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平臺

  • Micro-Newton scale variable thrust control technique and its noise problem for drag-free satellite platforms: a review
    技術和無拖曳衛星平臺的噪聲問題:綜述徐昌一1,李文婭1,劉旭輝2,李永2,張超31大連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大連,116024;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國北京,100190;3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杭州,310058實現空間引力波探測、地球重力場高精度測量、參照系阻力效應測量等基礎空間物理量的高精度測量,需要高性能衛星平臺在接近“純重力”的飛行環境中實現“無拖曳控制”。無拖曳控制的關鍵技術是微牛頓尺度下的變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2023年10期2023-10-24

  • 美成功完成“天基紅外系統”衛星部署
    M2100 衛星平臺以及通信天線組成,衛星重約4 500 kg,尺寸為14.9 m×6.7 m×6.1 m。SBIRS-HEO 衛星載荷即掃描型紅外探測器,重約240 kg,尺寸為2.1 m×1.2 m×0.9 m。SBIRS-GEO-1/2/3/4衛星采用洛馬公司A2100M 衛星平臺,衛星平臺采用開放式中央圓柱體結構設計,其核心結構是蜂窩鋁型石墨環氧樹脂弧形板和夾芯板,燃料箱和大部分推進設備都與衛星平臺直接相連,太陽電池板以模塊化形式安裝在平臺基座上。

    航天電子對抗 2022年4期2022-11-10

  • 線纜連接對多級衛星控制性能的影響分析
    ]。目前制約衛星平臺控制精度、穩定度的因素主要有2點:1)以太陽能帆板為代表的撓性附件低頻振動(0.1~10Hz)與以控制力矩陀螺為代表的執行機構高頻擾動(10~200Hz)對平臺快速穩定能力與擾動抑制能力的影響;2)航天器軌道運動過程中運動速度與動態過程對指向精度與敏捷機動能力的影響。為了解決上述兩個因素對衛星平臺的影響,許多工程師都對主動指向、主被動隔振裝置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應用。例如JWST(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

    航天控制 2022年1期2022-07-27

  • 我國正式步入“探日”時代
    射“座駕”到衛星平臺再到科學載荷,“羲和”號開創了許多個“首次”。例如,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進行Hα譜線研究,46秒內就能獲得全日面1600萬個點上的光譜,在300余個波長點上同時獲得色球和光球的二維圖像。采用國際首創的“雙超”新技術衛星平臺,實現了載荷在軌指向的超高精度和超高穩定度控制,有望推動我國高精度衛星平臺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國際上首次提出天文光譜測速導航的新方法和新技術,通過太陽光譜的研究和利用實現每秒1米量級的飛行器高精度速度測量等。(資料來源: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22年3期2022-02-17

  • 大型GEO 通信衛星平臺轉移軌道段熱分析
    控除了應保證衛星平臺處于規定的工作溫度外,也應保障衛星的結構精度。對于高價值的大型衛星,應對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必要的分析研究。本文以大型GEO 通信衛星為例,開展衛星平臺熱分析。首先對大型通信衛星平臺的構型進行簡單歸納,將歸納出的一般性構型作為研究對象;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在假定不利條件下,5 種典型熱狀態下的平臺熱分布。1 大型通信平臺的共性結構與構型GEO 通信衛星作為一類重要衛星,主要有歐洲的Astrium 平臺的通信衛星(圖1 為2020

    航天器環境工程 2021年5期2021-11-09

  • 電子號小運載一箭七星
    (LEO)”衛星平臺,作為一項降風險驗證任務在軌運行,為后續為美國宇航局執行飛往月球的“月球光子”任務做準備。該平臺以電子號火箭的“變軌級”上面級為基礎,加裝了一些分系統,以實現長期衛星運行。在此次任務中,它既作為上面級,又作為獨立的衛星平臺。本次發射攜帶的7顆衛星分別來自黑色天空全球公司、澳大利亞編隊空間技術公司、澳大利亞馬里奧塔公司、澳國防軍學院和澳皇家空軍、美國陸軍、美國關心天氣技術公司等。(江山)

    太空探索 2021年5期2021-05-17

  • 大型高軌通信平臺主動段熱變形分析
    驗主要是圍繞衛星平臺為星上設備提供合適的工作溫度環境而展開的?;蛘呤轻槍π巧现匾O備或溫度敏感設備進行的熱分析和熱試驗[1-2]。一般情況下認為大型通信衛星發射的主動段熱環境是適宜的,但對于大型航天發射任務,應該盡可能發掘各種不確定因素,研究其風險誘導可能,以提高任務可靠性。在某些極端環境條件下,發射主動段大型通信衛星平臺的熱分布和熱變形是關系衛星順利入軌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探究這方面的問題,開展了大型通信衛星平臺的熱變形研究工作。大型高軌通信衛星平臺

    宇航學報 2021年2期2021-03-13

  • 飛天勇士
    的勇士。雖然衛星平臺只是衛星的一部分,但是它主宰著精彩的太空飛行。它撐起衛星的豪華體魄,流淌著最先進科技的血液,隱藏著未來科技的基因。高科技游戲衛星造型迥異、外觀不一、千變萬化,但大體上有著基本的構造,主要由公用系統的衛星平臺和專用系統的有效載荷兩大部分組成。衛星平臺主要負責太空飛行,而有效載荷則負責執行任務。為了適應各種衛星,滿足不斷變化的科技需求和執行多種任務,衛星專家將衛星的一部分設計成一種能夠靈活安裝各種有效載荷的衛星平臺。這樣的設計方法可以縮短衛

    科學24小時 2021年1期2020-12-24

  • 某型快速響應微小衛星平臺結構研制
    快速響應微小衛星平臺結構研制王洪雨 劉 佳 劉 碩 崔志剛 陳 浩 關 鑫 盛 超(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針對快速響應微小衛星平臺結構快速研制的需求,通過模塊化設計微小衛星平臺結構,預先制作標準化模塊化單元,根據任務載荷需要,適當剪裁、拼接標準化模塊單元,能夠大大加快平臺結構研制周期。通過某光學成像微小衛星平臺結構研制實例,證明了模塊化設計、預制標準化模塊單元的快速研制思路合理可行??焖夙憫?;微小衛星;平臺結構;模塊化1 引言快速響應

    航天制造技術 2020年5期2020-11-10

  • 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發展現狀與趨勢
    現轉型升級,衛星平臺不斷實現技術創新,產生了許多新的特點。認真分析研究這些特點,特別是分析研究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的創新特點、創新文化,對于改進提升我國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具有重大深遠意義,是建設航天強國的一項實際行動。本文試對國際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當前發展作以概述分析,以期描繪我國通信衛星平臺領域發展方向。國際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創新潮流新型高軌通信衛星是國際民用商用衛星市場中份額最高、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全球平均每年發射約20顆大型通信衛星,約占商業

    太空探索 2020年7期2020-07-28

  • 走進衛星公用平臺
    過任務發布、衛星平臺選擇、載荷配置選擇、運行軌道選擇、衛星命名5個環節,完成衛星設計任務。不同的任務對于衛星平臺、載荷配置、運行軌道有不同的要求,觀眾可根據各種平臺和載荷的性能指標的達標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平臺和載荷進行組裝。同時,在設計過程中系統也會對觀眾選擇的合理與否給出相應的提示。觀眾完成設計后,將衛星從平板電腦發射到演示地球衛星軌道的液晶電視中,隨即可以在相應的軌道上查看自己所設計的衛星在軌運行情況和設計評價。4臺平板電腦與液晶電視之間采用聯動的運行

    中國科技教育 2020年5期2020-07-28

  • 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當前發展與未來啟示
    現轉型升級,衛星平臺不斷實現技術創新,產生了許多新的特點。認真分析研究這些特點,特別是分析研究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的創新特點、創新文化,對于改進提升我國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具有重大深遠意義,是建設航天強國的一項實際行動。本文試對國際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當前發展作出概述分析,以期描繪我國通信衛星平臺領域發展的方向。國際新型高軌公用衛星平臺創新潮流新型高軌通信衛星是國際民用商用衛星市場中份額最高、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全球平均每年發射約20 顆大型通信衛星,約占

    國防科技工業 2020年6期2020-07-20

  • 海上采油平臺架構中控系統遠程監控工作站
    置的影響,當衛星平臺中控系統出現應急情況時,現場可能受惡劣天氣等極端因素所限,中心平臺檢修無法第一時間進行應急處理,甚至可能導致安全環保等重大生產事故的發生。目前中控系統使用是艾默生公司DELTAV 系列產品,版本為11.3。如利用目前的系統框架實現,需在每個衛星平臺的中控系統中再增加擴展卡、通訊卡及控制器等多個硬件,同時需要敷設光纖將中心平臺及兩個衛星平臺中控系統組成一個環網。此方案不僅成本高,且需承擔更多風險。因中心與衛星平臺中控系統組成環網后,如鏈路

    化工設計通訊 2020年4期2020-05-15

  • 沈陽自動化所在軌進行太陽帆關鍵技術試驗取得成功
    0.5U,在衛星平臺正常入軌之后,通過兩級組合展開的方式開展技術驗證。一級展開釋放采用了熱切割和被動釋放機構,通過儲能裝置將太陽帆帆體從衛星平臺中推出并翻轉90°;二級展開機構采用主動驅動伸出4根雙穩態帆桁,逐漸展開聚酰亞胺帆膜形成光帆,帆膜展開尺寸約為0.6m2。此外,沈自所還將開展機構壽命、材料特性和軌道高度等研究,驗證其離軌能力并探究在空間碎片減緩中的潛在應用。(中科院網站)

    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 2020年1期2020-03-19

  • 首批直播衛星平臺高清同播節目正式開播
    革,豐富直播衛星平臺節目供給,根據全國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平臺高清節目同播工作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直播衛星平臺高清節目同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積極推進直播衛星平臺高清節目同播工作,目前,同播工作已取得重要進展,首批高清節目如期上星播出。截至7月1日,已有東方衛視、重慶衛視、湖南衛視、北京衛視、黑龍江衛視等5套直播衛星平臺高清同播節目正式開播,160萬戶農村地區群眾已收看到高質量直播衛星高清電視節目。中央廣播電視

    武漢廣播影視 2020年7期2020-01-01

  • 英國開發基于LoRa協議的新型物聯網衛星星座
    的M6P小型衛星平臺上,該衛星平臺將于2019年第四季度通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發射,打造新型物聯網星座。目前,兩家公司已成功完成2019年4月啟動的Lacuna Space技術演示任務。而新的協議將增加一個基于M6P的衛星加入Lacuna Space的物聯網(IoT)衛星星座,通過優化有效載荷的性能,在測試中向全球各地用戶演示該系統,并驗證試驗服務的性能。這將是今年推出的第4個Lacuna Space衛星與Lacuna Spac

    無線電工程 2019年9期2019-12-25

  • 海戰場空間態勢模擬系統設計?
    等信息支援的衛星平臺,為指揮員提供直觀形象的二維、三維空間態勢顯示以及相關分析和服務的能力。2 海戰場空間態勢模擬系統功能空間態勢主要包括空間目標和空間環境兩個方面,其中空間目標包括各類航天器和空間碎片;空間環境是指空間中各種自然和人造的物質及其變化,包括中性大氣、等離子體、電磁場和粒子等。海軍作戰主要考慮的是如何利用空間信息支援力量,即各種類別的衛星平臺,保障海軍兵力部署及其作戰行動,從而提升海軍部隊的體系作戰能力。因此,海戰場空間態勢模擬系統側重于對海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 2019年5期2019-06-01

  • 1553B通信的總線競爭分析與解決方案
    證有效載荷和衛星平臺之間數據能夠正確無誤地傳輸,并且要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效載荷通過1553B總線與衛星平臺系統通信,其通信原理如圖1所示。接口電路采用航天九院772所的抗輻射1533B接口芯片B65170S6RH。有效載荷通過1553B總線接入星上系統總線網絡,作為星上1533B總線中的一個設備終端(RT),整個衛星通過1553B總線實現分布式實時通信。在項目中,有效載荷的處理器使用AT697F微處理器,由于AT697F較多的I/O口被復用,數量受

    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 2018年10期2018-10-15

  • “慧眼”衛星通過所有在軌“大考” 正式交付投用
    ,圓滿完成了衛星平臺、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等測試任務,在雙中子星并合產生引力波及電磁對應體事件中作出了重要貢獻。測試結果表明,其各項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制總要求,具備了投入使用的條件。據了解,按照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探索、詳測、深巡”三步走戰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還將在空間X射線探測等空間科學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提供衛星平臺解決方案和各種相關服務。 (W.HJ)

    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 2018年3期2018-03-21

  • 實踐十三號/中星16號衛星
    應用系統包括衛星平臺試驗系統、激光通信試驗系統和Ka頻段寬帶通信載荷系統3部分。衛星平臺試驗系統將對7個衛星平臺新技術項目開始在軌驗證,對包括Ka頻段行波管放大器、Ka頻段接收機等2個國產化載荷設備開展在軌測試、試驗和評價工作。實踐十三號衛星在完成東方紅-3B衛星平臺和載荷新技術一系列在軌試驗驗證后,將納入“中星”衛星系列,被命名為中星16號衛星。文_古月

    衛星應用 2017年4期2017-12-30

  • 衛星在軌微振動隔離系統動力學分析
    ,有效載荷和衛星平臺因質量接近而產生的運動耦合問題,文章使用牛頓-歐拉(Newton-Euler)方法對設計的Stewart隔振系統進行動力學建模,給出了有效載荷和衛星平臺質量接近時運動耦合模型,以及衛星平臺質量無窮大時的運動無耦合模型下的系統動力學方程,對比分析了兩種模型下系統動力學響應。結果表明:Stewart隔振系統在兩種模型下系統動力學特性差異較大,有效載荷和衛星平臺質量接近時,運動耦合模型的有效載荷角振動響應峰值大、平動響應峰值小、系統模態頻率較

    航天器工程 2017年5期2017-11-15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成功發射“天鯤一號”衛星
    小型低軌通用衛星平臺型譜?!疤祧H一號”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獨立自主研制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顆衛星,主要用于遙感、通信和高功能密度通用衛星平臺技術驗證試驗。其采用模塊化設計思想,以高度集成的星載綜合電子系統為核心,形成了通用化的小衛星平臺,承載可見光、紅外、微波等多種遙感和通信有效載荷,可實現空間碎片觀測、多源遙感信息的快速獲取,以及在軌處理分發和應用,提升我國在快速發射、多功能集成應用方面的支持能力,以及應急救災等空間信息獲取的快速響應能力?!伴_拓

    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 2017年5期2017-04-25

  • 衛星平臺機熱一體化設計探討
    00094)衛星平臺機熱一體化設計探討劉百麟1董藝2魏巍1(1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北京 100094)(2北京衛星制造廠,北京 100094)針對衛星平臺結構和熱控分系統的設計需求,挖掘二者設計的結合點與耦合性,基于大系統多學科優化設計思想,突破現有“學科孤島”式設計模式,探討衛星平臺的機熱一體化設計。通過綜合分析國內外集傳熱與承載于一體的多功能結構技術,以及高導熱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表明這些技術措施能夠充分發揮結構

    航天器工程 2016年2期2016-06-01

  • 芬蘭Iceye小衛星觀測:將天氣雷達網送入地球軌道
    將雷達送入小衛星平臺,從而能有效避免云層、壞天氣和黑暗的干擾,實現全天候對天氣系統的有效監測。研發企業用成熟的可移動技術,將雷達傳感器壓縮到可載入小衛星平臺,同時采用小型化和工業制造方式批量生產適合的雷達圖像儀,最終裝載到數十顆重量僅是目前地球觀測衛星1/20的小衛星上,實現雷達網在地球軌道上組網,從而讓衛星信息對地面天氣系統的反應時間,從數天減少到幾分鐘。(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iceye.fi/)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1期2016-04-14

  • ViaSat美國航空737 MAX機隊部署高速空中上網服務
    Sat-3號衛星平臺,并且其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容量超過任何其他空中上網服務提供商。美國航空將利用ViaSat的前兩個衛星平臺,兩者加起來可提供超過北美上空的所有商業衛星容量的總和。當ViaSat-3號級別衛星在2019年發射后,其容量又將提升一倍。鑒于其容量充足的衛星平臺,ViaSat能夠向飛機上每臺連接的設備提供速度最快、質量最高的空中互聯網服務?!拔覀兊男l星帶寬能夠為飛機上的每位乘客提供在家使用互聯網的體驗,并且給予航空公司和乘客創新商業模式的機會?!盫

    數字通信世界 2016年7期2016-04-06

  • 東五平臺研制進入工程階段
    的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正式獲得國家國防科工局和財政部立項批復,這標志著其研制工作正式進入工程實施階段。東五平臺是我國自主開發的新一代大型桁架式衛星平臺,平臺各項技術指標國際領先,起飛重量8000千克,承載有效載荷1500千克,提供有效載荷功率18千瓦,具有高承載、大功率、高散熱、長壽命、可擴展等特點,采用了桁架式結構、大功率供配電系統、先進綜合電子以及大推力多模式電推進等先進技術,能適應通信等載荷的需求。計劃用40個月的時間完成初樣研制,力爭2018年發射首

    太空探索 2015年7期2015-12-13

  • NASA正在測試基于CubeSat微衛星平臺的激光通信系統
    e Sat微衛星平臺的激光通信系統。該系統被稱為光通信和傳感器演示(OCSD),目前衛星已成功進入軌道。這是一顆由宇航公司研制的立方體技術演示衛星,將會在軌測試一種能增加小衛星任務中數據下行量的小型激光通信系統。與現有安裝在國際空間站的OPALS系統等空間激光解決方案的最大區別在于,基于CubeSat微衛星平臺的OCSD系統將安裝在宇宙飛船上。該激光通信系統將比現有的解決方案更加緊湊。該測試將準確地指向微衛星的目標,然后用高達200 Mb/s的速度傳輸數據

    中國光學 2015年6期2015-12-10

  • 電推進技術在全電推進衛星平臺的應用研究
    術在全電推進衛星平臺的應用研究孫小菁,張天平,王小永,王亮,劉明正(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 真空技術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蘭州730000)全電推進衛星平臺能夠大幅度降低衛星平臺的推進劑需求量,并帶來包括減輕衛星發射重量、提高衛星有效載荷能力、延長衛星服役壽命等方面的經濟效益。通過調研全電推進衛星平臺的進展情況,梳理了全電推進衛星平臺對電推進的任務需求,設計了全電推進系統方案及應用模式,經過分析計算,衛星發射重量在2 000~3 000 kg之間,在半年之內完

    真空與低溫 2015年1期2015-10-29

  • 全電推進GEO衛星平臺發展研究
    電推進GEO衛星平臺發展研究周志成1高軍2(1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北京 100094)(2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北京 100048)介紹了國外電推進系統在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上的應用階段,以及包括波音衛星系統-702SP(BSS-702SP)在內的主要全電推進衛星平臺;總結了全電推進衛星平臺在商業市場競爭、平臺技術創新、中型通信衛星市場需求方面的發展動因;提煉了全電推進衛星平臺涉及的大推力、高比沖、雙模式電推進系統,以及全軌道、小推力、自

    航天器工程 2015年2期2015-10-28

  • 動靜隔離、主從協同控制雙超衛星平臺設計
    來越精密,對衛星平臺提出了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穩定度(雙超)的需求[1-5]。如未來1∶5 000比例尺測繪衛星指向精度需求達到5×10-4(°)量級,姿態穩定度需求達到5×10-6(°)/s量級。但采用當前的衛星平臺設計方法,指向精度僅為10-3(°)量級,姿態穩定度10-4(°)/s量級,已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先進航天器的“超精超穩”控制已成為衛星平臺有待突破的瓶頸。制約衛星平臺超精超穩的主要因素是活動部件和撓性部件引發的平臺干擾[6]?;顒硬考顼w輪、

    上海航天 2014年5期2014-12-31

  • 全電推進衛星平臺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SS-702衛星平臺的太陽電池翼上率先采用聚光器設計,以期獲得更大功率。事實表明,聚光器設計是一項失敗的設計,導致衛星太陽電池發電效率很快大幅降低。無獨有偶,波音公司的BSS-601衛星平臺較早采用了電推進系統用于南北位置保持,其電推進系統產品為13cm直徑氙離子推力器XIPS-13;而統計發現,2000年以來,在全球通信衛星發生的電推進系統故障事件中,BSS-601衛星平臺電推進系統故障事件占60%以上。上述兩大挫折曾導致波音公司在商業通信衛星市場中一度

    國際太空 2014年7期2014-12-25

  • Deimos-2衛星
    ,基于敏捷小衛星平臺開展高分辨率對地觀測應用。Deimos-2衛星質量約310kg,直徑1.5m,高1.94m,設計壽命7年,目標壽命10年,運行于高度約600km、傾角98°的太陽同步軌道。Deimos-2衛星采用韓國SI公司研制的SpaceEye-1衛星平臺,具有較高的姿態敏捷成像能力,標稱情況下可實現穿軌方向側擺±30°成像,最大側擺角達±45°。星上帶有“高分辨率先進成像系統”(HiRAIS)光學載荷,由SI公司與Deimos電子公司合作設計與開發

    衛星應用 2014年11期2014-07-02

  • 打造高水平中國空間彩橋—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型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魏強
    紅-4增強型衛星平臺已經立項,它的市場定位是什么?具有哪些市場競爭優勢?魏強:由于東方紅-4增強型衛星平臺的標準配置采用了電推進技術,既可以根據用戶不同需求進行不同的配置,也能采用全化學推進系統,具有靈活性。此外,東方紅-4增強型衛星平臺在多層通信艙技術、重疊天線技術、三維熱管網絡技術、高效承載技術、大功率供配電技術等方面有很大創新,這些技術的應用對提升衛星平臺的承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東方紅-4增強型衛星平臺裝載的轉發器數量可以達到70臺,可提供有效載荷的

    國際太空 2014年9期2014-03-14

  • 國外全電推進衛星發展分析
    首款全電推進衛星平臺—波音衛星系統-702SP(BSS-702SP)衛星平臺,拉開了全電推進衛星研制的序幕。1 波音公司的BSS-702SP衛星平臺波音公司的新型BSS-702SP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平臺,是在繼承BSS-702衛星平臺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為用戶提供的一款價格較低、質量較輕的小功率衛星平臺。該衛星平臺歷時兩年時間設計,通過采用全電推進,可大幅降低衛星發射質量和提高載荷比。BSS-702SP衛星平臺性能參數BSS-702SP衛星平臺提供

    國際太空 2014年3期2014-03-06

  • 臻于至善的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
    劉軍采用衛星平臺的設計方法可以縮短衛星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及可靠性。世界上主要衛星制造商都采取衛星公用平臺的設計思路,使衛星平臺具有通用性,在一定范圍內適應不同有效載荷的要求,基本實現了衛星研制生產的流水線作業。裝載不同的有效載荷,衛星平臺只做少量適應性修改即可。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簡介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衛星成功發射,到目前為止已成功研制出東方紅系列衛星: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二號甲、東方紅三號及東方紅四號。其中東方紅二號及東方紅二號甲是自旋穩定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3年15期2013-10-21

  • 美國GPS衛星平臺演化發展淺析
    性能的提高,衛星平臺也經歷了不斷的演化和發展。1 GPS-1衛星平臺GPS-1是美國第一代導航衛星系統,衛星由洛克韋爾國際公司(Rock w ell International)防務和空間系統分部(1996年并入波音公司)研制,1978-1985年共發射了11顆衛星,其所有信號均向民用開放。GPS-1衛星結構板采用鋁蜂窩夾層板,設計壽命4.5年,但實際在軌壽命平均達到8.76年,除具有導航功能外,還具有核爆探測和星間通信功能。2 GPS-2/2A衛星平臺G

    國際太空 2013年10期2013-08-14

  • 我國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實踐九號”衛星
    術試驗;堅持衛星平臺型譜化、公用化發展方向,進行微小型衛星平臺技術的在軌集成驗證,提升我國微小衛星平臺總體技術水平;以提高關鍵核心產品性能指標和自主化為目標,對多種新產品進行在軌試驗,提升我國衛星能源、推進等關鍵分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動產品升級換代;以高端元器件、原材料自主化為突破口,進行多種國產核心元器件和原材料考核評價,提升我國宇航級核心元器件的技術水平?!皩嵺`九號”衛星和“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

    航天器環境工程 2012年5期2012-08-15

  • 歐洲LUXOR衛星平臺競爭小型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市場
    紹LUXOR衛星平臺能夠支持的衛星有效載荷質量達400kg,有效載荷功率達4kW,設計壽命15年,采用的新技術包括鋰離子電池、電推進、三結砷化鎵太陽電池、LEON II- FT飛行處理器、基于星敏感器的姿態控制系統等。衛星交付時間最快為24個月,可兼容全球市場上幾乎所有的主流運載火箭,并不受美國出口管制條例限制。LUXOR衛星平臺根據不同入軌方式有多種靈活配置。LUXOR衛星平臺主要參數LUXOR衛星平臺結構LUXOR衛星平臺已訂購的衛星LUXOR衛星平臺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4

  • 俄羅斯通信衛星平臺一瞥
    羅斯商業通信衛星平臺主要有“快訊”(Exepress)和“亞馬爾”(Yamal)等系列,其中“快訊”系列衛星平臺由俄羅斯應用力學科學生產聯合體研制;“亞馬爾”系列衛星平臺由俄羅斯能源火箭空間公司研制。1 “快訊”系列衛星平臺俄羅斯早期研制的“快訊”衛星平臺壽命只有5年,僅能載10臺轉發器。從1998年起情況開始有所轉變,俄羅斯應用力學科學生產聯合體新研制出快訊-A衛星平臺,其中2002年發射的快訊-A1R衛星裝載了12臺C頻段、5臺Ku頻段轉發器,工作壽命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4

  • 洛馬公司A 2100衛星平臺的設計與應用
    )A2100衛星平臺是洛馬公司(Lockheed Martin)為新一代高功率、大容量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而推出的主流衛星平臺,設計壽命為15年,功率可擴展至15kW。其主體為箱板式結構,采用模塊化設計,支持移動、固定和廣播等多種通信有效載荷。在模塊化思想的指導下,A2100衛星平臺大大減少了零部件的數量,簡化建造過程,提升在軌可靠性,并降低了衛星的質量和成本。衛星研制和總裝的地點相鄰,便于縮短研制周期。此外,該衛星平臺還與多種運載火箭相兼容,包括“宇宙神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4

  • 星-2衛星平臺取得良好市場業績
    tar)系列衛星平臺共發展了兩代,第一代星-1衛星平臺僅應用于4顆衛星,從開發N-星-c(N-Star-c)衛星開始,軌道科學公司采用了星-2衛星平臺,至今已發射了22顆衛星,最新一顆衛星是于2012年10月14日發射的國際通信衛星-23(Intelsat-23),另有10顆采用星-2衛星平臺的衛星在研。1 衛星平臺技術能力星-2衛星平臺的發射質量不到2500kg,有效載荷質量400~500kg,最大功率4.7k W,壽命15年。該衛星平臺干質量約為800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4

  • 中國通信衛星平臺簡介
    通信衛星平臺的功能強弱對通信衛星的整體技術水平具有較大的影響,它是除了轉發器和天線以外的衛星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結構與機構、熱控制和電源等分系統,為轉發器和天線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障服務。中國先后研制了東方紅-2、3、4小型、中型、大型3種通信衛星平臺,它們均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對中國通信衛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 東方紅-2小型衛星平臺1984年4月8日,中國首顆通信衛星東方紅-2順利升空,邁出了中國通信衛星的第一步,使中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4

  • 勞拉公司LS-1300衛星平臺碩果累累
    S-1300衛星平臺的衛星以來,截止到2012年10月6日,勞拉空間系統公司LS-1300系列衛星平臺共發射84顆衛星,年均發射3.7顆。其中采用基本型LS-1300衛星平臺的衛星共發射59顆,另有7顆訂單;采用擴展型LS-1300S衛星平臺的衛星共發射25顆,另有13顆訂單,其中2012年新增3顆訂單。1 概況1960年,勞拉公司研制的全球第一顆通信衛星—信使-1B(Courier-1B)入軌。此后,該公司又先后研制了天網-1(Skynet-1)、納托-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4

  • 2012年珠海航展掠影
    方紅-3 B衛星平臺模型。該衛星平臺設計壽命15年,發射質量3800kg,壽命末期輸出功率為7.8kW,可提供有效載荷功率4kW,有效載荷能力450kg,通信艙散熱能力3kW東方紅-4增強型衛星平臺模型。該衛星平臺可提供不小于13.5kW的整星功率,可裝載70臺轉發器,整星發射質量可達6000kg,服務壽命15年。其特點是應用多項國際先進技術、技術可靠性高、研制程序優化巴基斯坦-1R通信衛星模型。該衛星基于東方紅-4衛星平臺研制,設計壽命15年,發射質量5

    國際太空 2012年12期2012-08-14

  • 空間客車-4000衛星平臺及應用
    -4000)衛星平臺是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公司面向新一代的高功率、大容量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市場推出的衛星平臺系列。該衛星平臺采用中心承力筒設計,為了提高衛星平臺的靈活性,采用模塊化設計。采用該衛星平臺的衛星發射質量為3000~5900kg,具有良好的繼承性和批生產性,能承載大質量的有效載荷以及攜帶各個頻段(Ku、C、Ka、X、S、L頻段)的轉發器,整星功率可達15.8kW,有效載荷功率可達11.6kW,衛星平臺可靠性較高,適合于多種運載火箭。1 衛星平臺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3

  • 國外商業通信衛星平臺可靠性分析
    的主流。通信衛星平臺的可靠性已成為衛星運營商、衛星制造商以及航天保險人和經紀人所關注的焦點。商業通信衛星平臺的可靠性通常用衛星故障率、保險損失率等指標來衡量。2004年左右,國外咨詢機構對商業通信衛星平臺的可靠性進行了研究,認為美國洛馬公司的A2100衛星平臺是全球可靠性最高的衛星平臺。而今,上述結論似乎已經成為歷史,研究表明,歐洲星-3000(Eurostar-3000)衛星平臺已成為目前全球可靠性最高的衛星平臺。1 國際市場主要通信衛星平臺及其應用情況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3

  • 全球商業通信衛星平臺簡析
    有各具特色的衛星平臺。此外,中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也研制了性能較高的通信衛星平臺。1 衛星平臺概述通信衛星總體設計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圍繞著衛星平臺研制展開的。對于商業通信衛星來說,最重要的是節約經費、縮短研制周期,而衛星平臺的設計在許多方面與此密切相關,比如,用基本類似的衛星平臺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由于地球靜止軌道資源十分緊張,為了有效利用這種資源,國外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平臺正朝著大容量、長壽命方向發展,并逐步形成了衛星平臺系列化和商品化生產。如,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3

  • 浩—瀚天宇中的“歐洲之星”“歐洲星”系列衛星平臺發展簡述
    ostar)衛星平臺的衛星—國際移動衛星-2(Inmarsat-2)于1990年10月30日發射以來,截至2010年11月,已有45顆采用“歐洲星”系列衛星平臺的衛星成功進入地球靜止軌道,累計在軌服務時間超過370年。作為與歐洲“空間客車”(Spacebus)系列衛星平臺齊名的“歐洲星”衛星平臺,不僅孕育出了眾多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著名衛星,并曾多次引領全球衛星平臺技術發展的最新潮流,堪稱歐洲航天產業的一張名片,“歐洲之星”的名號可謂當之無愧。如今,盡管歐洲已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3

  • 國外衛星公用平臺發展綜述
    臺取代傳統的衛星平臺,建立衛星公用平臺產品線,從而大幅提高通信衛星的產能。在嘗到甜頭后,各個制造商大力發展衛星公用平臺,并把它應用于涵蓋通信、遙感、導航、科學和技術試驗等不同領域。經過40多年的推陳出新和穩步發展,國外先進宇航企業建立了不同的衛星公用平臺型譜(國外習慣稱“家族”)和產品線。1 各衛星應用領域公用平臺發展狀況在衛星公用平臺的各個應用領域中,最典型的是通信和遙感,這兩類應用衛星一般各具有相對穩定的性能,比如質量、軌道和電源,而且發射數量較多,因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3

  • 2013年將發射首顆采用“阿爾法平臺”的衛星
    首顆采用新型衛星平臺—“阿爾法平臺”(Alphabus)的“阿爾法衛星”(Alphasat)計劃于2013年第一季度發射?!鞍柗ㄆ脚_”是新一代超大型衛星平臺,由歐洲航天局(ESA)、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m)和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共同研制。2000年左右,ESA與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開始進行“阿爾法平臺”項目的論證工作,提出了研制具有12~25kW有效載荷功率的衛星平臺技術目標。在ESA部長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8-13

  • 波音公司打造全新的BSS-702衛星平臺型譜
    SS-702衛星平臺的太陽電池翼上率先采用聚光器設計,以期獲得更大功率。事實表明,聚光器設計是一項失敗的設計,導致衛星太陽電池發電效率很快大幅降低。無獨有偶,波音公司的BSS-601衛星平臺較早采用了電推進裝置用于南北位置保持,其電推進產品為13cm直徑氙離子推進器(XIPS)。而統計發現,在2000年以來全球通信衛星發生的電推進故障事件中,BSS-601衛星平臺電推進故障事件占60%以上。上述兩大挫折曾導致波音公司的商業通信衛星市場一度跌入低潮。隨后,波

    國際太空 2012年11期2012-07-25

  • 阿里安5ECA火箭一箭雙星發射GSAT-8衛星和ST-2衛星
    S2000”衛星平臺建造,該星由新加坡電信公司(SingTel)和臺灣中華電訊公司(Chunghwa Telecom Company)合資成立的ST-2衛星投資公司負責運營,屬阿里安公司繼1998年發射ST-1衛星之后,發射的第二顆ST系列衛星。GSAT-8衛星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基于其I-3K衛星平臺建造,發射質量為3100 kg(未添加燃料時質量為1425 kg),星載24路Ku波段轉發器和一臺GAGAN導航載荷,是阿里安系列火箭在近30年中

    衛星與網絡 2011年7期2011-06-05

  • “帕拉帕-D”通信衛星在我國發射
    亞宇航公司的衛星平臺有6個系列:“Spacebus -100”、“Spacebus -300”、“Spacebus-2000”、“Spacebus-3000”、“Spacebus-4000”和“Ekspress-4000”。先進的“Spacebus”型衛星平臺被各衛星公司和衛星制造公司采用較多。 “Spacebus-4000B3”衛星平臺“Spacebus-4000”系列起源于3000系列,是3000系列的升級版,應用于通信衛星的Ku、C、Ka、X、S、L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09年18期2009-01-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