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發經濟催生新賽道

2024-05-07 13:33劉馨蔚
中國對外貿易 2024年3期
關鍵詞:銀發養老老年人

劉馨蔚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近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1.1%;到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將超30%。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挑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中國首部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是新時代推動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意見》旨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促進事業產業協同發展,加快銀發經濟規?;?、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培育高精尖產品和高品質服務模式,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眹野l改委副秘書長張世昕表示。

《意見》既利當前又惠長遠

近年,《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等專項規劃先后出臺,明確提出發展銀發經濟的任務要求。張世昕指出,此次出臺的《意見》圍繞人民群眾所盼所想,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既利當前又惠長遠。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質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斷增強,特別是以“60后”為代表的“新老年群體”,推動著需求結構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既包括傳統的“衣、食、住、行、用”等實物需求,也包括健康、養老等服務需求,還有藝術、體育、休閑、娛樂等“詩和遠方”的新需求。

“發展銀發經濟有利于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產品和服務需求?!睆埵狸糠Q。

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涵蓋一二三產業,孕育著新機遇,也必將催生新領域和新賽道。當前,中國銀發經濟剛剛起步,供給體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滿足老年人需要,質量效率也有待持續提升。發展壯大銀發經濟,要以需求牽引供給,積極回應老年人核心關切,滿足各類養老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同時,以供給創造需求,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

此外,發展銀發經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與老年人相關的經濟活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發展新機遇。

“面向億萬老年人及家庭的銀發經濟,正在成為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支點,成為兼顧當前與未來、促進民生事業與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的新動能,成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的新支撐?!睆埵狸空f。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表示,推動銀發經濟發展,要堅持統籌協同原則,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兼顧老年期需求和全生命周期準備,統籌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促進多元業態深度融合,加強制度政策銜接配套,整體推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關鍵小事”入手,解難題、強產業

《意見》具體提出4個方面26項舉措。一是發展民生事業,解決急難愁盼。以需求為牽引,從“關鍵小事”入手。圍繞老年助餐服務、居家助老服務、社區便民服務、老年健康服務、養老照護服務、老年文體服務、農村養老服務等7個方面,分別提出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

二是擴大產品供給,提升質量水平。重點開展培育高質量經營主體、推進產業集群示范、提升行業組織效能、推動品牌化發展、開展高標準領航行動、拓寬消費渠道等六大行動,通過高質高效的供給創造需求,提升銀發經濟整體規模。

三是聚焦多樣化需求,培育潛力產業。圍繞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健康養老、康復輔助器具、抗衰老產業、養老金融、旅游服務、適老化改造等7個前景好、潛力大的產業,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康養產品的加速融合,將對傳統養老模式帶來巨大改進。對此,《意見》明確提出,謀劃一批前瞻性、戰略性科技攻關項目,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

四是強化要素保障,切實把實事辦好。從科技創新應用、用地用房保障、財政金融支持、人才隊伍建設、數據要素支撐、打擊涉老詐騙等6個方面提出實實在在的一攬子支持政策。

在處理民生和經濟、事業、產業關系上,《意見》將“解難題、強產業”作為兩個關鍵著力點。劉明具體介紹道,一方面,將發展民生事業放在優先位置,聚焦老年人吃飯、購物、就醫、養老、文化等身邊的“關鍵小事”,覆蓋居家、社區、機構、社會等生活場景,既保障基本民生、剛需服務,又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結合時代發展和老年人需求變化,重點培育一批市場前景明確的潛力產業,以市場化方式引導各類經營主體積極參與,豐富和擴大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加強適老改造,打破“數字鴻溝”

如今,數字技術已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老年人對數字產品和服務接受程度偏低。針對這一問題,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工信部完善數字化賦能手段,打破老年人“數字鴻溝”。

首先,培育壯大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介紹,重點面對互聯網+醫療健康、智慧養老院、智慧社區等場景,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遴選和動態管理。截至目前,已創建199家示范企業,293個示范街道,80個示范基地,3個示范園區。例如,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應用智慧居家關愛系統,通過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設備,實現對老年人生活狀況和身體狀況實時分析和及時預警,提供更有效、更精準的上門服務。

同時,解決老年人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應用難題。印發實施《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對2577個老年人常用的網站和手機APP完成改造,優化升級“長輩模式”、語音搜索、老年專區等一些特色功能。首批確定了44個網站和手機APP適老化改造的優秀案例,推動人工智能數字營業員、5G視頻客服、智能聽新聞等一批新功能、新服務上線應用。指導電信企業不斷完善服務方式,線下推出老年人專席、上門辦理、定制大字賬單等暖心服務,線上“一鍵呼入人工客服”尊老專線累計服務超3億人次。組織制定移動終端、智能電視等產品的適老化標準,推動超過1.4億臺國產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適老化改造。

此外,加大數字助老惠老宣傳力度。何亞瓊指出,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作用,制作簡單清晰、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智能技術教學視頻、公益宣傳短片,通過線上的“微課堂”“直播活動”等方式加強宣傳。開展“我來教您用手機”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智慧助老活動超過20萬場;“面對面”“一對一”地為老人提供專屬暖心服務,服務人次超500萬。

“從目前來看,中國銀發經濟正處于萌芽及上升期,到達平臺期仍有很大空間。且目前在適老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化方面仍存在短板,未來應以更安全、健康、便捷的產品和服務充分挖掘銀發經濟潛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敝袊】叼B老集團研究院院長、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老年宜居養生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晉說。

猜你喜歡
銀發養老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銀發一族”消費升級
銀發網紅
養生不是養老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養老更無憂了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養老之要在于“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