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髕上

  • 脛骨骨折髕上入路與經髕韌帶入路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療效對比研究
    隨訪資料,以比較髕上入路與經髕韌帶入路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脛骨骨折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20-05—2022-05我院急診外科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的脛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術前有明確受傷史且經CT、MRI等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3]。(2)年齡≥18歲,符合相關手術指征。(3)骨折前膝關節功能正常。排除標準:(1)陳舊性或病理性骨折,雙側脛骨及伴有其他部位骨折者。(2)伴有重要臟器功能嚴重不全、凝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3年5期2023-10-25

  • 髕上擠壓試驗用于評估膝關節內積液的應用研究
    新的體檢方法——髕上擠壓試驗(superior patellar squeezing test,SPST),旨在輔助評估膝關節內積液量,為選擇下一步治療方法提供參考。資料與方法一、病例選取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經我院門診及病房診治的病例102例,其中住院病人39例,門診因膝關節腫脹就診63例。納入標準:①被檢查者影像學(MRI)資料、體檢資料均完整;②病例為單側膝關節病變;③病例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表示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病人膝關節有嚴

    骨科 2023年5期2023-10-12

  • 不同入路方式在脛骨干骨折髓內釘內固定治療中的應用對比研究
    著醫療器械完善,髕上入路被提出且逐漸應用于脛骨骨折的臨床治療[1]。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兩種入路的選擇臨床尚未有統一意見。本文旨在進一步分析髕上入路和髕下入路分別實施髓內釘固定術的臨床優勢,以期豐富脛骨干骨折的治療依據?,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7月接收的94例脛骨干骨折患者,均經X線確診。納入標準:新鮮骨折且病程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術前準備:患者入院后完成血常規、凝血、X線等相關檢測,依據

    華北理工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3年5期2023-09-28

  • 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骨骨折髕上入路和髕下入路的臨床效果及預后研究
    表法分為髕下組與髕上組,各30 例。髕下組,男20 例,女10 例;年齡22.0~75.0 歲,平均年齡(41.05±11.77)歲;骨折類型:7 例A1,11 例A2,4 例B1,1 例B2,3 例C1,4 例C2。髕上組,男21 例,女9 例;年齡24.0~74.0 歲,平均年齡(43.77±11.55)歲;骨折類型:6 例A1,12 例A2,3例B1,2 例B2,4 例C1,3 例C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3年12期2023-07-18

  • 超聲檢查在膝關節滑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面、 外側面、 髕上囊、 髕前囊, 探查時避免擠壓。 觀察病變范圍、 性質、 回聲等, 并記錄關節腔內積液、 滑膜最大前后徑、 軟骨及骨皮質血流信號。 為確保檢查質量, 所有研究對象均由2 名經驗豐富的超聲醫師進行檢查, 對檢查結果進行商討, 取得一致意見后將圖像信息存儲,以便于后續分析。1.4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膝關節髕上囊滑膜厚度和髕前囊滑膜厚度。 ②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膝關節滑膜內血流信號分級。 血流信號分級標準: 0 級, 未見血流信號;

    臨床醫學工程 2023年6期2023-07-11

  • 髕上入路與髕下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近端骨折的療效比較
    括傳統髕下入路和髕上入路。傳統入路髓內釘術后膝關節疼痛發生率較高,相關報道髕上入路髓內釘較傳統入路有更低的復位不良率和膝關節疼痛[6-7]。但目前對于髓內釘治療脛骨近端骨折的報道較少,臨床療效尚不確定,對不同手術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近端骨折的療效更是存在爭議,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比較了我院 2016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53 例脛骨近端骨折患者臨床資料,探討髕上入路與髕下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近端骨折的臨床療效。資料與方法一、納入標準與排除

    中國骨與關節雜志 2022年12期2022-12-23

  • 脂肪源性干細胞在小鼠膝關節骨關節炎中的作用研究
    實施后,通常切除髕上和髕下脂肪墊,構成合適的自體脂肪組織來源的MSC,稱之為脂肪源性干細胞(ASC)。髕下脂肪墊或Hoffa脂肪墊是一種囊內但位于滑膜外的結構,位于膝關節髕骨下方、髕腱、股骨髁和脛骨平臺之間。髕上脂肪墊或股四頭肌脂肪墊位于關節囊和滑膜之間,排列在關節腔內,呈三角形并延伸穿過髕骨底部。研究已經表明,源自OA模型中髕下墊的ASC的潛在再生能力[3],與從皮下脂肪組織中獲得的細胞相比,免疫表型陽性基質細胞的百分比更高。然而,尚缺乏關于髕上組織再生

    河北醫學 2022年10期2022-11-07

  • 采用超聲檢查評估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滑膜厚度分級、髕上囊積液分級情況。超聲分級標準依據《成人膝關節滑膜炎診斷與臨床療效評價專家共識》[4]中相關標準制定,膝關節內滑膜彩色血流分級:無彩色血流信號為0級;少量點狀彩色血流信號為Ⅰ級;可見較多點狀、短線狀彩色血流信號為Ⅱ級;可見豐富網狀、樹枝狀彩色血流信號為Ⅲ級。髕上囊積液分級:無積液為0級;積液厚度<5 mm以下為Ⅰ級;積液厚度為5~10 mm為Ⅱ級;積液厚度 > 10 mm為Ⅲ級?;ず穸确旨墸夯ず穸日?,滑膜組織增厚 < 2 mm為0級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22年20期2022-10-20

  • 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內固定對脛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術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量表評分及膝關節功能的影響
    生,有學者提出了髕上入路和髕下入路兩種途徑[3-4],但目前關于兩種入路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尚存在一定爭議,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探討髕上和髕下入路脛骨髓內釘內固定的應用效果,為臨床提供客觀支持,現報道如下。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回顧性選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10 月通許第一醫院收治的88 例脛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44 例髕上入路患者為髕上組,44 例髕下入路患者為髕下組。髕上組男28 例,女16 例;年齡18~67歲,平均(38.59±1

    中國醫學工程 2022年2期2022-07-28

  • 經髕下入路與經髕上入路關節鏡下螺釘固定治療脛骨髁間棘閉合性骨折的療效比較▲
    旁入路完成,而經髕上入路治療脛骨髁間棘骨折的研究鮮有報告。本研究回顧性分析43例脛骨髁間棘閉合性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采用經髕下入路與髕上入路兩種不同手術入路在關節鏡下螺釘固定治療中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30日至2020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43例脛骨髁間棘閉合性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Meyers-McKeever分型為Ⅱ~Ⅳ型的脛骨髁間棘骨折[9];(2)年齡18~60歲;(3)采用關

    廣西醫學 2022年23期2022-02-13

  • 肌骨超聲聯合磁共振成像在膝骨關節炎診斷及預后中的意義
    及髕骨上方。測量髕上囊滑膜厚度、髕上囊積液深度、股骨內髁軟骨厚度、股骨外髁軟骨厚度。1.3 MRI 檢查 使用uMR 780 3.0T MRI 儀器(中國,聯影醫療公司)進行檢查,患者取仰臥位,雙膝伸直。掃描序列為自旋回波(SE)序列T1WI(TR=450~550 ms,TE=11 ms),梯度回波序列T2WI(TR=4 000~4 200 ms,TE=32 ms)。本研究根據MRI 檢查結果計算全膝關節磁共振成像積分(WORMS)。1.4 隨訪 對患者進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1年24期2022-01-04

  • 不同方式治療膝骨關節炎效果的超聲評估
    顯示滑膜病變;③髕上囊滑膜增生、積液均超過2 mm。(2)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性疾??;②KOA病情嚴重;③曾接受膝關節置換術。1.3 超聲檢查方法使用美國GE LOGIQ E9超聲診斷儀和CEUS檢查儀,配備 9 L 和 10 L 高頻線陣探頭( 7~12 MHz),由3名膝關節檢查培訓合格的超聲科醫生操作。囑患者放松身體,協助其平臥并將其膝關節屈曲150°,用10 L探頭掃查髕上囊滑膜的橫、縱2個切面。在縱切面上測量并記錄最大滑膜及積液深度,測量過程中應

    河南醫學研究 2021年34期2021-12-14

  • 左股骨巨大尤因肉瘤1例
    壓痛陽性。左股骨髕上15cm,周徑約35cm,右股骨髕上15cm,周徑約28cm;8個月后,左股骨髕上15cm,周徑約35cm,右股骨髕上15cm,周徑約28cm。影像學檢查:左股骨正側位X線示左股骨干骨質密度不均,骨皮質變薄,周圍見日光放射狀骨膜反應,周圍軟組織腫脹。核磁示瘤體范圍上至外科頸,下至腘面,腫瘤橫徑最寬處12.32cm。累及范圍大,較為罕見。穿刺活檢病理回報:(左股骨)小細胞惡性腫瘤。病理診斷:左股骨尤因肉瘤。2 討論尤因肉瘤是起源于神經外胚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21年4期2021-12-04

  • 不同入路髓內釘內固定在脛骨骨折中應用效果的對照研究
    年來,研究指出,髕上入路手術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可緩解術后疼痛,提升膝關節功能遠期恢復效果[4]。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為炎癥因子,可反映手術創傷情況;骨鈣素(Osteocalcin,BGP)、降鈣素(Calcitonin,CT)、總骨Ⅰ型前膠原氨基端延長肽(Total Ntermi

    河北醫學 2021年11期2021-12-01

  • 不同入路內固定手術方案治療脛骨骨折的療效對比①
    內固定術先后推出髕上入路與經髕韌帶入路兩種入路,有研究指出,髕上入路相比經髕韌帶入路可縮短手術時間,術中透視次數少,更利于術后恢復,但目前對于這兩種入路方式的爭論不一[3,4]。為尋求一種更安全、高效地手術方式,本研究針對這兩種入路展開探討?,F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8-12~2020-01我院收治的106例脛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和B組,各53例。A組男32例,女21例;年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1年5期2021-11-16

  • 高頻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病變中的診斷價值及聲像學特征研究
    上下方,同時測量髕上囊積液深度、滑膜厚度,了解滑膜血流分布狀況。全部數值均測3次,再取平均值,減少誤差。1.3 觀察指標將髕上囊積液情況、關節滑膜厚度、彩色血流信號、聲像學特征作為觀察指標。髕上囊積液情況:①Ⅲ級:積液超過10 mm(大量積液);②Ⅱ級:積液在6~10 mm(中等積液);③Ⅰ級:積液≤5 mm(少量積液);④0級:未見積液[3]。關節滑膜厚度:按照滑膜最厚處評估滑膜厚度分級,①Ⅲ級:厚度超過9 mm(高度增厚);②Ⅱ級:厚度在5~9 mm(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19期2021-11-12

  • 髕上入路手術對脛骨近端骨折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者正常工作生活。髕上入路手術采用閉合復位方式,通過髓內釘固定骨折部位,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恢復膝關節功能。本文于本院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脛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隨機選取56 例進行分析。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于本院治療的56 例脛骨近端骨折患者為樣本,通過數字分配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8 例。對照組中,男15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39.67±3.32)歲。觀察組

    中國實用醫藥 2021年28期2021-11-04

  • 髕上入路和髕下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的療效對比
    關節半伸直位完成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手術后,髕上入路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青睞,隨之而來的是眾多學者對兩種入路進行對比研究,孰優孰劣尚存爭議。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本團隊行髕上入路和髕下入路髓內釘治療的148例脛骨干骨折患者,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1)新鮮單側脛腓骨骨折;(2)分型為AO-42型;(3)采用髕上或髕下入路行交鎖擴髓髓內釘內固定;(4)隨訪時間≥12個月。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部位肢

    實用骨科雜志 2021年7期2021-07-29

  • 髕上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多段骨折
    療,可選擇髕下和髕上兩種入路方式[3]。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科采用髕上入路髓內釘治療25例脛骨多段骨折患者,臨床療效較好,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本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21~61(38.51±3.28)歲。左側15例,右側10例。19例為閉合骨折,6例為GustiloⅠ型開放骨折。傷后至手術時間3~7 d。1.2 術前準備開放骨折患者給予清創縫合,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骨折移位較大者需配合骨牽引行復位固定或者高分子

    臨床骨科雜志 2021年3期2021-06-24

  • 髕上與髕下旁入路髓內釘固定脛骨干骨折的比較
    入路不同分髕下和髕上入路兩大類。髕下正中入路是傳統手術入路,存在患者高度屈膝體位難以維持、術中易損傷髕韌帶、骨折復位困難等劣勢。此后出現的髕上入路多為髕上正中入路,切口經過股四頭肌腱,擴髓及置釘過程中均有破壞髕股關節軟骨或半月板的可能性。髕上和髕下正中入路的各種局限性,促使學者進行入路的改良。近年流行髕下旁入路和髕上旁入路,兩種入路解剖層次避開髕韌帶或股四頭肌腱,減少了手術創傷。但這兩種改良入路髓內釘手術的臨床研究較少,手術入路與膝關節功能關系尚未明確[4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21年12期2021-06-22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關節病變超聲特征及診斷價值
    30~45度觀察髕上囊液厚度及關節腔積液深度,并觀察滑膜內血流信號。評定標準:①滑膜血管分級[5]:按照Szkudiarek標準分為4級:0級:無血流信號;Ⅰ級:少數點狀血流;Ⅱ級:較多短線狀及點狀;Ⅲ級:豐富樹枝狀及網狀血流。②滑膜增厚分為4級[6]:Ⅰ級:無增生,厚度9mm。③髕上囊積液分級[7]:按Walther標準分為Ⅰ~Ⅳ級級:Ⅰ級:無積液;Ⅱ級:輕度積液,深度≤5mm;Ⅲ級:中等積液,深度5~10mm;Ⅳ級:明顯積液,深度≥10mm。2 結 果

    河北醫學 2021年5期2021-05-26

  • 髕上與髕下置入髓內釘固定脛骨干骨折的比較△
    研究者提出髓內釘髕上入路替代髓內釘髕下入路治療脛骨骨折,但也存在可能損傷半月板、醫療費用更高、髓內釘取出操作損傷髕韌帶、可能導致髕骨關節軟骨損傷等局限性[4]。為比較兩種手術治療脛骨骨折的療效,本研究前瞻性選擇2012年1月~2018年12月間收治的80例脛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予以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髕下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對其圍手術期情況、術后隨訪結果、影像評估指標等進行比較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21年6期2021-04-08

  • 超聲對老年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病變的診斷及療效評估價值
    觀察并記錄膝關節髕上囊積液和滑膜厚度。然后囑受檢者盡量屈膝90°,將探頭橫向置于髕骨上端,觀察并記錄股骨側軟骨厚度。記錄兩組滑膜內彩色血流信號、髕上囊積液厚度、滑膜厚度、髁間軟骨厚度,以及膝關節內彩色血流分級、髕上囊積液分級、滑膜厚度分級等情況。研究組患者于治療3個月后復查超聲,比較治療前后上述指標的差異。2.治療方法:研究組患者均接受3 個月抗風濕病藥物聯合標準化治療:口服甲氨蝶呤片(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674),每次5~10 m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0年12期2021-01-13

  • 不同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墊而致膝前痛,而髕上入路髓內釘可避免損傷髕下脂肪墊,從而達到較好治療效果。因此本資料旨在對比不同入路方式的髓內釘治療閉合性脛骨骨折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閉合性脛骨干骨折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髓內治療入路方式不同,將患者分成A和B組,每組25例。納入標準:(1)年齡20~60歲;(2)患者均為外傷、暴力所致;(3)閉合性骨折且符合脛骨髓內釘指征;(4)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

    淮海醫藥 2020年5期2021-01-05

  • 二期髕上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近端 Gustilo IIIB 型開放性骨折的臨床療效
    研究和探討。目前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脛骨近端骨折得到廣泛認可并日趨流行[6-9]?;仡櫧鼛啄晡墨I,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脛骨骨折效果滿意,但是對于脛骨近端開放性骨折的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少有文獻報道?;仡櫸以翰捎靡黄谇鍎?、外固定、軟組織覆蓋,二期髕上入路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脛骨近端 Gustilo IIIB 開放性骨折的 13例患者資料,治療效果滿意,匯報如下。資料與方法一、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1. 納入標準:(1) 2013年5月至 2017年6月我院收治脛骨

    中國骨與關節雜志 2020年12期2020-12-19

  • 三種不同手術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療效比較
    手術入路主要有經髕上入路、髕下入路及髕旁外側入路。髕下入路需極度屈曲膝關節,特別是在脛骨近端或粉碎性骨折復位時往往難以維持骨折復位;髕上入路可維持骨折復位,但髕上入路需進入膝關節腔,擴髓時易損傷關節軟骨及遺留骨碎屑在關節腔內形成游離體,且需屈曲位髕下入路取出內固定物,再次損傷髕韌帶,增加髕前疼痛發生率;臨床工作中發現髕旁外側入路既可維持骨折復位,也不進入關節腔,且術后原切口取出內固定物。但目前對于脛骨骨折髕旁外側入路的研究鮮有報道,為進一步探討不同手術入路

    實用醫學雜志 2020年22期2020-12-15

  • 髕上入路及髕下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脛骨干骨折療效及預后比較的回顧性研究
    [2]。近年來,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技術逐漸被應用于脛骨干骨折的治療中。但由于器械及理念等因素的影響,有關兩種入路方式的具體療效優劣尚存在一定爭議,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河北省邯鄲市中心醫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脛骨干骨折患者104例,以期為臨床脛骨干骨折的治療提供參考。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納入標準:(1)均經X線片診斷為脛骨干骨折;(2)均為新鮮骨折,骨折后24h內就診;(3)均符合手術指征,且可耐受手術。排除標準:(1)存在陳舊性骨折、病理性骨折;

    創傷外科雜志 2020年8期2020-12-13

  • 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脛骨干骨折術后疼痛和功能評估
    從股四頭肌進入的髕上入路進行髓內釘固定,本文納入本院54例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成人脛骨干骨折,評估術后斷端對位及愈合情況、術后膝關節疼痛和活動功能。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納入本院2015年7月—2018年12月54例脛骨干骨折患者,納入因外傷引起的37例男性,17例女性,平均年齡(38.7±13.2)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的脛骨骨折AO分型為42A-B-C型,無神經血管損傷。術后平均隨訪時間(14.6±2.6)個月。排除標準:(1)年齡<18歲的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20年18期2020-10-16

  • 血清ASM與GPx水平檢測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病變的相關性研究
    肉骨骼模式下測量髕上囊滑膜厚度和髕上囊積液深度。1.3.3 DAS28 評分[5]: 以28 個關節的疾病活動狀況進行計分,包括雙手掌指關節(10 個),雙手近端指間關節(10 個),雙腕關節(2 個),雙肘關節(2個),雙肩關節(2 個),雙膝關節(2 個)。依據壓痛關節數、腫脹關節數及紅細胞沉降率計算DAS28評分。DAS28 ≤2.6 分的患者被納入緩解期組,DAS28>2.6 分的患者被納入活動期組。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資料采用SPSS22.0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20年4期2020-09-14

  • 不同部位玻璃酸鈉注射液配合中藥熏蒸治療髕骨軟骨軟化癥臨床療效觀察
    月;中藥熏蒸組+髕上囊注射組男性12 例、女10 例,平均年齡(42.18±2.42)歲,平均病程10.5個月。(1)納入標準:①符合髕骨軟骨軟化癥診斷標準[1]患者;②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嚴重的心、腦、肺、腎等內科疾病及全身情況較差者;②繼發因素(損傷、陳舊性半月板損傷、長期關節絞鎖、先天性膝關節內外翻、x 或0 型腿等)。③孕婦、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關節嚴重畸形如脛骨平臺或股骨髁陳舊性骨折導致力線不正者。⑤髕骨軟骨軟化癥

    嶺南急診醫學雜志 2020年3期2020-07-31

  • 膝骨性關節炎的超聲表現特點及其相關性研究
    0°,按照膝前區髕上囊、膝內側區、膝外側區順序進行檢查。(2)25(OH)D測定。使用25(OH)D化學發光法檢測試劑盒,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樣3ml,2000r/min離心20分鐘,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相關操作。3 觀察指標:(1)膝關節超聲。對2組受試者髕上囊積液測量值、內側軟骨測量值、滑膜測量值進行觀察記錄。(2)25(OH)D測定。對2組受試者血清25(OH)D水平進行觀察記錄。5 結果5.1 2組患者膝關節超聲值比較:觀察組患者髕上囊積液(3.1

    中國傷殘醫學 2020年4期2020-06-22

  • 經髕韌帶入路與髕上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干骨折的療效比較
    ]。因此,近幾年髕上入路逐漸引起了骨科醫生的重視[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脛骨干骨折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經髕韌帶入路和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固定的臨床治療效果,為臨床選擇入路方式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并獲完整隨訪的64例脛骨干骨折患者資料,根據置釘入路不同分為經髕韌帶入路組(34例)和髕上入路組(30例)。兩組患者術前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安徽醫學 2020年2期2020-04-07

  • 膝骨性關節炎的中醫證型與超聲聲像圖的相關性研究
    長軸及橫切面探查髕上囊滑膜厚度、滑膜血流情況,以及積液范圍及深度;膝半屈曲30°及膝關節屈曲至最大角度時(90°~135°),于髕骨上方及下緣、膝關節前、內、外側掃查,觀察股骨滑車內、外側及正中溝的軟骨厚度及軟骨聲像圖特點。測量髕上囊積液時切記勿按壓。所有檢查由專人進行?;ぱ靼达@示的血流信號分為0~3 級:0 級為無血流,1 級為點狀血流,2 級為短條狀血流,3 級為分支狀血流[11]。1.6統計方法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0年4期2020-03-22

  • 樹枝狀脂肪瘤的影像學診斷
    查,平片示膝關節髕上囊區密度增高(圖1-8),部分病例伴有骨質增生及關節間隙變窄。2.2 CT表現 8例行CT掃描,5例髕上囊內見大量樹枝狀脂肪密度影,3例髕上囊內見到少量絨毛狀脂肪密度影;臨近骨質吸收,對應關節面毛糙、增生硬化;均合并關節積液。2.3 MRI表現 12例行MRI檢查,11例單發,病灶均位于膝關節髕上囊區,1例多發,病灶均位于膝關節髕上囊區和左髖關節囊。9例髕上囊滑膜彌漫性增厚,呈樹枝狀改變;3例髕上囊及1例左髖關節滑膜輕度增厚,呈絨毛狀改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9年12期2019-12-18

  • 膝關節滑膜樹枝狀脂肪瘤的MRI 表現
    例均發生在膝關節髕上囊。4 例表現為樹枝狀病灶,呈偽足征(圖1a,1b)。2 例表現為髕上囊后部棉團狀病變,邊緣呈淺分葉,可見寬基底附著于髕上囊(圖2a,2b);1 例表現為顆粒狀小結節沙礫體,伴大量關節腔積液(圖3a,3b)。2.1 MRI 表現 7 例中,病灶主體呈典型棕櫚葉狀、絨毛狀結節,T1WI 呈高信號,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號。均伴髕上囊大量積液,3 例合并退行性骨關節病,表現為骨質變尖;1 例合并外傷性脛骨凹陷性骨折;1例合并多發關節游離體,表現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9年6期2019-12-06

  • 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病變診斷中高頻超聲的應用價值
    膝關節滑膜厚度、髕上囊積液深度,并觀察關節滑膜內的彩色血流分布情況。所有測值均檢測3次,取平均值。1.3 觀察指標結合兩組的超聲圖像特征評估其關節滑膜厚度、積液情況以及血流信號情況。①滑膜厚度:測量滑膜最厚處并進行滑膜厚度分級,其中滑膜未出現增厚,厚度小于2 mm為0級;滑膜輕度增厚,厚度在2~5 mm之間為Ⅰ級;滑膜中度增厚,厚度在5~9 mm之間為Ⅱ級;滑膜高度增厚,厚度大于9 mm為Ⅲ級。②髕上囊積液厚度分級:未發現積液為0級;積液較少,≤5 mm為

    系統醫學 2019年15期2019-09-17

  • 早期和非早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膝關節高頻超聲表現與多項血清學指標相關性研究*
    ,超聲主要表現為髕上囊滑膜炎、滑膜血流增多及髕上囊積液,而且病情易反復,即使臨床癥狀有所緩和,其亞臨床的RA炎癥可能持續存在[1]。本研究旨在探討早期與非早期RA患者膝關節高頻超聲表現與DAS28 評分、血清學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對象與方法1 研究對象 選擇 2016年 8月至2018年 8月于我院診治的RA患者60例,RA確診及分組依據為2010 ACR/EULAR 分類診斷標準[2],將病程小于2年的定義為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組(ERA組),病程大于等于2

    陜西醫學雜志 2019年8期2019-08-13

  • 地塞米松棕櫚酸酯注射液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
    關節周徑、超聲下髕上囊積液深度、滑膜厚度及其血流信號、ESR、CRP、關節壓痛指數。觀察2組治療期間發生的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試驗組和對照組KOA患者WOMAC評分、膝關節周徑、髕上囊積液、ESR、CRP、關節壓痛指數均較治療前改善(P< 0.025或< 0.05),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 0.05);2組髕上囊滑膜厚度及其血流信號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 0.05)。2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試驗組1

    新醫學 2019年2期2019-07-06

  • 高頻超聲檢查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中應用分析
    關節內、外側面與髕上囊部位,重點掃查項目為股骨內踝與外踝軟骨厚度、膝關節髕上囊積液以及滑膜彩色血流分級、厚度及阻力指數;以低速血流模式對滑膜內血流進行觀察。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高頻超聲檢查結果與研究組高頻超聲、X線的檢查結果差異。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檢查陽性率等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 結果2.1 兩組高頻超聲檢查陽性率比較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高頻超聲檢查出滑膜增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14期2019-07-02

  • 兩種不同入路行髓內釘固定脛骨中段骨折的手術效果及膝關節功能對比
    路方案有兩大類:髕上入路和髕下入路。為探究這兩種治療方案的手術效果及術后膝關節功能,本研究以80 例脛骨中段骨折患者收治情況進行了如下回顧性分析。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2 年2 月至2016 年5 月)采用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 80 例脛骨中段骨折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采用髕上入路手術(上路組)和采用髕下入路手術(下路組)的患者各40 例。上路組,患者年齡23-57歲,平均(38.8±11.4)歲,男性22例、女性18 例,骨折AO

    智慧健康 2019年15期2019-06-26

  • 髕上入路和髕下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脛骨干骨折患者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旨在比較髕上入路和髕下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脛骨干骨折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脛骨干骨折患者56例,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行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的30例患者作為試驗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22~61歲,平均 (43.5±6.2)歲。行髕下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的26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男12例,女14例;年齡21~63歲,平均 (44.1±5.7)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

    醫療裝備 2019年10期2019-06-22

  • 髕上入路與髕下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42-A型脛骨干骨折的效果對比分析
    今臨床上主要分為髕上入路、髕下入路,有報告指出,髕下入路與髕上入路相比較,后者在術中、術后都具備較大的優勢[1],現通過我院42-A型脛骨干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療的效果,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2-A型脛骨干骨折患者62例,平均分為兩組。髕上入路組為A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22~62歲,均值(45.7±3.5)歲,受傷原因中:4例重物砸傷,11例摔傷,4例墜落傷,12例車禍傷;髕下入路組為

    醫藥前沿 2019年11期2019-05-23

  • 肌骨超聲在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病變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關節腔內積液流入髕上囊,測量最大液深處前后徑獲得積液厚度數據,完畢后按壓探頭至囊內液體消失,見髕上囊暗區內存在絨毛狀或結節狀突出團塊,測量其最大前后徑獲得滑膜厚度數據,于血液量最多處凍結圖像測量血流信號[2]。MRI檢查方法:選擇多通道專用線圈,患者取仰臥位,將受檢膝關節用表面線圈E1包裹,行常規冠狀面與矢狀面T1加權自旋回波序列、T2加權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掃描。診斷方法:根據DˊAgostino和Wather等診斷標準,滑膜厚度≥2mm為滑膜增生,髕上囊積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9期2019-04-24

  • 高頻超聲對膝關節半月板急慢性損傷的診斷價值分析
    膝關節滑膜厚度、髕上囊積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狀況,并取其平均值予以對比。2.2 研究指標判定標準滑膜厚度判定標準:滑膜厚度5 mm且≤9 mm記為Ⅱ級,表示滑膜中度增生;滑膜厚度>9 mm記為Ⅲ級,表示滑膜重度增生。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注: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病程及體重指數對比,P均>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Note: The tw

    中國燒傷創瘍雜志 2019年1期2019-03-20

  • 彩色多普勒超聲下滑膜病變與類風濕關節炎疾病活動度相關性分析
    膝關節滑膜厚度、髕上囊液體深度、髕下囊液體深度與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水平,并分析患者髕上囊液體深度、髕下囊液體深度、膝關節滑膜厚度與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水平及28關節疾病活動(DAS28)評分的相關性。結果:研究組髕上囊液體深度、髕下囊液體深度、膝關節滑膜厚度均大于對照組,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DAS28評分、紅細胞沉降率及C反應蛋白與髕上囊液體深度、髕下囊液體深度、膝關節滑膜厚度均呈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9年3期2019-03-09

  • 髕上入路髓內釘治療老年脛骨多段骨折的臨床療效
    選方法〔4〕,而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作為一種新的改良術式能夠減少術后膝前疼痛,患者的體位也利于術者進行骨折復位,但療效是否優于傳統的髕下入路術式仍存在爭議。本文擬進一步探討髕上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多段骨折的臨床療效。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谑腥嗣襻t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的脛骨多段骨折患者27例,均經X線攝片明確診斷。其中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齡64.6(60~72)歲。骨折AO分型均為C1~C2型,其中6例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9年3期2019-01-10

  • 高頻超聲診斷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應用
    、X線下的膝關節髕上囊積液、滑膜增生、骨侵蝕情況。結果:高頻超聲檢查膝關節髕上囊積液、滑膜增生、骨侵蝕的陽性率均顯著高于X線檢查結果,對比差異具有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高頻超聲檢查顯示滑膜厚度為(3.49±1.23)mm,顯著高于對照組(1.51±0.17)mm,兩組對比差異具有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頻超聲診斷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提高臨床檢出率。類風濕關節炎(RA)在臨床中往往多發,且呈現對稱性,其臨床表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8年22期2018-12-10

  • 髕上入路與髕下入路脛骨髓內釘治療42-A型脛骨干骨折的療效比較
    主要的手術入路有髕上入路、經髕韌帶入路和髕旁入路,后兩者統稱為髕下入路。既往報道中,相比髕下入路,髕上入路不管在術中操作還是術后恢復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體現在術后膝前疼痛的發生及術中輻射量上。然而該結論是基于對脛骨干骨折(包括上段、中段、下段)進行治療后的統計分析得出。因此,對脛骨中段骨折是否仍具有同樣的臨床療效?現將我院采用髕上入路、髕下入路治療42-A型脛骨干骨折各18例患者的手術指標及臨床效果報道如下。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8年6期2018-10-30

  • 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脛骨骨折療效觀察
    足,有學者提出經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脛骨骨折,雖然與傳統經髕下入路相比有其優勢,但是目前國內相關研究仍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經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脛骨骨折,觀察其臨床療效,并與經髕下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作比較,現報道如下。1 對象和方法1.1 對象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經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觀察組)和經髕下入路髓內釘固定治療(對照組)的單側閉合性脛骨骨折患者各50例。觀察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30~65(40.22±4.3

    浙江醫學 2018年10期2018-06-13

  • 脛骨干骨折采用髕上、髕下入路髓內釘治療的療效對比
    )脛骨干骨折采用髕上、髕下入路髓內釘治療的療效對比郇振東,李建軍,胡振宇,李天威,顧一,張彥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創傷骨科,遼寧 沈陽 110004)目的分析總結脛骨干骨折采用髕上入路與髕下入路髓內釘治療的手術操作及療效的差異。方法選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于我院行脛骨干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患者共34例,根據術式不同分為髕上入路組17例(甲組)和髕下入路組17例(乙組)。甲組男10例,女7例;年齡22~65歲,平均(45.2

    實用骨科雜志 2017年9期2017-09-27

  • 髓內釘髕上與髕下入路治療脛骨干骨折比較
    1233)髓內釘髕上與髕下入路治療脛骨干骨折比較王飛 王富強(新汶礦業集團中心醫院骨外科,山東泰安 271233)目的:比較髓內釘髕上與髕下入路治療脛骨干骨折的效果與安全性,為脛骨干骨折的治療術式選擇提供參考。方法:將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科172例脛骨干骨折患者隨機分為髕上入路組、髕下入路組各86例,分別行髓內釘髕上、髕下入路內固定,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情況與恢復情況,探討兩種入路方式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結果:髕上入路組術中射線透照次數低于髕下入路

    現代儀器與醫療 2017年4期2017-09-03

  • 髕上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干骨折的研究進展
    陳水林 孫貴才髕上入路髓內釘治療脛骨干骨折的研究進展陳水林 孫貴才脛骨骨折;骨折固定術,內;髓內釘;髕上入路;綜述脛骨干骨折是四肢骨折中最為常見的一種[1],約占全身骨折的 13.7%[2]。由于髓內釘具有微創、固定強度高、術后并發癥及再手術率低,目前成為脛骨干骨折的首選治療方案[3-6]。與傳統入路 ( 髕韌帶及髕韌帶旁入路 ) 相比,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的置入具有易操作、適應證更廣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等優勢[7-13]。筆者就近年來髕上入路髓內釘固定治

    中國骨與關節雜志 2017年11期2017-01-12

  • 高頻超聲評價膝骨性關節炎軟骨病變及膝周組織的價值
    檢查方法 (1)髕上囊積液深度、滑膜厚度的檢查。采用SIEMES Acuson Anatares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12 MHz,受試者仰臥,膝關節伸直和腘窩處放置專用膝拖,膝關節屈曲30°,于髕骨上緣股四頭肌后方探查髕上囊滑膜厚度、積液范圍及深度。(2)膝關節軟骨厚度檢查。同上設備和頻率,受試者仰臥,腘窩放置專用膝托,膝半屈曲時30°及膝關節屈曲至最大角度時(90°~135°),于髕骨上方、髕骨兩側緣掃查,觀察股骨滑車內、外側及正中溝的軟骨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年21期2016-12-06

  • 髕上入路髓內釘術治療脛骨干骨折近期臨床療效觀察
     241000?髕上入路髓內釘術治療脛骨干骨折近期臨床療效觀察黃超徐祝軍王強謝加兵周茂生汪正宇賀華正楊昕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創傷骨科安徽蕪湖241000①目的探討髕上入路髓內釘術治療脛骨干骨折的近期臨床效果。②方法2013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行脛骨髓內釘術治療的42例患者,分髕上入路治療組18例(A組)和髕下入路治療組24例(B組),對兩組病例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前及術后膝關節功能(HSS)評分、術后膝關節前方疼痛發生率、骨折愈合時間進行比

    華北理工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年4期2016-10-10

  • 髕上入路髓內釘技術治療脛骨干骨折的研究
    )?·臨床研究·髕上入路髓內釘技術治療脛骨干骨折的研究鞏金鵬, 聶小羊, 蔡 明(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上海 200072)目的 比較髕上入路與傳統髕下入路髓內釘技術治療脛骨干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采用髓內釘技術治療的79例脛骨干骨折患者的病例資料。髕上入路41例(A組),男26例,女15例,年齡(41.54±10.52)歲。傳統髕下入路38例(B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39.47±8.20)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年3期2016-07-10

  • 超聲早期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應用研究
    內側面、外側面及髕上囊進行掃查,注意勿擠壓髕上囊。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髕上囊積液厚度、滑膜厚度、滑膜動脈、髕上囊滑膜動脈的阻力指數(RI)、股骨內髁軟骨厚度、股骨外髁軟骨厚度、滑膜血流分級情況、紅細胞沉降率(ESR)、C-反應蛋白(CRP)等指標。1.3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非參秩和Mann-Whitney U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河北醫藥 2013年1期2013-10-09

  • 超聲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滑膜炎的診斷
    與膝關節OA患者髕上囊內積液深度、滑膜厚度及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阻力指數(RI)的超聲檢查結果,尋找膝關節OA 患者滑膜的超聲病變特征,為臨床診斷及觀察療效提供參考依據。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OA 組:選取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康復科及骨科診斷為膝關節OA 40例,男6例,女34例,年齡31~60歲,平均45歲。主要癥狀為膝關節腫脹、疼痛,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其中雙膝同時發病28例,右膝關節發病6例,左膝關節發病6例,共68個膝關節

    衛生職業教育 2013年3期2013-09-20

  • 手法治療髕上滑囊區血腫臨床觀察
    筆者應用手法治療髕上滑囊區血腫28例,獲得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浙江省紹興二醫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髕上滑囊區血腫2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齡24~62歲,尤以30~40歲居多,共19例;患左側者16例,右側者12例;均為跑、跳、推擠、跌仆等受傷,以患肢膝關節疼痛,髕滑囊區腫脹為主要表現。1.2 治療方法 (1)手法理傷?;颊呷⊙雠P位,醫者立于患側,以拇、食指緊緊按住患膝的股骨內、外髁,手掌按住血腫。

    中國中醫急癥 2013年2期2013-01-25

  •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膝關節異常的MRI診斷探討
    早期的滑膜厚度、髕上囊積液量、骨髓水腫等病變,為JIA的早期診斷提供影像依據。關于JIA的MRI研究,國內外已有少數報道提到髕上囊滑膜體積及滑膜厚度的量化測定可反映JIA受累關節炎癥嚴重程度[3-4]。本研究中筆者對24例受累膝關節的X線平片和MRI表現進行了前瞻性定性與定量分析,旨在探討MRI是否可以幫助臨床早期診斷JIA。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選擇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期間,本院經臨床確診為JIA,分型屬于少關節炎型JIA,并出現膝關節

    磁共振成像 2012年4期2012-11-07

  • 膝關節周圍滑囊炎的超聲診斷
    觀察。結果 單純髕上囊積液62例,腘窩囊腫31例,髕前皮下囊積液11例,髕下皮下囊積液5例,髕下深囊積液5例,鵝足囊病變6例。 結論 超聲對膝關節滑液囊腫的檢查簡便易行,為骨科醫生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有效依據。超聲檢查;膝關節;滑囊炎;滑液囊腫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結構眾多,有肌肉、肌腱、關節囊等,在一些肌腱與肌腱之間,肌腱與關節囊之間尚有起潤滑作用的滑液囊。膝關節活動量大,創傷機會也最多,尤其是滑液囊的損傷。超聲高頻探頭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可以清晰地顯示滑液囊

    中國醫療設備 2012年8期2012-10-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