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德縣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鄉村振興現狀與發展

2024-05-10 04:09
云南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電商數字化數字

召 楊

(永德縣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 永德 677600)

近年來,農業農村在信息化網絡化的推動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ヂ摼W、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對永德縣農業農村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永德縣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信息化工作,通過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擴大農業物聯網示范應用,落實“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等重點任務,不斷夯實數字農業基礎、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創新農村流通服務體系。數字農業建設成為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1 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現狀

以需求為導向,信息、電子商務進村入戶,以移動互聯網建設、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平臺、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等多種信息化手段為載體,通過整合網絡平臺和引入戰略合作企業,初步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與社會共同參與的局面。

1.1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在實現縣域4G 信號全覆蓋的基礎上,逐步推進5G基站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5G 基站259 個,城區移動5G 覆蓋率100%,電信5G 覆蓋率98%,鄉鎮集鎮移動5G 覆蓋率100%,行政村移動5G 覆蓋率54%。

1.2 信息化服務能力持續加強

依托“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和益農信息社建設,全縣建有電子商務服務站118 個,電商服務站行政村覆蓋率達100%,信息化服務能力持續加強。其中,72個電商服務站點實現與電商中心數據共通,納入永德縣電商溯源體系的企業共14 家,平臺數據與商務部“農村電子商務和社區商業信息系統”實現實時同步,保障了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2022 年永德縣新增網銷產品30 個,新增電商品牌7 個,培育電商轉型的傳統企業12 家,網絡銷售綜合數據同比2021 年增長33%。

1.3 以數字化推動農業生產“智能轉型”

近年來,隨著農業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永德縣開始以“數字化”推動農業生產“智能轉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數字化改造和數字農業基地建設,深入解決農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截至目前,全縣有市級、縣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8 家,累計認證“三品一標”企業19 戶、產品43 個,24 家農業企業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監管,18 戶企業獲得 “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認定,完成省級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儲備項目申報4 個。

1.4 以數字化推動鄉村治理“智慧創新”

農業農村部門依托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做到農業農村大數據、畜牧業大數據、永德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監測管理可視化展示,實現農業物聯網基地和數字農業大數據微服務管理,不斷更新完善人居環境問題隨手拍小程序、農村公廁管護評價小程序,以數字化推動鄉村治理。

打造一條集參觀、學習、培訓、互動等活動為一體的觀光路線。開發農業物聯網基地展示、農村基礎數據展示、農業基礎數據展示、農村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數據展示等模塊,實時掌握農業農村工作情況。通過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區產業發展規劃,摸清底數、合理規劃,找準解決“爭地”問題,建立數據庫及信息平臺,實現產業發展實時動態管理、產業規劃布局基本固定。

同時,以數字化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找準方向精準發力、重點突破提質增效,促進農村人居環境監測系統化、服務智能化、參與路徑多元化,動態監測機制與信息化手段相融合,做到早預判、早發現、早解決,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信息化順應鄉村全面振興形勢需要,對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創新性和支撐作用。

2 農業農村信息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1 信息化應用總體比較落后

永德縣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與發達地區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信息化基礎設施總體較為落后,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以2021 年的數據為例,大田播種面積8.29 萬hm2,主要栽培作物有玉米、蔬菜、甘蔗、小麥、稻谷等,除開展無人機飛防作業外,水肥藥精準控制和 “四情監測”等方面的大田種植信息化嚴重不足;畜禽養殖方面,牛存欄量9.83 萬頭,生豬存欄量53.4 萬頭,家禽存欄量197.31 萬羽,其中養殖信息化主要集中在家禽的飼養上,規模約11.59 萬羽,其他方面的信息化應用較少。

2.2 資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設投資成本高,投資回收期較長,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多以觀望為主,加之政府項目支撐有限,嚴重影響了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進度。

2.3 信息隊伍建設不夠,管理水平低

農業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最科學適用的、知識高度密集的、大規模綜合集成的系統工程[1]。與傳統農業相比,人才隊伍極度匱乏。雖然每一年都有很多信息技術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但對于農業農村信息化管理人才來說,不僅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還需要了解一定的農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2]。目前,這樣的人才較為緊缺,因此如何引入人才,留住人才,對于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鄉村振興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 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3.1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深化政府、高校、投融資機構、信息技術企業、農業企業五方合作,引入浪潮集團、華為集團、富滇銀行、昆明理工大學等一批信息技術行業領軍企業和投融資機構參與永德縣數字農業建設,推動產學研融合,推進共建共享。結合永德縣農業農村實際,充分挖掘永德縣農業資源、數字資源、釋放數據價值,開發培育永德縣本土數字經濟產業市場,充分激發數字化在促進農業轉型、鄉村治理、服務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潛能。

3.2 強化項目支撐

2022 年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2023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的《2023 年推動經濟穩建提質政策措施》中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要抓住機遇、搶占先機,以問題為導向、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積極謀劃好、儲備好數字農業領域的項目,全力向上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項目。

3.3 加強技術服務隊伍建設

進一步完善技術服務人員培養體系,尤其要加強基層技術人員的培養,不斷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制定積極的人才政策,吸引高層次的專業人員加入永德縣農業農村信息化技術服務隊伍,不斷提高高新技術在農業生產農村管理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5G、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農業農村各個環節的深度融合應用,將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模式轉變,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提升鄉村治理效率,加速農業強國建設進程。

猜你喜歡
電商數字化數字
電商助力“種得好”也“賣得火”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電商贏了,經濟輸了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電商鄙視鏈中的拼多多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電商下鄉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