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黃

  • 麻黃破癥堅積聚功效
    陳乙漫 劉丹彤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 et 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unge)的干燥草質莖,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是臨床治療外感表證、水腫等病證的常用藥[1]。古代著作中曾多次提及麻黃破癥堅積聚之效,現代研究也表明麻黃在抗凝血、抑制腫瘤、降低腦部瘀血損傷等方面具有獨特作用,但麻黃此功效易被人們忽略。

    環球中醫藥 2023年9期2023-11-18

  • 從君臣佐使看麻黃在方劑中的應用
    130021)麻黃功效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卷二中經》,提到:“麻黃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瘟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span class="hl">麻黃內能宣發肺氣,外可發汗解表,下則利水消腫,此外還具有散寒通滯、除痹止痛、退黃等諸多功效。而要探究其在方劑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是為君、為臣、為佐還是為使,能治療哪類疾病,則需要對方劑的結構進行具體的分析?!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唬骸爸鞑≈^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奔磳膊∑鹬饕委熥饔玫乃幬?/div>

    天津中醫藥 2023年8期2023-09-27

  • 風寒感冒喝麻黃牛肉湯
    寒感冒的藥膳——麻黃牛肉湯。這道藥膳的原料包括炙麻黃15克,生姜10克,牛肉250克,蔥白10克。制作時,先將牛肉洗干凈,切塊。然后將麻黃加水煮沸,去掉浮沫后,再煮10分鐘左右,撈出麻黃。再將牛肉放入麻黃湯中,用文火煨燉到牛肉熟爛,然后將生姜切絲、蔥白切段,加入湯中,加鹽適量,沸后即可吃肉飲湯,分早晚兩次溫服。這里選用的是炙麻黃而不是生麻黃,炙麻黃與生麻黃相比,不但可緩和麻黃的發汗作用,還可增強止咳平喘的功效,非常適用于食療。因為經常感冒的人體質都比較虛弱

    文萃報·周二版 2023年37期2023-09-18

  • 乍暖還寒,聊聊“青龍”麻黃
    人想起一種藥——麻黃。中醫認為,麻黃是解表的要藥。它的應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記載于東漢末年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何以稱“麻黃”?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其色黃,其味麻,故名”。還有一種說法,麻黃全身都可入藥,草質莖為“麻黃”,根為“麻黃根”(我們通常所說的麻黃,是指它的莖),雖同為一草,但作用大不一樣——莖能發汗,根能止汗。一旦用錯,命懸一線,故有人將它稱作“麻煩草”,久而久之就成為“麻黃草”。麻黃,曾經叫“青龍”很多人不知道,麻黃還有個很“猛”的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23年3期2023-06-07

  • 乍暖還寒,聊聊『青龍』麻黃
    江媛媛中醫認為,麻黃是解表的要藥。它的應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記載于東漢末年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何以稱“麻黃”?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其色黃,其味麻,故名”。還有一種說法,麻黃全身都可入藥,草質莖為“麻黃”,根為“麻黃根”(我們通常所說的麻黃,是指它的莖),雖同為一草,但作用大不一樣——莖能發汗,根能止汗。一旦用錯,命懸一線,故有人將它稱作“麻煩草”,久而久之就成為“麻黃草”。麻黃,曾經叫“青龍”很多人不知道,麻黃還有個很“猛”的名字,叫“青龍”

    戀愛婚姻家庭 2023年9期2023-04-05

  • 基于高通量測序分析麻黃基原混雜
    胡灝禹 陳士林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Stapf、中麻黃E.intermediaSchrenk ex C.A.Mey.或木賊麻黃E.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質莖[1],是中國傳統中藥材,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其發汗作用強被歷代醫家稱為“發汗第一要藥”,始載于東漢時期《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2]。除了藥用價值外,麻黃還用到膳食、保健品中,具有減肥和增強能量的作用[3];麻黃雌株種子成

    環球中醫藥 2022年12期2023-01-17

  • 《紅樓夢》與中醫藥(127)巧用麻黃有功效 用之不當惹禍端
    個方子,有枳實、麻黃,寶玉道:“該死、該死,他拿著女孩們也像我們一樣的治,如何使得?憑他有什么內滯,這枳實、麻黃如何禁得?!薄t診斷晴雯為小傷寒,開服麻黃確是不錯,但其忽略了兩個重要因素,其一,晴雯血氣原弱,若是使用麻黃,則發汗太過,反而耗傷陽氣,損及津液。其二,榮國府位于我國東部,北連江淮平原,處在長江下游中心的南京,地于南方。古有言“麻黃用數分,即可發汗……蓋南方氣暖,其人肌膚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黃不過錢”之說法,麻黃峻猛以致清代很多溫病學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22年6期2022-08-04

  • 《備急千金要方》中含麻黃方劑淺析*
    該書記載了大量含麻黃的方劑,在麻黃的應用方面基本繼承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等醫學著作的方法與特色,并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對麻黃的應用不斷創新,從劑量、使用方法以及藥物配伍上不斷發揮,對探討此時期麻黃的使用情況具有很大的文獻學價值以及臨床價值。此文擬通過探討《千金方》中含麻黃方劑的分布情況、與麻黃配伍藥物情況、麻黃的用法用量、方劑劑型等方面來豐富麻黃相關的臨床應用內容。1 含麻黃方劑分布情況分析筆者收集《千金方》中含“麻黃”的方劑進行整理分析,發現《千金方》中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2年13期2022-06-20

  • 魚子麻黃與普通炮制品煎煮效率比較
    漢 30065)麻黃是臨床常用中藥,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 intermediaSchrenk et 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 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質莖。秋季采割綠色的草質莖,曬干[1]。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載麻黃炮制方法為“除去木質莖、殘根及雜質,切段”。飲片成品呈圓柱形的段。各省、市、自治區的炮制規范收載麻黃炮制也是切段,長度不盡相同,有“長段”“中段”和“

    中南藥學 2022年2期2022-03-30

  • 麻黃 治感冒要藥
    楊洋 梅全喜關于麻黃治病而導致腹瀉不止的案例史料已有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講了一個故事:明代一錦衣衛,因與一眾久未見面的兄弟聚餐,大家十分高興,憶起當年離家外出從軍過程,激動地連干了幾大壇酒。因天氣炎熱,店家拿來冰鎮西瓜,大家狼吞虎咽吃了幾塊。休息片刻,黃昏已至,又叫店家擺酒上桌,觥籌交錯,眼看已近黎明,此時眾人皆已醉倒,唯錦衣衛大人在自斟自飲,突覺腹中隱痛,隨后連續腹瀉了三四天。請了幾位名醫也不見好轉。只好差人去請太醫院醫師李時珍診治,李時珍詳細詢

    保健與生活 2022年1期2022-01-26

  • 麻黃-甘草藥對研究進展
    立的方劑[1]。麻黃辛溫性燥,臨床上常配伍甘草,以降低麻黃的毒副作用,還可以起到調和諸藥的目的[2]?!秱s病論》中記載的涉及到麻黃-甘草藥對的有18例,以此對為基礎的經典名方有甘草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麻黃湯等。本文從化學成分、吸收代謝和藥理作用等方面對麻黃-甘草藥對進行歸納總結,以期為進一步探究麻黃-甘草藥對的作用機制、合理用藥和開發新藥提供科學依據。1 麻黃-甘草藥對化學成分1.1化學成分 麻黃中含有豐富的化學成分,主要含有生物堿、揮發油、有

    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21年3期2021-12-05

  • 麻黃張仲景的心頭好
    經》中。何以稱“麻黃”?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其色黃,其味麻,故名”。還有一種說法稱,麻黃全身都可入藥,草質莖為“麻黃”,根為“麻黃根”,雖同為一草,但作用大不一樣,莖能發汗,根能止汗,一旦用錯,命懸一線,故有人將它稱作“麻煩草”,久而久之就成為“麻黃草”。麻黃應用,最有名的方子就是漢代醫圣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張仲景也可以說是將麻黃用到極致的醫家,在他的《傷寒論》中就有含麻黃的方子14個,《金匱要略》中有13個,疾病涉及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不同來源年份藏麻黃種子萌發及抗旱性評價
    850002)麻黃作為藥用植物已有五千多年的應用歷史,始載于《神農本草經》,主中風,傷寒頭痛,溫虐,發表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積聚[1]。青藏高原自然條件獨特而復雜蘊育了品種豐富的藏藥材資源,藏麻黃(E.saxatilis)為西藏特有種[2],在《月王藥診》、《晶珠本草》以及《四部醫典》等藏藥古籍中均有對藏麻黃全草入藥的記載[3],作為藏醫藥常用的基源植物,藏麻黃是重要的藏藥資源。干旱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自然災害,我國屬于干旱頻發國家,且西南

    耕作與栽培 2021年1期2021-04-01

  • 麻黃常用藥對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
    門361012)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質莖,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性味辛,微苦,溫,歸肺和膀胱經。麻黃的作用以發散和宣肺為主,如配桂枝則發汗解表,配杏仁則止咳平喘,配石膏則宣肺瀉熱,配附子則溫經發表?!睹t別錄》謂麻黃“主五臟邪氣緩急,風脅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

    中醫研究 2021年3期2021-03-31

  • 麻黃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150040)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 et 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質莖[1],主要產地是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區。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記載其功效為:“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積聚”,具有發散風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2]。研究發現,麻黃中主要化學成

    中醫藥信息 2021年2期2021-01-04

  • 麻黃治療癮疹古今淺談
    傳承發展。其中,麻黃治療癮疹具有悠久歷史,是治療癮疹的經驗用藥。經過梳理古今麻黃類方治療癮疹經驗、追溯麻黃功效演變,結合現代藥理學研究探尋麻黃治療慢性蕁麻疹有效性,現簡要匯總如下。1 傳統溯源1.1 麻黃類方治療癮疹溯源古今醫家以麻黃治療癮疹,較早見于《傷寒論》:“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唐代《外臺秘要》中記載療風疹遍身方即以麻黃配伍生姜為主藥;后宋朝《圣濟總錄》多次記載以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8期2020-12-28

  • 麻黃在腎臟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300452)麻黃麻黃科草本類小灌木植物,首見于《神農本草經》,書中記載麻黃“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研究[1-3]認為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F代醫學研究[4-5]發現,麻黃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如利尿、發汗、免疫抑制、抗凝血等,并可以保護腦、肺、腎等多個器官功能。研究[6]認為麻黃對于腎臟疾病所誘發的小便不利、水腫、感染等癥狀具有顯著的療效。然而,部分醫生[7]考慮麻黃的發汗力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20年4期2020-12-28

  • 麻黃的本草考證
    連 116600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eintermediaSchrenk et 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質莖。秋季采割綠色的草質莖,曬干。全草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膀胱經,有發汗、平喘、利水的功效,用于風寒感冒、咳嗽等。野生麻黃常生長于干燥的山地和多沙地帶,主產山西、河北、甘肅、遼寧、內蒙古、新疆、陜西、青海、吉林等地。1 源流考證麻黃(Eph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20年22期2020-12-16

  •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a Huang,麻黃),Armeniacae Semen Amarum(Ku Xing Ren,苦杏仁),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Gan Cao,甘草)and Gypsum Fibrosum(Shi Gao,石膏).It has similar effects as diffusing the lung and may help treat cough and asthma symptoms of pulmonary i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3期2020-11-03

  •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a Huang,麻黃),Armeniacae Semen Amarum (Ku Xing Ren,苦杏仁),Tsaoko Fructus (Cao Guo,草果),Forsythiae Fructus (Lian Qiao,連翹),Atractylodis Rhizoma (Cang Zhu,蒼術) and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Gan Cao,甘草).The basic prescriptions for the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2期2020-09-26

  • 不同施肥措施對草麻黃生長的影響
    075000)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具備生態和經濟的雙重價值,屬于旱生植物,適宜于溫涼、干燥的氣候環境,耐旱性強,較耐貧瘠,中國主要分布在北緯35°~49°、海拔800~1 500 m草原區和荒漠區的開敞、干燥、多石的山坡及丘陵坡地、平川、沙地[1]。近年來,由于過度采挖利用,野生麻黃資源日漸減少,已呈枯竭之勢,為了保護麻黃資源,人工栽培已成為麻黃研究中的重要課題[2]。學者對于麻黃栽培技術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7期2020-07-24

  • HPLC特征圖譜法比較去節麻黃麻黃節的差異
    130021)麻黃麻黃麻黃屬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 et 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質莖[1]。麻黃辛溫,味微苦,入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效[2]。關于麻黃的修治,最早見于張機的《金匱玉函經》:“麻黃,折去節,令通理,寸剉之,寸剉不如碎剉,如豆大為佳[3]。北京西鶴年堂將麻黃炮制成“魚

    藥學研究 2019年10期2019-11-02

  • 麻黃在兒科肺炎喘嗽中的使用辨析*
    江昌銘 李 蕙麻黃在古代也稱為龍沙、狗骨、卑相等,在中醫臨床上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始載于《神農本草經》中并列為中品。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收載有麻黃, 推薦劑量為每日2~10 g[1]。麻黃雖能治療多種疾病,也常因應用不當而引起神經系統及心衰、心室顫動等的不良反應,嚴重的能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麻黃在臨床應用中不可馬虎大意,如何把它用好、用對了,是臨床醫生及藥學人員都應關注的問題。它的合理使用,也不能僅停留在該不該用、對不對證上面,還應該

    光明中醫 2019年12期2019-03-19

  • 張仲景解表方劑中麻黃的用法用量初探
    院 226000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干燥莖枝?!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關于麻黃功能主治的記述為“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證已解,氣喘咳嗽”?!端幍洹方o出的常用量為2~10g。醫圣張仲景曾經大量使用過麻黃,以下結合相關文獻分析張仲景解表方劑中麻黃用法用量古今對應的關系。1 資料來源本文以東漢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載代表性解表方劑為研究對象,納入含有麻黃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年17期2019-02-25

  • 麻黃在《金匱要略》中的應用
    方205 首,含麻黃的方劑有22 首,超過全書總方的十分之一。這些方用于治療痙病、濕病、瘧病、中風病、歷節病、咳嗽上氣病、痰飲病、水氣病、驚悸病、黃疸等病種??梢?span class="hl">麻黃在書中應用之多、之廣。有關仲景用藥之法,在《傷寒雜病論·張機序》里面提到《胎臚藥錄》 一書,但可惜此書已失傳。后世醫家經過研究認為,仲景用藥之法遵《神農本草經》(以下簡稱《本經》),得到業界認可?!侗窘洝穼?span class="hl">麻黃列為中品,認為其“味苦溫無毒。主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9年24期2019-01-29

  • 麻黃湯中桂枝的配伍意義解析
    201203)麻黃湯是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的基礎方,歷版《方劑學》教材中通行的觀點認為,麻黃開皮毛而發汗,祛在表之風寒,桂枝解肌發表、溫經通脈,助麻黃解表使發汗之力倍增。眾所周知,麻黃發汗峻猛,為發汗重劑,既然麻黃湯中有發汗峻猛的麻黃,為何還要用發汗作用弱的桂枝助其發汗?因此,麻黃湯中配伍桂枝助麻黃發汗的解釋有些牽強。通過研讀《傷寒論》相關條文和各家方論及已有的現代研究,桂枝的作用并非助麻黃發汗,而是振奮心陽以制約麻黃峻猛發汗而傷心陽之弊,茲論如下。1 麻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8年9期2018-10-23

  • 淺談麻黃麻黃根的異同△
    紫蘇梗和紫蘇子;麻黃科植物麻黃的根和草質莖;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歸頭、歸身和歸尾等。同一藥用植物的入藥部位不同,與其療效甚至用藥的安全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應予以重視。本篇文章以麻黃麻黃根為例,就二者在來源、成分、藥理作用等方面的異同點進行綜述,旨在增加對中藥麻黃的認識和臨床合理應用提供一定的依據,以防二者混用、誤用。1 來源與功效異同[1]1.1 來源麻黃別稱龍沙、狗骨、卑相、卑鹽,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

    中國現代中藥 2018年9期2018-10-17

  • 仲景發汗解表方中麻黃配伍規律及臨證體會※
    仲師發汗解表方中麻黃配伍之奧妙,故此文將從發汗解表方中麻黃的配伍入手,深入研究含麻黃的發汗解表方在肺系病的臨床應用。1 《傷寒雜病論》中包含麻黃的方劑概述麻黃,首見于《神農本草經》,其曰:“麻黃,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本經所述麻黃之功效,為仲景應用麻黃奠定了基礎。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約成書于公元200~210年,由于年代久遠現已遺失,后經晉·王叔和與宋·林億整理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才得以流傳至今?,F刊行的《傷寒論》載

    中醫藥通報 2018年4期2018-09-20

  • 麻黃在《傷寒論》中的應用舉隅
    《傷寒論》中配伍麻黃的方證有15方,條文共24條。在太陽病篇,共有9方:麻黃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陽明病篇中有一方: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少陰病篇有2方: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厥陰病篇中有一方:麻黃升麻湯。這些方大多用于傷寒表實證,個別方用于濕熱發黃,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等證。1 發散風寒《本草正義》和《本草通玄》中關于麻黃的論述均指出:麻黃輕清上浮之品,為發汗

    江西中醫藥 2018年7期2018-02-13

  • 中藥民族藥麻黃的本草考證
    專論·中藥民族藥麻黃的本草考證孫興姣,李紅嬌,劉婷,李驍(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呼和浩特010110)麻黃為常用中藥材,且作為民族藥,在各地習用品較多。為正本清源,該文對麻黃的名稱、基原進行考證,按照根、莖、果實的形態特點進行詳細分析,得出歷代本草中所記錄的麻黃即為歷版《中國藥典》所規定的草麻黃Ephedrae sinica Stapf;對其炮制方法進行總結,為優化麻黃制劑工藝、有效提取化學成分提供了依據;并對麻黃的產地變遷、品質評價進行總結,以促進麻黃

    中國藥業 2017年21期2017-01-14

  • 不同浸種處理對麻黃種子萌發和成苗的影響
    )不同浸種處理對麻黃種子萌發和成苗的影響袁卉馥,李保峰(河北北方學院草業研究所, 河北 張家口 075000)研究了不同濃度的CaCl2、KNO3、CuSO4·5 H2O和GA3處理對麻黃種子萌發和成苗的影響。結果表明:50 mg/L GA3浸種12 h是促進麻黃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最佳處理方法;此外,5 g/L的KNO3浸種24 h也是有效的浸種處理方法。浸種; 麻黃種子; 萌發; 成苗麻黃(EphedraSinica)是裸子植物麻黃麻黃屬草本小灌木,

    種子 2016年12期2016-12-04

  • 心中的麻黃
    義孩提時代就向往麻黃山,三四十年了,那份感情至今還無法割舍。 麻黃山在革命老區鹽池縣的東南一百公里處,東與陜西省定邊縣姬塬鄉接壤,西與甘肅省環縣秦團莊鄉毗鄰,人們常說的雞叫一聲聽三省,就是指這片地方。 因為在三省交界處,所以有時說起麻黃山,別人還是一臉茫然:原來麻黃山是寧夏的?真是寧夏的嗎?雖然只是巴掌大一塊地方,陜西的羊跨過地埂就越省界,偷食甘肅人或寧夏人的莊稼。寧夏人和甘肅人都在地里干活,休息的時候,隔著一道地埂把煙就扔給對方。彈丸之地,但人情風俗各不

    六盤山 2014年4期2016-06-24

  • 淺析影響麻黃入湯劑質量的因素
    孫建麗?淺析影響麻黃入湯劑質量的因素孫建麗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平頂山 467000)摘要:麻黃是發汗解表,利水消腫的常用中藥,影響麻黃入藥質量的因素有很多,為了保證麻黃的臨床療效,分析影響麻黃入湯劑質量的因素,從采收季節、貯存時間、炮制方法、煎煮方法幾個方面,分析影響因素。采收季節不當、貯存時間過長或過短、生用或者蜜炙、煎煮不足等都會對麻黃的質量造成影響?,F論述這幾方面對麻黃的療效的影響。關鍵詞:麻黃;湯劑質量;影響因素;采收季節;貯存時間;

    光明中醫 2016年2期2016-03-10

  • 麻黃在寵物臨床中的應用
    昌330009)麻黃在寵物臨床中的應用趙學思(南昌堂沁中西醫結合動物醫院江西南昌330009)麻黃這味藥干嚼有些澀,無明顯苦味,開表力強,可去表水、宣肺郁、能宣筋骨濕痹。麻黃配桂枝等量,不加炙甘草、白芍可發汗,若配細辛一類發汗可更猛,大劑量使用可以發汗發到頭暈。而麻黃與白芍、炙甘草等量,少量桂枝,發汗力量有限,喝下去無明顯大汗,但若喝完藥后飲食則出汗量比平日飲食時出汗量稍多。津氣充盛發汗相對較多,津氣不足或很弱發汗較少。但需注意服用生麻黃后即使不出汗不代表

    中國動物保健 2016年12期2016-02-16

  • 麻黃止痛靶向性淺識
    223002)麻黃止痛靶向性淺識陶方澤1,顧維超2△(1.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 210029;2.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淮安 223002)麻黃雖是解表藥但臨床也常用于止痛,但鮮有對麻黃止痛機理進行中醫探討的報道。筆者在復習和梳理文獻后對麻黃止痛機理的靶向性進行了初步探討,發現麻黃為寒痛、痹痛、絡病疼痛、瘀血疼痛及風火疼痛等靶向性止痛要藥,麻黃在不同的痛證及方藥配伍中可以多靶向發揮止痛功效。故認為麻黃止痛從宣肺入手則邪有去路痛可安,可與傳統“疏肝行氣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6年4期2016-02-02

  • 干旱荒漠區麻黃資源及其人工栽培技術
    干旱荒漠區麻黃資源及其人工栽培技術董志國 (新疆畜牧科學院草業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介紹了麻黃的生物學特性、經濟價值以及麻黃的人工栽培和管理技術,分析了麻黃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指出人工種植麻黃是緩解藥企麻黃藥源不足,恢復麻黃草原生態以及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為干旱荒漠區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麻黃;干旱荒漠區;人工栽培;效益修回日期:2015-02-06麻黃是醫藥工業提取麻黃堿的重要原料,由于藥用價值高,市場需求大,亂采濫挖現象嚴重[1

    草食家畜 2015年3期2015-12-23

  • 探析不同炮制方法對麻黃主要功效影響的機理
    析不同炮制方法對麻黃主要功效影響的機理廖 芳1,張 丹2△,蘭明輝1,李春林11成都市新都區中醫醫院,四川 成都 610500;2瀘州醫學院藥學院目的:探索不同炮制方法對麻黃發汗與平喘藥效的影響。方法:制備生麻黃、清炒麻黃及蜜炙麻黃供試液,并制備生物堿、揮發油、醇溶性及水溶性部位。以大鼠為研究對象進行足跖汗液分泌著色實驗,比較炮制對麻黃發汗作用的影響,以豚鼠為研究對象進行噴霧致喘實驗,比較炮制對麻黃平喘作用的影響。結果:生麻黃、清炒麻黃、蜜炙麻黃的發汗作用

    西部中醫藥 2015年8期2015-06-01

  • 風寒感冒喝麻黃牛肉湯
    寒感冒的藥膳——麻黃牛肉湯。這道藥膳的原料包括炙麻黃15克,生姜10克,牛肉250克,蔥白10克。制作時,先將牛肉洗干凈,切塊。然后將麻黃加水煮沸,去掉浮沫后,再煮10分鐘左右,撈出麻黃。再將牛肉放入麻黃湯中,用文火煨燉到牛肉熟爛,然后將生姜切絲、蔥白切段,加入湯中,加鹽適量,沸后即可吃肉飲湯,記得分早晚兩次溫服就可以了。這道藥膳中,麻黃是解表的猛藥,發汗能力異常強大,有的人用1.5克就能出汗。但中醫認為,用麻黃發汗并非出汗越多越好,出汗過多傷津耗氣,感冒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5年4期2015-05-14

  • 麻黃免疫調節作用研究進展※
    100029)麻黃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基源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干燥草質莖,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傳統藥理學研究表明,麻黃中含有生物堿、揮發油、黃酮、多糖、有機酸、氨基酸及鞣質等化學成分,具有鎮咳、平喘、抗過敏、升高血壓、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抗凝血、抗氧化、抗病毒及影響神經肌肉傳遞等作用,還可以改善慢性腎衰竭、促進脂肪合成、清除氧自由基等[1-2]?,F代臨床研究中有關麻黃免疫調節功能的報道日益

    河北中醫 2015年7期2015-03-21

  • 從名方配伍談活用麻黃
    從名方配伍談活用麻黃林 坦1,游書偉2(1.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7)在我國的古方中,許多方劑配伍用到麻黃,這些方劑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束表、衛陽被遏、經氣不利等,因病因不同而病癥表現不同,在臨床實際中的配伍也會不同,但臨床的辨證治療只要符合麻黃功效,進行適當的配伍,就可以發揮出較好的療效。以名方中麻黃為研究對象,淺談麻黃的活用。名方;配伍;麻黃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木賊麻黃

    亞太傳統醫藥 2015年1期2015-02-10

  • 麻黃多糖發汗、止咳與利尿活性研究
    032200)?麻黃多糖發汗、止咳與利尿活性研究趙云生1,2,毛福英1,2,姚?;?,白長財1,2,趙啟鵬1,2(1.寧夏醫科大學 藥學院,寧夏 銀川 750004;2.寧夏回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夏 銀川 750004;3.汾陽市畜牧技術推廣站,山西 汾陽 032200)目的:研究麻黃多糖的發汗、止咳與利尿活性。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著色法與濾紙法檢測比較未給藥的對照組小白鼠和給予麻黃多糖的實驗組小白鼠的鎮咳率、發汗點數和排尿量。結果:高劑量(13

    亞太傳統醫藥 2014年16期2014-04-26

  • 麻黃發散有百用※
    陳四清麻黃發散有百用※陳四清(江蘇省中醫院感染科,南京210029)麻黃十二經無處不到,發越陽氣是麻黃作用之根本,麻黃經與不同藥物配伍,可以發揮諸多用途,對提高臨床療效大有裨益,運用得當則可治療諸多疑難雜癥,如水腫、無汗、咳喘、鼻塞、痛證、皮膚疾患、眼疾、胃痙攣、陽痿、憂郁、黃疸、厥逆等。但凡有高血壓、心臟病、神經官能癥、糖尿病、瘡口破潰而肌膚松軟、小便澀少、尺脈沉澀、久病體虛或有大量失血史者都要慎用麻黃,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喘病、老年咳喘病、虛人咳喘病亦不可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年4期2014-02-05

  • 《金匱要略》中麻黃類藥對配伍規律淺析
    。本文簡要分析與麻黃相關的藥對在《金匱要略》中的應用特點。1 麻黃-桂枝麻黃發汗解表,善行肌表衛分,開腠理、透毛竅;桂枝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既透營達衛,助麻黃解表散邪,以增強其發汗之功,又溫通血脈,暢行營陰,解頭痛身疼之證。二者相須配伍主要用于發汗解表散寒,是辛溫發汗的常用組合?!督饏T要略》中對于麻黃-桂枝藥對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小青龍湯、葛根湯、桂枝芍藥知母湯和麻黃加術湯中,藥物的用量對藥對配伍的作用也會產生影響,若麻黃與桂枝相等的劑量,治療寒飲郁

    中醫藥信息 2014年4期2014-01-25

  • 《傷寒論》麻黃石膏表里同治探要
    100029)麻黃與石膏為《傷寒論》常用藥物,其中麻黃發汗解表,多用于太陽病的治療,石膏清解里熱,多用于陽明病的治療。二者合用常見于外寒兼有內熱,治法為二陽同治、表里雙解?!秱摗分?span class="hl">麻黃與石膏的配伍靈活,其配伍規律值得研究,但歷代以來對二者的配伍研究多側重于劑量比例方面。如麻黃量大于石膏,則重在發散郁熱;石膏重于麻黃,則重在清泄肺熱;二者等量則發越水氣等[1]。本文試對二者配伍規律進行不同角度的探析,以期進一步挖掘仲景表里同治的經驗與思路。1 表里雙解

    吉林中醫藥 2013年4期2013-08-15

  • 試論麻黃在中醫肺系病中的應用
    00029)試論麻黃在中醫肺系病中的應用疏欣楊,韓春生,楊道文(中日友好醫院中醫肺病科,北京 100029)麻黃在中醫肺系疾病中廣泛應用于外感病證、咳嗽、哮喘等病證中,本文引用相關文獻并結合作者臨床經驗,對麻黃的應用指征及配伍禁忌等做簡要總結歸納,提出配伍得當,方能取效。麻黃;肺系病麻黃麻黃科多年生草本狀小灌木草麻黃、木賊麻黃和中麻麻黃等的草質莖,味辛、微苦,性溫,功能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在我國歷代本草藥書及醫家著作中均有較詳細的論述和記載。特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2年2期2012-01-25

  • 淺談麻黃的功效*
    00193)淺談麻黃的功效*閻麗娟,張媛媛,陳爽白(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0193)通過歷代藥學典籍和歷代醫家對麻黃功效論述的分析,發現現代教材中對麻黃功效的表述,均是麻黃的配伍功效,而非麻黃的藥物功效。麻黃的功效僅為宣肺和發汗。麻黃;功效;配伍作用麻黃,別名龍沙、色道麻等,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麻黃為多年生草本狀小灌木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黃、中麻黃的綠色莖枝?!吨兴帉W》[1]認為麻黃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膀胱二經,其功效為發汗解表、宣

    天津中醫藥 2011年4期2011-03-16

  • 4種麻黃屬植物種子的掃描電鏡觀察
    730070)麻黃麻黃麻黃屬(Ephedra)多年生草本狀小灌木植物,我國現存15種2變種和1變型,麻黃是治療風寒感冒、全身疼痛、咳嗽和氣喘的良藥,也是提取麻黃素的唯一原料。麻黃中所含麻黃堿、揮發油、黃酮類和鞣質及麻黃多糖等化學成分,具有平喘、生壓、收縮血管、利尿、降壓和降溫的作用;除藥用價值外,麻黃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麻黃多生長在沙丘、黃土丘陵,對防治水土流失,保護草地,改善沙地生態環境等發揮著巨大作用[1]。近年來葉表面細微結構的研究在植物分類

    草原與草坪 2010年1期2010-05-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