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技術在甘肅荒山植樹造林中的應用

2024-05-07 20:54車宗奎
園藝與種苗 2024年1期
關鍵詞:荒山植樹造林套袋

車宗奎

(甘肅省蘭州北山生態建設管護中心,甘肅蘭州 730000)

甘肅地區屬黃土高原,多為丘陵山地,不僅山地面積占比大且十分陡峭,風沙、干旱及人為破壞較為突出,不利于樹木生長。為改變甘肅地區當前情況,加快黃河上中游流域和長江上游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應盡快開展利用新技術在甘肅荒山植樹造林,改變甘肅地區生態環境系統,實現荒山換綠顏。

1 甘肅荒山植樹造林的困境

1.1 自然環境惡化

隨著工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甘肅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如部分企業排放超標污水、傾倒危險廢棄物等都會對土壤、水源和樹木生長產生影響,導致生態環境自然修復能力逐年降低。甘肅地質以黃土地居多,溝壑縱橫,黃土顆粒細、堿性大、保水性差,水土流失嚴重,部分地區受地理條件因素影響,樹木種植難度增加,采用漫灌耗費大量的水資源,極大增加了種植難度。

1.2 造林成本增大

受甘肅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影響,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較低,空氣中水分蒸發量大,氣候復雜多變,土壤沙漠化,這些都是導致荒漠化現象逐步加重的因素。由于土地長期荒廢閑置,導致土壤結構發生較大改變,不利于樹木生長。在荒山中植樹造林,人力、財力、物力消耗大幅增加,甘肅省種植喬木成本37 500 元/hm2,修復退化林成本22 500 元/hm2,種植灌木成本30 000 元/hm2,其中人工費和設備費較高,這是由于甘肅地區專業種植人員數量較少,且山路較多增加了設備的運輸費用[1]。

1.3 經濟收益較低

荒山植樹造林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短期內經濟收入較少,需不斷投入資金。特別是在開發應用新技術上,要有大量資金支持和相應的管理人員。目前人才、資金、技術不足等現狀進一步增加了荒山造林的難度,與我國其他省份相比,甘肅省荒山種植每0.067 hm2比其他省份少收入35%。

2 甘肅荒山造林新技術應用形態

2.1 容器苗造林技術

容器造林是對傳統裸根種植的一種技術突破,即將苗木置放于有營養液的容器中,保持苗木能夠更好生長。樹木種植人員要先對營養液進行配置,并確定容器的規格,然后將苗木帶頭挖出,再置入容器中,并在荒山上種植帶有容器的苗木,以達到綠化荒山的目的。容器苗造林可縮短造林時間,相比大田播種育苗,能夠節約30%~50%的種子,容器育苗在4~6 個月左右就能出圃造林,造林成活率高達86.7%,其緩苗期較短,檸條每年生長36~44 cm,當年即可一次成林,極大提高了造林質量。

2.2 毛細滲灌造林技術

毛細滲灌造林是指利用滲灌容器進行的造林活動,在完成苗木種植后,種植人員應在植物旁邊放置滲灌容器,再以容器上的特殊通道為工具向苗木根部傳輸滲透水分,以滿足荒山種植苗木的生長需求,使水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另外,毛細滲透灌溉技術的應用,需要保證滲透容器的合理性,正常情況下可以保證2~3 個月內無需進行重復澆水,為后續苗木管理質量的提升夯實了基礎。

2.3 蓄水滲膜造林技術

蓄水滲透膜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在導水纖維法的作用下,其膜體自身能夠將包裝水轉化為濕氣。在造林實踐過程中,運用蓄水滲膜造林技術,能將土壤中的水汽和濕氣凝聚,保證土壤的含水性。同時,蓄水滲膜應以甘肅當地土壤條件為基礎,人為設定膜材的滲水時速,保證以均衡的方式滲水,而且滲膜還具有自主調節功能,其滲水速度與土壤濕度相關,環境干旱的情況下,滲水速度就會加快,環境濕度大的情況下,則滲水速度就會相應降低,若土壤濕度達到35pF 后,滲膜就會自動停止滲水。當前,在我國甘肅等7 個省份及自治區設立了滲透區農牧交錯帶,成功試驗蓄水膜材料100 萬t,使樹苗成活率提高了68.4 個百分點,且造林水分僅為之前的1/6,較比于傳統的造林技術,蓄水滲膜造林技術降低了造林成本,減輕了工作負擔,保證了荒山造林的經濟效益與質量效益。同時,可以利用秸稈及地膜覆蓋造林技術,利用地膜和秸稈進行覆蓋,可以對樹木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及溫度進行保護,使得惡劣天氣也不會影響樹木生長,也規避了霜凍天氣對樹木產生的影響,促進樹木能夠有效吸收營養物質,實現資源再利用。

2.4 套袋及蠟封造林技術

甘肅地區受自然氣候限制,荒山較多,因此,苗木的生長過程需要受到保護,謹防出現苗木死亡的情況。套袋造林技術的運用需要以制作農用套袋為應用前提,可將樹木的尺寸作為定制套袋的依據,再在樹木上包裹這些套袋,注意保持套袋的密封性,然后利用一部分土將套袋壓實,規避由于大風氣候造成的套袋擺動情況,待樹木完全成活后,應及時摘除這些套袋,避免樹木受到套袋的影響。利用套袋還能減少水分蒸發,確保植物根部與內部能夠保持水分,以保證樹木成活率,實現有效改造荒山的目的。絲棉木具有較強的抗寒性,對土壤要求不嚴,且具有落葉晚而發芽早的特點,比較適合在甘肅荒山地區種植,在少雨干旱的甘肅地區,利用絲棉木營養袋進行荒山造林,能夠保證絲棉木林的成活率。絲棉木的種子采集可以選擇枝杈生長量大、樹冠大、無病害、結果時間早的母樹,采收時間以每年的11—12 月為宜。采收結束后需要留存種子,可以先曬干果皮,選擇帶有假種皮的橙紅色種子,在清水中浸泡4~5 d,每日早晚各換1 次水。

蠟封造林技術是一種新型植樹造林技術,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溫熔化石蠟,溫度以80℃為宜,然后,整理樹枝并快速放入石蠟中然后取出,注意不能放于熔化的石蠟中過長時間,這反而會對樹木的生長造成影響。應選擇生命力較強的樹芽,利用石蠟對其進行蠟封,既能防止病蟲害,又可以降低水分流失,大大降低了樹木的死亡率。

2.5 抗旱節水造林技術

抗旱節水造林技術適用于黃土地種植,包括滴灌造林技術及固體水節水技術。滴灌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土地排鹽,以杜絕出現土地鹽堿化的問題,以滴灌的形式在土壤中滲透水分,可使樹木根部能夠吸收水分。同時,滴灌造林需要不斷完善技術手段,注意與當時的環境因素及天氣狀況相結合,明確滴灌的數量、方法,完善滴灌細則,可保證土壤的濕度。

固體水節水技術是以固體的形式儲存水資源,甘肅荒山地區很多樹種都是由于水分缺失導致樹木生長發育受到影響,而固體水的出現則規避水資源大量揮發的情況,延長了水資源的使用時間,實現節水的目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保水劑造林技術,由于甘肅地區氣候干旱,導致土壤中缺失水分,而保水劑是一種全新的造林材料,能夠保持荒山水分,使得樹木整體成活率得到提升。另外,保水劑的結構較為特殊,有多的吸水基團作用在網孔結構中,使得土壤能夠保持水分,確保穩定供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

2.6 封山育林及爆破整地造林技術

封山育林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減少樹木生長過程中的人為干預,遵循樹木自身生長規律,因此,需要園林單位制定封山育林規劃,設計封閉山地的時間,為樹木的自然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在封山育林階段,需要開展爆破整地,這是由于甘肅地區部分土壤不適合種植樹木,但是可以通過爆破整地的方式開展造林。如可先利用炸藥炸出土坑,再將優質土壤填埋其中,在這部分土壤上種植,能夠使荒山的土地狀況得到改善,也可以使土壤中水分流失的情況減少,增加樹木的存活率,增加綠化面積。需注意的是應在小范圍內爆破整地,大范圍的爆破整地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破壞。

2.7 苗木的后期管護技術

首先,要做好松土除草工作,在雨季造林后,容易產生雜草,且土壤容易出現干裂、板結等現象,要及時做好松土工作,確保將雜草清除,實現土壤保墑。其次,在造林結束后,應為苗木生長提供良好環境,首要任務是需要做好穴面保墑,在后穴面踏實后,用1 層虛土覆蓋,旨在最大限度降低水分蒸發,也可以將石塊、碎草、樹枝等蓋在上面,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再次,整穴澆水,在完成種植后,為保證幼樹成活,在苗木栽植2.5 d 后進行首次澆水。在雨季種植應注意觀察苗穴,若出現苗木被沖壓的情況,要將苗木及時扒出并扶正,修筑好被大雨沖毀的穴面。最后,在冬季培土的苗木,第2 年天氣轉暖后,需要查看苗木是否受到寒流入侵,并對穴面進行修整。

3 甘肅荒山植樹造林苗木培育技術的應用

3.1 選擇適宜樹苗及育苗

甘肅地處我國西北部,早晚溫差大,夏天溫度不高,雨水量儲備不足,年平均降雨量僅為153.3 mm,冬天較為寒冷,因此,要選擇耐寒耐旱的樹種進行種植。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需要合理選擇苗木,可以選擇種植榆樹、楊樹、松樹等樹種,這類樹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成活率高,耐寒性強,生命力旺盛。在選苗過程中,應注意選擇無病蟲害、健康的苗木,要對苗木形態進行觀察,主干粗壯、枝條分布均勻、葉子光澤度強、葉片飽滿、顏色鮮綠且表皮無損傷、光滑度好的為優質苗木。在初期種植階段對土壤、土質的要求不高,最適宜在不易集水的山地種植,而銀杏、梧桐可以作為次要選擇的樹種。但任何一種樹種的種植,均應結合具體的位置,甘肅大部分地區,尤其是甘肅西部地區,由于較為干旱,更適合種植柳樹、榆樹這類抗旱能力強的樹種。甘南地區夏天雨水量相對豐富,氣候較為濕潤,適合種植銀杏、梧桐。另外,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自行培育苗木,在育苗播種之前,以高錳酸鉀0.5%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再浸泡種子24 h,水溫應保持30℃恒溫。然后,在每年的3 月份可以開始種植工作,種植前需要選擇排水好且澆水便利的地區,通常要求種植地面深度為15 cm,畦寬以1 cm 為宜,裝填營養袋應選擇高度為12 cm、直徑為8 cm 的桶狀薄膜袋,并在每個袋子底部剪出1 個小孔,小孔直徑以1 cm 為宜,以促進排水和通氣[3]。

3.2 規范荒山整地

甘肅地區由于常年的干旱氣候導致土壤質量受損,黃土粉含量、黏土沉淀物、極細砂、細砂等物質增多,粉土含量高達0.05~0.005 mm,黏土顆粒達到0.25 mm,粗粉土顆粒大于50%,這都增加了種植難度。因此,在甘肅地區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開荒,同時,還應注意此地域坡度較大、土壤層稀薄、石塊多,這會對造林產生一定的阻礙,降低了樹木成活率。所以,應制定荒山整地操作制度,完善植樹造林技術,才能確保植樹造林的成功[2]。并且,在造林實踐環節,需要結合3 種基本的荒山整地方式進行,即水平階梯整地、水平帶狀整地及穴狀整地,以改善土質,減少黃土地帶來的種植難度。為進一步規范整地技術,還應保證植樹造林人員遵守以下規范:首先,對山區的土壤通氣率、含水率及土壤黏度進行合理把控,保證樹木的生長條件與土地理化性質相符。其次,為防止小樹苗受到周邊雜草的影響,需以樹苗為中心范圍將周圍的雜草清除。再次,應結合甘肅當地的水文及地質條件制定整地方案,保證植樹造林技術與整地后的荒山具有一定的匹配性。

3.3 保證植樹季節合理

樹木的成活率與植樹時機關聯性較強,甘肅地區的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0℃~15℃,年平均降雨量50~800 mm,半干旱、干旱地區占總面積的78%以上,還有霜凍、沙塵暴、大風、冰雹、暴雨洪澇等災害。所以,為避免災害天氣對種植產生的影響,植樹造林最好時節應選擇在春夏兩季,其次為秋季。樹木品種、季節及植樹造林技術的差異,使得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也要有所區別。春季通常是適宜的植樹造林季節,但在春季進行大面積種植的階段,應注意影響春季植樹的幾大因素,如高溫、春旱等。而在夏季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應注意預防強降雨天氣及高溫天氣,這都會對樹木的成活率產生影響。尤其處于高溫天氣階段,容易傷害到樹木的主根及主干,所以,需要避免在炎熱高溫天氣開展種植活動,謹防出現苗木死亡的情況。秋季的霜凍天氣也會傷害樹木,若在這一季節種植樹木,應注意對樹木進行裹覆處理,使得荒山植樹造林質量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3.4 生態墊造林技術

半干旱、干旱地區植被吸收水分的方式是依靠有限的大氣降水,水分的缺失限制了植物的正常生長。為確保土壤的含水量,可采用生態墊造林方案,這是一種創新型的荒山改造方式,引進于馬來西亞,到我國后進行了一定的技術改造,較為適合運用在甘肅地區的植樹造林工作中,能使荒山樹木的存活效率得到提升。這一種植技術主要是借助棕櫚的外殼進行植樹,將棕櫚制造成草墊狀,應保持其疏松狀態,且不能制造得過密,以防養分流失。當前,生態墊的高度均保持在3 cm,以能夠將樹坑覆蓋為宜,也可以進行全方位覆蓋,保證周圍樹木覆蓋的有效性。另外,在覆蓋所有草墊后,需要用石頭進行碾壓,保持草墊緊密性,防止草墊出現脫落。

綜上,山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較多,應結合當地的水文及環境因素分析具體原因,通過合適的技術進行改造。而對于我國甘肅地區的荒山改造,需要以創新型的技術開展植樹造林工作,使得土地荒漠化狀況得到有效改善,促進我國生態系統建設的加快實現,增加綠地面積,減少土地荒漠化,為甘肅地區創造宜居的生態環境。

猜你喜歡
荒山植樹造林套袋
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
樂昌柰李“煉金術” 套袋果身價十倍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區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齊軍祥
套袋
植樹造林共參與
福安八斗村:扶貧做得精,荒山野茶能刨金
小猴栽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