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香粳100 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024-05-07 20:54高俊
園藝與種苗 2024年1期
關鍵詞:香粳示范田粳稻

高俊

(來安縣施官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安徽來安 239200)

為了探索水稻生產提質增效之路,尋找到一個市場受歡迎、消費者認可的香粳稻新品種,適應城鄉居民對優質香粳稻的消費需求,安徽省來安縣施官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與來安縣頓丘村的劉歡家庭農場合作,于2021 年開展了蘇香粳100 水稻新品種的引種示范。種植過程中采用大棚育秧、機械栽插、無人機飛防病蟲草害、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及科學灌水等技術配套,在來安縣施官鎮頓丘村種植取得較好收成,平均產量8 250 kg/hm2(高產地塊可達9 750 kg/hm2),加工成大米,可出整粳米5 487 kg/hm2(該品種整精米率為66.5%),按照7 元/kg 計算,收入可達38 400 元/hm2,比普通雜交水稻高出近15 000 元/hm2,探索出丘陵地區優質稻種植增產增收的新路子。

通過引種示范,筆者對蘇香粳100 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術有了初步了解,為該品種的推廣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現將蘇香粳100 在來安縣實施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種子來源

種源由江蘇省太湖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提供,銷售價格10 元/kg,共引種50 kg。示范種植面積0.67 hm2,用種量按照75 kg/hm2大棚育秧。

2 茬口選擇

蘇香粳100 耐低溫而不抗高溫,抽穗期要求安排在立秋以后,這樣有利于提高品質,所以引種地點選擇在小麥茬上比較有利。前茬為小麥,土壤質地為黃色黏土,土壤肥力中等。于6 月1 日收割小麥,收割后及時整地,方式為旋耕滅茬,然后再上水耙平。

3 種植模式

蘇香粳100 采用大棚流水線基質塑盤工廠化育秧,機械插秧。機插秧于5 月10 日育秧,暗化后大棚覆蓋,塑盤選用粳稻專用育秧盤,暗化好的秧盤,轉移到無紡布育苗基地進行育秧。秧床要求墑面平整、壓實,無雜草和大垡,放置好秧盤后要灌透1 次水,然后退去,接著覆蓋無紡布保溫育秧,覆蓋的無紡布15 d 后可在晴天揭去,煉苗幾天。在育秧時要注意對水稻種子進行包衣,重點預防惡苗病,可選用咪鮮胺拌種;對立枯病可用噁霉靈進行噴防;對稻薊馬等蟲害可選用福戈進行噴防。苗床管理主要在2葉1 心期以后,追施斷奶肥,施尿素112.5 kg/hm2,人工撒施后,用清水淋1 遍,防止發生燒苗,如果秧床不發生萎蔫則不進行灌水,保持秧苗健壯生長。移栽前3 d 噴施福戈送嫁藥并追施送嫁肥。于6 月10 日大田移栽,每公頃備足480 盤秧苗,按照25 cm×13 cm 的行株距進行栽插,栽30萬穴/hm2,每穴栽3~4 個基本苗,漏插率控制在5%以內。

4 引種期間的天氣狀況

大田整好地后,土壤要沉實3 d 再進行插秧。2021 年5 月育秧期間天氣基本正常;6 月梅雨偏少,氣溫偏高;7月雨日偏多,氣溫比常年略低;8 月份水稻孕穗期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旱情較重,試驗區集中抗旱2 次;9 月氣溫較高,降水量較少,9 月19 日出現臺風1 次;10 月份溫度偏高,對粳稻灌漿有利,但出現3 次大風天氣,造成部分水稻倒伏,影響產量。

5 測產情況

蘇香粳100 于11 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65 d,11 月16 日機械收割。10 月下旬,邀請來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專家對示范田進行測產,按照機插秧田行株距為25 cm×18 cm,22.2 萬穴/hm2,每穴平均栽15 穗,有效穗333 萬/hm2,每穗總粒數125.4 粒,平均每穗實粒數119.2 粒,千粒重28 g,測定產量為9 447 kg/hm2。而收割機實際收獲產量為8 640 kg/hm2,主要是由于一半以上的田塊成熟期倒伏,機收困難,損失稻谷較多。其他家庭農場種植的蘇香粳稻100 平均產量在7 800 kg/hm2左右。

6 大田表現

示范田表現:平均株高110 cm,植株比較緊湊,葉片淡綠色,長勢旺盛,分蘗能力較強,大穗,灌漿速度較快,豐產性好。示范片中,田間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基本沒有出現倒伏;地勢低洼、排水困難、烤田不到位的田塊基本倒伏;在直播水稻田中,70%以上田塊出現倒伏。田間未發生條紋葉枯病和白葉枯病,紋枯病中發,稻瘟病中發。因防治及時大田蟲害較輕。

7 效益分析

示范片于11 月16 日機械收獲,單位面積產量8 250 kg/hm2,單收儲藏。12 月中旬進行了稻米加工,出米率中出糙率為85%,整精米率為66.5%,按整精米市場售價7 元/kg 計算,收入38 404 元/hm2,高出普通優質稻近15 000元/hm2,引種該水稻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由于蘇香梗100 米質優良(國標二級),香味濃郁,適口性好,投放到市場后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有的農戶將這款大米當作禮品進行饋贈,提高了該水稻品種的附加值。

8 引種結果和建議

通過該次示范可以看出,蘇香粳稻100 可以在來安縣家庭農場作為麥茬稻優質水稻品種進行種植,要注意烤田,增施硅肥,提高品種抗倒伏能力,并進行加工增值,利用品牌進行銷售,更好地發揮優質香稻的經濟效益。

9 主要栽培技術

9.1 大棚育秧,機械插秧

來安縣頓邱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大棚育秧、機械插秧工作,育秧連帶插秧費用2 400 元/hm2,解決了家庭農場的育秧、插秧問題。示范片機插秧行距25 cm,株距13 cm,漏插率控制在5%以內。1 臺插秧機6 月12 日1 d 栽插完畢。

9.2 測土配方施肥

引種的水稻前茬主要為小麥,6 月1 日小麥機收后,6月2 日旋田、整地,在整地前施45%三元復合肥600 kg/hm2(N∶P∶K=15∶15∶15),人工撒施;水稻插秧后5 d,拌除草劑人工追施尿素150 kg/hm2;水稻孕穗后追施尿素225 kg/hm2,之后沒有施肥。示范片水稻總體長勢均勻,部分干旱田塊出現少量缺肥發黃現象,總體正常。

9.3 雜草防除

機插秧田塊雜草防除采用土壤封閉除草法和莖葉處理法。于6 月15 日采用浙江天一的55%優草龍750 g/hm2(50%丙草胺+5%芐嘧磺?。┡c化肥混合撒施。莖葉處理于6 月30 日選用40%氰氟草酯EC 1.5 L/hm2+二甲滅草松1.5 L/hm2(滅草松6 000 g/hm2+二甲四氯900 g/hm2)+25%二氯喹啉酸750 g/hm2兌水22.5 kg/hm2無人機飛防?;瘜W防除后田間雜草較少,僅漏水處有少量稗子,后來進行人工拔除。

9.4 防病治蟲

病蟲害防治按照來安縣植保站病蟲害防治情報進行。共開展3 次綜合防治。第1 次防治于7 月15 日每公頃用24%噻呋酰胺450 mL+20%福戈300 g(氯蟲苯甲酰胺240 g+噻蟲嗪60 g)兌水15 kg,進行無人植保機飛防,重點是預防紋枯病和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第2 次防治于8月15 日每公頃用32.5%阿米妙收(苯醚甲環唑187.5 g,嘧菌酯300 g)兌水15 kg,進行無人植保機飛防,預防蟲害和稻曲病等病害;第3 次防治于8 月20 日每公頃用20%井·酮·三環唑1875 g 兌水22.5 kg,進行無人機飛防,重點預防穗頸瘟等病害。由于預防病蟲害用藥及時準確,示范田田間病蟲害總體較輕。

9.5 水漿管理

水稻移栽后由于遇到干旱,加之8 月和9 月雨水偏少,共對示范田抽水抗旱5 次,分別于6 月21 日、8 月15 日、8月23 日、9 月6 日、9 月27 日各灌溉1 次。由于蘇香粳100生育期較長,需水量大,再加上秋季干旱時間較長,增加了抗旱次數和水費投入。示范田塊位于一個當家塘壩的下游,雖然遭遇干旱,但灌水及時,未造成不良影響。

10 適度擱田

示范田于7 月20 日開始進行擱田至8 月15 日,部分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土壤出現開裂,但一部分地勢低、不易排水的田塊烤田不到位,出現了倒伏。通過此次引種,發現蘇香梗100 抗倒性一般,一定要重擱田,并追施一定量的硅肥,以增強該品種的抗倒伏性能,確保其增產增收效果。

猜你喜歡
香粳示范田粳稻
優質稻新品種(系)對比試驗研究
太湖地區優良食味粳稻品種(系)綜合性狀對比研究
我國雙季早粳稻實現“零的突破”
水稻新品種“津原89”百畝示范田實收測產882.9公斤超過北方超級稻850公斤產量指標
解讀粳稻品種南方種植播期
施用“鎂立硼”生病辣椒痊愈了
示范田里櫻桃紅了
豫南粳稻機械化適應品種篩選及利用研究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培育抗條紋葉枯病香粳品種‘滬香粳106’
播期播量對晚粳稻寧84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