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格局下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適應性策略分析

2024-05-09 07:42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
內江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經濟社會設置院校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 申 奎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和諧共生的關系。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必須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專業鏈、教育鏈、人才鏈對接產業鏈和創新鏈,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增強學生就業能力,賦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部分院校專業設置存在與區域產業結構脫節、契合度不高,結構趨同、同質化嚴重,滯后市場需求、預見性不強,關聯度弱、專業群邏輯不清,動態調整滯后、機制不全,缺乏充分調研、論證欠科學等問題。提出高職院校必須堅持類型教育特色,充分發揮政、行、企、校的合力,緊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緊盯區域產業發展,服務行業、企業需求,科學開展專業設置,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 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職業教育,強調“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要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笆奈濉币巹澝鞔_指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和諧共生的關系。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要符合區域產業結構、規模、特色和轉型升級等實際,還要結合區域內人口數量、結構,勞動力構成和城市化水平等發展要素;同時,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還要能夠服務、促進、甚至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助推產業結構發展和轉型升級,同時助力區域人口集聚、勞動力結構優化和城市化水平提升?;诖?,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必須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專業鏈、教育鏈、人才鏈對接產業鏈和創新鏈[1],不斷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增強學生就業能力,賦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推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

2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

專業設置是高職院校依據國家需要和學校的辦學條件,根據國家公布的專業目錄,在相應學科、專業類別之下設置若干專業的過程。是高職院校開展教學工作、實施日常管理、進行人才培養、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服務經濟結構調整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

專業設置是高職院校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必然途徑。職業教育的本質是就業教育,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必須符合市場需求,專業必須引領和服務產業和行業的實際,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滿足市場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為市場所用,為企業創造價值。

教育部懷進鵬部長在2022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主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聯系最為緊密的一類教育?!币虼?,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必須深度融入產業鏈,主動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緊密對接區域戰略性產業,形成與產業集群發展相匹配的人才供給體系,努力構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展相適應的特色專業(群),賦能區域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3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現狀

3.1 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契合度不高

專業是高職院校服務區域、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入點。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具有正相關系[2],這種正相關系表現為專業設置數量、專業間的比例、專業培養規格和職業面向與所在區域的GDP總量、產業間比例、產業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需求始終保持良性動態適應狀態??v觀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情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不同程度的表現出比較保守和傳統,專業設置未與區域發展規劃及行業發展規劃相匹配,未與區域重點產業相匹配,未與區域行業、企業相對接,特別是對照區域重點發展的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契合度不強,導致專業設置和區域產業結構脫節;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追求種類齊全,但學科特點比較鮮明,類型教育特色不明顯,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忽視技能培養,沒有緊跟區域產業發展新工藝、新流程、新產品、新需求、新服務來調整專業設置、調整教學內容和進行技能培養,很難滿足區域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進一步導致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契合度不高。

3.2 專業設置結構趨同、同質化嚴重

專業結構是評價院校專業設置是否科學的核心要素,產業結構是評價區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關鍵指標,決定著勞動人口結構與區域社會的吻合度[3]。眾所周知,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存在一定的功利主義傾向。為了便于招生和就業,部分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求多求全,特色專業偏少,品牌優勢不明顯;面對傳統專業,由于有成熟的師資隊伍,完備的人才培養方案,健全的課程資源和實訓條件,不愿改造、萎縮、淘汰;大部分同類高職院校均設有相同的專業,導致專業結構趨同,而且各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上大同小異,學校辦學特色和優勢不明顯,導致專業同質化。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市場短期就業好、辦學成本低、報考人數較多的熱門專業,這就使得很多高職院校盲目跟風,紛紛設置這些熱門專業,甚至跨專業大類舉辦。一些原本具有明顯專業特色、規模穩定的高職院校,為擴大辦學規模和影響,也設置一些與該校辦學傳統和特色無關的熱門專業;而一些規模較小、辦學實力不強的高職院校,為搶奪生源被迫開設所謂的熱門專業,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不同院校之間的專業設置結構趨同,同質化程度加劇。

由于專業設置的同質化,必將造成高職院校缺少專業特色,缺乏市場競爭力,造成同類畢業生超出區域產業發展的需求,導致畢業生就業對口率低,產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

3.3 專業設置滯后市場需求、預見性不強

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產品迭代更新,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層出不窮,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客觀事實,都迫切需要各類新型人才。

部分高職院校受學校辦學傳統和自身定位的限制,專業設置時僅依靠現有的教學資源和已知領域,甚至學校領導的偏好。在辦學過程中,部分院校在專業設置與調整上保持謹慎觀望態度。盡管大部分院校會依據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專業改造和更新,但是改造和更新現有專業面臨師資隊伍的分流和再培訓、面臨教學資源的配置和再分配、面臨對市場需求的重新把握和再調研,矛盾重重,并非一蹴而就。

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落后于區域產業發展步伐,與產業發展需求不匹配,明顯滯后,前瞻性不足。與戰略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設置存在“盲點”,對戰略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偏弱[4],更別說引領產業的發展。因人才培養具有周期性和滯后性,與社會現實需求相比,培養目標和實際產業的崗位能力需求存在一定的出入,畢業生不能適應職業需求,這使得人才需求側和培養的供給側在數量上與結構上不協調。

3.4 專業設置關聯度弱、專業群邏輯不清

高職院校不僅要基于產業需求組建專業群,同樣要關注專業群內專業之間的關聯性和集聚度[5]。專業集群式發展有利于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有利于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提升早已是業界的共識。但有的高職院校忽略建群邏輯,把3-5個關聯度弱的專業組合在一起就建立專業群。在專業設置方法上也主要是依據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進行單一的專業設置,而以專業群理念開展專業設置的較少。

很多高職院校為擴大專業數量和學生規模,盲目設置專業,覆蓋專業類別多,什么專業好申報就申報什么專業,完全忽略專業之間的關聯性和邏輯,導致師資隊伍、實驗實訓設施、課程資源建設差距大。

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專業都是從傳統專業發展而來,即使有改造,也會逐漸趨于傳統。伴隨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單一的設置某一專業,很難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但部分高職院校沒有按照基礎課共建,教學資源共享,就業崗位相關的邏輯設置專業,建立專業群,拓寬畢業生服務面,深化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從而服務區域產業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與專業的自身發展,要求在核心專業設置與建設基礎上建立專業群。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建立緊密圍繞當地支柱產業設置核心專業,再圍繞核心專業設置與其相關聯的專業,形成具有綜合優勢的專業群的機制。

3.5 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滯后、機制不全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職業院校建立涵蓋專業設置、建設和退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對專業進行定期評估,具有每年調整1次的權利。應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行業、企業就業崗位的發展變化進行動態調整。但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建立涵蓋專業調研、論證、申報、評價、預警、萎縮、退出及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動態調整機制,導致調整滯后。

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與調整過程中往往缺乏對政策指向、市場需求、辦學條件、人才培養成效等方面的充分調研,從而導致專業動態調整缺乏有力依據。在部分高職院校中,專業設置權僅僅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在具體進行專業設置研討時,也只是走流程。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本還應隨市場需求的變化適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還沒有建立3年一次大調整、1年一次小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機制。

3.6 專業設置缺乏充分調研、論證欠科學

高職院校要科學預測所在行業、產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狀況和發展趨勢[6],指導專業設置工作。申報時要求要有充分的市場調研,掌握詳實的信息,但實際是調研不充分,表現為調研時大部分由專業帶頭人、教研室主任或者專任教師通過網上收集、匯總資料來完成,或者是照搬其他學校的調研數據,并沒有真正展開調研;或者僅僅到部分熟悉的行業、企業開展調研,調研面窄;或者泛泛的調研,深度有限;或者是調研了市場行業、企業需求,但忽略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同度;或者是行業、企業應付學校開展調研,甚至基于一些商業秘密,不愿提供真實數據,不愿介紹發展愿景,不愿透露新工藝、新技術,不提供真實全面信息。導致調研的信息不全面、不科學、不可信。

專業設置缺乏嚴謹、科學的論證。部分學??吹狡渌盒D硨I招生人數多,報考者甚眾,于是不考慮市場前景、自身辦學條件等便匆忙設置,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不高,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很快就停止招生,甚至出現從未招生現象。

部分高職院校缺乏專門的人才培養成效調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小修訂和大修訂應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成效調研數據、職業崗位工作內容、職業能力的新變化以及新工藝、新流程來調整所開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調整人才培養模式等。但由于缺乏數據,依據不足,甚至只有根據領導想法來完成。

4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適應性策略

4.1 明確高職院校主體責任,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指出:“職業學校根據產業需求,依法自主設置專業?!币虼?,專業設置是高職院校的主體責任,是高職院校自主辦學權的具體表現。但高職院校需要在避免缺乏整體規劃、缺乏深入調研、缺乏預警機制、缺乏進入和退出機制等問題方面進行改變[7]。明確辦學定位和特色優勢,建立專業(群)發展建設規劃,完善專業設置機制,緊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前沿,緊盯新技術、新工藝、新變化,科學調研論證,根據市場需求依法自主設置教育部高職專業目錄內的專業。設置緊密圍繞當地支柱產業的核心專業,再圍繞核心專業設置與其相關聯的專業,形成具有綜合優勢的專業(群)。根據人才培養成效調研和評估,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積極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4.2 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搭建政?;悠脚_

地方政府和高校應根據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和辦學實際做好專業建設規劃,防止盲目設置專業和重復建設。發揮政府在管方向、定政策、做引導等方面的作用,政府通過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政策指導、資金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對專業設置進行宏觀調控,積極探索建立高職院校自主辦學的有效機制,為專業設置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增強專業設置的自覺性、針對性、前瞻性。

著力建立政校紐帶,加強政?;?。政府需加強宏觀調控,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做指導。依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把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建設納入本區域整體經濟社會發展中。根據區域產業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制定全局性、整體性、指導性的專業設置規劃方案,統籌規劃專業布點,促進專業結構始終符合產業結構的發展。政府定期發布人才需求報告,發布企業的新產品,發布畢業生的成才報告,著力構建對接產業調整專業的機制。明確要求職業院校根據企業用人標準、崗位要求和區域產業結構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形成與產業結構相適應的專業布局。利用政策杠桿,保證冷熱專業協調發展,加大對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的投入力度,指導改造、萎縮、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

4.3 激發市場參與熱度,共建校企命運共同體

職業教育的本質是就業教育。市場是檢驗職業教育質量的試金石,辦學質量高低的關鍵是看畢業生能否第一時間適應市場需求,滿足行業、企業的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能否滿足市場需求的關鍵在于專業設置是否契合甚至超前于產業發展。人才培養要完全契合產業發展需求,專業設置與調整必須適度超前產業發展水平[8]。要實現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行業、企業必須深度參與。

完善政策激勵。落實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為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激發行業、企業主動參與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積極性。通過“產業和教育邏輯對接,短期規劃與長期布局結合,相關利益方共同合作”的辦學思路[9],科學設置專業,使其既滿足產業發展現實需要,又能引領未來產業變革和技術創新。

校企深度合作,有效增強專業設置的針對性。堅持立足產業辦專業、辦強專業興產業的產教共贏理念,創新校企合作育人機制,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校企雙方積極開展對話協作,創新校企合作平臺,雙方共同研究產業結構與專業結構、產業優勢與專業優勢、產業特色與專業特色、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據此設置和動態調整專業。校企共同進行產品研發、流程改造、工藝優化、市場調研、專業共建、人才共育,增強專業設置契合度,增強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針對性,促使校企共生共贏。

5 結束語

發展高質量職業教育是各國應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失業問題等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高職院校必須堅持類型教育特色,充分發揮政、行、企、校的合力,緊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緊盯區域產業發展,服務行業、企業需求科學開展專業設置,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經濟社會設置院校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奮發有為 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彎道超車
“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本刊欄目設置說明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地鐵出入段線轉換軌設置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