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娛樂主義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及治理策略

2024-05-07 16:39陳麗雯
國際公關 2024年5期
關鍵詞:娛樂價值觀青少年

陳麗雯

摘要:泛娛樂主義借助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滲透到各領域,表現為娛樂內容同質化與空心化、娛樂表達簡單化與虛無化、娛樂審美單一化與膚淺化。在泛娛樂主義的影響下,青少年價值觀受到沖擊,表現為削弱青少年塑造正確價值觀的意識、弱化青少年的審美意識與價值判斷力、削弱青少年的責任和擔當意識。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治理策略幫助青少年抵制泛娛樂主義的沖擊與危害,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關鍵詞:泛娛樂主義;娛樂;青少年;價值觀

波茲曼在 《娛樂至死》中提出:“當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時,其他事物都會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結果就是人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盵1]隨著互聯網與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娛樂的方式日益多樣化。當娛樂不受時間、場合等條件的限制,表現為隨時隨處都可娛樂,甚至滲透到政治、社會、新聞、外交、教育等其他領域時,便會導致泛娛樂主義的盛行。在泛娛樂主義的影響下,人們會失去理性判斷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陷入 “娛樂至死”的陷阱中。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由于其身心尚未成熟、社會閱歷淺薄,更容易受到泛娛樂主義的沖擊。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泛娛樂主義的特征以及泛娛樂主義對青少年價值觀產生的影響,并采取有效的治理策略幫助青少年抵制泛娛樂主義的沖擊與危害。

一、泛娛樂主義的基本特征

(一)娛樂內容同質化與空心化

在流量可以變現的大環境中,許多網絡自媒體運用互聯網平臺發布各種能夠吸引大眾眼球的信息,以期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與流量變現的機會。為此,娛樂市場在資本逐利的過程中會篩選出能夠創造巨大利潤的一方,過濾掉無法迎合資本市場的另一方,使娛樂化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趨向同質化與空心化。比如,許多網絡自媒體會采取 “標題黨”的形式,使用一些夸張或引人注目的標題,卻發布與標題不符的虛假或無關內容,只為騙取網民的點擊率與流量以換取商業利益。在這一大環境下,便會出現大量毫無價值的同質化內容。內容生產者崇尚 “流量拜物教”,追求 “流量為王”,不斷炮制虛假信息,生產大量千篇一律的火爆內容,捆綁流量明星與網紅直播帶貨,逐漸形成一種系統化與完善化的生產模式。由此生產出的娛樂內容或娛樂化商品實際上缺乏理性價值與思想內核的支撐,僅僅是以追求娛樂價值為目的,用娛樂化的外衣遮掩其虛無實質的表現,呈現出空心化的特征。比如,大量令人啼笑皆非的雷人劇情的出現,以娛樂化的形式講解嚴肅的政治新聞或歷史事件等,都是娛樂內容空心化

的表現。

(二)娛樂表達簡單化與虛無化

在信息化時代,內容生產者需要通過簡單化的信息傳遞形式向受眾群體傳播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價值觀念,由此才能占領這些受眾群體尤其是青少年的閑暇和碎片化時間,進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簡單化的娛樂表達主要以視覺符號的形式呈現,包括短視頻、搞笑段子、表情包、流行用語、網絡直播等,這些娛樂表達形式往往具有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的特點。類似一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的解說,將詞句表達簡化為拼音縮寫,以生動有趣的表情包調侃和描述復雜事件等,都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和最簡潔的形式提升受眾群體的娛樂體驗感,甚至使他們形成 “我能夠利用碎片化時間抓緊娛樂或學習是珍惜時間的表現”的錯覺,從而沉浸在毫無營養的娛樂內容中,缺乏對時間概念的理性反思。

娛樂表達形式還具有虛無化的特征。當青少年沉浸于娛樂所帶來的感官快樂時,他們可能會失去對于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和學習的內容的耐心與興趣。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他們缺乏文化認同感與歷史認同感,甚至出現歷史虛無主義的傾向。在泛娛樂主義中,優秀文化與理想信念等意識觀念會被解構,失去原有的精神內核與價值引導功能,從而引起青少年價值追求與思想意識上的混亂。比如,一些青少年在網絡上對歷史英雄人物進行娛樂化和抹黑,某些追星群體缺乏民族立場等現象時有發生。這種現象的出現意味著部分青少年群體正逐漸遠離真正的歷史和文化,對于傳統價值和民族認同產生淡漠態度。

(三)娛樂審美單一化與膚淺化

“談論泛娛樂化的時代,實質上就是一個關于什么是美的問題?!盵2]在泛娛樂主義的背景下,互聯網的精準算法和精確投放功能被廣泛應用,這種趨勢直接導致青少年審美的單一化與膚淺化。第一,泛娛樂主義為了迎合青少年的需求與偏好,通過收集瀏覽數據,精確地向他們投放美其名曰 “個性化定制”的內容,實則限制了他們的認知范圍與自主選擇權。青少年所接觸到的內容越來越單一化與膚淺化,他們被限制在 “信息繭房”中,淡化了對多元美的追求,過度迷戀 “白幼瘦”和 “小鮮肉”等單一畸形審美標準,熱衷于追捧網紅文化,沉迷于土味視頻,導致審美越發低俗化與庸俗化。第二,相較于傳統文化與經典作品,青少年更傾向于追求流行文化,但他們對流行文化的理解也只停留在感官層面,缺乏對其背后情感體驗和價值內涵的深入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流行文化的商業化與膚淺化趨勢。比如,音樂市場充斥著旋律俗套、歌詞毫無內涵的歌曲,偶像選秀節目引發追星狂潮,商業爛片依靠流量明星拉高票房等現象,實際上都是泛娛樂主義影響下審美膚淺化的結果。

二、泛娛樂主義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

(一)削弱青少年塑造正確價值觀的意識

青少年由于缺乏廣泛的閱歷和尚未成熟的思維方式,往往在泛娛樂主義的浪潮中面臨一系列挑戰,難以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意識。一方面,他們容易失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面對各種網紅文化及相關的產品,缺乏判斷力的青少年往往會采取全盤接收的態度。他們只愿意瀏覽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難以接受不同的思想觀點。另一方面,青少年被裹挾于膚淺低俗的娛樂環境中,市場上文化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其中不乏暴力、腐朽、色情、獵奇等低級趣味的作品,嚴重摧殘青少年的價值觀。受泛娛樂主義影響的青少年難以形成正確的職業觀、消費觀與價值觀,他們排斥艱苦奮斗、勤勞勇敢的價值取向,更愿接受膚淺俗套的 “擺爛文學”,追求物質享受而不注重精神熏陶。在鋪天蓋地的明星代言與廣告牌的狂轟濫炸下,青少年為了追求名牌效應而購買超出自身經濟實力的產品,深陷符號消費的陷阱,導致價值觀意識模糊,逐漸迷失人生方向。

(二)弱化青少年的審美意識與價值判斷力

泛娛樂主義所推崇的是無節制的娛樂與消遣,而非審美與價值。首先,當青少年沉溺于短暫的感官快樂時,他們可能無法建立深刻的審美體驗,即只注重即時的、直接的娛樂滿足,而非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審美的愉悅。這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陷入狹隘的審美范疇中,忽視了更廣泛、深刻的文化價值。其次,青少年的審美變得更加片面與同質化,在追求無節制娛樂的過程中,對于如何評價、區分高質量的藝術作品和娛樂產品存在困擾。青少年的個體審美與價值判斷力更容易受到市場營銷和群體認同的影響,導致其更傾向于跟隨潮流,而非通過獨立思考塑造個人的審美品位。最后,泛娛樂主義使青少年群體更加注重事物的表象而忽視其內在價值。某些狂熱的追星族只追求明星的顏值和外表,崇尚 “顏值即正義”的觀點,表現出 “三觀跟著五官跑”的傾向,這本質上體現青少年在泛娛樂主義影響下逐漸缺失審美判斷力,進而產生對美的扭曲理解和價值取向的偏離。

(三)削弱青少年的責任和擔當意識

青少年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和擔當意識。然而,在泛娛樂主義影響下,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受到阻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的責任和擔當意識。青少年對政治話題或社會事件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缺乏對問題進行深入理解剖析的能力,同時缺乏同理心與道德責任感。在文化認同方面,青少年逐漸失去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歷史的認同感與敬畏之心,表現出歷史虛無主義的傾向。久而久之,泛娛樂主義對青少年的侵蝕效果不僅體現在個體層面,更在整體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觀方面顯現出來。公共話語體系的建構不斷被消解,主流價值觀受到不同價值觀的沖擊,進而造成社會價值觀的混亂,導致青少年逐漸失去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與責任感。

三、泛娛樂主義對青少年價值觀影響的治理策略

(一)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意識形態陣地

“價值共識的凝聚基于全體社會成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認同?!盵3]泛娛樂主義內含復雜的意識形態觀念,為了鑒別不同的價值觀并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力。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網絡傳媒的作用,正確引導輿論熱點,及時回應 “娛樂過頭”和 “病態娛樂”等社會事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提高辨別與判斷力,堅守意識形態陣地,自覺抵制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蝕。譬如,針對某檔偶像選秀節目的粉絲為了支持偶像而浪費牛奶的現象,人民網通過三評 “倒奶事件”及時整頓娛樂亂象,加強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引導。另一方面,要充分規范網絡平臺,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主流價值觀,打造多元互動平臺,讓青少年有更多參與感,從而增強其對主流價值觀的認知與認同。同時,應鼓勵網絡平臺推出具有教育性的高質量節目和文化活動,不斷提升青少年的審美感與創造能力,使其能夠以更加平和輕松的心態接受主流價值觀的引導,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二)加大法律監管力度,規范娛樂市場環境

資本邏輯主導下的娛樂市場充斥著各種亂象,這是造成青少年價值觀扭曲的重要原因。資本的逐利性與貪婪性打破了新聞輿論的平衡性,導致許多青少年對于國家大事一問三不知,但卻總能在熱搜榜上看到各種明星的娛樂頭條和八卦新聞。娛樂的資本化與同質化使青少年喪失了自主選擇與理性篩選娛樂信息的能力,他們所接觸的都是經過資本和市場 “精心篩選”后呈現出來的信息。因此,必須加強法律監督力度,規范娛樂市場環境。

首先,應提高娛樂圈門檻,加強法律監管娛樂市場的力度。包括封殺違法失德的劣跡藝人,嚴厲處罰觸碰道德底線甚至是法律界限的娛樂平臺或節目,從源頭上整治資本對娛樂領域的滲透,以規范娛樂市場秩序。其次,國家廣電總局應加強對綜藝節目和影視作品的管控,嚴格審查并處罰為追求流量而故意制造噱頭、挑起矛盾爭端、三觀不正的作品。通過法律監督,可以一定程度避免流量與資本占據觀眾的審美高地,同時為更多優秀的文藝作品創造進入大眾視野的機會。最后,需要完善并落實相應的法律制度,加強網絡監管,以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特別是在國家的一些特殊節日,如國家公祭日,網絡娛樂平臺應自覺禁娛。對于拿英雄烈士、歷史偉人、民族傷痛等議題過度娛樂化的行為,必須追究其法律責任,以維護網絡輿論環境,讓大眾意識到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4]總體而言,以法律手段來管控資本邏輯所帶來的泛娛樂化傾向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可以規范娛樂市場秩序,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有效抵制泛娛樂主義對青少年思想的滲透。

(三)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提升青少年娛樂素養

高校要加強對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落實好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青少年自覺抵制低俗與錯誤的價值觀。青少年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提高自身娛樂素養與自我辨別能力。缺乏理想信念教育的青少年往往經受不住誘惑,主要是 “好奇、沖動、易受暗示等心理特點使得他們更易于被娛樂泛化所制造出的各種欲望所俘獲,深陷其中而難以自拔”。這導致他們直接選擇諸如刷視頻、打游戲、看網文等放縱式娛樂的方式來換取短暫的感官快樂,沉迷于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青少年需回歸現實,提升自身的娛樂素養,合理把握娛樂的尺度,深刻認識過度娛樂的潛在危害,及時止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中低俗不是通俗,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盵5]青少年應選擇多樣化、有益于個人發展的娛樂方式,培養自我約束和規范的意識。例如,通過閱讀經典著作、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參加歷史紀念館等形式,培養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質,豐富其精神世界。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促使他們深入了解歷史、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而且能夠加深對倫理道德秩序的理解與尊重,提升娛樂素養,從根本上抵制泛娛樂主義的侵蝕。

四、結束語

泛娛樂主義的興起與傳播對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必須予以重視,堅決抵制泛娛樂主義侵蝕與誘惑,同時加強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引導。娛樂與泛娛樂主義之間存在嚴格的界限,青少年要主動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學法守法,提高審美意識與自我辨別能力,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堅定理想信念,由此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回歸理性,回歸自我。

參考文獻:

[1] 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5:7.

[2] 吳井泉.泛娛樂化時代審美價值的重塑[J].廣東社會科學, 2021(2):61-66.

[3] 曹慧敏,魏崇輝.泛娛樂主義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影響[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5(05):43-49.

[4] 邢國忠.泛娛樂主義對青年價值觀的影響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06):67-73.

[5]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001).

猜你喜歡
娛樂價值觀青少年
我的價值觀
青少年發明家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娛樂眼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娛樂眼
娛樂眼
娛樂眼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