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錯帶

  • 鹽城沿海灘涂濕地不同植物群落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的不同植物群落交錯帶為研究對象,對不同植物覆被區的土壤理化指標進行分析和比較,明確四季灘涂濕地不同植被群落交錯帶下植物生長過程中土壤理化特性因子的變化情況,為進一步科學認識海濱濕地植物群落生境的生態過程及其動態演變打下基礎,也為海濱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提供科學指導。1 材料與方法1.1 土樣來源及預處理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自然保護區(32°43′53″~32°52′57.16″N,120°53′58.38″~121°3′13.06″E)具有高泥淤泥質海灘,由海

    安徽農業科學 2023年19期2023-10-28

  • 不同生態類型區對人類活動凈氮輸入的影響——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例
    ——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例劉 歡1,雷秋良1*,杜新忠1,安妙穎1,劉曉彤2,邱衛文3,武淑霞1,劉宏斌1(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1;2.寧夏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寧夏 銀川 750002;3.新西蘭皇家植物與食品研究院,新西蘭 基督城 7608)為探究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在不同生態類型區人類活動對凈氮輸入的影響,基于人類活動凈氮輸入模型(NANI),以北方農牧交錯帶7省、23地級

    中國環境科學 2023年10期2023-10-26

  • 農牧交錯帶與早期中華文明的形成
    ,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就是這樣一個地理單元。農牧交錯帶是一種特殊的自然生態地帶,通常是指耕地農業和草地牧業的過渡地帶,這里是對全球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響應最為敏感的地區之一。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概念由地理學家趙松喬先生于1953年首次提出并進行系統論述,隨后這一概念被學術界接受。在半個多世紀對這一地區進行深入研究后,學者們發現北方農牧交錯帶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歷史地理概念:它既是在東亞季風系統下自然氣候和社會經濟長期發展耦合的產物,又是我國歷史上多民族

    社會觀察 2023年5期2023-09-01

  • 退耕還林(草)工程對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作為牲畜放牧到農業發展的過渡地帶,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帶[13]。但由于人們過度放牧、開墾耕地等活動,造成了北方農牧交錯帶林地退化、土壤沙化、風沙天氣驟增等生態惡化問題[14—15]。為了應對北方農牧交錯帶的生態可持續發展,21世紀以來,政府大力投資生態恢復項目,開展了以退耕還林(草)工程為主的生態修復工作[16],退耕還林(草)工程被認為是預防和處理區域環境問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7]。因此,探究退耕還林(草)人為生態修復工程對北

    生態學報 2023年15期2023-08-24

  • 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農牧民收入與農牧民收入差距 ——基于63 縣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引言北方農牧交錯帶大多處于貧困落后地區,不合理的農業結構不僅阻礙當地經濟發展,還降低了農牧民收入。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農牧民收入得到提高,2019 年我國半牧區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 106.73 元,而全國農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6 765.99 元,比半牧區高38.48%,由此得出農牧民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農牧交錯帶農業發展水平明顯低于全國水平。農牧交錯帶作為我國農業發展的特殊區域以及貧困落后地區的典型,農民收入問題一直是制約當

    生產力研究 2022年7期2022-08-09

  • 基于人地關系視角的鄱陽湖水陸交錯帶范圍劃分
    性。其中,水陸交錯帶是過渡性地理空間的典型代表,是湖河流域中高質量發展和治理的關鍵地帶[6],然而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7]、生態環境[8]和景觀變化[9]等方面。例如,李青山等[10—11]對漓江水陸交錯帶多種植物根系進行了系統研究,揭示了特殊空間對植物生境的影響;汪朝輝等[8]利用遙感影像數據分析了洞庭湖水陸交錯帶景觀格局的變化,評估了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政策措施的積極成效。然而,鮮有學者從“自然-社會-經濟”綜合角度來研究這一特

    生態學報 2022年12期2022-08-03

  • 冠層溫度和降水對農牧交錯帶植被生產力的影響研究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作為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的地區之一,環境承載力較低[13-14]。自然與人為的綜合作用更進一步造成當地荒漠化、土壤侵蝕以及水土流失等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15-16]。周一敏等[17]對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脆弱性進行了評估,發現未來氣候變化導致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環境將更加脆弱。此外,相關研究還發現北方農牧交錯帶植被生產力的動態變化與氣象因子關系密切。何勇等[18]發現北方農牧交錯帶GPP有顯著的年際變化規律,較差的水熱匹配程度是

    草地學報 2022年6期2022-07-08

  • 洞庭湖水陸交錯帶植物群落特征
    呈現明顯的水陸交錯帶,出現多種濕地類型并存的現象,植被類型也呈現出一定的演替規律[17]。應用相關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分析和聚類分析能檢測濕地植被的變化因素[18-20]。因此,本研究利用UAV 遙感技術結合定點分析,觀測洞庭湖水陸交錯帶植被蓋度、濕地類型、群落高度、高程、優勢種數及伴生種數6 個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及植物群落特征聚類分析,以期了解洞庭湖區水陸交錯帶植被演替規律,并為開發優質濕地型牧草資源提供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區概況洞庭湖水

    草業科學 2022年6期2022-06-29

  • 氣候變化對甘肅農牧交錯帶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潛力的影響
    背景下甘肅農牧交錯帶不同糧食作物氣候生產潛力的相關研究較少,還有待深入。甘肅農牧交錯帶氣候多變、土質結構疏松,同時由于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影響了該地區農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本研究利用歷史數據開展了氣候變化對甘肅省農牧交錯帶不同糧食作物生產潛力的影響分析,以期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甘肅農牧交錯帶氣候資源的合理利用、糧食生產水平提高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區和數據來源甘肅農牧交錯帶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

    麥類作物學報 2022年4期2022-05-23

  •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耕地時空分異及驅動因素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防線,地處干旱、半干旱過渡區,生態環境敏感且脆弱,受人類活動影響顯著,且具有不同于單一農區和牧區的獨特經濟形態,一直是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研究關注的熱點區域。耕地是農業生產中最基礎的物質資料,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同時兼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鄉村產業發展與生態維護等重要作用。我國是人口大國,糧食與生態安全始終是與國家自立、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密不可分的全局性的重大戰略問題。因此,耕地資源變化的動態監測及影

    干旱區地理(漢文版) 2022年1期2022-01-24

  • 甘肅農牧交錯帶1971—2019年降水量變化研究
    3]。北方農牧交錯帶是生態系統最為脆弱和生態環境最為嚴酷的地區,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半農、半牧生態過渡區,也是全球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地區之一[4-6]。一方面,北方農牧交錯帶抗干擾能力弱,生態系統很容易發生演變;另一方面,其對環境因素的改變反應靈敏,但維持自然穩定的可塑性較小[7]。有學者研究發現,氣溫和降水量變化是導致農牧交錯帶環境變化的重要因素[8],而且自然降水是該區域農牧業生產供水的主要來源,降水量變化對該區域的農牧業結構有著顯著的影響[9]

    草地學報 2021年11期2021-12-09

  • 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城市交錯帶約束布局優化
    地,需要對城市交錯帶進行優化布局[5]。葉菁等[6]提出基于生態承載力的交錯帶布局優化方法,該方法在市域范圍內通過狀態空間法評價土地承載力,采用三維魔方方法建立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與生態承載力評價的關聯模型,根據關聯模型分析城市交錯帶布局特點,實現城市交錯帶的布局優化,該方法沒有分析交錯帶空間結構,導致總體精度低、Kappa系數低。許小亮等[7]提出基于CLUE-S模型的城市交錯帶布局優化方法,該方法在不同情境下采用非線性優化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結構,通過Logi

    計算機仿真 2021年3期2021-11-17

  • 湘潭市城鄉交錯帶土地利用變化及其對生態服務價值的影響
    衡。湘潭市城鄉交錯帶,作為鄉村向城市的過渡地帶,其土地利用類型變化顯著,人地矛盾突出,是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的關鍵區。文章主要以遙感解譯數據為基礎,深入分析湘潭市城鄉交錯帶1988 年和2018 年土地利用格局的變化情況,并就其對生態服務價值(ESV)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以期為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提供數據支持。1 研究區概述湘潭市城鄉交錯帶,位于東經112°48′~113°01′,北緯27°44′~27°58′,區域呈環狀,主要以湘蓮大道、芙蓉大道、東二環路

    湖南農業科學 2021年6期2021-08-09

  • 川滇農牧交錯帶極端降水的時空演變及突變分析
    7].川滇農牧交錯帶位于中國西南部,東經98°08′-104°58′,北緯26°28′-34°19′,包括川西36個縣和滇西北7個縣[8],除少數縣的部分地區外,43個縣大部分屬于青藏高原. 川滇農牧交錯帶地形復雜,以高原和高山峽谷為主要地貌類型,包括3個地貌單元:松潘高原、四川西部高原和橫斷山脈(圖1). 南部的橫斷山脈表現為南北向高山與縱谷交錯分布[9],大多數河流由北向南流動. 橫斷山脈阻擋了東西向的東亞季風,為南北向的南亞季風提供了通道[10].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7期2021-07-19

  • 灌溉因素訂正的北方農牧交錯帶界定*
    訂正的北方農牧交錯帶界定*高惠君1,2, 劉金銅1**(1.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石家莊 050022; 2.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 100049)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為典型生態脆弱帶, 對其科學合理的界定對基于資源利用的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北方農牧交錯帶界定的最基本條件是水分條件, 但是前人的界定均以降水作為水分條件, 均沒考慮灌溉對農牧交錯帶形成的影響。本研究在傳統界定方法的基礎上, 增加了灌溉條件訂正, 以訂正后的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1年4期2021-04-14

  • 生態交錯帶植被動態監測與評估研究進展
    )1 前言生態交錯帶是生態實體(如生態系統、群落等)之間在特定尺度下的過渡地帶,由于它是相鄰生態系統物種分布的限界,因此在生態上表現出脆弱性和敏感性[1-3].在生態交錯帶中,生態環境的基本特點和功能可以通過植被的特征、結構和功能綜合表征,因此植被成為生態交錯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4].研究生態交錯帶的特征和更替規律,對于改善環境、保護物種多樣性、推動生態學的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2 生態交錯帶概述2.1 生態交錯帶歷史回顧生態交錯帶是景觀生態學的重要概念

    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2期2020-12-13

  • 蒙東農牧交錯帶矛盾問題初探
    10051農牧交錯帶是不同自然生態環境的交錯地帶,同時也是兩種生產方式的交叉地帶。大部分北方農牧交錯帶屬于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或內蒙古自治區與相鄰省區的交界區域,蒙古族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主體民族,一直以來活動在農牧交錯帶以北的地區,隨著農牧交錯帶的不斷北移,這一區域的民族分布、經濟文化類型同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環境與人文的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1]。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年鑒》蒙東農牧交錯帶地區農業人口占比是自治區總農業人口百分之五十,耕地面

    商品與質量 2020年37期2020-11-27

  • 閩江口蘆葦與短葉茳芏空間擴展對濕地土壤磷賦存形態的影響
    部形成了明顯的交錯帶,寬度達100—150 m,且有逐年變寬的趨勢[15]。Ewanchuk和Bertenes[16]的研究表明,濕地植被之間的相互擴展不僅可影響不同植被的生態特征和養分吸收利用狀況,而且還可能顯著改變濕地群落的結構和演替過程,進而影響到濕地系統的穩定性。何濤等[13]和王華等[15]的進一步研究表明,該區蘆葦與短葉茳芏的空間擴展是雙向過程,不同植被在空間相互擴展過程中可采用不同的生態競爭策略。當前,關于閩江口濕地土壤中不同活性磷組分賦存的

    生態學報 2020年21期2020-11-24

  • 氣候與人口:歷史學視域下“農牧交錯帶”研究基本線索考察及反思
    過渡帶就是農牧交錯帶。我國農牧交錯帶可分為北方與西南兩大區域(以下若不做特定地域標識,本文所述“農牧交錯帶”均指“北方農牧交錯帶”),歷史上的農牧交錯帶不單單是一條地理過渡帶,更是中原王朝與北方草原民族碰撞與交融的核心區,同時也反映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樣式在地域組合上的遷移。從更深層意義上講,更隱含著氣候條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與操縱[1]。農牧交錯帶的出現既是地理環境自身演變的結果,也受到人類社會的重要影響。當代科學研究指出,農牧交錯帶形成于地質時代第四紀早期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5期2020-10-13

  •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水資源問題薈萃分析
    脆弱區以及生態交錯帶的影響最為深遠[1-2].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作為中國北方種植業文明與畜牧業文明的生態交錯帶,近幾十年發生了深刻的水熱條件演變,并給本地區的生態—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明顯的影響[3].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沿“東北—西南”方向橫貫中國北方(圖1),是阻擋渾善達克沙地和科爾沁沙地南侵華北以及東北南部的重要生態屏障[4、5],是海河、灤河、遼河和錫林郭勒河等河流的發源地,還是首都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區[6].此外,該地區社會經濟長期發展滯后并導致大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04-30

  • 我國啟動兩大畜牧業技術推廣示范項目
    及我國主要農牧交錯帶和“糧改飼”示范區的兩大草畜技術示范項目“農牧交錯帶牛羊牧繁農育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和“優質青粗飼料資源開發利用示范” 項目,日前在北京啟動。據“農牧交錯帶牛羊牧繁農育關鍵技術集成示范”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周振明副教授介紹,該項目將在內蒙古、山西、河北、遼寧、陜西、甘肅和寧夏等7個主要省、區農牧交錯帶和青海省內農牧交錯區建設20個牛羊牧繁農育生產模式示范基地,集成示范牛羊牧繁農育重大關鍵技術4套,總結歸納成功的牧繁農育經營模式5種,示

    農村百事通 2019年17期2019-10-08

  • 閩江口蘆葦與短葉茳芏濕地土壤無機硫形態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空間擴展形成的交錯帶群落(P.australis-C.malaccensis,記為P-C)(圖1)。采用土壤柱狀采樣器在上述典型樣地內進行土壤樣品采集,采樣深度為60 cm(每10 cm一層),每個研究樣地采集3個柱狀樣作為重復,共54個樣品。圖1 研究區域及研究樣地示意圖Fig.1 Sketch of the study region and sampling sites1.3 樣品處理與測定1.4 指標計算土壤總無機硫儲量Ls可采用下式計算:式中,LS

    生態學報 2019年13期2019-08-20

  • 城鄉交錯帶規劃管理問題的國際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緣區,也稱城鄉交錯帶(圖1)。過去的城鄉規劃往往基于城鄉二分法,即只關注城市和鄉村的規劃管理,從而忽視城鄉交錯帶。城鄉交錯帶在空間上連接城鄉,在性質上卻又區別于農村和城市,它的特殊性使其成為一個新的地域實體。因此,在進行城鄉規劃的過程中,我們應將城鄉交錯帶作為規劃管理的一部分。[1]本文將城鄉交錯帶作為獨立的空間系統,通過分析我國城鄉交錯帶存在問題,總結國外城鄉交錯帶規劃管理經驗,以便更好地規劃這一新的地域實體,為實現城鄉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導。一、城鄉交

    城市觀察 2019年3期2019-07-02

  • 城市園林景觀交錯帶空間格局三維重建系統設計
    現城市園林景觀交錯帶空間格局,為城市生態環境規劃、城市空間布局提供有效的設計方式。城市園林景觀交錯帶空間格局三維重建系統基于雙目立體視覺原理采集園林景觀格局的二維圖像,根據兩幅二維圖像特征點得到對象的三維坐標點,構建三維點云模型;基于視口轉換矩陣和屏幕坐標轉換值世界坐標系中,采用三角網生長算法構建城市園林景觀交錯帶空間格局Delaunay三角網格模型,經外觀渲染與紋理映射后,完成城市園林景觀交錯帶格局三維重建。系統測試表明,重建的三維城市園林景觀交錯帶空間

    現代電子技術 2019年24期2019-04-28

  • 農牧交錯帶社會組織發展現狀及對策
    80)1 農牧交錯帶的特點農牧交錯帶,指的是農業與牧業生態系統的邊緣交匯區域,農業、牧業在其中交錯分布。常說的農牧交錯帶,主要指北方農牧交錯帶[1]。學界基于土地利用方式、氣候、水資源或綜合考量等方式給予其不同的定義,但在區域劃分上大致相同,即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中南延伸至西南部以及河北省、山西省北部和甘肅東北部等地區[2]。農牧交錯帶的界限會隨著氣候與人類活動的變化而出現波動[3],因此該地區的自然條件與人文環境相對于其他地區更為復雜多變。值得注意的是,農

    鄉村科技 2019年4期2019-02-21

  • 山西雁門關農牧交錯帶首獲立法支持
    促進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首次通過立法優化區域農牧業結構,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保護生態環境,加快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范區建設。在農牧業結構調整方面,合理確定糧經飼比例,擴大優質飼草和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等;在生態保護上,提出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規定了禁牧、休牧、輪牧制度,加強畜禽糞污處理與綜合利用,禁止在交錯帶內經營和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等;在產業發展上,提出建設雁門關農牧交錯帶京津冀“菜籃子”和農

    山西農經 2019年23期2019-02-06

  • 漓江水陸交錯帶截污效果評價
    00083水陸交錯帶又稱為河岸帶、濱岸帶或者消落帶,是指水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之間的界面區,也是水生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進行物質交換與能量流動的重要地帶。作為保護水源的最后一道防線,水陸交錯帶可以通過物理、化學作用以及生物效應減緩徑流、攔截漂浮物、過濾泥沙、吸收懸浮物顆粒,減弱進入水體的污染物毒性,達到減少污染和保護水質的效果[1]。最早對水陸交錯帶植被截污效果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Wilson等[2]發現水陸交錯帶草本植物具有攔截徑流泥沙的

    生態學報 2018年21期2018-12-19

  • 2005-2014年南方農牧交錯帶凈初級生產力時空分布特征
    1000)農牧交錯帶是我國一條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帶,也是對氣候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反應最為敏感的區域[1]。其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受到了政府和理論界的重視[2]。南方農牧交錯帶是我國農牧交錯帶的重要組成部分[2],地處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區域內不同植被生態系統在水平空間和垂直空間交錯分布[3]。既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水源涵養區[4],又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因此區域內生態系統的改變,會對周邊區域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對

    水土保持研究 2018年6期2018-10-29

  • 北方農牧交錯帶界線的變遷及其驅動力研究進展
    文嬌?北方農牧交錯帶界線的變遷及其驅動力研究進展石曉麗1,3,史文嬌2,4※(1. 河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石家莊 050024;2.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3. 河北省環境演變與生態建設實驗室,石家莊 050024; 4. 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北京 100049)在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北方農牧交錯帶界線不斷變遷。定量辨識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北方農牧交錯帶界線變

    農業工程學報 2018年20期2018-10-19

  •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寄生蜂種類及發生規律
    ,即農田-沙漠交錯帶生態系統[3],在交錯帶內,由于其獨特的氣候及土壤,使該范圍內的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通常高于其接壤地帶[4,5]。新疆作為我國的產棉大區,位于沙漠邊緣的棉田眾多,交錯帶作為沙漠與農田生態系統的中轉地帶[6],為昆蟲的轉移提供場所,在整個生態系統中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交錯帶的研究必不可少。在這種特殊的生態系統中,蘊藏著一類珍貴的天敵資源昆蟲—寄生蜂,其可對害蟲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7]。寄生蜂主要為寄生性昆蟲,寄生于鱗翅目、雙翅目、鞘

    新疆農業科學 2018年5期2018-07-30

  • 閩江河口蘆葦與短葉茳芏空間擴展植物-土壤系統硫含量變化特征
    短葉茳芏群落的交錯帶(P. Australis-C. Malaccensis); C:短葉茳芏(C. Malaccensis)2015年7月,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在閩江入??邝X魚灘濕地的西北部,選擇純蘆葦群落(P.australis,記為P)、純短葉茳芏群落(C.malaccensis,記為C)以及兩種植物空間擴展過程中形成的交錯帶群落(P.australis-C.malaccensis,記為PC;P′C和PC′分別表示交錯帶中的蘆葦和短葉茳芏)為研究對象,

    生態學報 2018年5期2018-04-19

  • 再談“胡煥庸線”及農牧交錯帶
    目前,關于農牧交錯帶的科研項目和經費投入不勝枚舉,但是對農牧交錯帶的空間分布和面積大小等問題仍然沒有準確清晰的認識,再談“胡煥庸線”及農牧交錯帶,旨在拋磚引玉,引起更多學者對此問題的重視,推進“胡煥庸線”學術研究,為實現國家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提供更多的參考。1 “胡煥庸線”的特點及其發展21世紀初,陳全功等[9]對中國農牧交錯帶的研究發現,“胡煥庸線”表面上講的是國土東南與西北的人口比,實際上是國土的農區(主要分布在線東南)與牧區(主要分

    草業科學 2018年3期2018-03-21

  •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農田及沙漠-農田交錯帶瓢蟲的發生規律
    ]。沙漠和農田交錯帶(下簡稱交錯帶)作為沙漠與農田的過渡區域不同于其相鄰的生境[4],交錯帶生態環境優于干旱貧瘠的沙漠,同時作為自然生境又異于農田及田邊雜草,受到人為干擾較少[5]。通常認為交錯帶通常具有高物種多樣性、豐富的特有種、大量的外來種、頻繁的物質流動、敏感的時空動態性、結構的異質性和脆弱性的特點[6]。交錯帶是重要的生態樞紐,尤其是作為不同生境動物轉移和生存的中轉場所,其生態功能非常重要[7]。瓢蟲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捕食性昆蟲[8-10],其捕食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5期2018-02-14

  • 中國農牧交錯帶30年響應氣候變異趨勢分析
    00)我國農牧交錯帶是從半干旱區向干旱區過渡的廣闊地帶,該地帶具有較強的過渡性和波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類活動方式的不穩定性,進而導致該區域生態環境容易受到沖擊和破壞,而將潛在的自然環境脆弱性轉化為現實的破壞。農牧交錯帶生態環境表現出敏感性強、退化趨勢明顯等脆弱特征[1]。因此,開展中國農牧交錯帶響應全球變化影響研究對于科學合理地利用、管理交錯帶,改善生態環境等具有重要的意義。過去對北方農牧交錯帶,從土地利用[2-3]、邊界判定與變化[4-8]、生態環

    江蘇農業科學 2017年24期2018-01-12

  • 減量規劃模式下城鄉交錯帶綠地規劃研究現狀與展望?
    規劃模式下城鄉交錯帶綠地規劃研究現狀與展望?金云峰 萬 億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上海 200092文章介紹城鄉交錯帶的概念和多重作用,探討當前形勢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簡述國外城鄉交錯帶綠地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可借鑒的優點分別為 “發展階段成熟、功能演化多元”“劃定特定區域、方法彈性綜合”和 “法規體系健全、政策指引前瞻”;文章縱觀現階段我國城鄉交錯帶綠地規劃與建設現狀,分析出“規劃管理精度較低”“可依制度準則針對性不強”和 “缺乏綜合的評估和考量”的現存問

    中國城市林業 2017年6期2018-01-02

  •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鄉交錯帶空間邊界界定研究
    引力模型的城鄉交錯帶空間邊界界定研究張利利,佘濟云,李 銳,陳冬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4)以??谑袨檠芯繀^域,利用??谑?012年landsat數據以及??谑?012年統計年鑒,應用引力模型,選擇人口密度、農業用地比重、建設用地比重、景觀多樣性4個指標構建城鄉交錯帶邊界界定的指標體系,基于公里網格展開分析,界定城鄉交錯帶的邊界。研究結果表明:(1)由城市核心區到外圍腹地,引力值逐漸減少,引力值二次變化率存在斷點。(2)??谑谐青l交錯帶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7年1期2017-12-29

  • 水陸交錯帶生態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進展
    嬰摘 要:水陸交錯帶是指陸地和水域之間物質傳輸、能量轉化和信息交換的過渡帶,本文概述了水陸交錯帶的主要功能,其中主要包括截留污染物、固岸護坡、削減洪峰、生物廊道功能、促進生物多樣性及休閑娛樂等社會功能。水陸交錯帶是防止農業面源污染的最后一道屏障,關于水陸交錯帶對氮素的截留、轉化、吸收過程可以總結歸納物理途徑和生物化學途徑,影響氮素的截留效果主要因素可概括為土壤特性、水文特性、植被類型及水陸交錯帶寬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水陸交錯帶的設計和管理等研究趨勢。關

    珠江水運 2017年17期2017-10-10

  • 深化北方農牧交錯帶結構調整
    首深化北方農牧交錯帶結構調整北方農牧交錯區是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交錯鑲嵌分布,畜牧業和種植業并重的區域,更是發展現代草食畜牧業的天然優勢區。但由于人口和資源壓力,過度墾殖、超載放牧,我國農牧交錯帶存在著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等問題,成為當前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難點。2016年年底,農業部發布了《關于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推動該區域加快調整農業結構,打出了農業結構調整系列組合拳中“關鍵一拳”。為快推進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農業部辦

    中國畜牧業 2017年16期2017-09-01

  • 半干旱區濕地—草原生態交錯帶邊界判定及其群落多樣性分析 ——以寧夏四兒灘濕地為例
    濕地—草原生態交錯帶邊界判定及其群落多樣性分析 ——以寧夏四兒灘濕地為例蘇香玲1,王振錫2,3(1.新疆林業規劃院,烏魯木齊830049;2.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烏魯木齊830052;3.新疆教育廳干旱區林業生態與產業技術重點實驗室,烏魯木齊830052)為探究半干旱區濕地—草原生態交錯帶的邊界寬度及其群落多樣性,于2014年7月對寧夏鹽池縣四兒灘濕地進行野外植被調查。利用移動分割窗技術對交錯帶進行定量判定,采用Shannon-Wiener指數、S

    林業資源管理 2017年1期2017-04-10

  • 建設資源循環的生態農牧區
    產業。北方農牧交錯帶是我國旱作農業或雨養農業的主要分布區,牧草植被有著廣闊的生態適應性,同時在多年生牧草覆蓋下土壤不易侵蝕,對季節性干旱也有一定抵抗能力,在一定程度改善了該區域的生態環境條件。因此,北方農牧交錯帶要以發展高效草產業、高效低耗飼料業和草食畜牧業為核心,恢復和保護受損草地生態系統,達到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生產的協調發展,實現改善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的雙贏局面。二是加大對生態農牧區利益補償。北方農牧交錯帶經濟發展水平低,生態環境保護須從實際情況出發,

    人民周刊 2017年1期2017-03-22

  • 寧夏鹽池南海子濕地交錯帶判定及植被穩定性分析
    鹽池南海子濕地交錯帶判定及植被穩定性分析李海濤1,劉小丹2,張克斌1,苗 靜1,西拉杰·馬默1(1.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院,北京100083; 2.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102)為研究半干旱區鹽堿濕地生態交錯帶及其植被群落多樣性和穩定性,于2016年7月通過樣方(1 m×1 m)調查法對哈巴湖自然保護區的南海子濕地進行了野外植被調查。首先通過游動分割窗技術將研究區定量劃分為濕生帶、交錯帶和旱生帶3個不同生活環境地帶(以下簡稱生

    草業科學 2016年12期2017-01-11

  •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檉柳節肢動物群落結構及時序動態研究
    為保護農田沙漠交錯帶檉柳提供科學依據?!痉椒ā坎捎镁W捕法及觀察計數法,調查研究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沙漠及農田交錯帶檉柳上,植食性節肢動物及天敵昆蟲的群落多樣性及發生情況?!窘Y果】交錯帶生境檉柳節肢動物群落多樣性,均勻度指數均高于沙漠生境,沙漠生境檉柳節肢動物個體數大于交錯帶生境;沙漠生境檉柳植食性節肢動物數量遠大于交錯帶生境(約為3.26倍),沙漠生境最主要的植食性昆蟲為粉蚧(98%),交錯帶生境為粉蚧(36%)、盲蝽(53%)、蠟蟬(6%);交錯帶檉柳天

    新疆農業科學 2016年9期2016-12-24

  • “NDCCU”思維程序在“地理空間臨界點”教學中的應用
    帶、雪線、城鄉交錯帶、農牧交錯帶、市場區邊界等。這些地理空間臨界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教學中使用NDCCU思維程序分析空間臨界點,能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臻g臨界點;雪線;農牧交錯帶;地理教學;NDCCU思維程序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地理問題是教學難點,而NDCCU思維程序則可以把此問題化難為易,其對于學習地理知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學中的空間臨界點是學生認識,但不會應用的地理知識點,特別是一些不同類型,但又

    地理教學 2016年13期2016-08-05

  • 半干旱區濕地干草原交錯帶判定及植物群落與環境關系的典范對應分析
    旱區濕地干草原交錯帶判定及植物群落與環境關系的典范對應分析李海濤1,劉小丹2,張克斌1?,西拉杰·馬默1(1.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100083,北京;2.河北環境工程學院,066102,河北秦皇島)為探究半干旱區濕地干草原生態交錯帶的邊界及影響其植被空間分布格局的主要環境因子,以寧夏哈巴湖荒漠濕地自然保護區內的四兒灘濕地為例,采用樣線調查法獲得植被與環境數據:首先利用游動分割窗技術對研究區進行交錯帶定量判定,將其分為旱生帶、交錯帶、濕生帶并計算沿不同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6年6期2016-02-09

  • 雁門關農牧交錯帶草牧業文化探究
    0)雁門關農牧交錯帶草牧業文化探究賀婷婷,賀一辰,李 飛(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畜牧局,朔州 037200)文章以農牧交錯帶的草牧業文化為研究對象,選擇雁門關草牧業演變的獨特視角,對雁門關過渡帶農牧業的歷史發展過程、發展現狀及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客觀的分析和評價。通過雁門關草牧業發展的歷史軌跡、文化傳承,著重考證文化這一重要因素對草牧業發展、演變的影響,為農牧交替區草牧業的發展提供參考。草牧業 交替區 文化 雁門關雁門關農牧交錯帶[1]以我國晉西北長城上的

    中國農業信息 2016年24期2016-02-07

  • 苜蓿-荒漠草地交錯帶步甲昆蟲多樣性
    0021)生態交錯帶是兩個群落相連接的應力區,在這個應力區中,相鄰兩個群落的主要物種達到了它們的分布界限,是兩個相對均勻的相鄰群落相互過渡的突發轉換區域,具有其獨有的特性(孫儒泳,1992),交錯帶生境趨于異質復雜化,加之邊緣效應作用,導致群落交錯帶內生物多樣性變化(Harris,1988)。森林-草地交錯帶的地表昆蟲一直是生態研究和保護的重點(Davies and Margules,1998;Molnár et al.,2001;于曉東等,2006;Yu

    環境昆蟲學報 2015年3期2015-12-03

  •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2000—2010年生態環境狀況分析
    049北方農牧交錯帶是中國典型的生態環境脆弱區之一,又稱為農牧過渡帶,農牧脆弱區。在自然條件下,該區域以東南是濕潤半濕潤地區,地勢相對平坦,生態環境條件較優;而以西、以北分布著中國主要的高原和山地,地形復雜、生態脆弱。因此,這一地帶也是中國生態環境的一條重要的過渡帶和安全屏障帶[1-3]。由于受“重農輕牧”政策導向和長期形成的獨特“農業文化”影響以及“重生產輕生態”的實踐觀,農牧交錯帶區域各子系統出現大面積的農田和草地退化現象;退化草地和農田已經被證明是京

    中國環境監測 2014年5期2014-10-12

  • 1990—2010年間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植被覆蓋度變化歸因
    間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植被覆蓋度變化歸因代希波,高守杰,郭光毅,李朋澤,王新生(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以我國北方傳統農牧交錯帶為研究區,以植被歸一化指數(NDVI)表征地表植被覆蓋度,對土地利用數據和降水量、氣溫等氣象數據兩大類影響因子進行相關性分析.研究發現:1990—2010年該地區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發生了顯著的相互轉化,但占優勢的仍是草地、耕地和林地,土地利用和景觀結構未發生重大變化.研究期間,北方農牧交錯帶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

    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8-28

  • 北方農牧交錯帶變遷與范圍判定研究
    0022)農牧交錯帶又被稱之為“生態脆弱帶”[1]、“生態危急帶”和“生態環境敏感帶”等[2]。它包含的地域范圍很廣,是農牧業交匯過渡的地帶,我國生態環境和地域經濟的一個重要分界地段。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面積大、農牧交錯特征明顯、生態破壞也較嚴重。同時,也是保護我國華北平原,京津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帶,引起了國內許多學者的關注與研究。一、農牧交錯帶定義1953年,趙松喬[3]從經濟地理專業的角度首次提出“農牧過渡地帶”這一概念,他明確指出當時的察北、察盟和錫盟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8-22

  • 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氣候界線及其變遷*
    0875)農牧交錯帶是中國傳統農業區與畜牧業區相交匯和過渡的地帶,其土地利用方式有農有牧、時農時牧,也稱為農牧過渡帶、農牧交錯區、半農半牧區或生態脆弱帶[1]。我國的農牧交錯帶分布較為廣泛,北方農牧交錯帶、西南半干旱過渡帶、西北干旱區綠洲荒漠過渡帶等均具有農牧交錯帶的特征。其中,北方農牧交錯帶的面積最大、空間跨度最長、農牧交錯特征最為典型。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處于東部濕潤區與西北干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帶,處于亞洲季風的尾閭,降水年際變化較大,促使農牧界線多次進退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4年3期2014-06-04

  • 半干旱地區濕地-干草原生態系統植物群落多樣性分析
    在濕地-干草原交錯帶邊界的判定方面的研究還很欠缺。極點排序法目前主要應用于森林生態系統,其在濕地-干草原生態系統中的應用也并不常見。因此,筆者利用極點排序法,對寧夏鹽池四兒灘濕地-干旱草原交錯帶邊界進行判定,并在此基礎上對該濕地-干草原生態系統的植物多樣性進行分析,為該地區濕地的保護與恢復提供參考。1 研究區概況鹽池縣位于寧夏東部,地理坐標為E106°30'~107°41'、N37°04'~38°10'。鹽池縣北與毛烏素沙地相連,南靠黃土高原,在地理位置上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4年3期2014-05-12

  • 寧夏鹽池縣四兒灘濕地交錯帶判定及變化分析
    0083)生態交錯帶是生態系統中生物及其生態環境出現不連續的區間,通常比兩側的區間范圍要狹窄,廣泛存在于生態區域[1]、生物群區[2-3]、群落[4]等各級別尺度水平中。生態交錯帶的變化是對周圍環境變化的響應,對其位置和寬度的判定是該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不同的尺度水平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較為成熟的方法有基于相異系數的群落結構分析法[5]、環境梯度上的β多樣性分析法[6]、分類排序法[7]等,其中,游動分割窗技術是一種基于相異系數的群落結構分析法,從20世

    水土保持通報 2014年3期2014-01-26

  • 森林沼澤交錯帶的研究進展
    義,森林/沼澤交錯帶是指森林與沼澤的交錯區域,是森林向沼澤,沼澤向森林的一個過渡,在交錯帶生物資源的管理經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交錯帶上群落的生產力和環境梯度的相關性規律[1]。1 森林沼澤交錯帶的研究進展生態學分支學科之一—森林界面生態學,其中包括森林過渡帶的研究[2]。1905年,Clements把生態交錯帶的概念引入到生態學中[3]。十九世紀末牛文元等認為,生態環境脆弱帶[4],即過渡帶[5]是指處于生態系統中的界面及從界面向外伸展的“過度帶”的空

    生物技術世界 2013年10期2013-08-15

  • 基于動態指標的城鄉交錯帶邊界界定方法研究
    )1 引言城鄉交錯帶是城市要素與鄉村要素相互滲透,具有特定的人口特征、經濟特征、景觀特征的地域,也是土地利用問題最多、矛盾最尖銳的地區[1]??茖W的城鄉交錯帶范圍界定是加強這一特殊地域土地資源管理、解決用地問題的前提。20世紀早期,國外就城鄉交錯帶范圍的界定開展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如1947年R·E·迪肯森(Dikinson)根據伯吉斯的同心圓理論,將城市地域結構區由核心到外圍分為中央地帶、城鄉邊緣中間地帶和城市外緣地帶或郊區地帶,開創了城市邊緣區(即所謂中

    中國土地科學 2012年9期2012-11-22

  • 華北農牧交錯帶外來植物入侵特征分析
    00)北方農牧交錯帶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地域類型,既具有農區又具有牧區的特點,是我國農牧交錯帶的重要組成部分[1]。該地區是典型的生態脆弱區,同時也是我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等問題最集中、最明顯的地區,在我國生態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2,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頻繁,外來物種的入侵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為棘手的3大環境難題之一[4]。外來物種一旦入侵成功,不僅會導致生態系統組成和結構的變化,影響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改變入侵地的生態性質和

    草原與草坪 2012年1期2012-05-13

  • 新疆于田縣不同下墊面小氣候特征比較研究*
    展開,對綠洲-交錯帶-荒漠這種典型的非均勻下墊面系統,僅孤立地分析綠洲、交錯帶或是荒漠的特征是遠遠不夠的。于田縣內不僅有典型的干旱區綠洲,還有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綠洲-荒漠交錯帶以及大面積的荒漠[8-9],這3個下墊面上的小氣候分析是研究干旱區不同下墊面相互作用的基礎[10]。本文利用HOBO小氣候觀測儀對新疆于田縣綠洲、綠洲-荒漠交錯帶以及荒漠的小氣候因子進行了定點、連續觀測,以探討3個不同性質下墊面的小氣候變化特征,以期為防治沙漠化、維持綠洲的穩定性、保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1期2010-05-07

  • 土地利用科學中的“城鄉交錯帶”概念辨析
    科學中的“城鄉交錯帶”概念辨析余強毅1,2,陳佑啟1,2,許新國1,2(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北京100081;2.農業部資源遙感與數字農業重點開放實驗室,北京100081)研究目的:辨析現有文獻中“城鄉交錯帶”的有關概念,為其在土地利用科學中統一用法提供依據。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研究結果:(1)國內外文獻中相關“城鄉交錯帶”的概念眾多;(2)不同概念的內涵各不相同。研究結論:(1)“城鄉交錯帶”的不同提法,需根據研究領域的不同分別

    中國土地科學 2010年8期2010-02-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