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總管

  • 膽總管結石是什么?
    , 診斷結果是膽總管結石。 我只知道膽囊結石,請問,膽總管結石是什么?湖南長沙 陳美霞膽總管結石, 顧名思義即位于膽總管內的結石,其好發于膽總管下端。 人體肝臟產生的膽汁經過肝內膽管、 肝總管、 膽總管流入小腸,幫助消化各種食物。膽總管結石可分為原發性膽總管結石和繼發性膽總管結石。 因膽管感染、膽汁淤積、膽管蛔蟲等原因導致膽總管內形成的結石稱為原發性膽總管結石。 由膽囊內掉出到膽總管內的結石為繼發性膽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患者有什么癥狀?膽總管結石的臨床表現

    保健與生活 2022年24期2022-12-25

  • 腹腔鏡膽道術后醫源性膽總管異物6例報告
    C)聯合腹腔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安全、有效的術式,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早期并發癥包括膽漏、出血、臟器損傷,晚期并發癥包括膽道狹窄、結石復發,其中鎖扣夾及鈦夾向膽總管內遷移屬于罕見并發癥,可發生于術后數天至數年[1]。我院診治了6例LC+LCBDE后鎖扣夾轉移至膽總管的病例,現報道如下。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淮安市第一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22年6期2022-07-27

  • BillrothⅡ胃切除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影響因素
    除術后患者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首選方式,膽總管結石復發是其常見遠期并發癥,發生率為2%~22%[1-5],膽總管結石一次復發后,再次復發的概率將成比例增加[6]。因此,探究影響膽總管結石復發的危險因素至關重要。有研究報道,影響普通患者ERCP術后復發膽總管結石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膽囊切除術、內鏡下括約肌切開術(endoscopic biliary sphincterotomy,EST)、內鏡下球囊擴張術(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臨床軍醫雜志 2022年2期2022-02-25

  • 膽管內超聲用于膽總管結石內鏡下取石
    切開術)是治療膽總管結石的主要內鏡技術,效果確切且創傷小[1-2]。ERCP聯合EST取石后并經復查造影確認膽總管結石已完全清除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會因結石復發而再次入院,結石復發率約4%~24%[3-4];由于對比劑可能掩蓋小的結石碎片,ERCP未檢出殘石可能是導致結石復發的重要原因[5-7],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2018年11月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柳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48例膽總管結石患者,男52例,女96例,年齡19~88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21年9期2021-09-30

  • 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危險因素分析
    貴陽)0 引言膽總管結石,顧名思義,是位于膽管內的結石,其中與膽道感染、膽汁淤積、膽道蛔蟲相關的產生于膽管內的結石稱為原發性膽管結石,而來源于膽囊內的結石稱為繼發性膽管結石,因膽管結石很容易梗阻及導致膽源性胰腺炎,故應積極的治療干預。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多數膽總管結石均可通過內鏡下逆行胰膽管 造 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治療,因其不用開刀,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24期2020-12-25

  • 腹腔鏡下膽囊管聯合膽總管微切開取石并一期縫合術的臨床研究
    學軍現階段對于膽總管結石這一疾病的治療手段較多,主要的方法是開腹經膽道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腹腔鏡下膽管切開取石或腹腔鏡聯合經內鏡逆行胰膽管(ERCP)取石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各有優缺點。本資料采用腹腔鏡下膽囊管聯合膽總管微切開行膽總管探查取石術治療膽總管結石,并一期縫合膽總管,總結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26例膽總管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管切開膽管取石并膽總管一期縫合術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26例患者,

    浙江臨床醫學 2020年4期2020-12-20

  • 膽總管結石,也許就是定時炸彈
    人被檢查出患有膽總管結石,一部分膽總管結石患者可以沒有明顯的癥狀,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腹痛、發熱、黃疸等嚴重的表現,甚至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什么是膽總管膽總管是肝總管和膽囊管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匯合而成的人體器官部位,向上和肝總管、肝內各級分支的小膽管相連,向下與胰管相會合,開口于十二指腸降段的十二指腸乳頭。膽總管全長約7厘米—9厘米,直徑0.6厘米—0.8厘米。人體肝臟產生的膽汁經過肝內膽管、肝總管、膽總管流入小腸,幫助消化各種食物。什么是膽總管結石

    科學生活 2020年10期2020-12-03

  • 腹腔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術后膽瘺及膽總管狹窄的危險因素分析
    012)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一種微創手術治療手段,具有手術效果確切、術后患者痛苦小、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低等優點,目前已廣泛用于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cholecystocholedocholithiasis,CCL)患者[1]。LCBDE術處理膽總管切口的方式包括T管引流及一期縫合,相比較而言后者由于不存在T管留置及后期拔管的問題而更具有微創意義,但缺

    肝膽胰外科雜志 2020年1期2020-04-08

  • 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取石后膽總管結石復發的危險因素分析
    石術是臨床治療膽總管結石的主要手段,可有效清除膽總管結石,但在術后部分患者易出現膽總管結石復發,其復發率約為4%~24%,對其預后較為不利,如何減少膽總管結石ERCP取石術后復發是膽總管結石內鏡治療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1-3]。明確術后結石復發危險因素是減少膽總管結石ERCP取石術后復發的關鍵,本研究主要是針對200例行ERCP取石術的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ERCP取石后膽總管結石復發的危險因素,以期為臨床預防ERCP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提供參考

    中國醫藥科學 2019年11期2019-07-01

  • 內鏡下膽總管取石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的危險因素及擇期膽囊切除術對復發的影響
    ST)廣泛用于膽總管結石治療[1],但EST后膽總管結石復發率很高(3.0%~24.0%)[2]。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為治療單純膽囊結石的重要方法[3],但EST膽總管取石術后,LC能否減少膽總管結石復發率,尚無定論[4]。本研究旨在探討ERCP+EST膽總管取石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的危險因素,以及擇期LC對膽總管結石復發的影響。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

    中國內鏡雜志 2018年11期2018-12-03

  • 微創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研究進展
    15%患者合并膽總管結石。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膽囊合并膽總管結石存在術后并發癥多、恢復慢、住院時間長等局限性。近年來,微創手術已成為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常用手段,具有術后并發癥少、預后較好、住院費用低等優勢。目前,“三鏡”(腹腔鏡、膽道鏡、內鏡)之間的聯合應用已經成為微創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重要手段。其中,腹腔鏡、內鏡之間的聯合應用可同期或分期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而腹腔鏡、膽道鏡之間的聯合應用主要有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LCBDE)聯

    山東醫藥 2018年48期2018-03-22

  • 超聲下經ENBD注入生理鹽水輔助觀察膽總管殘余結石的臨床研究
    理鹽水輔助觀察膽總管殘余結石的臨床研究劉彥伯 吳碩東 ① 超聲科唐少珊①(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第二普通外科,沈陽 110004)目的探討膽總管結石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內鏡下Oddi括約肌切開(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球囊和(或)取石網籃取石術留置內鏡下鼻膽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7年11期2017-12-05

  • 膽總管結石術后復發的相關危險因素探討
    杰·臨床分析·膽總管結石術后復發的相關危險因素探討趙玉杰目的探討膽總管結石術后復發的危險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膽總管結石術的患者,分為:研究組(發生膽總管結石術后復發)和對照組(膽總管結石術后未復發)。收集兩組臨床資料,主要項目有年齡、性別、BMI、手術史、治療方式、膽總管直徑、結石大小、結石數量等。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及Logistic分析。結果(1)研究組和對照組合并膽囊結石、合并壺腹部周圍憩室、膽總管直徑、乳頭切口、膽總管結石直徑、膽總管結石數量比較,差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年1期2017-03-07

  • 膽總管結石術后經鼻膽引流管注射生理鹽水在超聲檢查殘留結石中的應用
    110004)膽總管結石術后經鼻膽引流管注射生理鹽水在超聲檢查殘留結石中的應用王凱明,唐少珊*(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超聲科,遼寧 沈陽 110004)目的 探討膽總管結石術后經鼻膽引流管注射生理鹽水在超聲檢查殘留結石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50例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十二指腸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內鏡鼻膽管引流術(ENBD)診治膽總管結石的術后患者行常規超聲及超聲聯合鼻膽引流管注射生理鹽水檢查,對比注射生理鹽水前后超聲測量膽總管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17年1期2017-02-15

  • 腹腔鏡膽囊切除膽總管取石后I期縫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大結石
    亦鈺 陳徐艱*膽總管結石約占我國膽石癥患者的18%左右[1],自1889年Kehr首創T管引流以來,膽囊切除+總膽管切開探查取石+T管引流術即成為治療膽總管結石的常規手術[2]。隨著微創外科的迅速發展,對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手術方式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仡櫛驹?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鼻膽管引流(ENBD)后腹腔鏡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后I期縫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大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

    浙江臨床醫學 2017年12期2017-01-10

  • 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的臨床分析
    肖小芬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的臨床分析張奇志 肖小芬目的 觀察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的臨床療效,并總結運用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膽總管結石的治療經驗。方法 回顧性分析48例膽總管結石行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觀察患者術后臨床療效及總結手術注意事項。結果 上述48例患者的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45~151 min,平均(70±5.23)min,術中出血量(67±8.2)mL,住院時間(7±3.1)d,其中6例膽總管一期縫合

    當代醫學 2016年2期2016-03-13

  • 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與T管引流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
    郭志杰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與T管引流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郭志杰目的 分析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與T管引流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膽總管結石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對兩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取石成功率方面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年22期2016-02-17

  • 膽總管下段惡性梗阻合并膽總管結石超聲診斷的效果觀察
    118100)膽總管下段惡性梗阻合并膽總管結石超聲診斷的效果觀察矯玉榮(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中心醫院,遼寧 鳳城 118100)目的探析超聲診斷膽總管下段惡性梗阻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22例膽總管下段惡性梗阻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予以總結分析,均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之后和病理診斷結果進行比較,了解超聲診斷的符合率。結果 經超聲檢查時,可見較為清晰的膽總管下段惡性梗阻合并膽總管結石梗阻的部位與病變特性,其定

    中國醫藥指南 2016年36期2016-01-29

  • 論B超在診斷膽總管結石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論B超在診斷膽總管結石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陳建華(河南省扶溝縣人民醫院,河南 扶溝 641300)目的探討B超在診斷膽總管結石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和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來我院接受診斷治療的50例疑似膽總管結石患者,對其分別進行B超檢查以及手術治療證實。結果通過對B超檢查以及手術治療診斷的結果進行比較,50例疑似膽總管結石的患者B超診斷出膽總管結石的有48例,而經過手術治療診斷發現50例疑似膽總管結石患者均患有膽總管結石,手術治療證實的膽總

    中國醫藥指南 2015年11期2015-10-21

  • 膽總管轉角與膽總管擴張程度相關性的MRCP研究
    ,湯夢月,劉念膽總管在十二指腸上后段及相鄰胰腺段的走行方向不同,絕大多數人群膽總管十二指腸上后段與胰腺段間均存在一個彎曲[1]。作為膽總管的一個重要形態學參數,目前有關研究此彎曲角度(膽總管轉角,簡稱轉角)的文獻卻很少。本文利用MRCP能夠很好反應活體膽總管形態學的優勢[2],對膽總管無擴張/不同程度擴張情況下的轉角進行初步研究,并探討轉角與膽總管擴張程度的相關性。材料與方法1.納入及排除標準連續性搜集2013年1月-12月行中上腹部3.0T磁共振MRCP

    放射學實踐 2015年7期2015-03-20

  • 膽總管梗阻性疾病的螺旋C T診斷及原因分析
    638001)膽總管解剖結構較為復雜,其發生梗阻性疾病的原因較多,可能由于肝膽管結石、炎性反應及肝膽腫瘤等,臨床上診斷和鑒別診斷難度較大。膽總管梗阻的部位大多是在下段,其所在位置較深,因十二指腸和結腸的腸管內氣體影響可能引起其不是十分清晰,超聲診斷判定不準確,而核磁共振的場強相對較小,對其顯示也不是十分理想[1]。螺旋CT診斷成為臨床膽總管梗阻性疾病較為常用的無創方式。對我院膽總管梗阻性疾病的螺旋CT診斷及原因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

    吉林醫學 2013年33期2013-11-15

  • 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治療膽總管結石的療效
    王 宇 肖 偉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屬于膽道外科的內流術式,Riedel在1888年首創此術式,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此術式的療效一直備受爭議,有觀點認為這一術式的遠期療效較好,值得推廣使用。有觀點認為次術式的有嚴重的并發癥,應放棄使用[2]。本文旨在探討分析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治療膽總管結石的療效,給臨床使用提供參考,具體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 1990年 1月~2000年1月間采用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治療膽總管結石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3年7期2013-01-31

  • 警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總管結石的遺漏
    開展,LC術后膽總管殘留結石的報道逐漸增多,已成為困擾腹腔鏡外科醫師的問題之一。我院2004年9月~2011年4月收治LC術后膽總管殘留結石12例,經治療后全部治愈出院。本文就LC術后膽總管結石遺漏的發生原因進行分析,為同道警惕LC術后膽總管結石的漏診提供參考和借鑒。1 臨床資料本組12例,男3例,女9例。年齡26~70歲,平均45歲。在外院行LC 6例,在本院行LC 6例。急診LC 2例,擇期手術10例。膽總管殘留結石距LC時間4 d~2年,其中<1個月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2年2期2012-08-15

  • 膽總管阻塞螺旋CT診斷分析
    413000膽總管阻塞主要包括膽總管以及膽總管周圍的腫瘤、結石、寄生蟲等,是臨床多種疾病的總稱。以前對膽總管阻塞的檢查主要依靠B超、PTC、ERCP等技術手段[1],對膽總管阻塞進行影像學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阻塞部位,明確膽總管出現阻塞的原因以及確定膽總管出現阻塞的范圍,根據影像學檢查制定相關的治療方案。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B超、PTC等技術手段逐漸被超聲、CT以及MRI所代替[2]。該研究將結合螺旋CT掃描對膽總管阻塞的診斷,總結螺旋CT的表

    中外醫療 2012年23期2012-01-24

  •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總管結石臨床分析
    蔡建圃膽總管結石是臨床常見疾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開腹膽總管切開取石加T管引流術,手術創傷大,術后恢復慢,并發癥多。隨著腔鏡技術的不斷提高,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總管結石是最理想的手術方法,而且創傷小,效果好,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安全可靠。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為59例膽總管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取石,取得了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齡28~76歲,平均41歲;術前經B超、CT

    中國醫學創新 2012年5期2012-01-24

  • 膽總管切開取石探查后Ⅰ期縫合的臨床分析
    50400既往膽總管切開取石探查后,常規放置T型管引流,一般要在術后14 d后,甚至達4周后才能拔除,患者住院時間長,費用高,易造成膽道逆行感染,且給生活帶來不便。本文從2004-06~2009-06在膽總管切開取石探查術中選擇性行膽總管Ⅰ期縫合,取得良好效果?,F報道如下。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女40例,男13例;年齡22~70歲,平均46.5歲。術前均經B超、CT檢查確診膽總管結石10例,慢性結石性膽囊炎伴膽總管結石或蛔蟲43例,膽囊多發結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1年6期2011-08-15

  • 醫源性膽總管下段損傷的診治
    000)醫源性膽總管損傷在各級醫院屢有發生。膽總管下段損傷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處理不當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蘇州市立醫院北區在1990至2005年間共發生膽總管下段損傷8例,現將結果及處理方式提出討論。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蘇州市立醫院北區自1990至2005年行膽總管探察術的患者共986例,發生膽總管下段損傷8例,男2例,女6例。發生率為0.81%。1.2 處理和結果本組患者8例,早期3例,近期出現5例。早期3例,其中2例行胃改道及十二指腸造瘺、

    中國醫藥指南 2010年29期2010-02-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