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震

  • 薊縣地震臺VP型寬頻帶傾斜儀和DSQ型水管傾斜儀同震響應對比分析
    、面波延遲時間、同震持續時間與震級及震中距關系;呂品姬等(2010)、曹喜等(2014)、方燕勛等(2014)、周雯等(2020)、朱冰清等(2021)通過對定點形變儀器觀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觀測儀器具有較強的映震能力。天津市薊縣地震臺(下文簡稱薊縣臺)地處陰山緯向構造體系東部EW向壓性斷裂帶許家臺—薊縣—遵化山前斷裂區(趙黎明等,2019),為形變觀測臺站,形變觀測手段置于小辛莊形變觀測山洞(距該臺址約5 km),配備VP型寬頻帶傾斜儀(下文簡稱VP傾斜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2023年3期2023-10-19

  • GPS觀測到的2004年印度洋9.3級等大地震前后地殼運動*
    中幾乎所有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而幾乎所有的觀測站都觀測到了2012年4月11日8.6(和8.2)級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圖1 印尼西部近海及其鄰近區域的大地震(大紅點) 及GPS連續觀測站(彩色點) 。圖右側為表示GPS觀測站大地高程的色碼。標有站名的為本文采用的35個GPS連續觀測站,其中的10個站文中顯示了位移時間序列(站名標為紅色) 。震級標記為棕色的3次地震未作研究Fig.1 Large earthquakes (big red dots) and

    地震科學進展 2023年9期2023-10-07

  • 三峽井網對7.0 級以上強震的同震響應特征
    。有學者認為,將同震響應與地震孕育狀態結合起來,或許可以識別地震孕育前兆[2-4]。本文首先評價長江三峽工程水庫誘發地震監測系統地下水動態監測井網(簡稱三峽井網)8口流體井的同震能力,分析其同震響應形態,探討出現波動型、臺階型同震響應的條件,以及不同的同震響應方式與區域孕震狀態的關系;然后探討巖性參數對映震能力的影響;最后分析三峽井網對2008年汶川8.0級地震和2021年瑪多7.4級地震的同震響應特征,進行應力反演,探討影響應力調整的因素。1 三峽井網概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23年8期2023-07-26

  • 2021年青?,敹郙W7.3地震同震和早期震后斷層滑動模型及發震構造摩擦屬性
    分布和InSAR同震形變場呈現一個復雜的發震斷層幾何結構,東西向延伸約150 km,發震斷層在東端分支,在西端改變斷層走向(Zhao et al., 2021; Wang et al., 2021; He et al., 2021).基于大地測量數據解算的同震三維形變場顯示垂直形變在斷層兩側正負交替,表明了斷層傾向在空間分布上的復雜性(Zhao et al., 2021; 姜衛平等,2022).同震庫侖應力擾動表明此次地震對周緣斷層具有明顯的應力加載作用(

    地球物理學報 2023年3期2023-03-15

  • 2021年云南省漾濞Ms6.4地表二維形變分析
    ,確定本次地震的同震形變場,對認識該地區的地震孕震環境、同震滑動模型反演以及地震風險防范具有重要意義,過去對地表形變監測大都基于水準儀、全站儀、GNSS等設備的外業手段,不能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范圍的、監測點分布密集的觀測數據[2],因而不適用于地震這種大范圍高烈度的自然災害形變監測。合成孔徑雷達差分干涉測量(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D-InSAR)具有大范圍,高精度以及低成本

    測繪工程 2023年1期2023-02-02

  • 2021年青?,敹?.4級地震的江蘇流體井水位同震響應特征*
    遠場大震地震波的同震動態響應,一些學者試圖從其變化特征分析研究同震響應異常的空間叢集區與未來地震活動的關系,如萬登堡(1995)在云南地下水動態短臨指標體系研究中提出,地下水位后效異常對后續地震地點、時間,特別是地點有預報指示意義;付虹等(2002)通過分析云南省54口地下水觀測井在十數年間累積的同震效應和震后效應與地震活動的關系,認為震后效應的單井、密集、條帶、遷移等空間分布,可對老震區余震、外圍區及井位附近牽動性后續地震地點的預報有指示意義;黃輔瓊等(

    地震研究 2023年1期2023-01-12

  • 四川瀘定MS 6.8級地震區灣東河流域泥石流活動性預測
    可知,地震誘發的同震崩滑體碎屑物堵塞了原溝道,形成了堰塞湖,對下游居民、道路和水庫構成了威脅。堰塞湖于2022年9月6日11時開始自然泄流,且未對下游造成流域性災害,但是灣東河流域內仍存在大量的地震滑坡體、堰塞體,在強降雨條件下,具有暴發大規模潰決型泥石流的風險。強震誘發的同震崩滑體可為震后泥石流提供豐富的物源。如2008年汶川地震,地震共誘發同震崩滑體22528處,總面積約18.88 km2(Xu et al., 2015)。汶 川 地 震 后11年 內

    地質力學學報 2022年6期2023-01-09

  • 利用球形地球位錯理論研究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穩態變形與庫侖應力變化
    ,引起了數十米的同震滑動,在日本海溝附近甚至達到50 m以上(Yue and Lay,2011;Simons et al.,2011;Shao et al.,2011;Ito et al.,2011;Fujiwara et al.,2011).與此同時,在東亞大陸包括中國大陸、韓國和俄羅斯等遠場地區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觀測中也可以監測到該地震引起的同震形變(王敏等,2011).日本MW9.0地震在造成

    地球物理學報 2022年12期2022-12-03

  • 基于GPS的2021年瑪多MW7.4地震同震靜、動態形變場
    21年瑪多地震的同震GPS數據,得到同震永久位移、動態形變波形,并據此對此次地震的同震形變場特征進行分析。1 靜態數據處理與同震永久形變場收集瑪多地震震中附近300 km范圍內43個青海省CORS網站點地震前后共5 d的數據,采樣率為30 s。為確保參考框架的統一與自洽,保證同震位移解算結果的精度與可靠性,加入周邊地區15個IGS臺站的數據,得到由58個站點組成的一個觀測網。以24 h為一個測段,使用GAMIT/GLOBK 10.71軟件對原始觀測數據進行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22年10期2022-10-10

  • gPhone重力儀和VP寬頻帶傾斜儀同震響應對比
    能夠記錄到地震的同震響應信息。周江林等[5]通過gPhone重力儀與STS-2寬頻帶地震計同震響應波形進行對比分析發現,重力儀同樣能夠記錄到由地震引起的地面運動信息;呂品姬等[3]通過同JCZ-1型超寬頻帶測震儀記錄到的同震信號對比發現,VP寬頻帶傾斜也能夠清晰記錄S波及后續面波信息。本文通過對莆田臺gPhone重力儀和VP寬頻帶傾斜儀記錄到地震波的波形特征進行對比,統計并分析兩套儀器2018—2020年記錄到的所有地震,從震級與震中距關系、同震響應持續時

    華北地震科學 2022年3期2022-07-22

  • 新疆新21號泉水位同震響應研究及預測意義初探①
    研究地下水水位的同震響應可直接、有效的揭示地殼介質對應力—應變的響應過程[2]。地震波會造成動態應力改變,使含水層巖體滲透率改變,這就是遠場強震引起水位同震響應的原因。對于近場大震而言,地震孕育過程中,斷層破裂會造成靜態應力改變,使巖體中孔隙壓力改變,從而引發水位同震響應[3]。陳瑋等[4]從計算不同井的地震能量密度分析水位映震能力大小。胡小靜等[5]計算普洱大寨井水位M2波相位差,分析研究含水層系統滲透率與井水位同震響應之間的關系。劉凱等[6]研究顯示,

    內陸地震 2022年2期2022-07-07

  • 瑪多MS7.4級地震引起的甘肅地區水位、水溫同震響應特征分析
    位與水溫對大震的同震響應是地震波作用于井—含水層系統最直接的體現[1]。上世紀90年代后,中國地下流體水溫觀測網進行了高精度數字化儀器的改造使用,近幾年收集了大量的同震響應觀測資料,針對這些資料國內學者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討論[2-4]。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1年5月22日02時04分青?,敹?34.59°N,98.34°E)發生MS7.4地震。甘肅地區部分水位、水溫觀測井也記錄到了其同震響應和震后效應。本文選取此次大震中記錄到同震、震

    高原地震 2022年1期2022-06-08

  • 云南垂直擺映震能力研究*
    現實中卻不盡然。同震響應是地震前兆儀器對已經發生的地震的一種真實記錄,是寫實版、放大版的“前兆”。地震前,地殼巖石圈的微破裂、應力積累,前兆儀器能記錄到的往往只是蛛絲馬跡,是朦朧版、縮小版的前兆。研究某種前兆儀器的同震響應特征、前兆反映特征,可為未來地震前兆監測儀器的選擇、地震預測提供參考服務。本文利用震例總結分析方法,通過對云龍、云縣、永勝、通海等10個觀測點垂直擺監測數據在云南省內及周邊最近10年發生的51次中強地震的同震響應、震前情況研究,總結出云南

    地震科學進展 2022年5期2022-05-31

  • GPS觀測到的智利及其鄰區多次大地震前后地殼運動*
    這些大地震前后和同震水平和垂直位移。在獲取GPS觀測結果的同時,連接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網站,同時得到表1中地震的震源參數,還可獲得各次地震的構造和構造運動信息。表1 2001年至今智利近海多次大地震統計Table1 Statistics of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ile and its neighborhood since 2001位移參考框架及其核心站(或稱為參考基準)是合理分析區域位移的關鍵[2-4]。為此,近年

    地震科學進展 2022年5期2022-05-31

  • 2021年青?,敹郙W7.4地震GNSS同震形變場及其斷層滑動分布
    特征?發震斷層的同震滑動分布如何?對周緣斷裂會造成哪些潛在的影響?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科學問題.李智敏等(2021)通過詳細的野外地震考察,獲得了地震地表破裂組合特征和運動學性質、破裂分段性、同震位移特征及分布規律,并根據沖溝、道路和拉張階區裂隙寬度確定地表同震位移量為1~2 m.潘家偉等(2021)通過經驗公式估算該次地震的最大位移量約為4 m,并對發震構造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同時論述了發震斷裂與東昆侖斷裂帶的關系、巴顏喀拉地塊構造變形的動力學機制以及區域未

    地球物理學報 2022年2期2022-02-23

  • 重慶榮昌井水溫同震-震后響應特征及機理研究
    的變化,井水溫的同震-震后響應能夠揭示地殼介質對應力應變過程的響應。Shimamura等(1981)較早報道了對井水溫度震前異常和同震響應的研究。在國內,付子忠(1988)首次用儀器觀測到水溫同震變化現象。前人對1999年中國臺灣集集7.6級(Wang et al,2012)、2004年蘇門答臘8.5級(孫小龍等,2008a)、2008年汶川8.0級(楊竹轉等,2008;He et al,2020)、2011年日本9.0級(魚金子等,2012;馬玉川等,2

    中國地震 2022年4期2022-02-03

  • 3種鉆孔應變儀記錄的瑪多MS7.4地震同震響應特征對比分析
    孔應變儀會記錄到同震變化,震級越大,同震變化越明顯。研究同震波動變化與地震的關系,有利于對前兆現象的認識和理解,對于減輕次生災害、追溯地震前兆、跟蹤后續地震以及研究地殼活動規律等均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國內外已經開展的科研工作顯示,當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時,我國的各類鉆孔應變儀器,大多可以觀測到地震引起的波動。邱澤華等(2005、2006、2007)首先利用體應變記錄到的同震資料,對昆侖山MS8.1地震和蘇門答臘MS8.7地震引起的同震應力觸發斷層活動進行了

    中國地震 2021年3期2022-01-12

  • 重力衛星觀測俯沖帶特大地震同震重力場變化
    100085因為同震信號會影響震后松弛衰減信號的估計,從重力衛星觀測時間序列中準確提取同震重力場變化,既是利用重力衛星數據研究震源機制的基礎,又是準確確定地幔粘滯度的基礎。有學者采用差分[1]、震前震后平均值差值[2]、堆疊[3]等方法從GRACE的Level 2數據(球諧系數)中提取同震重力變化,但這些方法沒有考慮震后松弛信號對同震信號的污染。本文采用美國得克薩斯空間中心(CSR)發布的RL06數據,通過時間序列分析方法提取2004年蘇門答臘MW9.3、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21年10期2021-10-08

  • 基于連續重力臺觀測的瑪多MS7.4地震的同震重力變化特征
    形成永久的形變(同震形變)和重力變化(同震重力變化)。 其中同震重力變化的振幅主要受地震的震級和震中距影響(Prasadetal.,2017)。 該物理現象已多次被觀測精度優于1×10-8m·s-2的遠場超導重力儀捕捉到(Imanishietal.,2004,2009)。 此外,近年來一些彈簧重力儀也捕捉到同震重力信號(Weietal.,2013; Prasadetal.,2017)。1 數據與處理方法gH(ti-Tg)+hH(ti-Th)ti+kexp[

    地震地質 2021年4期2021-09-27

  • 2021年瑪多MS7.4地震的震后效應模擬
    MS7.1地震的同震重力變化并利用絕對重力觀測結果進行了檢驗。 Zhang等(2016)對日本MW9.0地震的同震模擬結果及觀測形變、 重力變化進行了比較,發現兩者符合較好。 Riguzzi等(2019)模擬了均勻彈性半空間中2009—2016年意大利中部4次MW6地震的同震重力效應,并就模擬結果進行了合理解釋。 但實際地球要復雜得多,地球曲率、 層狀構造、 黏滯性、 自重效應、 三維構造等均會對計算結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Pollitz,1996; Su

    地震地質 2021年4期2021-09-27

  • 2021年青?,敹?.4級地震的同震變形分析
    2007);提供同震、震后以及震間地殼形變信息,作為經典地震學研究地震破裂的有力補充(Sabadini et al., 2009; Via et al., 2012).InSAR數據也可以提取地震形變量,在地殼變形和地震監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瑪多M7.4地震發生以后,大量研究機構開展了災區應急考察和震后GNSS野外測量工作.此次地震科考主要任務是調查地表破裂、監測余震序列和地殼形變、探測地下介質,研究地震發震構造和地震孕育環境.上述觀測資料為了

    地球物理學報 2021年8期2021-08-03

  • 基于GNSS觀測研究2015年尼泊爾MW7.8地震震后地殼形變特征及其機制
    54003相對于同震形變而言,大地震震后形變的持續時間更長、影響范圍更廣。地震震后形變的研究有助于認識地震的震后形變機制,探索地球深部巖石圈流變結構,為判定后續地震危險性提供重要依據[1]。前人研究結果表明,震后形變機制主要包括發生在地殼淺部的孔隙彈性形變、發生在同震破裂面上的震后余滑形變和發生在下地殼和上地幔的粘彈性松弛形變[2-4]。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5-04-25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北約80 km發生MW7.8地震,震中位于84.70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21年8期2021-08-02

  • 湖南省地下流體井水位對遠場大震的同震響應特征分析
    的最直接體現就是同震響應。水位同震響應現象包含著一定的前兆信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震發生及震后調整過程[2-4]。有研究認為,遠場大震引起的同震響應在空間上的叢集區,對未來可能發生地震的地點具有一定的指示性意義[5]。因此,加強地下流體井水位對遠場大震的同震響應特征研究對于促進地殼的應力狀態研究與地震預測研究具有重大意義。本文收集了湖南省數字化井水位對幾次大震的同震響應資料,從“一震多井”和“一井多震”兩個方面分析了井水位對遠場大震的同震響應特征,總

    防災減災學報 2021年2期2021-07-02

  • Sentinel-1 SAR數據約束的2018年謝通門MW5.8地震同震破裂模型
    測量技術獲取近場同震形變是目前研究地震的震源機制和發震斷層滑動分布的重要手段。合成孔徑雷達差分干涉測量(DInSAR)技術利用2景地點相同、拍攝角度相近的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間的相位差進行測量,通過引入外部數字高程模型(DEM),可提取高精度、大面積的連續地表形變場,因此在地震形變監測中具有很大優勢[4]。國內外學者將DInSAR技術廣泛應用于地震研究中[5],在同震形變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彈性位錯模型可反演地震的同震滑動分布[6]。本文利用Senti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21年6期2021-06-07

  • 基于分裂節點法的地震同震和震后形變數值模擬及其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應用
    被廣泛應用于地震同震、震后應力應變分析中(Maruyama, 1964; Mansinha and Smylie, 1971; 陳運泰等,1979)。Okada(1985,1992)在已有研究基礎上,推導出均勻彈性半無限空間中三種位錯源(走滑位錯、傾滑位錯、引張位錯)引起的同震位移場及應力場的解析表達式,由于求解速度快,Okada模型已成為計算彈性半空間同震效應的經典方法。但是均勻彈性半無限空間模型不能夠很好地處理地球介質的橫向與縱向不均勻,在實際應用中仍

    地質力學學報 2021年2期2021-05-19

  • 岷縣—漳縣MS6.6地震前后甘肅前兆異常及響應特征
    多數形變測項出現同震響應。本文希望通過對這次地震前后資料變化的總結,能給予以后的地震預報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鑒作用。1 臺網基本情況甘肅地區前兆觀測臺網共有6個中心臺,33個臺站,包括50多個子臺,分流體、形變、電磁三大學科,20多種觀測手段,300多個測項。震中500 km范圍內,共有 25個前兆觀測臺站,包括40個子臺;主要觀測項目有:(1)地下流體:包括水位(流量)、水溫、水氡、氣氡、氣汞、氣體、離子等觀測手段;(2)電磁類:包括地電阻率、自然電位、電場

    地震工程學報 2021年1期2021-03-30

  • 山東南麻井水位和水溫對大震的同震響應特征及機理淺析
    測井的水位、水溫同震效應。井水位和水溫同震效應是揭示地殼介質對應力—應變過程響應的有效觀測手段,能夠有效反映出地殼動力作用下地下介質應變和孔隙壓的變化特征(張彬等,2015)。因此,研究地震引起的井水位水震波響應特征對了解研究區域的構造應力釋放情況和研究區域未來地震危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向陽等,2017)。1 南麻觀測井概況山東沂源南麻井是山東省地震局“十一五”防震減災規劃項目中首個專門用于地震前兆異常觀測而鉆探的地下流體觀測井。該井位于山東淄博市沂源

    四川地震 2020年4期2020-12-24

  • 利用流動GPS測定2011年日本MW9.0地震遠場同震位移
    解算、連續GPS同震位移插值結果約束解算、位錯模型模擬同震位移約束解算和由上述2種外部數據同時約束解算等4種解算策略,獲得了2011年日本MW9.0地震遠場同震位移,并由該遠場同震位移約束反演了此次地震的靜態位錯。結果表明:在利用流動GPS解算量級較小的同震位移時,由外部可靠數據作為約束可獲得較為理想的結果;流動GPS測定的2011年日本MW9.0地震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造成的遠場同震位移最大可達33 mm,以東向位移為主;由遠場同震水平位移和近場同震垂直

    地震研究 2018年3期2018-11-26

  • 云南思茅大寨井水位地震同震響應特征分析*
    )0 引言井水位同震響應現象已引起眾多學者的關注(付虹等,2002;晏銳,黃輔瓊,2009;車用太等,2014;劉成龍等,2009;陳玲等,2009;胡小靜等,2016;張立等,2016),國內外關于井水位的同震響應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Elkhoury等(2006)認為,井水位同震響應主要有2種機制,即靜態應變和動態應變。靜態應變是指地震發生過程中斷層滑動產生的應變,其影響范圍較小,主要位于近場范圍(1~3倍斷層破裂尺度);動態應變是地震波傳播引起的應

    地震研究 2018年4期2018-11-23

  • 利用GRACE數據檢測日本Mw9.0地震同震和震后重力變化
    震震區及其周邊的同震變化特征,但未考慮陸地水儲量變化的影響,并且缺乏斷層模型正演結果的檢驗。前人已利用GRACE數據對日本地震同震和震后重力變化進行研究,但震后數據的時段不長,考慮到數據長度及陸地水儲量的變化在同震和震后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利用GRACE數據,扣除陸地水儲量的影響,結合位錯模型正演的同震重力變化,計算日本Mw9.0地震震中及其周邊地區的同震和震后5 a的重力場演化過程。1 數據選取1.1 GRACE衛星月重力場模型數據德國地學中心(GFZ)發

    測繪通報 2018年1期2018-02-28

  • 東日本大地震對IGS觀測站位置影響的分析
    n站也有5mm的同震位移,其中位移最大的兩個站usud站和mtka站的同震位移分別為233mm和260mm;地震對日本和韓國地區IGS觀測站位置的線性變化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并且發現線性變化的大小與同震位移的大小成正相關關系。東日本大地震;IGS;時間序列;同震形變;運動速度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近海發生了里氏9.0級地震,震源位于仙臺市以東太平洋海域約130km處,距離海面10km,地震及其所引發的海嘯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日本

    中國設備工程 2017年20期2017-11-04

  • 尼泊爾8.1級地震后河北省數字形變觀測同震響應研究
    北省數字形變觀測同震響應研究劉 靜,尹宏偉,李 鳳,李瑞卿,張 蕾(河北省地震局石家莊中心地震臺,河北 石家莊 050000)北京時間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26.3秒在尼泊爾境內發生Ms 8.1地震。通過分析河北省各形變臺站的震時觀測資料,研究各形變測項對尼泊爾地震的同震響應特征,結果表明,形變測項均記錄到此次地震,同震響應形態分為振蕩型、振蕩-階變型、階變型三類;不同臺站相同類型儀器的同震響應幅度有很大差別;同一臺站同一儀器不同方向上記錄波形幅

    山西地震 2017年3期2017-09-08

  • 都蘭臺深井地溫的同震變化研究
    ,同一口井的水位同震變化是水溫同震變化的必要條件,水溫同震響應總是出現在地震波到達和水位同震變化開始之后;且水溫同震變化的幅度受震級、井震距、季節、地溫梯度、探頭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張彬等(2013)對2008年汶川 MS8.0地震、2010年玉樹MS7.1地震和2013年蘆山MS7.0、岷縣MS6.6地震引起的中國大陸井水溫同震響應現象進行了研究,認為水溫同震變化的幅度不僅受動力加載作用強弱(距離)的影響,而且很可能與區域構造活動狀態有關,應力狀態的變

    中國地震 2017年1期2017-09-04

  • 尼泊爾MS8.1地震的形變同震響應
    8.1地震的形變同震響應屈 曼1, 馬 棟1, 侯曉真1, 張 肖2, 陳建國1, 劉燕翔3(1.河北省地震局,石家莊 050022; 2.易縣地震臺,河北 保定 074200; 3.張家口中心臺,河北 張家口 075000)通過對華北地區洞體應變、鉆孔應變以及傾斜觀測資料的統計分析,將尼泊爾MS8.1地震引起的同震波動幅度和初動方向進行了歸納總結,并與其它觀測手段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華北地區應變觀測資料的EW向壓性初動主要集中在EW向的斷裂附近

    華北地震科學 2017年2期2017-06-01

  • 基于含水層體應變反演的天津地區井水位同震響應特征分析
    的天津地區井水位同震響應特征分析楊 柳, 馬 婷, 馬建英, 邵永新(天津市地震局,天津 300201)以汶川MS8.0地震、日本MW9.0地震和尼泊爾MS8.1地震為例,統計了天津地區7口井水位的同震響應特征。在此基礎上,利用水位反演含水層體應變的方法,反演出天津地區井含水層的同震響應體應變變化量。結果表明,利用水位同震變化量反演出的含水層體應變,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出井孔所在位置的應變變化情況。天津地區;地下水位;同震響應;體應變0 引言觀測記錄井孔內水

    華北地震科學 2016年4期2016-12-27

  • 云南地下流體對尼泊爾8.1級地震的同震響應特征分析
    爾8.1級地震的同震響應情況,分析和總結了水位和水溫數字化資料的同震響應特征。結果表明:尼泊爾8.1級地震對云南地區的影響較大,其流體宏觀與微觀動態有較顯著的同震響應。水位與水溫對該大地震的記震能力明顯高于水氡和水質;不同井水位、水溫同震響應最大振幅、持續時間相差很大,其變化形態水位以波動及階升為主,水溫表現為上升或下降—恢復;從主震與最大強余震的記錄來看,震級越大,同震響應出現比例越高,且在同井中響應幅度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同井不同儀器記錄的同震幅度和持

    地震研究 2016年4期2016-11-25

  • 印尼8.6級地震甘肅地區流體觀測資料同震響應分析
    地區流體觀測資料同震響應分析張 昱, 李春燕, 吳建華, 馮 博, 李曉峰, 張 輝, 張向紅(甘肅省地震局,甘肅 蘭州 730000)2012年4月11日印尼蘇門答臘發生8.6級、8.2級地震,我國大量地下流體臺站記錄到豐富的同震響應現象,甘肅地下流體觀測資料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同震響應。本文分析兩次大地震時甘肅地區數字化水位、水溫同震變化特征和響應能力,得到大部分井水位的同震響應有較一致的變化規律,且以振蕩變化為主,震后較快恢復到原有狀態,響應程度也與震級

    地震工程學報 2016年5期2016-11-17

  • 2008年和2014年2次新疆于田M7地震之間的黏彈性應力轉移
    08年于田地震的同震應力擾動觸發了后續的余震活動,該地震產生的同震應力擾動對2014年于田地震的發生影響不顯著;但是,此次地震6a后震后變形所導致的應力擾動有利于2014年于田地震的發生。2014年于田地震發生后,阿爾金斷裂帶西南段上的同震和震后庫倫應力顯著增加??紤]到阿爾金斷裂帶西南段上次強震的離逝時間和應力積累-釋放過程,該斷裂帶上的地震危險性值得進一步關注。于田地震分層黏彈性模型庫倫破裂應力阿爾金斷裂帶西南段潛在地震危險性0 引言新疆于田地區位于青藏

    地震地質 2016年3期2016-11-02

  • 鶴崗地震臺水管、垂直擺傾斜儀同震響應對比
    管、垂直擺傾斜儀同震響應對比胡寶慧 常金龍 姜 博 李大偉 張 浩(中國哈爾濱150090黑龍江省地震局)對鶴崗地震臺水管傾斜儀和垂直擺傾斜儀記錄到的同震響應資料進行分析,認為:水管儀和垂直擺對不同震中距的地震記錄存在較大差異;水管儀穩定性較好,而垂直擺實際靈敏度更高;兩種儀器記錄的同震響應與震級、震中距及震源深度具有相關性。水管儀;垂直擺;同震響應;相關性;時頻分析0 引言連續形變儀器記錄能夠反映地球巖石性質變化和地殼應力、應變引起的傾斜及其潮汐動態變化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2016年3期2016-10-20

  • 基于GPS、水準和強震動觀測資料聯合反演2013年蘆山7.0級地震同震滑動分布
    蘆山7.0級地震同震滑動分布劉琦1,2, 聞學澤1, 邵志剛21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292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重點實驗室(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北京100036摘要為了更好理解2013年四川蘆山MS7.0級地震的發生過程及其與發震構造和地表多種觀測資料的動力學關聯,本文綜合重新定位的余震分布與地質、地球物理信息構建3D發震構造模型,采用水平層狀介質模型,并以震區GPS、水準、強震動等同震位移/形變觀測資料

    地球物理學報 2016年6期2016-07-28

  • 北京地震臺gPhone重力儀同震響應特征分析
    息及全球大地震的同震形變等(劉洪斌等,2012;蔣駿等,2012)。借助于形變觀測有可能建立形變異常與遠震的關系或研究遠震對形變觀測的影響(荊燕等,2007;孫毅等,2005)。相對于其它重力儀,gPhone重力儀的采樣周期由以前的小時、分鐘提升至秒,因此秒值觀測資料給我們提供了更豐富的地震信息(王林松等,2012)。地震引起的同震形變波包括了地震破裂及傳播過程中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用這些同震信息估計地震震源的一些參數(萬永革,2007),通過對同震形變波

    中國地震 2015年3期2015-09-03

  • 氣汞的第一個同震效應記錄
    次是看能否記錄到同震效應,最后是看信噪比大小。由于近10多年來,全球連發MS≥7.0強震,國內外都十分關注同震效應的研究,從中探索與間接地評估前兆監測效能。在我國近50年的地震地下流體觀測中,井水位與水溫觀測記錄到了大量同震效應,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地震的統計,194口井水位與132口井水溫觀測記錄到同震效應(劉耀煒,2009);然而,在地球化學定量觀測中,多年來很少記錄到同震效應,只在汶川地震時甘肅省武都臺殿溝泉、寧夏勝利井、福建寧德

    中國地震 2015年3期2015-09-03

  • 河北省地下流體水位對遠場大震的響應特征研究
    研究也更加廣泛。同震效應研究是揭示地殼介質對應力-應變過程響應最直接的手段,而地下流體具有很強的信息傳遞能力。由于地下水具有流動性、普遍性以及難壓縮性等特點,當其封閉條件足夠好,埋藏深度足夠深時,形成了承壓含水層,就能客觀、靈敏地反映地殼的應力應變狀態,巖石中微小的應變能反映在孔隙壓力的變化上,并通過靜水壓力的傳遞或通過水的滲流在井孔水位動態中表現出來[2]。在一次大震發生后,由于地震波的傳播,震中及較遠范圍的觀測井孔可能會出現異常變化現象。研究水位的同震

    防災科技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05-29

  • 蘆山地震前后介質波速變化與GPS應變場相關性研究?
    站對出現了明顯的同震波速變化。在同震波速變化表現為波速降低的大部分臺站對中,其波速時變曲線顯示地震發生前約一個月內介質波速具有上升趨勢;而同震波速變化表現為升高的大部分臺站對,地震前約一個月內介質波速則具有下降趨勢。另外,此次蘆山地震對介質波速的影響還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性,如圖1所示。在11個臺站所分布區域范圍內,同震波速變化大致以龍門山斷裂帶為界,斷裂帶以西(川西高原)表現為波速降低,斷裂帶以東(四川盆地)表現為波速升高。周邊介質波速的最大降幅約為0.2

    地震科學進展 2015年9期2015-05-13

  • 蘆山MS7.0地震前水平位移和同震水平位移研究
    地震前水平位移和同震水平位移研究1) 中國北京100036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2) 中國天津300180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本文利用“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絡(二期)”多個GPS連續觀測站觀測數據處理結果, 將2013年4月20日四川蘆山MS7.0地震區域參考框架同震水平位移與全球參考框架同震水平位移進行比較, 結果表明兩組框架解一致, 說明兩種參考框架均可當作位錯參考框架, 也即全球參考框架同震水平位移也可視為區域參考框架同震水平位移. 區域參考框架

    地震學報 2015年1期2015-03-17

  • 蘆山Ms7.0地震引起的水位同震響應特征分析
    [1]。地下流體同震效應是地震波在傳播路途中,沿途井孔含水層發生應變而引起的變化,一般以彈性形變為主[2]。同震響應的研究有助于對地下流體前兆現象的認識和理解[3],對于減輕次生災害、追溯地震前兆、跟蹤后續地震以及研究地殼活動規律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4]。目前,國內外已經開展很多的科研工作,研究遠震、近震引起的地下水同震現象,分析地下水同震與震源機制、地震波等因素的關系[5],從而進一步探討研究區域的構造應力釋放情況,對研究區域未來地震危險性的分

    四川地震 2014年2期2014-12-02

  • 2014年于田MS7.3級地震近場地表運動和同震位移的初步分析結果1
    震近場地表運動和同震位移的初步分析結果1陳為濤1)王閱兵1)連尉平1)甘衛軍2)付廣裕3)1)地殼運動監測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362)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北京 1000293)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北京 100036基于2014年于田MS7.3級地震周邊地區的GPS連續觀測站數據,得到了此次地震的近場地表運動和同震位移,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地殼形變特征。結果表明,此次地震引起的地表運動顯著,GPS記錄到的最大位移振幅遠超過最終的同震位移,其中距離

    震災防御技術 2014年4期2014-05-05

  • 全球陸地水儲量對檢測同震重力變化的影響
    陸地水儲量對檢測同震重力變化的影響邢樂林1,劉曉玲2,郭清風3(1. 中國地震局 地震研究所,湖北 武漢 430071;2. 湖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4;3. 湖北省測繪成果檔案館,湖北 武漢 430074)以2011年日本Mw9.0地震為例,探討了同震重力變化理論模擬計算所涉及到的幾個關鍵問題,并利用GLDAS全球陸地水儲量模型對GRACE衛星檢測到的同震重力變化進行了修正。結果表明,水文效應變化振幅達4 μGal,該影響不可忽略。

    地理空間信息 2014年3期2014-04-18

  • 川滇地區鉆孔四分量應變儀記錄的同震應變階分析1
    孔應變儀會記錄到同震變化,震級越大,同震變化越明顯,且在觀測曲線上可能會產生一種明顯的階躍變化,此種階躍變化即為同震應變階。對于同震應變階的研究,國內外相對較少。邱澤華等(2004;2005;2006;2007)首先用體應變資料記錄的同震應變階,研究了昆侖山MS8.1級地震和蘇門答臘MS8.7級地震引起的同震應力觸發斷層活動;唐磊等(2011)利用中國鉆孔應變臺網中93個臺站的觀測數據記錄的同震應變階,試分析了中國大陸主要活動斷裂可能受到日本 MS9.0級

    震災防御技術 2013年4期2013-11-26

  • 瓊中地震臺重力儀記錄同震響應特征分析①
    息及全球大地震的同震形變等,借助形變觀測有可能建立形變異常與遠距離地震之間的關系或研究遠震對形變觀測的影響及其關系[3]。本文選取發生在2013年2月6日、8日圣克魯斯群島的6次大地震,從瓊中地震臺重力儀記錄的面波的延遲時間、最大變形幅度、同震持續時間3個方面研究瓊中臺重力儀對遠震的同震響應特征[4]。1 瓊中地震臺重力觀測概況海南島在大地構造上位于華南塊體西南部。瓊中地震臺地處海南隆起的中部,受區域性的兩大EW向深大斷裂與NE向主體構造斷裂以及次一級的N

    地震工程學報 2013年3期2013-09-06

  • 鮮水河斷裂帶庫侖應力演化與強震間關系
    的余震大多發生于同震庫侖應力增加較高的微破裂上;王輝等[8]采用三維有限元模型研究斷裂帶上1893年以來M≥6.7地震的相互作用及其對強震復發的影響,發現該斷裂帶上大地震產生的庫侖應力變化明顯影響后續中強地震的發生.這些研究均關注同震位錯所引起的庫侖應力變化對余震和后續強震間可能的觸發關系,但未考慮震后黏滯松弛效應在應力應變調整中的作用,然而,越來越多的震例表明,震后黏彈性松弛造成的應力變化在幾倍于彈性巖層厚度的遠場、1至數倍特征時間常數的稍長時間尺度上一

    地球物理學報 2013年4期2013-04-06

  • 井水溫度動態的復雜性及其機制問題討論
    常信息、地震時的同震信息及地球固體潮信息。據粗略估計,我國現今地下流體觀測中,水溫的震前異常約占各測項異??倲档娜种?;2008年5月汶川8.0級地震時在全國69口井中記錄到水溫的同震階變信息;在全國32口井中記錄到水溫潮汐現象。然而,不僅不同觀測井的震前異常,而且同震響應與潮汐響應的特征表現也有相當的差異性,其響應的形態、幅度與性質等特征不同,而且同一口井的不同深度段上觀測到的同震響應與潮汐響應的特征差異也十分明顯。例如,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鎮的川 03井

    地震科學進展 2012年6期2012-12-22

  • 日本關于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研究報告(一)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M9.0)概況*
    3 主震發生時的同震滑動把從日本海溝向西俯沖的太平洋板塊和陸地板塊的邊界面作為斷層面發生的這次地震,在非常大的范圍內發生了大滑動??梢愿鶕卣鸩ㄐ螖祿?、GPS數據、海嘯數據、InSAR數據等來推斷斷層面(板塊邊界面)上地震發生時的同震滑動的空間分布。也會因解析方法不同而獲得不同的滑動量分布。如果從這次地震報告的地震發生時的同震滑動的空間分布來看,最大滑動量的絕對值是有差異的,但幾乎所有研究結果都表明,最大滑動是在日本海溝附近的陸地區域。這里列舉一例,將陸上

    地震科學進展 2012年8期2012-12-19

  • 基于三維不均勻球形地球模型的同震位移新算法
    震位錯引起的地表同震位移。本研究在公式推導過程中同時考慮球形解和環形解,最終計算公式可用來計算地球的橫向不均勻結構對同震位移的影響,拓寬了三維不均勻球形地球模型位錯理論的應用范圍。本研究的公式推導自始至終在復數域中進行,與作者前期關于同震重力變化的計算公式相比,本研究給出的公式更為嚴謹、整潔、更易于編成計算。首先把實際三維不均勻地球分解成球對稱地球模型(如PREM)和對應的橫向不均勻增量構造兩個部分,并利用擾動方法分別進行近似計算,上述二者對應的計算結果分

    地震科學進展 2012年6期2012-10-29

  • 同震垂線偏差變化的計算方法及其在大地震研究中的應用
    研究提出一種計算同震垂擬偏差變化的方法,給出關于四種獨立震源的格林函數,并將其應用于重力衛星GRACE觀測數據的解析研究。方法:針對球形地球模型,依據目前為止作者提出的球形地球平錯理論的基本研究思路,計算四種獨立震源產生的平錯Love數并組成相應的格林函數。為了適用于重力衛星GRACE觀測數據的解析,平錯Love數及格林函數平采用了高斯濾波。將這些理論格林函數與GRACE觀測的重力垂擬偏差進行比較,數值結果表明該方法是有效的。在進行理論模型計算時,還進行了

    地震科學進展 2012年6期2012-10-29

  • 遼寧地區日本9.0級地震同震應變變化影響分析
    的面波變化,這些同震面波變化不僅反映了應變同震變化特征,還能夠反映遼寧地區所在地塊及深大斷裂的地殼相對運動狀態。利用數字化應變前兆觀測儀在多測點觀測到的日本9.0級地震前后應變同震變化結果,并結合區域GPS觀測結果,分析遼寧地區應力應變的同震變化特征反映了怎樣的區域應力狀態。利用遼寧地區數字化應變觀測儀器(共計11套,23測項)和遼寧及周邊地區GPS基準站(LNSY、LNHL、LNYK、LNDD、LNJZ、SDYT和SDRC;數據時間為:2010年5月至2

    地震科學進展 2012年6期2012-04-02

  • 利用Track 模塊計算陜西GNSS 連續站的大震地面運動過程
    以用于測量大震的同震形變。確定GPS 整周模糊度是進行高精度動態定位的關鍵。整周模糊度被確定之后,每一個歷元采樣的載波相位觀測值均可以轉換為高精度偽距,從而實現厘米級動態定位。因此,連續站點的高頻數據在解算出模糊度之后,便能快速準確的記錄遠場大地震對臺站所在地的同震影響,獲得同震水平運動軌跡,為地震監測和災害預警提供基礎資料,供進一步分析研究使用。模糊度快速確定的方法有LAMBDA 法、最小二乘搜索法、Cholesky 分解算法等。而Track(高精度GP

    地震科學進展 2012年6期2012-03-14

  • 2011年日本9級大地震的同震和震后滑移*
    日本大地震相關的同震和震后形變[16],并利用所選 GPS測站記錄到的地面位移進行大地測量學反演[17],估算出板塊邊界處同震滑移分布和隨后的震后余滑分布。然后,我們討論了同震和震后滑移模型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震前耦合和應變積累失衡的關系。觀測到的同震位移顯示出沿東北地區的海岸線相對福江測站向東移動達5.3 m,沉降達1.2 m(圖 1、2a)。這些數值比從前GEONET建立以來發生在東北地區的 M7~M8級板間地震時記錄到的要大一個數量級。在東日本大地震

    地震科學進展 2011年9期2011-12-18

  • 河北易縣ML3.8、3.3地震同震形變響應及其震源機制①
    的形變測項有明顯同震響應,周邊的赤城臺、懷來臺、天津薊縣臺也有不同程度的同震形變響應。連續兩次3級地震對200km范圍內的形變觀測造成同震響應,這在中小地震的同震響應方面屬于特殊地震事件。本文對同震形變響應的性質、幅度及其產生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形變測項的同震響應能力;結合地震波形資料,計算震源機制解,并通過震源球面投影、震中地震地質構造,分析有同震響應的臺站、無同震響應的臺站與斷層錯動的聯系。這兩次3級以上地震雖然屬于中小地震,但由于其發生的地理位置特殊,

    地震工程學報 2011年4期2011-01-27

  • 廈門地震臺重力儀同震響應特征分析*
    廈門地震臺重力儀同震響應特征分析*楊 婕1)占 惠2)卓 群3)黃曉華1)林立峰1)劉仲達3)(1)廈門地震臺,廈門 361003 2)廈門地震勘測研究中心,廈門 361021 3)廈門市地震遙測中心,廈門 361003)2007年 9月,印度尼西亞發生 8次強震,廈門地震臺的重力儀都有同震響應。從面波延遲時間、最大變形幅度、同震持續時間 3個方面研究了 8次強震的同震響應特征。同震響應特征;重力儀;儀器性能;面波;變形幅度1 引言廈門地震臺 (以下簡稱廈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10年1期2010-11-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