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震

  • 紫金山金銅礦地下開采微震活動規律研究
    監測、變形監測與微震監測。應力監測、變形監測技術多根據有限點的監測數據分析一定區域的巖體應力、變形狀態,但監測的時效性和空間性受到了限制,無法全天候、大規模區域監測[1-4]。微震監測技術是利用巖體受力變形和破壞過程中釋放出的彈性波來監測工程巖體穩定性的技術方法。由于微震信號的產生與巖體內部微破裂的萌生和擴展密切相關,因此,每一個微震信號都包含著巖體內部狀態變化的豐富信息,其特點與地震波相似,微震波蘊含了大量的震源和傳播介質的信息,處理后可獲得震源位置、類

    中國礦業 2023年12期2023-12-28

  • 頂板疏水對微震事件分布規律影響研究
    的礦壓變化,采用微震監測手段對疏水后開采進行監測,發現在富水區的外或邊緣出現了大量微震信號。一些煤礦在工作面接近富水區時,發現每天都有105J 的大能量微震事件。為了進一步評價富水區疏水降壓對礦壓顯現的影響,需要定量化分析微震信號和疏水降壓支架的關系[4-5]。本文結合余吾煤業N1105 工作面疏水降壓過程,探究礦壓顯現與微震信號的關系。2 N1105 工作面頂板疏水情況根據瞬變電磁勘探及現有水文地質資料,余吾煤業N1105 工作面頂板含水層主要為3 號煤

    煤炭與化工 2023年9期2023-11-15

  • 基于現場礦壓顯現的微震預警指標研究
    在一定的局限性。微震監測是利用巖體破壞產生的微震信息對巖體的破壞進行度量,微震信號越強,巖體破碎越劇烈,巖體的應力變化越大。通過現場監測微震信號,建立微震信號特征與礦壓顯現之間的關系,是礦壓顯現預測的有效方法。余吾煤礦N1100 工作面為一側沿空工作面,自2022 年3 月回采到2022 年8 月17 日,工作面共回采約280 m,逐漸處于工作面見方期,同時該工作面膠帶順槽沿N1101 工作面采空區布置,工作面間區段煤柱寬30 m,綜合導致工作面回采過程高

    煤炭與化工 2023年6期2023-08-08

  • 綜放孤島工作面底板破壞微震規律分析
    3. 河北省礦井微震重點實驗室,河北 邢臺 054000)我國煤炭生產過程中受水害威脅嚴重,隨著機械自動化程度的增加,受來自工作面底板下的高水頭承壓水的威脅日益顯現。在我國華北地區,石炭二迭系煤田是最重要的煤炭產區之一,上部煤層所剩儲量已經不多,紛紛進入下組煤開采階段,下組煤位于水量豐富的奧灰含水層或太原群灰巖含水層之上,中間隔水層厚30~100 m,時常發生底板突水事故,專家、學者、現場工程師進行了該方面的研究[1-5]。為了煤炭的回收利用,許多礦井存在

    煤炭與化工 2023年4期2023-05-30

  • 基于向量掃描法的微地震震級確定方法*
    性,推算出震級。微震監測者們常將M=0 作為微震與小震的界限,M≤0 為微震,否則為小震以上事件[9-11]。但在微震監測中,僅僅距震源很近,或能夠看到明顯凸出于背景噪聲的事件的記錄時,有可能根據原有震級定義外推到微震范疇,這就是現有的礦山、油氣田、或井中鄰近微震監測者所做的工作[9,12-15]。然而,由于微震微小[9,11,16],接近監測目標時常很困難;大量的微震監測臺站距離震源超過幾百米,達到千米是常事,甚至兩三千米也時有發生。那么,微震事件記錄或

    地震科學進展 2023年3期2023-03-24

  • 基于微震監測技術的3604 掘進工作面圍巖穩定性研究
    面掘進過程中采用微震監測技術對煤層頂底板巖體穩定性及應力進行動態實時監測,以保證采掘安全。2 圍巖穩定性動態微震監測方案[1-2]2.1 觀測系統候村煤礦3604 工作面圍巖穩定性微震監測系統:共布設一套12 通道微震監測系統,分2 個6通道微震監測分站,每個微震監測分站連接1 支三軸微震傳感器、3 支單軸微震傳感器,微震傳感器間距100 m。監測臺網布設如下:(1)3604 膠帶巷、回風巷各布設1 臺微震監測分站及1支三軸微震傳感器、3支單軸微震傳感器。

    山東煤炭科技 2023年1期2023-03-07

  • 單縣煤田深井構造區工作面回采速度與微震響應關系
    險的監測和預警,微震監測是沖擊地壓領域最先進和有效的手段之一[4]。微震是巖層運動和巖體震動的結果,能夠反映巖層能量釋放情況,微震特征被廣泛作為沖擊危險預測的指標。推采速度與覆巖運動規律存在聯系,微震監測系統響應特征能夠對覆巖空間結構進行較充分的解釋,推采速度的變化也將引起微震時間狀態的顯著不同。陳蠻莊煤礦開采深度已超過千米,受區域斷層單縣斷層、平樓斷層以及終興集斷層的影響,主要發育有近EW、NE 和NW 三組傾向斷層,臺階狀向深部逐漸下降。西部、北部、東

    山東煤炭科技 2022年10期2022-11-05

  • 工作面采動影響下底板破壞深度微震規律
    果。近年來,隨著微震監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逐漸趨于成熟,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煤礦安全高效生產方面,如頂( 底 )板破裂深度監測[6]、煤層氣井水力壓裂監測效果評價[7-8]和沖擊地壓監測[9]等領域。相比以前的靜態地球物理探測方法,微震監測技術可實現遠距離、實時、持續和動態觀測[10-14],如汪華君[15]等采用微地震技術監測導水裂隙帶高度。筆者以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朱莊煤礦III63采區III633工作面為研究對象,應用KJ959煤礦微震監測系統實時、動

    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 2022年5期2022-10-20

  • 超長回采工作面微震特征的影響因素研究*
    電磁輻射監測法和微震監測法等[2-4],而在所有的動力災害預測方式中,微震監測的應用最為廣闊,微震監測具有實時、連續、立體等特點。微震監測技術是指利用煤巖受載破裂過程中產生的微震信號來研究和評價煤巖體穩定性的一種地球物理實時監測技術[5-6],通過煤巖體破裂過程中產生的微震波形信號、能量和震源定位等信息,用來研究煤巖體內部的裂縫擴展、應力分布及空間展布形態、煤巖層活動規律、煤巖體破裂機制及礦震時空演化規律,并對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等煤巖動力災害以及煤巖體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22年8期2022-09-21

  • 高強綜放開采覆巖破斷與瓦斯涌出微震響應規律及應用
    律的模擬研究。在微震監測的應用方面,王元杰等[13]通過上下微震聯合監測技術,對微震事件分布規律與導水裂隙帶發育高度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蔡永順等[14]建立了地壓監測系統和地表塌陷分析模型,采用微震監測技術對地表塌陷過程進行監測與預警,為礦山的安全開采提供技術保障;于春生等[15]以古漢山礦1604工作面為研究背景,采用高精度微震監測研究了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底抽巷圍巖動態破壞特征以及底板突水危險性,結果表明底抽巷內錯回采巷道8 m時處于底板卸壓區,位于回采巷道

    中國礦業 2022年9期2022-09-14

  • 金屬礦山微震風險管理實踐綜述
    烈的地下礦山中,微震風險通常被歸類為極端風險,嚴重時可能導致多人傷亡和礦山長時間的關閉,因此,微震風險的主動管理對于在地壓顯現劇烈條件下生產作業的礦山至關重要[1-6]。本文主要對國外微震風險管理實踐方面的經驗進行概述和介紹,為國內深井礦山微震風險管理實踐提供借鑒參考。2 微震風險及其管理過程澳大利亞學者Owen等提出微震風險可用下式表示:微震風險=微震災害×巖體損傷概率×暴露,式中,微震災害是指某震源在給定時間段內發生某一震級微震事件的平均概率,包含三個

    中國礦山工程 2022年3期2022-08-06

  • 基于微震監測數據的三維剖切方法及其在瓦斯抽采鉆孔空間布置中的應用
    )0 引言目前,微震監測技術在預測煤與瓦斯突出、預測沖擊地壓、小煤柱的留設、導水裂隙帶的發育程度、煤巖體三維破裂監測、露天礦邊坡滑移等煤礦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1-2]。但是,面對海量的微震數據,如何對數據進行處理和解釋是科研人員和煤礦工作人員當前的最大挑戰。微震設備能夠監測到巖體破裂的三維數據以及災害發生的前兆信息,需要業內專家去分析。但是煤礦現場缺乏這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導致微震監測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此,如何顯示海量數據,使之更加能讓煤礦現場工作人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07-16

  • 基于微震監測的煤巖破壞與瓦斯涌出關系研究
    義[1].目前,微震監測技術被廣泛用于煤礦安全管理中[2-5].在煤層開采中,可以根據微震事件能量變化間接反映工作面煤體應力變化和瓦斯涌出情況[5].李文福等現場試驗結果表明,采用微震監測技術探測瓦斯富集區是可靠的[6].本文將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微震監測技術對高瓦斯綜放面煤巖破壞影響瓦斯涌出的情況進行研究。1 工作面概況東瑞煤礦3號煤層賦存穩定,煤厚約為5.99 m,頂板以泥巖、粉砂質泥巖為主,底板以黑色泥巖、粉砂巖為主,基本底主要是中細粒砂巖。S2

    山西焦煤科技 2022年3期2022-05-16

  • 基于微震與數值模擬的隱伏構造活化識別方法研究
    采具有重要意義。微震監測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監測手段,現已成為深部礦山災害監測的基本手段。劉曉國等提出利用錨桿安裝微震傳感器,實現了對工作面突水危險區域的實時監控[5];王平等通過分析微震事件的分布特征,揭露了斷層的活化規律[6];姜福興等根據微震監測與數值模擬耦合結果,揭示了采動引起的構造活化和災變的機制[7];馬天輝等通過對比現場實際情況和微震監測結果,發現了微震的時空演化與巖爆之間的關系[8];趙周能等研究了深埋隧洞微震活動區與巖爆之間的關系,發現了微

    煤礦安全 2022年1期2022-01-26

  • 耿村煤礦微震信號時頻特征及沖擊地壓前兆特征研究
    特點[1-2]。微震監測具有靈敏度高和安全可靠等特點,在礦井沖擊地壓監測中得到廣泛應用[3-7]。袁瑞甫等[8]分析了沖擊地壓期間微震信號的時序特征,進而得到了微震信號的頻譜特征及分布變化規律。王士超[9]分析了礦井微震事件的波形信號,獲得了沖擊礦壓發生前后的功率譜演變特征。肖亞勛等[10]基于深埋隧洞微震波的衰減特征,修正了最大有效振幅,將相對有效振幅和最大有效頻率作為頻譜分析參數。李學龍等[11]研究了礦山典型微震事件中干擾信號的頻譜特征,并對含噪微震

    工礦自動化 2021年12期2022-01-19

  • 近水平厚煤層微震垂向定位優化及實踐
    之一[1-4]。微震監測技術是通過監測煤巖體材料裂紋產生和擴展過程,并對破裂事件的空間位置進行定位,來研究煤巖材料損傷破壞演化過程的有效工具,是一種有效的沖擊地壓監測手段[5-8]。微震監測系統的應用效果主要通過微震事件的定位精度進行衡量[9-10]。微震震源定位精度的影響因素較多,微震臺網布設是其中的關鍵[11]。而微震臺網布設的合理性主要取決于臺站數目、最大空隙角、近臺震中距和臺站高差4個因素[12]。國內外學者針對微震臺網布設優化問題在理論上進行了深

    煤炭科學技術 2021年11期2021-11-30

  • BSN礦用微震監測系統在金屬礦山的工程應用
    日趨成熟,特別是微震監測技術,通過多通道微震傳感器實現巖體破裂事件的波形獲取、高精度定位和地球物理解釋,可對巖體內的宏觀地壓分布和微觀節理裂隙發育狀態進行動態監測,進而實現對礦山危險源的時空演化情況及礦巖穩定性進行量化評估,廣泛應用于金屬礦山的地壓監測和露天邊坡滑坡監測,逐步成為當前行業高度認可的地壓災害監測預警手段[1-3]。南非礦震技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Mine Seismology,簡稱“IMS”)和加拿大工程地震組織(Enginee

    礦冶 2021年4期2021-08-25

  • 基于微震監測的切頂卸壓無煤柱自成巷開采覆巖運移周期性演化機理驗證
    的研究,對此基于微震監測技術進行了系統地分析和說明。1 工作面概況及微震監測原理1.1 工作面概況S12012工作面位于檸條塔煤礦南一盤區西大巷以北第9個工作面,井下位于南翼2-2煤西大巷北側,該面主回撤通道南距西檸公路保護煤柱約120m,北臨紅檸鐵路保安煤柱,西側為S12013預留工作面,東側為S12011已采工作面。該工作面主采2-2煤層,煤層底板標高+1108~+1122m。2-2煤層厚度3.81~4.35m,平均厚度4.33m,基巖厚度99.43~

    煤炭工程 2021年8期2021-08-17

  • 序 言
    常規能源的開發,微震研究受到了地震學界的廣泛關注。為進一步推動微震數據處理和監測方法發展,深入地震成因和機理的研究,《中國地震》2021年第2期,精心策劃組織實施了“微震研究專輯”?!?span class="hl">微震研究專輯”的研究論文主要內容包括微震監測、微震數據自動處理、地震活動性分析、新技術方法應用、微震機理研究等領域?!?span class="hl">微震研究專輯”受到從事相關工作的廣大專家學者的關注,投稿踴躍,最終通過專家審稿、復審和終審,出版22篇,后續還將就相關內容繼續組織出版。為了更好地高質量完成“

    中國地震 2021年2期2021-07-21

  • 一維卷積神經網絡特征提取下微震能級時序預測
    重要意義[2].微震信號監測作為一種重要技術手段對沖擊地壓預測有重要作用[3-6],高能級微震事件與沖擊地壓的發生有良好的對應關系[7].陸菜平等[8]從分析微震信號的功率譜和幅頻特性入手,對沖擊地壓的預測預報進行研究;蔡武等[9]綜合考慮微震的“時、空、強”特征,從時間、空間角度分別對沖擊危險狀態和沖擊危險區域及危險等級進行預測;郭來功等[10]則通過微震成像和微震云圖等方式發掘微震事件時空規律,為沖擊地壓預測提供判據;田向輝等[11]通過對微震能量、頻

    工程科學學報 2021年7期2021-06-28

  • 礦內-礦間微震監測技術研究
    472300)微震(MS)是指由巖石破裂或流體擾動產生的微小震動[1,2]。在微震監測過程中根據監測范圍的不同分為區域微震、全礦微震和礦間微震。區域微震和全礦微震的監測范圍分別對應井田內的某一重點區域和全礦井;礦間微震是為了提高井田邊界的監測能力,相鄰礦井在礦內微震的基礎上進行的聯合監測。煤礦的傳統監測方法大多采用巷道或工作面表觀變形特征作為監測對象,難以得到煤礦巷道或工作面動力災害預測所必需的信息。作為一種動態時空監測方法,微震監測技術能夠及時發現煤巖

    煤炭工程 2021年6期2021-06-21

  • 吉寧煤礦微震監測系統建設與應用研究
    十分必要[1]。微震監測技術作為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監測預警手段之一[2],被寫入《煤礦防治水細則》。對于煤礦安全生產而言,搭建微震監測預警系統具有重要意義。吉寧煤礦缺少相應的監測手段,為在礦井回采過程中安全高效完成生產,特建立微震監測預警系統,為整個吉寧煤礦乃至周邊煤礦起到了示范作用,確保了工作面的安全開采。1 工作面概況研究區域所在的2107 工作面是2 號煤的回采工作面,該工作面整體處于F5 正斷層與F15 正斷層組成的地塹式構造體中。探明工作面內

    山東煤炭科技 2021年5期2021-06-05

  • 微震初至波到時自動拾取研究
    響礦山安全生產。微震監測技術是一種有效的巖體穩定性監測預警手段,廣泛應用于煤礦、非煤礦山、隧道、硐室、大壩、邊坡、高鐵路基等工程穩定性監測預警領域。該技術利用微震監測系統進行現場實時監測,結合震源定位技術確定微震事件的時空信息及能量,從而對巖體變形導致的破壞活動范圍、穩定性及發展趨勢等作出科學評價。微震初至波(一般為P波)是檢波器最先接收到的地震波,位于環境噪聲和有效信號的分界處,此處伴隨能量急劇變化。準確地拾取微震初至波到時是實現震源定位的前提,是微震

    工礦自動化 2020年12期2020-12-31

  • 黃山銅鎳礦采空區頂板冒落規律研究
    [1]。近年來,微震/聲發射監測技術作為一種高精度巖體破裂監測手段,可通過監測數據,進行地震學參數反演計算,圈定巖體潛在危險區域,被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工程安全監測[2-4]。何滿潮等[5]模擬深部巖爆發生條件,進行了深部巖爆模擬試驗,發現隨著加載時間的增加,聲發射/微震信號頻率由低頻過渡發展為高頻。馬天輝等[6]以錦屏二級水電站巖爆高發洞段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微震監測技術揭示了微震時空演化與巖爆之間的關系。張楚璇等[7]基于微震活動性參數,研究了頂板冒落前后參

    礦冶 2020年6期2020-12-30

  • 兩種微震監測系統協同印證模式下的對比分析
    日趨嚴重[1]。微震監測是沖擊地壓礦井中區域監測手段的重要一種[2],目前主要有三種微震監測系統:天地科技ARAMIS M/E、北京安科興業KJ551 和中國礦業大學SOS,多數礦井采用ARAMIS M/E 和KJ551。鑒于礦井沖擊地壓監測的復雜性,為了確保安全生產,納林河二號礦井安裝兩套微震監測系統,形成了相互協同、印證的監測預警模式。本文通過對比同時間、同區域回采期間,煤層及上覆巖層內產生的能量事件頻次、釋放總能量和上覆巖層中微震事件分布規律[3],

    山東煤炭科技 2020年11期2020-12-16

  • 基于微震監測的金屬礦山地壓演化規律分析
    開采的地壓監測,微震是目前最為有效的監測手段之一。微震監測作為一種有效的應力場監測手段,在中外金屬礦山中已應用多年,是金屬礦山應力場監測和研究的重要手段[4-6]。中國學者李瑞等[7]對會澤鉛鋅礦大量微震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了微震監測參數主要特征及關系,利用監測參數在巖體失穩之前會呈現出異常變化趨勢和征兆來預測預報。褚冬攀等[8]利用獲取的微震監測信號,分析微震事件出現的頻次和事件的異常特征,研究了地下隧洞圍巖發生巖爆災害與微震事件的關系。黃志平等[9]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年28期2020-11-10

  • 銅鎳礦礦體開采過程中地表開裂及上覆采空區頂板冒落規律研究
    測、聲發射監測、微震監測等。通過微震監測技術,宏觀上可掌握地表開裂及沉降規律、基于微震事件圈定采空區范圍邊界,微觀上可揭示采空區頂板巖體裂紋損傷演化規律,實時監測采空區貫通及地表沉降,并對潛在的危險源進行監測、預警與控制,指導礦山安全生產。2 微震監測方案設計與優化2.1 微震監測方案針對該礦32#、30#礦體的賦存條件、地質條件及開采狀況,進行臺網優化,最終設計微震監測系統傳感器布設如下:地表布置1 套微震監測系統,即從地表垂直向下打8 個直徑110mm

    商品與質量 2020年22期2020-09-10

  • 深埋隧道強烈巖爆孕育微震主頻演化規律
    發現沖擊地壓前兆微震信號頻譜中低頻成分增加,且增幅逐漸上升,并揭示了堅硬和軟弱頂板破斷來壓的微震波頻譜演化差異性。FRID和VOZOFF[11]的研究表明:煤礦頂板宏觀破斷之前可監測到低頻微震信號。XIAO等[12]證實了隧道即時型巖爆孕育過程中微震頻率演化是分形的。肖亞勛等[13]發現TBM和鉆爆法不同開挖方式下誘發的即時型巖爆孕育過程的頻譜演化特征基本一致。目前,針對深埋隧道巖爆孕育過程,尤其是不同施工方法(TBM和鉆爆法)下的微震頻率演化規律的差異性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09-01

  • 基于微震監測技術的鉆孔鉆進擾動影響范圍研究
    定結果存在誤差。微震監測鉆孔是通過在鉆孔周圍布置傳感器來監測鉆孔周圍裂隙的發育情況,沒有在鉆孔周圍進行打鉆擾動,不會對鉆孔進行二次擾動,可以無損監測鉆進擾動對鉆孔周圍裂隙的發育情況。筆者利用微震監測系統監測井下鉆進作業對鉆孔的擾動影響范圍,從而為鉆孔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據。1 微震監測系統1.1 微震監測原理在煤礦生產作業時,應力較高的煤巖層內地質結構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原有的地質構造遭到破壞,促使大范圍裂隙貫通,能量以彈性波的形式發射出去[9],其為微震。使用

    中國煤炭 2020年8期2020-08-25

  • 一種適于存在極性反轉的微震初至到時拾取方法
    001)水力壓裂微震監測技術是一項通過觀測注水壓裂過程中所誘發的微震事件來監測和評估裂縫發育情況的技術[1-4]。微震事件識別和到時拾取是微地震數據處理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對裂隙成像的可靠性[5]。通常情況下,水力壓裂產生的微震事件能量十分微弱,微震觀測資料的信噪比較低。低信噪比資料的微震事件識別及其到時拾取是微震監測技術的重要研究課題。微震監測記錄的數據量巨大,人工識別并拾取微震事件初至到時的工作量極大,且容易引入人為誤差。微震事件到時拾取是根據有效信號

    石油物探 2020年3期2020-06-23

  • 微震爆破技術在隧道下穿高速鐵路應用分析
    工經驗。關鍵詞:微震;爆破;震速;監測我國己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京滬高速鐵路寧蕪段,線下有寧蕪隧道穿越,高鐵線路的地表路基沉降以及線下隧道的施工安全性都是重要課題。下穿隧道施工技術的研究直接關系著隧道本身質量安全和高速鐵路施工運營安全。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對隧道的安全性造成影響,甚至會影響整個高鐵線路的安全運行。一、寧蕪改線隧道下穿高速鐵路基本情況寧蕪改線提前實施工程HDK

    磚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04-07

  • 深部厚煤層巷道掘進微震預警參數及臨界指標研究
    監測預警主要依靠微震、煤巖體應力、鉆屑、電磁輻射等技術手段。微震監測技術具有距離遠、實時、可三維定位等優點,多應用于沖擊地壓礦井[6-8]。目前微震監測研究多關注于確定預警參數和構建預警平臺。于洋等人[9]根據深埋硬巖隧洞局部能量釋放率與微震監測數據,建立了巖爆風險動態預警指標。談國文等人[10]根據“列表法”“臨界域”理念、“三率法”等方法,分析確定了汪家寨煤礦煤與瓦斯突出預警指標。王永等人[11]通過微震、應力及鉆屑等多參量,建立了煤礦沖擊地壓多參量監

    煤炭工程 2020年3期2020-03-30

  • 基于微震監測的深埋隧洞巖爆微震事件時空分布特征研究
    ,隨著科技進步,微震監測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水電站建設領域,嚴波[1]、徐奴文等[2]在猴子巖水電站地下廠房開展了微震監測與開挖技術研究,有效提升施工質量。于群[3-4]、張文東[5]、胡守斌等[6]在錦屏引水隧洞施工中應用微震監測技術,進行了巖爆預測研究。李昂等[7]開展了基于微震技術的烏東德水電站右岸地下廠房巖質高邊坡失穩預警研究。雷英成等[8]開展了觀音巖水電站大壩混凝土微震監測數據分析處理研究。黃志平等[9]在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進行了微震監測系

    人民珠江 2020年2期2020-03-11

  • 長平煤業5302 綜放工作面頂板巖層移動規律研究
    動規律研究(一)微震監測設備布置方案根據礦井采掘情況長平煤業需布置一套16 通道微震監測系統,包括10 個拾震器和6 個探頭。為實現最好的監測效果,同時減少后期傳感器的挪移頻繁程度,故方案設計將傳感器均布置在53022、53023 兩巷橫川內和53021 巷、五盤區南翼泄水巷兩巷橫川內;傳感器全部采用拾震器進行監測,拾震器間距500m 左右,此方案可以保證對5302工作面全面包圍覆蓋,在5302工作面回采期間無需進行傳感器的挪移。具體布置方式如圖2 所示。

    魅力中國 2020年46期2020-02-02

  • 微震監測技術在某深埋鐵路隧道施工管理中的應用
    能量,從而產生了微震事件[7]。圍巖變形、破壞整個過程中的信息均可通過微震監測獲取。微震活動的時間、位置及強度反映了巖體內發生變形破壞的時間、位置及程度,因而潛在應力型災害的深埋硬巖隧道施工時,常采用微震監測手段對應力型災害風險進行評估和預測。結合微震活動信息表征的圍巖災害風險,可動態地指導施工過程。例如,周朝等[8]針對荒溝電站地下廠房,通過微震監測分析微震事件活動與爆破開挖施工強度的關系,并以此指導安全施工; 嚴波等[9]基于微震監測系統對潛在的失穩區

    隧道建設(中英文) 2019年11期2019-12-13

  • 微震與電磁耦合技術在突水監測中的應用
    空特點著手,運用微震與電磁法監測技術對工作面底板隔水層薄弱帶、含水層富水區、水文地質異常區、采掘破壞影響范圍、物探異常區等進行監測,實現對礦井水動態變化時、空特征的描述,監測突水通道的“形成、發育、貫通”過程,實現對礦井突水的預警采掘工作面的同時監測。關鍵詞:微震;電磁;監測;突水中圖分類號:TE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09-0159-02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time and spa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9年9期2019-06-27

  • 不同組合比例煤巖的電荷感應與微震規律試驗研究*
    試樣的應力突變與微震、電荷信號的波動變化有較好的協同性。因此,煤巖變形破裂中微震和電荷感應的變化規律可為煤巖體動力災害的預測建立實驗理論基礎[3-7]。關于煤巖組合,趙毅鑫等[8]研究煤巖組合屈服破壞先兆信息,得到煤巖組合試件比煤樣失穩破壞更復雜,失穩預兆點更難以預測;聶鑫等[9]采用數值分析方法研究了煤巖高度比對組合體力學特性的影響,得到煤巖組合的強度介于煤體與巖體之間,其破壞形態主要受到煤體部分的影響,破壞過程更復雜。關于電荷感應,肖曉春等[10]通過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19年1期2019-02-21

  • 基于ARAMIS M/E監測系統的新河礦微震活動特征研究
    監測系統的新河礦微震活動特征研究李 巖1,魏煥偉2,武海濱3,王 健3(1.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開采設計事業部,北京100013;2.內蒙古黃陶勒蓋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巴彥高勒煤礦,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300;3.山東能源肥城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白莊煤礦,山東 肥城 271613)通過采用微震監測系統對新河煤礦530采區煤巖活動情況進行監測,研究了地質構造、頂板破裂高度、工作面推進速度及爆破與微震活動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新河煤礦微震事件多集中于斷層

    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 2017年5期2017-11-01

  • 深部復雜條件沿空掘巷防沖技術研究
    防沖技術;掘進;微震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5.0481 工作面概況朝陽煤礦主采3下煤層,經鑒定3下煤層具有沖擊傾向性。3108工作面位于朝陽煤礦三一采區中部,東鄰3107采空區,西鄰3108(西)采空區,工作面標高為-740m~-720m。3108工作面煤巖層總體形態為一寬緩向斜,軸向NE,向SW傾伏,傾角7°~14°,斷層附近傾角變化較大,局部有起伏。3108材料道沿3108(西)工作面采空區掘進,中間留

    山東工業技術 2017年15期2017-09-05

  • 特厚沖擊煤層回采速度與微震活動規律研究
    擊煤層回采速度與微震活動規律研究汪宏偉1,縱 峰1,李 根1,袁中幫1,秦子晗2(1.陜西永隴能源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寶雞 721000;2.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開采設計事業部,北京 100013)為了確定合理的工作面回采速度,降低沖擊地壓的發生概率,針對崔木礦22302工作面回采過程的強動力顯現,對工作面在不同推進階段的微震事件與回采速度的影響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回采速度對微震事件的頻次影響較為直接,但回采速度的變化對微震能量的釋放影

    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 2016年6期2016-12-21

  • 基于時窗能量熵法的微震P波到時拾取
    P波的自動拾取是微震檢測技術的關鍵之一,也是實現震源定位的首要條件。針對P波震相拾取的特點,在對長短時窗平均(STA/LTA)算法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其能量特征函數進行了改進,解決了原STA/LTA拾取的到時點變化幅度過小及觸發點與實際到時點有誤差的問題。針對STA/LTA算法長短窗大小選取困難的缺點,提出了基于時窗能量熵法的微震到時拾取,它將滑動時窗進行二等分,計算每個時窗的能量,然后將其作為能量特征計算總滑動時窗的能量熵。根據能量熵的變化情況得出微震P

    中國新通信 2016年13期2016-08-12

  • 煤礦井下爆破作業頻帶能量分布規律*
    裝傳感器,優化了微震監測系統安裝方法。對煤礦井下爆破作業過程的微震信號進行采集,并應用小波包分解方法分析其頻譜,發現煤礦井下爆破作業信號的能量頻帶分布范圍廣,各個頻帶內爆破微震信號的能量百分比不斷變化。爆破微震信號92%以上的能量集中在0~500 Hz的低頻帶范圍內。隨傳播距離的增加,微震信號的高頻部分衰減速度快。在煤礦現場應用低爆速、低密度、小直徑的炸藥,降低最大一段的炸藥藥量,采用分散布藥與不耦合裝藥方式有利于降低地震效應。關鍵詞:煤層;爆破;微震;頻

    爆破 2016年2期2016-07-15

  • 深埋隧洞TBM掘進微震實時監測與特征分析
    掘進過程中開展微震實時監測存在的困難與不足,對現有微震監測技術進行優化與改進,并在錦屏II 級水電站3#引水隧洞TBM 施工洞段開展微震實時監測。監測結果表明:(1) TBM 施工環境噪音復雜,但主要噪音特征明顯,可通過建議的濾波方法有效濾除。(2) 圍巖的微震活動和TBM 掘進及掘進速率具有明顯的關系,TBM 掘進速率增加,圍巖微震明顯活躍;TBM 掘進速率降低,圍巖的微震活動明顯降低;微震平靜期發生在TBM 檢修期間,最活躍期發生在TBM 檢修后掘進

    科技資訊 2016年13期2016-05-30

  • 鄆城煤礦微震活動規律研究
    013)鄆城煤礦微震活動規律研究張世東1李 巖2,3喬京利1錢廣斌1(1.山東省鄆城煤礦,山東省鄆城市,274718;2.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采設計事業部,北京市朝陽區,100013;3.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開采設計研究分院,北京市朝陽區,100013)根據鄆城煤礦微震監測系統的監測結果,分析了1300工作面開采強度和推進速度對微震活動的影響、1300工作面微震事件能量分布和工作面內微震活動分布規律。結果表明:微震活躍度與開采強度和推進速度成正相關,推進度的

    中國煤炭 2015年9期2015-10-26

  • 千米深井大采高沿空工作面微震活動規律研究
    大采高沿空工作面微震活動規律研究劉業獻(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山東濟寧272055)通過研究深井工作面開采過程中的微震活動規律,得出微震事件分布的時空遷移性和周期性。以唐口煤業有限公司5303大采高工作面為研究對象,得出了工作面超前采動應力分布范圍為190m,采空區頂、底板裂隙發育高度分別為75m,60m,該結論為深井開采沖擊地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參考。千米深井;大采高;沿空工作面;微震活動;采動應力;覆巖運動Micro-seismic R

    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 2014年6期2014-09-18

  • 基于微震監測的大采高綜采面覆巖破斷特征研究
    00013)基于微震監測的大采高綜采面覆巖破斷特征研究趙國棟(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為了合理確定大采高綜采工作面覆巖“兩帶”高度,采用微震監測技術探測頂板覆巖破斷特征,從走向和傾向兩個方面來分析微震事件分布規律,從而確定了大采高綜采面“兩帶”的高度:垮落帶高度約20m,裂縫帶高度約45m。研究認為基于微震監測的大采高綜采面覆巖“兩帶”探測方法可行,很好地解決了覆巖破壞實測難題。微震監測;大采高綜采;覆巖破斷特征采用傳統的全部垮落法管

    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 2014年4期2014-09-15

  • 地壓微震監測技術在大紅山礦的應用與研究
    50000)地壓微震監測技術在大紅山礦的應用與研究李 波,王莎莎(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文章針對大紅山鐵礦開采方式在空間上所形成露天、地下、淺部、深部、多礦段、多區段立體聯合開采的局面,以及引發的地壓活動極為復雜的狀況,建立大紅山鐵礦系統的微震監測系統,并根據地壓微震結果,研究其規律,為有效控制地壓災害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同時,其研究成果能夠指導礦山的進一步安全生產。微震監測技術;地壓;采空區;能量釋放率在采礦及地下巖土工程生產中

    湖南有色金屬 2014年3期2014-07-02

  • 微震信號現場監測試驗及特征研究
    巖斷裂時,均伴有微震事件的發生[1-3]。20世紀30年代末,微震現象由美國的 L.阿伯特及 W.L.杜瓦爾發現[4]。20世紀90年代以來,微震監測技術是在計算機技術和數據采集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得以發展的[5]。20年前微震監測在煤礦災害監測方面已開始大范圍的使用[6]。微震監測技術原理是利用在煤巖體破裂過程中產生的聲、能原理,同時還依據地震監測、聲發射監測技術的原理。國內外對煤巖中微震信號現場的測試還處于初步的研究階段。1 礦井概況躍進煤礦位于義馬市南2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2期2014-06-05

  • IMS微震監測技術在漂塘鎢礦的應用
    的基本地壓特征。微震監測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和行之有效的地壓監測手段,在國外的高地應力礦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4]。本研究在前期微震監測技術試驗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礦山巖體失穩的安全隱患問題,對IMS微震監測技術的實際效果進行試驗驗證分析。1 IMS微震監測技術“IMS”是Institute of Mine Seismology(南非礦震研究院)的簡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IMS高精度微震監測系統,是一個技術先進的數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地震監測系統。具有在線地

    中國礦業 2014年12期2014-03-30

  • 微震活動規律及其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
    272055)微震活動規律及其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許紅杰1,2,夏永學1,2,藍 航1,2,劉增平3,劉 虎3(1.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采設計事業部,北京100013;2.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開采設計研究分院,北京100013;3.山東唐口煤業有限公司,山東濟寧 272055)研究深部礦區,特別是有煤巖動力災害礦區的微震活動規律對沖擊地壓等災害的預測與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利用ARAMIS M/E微震監測系統,研究了唐口煤礦千米深井條件下微震時空演化特征,通過高

    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 2012年2期2012-03-12

  • 香爐山鎢礦特大采空區地壓微震監測技術應用研究
    的全數字型多通道微震監測系統,對東部殘采區域的地壓活動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測[1]。1 微震監測系統簡介1.1 微震監測系統組成香爐山鎢礦微震監測系統為48通道全數字型微震監測系統,于2010年8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監測系統由井下分布式傳感器、數據采集系統、地表監測站三部分組成,攜帶48個單軸加速度傳感器。該監測系統實現了監測數據的實時傳輸、處理與三維可視化顯示,數據的遠傳監控等功能。采區內,經過優化的48個傳感器布置在東部采空區內,對東部采區實現了大范圍的

    中國鎢業 2011年5期2011-12-31

  • 壓裂微震數據的快速讀取及可視化
    。壓裂作業會誘生微震,可對微震信號進行采集,處理和解釋,還可對壓裂作業進行監測,并對壓裂效果進行評價。壓裂作業的時間可長達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由于微震事件能量弱,信號頻率高,易被地層吸收,所以這些特點決定了微震數據采集時間較長,采樣頻率高,最終將導致得到的微震數據相當龐大。利用井下多個三分量檢波器接收微震信號,并在信號中拾取出微震事件的初至時間。對微震事件做極化分析,就可以確定微震事件的傳播方向。利用測井和地震資料,可建立速度模型。結合以上數據,利用

    物探化探計算技術 2010年2期2010-01-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