前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影響患者口腔生理功能(咀嚼、發音等),甚至誘發其他心血管疾?。ㄌ悄虿?、消化系統疾病、腦卒中等)。牙缺失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見類型,與牙周病、運動外傷、牙髓炎、年齡、等多方面原因密切相關,給患者語言功能、進食帶來極大影響,甚至造成下頜關節病變,給口腔相關健康生活質量帶來了極大程度上的影響[7,8]。固定義齒是口腔科的常用治療手段,具有費用低、修復時間短等優點。對于牙缺失患者而言,固定義齒可恢復其牙齒缺失的解剖形態、生理功能,然而存在損傷鄰牙等不足[9]。近年來,口腔種植技術已廣泛用于治療牙缺失,并且大部分患者對種植的舒適度及美觀度、植入體是否牢固等情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翻瓣技術應用廣泛,且技術成熟,然而手術復雜、耗時長、切口大,易損害牙齒神經,增加術后并發癥風險[10]。不翻瓣技術則可彌補傳統翻瓣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11]。

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術后腫脹持續時間均短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傳統翻瓣技術存在創傷大、其操作繁瑣、術后恢復慢等缺陷,與不翻瓣技術相比,操作繁瑣、時間長,且翻瓣后會易影響骨膜血供,加劇牙槽嵴頂的吸收。而不翻瓣技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原因為術中無需掀開、分離齦瓣,有效保留了骨膜的完整性,提高了種植體周圍骨組織愈合能力,能促進機體恢復。本研究結果還顯示,B組VAS評分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PES評分、WES評分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體現了不翻瓣技術的微創優勢,且其術后疼痛輕,美觀度高。分析原因為,傳統翻瓣技術組織剝離范圍廣,對牙齦組織的創傷較大,加劇了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還對牙齒美觀度造成了不良影響,而不翻瓣技術對患者骨膜上血供無影響,能在減少牙槽嵴吸收的同時保留牙槽骨形態,以維持牙齦的正常形狀變化,提高美觀度。不翻瓣技術具有以下優勢:①在口腔CT檢查下定位術區,可使種植體與缺牙區鄰近自然牙列更貼合,以獲得良好的生物學效果;②切口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且軟組織吸收少,對牙齦無損傷,以減少種植體、臨牙之間接觸點下方牙齦退縮的發生,提高缺失牙部位的美觀性[12,13]。值得注意的是,不翻瓣技術也存在以下缺陷:①合并槽骨病理性改變者,如殘根、異物等,需先進行對癥處理,再進行手術;②合并牙周病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患者,容易出現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等問題,因此不建議進行不翻瓣技術;③合并軟骨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不宜進行手術。B組種植成功率為97.50%,高于A組的90.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技術均有利于提高患者種植成功率,但不翻瓣技術更具優勢。分析原因:①不翻瓣技術可確保黏骨膜的完整性,保障種植區骨質的正常血供,以修復種植體鄰近骨組織,減少骨吸收;②不翻瓣技術中環形黏膜切開器的使用對種植部位的組織結構無損傷,促進種植體周圍黏膜組織更好地貼合種植體,避免間骨質吸收[14];不翻瓣技術手術時間短,使患者能在術后盡快進行得到治療,快速控制牙菌斑,以改善植入體及其鄰近組織的解剖結構關系,減少骨吸收情況的發生[15]。此外,B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0%,低于A組的2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范海珍等[16]研究結果相符,說明不翻瓣技術的安全性更高,這可能與其符合微創理念有關,術中無需切開翻瓣基礎上完成種植,既能減少組織創傷、縮短手術范圍,又能減輕術后疼痛感,促進術后疼痛、腫脹的消退,從而減少術后并發癥。

綜上所述,翻瓣技術、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中均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不翻瓣技術,更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及術后疼痛、腫脹持續時間,促進術后康復進程,且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較小,牙齒美觀度較高。

[參考文獻]

[1]牛休閑,梅玲,朱泓,等.腭通路翻瓣技術與傳統翻瓣技術在前牙區早期種植術后的療效比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3,36(20):3447-3449,3461.

[2]賀瑾,任凌飛,張芩夢,等.分析自主式機器人種植術采用微創不翻瓣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23,28(3):159-164.

[3]朱蒙飛,劉鑫,唐旭炎.根盾技術和不翻瓣即刻種植在不同牙齦生物型的種植美學比較[J].口腔醫學,2023,43(4):327-333.

[4]孫守福,張瑩,趙昊明,等.數字化導板輔助下左上根折中切牙不翻瓣即刻種植即刻自體冠修復1例報告[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23,21(2):197-202.

[5]郝平,張舒,王子劍,等.錐形束CT輔助下改良式手術導板用于微創不翻瓣種植6年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22,15(5):558-563.

[6]張忠全,趙玲玲.根膜技術聯合Bio-OSS骨粉在前牙美學區即刻種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22,56(6):589-593.

[7]常博杰,高麗榮.牙齒缺失患者行即刻種植牙法與常規延遲種植牙法治療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22,35(4):56-58.

[8]王鷂,肖行,王驊.根盾技術結合數字化印模修復美學區單顆牙缺失1例[J].口腔醫學研究,2023,39(5):460-462.

[9]陳小冬,曲哲.數字化技術在全口固定式種植義齒修復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研究,2023,39(8):663-670.

[10]鐘時春,翁曙萍,高仁輝.半月形切口翻瓣術和傳統梯形切口翻瓣術對比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22,27(2):353-354.

[11]陳正崗,魯旭飛,陸洲,等.兩種牙齦翻瓣方式對下頜低位埋伏第三磨牙拔除術后反應的臨床評價[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2,50(2):233-237.

[12]紀軍,吳素蓉,劉雨欣.微創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2,28(9):140-142.

[13]陳春,田雪輝.口腔種植手術應用不翻瓣微創法對其種植體穩定程度的影響[J].系統醫學,2022,7(13):185-189.

[14]劉森慶,楊華旋,杜瑞鈿,等.上頜單顆前牙不翻瓣即刻種植修復的臨床效果觀察[J].北京口腔醫學,2021,29(1):32-36.

[15]王培,趙二軍,楊子然.不翻瓣微創法對口腔種植手術效果及美觀度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1,43(4):560-563.

[16]范海珍,肖斌,蔣段林.微創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應用觀察[J].微創醫學,2022,17(1):96-98.

收稿日期:2024-2-26 編輯:扶田

猜你喜歡
口腔種植
口腔種植修復牙列缺損的美容效果研究
上頜磨牙并齦缺損及骨開裂種植修復的臨床觀察
不同護理流程應用于口腔種植患者中的效果對比
應用SCA器械行上頜竇內提升同期植入種植體的臨床觀察
常規修復和口腔種植修復對牙列缺損治療的效果對比
四種藥物預防口腔種植術后感染的療效對比
不同種植系統口腔種植臨床病例的臨床療效分析
微創術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效果評價
研究口腔種植患者的口腔護理行為與種植患者種植體周圍炎發病的關系
研究口腔種植患者的口腔護理行為與種植患者種植體周圍炎發病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