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曲

  • Sentinel-1影像約束下的東昆侖斷裂帶瑪沁—瑪曲段現今地殼變形特征
    ·a-1逐漸降至瑪曲縣以東的2~9 mm·a-1(Kirby et al., 2007; Harkins et al., 2010; Li et al., 2011; Diao et al., 2019; Zhao et al., 2022),但是對東段滑動速率是在98°E以西緩慢向東遞減,還是在距離斷裂帶最東端150 km以內快速向東遞減存在一定爭議.此外,東昆侖斷裂帶中西段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地震,如1937年托索湖MS7.5地震、1963年阿拉克湖MS7

    地球物理學報 2023年11期2023-11-04

  • 近63a黃河源區氣溫變化規律分析
    源頭區、黃河沿-瑪曲、瑪曲-唐乃亥[7-8],如圖1所示,分別對黃河源區及其三個分區進行氣溫變化特征分析。本文選擇黃河源區及周邊14個國家氣象站點(見圖1)1956-2018年逐日氣溫數據資料,采用修正反距離加權平方法[9]和泰森多邊形法[10-11]對氣溫數據進行空間插值,對個別氣象站點缺測數據,采用其他站點相應日期數據進行插值,由此得到黃河源區及其三個分區的氣溫數據。圖1 黃河源區研究分區及氣象站點空間分布3 研究方法3.1 Mann-Kendall趨

    四川水利 2022年4期2022-08-18

  • 瑪曲地區植被變化及對極端氣候的響應*
    滯后性[12]。瑪曲地區地處氣候敏感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因此本研究采取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來對瑪曲地區植被覆蓋狀況進行研究分析。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1.1 研究區域概況瑪曲濕地草原位于甘肅省西南部,總面積達1.019 萬km2,海拔在1 500.0~4 806.0 m,氣候高寒陰濕,屬于半濕潤過渡地帶的草原區,同時也屬氣候敏感區。在這里累計有超過300 條支流,像神經纖維一樣交叉穿梭在這片草地,黃河最初流入瑪曲時,所攜帶的水量資源只占黃河總水量的五

    甘肅科技 2022年6期2022-08-17

  • 1956 年~2020 年黃河源區徑流變化規律分析
    人為研究黃河源區瑪曲站、唐乃亥站的月天然徑流序列演變規律,選取1952 年~1997 年數據分析得出瑪曲站年內分配的不均勻性、集中度以及相對變化幅度均略高于唐乃亥站,而其絕對變化幅度較小[6]。劉希勝等人為黃河源徑流變化規律,選取過程線法、集中度和集中期方法分析了黃河沿站、吉邁站、瑪曲站及唐乃亥站4個水文站1960 年~2012 年徑流的集中度和趨勢性,研究發現吉邁以上徑流量年際變化呈不顯著增加,而吉邁以下呈減少趨勢[7]。蔡宜晴等人為研究三江源區1956

    陜西水利 2022年6期2022-07-08

  • 目送黃河出關
    送黃河出關黃河在瑪曲拐了第一彎甩下一片葳蕤。出了瑪曲。黃河還要拐很多彎。一彎比一彎苦每到秋天。青草都要站起來目送黃河出關。像落日目送風雪途中的轉經人。牧羊人受傷的牧羊人被抬下山的那刻站著的羊突然跪下來鄭萬明,筆名江航。上世紀八十年代發表作品。詩作散見于《詩刊》《解放軍文藝》《兒童文學》《少年文藝》《詩歌報月刊》《飛天》《星星詩刊》《鹿鳴》《綠風》《北京文學》《青海湖》《詩潮》《北方文學》《四川文學》《延河》等雜志。

    滇池 2022年7期2022-06-29

  • 論馬原《虛構》對故事真實的創建和顛覆
    沿用)到麻風病村瑪曲村的一段經歷。在整個故事的發展中,馬原通過描寫故事情節、故事細節來增強整個故事的真實感。整個故事是由三個小故事交織串連而成,第一個故事是關于一個啞巴老人,他在瑪曲村幾十年不曾說過話,并且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爬山,在山上踩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榜R原”剛來到這里還沒有進村的時候就遇到了他,這位“啞巴老人”簡直像是瑪曲村的守護神一般,守衛著這個小小的安寧的村落,不讓外人來干擾這個世界,因此,當他爬山看到“馬原”,就先放了一槍給他一個下馬威,也

    焦作大學學報 2021年4期2021-12-08

  • 找信號
    》《荒原上》等。瑪曲才讓從縣上回來的那天晚上,民兵班長那日森在德州民兵微信群里面通知:明天早上,民兵集合去找人。要找的這人叫大成,是民兵更登加措的父親。因為和妻子吵架,被這個兒子架在墻角抽了耳光,他羞憤欲絕,借酒消愁了一個星期,失蹤了。他的小汽車停在鄉上信用聯社門口,最后一次有人在鄉政府東南蓮花湖方向的沙土路上見過他。所以他有可能進入沙窩了。當時他身穿黑色廉價人造皮衣,一頂兒子戴過的深藍色棒球帽,一條牛仔褲,腳上是黑色旅游鞋。在他失蹤之前,他給兒子發了二十

    花城 2021年4期2021-09-18

  • 瑪曲MS4.4地震震源機制解及其構造意義探討
    右的東昆侖斷裂帶瑪曲—瑪沁段發生了甘肅瑪曲MS4.4地震(34.28°N,100.90°E),兩次地震在時間、空間上的聯系值得研究。東昆侖斷裂帶瑪曲—瑪沁段因最后一次大地震離逝時間已接近或超過其復發周期,一直受到學術界的關注[1]。前人研究顯示:一個地區的地震活動序列實際上反映了該區不同斷裂間的相互作用過程,通過應力轉移,一條斷裂上的地震活動會明顯地影響鄰近斷裂上的地震發生[2]。該影響可表現為應力觸發,即導致地震叢集式發生[3]。且已有研究表明,大陸內部

    地震工程學報 2021年4期2021-08-06

  • 虛構與荒誕書寫背后的深層意義
    的聯系只是圍繞著瑪曲村這個地點。故事的分支并未擁有緊密的聯系,期間敘述的視角也有所變化,它們像是被作家強行拼湊在一起,這種破碎的結構本身便具有一定程度的荒誕性。另一個明顯的荒誕落點便是故事的時間節點,瑪曲村中的時間仿佛是不可計算的?!拔摇痹诨貞洉r曾經說自己應該是在五月四日到達瑪曲村,在瑪曲村待了七天之后離開,問起在路上碰到的人時對方卻回答當天是五月四日。由此故事的結尾便再次出現一個疑問,如果到達和離開的時間均是五月四日,那么中間在瑪曲村停留的七天便無從解釋

    青年文學家 2021年14期2021-07-29

  • 黃河瑪曲(二)站走航式ADCP 流量測驗比測分析
    上游水文水資源局瑪曲水文站,甘肅瑪曲747300)1 瑪曲水文站基本情況瑪曲水文站設立于1959 年1 月1 日,由黃河水利委員會設立為基本水文站,是黃河上游的重要控制站。境內有140 余條支流匯入黃河,有“黃河上游蓄水池的美譽”,是黃河上游的主要產匯流區。在基本水尺斷面上游1 200 m 和下游1 300 m 處均有90°的彎道,高水時下游彎道和測驗河段可以起到控制作用。水位流量關系低水時多為單一線或臨時曲線,中高水時多為繩套。2 走航式ADCP 情況本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年6期2021-04-24

  • 東昆侖斷裂瑪沁-瑪曲段斷層結構和應力場特征研究
    斷裂帶東段瑪沁-瑪曲段幾何結構特征較為復雜,地處人口較多的地震空段,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專家學者從歷史地震地表破裂展布、長期滑動速率和古地震復發序列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討論。結果表明,東昆侖斷裂帶存在明顯的滑動速率遞減現象,東昆侖斷裂帶中西段滑動速率較高,東段滑動速率較低,總體趨勢是在瑪沁-瑪曲段發生了速率遞減。但對于為什么在瑪沁-瑪曲段發生速率遞減,目前存在分歧[1],對于東昆侖斷裂的東延問題也有不同的認識。精準的地震定位結果能夠提供有效的地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21年1期2021-01-07

  • 瑪曲格薩爾賽馬節賽事發展研究
    730030)瑪曲在藏語中是黃河的意思,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瑪曲縣,其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甘、青、川三省交界處.全縣雄奇美麗的風光,恍如史詩中傳說的景色,和諧發展的凈土,豪爽質樸的民風,豐富多彩的文化,在整個藏區素有“卓格嶺地”和“神秘羌?!敝Q,是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的發祥地.自古以來,馬是藏族人民交通、生產以及戰爭中的重要工具和幫手,在草原流傳的傳統騎賽類項目中,賽馬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且流傳最廣的一項民間傳統體育活動,賽馬也是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12-21

  • 瑪曲濕地分類及植物資源調查分析
    一、瑪曲濕地概況瑪曲縣位于甘肅省西南角,青藏高原東端的甘、青、川三省交界處。地理坐標:100°45'45"-102°29'00"E,33°06'30"-34°30'15"N,總面積為 10190.8 平方公里。隸屬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以西傾山為界,與甘肅省碌曲縣接壤,東南與四川省若爾蓋、阿壩縣隔河相鄰,西與青海省久治縣、甘德縣、瑪沁縣相連,北鄰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瑪曲縣處于第二和第三階梯交界帶,屬甘南高原的西南部分。全區海拔多在3300~4806米間,

    甘肅林業 2020年4期2020-09-24

  • 甘南藏區美術寫生資源的考察
    的“藝術圣地”。瑪曲縣人文景觀二十多處,瑪曲有獨具特色的藏文化風情、宣俠父紅色革命烈士紀念館、格薩爾王發祥地、天下黃河第一彎、天然遼闊的草原文明等吸引中外藝術創作者和攝影家來瑪曲尋找創作的靈感和素材,通過考察對瑪曲寫生資源素材進行分類研究,歸納出寫生類型、適應的畫種及寫生路線。關鍵詞:素材 季節性 藝術圣地 寫生資源瑪曲縣位于甘南州西南部,是甘、青、川三省的交接地帶,黃河第一彎曲部.瑪曲縣東北與碌曲縣接壤,東南與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為鄰,西北部與青海省久治縣、

    藝術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3

  •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于甘青川交界處的瑪曲大草原,卻看到了一條讓人驚嘆而又不能不相信的藍色黃河,藍得那樣美麗,藍得那樣純粹,這就是號稱“天下黃河第一彎”的黃河首曲!當地的藏民把這條河喚作“瑪曲”。這里因河而成,也因河得名,瑪曲,很幸運的成了全國惟一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命名的縣。瑪曲在甘肅省西南部的最邊上,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出發,過尕海后,沿204省道一路向西南進發,翻過海拔4000多米的尕瑪梁山口,瑪曲就近在眼前了。把車停在山頂上,透過繚繞的云氣,遠遠望見一條銀

    中國畜牧業 2020年1期2020-04-07

  • 甘南瑪曲“格薩爾賽馬會”發展現狀調查
    摘? ? 要: 瑪曲賽馬會是格薩爾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當地文化風情與歷史審美的集中體現。近年來,在政府的引導下,賽馬會的發展趨向規范化、系統化,一年一度的賽馬為當地的旅游、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打造了更美瑪曲,打造了“中國賽馬之鄉”。此次調查以第十二屆格薩爾賽馬會為對象,研究瑪曲賽馬的發展現狀及特征,發現了瑪曲賽馬會存在的問題,并就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了探討。研究結果將對深層挖掘瑪曲地域文化,傳播瑪曲格薩爾賽馬文化,打造“幸福美好新瑪曲”做出探索。關鍵詞:

    文教資料 2020年3期2020-03-26

  • 基于TVDI的瑪曲土壤濕度時空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究,并鑒于研究區瑪曲地區為低植被覆蓋區,本研究認為TVDI方法能較好地適用于反演研究瑪曲土壤濕度狀況;因此,本研究依據TVDI方法來揭示瑪曲地區土壤濕度時空變化特征以及引起土壤水分變化的關鍵影響因素,從而為瑪曲生態保護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瑪曲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是甘南州主要的牧區和唯一的純牧業縣。因是黃河第一彎曲部而被稱為黃河首曲,是黃河重要的水源涵養區,由于海拔較高,發育的草甸生態系統較為脆弱,也因此成為典型的生態脆弱區。研究瑪曲地區土壤水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9年4期2019-09-04

  • 瑪曲:美麗的黃河首曲大草原
    于青甘川交界處的瑪曲大草原,卻會看到一段讓人驚嘆而又不能不相信的藍色黃河,藍得那樣美麗,藍得那樣純粹,這就是號稱九曲十八彎的黃河首曲!天下黃河第一灣、世界最大最美濕地草場、《格薩爾王》史詩的發祥地、東方神驥河曲馬的家園……在這里,每一片草原都是一幅畫,每看一眼都是風景,每行一步都有故事。黃河首曲蔚藍如夢靜如許從尕海一路向西,翻過海拔4000多米的噶瑪嶺山口,我們特意把車停在山頂上,透過繚繞的云氣,遠遠望見一條銀白色的河流把天地分開,河水在陽光下泛著銀光,像

    旅游縱覽 2018年5期2018-05-10

  • 路過若爾蓋草原(組詩)
    夢境里把自己刻進瑪曲 放進天葬臺過了尕海瑪曲的夜 瞬間打磨完一行八人把我們 扔進佛教和奶茶味的牧區路過若爾蓋草原在高寒潮濕的地方黑頸鶴已遠走他鄉土撥鼠和田鼠歡喜一位突然竄出的藏胞解構了若爾蓋的格?;ㄒ约跋У乃春瓦|闊的秩序在鐵絲網和大河的源頭我們走著同一條路 似乎永不抵達或者親切如昔一種溫柔散漫的外香 正在抵達這些無名的怒放 遲疑和返回疑問 是路上必然的風景在這時空倒退之境美讓人疲倦 隱秘的水源如鷹消失在牦牛的咀嚼中 睡意昏沉一些帶電的事物襲來粗獷和微光

    椰城 2018年3期2018-03-29

  • 瑪曲,黃河在這里拐了第一道彎
    王文揚對于瑪曲,我早有敬仰,一是因為它的高度,二是好奇它的神奇傳說,三是憧憬那里美麗的風景。瑪曲,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處,東與甘肅省碌曲縣、四川省若爾蓋縣接壤,南與四川省阿壩縣相鄰,西與青海省久治縣、甘德縣、瑪沁縣相連,北與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相接。瑪曲,藏語的意思是“黃河”,瑪曲是全國唯一一個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直接命名的縣城。黃河九曲十八彎,在瑪曲拐了第一道彎。黃河在這美麗富饒的大草原上,從西南入境,又從西北流出,蜿蜒前行400多公里,形成了九曲

    絲綢之路 2017年17期2017-09-13

  • 瑪曲珍 為9000多門巴族群眾代言
    德興鄉黨委委員白瑪曲珍是本屆代表中,門巴族的唯一一位全國人大代表。每年參加兩會,白瑪曲珍心中總是裝著門巴族群眾最關心、最期待的大事小事,積極代表家鄉群眾發聲。她履職以來提交的“盡快讓墨脫擺脫高原孤島的制約”、“讓墨脫實現鄉鄉通公路”等關于邊境地區交通建設、提高邊民補助等9份有關家鄉建設和民生發展的建議都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回應和落實?!霸谕鈱W習那些年,看到別人出門坐汽車、坐火車、坐飛機,而墨脫人民想到外面看看,卻只能靠雙腳?!卑?span class="hl">瑪曲珍說,“去的地方越多,越覺得

    中華兒女 2017年6期2017-04-22

  • 基于RS和GIS的瑪曲高原土地沙漠化時空演變研究
    于RS和GIS的瑪曲高原土地沙漠化時空演變研究胡夢珺*,潘寧惠,左海玲,李向鋒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蘭州 730070基于RS和GIS空間分析技術,以瑪曲高原多期Landsat遙感數據為主要信息源,監測分析了1977—2014年瑪曲高原沙漠化土地的時空演變規律。結果表明:近40年來瑪曲高原的土地沙漠化經歷了迅速發展—緩慢發展—急速逆轉—緩慢逆轉—快速逆轉的變化過程。1977—1995年瑪曲高原沙漠化處于快速擴張階段,年均擴張速率為3.01%;1

    生態學報 2017年3期2017-04-10

  • 略談安多瑪曲牧區話中的詞綴
    州 737000瑪曲縣位于青藏高原的東部,今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藏語中黃河為“瑪曲”,因為黃河九曲第一灣在那兒流河,所以取名為瑪曲,而且都是純游牧民。瑪曲的牧區話不同于農區話和半農半牧區的話,有很明顯的牧區風格,瑪曲牧區話發音很重而且很威武,音調有很突出明顯的特點。還有很多古詞,前后加字后綴詞音調和時態的變化也是很明顯[1]。下面舉例說明瑪曲牧區話中后綴詞的使用法和后綴詞的變音。一、人稱的前綴詞aapha[apa]父親,ama[a ma]母親,a

    成功 2017年12期2017-03-27

  • 基于遙感監測的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其人文驅動力分析
    ,730000)瑪曲作為青藏高原地區典型的生態脆弱區和敏感區,對不同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響非常敏感,為解決草地面臨的退化問題,實現瑪曲草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本研究利用2004-2013年的MODIS-EVI數據和相關的社會統計數據反演了瑪曲草地退化的時空格局,發現10年間瑪曲草地退化主要從西北部高海拔地區逐漸轉向東南部低海拔地區,在此基礎上利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人文因素對草地退化空間差異的影響。結果發現,1)人類活動對草地退化的影響比較大,距離牧

    草業科學 2016年12期2017-01-11

  • 1964-2014年瑪曲高原土地沙漠化驅動力定量分析
    64-2014年瑪曲高原土地沙漠化驅動力定量分析胡夢珺, 潘寧惠, 李向鋒, 左海玲(西北師范大學 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目的] 對瑪曲高原土地沙漠化的驅動因子進行定量分析,為黃河上游地區沙化草地恢復及生態環境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基礎。 [方法] 以多期瑪曲高原遙感數據和近50 a氣象及社會經濟資料為數據源,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開展研究。 [結果] 1964—2014年,瑪曲高原沙漠化土地的擴張是綜合貢獻率高達57.18%的自

    水土保持通報 2016年4期2016-10-10

  • 瑪曲美麗的黃河首曲大草原
    文.圖白 英?瑪曲美麗的黃河首曲大草原文.圖白英藍色的黃河!黃河因它的河水渾黃而得名,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條大河桀驁不馴、激情澎湃。然而,當你來到位于青甘川交界處的瑪曲大草原,卻會看到一段讓人驚嘆而又不能不相信的藍色黃河,藍得那樣美麗,藍得那樣純粹,這就是號稱九曲十八彎的黃河首曲!天下黃河第一灣、世界最大最美濕地草場、《格薩爾王》史詩的發祥地、東方神驥河曲馬的家園……在這里,每一片草原都是一幅畫,每看一眼都是風景,每行一步都有故事。鏈接:“中國·瑪曲格薩爾賽

    中國西部 2016年8期2016-09-12

  • 瑪曲旦 怒江邊上的“郵路天使”
    ,笑容很靦腆。尼瑪曲旦,這個出生于1985年的大男孩,自2005年成為一名鄉村郵遞員以來,就一直行走在察隅縣至察瓦龍鄉的馬班郵路上。在這條顛簸小道上,一邊是懸崖峭壁,另一邊則是奔騰的怒江。十余年來,靠著一匹馬、一輛摩托車和一雙腳,尼瑪曲旦跋涉了近3萬公里,投遞報紙、雜志、信件、包裹超過10萬件,從來沒有延誤投遞班期,也從來沒有丟失過郵件,投遞準確率達100%。他用自己的青春和行動,在雪域高原奏響了一曲動人的樂章。行走在雪域高原的“綠色身影”尼瑪曲旦在微信中

    中華兒女 2016年16期2016-09-10

  • 中國瑪曲“格薩爾”賽馬大會的特征及社會價值探析
    7000)?中國瑪曲“格薩爾”賽馬大會的特征及社會價值探析宋天亮(甘肅民族師范學院體育系,甘肅甘南747000)摘要:藏族賽馬活動歷史悠久,瑪曲格薩爾賽馬大會只是從2004年才興起.通過對這一民族體育活動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該項賽會參與群眾地域廣闊,顯示出鮮明的地域及多民族共同參與的文化和體育融合特征.賽馬活動可以給參與者、游客及群眾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益處,提供了積極的休閑方式,帶來愉悅的精神享受,提高身體素質,改善健康狀況,迎合全民健身;還具有維護民族地區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3-28

  • 瑪曲縣沙漠化草地褐鱗苔草固沙特性初探
    730020)?瑪曲縣沙漠化草地褐鱗苔草固沙特性初探康建軍1,2,趙明1,李廣宇1,張繼強1,王芳1(1.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甘肅 蘭州 730020;2.中國科學院 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甘肅 蘭州730020)[關鍵詞]沙漠化草地;褐鱗苔草;固沙特性;推廣應用;瑪曲[摘要]褐鱗苔草(Carex brunnescens)是瑪曲縣沙漠化草地固沙的先鋒植物,對維護瑪曲高寒草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有重要作用。為了揭示褐鱗苔草種群的繁殖及固沙特征,對

    中國水土保持 2016年2期2016-03-24

  • 西北草原
    瑪曲真誰要去西北草原,請帶我問候迷迭草,格?;?,云朵下的野紫菊那里有一個我的朋友,他快老了陽光已經照不進他的心扉,他喝酒埋怨著命運,把詩歌丟棄塞外誰要去甘南草原,請帶我問候九曲之上的星空,讓它在寂寞的夜晚陪伴迷茫的靈魂,那個孤獨的人是我一生的摯愛,他是雪山的兒子高原的守望者,他是草原上質樸同胞誰要去瑪曲草原,請告訴我的朋友并且請他,用故鄉的花朵為我做一頂帽子,五彩斑斕的帽沿上有他的二十歲青春,也有我十八年的年華我們可以在另一種地方,不期而遇干裂的草原,愛

    北方作家 2016年1期2016-02-19

  • 尋根的人(外二章)
    ,望而卻步……在瑪曲:探黃河源我堅信遇到黃河的年輕時代。水道迂緩,跋涉而來的外鄉人如釋重負:遠眺黃河明媚的曲線,我們不由得輕吁一口氣。這樣的壯舉終于讓我們與自己冰釋前嫌,像以往我們未曾跟自己過不去;像我們未曾有過孤僻、憂郁、偏執,或恐慌癥。慢下來的不單是身體(這無法捉摸和描述的物象):我們短暫的休克接近于完美,同樣也可稱之為幸福!我們從自己里走出,毅然決然。我們無需再死守和押送自己,并在河灘上與自己依依惜別。我目睹自己跟隨黃河宛轉,折踅,飄逸,放任自己去向

    散文詩世界 2015年10期2015-11-22

  • 瑪曲印象(二章)
    曳曳。飄出了一個瑪曲,飄出了天下黃河第一彎。平靜。溫柔。恬美。像拉斐爾筆下的圣母一樣慈祥。水草沿岸而生,綠色的鑲邊勾勒著纏綿的腰肢。白色的褐色的灰色的黑色的水鳥,飛翔成無數幀蝶翼。野花怒放,香氣在波浪上蕩漾。一切,皆因黃河而美麗。黃河之水,哺育著瑪曲草原的小草、鮮花、湖泊和河流。還有馬群、牛群和羊群。還有帳篷和炊煙。黃河,大愛的母親,盡情享受瑪曲草原上最亮的民歌、最美的舞蹈和最白的牛奶。并向遠方,昭示生命的永恒。格薩爾陽光一樣燦爛的名字,和一個民族共同閃亮

    星星·散文詩 2015年4期2015-05-30

  • 近40年瑪曲地區牧草生長期蒸降差的變化特征
    作747000)瑪曲縣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黃河徑流的主要匯集區和黃河上游至源頭的重要水源涵養和補給區,黃河在瑪曲縣境內由南、東、北環繞而過,形成了“U”字形的第一彎,全境流程433 k m,補給水量達黃河上游總水量的45%,是黃河的天然“蓄水池”,瑪曲草原在維護黃河流域水資源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近年來,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瑪曲縣境內沼澤濕地明顯減少,許多濕地和湖泊干涸[2-4],草原的生產性能和生態功能大幅下降,

    草業科學 2015年2期2015-04-08

  • 甘肅甘南州瑪曲黃河濕地保護對策法治研究
    00)甘肅甘南州瑪曲黃河濕地保護對策法治研究高云琪(甘肅師范學院,甘肅合作747000)生活在甘南的各族人民利用自然環境改善生存狀態是無可厚非的,但近些年來由于人口過度的增長導致對甘南濕地、森林、草原等過度的利用開發,加之自然災害等因素,甘南自然環境受到很大的破壞,就甘南濕地而言,與以前相比,萎縮已經非常嚴重。瑪曲縣所在的甘南濕地素有“中華水塔”之美稱,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該濕地資源有沼澤、湖泊、泥炭、河流等類型,主要分布在瑪曲、碌曲縣境內,

    河南科技 2015年22期2015-03-23

  • 制度經濟學視角下不同聯戶規模對草地生態系統的影響
    經濟學視角下選取瑪曲不同聯戶規模進行了比較,通過實地調研發現聯戶經營作為一種更具生命力的內生制度不僅減少了監督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實行聯經營的草場草地質量要優于單戶,可見聯戶經營成為牧民理性選擇的結果。關鍵詞:瑪曲;單戶;聯戶;經營管理模式;產權中圖分類號:S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4-0305-031、引言草地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水源涵養、調節氣候、碳匯、保持水土、美化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

    綠色科技 2014年4期2015-01-06

  • 黃河唐乃亥以上地區洪水變化特點分析
    對黃河沿、吉邁、瑪曲、唐乃亥4 個水文站洪水變化特點進行分析.源區水文站依次為黃河沿、吉邁、瑪曲、唐乃亥站.從源頭往下游隨著沿途支流的逐漸匯入,流量逐漸增大[3].由于黃河沿水文站處于黃河源頭,來水僅僅依賴于冰山融雪,因此黃河沿水文站流量很小,一般均在100 m3/s 以下,基本上屬于基流,最大洪峰流量為171 m3/s,最小僅為5.3 m3/s,難以進行洪水劃分.因此,筆者在對河源區各水文站洪水特性進行分析時未包括該站,主要研究其他3 個站的洪水特性.由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6期2014-11-25

  • 山間寺院
    東通向陰晴不定的瑪曲草原。我原本想著把馬留在坡地,徒步去寺里轉轉,但起身之后,忽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心虛:寺院的寂靜使它顯得那么遙遠,仿佛另一個世界,永遠地排拒著我,無法靠近。我只好重新坐下,坐在自己的悵惘之中。但不久,那空空的寂靜似乎也來到了我的心中,它讓我聽見了以前從未聽見過的響動——是一個世界在寂靜時發出的神秘而奇異的聲音。年圖乎寺——這是瑪曲歐拉鄉下一座寺院的名字。但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對我有意義的,只是它陽光下暴露的燦爛的寂靜。散文詩

    散文詩世界 2014年6期2014-11-23

  • 瑪曲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多樣性分析研究
     等摘要:通過對瑪曲人工草地(一年生燕麥地、兩年披堿草地)、天然草地和撂荒地的群落特征分析比較,結果表明:天然草地的群落中優勢種為早熟禾(Poa pretensis)、披堿草(Elymus dahuricus),優勢度分別為0.798、0.627;一年生燕麥地的雜草主要有香薷(Elsholtzia ciliate)、蓬子菜(Galium verum)、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優勢度從大到小依次為:0.204,0.142和0.08

    草原與草坪 2013年6期2014-10-10

  • 我的同學白瑪曲
    王惠白瑪曲珍,我初中時期短暫的同學,用20多年的堅守,把理想和追求、青春和夢想傾注在了被稱作“蓮花圣地”的家鄉——西藏墨脫,也把我對青春的記憶一點一滴攢積在歲月的長河中。初識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當我轉學到林芝地區一所初中時,白瑪曲珍是班里唯一的門巴族女孩。她清秀、樸素、靦腆,字寫得認真、工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認識她讓我第一次聽說了墨脫,第一次知道在西藏還有一個叫門巴的民族,也是第一次聽到青澀而質樸的夢想——回到家鄉教書,讓更多的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飛翔。我驚

    黨建 2014年7期2014-10-08

  • 黃河上游瑪曲地區1971—2010年云量的變化特征
    000)黃河上游瑪曲地區1971—2010年云量的變化特征吉哲君,王麗娜,李國軍,寧和平(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氣象局,甘肅 合作 747000)利用瑪曲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1971—2010年的總云量、低云量等觀測數據,用線性趨勢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對瑪曲地區近40 a總云量、低云量的月、季、年際、年代際變化和周期性變化特征進行分析。研究表明,近40 a來,平均總云量距平在-0.1%~0.1%之間,保持了很好的穩定性,平均低云量以4.0%/10 a的速率遞增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4年5期2014-02-13

  • 問候瑪曲
    卓什么使我想起瑪曲那未經之地馬兒自由奔跑勁風歌唱著經幡上的文字詩歌覆蓋過來韻律便在心頭響起累計著靈魂向往的次數從去年冬天開始那位幻想之子從瑪曲夢游而來直到藏歷新年來到的一瞬鐘聲響起 鞭炮齊鳴子夜中的寺院桑煙繚繞長跪著的人兒恍然聽到遙遠的瑪曲終于吐露心曲那么意外 卻又充滿溫暖回避無濟于事幻想中耽擱的孩子執著地消耗著手機話費致使腳步匆忙的神靈也感到好奇停在山崗側耳聆聽你可愿意與我同行一起遠赴那前生曾叩首的圣地美麗的瑪曲日夜流淌美麗的瑪曲云間穿行美麗的瑪曲陽光

    江南詩 2013年4期2013-10-26

  • 瑪曲重要水源補給區的生態功能恢復策略
    州730020)瑪曲草原是黃河徑流的主要匯集區和黃河上游至源頭的重要水源涵養區,補充黃河水量約45%,對黃河徑流的調節有重要作用。近年來,由于瑪曲草原的生態治理出現偏差,生態惡化,水源減少,從而直接影響黃河下游流域的生態安全。本研究從宏觀和整體生態功能恢復出發,兼顧各方利益,闡述減少人畜活動,養草補樹恢復瑪曲重要水源補給區生態功能,以引起國土資源、林業、牧業、水利、氣象等多部門政府和廣大科技人員重視,為國家生態安全做出貢獻。1 瑪曲草原的重要性和區域特色1

    草業科學 2012年5期2012-03-31

  • 瑪曲草原植被NDVI與氣候和載畜量變化的關系分析
    累加或時滯效應。瑪曲草原作為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的重要組分,是黃河上游地區重要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屏障[9],也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生產基地[13]。但在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綜合影響下,瑪曲草原退化嚴重,嚴重影響當地生態平衡。目前,僅有少數學者對瑪曲地區的氣候變化進行分析[14,15],雖然陳世強等[9]對其植被NDVI與氣候因子關系進行了研究,但由于瑪曲植被由典型草甸、高寒草甸、沼澤化草甸和鹽生草甸組成,以藏系家畜放牧利用為主,而人類活動(以家畜放牧干擾為主

    草業學報 2012年4期2012-01-02

  • 瑪曲藏族民歌彈唱
    747000)瑪曲藏族民歌彈唱溫麗云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系 甘肅合作 747000)在中國民族音樂中常見的各種樂器與其表演定形式,已被人們熟知,但對藏族的龍頭琴彈唱了解的人卻很少、作為藏族民間音樂的一個代表對他進行發掘、搶救、保護、將帶動和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豐富和完善中國民族音樂史、民族民間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瑪曲;藏族;民歌;龍頭琴;彈唱勤勞的藏族人民在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優秀的文化精神產品,甘肅省瑪曲縣民間彈唱便是其

    大眾文藝 2011年9期2011-08-15

  • 瑪曲斷裂帶土壤氣汞、氡地球化學特征①
    000)0 引言瑪曲斷裂帶屬于東昆侖活動斷裂帶的東段。斷裂西起瑪沁盆地北側,以瑪沁盆地與東昆侖斷裂帶的托索湖-瑪沁段左階斜接,向東經肯定那、西貢周、西科河南岸、唐地、瑪曲,沿黑河南岸穿過若爾蓋草地向東,直至岷山北端求吉附近,長約330km[1]。筆者此次化探場地主要集中在瑪曲段,位于瑪曲縣城南側。該段走向285°~290°,傾向 NE,傾角70°~86°,斷面平直光滑,沿斷裂有一系列古地震形變遺跡,為1條發震斷層(青海省地震局等,1999)。斷裂在地貌上主

    地震工程學報 2011年4期2011-01-27

  • 合作、瑪曲草甸禾本科牧草黃枯與氣象因子的關系分析
    對甘南牧區合作、瑪曲草甸禾本科牧草黃枯的影響,對于在未來氣候變暖的前提下,預測青藏高原東北部高寒草地的演替發展、放牧管理、群落穩定性和生產力等方面具有一定意義,同時,對牲畜適時屠宰、出欄和合理控制存欄數,以及畜牧業生產和科學放牧也具有重要意義。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地點和資料研究選用資料為合作(102°54′E,35°00′N,海 拔 2 910 m)、瑪 曲(102°05′E,34°00′N,海拔 3 471.4 m)農業氣象觀測站的牧草觀測資料,其

    草業科學 2010年10期2010-07-25

  • 東昆侖斷裂帶東段(瑪沁—瑪曲)晚第四紀長期滑動習性研究
    裂帶東段(瑪沁—瑪曲)晚第四紀長期滑動習性研究李陳俠(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北京 100029)東昆侖斷裂帶、阿爾金斷裂帶、祁連山—海原活動斷裂帶等組成了青藏高原北部大型走滑斷裂系。這些斷裂之間的空間聯系、巨大的走滑量及其地殼縮短特征,都顯示了它們在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匯聚過程中青藏高原的形成扮演了主要角色。這些斷裂準確的滑動速率對于研究青藏高原變形和演化過程,確定水平滑動、變形的規模,建立高原的變形和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據。東昆侖斷裂帶東段(瑪沁—瑪曲)地

    地震科學進展 2010年3期2010-04-05

  • 放牧心靈的原野
    到闊別36年后的瑪曲,來到我眷戀的第二故鄉時,我的心靈被震撼,被眼前“生機、美麗、發展”的新畫卷陶醉。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瑪曲是黃河第一彎,它在版圖上居中國的最中心。瑪曲(即藏語“黃河”的音譯),萬里黃河,始于清泉。自約西宗列盆地,星宿海,至瑪曲草原的澤地,黃河聚泉無以計數。這里也是人類活動歷史悠久的地方,從新石器時代起,以白鹿為圖騰的黨項羌族,世代以狩獵、放牧生息在這一片熱土上,先民稱其為西方的牧羊人,據說也是格薩爾的發祥地。瑪曲縣城坐落在西傾山下的黃河

    飛天 2009年23期2009-01-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