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價值和實踐路徑思考

2024-05-10 09:35劉海琴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山西制造業發展

姚 蘭 劉海琴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山西 太原 030012)

一、山西省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必然邏輯

(一)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山西實現經濟穩定、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

山西重點行業以生產煤電鋼焦產業鏈上游產品為主。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長期維持規模速度型的粗放式發展,對現有產業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出挑戰。發展先進制造業在實現經濟穩定增長方面,相較于山西傳統產業更具優勢。前瞻性布局先進制造業,構建生態循環、協同集聚的產業體系,可以提高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擺脫過去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倚煤倚重、缺乏發展韌性的弱點。

實踐證明,山西要在全國經濟“大比拼”中爭先進位謀發展,就必須從原有產業鏈低端鎖定、低附加價值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中脫身,加大創新驅動力的培育,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依托原有產業資源優勢,實現產業間融合協同發展。

(二)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山西落實“雙碳”戰略目標,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舉措

山西承擔著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的歷史使命,傳統制造業企業單位能耗大,存在高碳鎖定、節能技術落后等問題。技術突破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驅動,并為傳統制造企業的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機會窗口。當前,新一輪技術變革、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和承接外部地區制造業產業轉移工作部署,為山西制造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了現實可能。

(三)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山西聚焦“三區三地”建設目標,推動制造業振興升級的必然選擇

一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雙碳”戰略目標驅動下,煤炭、鋼鐵等高耗能行業進行了多輪整合優化,在節能減碳等技術工藝加持下,先進產能占比不斷提高。二是隨著研發創新和技術運用,勞動密集型制造行業占比逐步下降。三是高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迅猛,成為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此各地都把制造業振興升級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具備產業鏈條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特點。山西聚焦“三區三地”建設目標,明確打造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定位,就是把握產業變革大勢,主動適應新發展階段形勢變化,破除路徑依賴,增強發展主動性可持續性的必然選擇。

二、當前山西省實現制造業升級的優劣勢分析

(一)山西省發展先進制造業的積極性因素

1.具備發展先進制造業的現實基礎條件。一是地區資源優勢明顯。制造業轉型升級是聚力特色優勢產業領域。山西省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被國家確立為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和原材料產業基礎較為完備,具備發展裝備制造、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等產業的比較優勢。結合長期積累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目前培育的兩批省級重點產業鏈中具備傳統產業優勢者過半。

此外,山西人均工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具備勞動力要素成本比較優勢,而采礦、制造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相對較高,人員就業吸納能力強。

二是先進制造業不斷發展壯大。全省制造業規模持續擴大。2023 年1 月—10 月,全省制造業增長6.8%,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2.6%,分別快于規上工業2.9、8.7 個百分點。其中,新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全省規模以上電子計算機整機產量增長4 倍,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產量增長1.1 倍,光伏電池產量增長24.8%。

全省制造業結構不斷優化。以重大項目作為高質量發展硬支撐,山西積極培育和引進制造業領軍企業,發揮龍頭“鏈主”的招商和帶動作用,將更多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及資源引入本地,強化聯盟創新,拓展市場銷路,推動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全省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山西將制造業綠色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實施節能降碳提效工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和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程。2022 年全省規上工業能耗強度同比下降8.3%,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4%。共培育國家級85 戶綠色工廠、54 個綠色設計產品、6 個綠色園區,5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2.具備實現彎道超車的后發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東部沿海地區憑借自身優勢和國家政策支持得以迅猛發展,與后發地區形成發展代差。但隨著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資源成本上升以及國家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等多重因素影響,東部地區面臨著日趨緊張的資源環境約束,產業升級壓力較大,而山西恰好可以憑借在產業、資源、政策等方面的基礎優勢承接來自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以此形成后發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3.政策利好加速積累。山西以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實施制造業振興“229”工程為工作思路和牽引,出臺了《山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山西省“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重點產業鏈培育激勵方案》《山西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2024—2030 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過政策培育激勵、市場倒逼等方式,相關責任單位建立起“縱向協調、橫向聯動”機制,發展環境的政策體系日益搭建完善。

(二)山西省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制約性因素

1.制造業總體實力不強,產業集群化程度不高。從規模水平看,根據賽迪顧問先進制造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 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報告,山西僅太原一城入圍百強,且排位僅在第58 位。根據中國制造企業協會統計,2023 年中國制造業綜合實力200 強企業中,山西僅6 家企業上榜,中國裝備制造業100 強企業中,山西僅太鋼不銹鋼、晉城鋼鐵2 家企業上榜。從產業層次看,山西工業產品主要以鋼材、水泥、生鐵等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為主,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體量不大,部分工業產品雖屬于先進制造業范疇,但其中絕大部分仍為國內外高端產業生產零配件和組裝加工的勞動密集型傳統機電產品。從產業集群化發展看,目前山西大力推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建設,在技術、勞動力素質和規模效益上還處于低水平集聚發展狀態,或是在產業招引過程中,對產業間的關聯度重視不足。造成同一園區雖然落戶了一定數量的制造企業,但形不成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關系,無法做到技術和價值鏈銜接、信息等資源交互共享,直接導致產業發展集而不群,無法擺脫低水平徘徊。

2.創新驅動力有限,可持續發展環境有待改善。當前,創新性人才缺乏成為制約山西制造業發展的根本問題。統計數據顯示,剔除常住人口自然增長因素,近十年山西約有兩百多萬常住人口流出。盡管疫情后出現人口回流趨勢,但人才吸引力不強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近5 年省內高校山西籍畢業生年均流出4.49 萬人,“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后回晉工作者不足10%。山西僅有一所211 大學,優質高教資源相對不足,本省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產業結合不夠緊密,在產學研結構質量及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和深度上有所欠缺,尤其是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嚴重匱乏,導致從事研究開發的專業技術人才比例偏低。

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在各地人才“虹吸”政策較量加劇、優秀人才爭奪激烈的背景下,山西在搭建更具吸引力的引才引智體系上缺乏“后招”。此外,山西在制造業R&D 投入上強度偏弱。根據《2022 年山西省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22 年山西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73.7 億元,投入強度為1.0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47 個百分點,排名全國第20 位。其中,制造業R&D 經費160.7 億元,投入強度0.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65 個百分點,排名全國第24 位,這與打造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目標相距較大。

3.金融支持不足,財務負擔成制造企業升級拖累。金融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著重要支持作用,但銀行信貸作為支持制造業融資最為主要的渠道仍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各類對象信貸獲取能力不均衡。出于防風險考慮,金融機構更傾向貸款給優質企業,對于財務負擔重、盈利前景不明朗、抵押品有限的小規?;蛎駹I制造類企業,往往存在銀行信貸準入條件高的問題。二是信貸資金期限錯配問題。實現制造業轉型發展需要更高投入、更大風險和更長周期的研發創新強度,但金融機構提供的短期周轉貸款,無法滿足企業生產周期下對資金需求的合理配置。三是相關金融從業人員技能素養有待提高。對于“專精特新”類科創型制造企業信貸發放,要求銀行審批團隊在項目評估和風控上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和判斷能力。

三、山西省先進制造業實踐路徑思考

近年來,山西聚焦制造業振興升級,以產業鏈“鏈長制”、特色專業鎮、開發區等為抓手,推動先進制造業成鏈集群發展。結合現有制造業轉型升級實踐路徑中的制約因素,提出未來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在提質增量中塑造新優勢

一要繼續發揮傳統制造業優勢,在穩存量、擴增量上下功夫。我省資源優勢顯著、工業基礎牢靠,傳統制造業在吸納勞動力就業、實現經濟穩盤托底上發揮著明顯作用。因此,要注重平衡好傳統制造業與新興制造業關系,避免盲目貪大求新引發經濟失衡失速。緊抓山西中部城市群一體化建設契機,給予更好的政策環境和要素保障,在推進傳統制造業技改升級、園區共建、產業基金共投、對外開放等方面加強區域內外分工協作,擴大規??偭?、優化空間布局,推進產業鏈實現橫向集聚、縱向延伸。

二要圍繞新興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做好市場主體培育工作,實現高能級鏈群集聚發展。通過摸底梳理出產業地域分布、鏈主及相關鏈上企業配套、要素服務保障等方面的發展狀況和問題清單,對開發區和產業園進行科學規劃,針對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和缺失環節進行重點突破。要建立重點企業培育庫,支持引領型龍頭企業通過產業聯盟沿產業鏈開展戰略合作,帶動中小企業協同配套,走出“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二)在創新投入中培育新引擎

通過設立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圍繞重點產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平臺搭建和科技成果轉化。這其中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是重中之重,除了做好中試熟化平臺建設,主動對接先進地區創新資源,精準開展成果招商、項目招商外,還需要工作機制做保障。應召集相關單位聯合成立科技工作專班,統籌日常協調對接工作。對科技創新和研發轉化過程中存在的堵點和需求研究具體推進舉措,做到工作責任化、清單化,按時間表路線圖狠抓落地。

要加強人才引育并舉。隨著產業布局越發清晰,山西在推進人才和產業結合方面開展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在高端創新團隊招引上,通過提升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和發展前景等軟環境、打造“人才飛地”“一事一議”柔性引才用才,“科技副總”走馬上任,成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匹配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有益探索。但需要注意的是,破解人才困境、健全人才配置科學矩陣,同樣需要眼睛向下看、重心向下移, 培育更多實用技能型人才。山西已經出臺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一步要密切校企合作對接,根據市場需求在課程設置、加強崗位實習上多下功夫,通過在學中干,干中學,更好地適應新技術發展要求;要繼續完善專業人才的晉升和創新激勵機制,健全工匠終身學習體系,通過輿論引導釋放技術工人受尊重的信號,不斷滿足山西制造業高技術人才需求。

(三)在金融支持中匯聚新動能

政府應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開展有效服務和信貸支持,推進金融政策和產業政策協同發力,金融“活水”向制造業涌流。一是引導信貸資源投向關鍵領域。面對山西制造企業在重點項目建設、高端智能設備購置及節能降碳更新改造等方面資金缺口較大問題,相關主管部門要對接企業需求,用活國家政策,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和融資模式,鼓勵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通過對先進制造企業上市指導和建立授信審批綠色通道、發展科技小額貸款業務、完善知識產權質押、增加困難企業延期還本付息規模等方式,引導低成本信貸資金精準服務企業發展。二是持續創新和開展融資推介活動。行業主管單位與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組織金融機構和企業開展政銀企現場對接。通過向金融機構推送重點產業發展政策文件、向企業發放各類金融機構重點行業領域信貸產品服務手冊等形式,打通信息壁壘,創造更高效的銀企交流合作環境。

另外,金融機構要及時跟進人才隊伍建設。針對當前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的新形勢,引導從業人員樹立學習意識,通過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和考核評價機制約束,提升工作團隊的業務勝任能力。

猜你喜歡
山西制造業發展
我在山西等你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山西嘆五更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