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學

  • 清代詩學的歷史演進與詩社活動的實踐價值
    在雅集活動與清代詩學演進的流程同節拍、同向度。正是各地、各類型的詩社活動直接或間接表達的詩學主張(或訴求)共同促成了主流詩學的形成,也可以說,詩社詩學是主流詩學的構成因子和力量來源;而主流詩學也是各類詩社詩學主張的集中顯現與完型表達:詩社詩學與主流間有交流會通,也有相互切劘??傮w上看,清代詩社與清代詩學是依照同一演進邏輯,按照同樣的節奏遞嬗發展。(1)一、清初詩學的演進脈絡與詩社活動背景在錢謙益、王士禎詩學力圖整飭明代后期延續下來的詩學紛爭的發展階段,詩社

    晉中學院學報 2023年5期2024-01-01

  • 比較詩學視域下《狼圖騰》翻譯中的詩學轉換
    710054)詩學(poetics)古老而常新,閃耀著千年光輝,被稱為“世界上不多的幾座理論金山之一”[1]32。詩學的范疇廣泛,狹義上可指詩歌研究,廣義上可指一切文學理論或文學批評。[2]比較詩學(comparative poetics)基于詩學發展而成,和詩學一脈相承。比較詩學是“從跨文化的角度對文學理論進行的比較研究”[3],旨在通過對比的研究方法,以平行互釋的研究手段,建立中西文學與文化的“共同詩學”[4],形成通古達今、融通中西的思維框架,因而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23年7期2023-09-21

  • 元代題名“詩學”相關著作及其詩學史意義 *
    君中國古代以“詩學”題名的著作大致包括兩類:一類是《詩經》學研究著作,如宋代蔡卞撰《毛詩名物解》,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的題名作《詩學名物解》,為《詩經》名物的訓詁著作?!端问贰に囄闹尽分浰畏短幜x《詩學》一卷,今佚,但其著錄的位置在“經部”,應是解釋《詩經》的作品。清代陸奎勛《陸堂詩學》、錢澄之《田間詩學》、汪梧鳳《詩學女為》等也均是闡釋《詩經》的專門著作。另一類是始于元代,題名為“詩學”的詩法作品和詩歌類書,如《詩學禁臠》《聯新事備詩學大成》《詩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2-08

  • 詩學寫話
    蘇文成課kè前qián文wén文wen和hé周zhōu周zhou正zhènɡ在zài背bèi唐tánɡ詩shī:“兩liǎnɡ個ɡè黃huánɡ鸝lí鳴mínɡ翠cuì柳liǔ,一yì行hánɡ白bái鷺lù上shànɡ青qīnɡ天tiān……”文wén文wen突tū然rán停tínɡ住zhù,感ɡǎn嘆tàn道dào:“這zhè兩liǎnɡ句jù詩shī寫xiě得de太tài美měi了le。周zhōu周zhou,你nǐ閉bì上shànɡ眼yǎn睛jinɡ

    作文周刊·小學二年級版 2022年12期2022-03-19

  • “中國文化詩學”:為何“中國”,如何“詩學
    □肖明華文化詩學,無論是作為語詞的存在、批評的方法,還是作為理論的形態,恐怕都不是由我國學人所最早創構的。就文獻看,在漢語學界,它的出現應該與格林布拉特《通向一種文化詩學》一文的譯介有關。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文化詩學就專屬于格林布拉特等人,以至于提及文化詩學就一定只與格林布拉特等人發生“條件反射”,而基本上不會關聯起我國學界中人。事實上,一說到文化詩學,我們可能就會想到童慶炳、蔣述卓、李春青、顧祖釗、劉慶璋、林繼中等學者,其中道理何在?原因之一恐怕是因為,我

    中國圖書評論 2021年12期2022-01-14

  • 觀人詩學:中國古典詩學和人學互融的文論體系研究
    觀人學與中國傳統詩學批評體系的構建》,萬偉成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文學即人學,是發展并完善人性的重要途徑。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文學理論,人的本質、價值和意義等均是其最高指向。中國古典文學理論將個體與群體的生命情懷、形上追求作為超越的旨趣,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己的關系性要素納入文學的審美考察中,而以人喻文就是中國傳統文論的一個重要特色。中國是一個詩詞大國,人喻詩學是傳統詩詞美學的核心范式。中國傳統詩學批評中存在著大量的以人觀詩、以詩觀人現象

    中國圖書評論 2020年11期2020-11-28

  • 清代詩學史(第一卷)
    清代詩學依托于學術色彩濃厚的思想史背景,對整個古典詩學作了歷史性的總結和梳理,是古典詩學的集大成和總結時期。本書作為《清代詩學史》的第一卷,內容包括鳥瞰整個清代詩學文化性格和歷史特征的導言以及論述順治、康熙、雍正三朝詩學的六章正文,既有歷史進程的整體觀照,也有具體詩論家的細致評析。全書展現的豐富的詩學現象和理論內容,有助于反思當代文學理論研究的問題,為建設本土化的文學理論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作者:蔣寅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書摘 2020年3期2020-05-08

  • 近現代時期傳統“詩學”觀念及其演變述略
    0006)當前“詩學”的基本觀念和語詞所指,與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存在密切關聯?!掇o?!の膶W分冊》對“詩學”的解釋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著,是歐洲最早的一部文藝理論著作。后來歐洲歷史上相沿成習,將一切闡述文藝理論的著作統稱詩學?,F在有些國家有時專稱研究詩歌原理的著作為詩學,以區別于一般闡述文藝理論的著作?!保?]6-7這顯然是從亞氏《詩學》和歐洲的理論傳統來釋讀。這樣的釋義頗為符合當前主流關于“詩學”的基本理解。我國學界對“詩學”的觀念解讀和實際語

    晉中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2-28

  • 《比較詩學:理論與實踐》
    2 月出版《比較詩學:理論與實踐》是復旦大學周榮勝教授多年潛心研讀比較詩學的成果。全書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將比較詩學拓展為三大領域:對有事實聯系的異域詩學的國際詩學關系研究;對沒有事實聯系的異域詩學的跨文化詩學研究;純理論層面的一般詩學研究。這種研究思路擺脫了二元對立和本質主義的思維模式對比較研究的束縛,從而在中西文論相互比較的模式以及中國文論現代轉換的路徑之外,開辟出一種更為開放的比較詩學場景。實踐部分比較厚重、扎實,作者在世界視域的統攝下圍繞

    文藝研究 2019年11期2019-12-22

  • “中西比較詩學”之我見
    王 歡“中西比較詩學”之我見王 歡本文以史忠義《中西比較詩學》為研究對象,對本書做出了個人見解分析,同時對中國的中西詩學比較、詩學做了一定的研究和論述。中西比較詩學 詩學史忠義先生在《中西比較詩學新探》(以下簡稱《新探》)一書的前言里寫道:1996年準備到中科院外文所工作、向所里報告自己將以中西比較詩學為研究方向……然而十年間先生翻譯了包括《20世紀的文學批評》、《問題與觀點,20世紀文學理論綜述》、《詩學史》等書目。同時提到《新探》的許多觀點和見解起源于

    長江叢刊 2016年21期2016-11-26

  • 印度詩學的概念演變、發展歷程及世界地位
    (四川大學)印度詩學的概念演變、發展歷程及世界地位尹錫南(四川大學)作為三大公認的世界文學理論源頭,印度詩學具有自己獨特的概念演化史,其發展歷程也具有某些獨特的規律。它先后經歷了梵語詩學為核心的古典詩學萌芽、成熟、總結、衰落等幾個階段,然后進入各個方言文論萌芽、發展與吸收梵語詩學同步進行的印度中世紀階段?,F代時期的印度文論轉型以梵語詩學、印度方言文論和西方文論等三者相結合為特征,但西方文論的全面滲透是這一時段日益明顯的趨勢。當代印度文論發展更是體現出西方文

    文貝: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 2015年2期2015-11-14

  • 第二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中國認知詩學學術研討會會訊
    1世紀以來,認知詩學發展迅速,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為進一步推動認知詩學深入發展,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中國認知詩學研究會將于2015年10月22日-10月24日(10月22日報到)在廣州召開第二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中國認知詩學學術研討會。Peter Stockwell,Mark Turner,Joanna Gavins,Gerard Steen,Elena Semino,Catherine Emmott等國外知名學者將應邀與會。主題:多維視野

    外國語文 2015年3期2015-03-20

  • 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
    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自首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重慶)成功舉辦以來,認知詩學在國內發展迅速,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為進一步推動認知詩學研究深入發展,認知詩學研究會將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廣西桂林召開第三屆中國認知詩學高層論壇。論壇由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國內外知名學者Gerard Steen和Geoff Hall等將應邀與會,同時將舉行“認知詩學譯叢”的啟動和《認知詩學與界面研究》(季刊)的首發儀式。主題:實踐中的認

    外語學刊 2014年4期2014-12-04

  • 詩學學史:中國古代詩學之新學科創建:評周興陸著《中國分體文學學史·詩學卷》
    221116)詩學作為支撐三千年古代文學批評史的主流理論在近百年來的古代各體文學理論研究中最受重視,研究成果也最為顯赫。陳伯海主編的七冊本詩論史、陸耀東主編的七冊本歷代詩論、袁行霈等著《中國詩學通論》及李壯鷹、劉偉林等人的各種古代詩學原理類著作紛紛出版,使古代詩學研究在“史”和“論”兩個層面上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這些出色的成果也使學界不得不去思考這樣一系列嚴峻的問題:如何在更高的層次上推進和深化古代詩學理論研究?如何尋找新的研究思路并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中國文學研究 2014年3期2014-11-14

  • 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會 訊
    自首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重慶)成功舉辦以來,認知詩學在國內發展迅速,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為進一步推動認知詩學研究深入發展,認知詩學研究會將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廣西桂林召開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論壇由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國內外知名學者如Gerard Steen、Geoff Hall等將應邀與會,同時將舉行“認知詩學譯叢”的啟動和《認知詩學與界面研究》刊物的首發儀式。主題:實踐中的認知詩學議題:1.認知詩學的研

    英語研究 2014年1期2014-08-15

  • 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會訊
    自首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重慶)成功舉辦以來,認知詩學在國內發展迅速,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為進一步推動認知詩學研究深入發展,認知詩學研究會將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廣西桂林召開第三屆中國認知詩學高層論壇。論壇由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國內外知名學者如Gerard Steen、Geoff Hall等將應邀與會,同時將舉行“認知詩學譯叢”的啟動和《認知詩學與界面研究》(季刊)的首發儀式。會議主題:實踐中的認知詩學會議議題:

    當代外語研究 2014年6期2014-03-29

  • 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會訊
    自首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重慶)成功舉辦以來,認知詩學在國內發展迅速,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為進一步推動認知詩學研究深入發展,認知詩學研究會將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廣西桂林召開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論壇由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國內外知名學者如Gerard Steen、Geoff Hall等將應邀與會,同時將舉行“認知詩學譯叢”的啟動和《認知詩學與界面研究》刊物的首發儀式。主題:實踐中的認知詩學議題:1.認知詩學的研

    外國語文 2014年4期2014-03-20

  • 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會訊
    自首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重慶)成功舉辦以來,認知詩學在國內發展迅速,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為進一步推動認知詩學研究深入發展,認知詩學研究會將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廣西桂林召開第三屆認知詩學高層論壇。論壇由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國內外知名學者如Gerard Steen、Geoff Hall等將應邀與會,同時將舉行“認知詩學譯叢”的啟動和《認知詩學與界面研究》刊物的首發儀式。主題:實踐中的認知詩學議題:1.認知詩學的研

    外國語文 2014年3期2014-03-20

  • 他者觀照下的自我 ——厄爾·邁納《比較詩學》中的跨文化研究視野
    著作甚豐,《比較詩學》是他的一部重要著作。這本書于1990年出版以來一直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在比較文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侗容^詩學》為詩學比較提供了一種姿態和原則,同時也提供了具體的比較方法。在當今旨在探索和諧、和平等主題的跨文化研究階段,這些原則和方法對中西詩學的比較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一、他者觀照下的比較原點在比較文學和比較詩學的研究中,由于國家、民族、語言、文化、學科的差異以及風俗習慣的不同,可比性問題一直是比較文學和比較詩學首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div>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3期2013-04-09

  • 首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認知詩學學術研討會會訊
    本世紀以來,認知詩學發展迅速,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為進一步推動認知詩學深入發展,四川外國語大學和中國認知詩學研究會(籌)將于2013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重慶召開首屆認知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認知詩學學術研討會。Peter Stockwel、Mark Turner、Joanna Gavins、Gerard Steen、Elena Semino、Catherine Emmott等國外知名學者將應邀與會。主題:認知詩學:理論·方法·應用議題

    外國語文 2013年3期2013-03-19

  • 兩大詩學場域的開拓與話語建構 ——尹錫南 《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之解讀
    0)□品書錄兩大詩學場域的開拓與話語建構 ——尹錫南 《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之解讀張羽華1,2(1.南京大學 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93;2.長江師范學院 文學與新聞學院,重慶 408100)目前,中國的比較詩學研究仍然止步在中西兩點一線的平衡線上進行學術探索,從文學文化的各個領域內建構 “中西中心主義”學術研究范式的成規式論述,雖然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這種執著于跨越性的 “中西”比較文學研究范式凝固了我們的思維。從長遠來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3期2012-08-15

  • “一大關捩”:晚清詩學的生存態勢及其詩學觀念轉變的多重面向
    一大關捩”:晚清詩學的生存態勢及其詩學觀念轉變的多重面向王 成(湖北師范學院文學院,湖北 黃石435002)道光年間,詩學觀念出現了嚴重分裂;詩學觀念的盛世鏡像在諸多方面仍然得以延續,但已明顯受到“性靈”說等詩學觀念的譏彈。面對晚清詩學觀念的重建議題,“彌宋”詩學試圖在傳統詩學范圍內尋找解決矛盾的途徑,但在本質上并沒有越出傳統詩學的藩籬;而龔自珍、魏源以他們所保有的“今文學”價值體系生發出一種批判詩學,形成了批判與干預社會現實的詩學價值立場,確為晚清詩學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年3期2012-04-12

  • 兩大詩學場域的開拓與話語建構 ——尹錫南《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①之解讀
    華隨筆與書評兩大詩學場域的開拓與話語建構 ——尹錫南《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①之解讀張羽華目前,中國的比較詩學研究仍然止步在中西兩點一線的平衡線上進行學術探索,還在從文學文化的各個領域內建構“中西中心主義”學術研究范式的成規式論述,雖然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這種執著于跨越性的“中西”比較文學研究范式凝固了我們的思維。從長遠來看,這難以在比較詩學領域內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也無形中規約了我們跨文化跨文明對話的比較詩學研究視域。盡管當前偶有中印、中

    東吳學術 2012年6期2012-04-01

  • 認知詩學的全面拓展與漸次突破
    藎霍洪濤認知詩學的全面拓展與漸次突破藎霍洪濤認知詩學濫觴至今,雖然其發展在各國各地并不平衡,幾經波折,有時甚至相互沖突,抵觸,但也曾數次拓展疆域,兼容并包多個學科的范疇。演變到如今已經初具規模,漸成體系。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一書提出,“詩學就是研究藝術即創制知識的學問”。兩千多年來,詩學一直在不斷發展、豐富自己的內容。而認知詩學的發源其實與亞里士多德詩學概念并無直接聯系。1975年,美國研究人員整合六大學科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新興學科——認知科學。自此,認知科

    飛天 2011年18期2011-08-15

  • “今文學”視閾下王闿運復古詩學的歷史建構
    王 成王闿運詩學的復古與其“今文學”的復古立場是一脈相承的;復古不僅是其詩學觀念生發的關鍵環節,而且是其詩學地位與詩歌成就得以認同的最大保證,“今所傳《湘綺樓詩》,刻意之作,辭采巨麗,用意精嚴,真足上掩鮑謝,下揖陰何,宜其獨步一時,尚友千古矣?!盵1]21王闿運詩學選擇獨尊漢魏六朝詩歌及其主張,力主通經、治情、主文的詩學本體,詩法上盡法古人,在近乎服膺于古人詩學的立場下建構起了復古的詩學體系。雖然后人認為其詩學往往游離于社會現實之外,“極端的模仿古人,幾乎

    城市學刊 2011年5期2011-04-01

  • 在“過渡”中“想象”:當前晚清詩學研究透視與反思
    014)一、晚清詩學地位芻議晚清詩學作為清代詩學的尾聲,再加上其處于兩大強勢話語的張力影響下,在學術研究傳統上往往受到忽視與輕視。當下的學者對晚清詩學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已經成為了一種學術慣性,在研究視角上也缺乏一種整體視野與宏觀認識。高旭在《答胡寄塵書》中這樣總結清代文壇:“蓋滿清一代,所謂學士文人,大半依附末光。賊性靈,拜揚虜廷,恬不知羞,雖有雄文,已無當于大雅?!雹偻砬逶娙宋耐⑹皆谄洹堵剦m偶記》中做出過如是評價:“國朝詩學凡數變,然發聲清越,寄興深微

    名作欣賞 2010年29期2010-08-15

  • 反思中西比較詩學之名與實
    00067)比較詩學(comparative poetics)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在中國有著同比較文學一樣悠久的歷史,而“中西比較詩學”則是其研究熱點之一;可是在繁榮的學術爭鳴背后,卻隱藏著學界對中西比較詩學之名稱與實質的深深焦慮。對中國而言,“詩學”之名古已有之嗎?與西方的交流之實地位平等嗎?在后現代語境中,關于這些問題的探討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只有以理清該學科發展歷程為基礎,通過對中西比較詩學其名其實的深刻反思,才有可能建構起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詩學話語體

    名作欣賞 2010年12期2010-08-15

  • 聞一多詩學的現代性及其啟示 ——從羅先友《從文學到文化的跋涉——論聞一多詩學的現代性》談起
    0083)聞一多詩學在中國現代詩學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于中國當下詩學的建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聞一多以“五四”精神為依托,結合自己獨有的詩學實踐和體悟,形成了極具批判性與創造性的詩學思想。羅先友先生的《從文學到文化的跋涉——論聞一多詩學的現代性》[1]一書,以其豐贍的第一手研究資料,將聞一多詩學置于現代性的宏闊視野中,對其進行了獨具一格的理論觀照,從多側面凸顯了聞一多詩學的當代意義。一 現代性視野與聞一多詩學“現代性”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歷來仁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10年5期2010-04-07

  • 應當曰展目漢比較詩字研究
    0年來,少數民族詩學的研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取得了喜人的成就?,F在,從比較的角度研究少數民族詩學與漢族詩學,進而探討中國詩學的整體的內部關系及其發展規律,具有其重要性與可能性。本文對此提出了具體的研究思路。關鍵詞:少數民族詩學漢族詩學比較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民族文學研究 2001年2期2001-05-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