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國企遇上知識共享:工作環境與企業文化的催化效應

2024-05-07 07:22王潤澤
中國商人 2024年5期
關鍵詞:辦公區管理者環境

王潤澤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管理對于現代國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知識共享作為其中的核心環節,正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盡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線上交流,但面對面知識共享所蘊含的獨特價值依舊無可替代。因此,我們仍需對其保持持續探索、深入思考與積極實踐。

解讀知識共享、企業文化與工作環境

知識共享及面對面知識共享。知識共享作為知識管理的核心組成,涉及員工間知識的傳遞與交流。這一過程對現代企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它能增強員工對知識的吸收能力,提升團隊整體績效,激發創新思維,推動學習型組織的構建,并鞏固企業的競爭優勢。

當下,眾多企業采用各種方法來推動知識共享,如構建電子知識管理系統和實踐社區等。然而,企業在這一過程中也面臨著挑戰,例如投入大量成本建立電子數據庫卻收效甚微。事實上,信息技術和面對面交流在知識共享中各有優勢,只有將兩者融會貫通,才能最大化知識共享的效果。

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內涵豐富且復雜,包含意義、規范、知識、信仰等元素,這些元素為組織成員所共享。麻省理工學院的希恩教授提出了一個經典的企業文化模型,他將企業文化由外而內劃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人工制品,即企業外顯的實物或活動;其次是信仰與價值,涉及戰略目標、質量意識和指導哲學等;最后是基本的潛在假設,指難以觀察到的、潛意識中的思想和感受等深層次元素。

工作環境及其與企業文化、面對面知識共享的關系。工作環境作為“人工制品”層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外在體現。工作環境的持續變化深刻影響著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同時,企業文化也不斷地滲透并引導著工作環境的改變。

工作環境涵蓋多個層面,包括企業的地理位置、空間布局、景觀美化、設計和裝飾等,這些因素均對企業文化及員工間的面對面知識共享產生深遠影響。例如,空間布局的開放或封閉會顯著影響員工的情緒、幸福感及溝通效果;而景觀美化、設計和裝飾等則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塑造著知識共享的氛圍。許多學者認為,開放的工作環境更有利于激發員工的知識共享意愿,進而培育并鞏固企業的共享文化。

企業文化與面對面知識共享的關系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以文化因素中的“信任”為例,企業經理對員工的信任以及員工相互信任,能顯著提升面對面知識共享的效率。同時,面對面知識共享也有助于培養和深化企業內部的信任氛圍,進而塑造出更加開放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工作環境及面對面知識共享之間的關系

國企在工作環境、企業文化及

面對面知識共享方面的優勢與不足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國企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高層管理者對管理理念多元化的追求,國企的工作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企業文化也呈現出更加開放和諧的特征。這使得員工在面對面知識共享方面的積極性與有效性均有所提高,然而,在這方面仍存在不足之處。

工作環境方面。大多數國企在企業內部各部門的空間布局上已較為開放,高層管理者通常享有獨立辦公室,而辦公區內則配備了各種大小的會議室。對于那些工作環境及配套設施較為完備的國企而言,它們還額外提供了食堂、超市、健身房及運動場館、衛生室、洗衣房、理發室、更衣室等多樣化場所,體現出企業對員工身心健康的深切關懷。

然而,在國企中,關于辦公區的布局、裝飾設計、工位隱私、噪聲問題,以及辦公區域與休閑娛樂區域的分隔或融合等方面,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年輕員工與年長員工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高層管理者往往傾向于將工作與休閑娛樂明確區分,認為區域的分離有助于維護組織紀律,避免員工因混合區域而分散工作注意力。相反,一些員工,特別是年輕員工,則主張將兩個區域相融合,以營造開放、輕松的互動式文化氛圍,從而促進知識共享。

企業文化方面。越來越多的國企開始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通過工會、黨建、人資等部門積極組織各類文體活動,如體育比賽、讀書交流、團建活動和年會等。這些活動不僅有益于員工的身體健康、生活品質與文化體驗,還能增進員工間的相互了解,激發員工參與面對面知識共享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工作效能。

然而,在國企中,有時員工參與的某項活動并非出于自身興趣,而是受到上級的要求。在此情形下,員工可能只是表面展現興趣和積極態度,以規避上級的不滿。這種“表演”式的參與實際上只會引發員工的負面情緒,對于促進面對面的知識共享并無實質性益處。正如有學者指出,某些企業文化變革項目雖在管理層面前呈現得光鮮亮麗,卻未能真正獲得員工的認同與內化。

員工面對面知識共享方面。在國企日益開放的工作環境下,員工能夠在辦公室、會議室、食堂和體育中心等各種場所更加積極地參與面對面知識共享。

然而,信息技術的進步正對這種知識共享方式構成挑戰,尤其是年輕員工越來越傾向于在線聊天或郵件互動。同時,受國企文化和管理體制影響,許多員工在部門或企業工作會議上仍選擇保持沉默,不愿分享個人觀點和知識,以規避潛在風險和工作責任。

思考與建議

未來,國企可根據自身實際,重視對工作環境的局部或整體優化。例如,在辦公樓內增加休息室、聊天室和自助餐廳等,為員工提供更多便于面對面知識共享的場所。同時,為滿足員工的個性化需求,可在辦公區設置安靜的私人辦公區。此外,還可通過擺放圓形會議桌、調整辦公室顏色和增添辦公設施等方式,提升工作環境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從而為員工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進一步激發員工參與面對面知識共享的積極性。

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國企管理者及組織部門應充分考慮員工的興趣與需求,明確活動目標及意義,以及舉辦更多員工真正感興趣的活動。同時,要努力營造愉悅、和諧、信任的交流互動氛圍,建立容錯機制,并可采取物質或精神激勵措施,鼓勵員工在各類場合勇敢表達觀點、積極分享,從而實現國企內部面對面知識共享的最大效能。

猜你喜歡
辦公區管理者環境
淺析迎澤大街集中辦公區辦公樓維修改造工程設計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喬布斯辦公區理念的啟示
環境
劉明懷: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當有所作為
電動汽車充電站在辦公區建設前景分析
管理者當有所作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