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木

  • 朱洪海:詞三題
    滴,人世霜如瀉。落木蕭蕭似雪亂,?夢里江河咽。 老病未成詩,墨淡知情怯。凋盡芳菲看凜秋,一任西風烈。西江月·?又見青海故人 嘗念東山迢遞,又聞黃河湯湯。別來歲月俱尋常,卻道江湖相忘。 忽見清風佳客,何曾明月兩鄉。人間萬里共秋光,一碧長空在望。唐多令·重陽 白月許清霜,黃花遍地涼。又一年寂寞重陽。欲采茱萸尋不見,他鄉路,幾徬徨。 昨日少年郎,煮歌作酒香。舊時光云散何方。對鏡始覺潘鬢老,秋風烈,夢一場。

    揚子江 2024年1期2024-01-11

  • 古典詩詞中木與葉的多重解讀
    和與之相聯系的“落木”、“落葉”的差異及相關問題,以期于當下的古典詩詞鑒賞與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古典詩詞 “木” “葉” “木葉” “樹” 中國古典詩詞中,“木”與“葉”皆為高頻語詞。二者還組合成為一個“木葉”,點睛于諸多名句之中,學者林庚因此寫有一文曰《說“木葉”》。從語詞本義上說,“木”之本義為“樹”,而“葉”則是“樹”之一部分,二者雖有緊密聯系,其區別卻也是相當明顯的——“木”不是“葉”,“葉”亦非“木”??墒?,在諸多的清辭妙句當中,同為入聲

    文學教育 2022年6期2022-06-30

  • 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哀情。頷聯寫無邊落木蕭蕭而下,之所以用“落木”而非“落葉”,我想是因為“葉”給人以繁密茂盛之感,而“落木”使讀者聯想到秋天葉子落盡之后留下的樹干,更顯凝重,如“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庾信《哀江南賦》),也間接點明了季節?!盁o邊”“不盡”是本聯的亮點,將胸中翻江倒海的愁緒傾瀉而出。若去此四字,“落木蕭蕭下,長江滾滾來”便毫無意境了。頸聯由景轉情,使全詩情感達到高潮?!氨铩?,“秋”不一定可“悲”,正如“春”不一定可“傷”,但由于詩人“常作客”而平添傷

    中學生天地·高中學習版 2021年10期2021-10-28

  • 讓古典詩歌教學富有詩意
    登臨”?!?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中的落木與長江兩個意象意味深厚。從空間層面來講,“無邊落木”與“ 不盡長江”都給人一種廣袤無垠的空間感;從時間層面來講,落木預示著來年新生命的出現,而長江的流水又表示一去不復返。詩人登高遠眺,被大自然中生命的永恒不息所折服,從而感嘆個人生命的渺小。詩中的落木與長江兩個意象,讓讀者感受到意象深層含義的豐富性,同時體會到杜甫博大的胸襟。第三,分析情感,把握詩意。古典詩歌都善于借景抒情,由景入情。書中對李白《夢游天

    語文建設·上 2021年1期2021-05-30

  • 讓古典詩歌教學富有詩意
    登臨”?!?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中的落木與長江兩個意象意味深厚。從空間層面來講,“無邊落木”與“ 不盡長江”都給人一種廣袤無垠的空間感;從時間層面來講,落木預示著來年新生命的出現,而長江的流水又表示一去不復返。詩人登高遠眺,被大自然中生命的永恒不息所折服,從而感嘆個人生命的渺小。詩中的落木與長江兩個意象,讓讀者感受到意象深層含義的豐富性,同時體會到杜甫博大的胸襟。第三,分析情感,把握詩意。古典詩歌都善于借景抒情,由景入情。書中對李白《夢游天

    語文建設 2021年1期2021-01-29

  • 落木(外二首)
    挽著那清脆的鳥鳴落木優雅地 優雅地飄向泛黃的草叢我匆匆地來 竟是為了與你相遇多么希望無憂地走過這秋季殘花不殘那么多的格?;ǘ家呀浉煽萘诉B同滋養他們的枝干 而這幾朵是在思念美麗的春還是在眷戀火熱的夏凋落的花兒都已化作春泥而你們卻在怒放? 難道是把這初冬當成了盛夏晴被風吹皺了的湖水緊捏著憂郁怏怏地漂向岸邊雨拍打著欄桿 欄桿吶喊著聲聲嘆息蕩漾在空中仿佛穿越千年風才停了 雨才住了褶皺了的湖水 終于修煉成了平鏡鏡子里臥著一顆大太陽露珠親吻著欄桿吻痕里跳躍著很多小太陽

    參花·青春文學 2020年12期2020-12-11

  • 命相﹙組詩﹚
    者野茫茫,命無常落木書簽終是要離開的喊一聲走就走了。叫做滾也叫做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如同看不見摸不著的逝水里,一條淚眼汪汪的魚樹枝高挑,再怎么吊著三錢命也徒然,也枉然走不歸之路無法規避,那就自行選擇——徐徐落到一塊灰黑色的青石碑上貼住那幾行死亡了卻又依然頑強凹現著的文字,做一枚——落木書簽江山訣攤開手掌,用宿命的指頭,依次打造鐵器、銅器、木器、竹器和神器涂上光。讓它們靜心等待然后,拼力托舉那中年偏老的墻垣傾斜著,轟響著,城門大開流水漫過了東郊匠心叮當。來呀,

    椰城 2020年12期2020-01-06

  • 《說“木葉”》教學設計
    ”、“木葉”與“落木”的辨析與理解,學生懂得文字背后隱含的文化意味。3.學生能認識到詩詞用字的謹嚴,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能夠學會認真對待文字,深挖意象隱藏的深層內涵。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以作者的解讀為依據,結合古代和現代的詩話體系,經過師生對話活動,使學生掌握“木葉”背后的藝術特征。2.教學難點:“木葉”和“落木”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特別是如何從“木葉”過渡到“落木”的。三、教學思路對相似意象之間的細微差異進行比較探討與研究,進而理解詩歌語言的暗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9年5期2019-08-01

  • 藝事
    歌獎等文學獎項。落木17 60×90cm 布面油畫落木18 70×80cm 布面油畫落木28 60×140cm 布面油畫落木3 70×110cm 布面油畫落木19 72×100cm 布面油畫落木27 80×150cm 布面油畫落木12 70×80cm 布面油畫鳳兮 100×100cm 布面油畫鳳兮 100×100cm 布面油畫鳳兮 100×100cm 布面油畫鳳兮 80×100cm 布面油畫鳳兮 80×100cm 布面油畫鳳兮 100×100cm 布面油畫

    揚子江詩刊 2019年4期2019-07-18

  • 《說“木葉”》教學設計
    ”、“木葉”與“落木”的辨析與理解,學生懂得文字背后隱含的文化意味。3.學生能認識到詩詞用字的謹嚴,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能夠學會認真對待文字,深挖意象隱藏的深層內涵。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以作者的解讀為依據,結合古代和現代的詩話體系,經過師生對話活動,使學生掌握“木葉”背后的藝術特征。2.教學難點:“木葉”和“落木”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特別是如何從“木葉”過渡到“落木”的。三、教學思路對相似意象之間的細微差異進行比較探討與研究,進而理解詩歌語言的暗

    中學語文 2019年15期2019-06-11

  • 平衡木小技巧動作及其訓練研究*
    體后滾翻成肩倒立落木;后滾翻成單腿支撐跪木;縱木仰臥后滾翻成蹲(如圖 7);縱木仰臥經單肩后滾翻成單腿跪平衡等(如圖8)。后滾翻是空翻的空中姿態和翻轉的動作基礎。圖7 縱木仰臥后滾翻成蹲3 軟翻類動作分析圖8 縱木仰臥經單肩后滾翻成單腿跪平衡軟翻是通過手的支撐而翻轉的動作,它與手翻動作的區別在與,動作完成的整個過程中速度較慢且沒有騰空階段。木上的軟翻動作要求準確性較高,必須正確、熟練地掌握地面上的動作技術基礎上才能完成。軟翻動作是發展手翻類動作的基礎技術。

    體育科技 2019年1期2019-03-28

  • 談《說“木葉”》的說理藝術
    者援引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提出了第二個問題——本來用“落葉”更為明白,為什么作者要放棄“木葉”之“葉”而大膽地使用容易引起誤解的“落木”呢?可見,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集中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既然“木葉”的字面意思是“樹葉”,中國古典詩歌里有用“樹”的,有用“葉”的,有大量使用“木葉”的,但為何就是沒有使用“樹葉”的?二是,“木葉”在經過詩人們熟用后發展為“落木”,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第3自然段,作者明確指出:“從‘木葉發展到‘落木,‘木葉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9年1期2019-02-28

  • 談《說“木葉”》的說理藝術
    者援引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提出了第二個問題——本來用“落葉”更為明白,為什么作者要放棄“木葉”之“葉”而大膽地使用容易引起誤解的“落木”呢?可見,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集中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既然“木葉”的字面意思是“樹葉”,中國古典詩歌里有用“樹”的,有用“葉”的,有大量使用“木葉”的,但為何就是沒有使用“樹葉”的?二是,“木葉”在經過詩人們熟用后發展為“落木”,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第3自然段,作者明確指出:“從‘木葉’發展到‘落木’,‘

    中學語文 2019年1期2019-01-30

  • 落葉(外一首)
    紅葉、黃葉無邊落木山野村邊蕭蕭而下成了風景成了季節輪換令人難忘的色彩也成了歲歲悲秋的誘因和元素其實這是大自然的杰作綠葉勞碌了大半年風里雨里飄飄搖搖和樹一起堅挺一道前行該歇一歇該喘口氣該減減負明春又該邁上新的征途因樹木還要長出新的年輪還要長出那么一大截子高度菊花楓葉蘆花山野里花兒凋謝了有些光禿可秋天并不孤單也不冷落因為菊花五顏六色蘆花似雪楓葉蓬蓬勃勃傾情點綴秋的視野深化秋的一片肥碩所以秋也韻味充溢人們擁抱著它詩情在胸吟賞煙霞描繪秋的長河和遠山

    中國火炬 2018年9期2018-11-18

  • 如何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積累?
    。我們看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時,可以知道畫面中有“落木”“長江”這兩個意象;而當我們讀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時,便可以從“蕭蕭”“滾滾”這兩個連詞的發音中感受到那種無盡的寂寥。手——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边@句話在我們做題時體現為“題海戰術”,而在閱讀時則體現為摘抄。當我們看到好的句子和段落時,就像看到好看的人,會忍不住多看幾遍,甚至收藏他們的照片。對于好句好段,我們若想將其收藏,那便要把它們摘抄下來,寫在自己的本子上,

    求學·素材版 2018年2期2018-03-26

  • 落葉(外一首)
    。媽媽說:“無邊落木蕭蕭下”……我說:這是樹木在剃頭,他們到了理發的年齡。媽媽問:為什么梧桐樹還沒落葉?我說:他們還沒攢夠理發的錢。媽媽又問:松樹為什么不落葉?我說:因為他是個刺頭,理發師都不愛理他。蒲公英秋天來了,我和媽媽沿河回家。我采了一朵蒲公英,高高舉著,我對媽媽說:媽媽,快來看——風在跟我搶蒲公英呢!風可真著急,一下子都搶走了。媽媽說:沒有關系,明年——會有更多的蒲公英花開。我笑了,風的手腳比我快很多。

    文學少年(小學版) 2018年11期2018-03-02

  • “化大為小”《說“木葉”》
    點就是“木葉”“落木”?!皹淙~”一詞是古代詩歌的“意象”,在不同的語境和不同的心境下,也表現出不同的含義、情感、意境。一片小小的樹葉,在先人們的筆下卻幻出無窮無盡的內容和情感。杜甫的《登高》更是大膽地連“木葉”都不用了,用起了“落木”:“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span class="hl">落木”展現秋天的蕭瑟和悲涼,葉子都掉完了,展現了光禿禿的樹干的形象?!?span class="hl">落木”一詞從屈原《湘夫人》的“木葉”轉變而來,更古雅,更能突出悲秋的沉重心情。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關于“木葉”的詩句,

    中學語文 2018年36期2018-02-09

  • 倪瓚山水畫的圖式美
    山;遠水;空亭;落木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155-02一、倪瓚山水畫的圖式美(一)倪瓚山水畫圖式的一般特征1.從“三段式”構圖說起元代是山水畫發展變革的重要時期,作為“元四家”之一的倪瓚,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圖式與鮮明的意境。他的山水畫作品大致有三類,一是最為典型的“三段式”構圖,“一水兩岸”,這是倪瓚山水畫圖式的代表特征;二是倪瓚山水畫中比較少的“高遠”豎幅構圖,比如《雨后空林圖》以及與王蒙合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7年10期2017-11-19

  • 閱讀訓練
    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賞析《登高》的首聯主要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答: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登金陵鳳凰臺□李 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翱倿楦≡颇鼙稳铡币痪溆昧撕畏N修辭手法?答:■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5期2017-07-11

  • “樹葉、木葉、落葉、落木”與古代四大美女
    葉、木葉、落葉、落木”意味區別的討論?!啊救~與‘落葉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它乃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绷指舷壬闹械倪@句話,不禁讓人把“樹葉、木葉、落葉、落木”與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聯系了起來。一、樹葉——西施樹葉,平凡而又偉大,普通而又高尚。于樹于人類都是那樣重要,不可缺少。當為大樹為人類奉獻了她的一生后,又默默無聞地化作春泥。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于諸暨苧蘿村,天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7年30期2017-06-15

  • 《說木葉》思路淺探
    詞常用“木葉”“落木”而少見“樹葉”“落葉”,接著條分縷析,探究“木葉”和“落木”更受歡迎的兩個原因:“木”有落葉的因素及原因;“木”有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的氣息。學習本文的難點在于對作者觀點的理解:一方面本文專業性較強,另一方面學生的文學素養還不高,而本文最突出的優點就是作者依靠自身豐厚的文學功底,深入思考,旁征博引,對問題進行了深入而獨到的挖掘,只有用心閱讀思考,才能領會作者的觀點。而一旦領會,就會為作者嚴謹周密的邏輯性、抽絲剝繭的思辨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7年22期2017-06-08

  • 囧囧鳥事
    了一個名字,叫作落木。因為他說,他住的那座仙山上一到秋天就會鋪滿落葉,很有“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意境。不得不說,落木的學習能力很強,她只帶他去了幾次菜市場,做了幾個菜給他看,他就已經能獨當一面地去菜市場買菜,回來做飯,喂她的那一群“阿哥格格”們了。唐兮兮對落木并沒有什么不滿,除了覺得他是一個騙子。因為他明明說他的專長是辟邪,可是他在家里才住了一個多月,家里居然就來賊了。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唐兮兮剛上床不久,睡得還不熟,忽然就聽到了客廳里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

    桃之夭夭B 2016年2期2016-05-14

  • 《登高》教學實錄
    猿、渚、沙、鳥、落木、長江。師:景的特點是什么?生:開闊宏大、色彩鮮明、動靜結合……學生在積極地思考,盡力地描繪。過了幾分鐘,學生發言的勁頭過去了,教室開始沉寂下來。為防止這熱烈的發言場面冷卻,我準備做適時的總結。這時,坐在教室角落里的蔡棋同學提問:“老師課本上的第八個注釋說‘落木’是‘秋天樹木落葉’,作者既然是站在高處描繪景物的,應該是看到遠景,看到‘秋天樹木’不足為怪,能清楚地看到‘樹葉’嗎?”未等我回答,其他同學搶先答道:“肯定能看到了”,“不能看到

    中學語文 2014年9期2014-08-15

  • 高中語文《說“木葉”》之誤說
    葉”如何發展到“落木”的問題。其中有關詩歌藝術形象的鑒賞不乏精辟之處,但作為“‘咬文嚼字的范例”,對于所舉詩歌語言材料的某些分析和表述非但沒有表現出“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1],反而頗有曲解之嫌,無益于引導學生掌握欣賞文學作品的正確方法。近期筆者忝列本省中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評委,聆聽了兩位語文教師講授這篇課文,有感于此,姑舉一二加以商榷。林文賞析杜甫《登高》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說: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這里的“落木”無疑正是從屈原《九歌》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14年2期2014-04-09

  • 東至的冬天
    帶旁,一望無盡的落木兀自挺著腰板迎著朔風昂揚地站立著,一番“無邊落木蕭蕭下”“江南子弟好兒郎”的感慨,定然會涌上你的心頭。這便是東至冬天極其酷似北方的地方。蒼涼、悲壯、灰白的冷色調中卻包藏著一顆勃勃的心,倒也無怪陶老先生會擇此地隱居。雖然陶老先生隱于此地,但我想,文人的骨子里總會有“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雄心。正如這東至的冬天,即使再蒼涼,再落寞,也總會留一點點綠色,給即將來臨的春天一點點遙遠的期望……當然,既然是江南小城,東至的冬天也免不了沾有江南特有的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9年51期2009-05-31

  • 誦秋佳句
    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鸥Α兜歉摺?span class="hl">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S庭堅《登快閣》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吨傺汀短K幕遮》秋盡江南葉未凋,晚云高,青山隱隱水迢迢?!R鑄《晚云高》枯荷宿鷺,遠樹棲鴉。敗葉紛紛擁砌石,修竹珊珊掃窗紗?!讟恪断蓞吸c絳唇·釵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翖壖病段鹘隆ぴ乱剐悬S沙道中》(題圖:何杰)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0期1983-01-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