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出阻抗

  • 基于虛擬阻抗的低壓微網多逆變器環流抑制研究
    外環的逆變器輸出阻抗多為感性,由此導致逆變器輸出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逆變器輸出電壓的相位與幅值間存在耦合現象[3]。且低壓微網多逆變器條件下,各逆變器控制參數與濾波器參數間的差異將造成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不同,不同逆變器同公共連接點間的距離差異也導致線路阻抗不相同。為了解決并聯多逆變器系統中由于線路阻抗不同而引起的系統無功功率分布不平衡問題,需分析傳統下垂控制的不足及產生無功電流環流的原因[4]。針對直流微網中多DG 負極接地故障造成的共地環流問題,利用雙自

    電源學報 2022年5期2022-10-13

  • 弱電網下并聯逆變器穩定性及電能質量治理研究
    之并聯的等效輸出阻抗Zout,電網等效成一個理想電壓源ug及一個與之串聯的電網阻抗Zg,I為逆變器輸出電流。依據圖5,得到逆變器輸出電流I(s)表達式如式(7)所示。(7)由阻抗穩定判據可得:當Zg和Zout幅頻特性曲線不相交或其交截處對應頻率fs的相角裕度滿足式(8)時,逆變器穩定,其中相角裕度用P表示。P=180°-(∠Zg(j2πfs)-∠Zout(j2πfs))>0°(8)由于電網阻抗中電阻有利于逆變器穩定,而電感不利于逆變器穩定,因此Zg取感性部

    電力工程技術 2022年3期2022-05-26

  • 多目標約束下逆變器阻抗的電流矯正方法
    降低了逆變器輸出阻抗在電網交互頻段的相位,進而導致系統相位裕度降低.對此,眾多學者從重塑逆變器輸出阻抗的角度,減弱、消除PLL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1)額外引入矯正環節:文獻[10-11]從補償系統相位裕度的角度出發,在并網逆變器控制環路并聯虛擬阻抗,對逆變器輸出阻抗進行重塑以達到改善系統穩定性的目標.2)對PLL特性重新整定:文獻[8,12]利用相位裕度和SCR為約束設計PLL帶寬,雖然提升了系統穩定性,但犧牲了電流動態跟蹤性能.文獻[13-14]在PLL

    控制理論與應用 2022年4期2022-05-21

  • 基于差分翻轉電壓跟隨器的AB類緩沖器設計
    源跟隨器,其輸出阻抗為1/(gM)(gM為MOS管的跨導),與傳統的源跟隨器不一樣,翻轉電壓跟隨器具有更低的輸出阻抗,同時輸出電流的能力也相對較大,在此結構中晶體管M1作為共柵級放大器,若輸出電壓Vo產生一個變化量,這個變化量將被放大gM1ro1倍到Va,因此M2管的跨導發生變化,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翻轉電壓跟隨器的輸出阻抗為1/(gM1ro1gM2),gMi是Mi的跨導,roi是Mi的輸出阻抗。相比普通的電壓跟隨器,輸出阻抗減小了很多。圖1 兩種跟隨器對比2

    電子與封裝 2022年4期2022-04-27

  • 基于虛擬阻抗的多逆變器并聯運行控制策略研究
    基準補償環和輸出阻抗調節環,但是控制復雜,系統穩定能力不足,工程應用能力有限。文獻[7-9]將逆變器輸出的功率虛擬轉換,在一定程度上對不同逆變器之間功率的均分和系統諧波環流抑制能力有限。對此,本文提出了一種通過引入虛擬阻抗的多逆變器并聯控制策略,使得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呈可調節的感性,合理分配不同逆變器之間的功率,改善了逆變器輸出電壓質量并減小相互之間環流。1 基于虛擬阻抗的逆變器輸出阻抗設計考慮到多個逆變器并聯運行時虛擬阻抗的引入對系統阻抗的影響時,首先對

    東北電力技術 2022年1期2022-02-22

  • 基于動態下垂系數的低壓微電網無功控制策略
    合考慮逆變器輸出阻抗、線路阻抗的影響[6],其等效輸出阻抗特性對逆變器集群穩定運行具有重要的影響[7-8]。隨著微電網技術的成熟,國內外學者相繼針對下垂控制在微電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大量的改進措施。文獻[9]引入一階高通濾波器,使得下垂控制過程中引起的電壓、頻率跌落得到了很好的穩定和恢復。文獻[10-11]采用角度下垂控制確保在高阻性的饋線網絡中均分負荷,由于直接調節逆變器的輸出電壓角,所以避免了穩態下的頻率下降。文獻[12]采用負載電壓反饋和引入積分

    電力建設 2022年1期2022-01-12

  • 基于LCL濾波的400 Hz逆變器并聯控制
    逆變器的等效輸出阻抗,實現功率的均分和環流的抑制,但通常虛擬阻抗主要針對基波頻段,難以抑制高頻環流;2)變下垂控制法[9],隨系統輸出功率的變化調節下垂系數,使輸出功率趨近平衡,這種控制方法實現起來比較復雜,也不能解決高頻環流的抑制問題;3)諧波注入法,文獻[10]提出在各單臺逆變器的電壓基準中注入幅值很小的諧波,通過諧波有功功率來調節逆變單元的基波幅值給定,由于電壓基準引入了諧波,這種方法使得輸出電壓產生了畸變,而且由于要計算諧波有功而使得數字芯片的工作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21年9期2021-10-13

  • 電動汽車充電用LCL型PWM整流器輸出阻抗分析及穩定性改善方法
    當源變換器的輸出阻抗小于負載變換器的輸入阻抗,則系統能穩定運行。本文主要研究PWM整流器輸出阻抗特性對穩定性的影響。文獻[10]研究通過在直流母線處并聯RC回路降低輸出阻抗來提高系統穩定性。為減小文獻[10]增加并聯回路帶來的損耗,文獻[11,12]提出直流母線端并聯調節器的方法,通過控制調節器調節直流母線上的紋波電流,改善系統穩定性。除此外,還可以通過改善系統的控制策略來改善系統的穩定性。文獻[13]將直流母線電壓中的交流分量經過補償反饋回控制器,實現降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21年8期2021-08-31

  • 大容量DC-DC變流器輸出阻抗特性分析及應用
    -DC變流器輸出阻抗特性分析及應用彭方成1,2范學鑫2王瑞田2劉金輝1陳金萌1(1. 海軍潛艇學院 青島 266199 2. 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武漢 430033)艦船低壓變配電系統中的大容量電力電子設備級聯后,可能由于阻抗不匹配而導致電壓振蕩失穩。為了探究影響電力電子級聯系統靜態穩定性的因素,該文針對大容量DC-DC變流器進行建模和阻抗特性分析。首先,基于開關網絡平均法建立變流器的小信號模型,推導出相應的輸出阻抗模型。在此基

    電工技術學報 2021年16期2021-08-28

  • 弱電網下提高VSG穩定性的虛擬阻抗方法
    方法對VSG輸出阻抗建模,對小信號擾動產生的響應進行分析,即可獲得VSG輸出阻抗模型。圖3為VSG小信號模型。由于只研究VSG的交流側,將直流擾動量賦值為0。圖3 VSG在dq坐標系下的小信號電路模型Fig. 3 The small signal circuit model of VSG in dq coordinate system由圖3可得,系統在dq坐標系下的表達式為:其中:圖4為VSG的小信號模型,小信號擾動項包括d軸分量和q軸分量,在VSG控制策

    電力科學與工程 2021年7期2021-08-04

  • 孤島微電網下的單相H橋并網逆變器系統穩定性分析?
    函數以及等效輸出阻抗傳遞函數Zov(s):由式(7)和式(8)可以得到相應的戴維南等效模型如式(9)所示,并且基于式(9)可以得到電路如圖5 所示。圖5 下垂控制逆變器等效電路模型式中:uref(s)表示參考電壓在s域的值,uov(s)表示輸出電壓在s域的值。2 控制參數對穩定性影響分析為了驗證控制參數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本文采用如表1 所示的參數進行了驗證。表1 參數2.1 電壓環控制參數對輸出阻抗的影響電壓電流雙閉環中的電壓外環采用PR 控制器,設計參

    電子器件 2021年3期2021-07-16

  • 基于頻率響應分析儀的電源阻抗測試*
    現象與電源的輸出阻抗以及負載輸入阻抗有重要的關系,所以學術界提出了電源系統阻抗的概念,并用這一概念來解釋紋波現象,預測系統穩定性,解決負載間的相互干擾[2]。因此,電源系統阻抗作為電源的重要參數,用來研究電源系統的穩定性及預測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3]。電源輸入輸出阻抗一般較小,基本都是幾毫歐到幾十毫歐量級,一般測試阻抗的手段對于電源阻抗來說已經不適用。測試輸出阻抗時需要在規定的電流負載條件下完成,當負載電流較小時,電流變化引起的端口電壓變化非常

    電子與封裝 2021年5期2021-06-09

  • 基于離網型逆變器的輸出阻抗重塑方法研究
    阻抗模型,從輸出阻抗的角度出發,分析負載電流對逆變器輸出電壓的影響。比例諧振(proportion-resonant,PR)控制器可以對正弦量無靜差控制,采用多諧振控制器可以補償各次諧波,但是設計復雜,計算量大,產生很大的計算延時。文獻[21]提出旋轉坐標系下的降階諧振控制器,但并未分析其機理,而且需要進行坐標變換。本文通過模型降階,得到靜止坐標系下的比例降階多諧振(proportion and reduced-order multi-resonant,P

    廣東電力 2021年3期2021-04-01

  • 一種并網逆變器電壓電流雙閉環改進控制策略
    電壓源與一個輸出阻抗串聯形式[5]。但隨著分布式電源在微網中的滲透率越來越高,微電網的系統慣量越來越小[6]。特別是孤島模式下的微電網失去了大電網的支撐后,DG并網逆變器輸出電壓易受負載變動和不平衡負載的影響,導致DG輸出電能質量下降,嚴重時迫使該DG退出微電網。為解決該問題,國內外學者展開了深入研究。文獻[5]首先通過消除dq坐標下DG并網逆變器電壓電流雙閉環與LC濾波環節之間的冗余項,從而簡化控制環得到DG并網逆變器的戴維南等效模型,并利用多重比例諧振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21年1期2021-02-23

  • 基于分頻段前饋補償的并網變流器輸出阻抗校正*
    的并網變流器輸出阻抗校正*曹建偉1張磊1錢強2張犁2丁勇3(1. 國網湖州供電公司 湖州 313000;2. 河海大學能源與電氣學院 南京 211106;3. 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南京 211102)并網變流器是分布式發電系統中交直流接口關鍵設備,為解決弱電網下電網阻抗同并網變流器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寬頻率范圍諧波諧振及系統失穩問題,基于級聯系統阻抗模型研究了傳統的電網電壓單位比例前饋對并網變流器輸出阻抗幅相特性的影響,提出基于數字濾波器的電網電壓

    電氣工程學報 2021年4期2021-02-15

  • 負載電流前饋閉環控制的快速動態響應雙有源橋式變換器的輸出阻抗分析
    B變換器進行輸出阻抗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前饋控制策略。在SPS控制的基礎上,對小信號模型進行了研究,詳細分析了DAB變換器的輸出阻抗以及影響輸出阻抗的主要因素;根據輸出電流表達式提出了一種前饋控制,該前饋路徑只與輸出電流有關,而對輸出電壓是獨立的;在輸出阻抗的小信號基礎上,前饋路徑的增益隨著負載電流的變化而調整,并將帶前饋控制策略的輸出阻抗和不帶前饋的進行了對比。實驗結果驗證了理論分析和控制策略的正確性。1 DAB變換器的輸出阻抗分析圖1為DAB變換器

    電源學報 2020年3期2020-06-28

  • 下垂控制微電網的無功補償失穩機理及抑制對策
    控制逆變器的輸出阻抗,揭示了下垂控制僅影響逆變器輸出阻抗的低頻特性。因此,分析由下垂逆變器輸出阻抗高頻外特性引發的諧振問題時,可忽略下垂功率環。其次,在忽略逆變器的下垂功率環后,采用阻抗穩定性判據分析了下垂逆變器構成的孤島微電網引入無功補償電容器后的諧振穩定性問題,揭示了下垂孤島微電網引入無功補償電容后的諧振問題,并提出在電流內環中引入電容電流反饋控制,重塑逆變器輸出阻抗,抑制諧振,提升微電網的穩定性。最后,本文設計了一臺3 kW 的樣機,進行了下垂微電網

    電氣工程學報 2020年1期2020-04-30

  • 基于動態虛擬復阻抗的微網下垂控制策略
    器調節逆變器輸出阻抗為零,避免了功率耦合對輸出電流的影響,但仿真與試驗均未考慮線路阻抗不匹配的情形;文獻[10]提出等效參考電流控制法,通過對電流參考值與實際值的偏差進行控制,實現了并離網間的平滑切換;文獻[11]在傳統控制中分別引入功率、下垂系數一次函數項和微分項,實現了下垂系數隨功率變化的動態調整,同時提高了系統穩定性與動態響應;文獻[12-17]通過在控制系統中引入虛擬阻抗環,調節等效輸出阻抗呈所需特性實現功率解耦;文獻[18-19]對其虛擬阻抗導致

    電氣工程學報 2020年1期2020-04-30

  • 適用于穿戴式EIT系統的3種Howland電流源電路性能對比研究
    對3種電路的輸出阻抗、恒流特性和動態輸出范圍進行仿真研究,再結合課題組設計的穿戴式電阻抗采集系統進行實際測量,對比仿真和實驗結果,選擇出更加適合穿戴式應用的電流源電路方案。1 電路分析1.1 標準Howland電流源電路圖1所示為標準Howland電流源電路,其電路結構的特點是在運放電路中同時存在由R4構成的負反饋回路以及由R2a和R2b構成的正反饋回路。當電路中的匹配電阻滿足條件:則負載上的電流Iout可表示為其中,Vin+和Vin-分別為運算放大器的正

    醫療衛生裝備 2020年1期2020-01-19

  • 船用逆變器帶電動機穩定性研究
    調節逆變器的輸出阻抗,避開振蕩發生條件,解決了逆變器帶電動機時的功率振蕩問題。逆變器整改前后帶電動機的實際試驗結果驗證了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船用逆變器 功率振蕩 阻抗特性0 引言電力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采用電力電子開關器件直接實現交、直流電能雙向變換的整流-逆變型主變流裝置替代旋轉式變流機組成為船舶電力系統發展的趨勢,在當前船舶電力系統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1]。整流-逆變型主變流裝置相比發電機-電動機式結構具有振動噪聲低、無換向火花、無機械磨損、效率

    船電技術 2019年12期2019-12-23

  • 單相逆變器輸出電壓波形校正的實驗研究
    得盡可能低的輸出阻抗幅頻特性,特別是在諧波頻率點處應具有盡可能低的輸出阻抗值,因為根據Thevenin等效電路理論[10]可知,將逆變器在某穩態工作點附近進行小信號線性化處理后,其較小的輸出阻抗有助于減小負載側諧波電流在內阻抗上的諧波壓降,從而抑制逆變器輸出端電壓的畸變;另一方面,提高控制系統對負載電流快速脈動變化的動態響應能力。特別是通過觀察畸變的逆變器輸出電壓波形,其對應在脈沖電流向上或向下階躍突變的時刻,電壓輸出波形開始出現明顯的向橫軸方向的幅值跌落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9年10期2019-11-26

  • SAW式WTP輸入及輸出阻抗匹配研究
    射都與輸入、輸出阻抗有關[9]。若直接將該芯片用于電子系統中,受三次渡越反射的影響,其通帶將會產生波紋,進而將該波紋引入轉換后的信號中。為此,必須對SAW式WTP的輸入、輸出阻抗匹配進行研究。求取SAW式WTP的輸入、輸出阻抗的方法很多,但大多需要借助測量器具實現[9]。為此,本文擬采用導納矩陣來求取其輸入、輸出阻抗,進而由其設計相應的匹配網絡。采用這種方法求取SAW式WTP的輸入、輸出阻抗,必須先求出該器件的導納矩陣。但現有的導納矩陣計算方法由于只能求取

    壓電與聲光 2019年4期2019-08-29

  • 基于CAN總線的模塊化UPS并聯控制策略
    用虛擬多回路輸出阻抗下垂控制,并采用CAN總線通信實現各并聯UPS模塊間的同步和均流控制.該方法在并聯連接UPS逆變器的情況下,能感應并平均提供給交流總線上的有功和無功功率,得到相應的信號,在通信中采用CAN總線通信,大大提高了系統控制的速度和可靠性.圖 1 2個UPS并聯等效電路Fig 1.Equivalent circuits of two UPS parallel1 整體控制方案文中給出的并聯控制方案,由1個集中控制器和N個UPS模塊組成,見圖1.集

    西安工程大學學報 2018年6期2019-01-09

  • 開關電源直流EMI濾波器的設計探討
    MI濾波器;輸出阻抗引言開關電源作為一種重要的電能轉換裝置,在現代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開關電源功能的需求,人們在使用開關電源的過程中,需要同時使用EMI濾波器。因此,長期以來人們對EMI濾波器的研究發展都十分重視。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在EMI濾波器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對開關電源的應用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技術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得到了應用。人們也對傳統的技術設備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現有的EMI濾波器在濾波性能等方面已經逐漸無法

    科學與財富 2019年16期2019-01-04

  • 基于虛擬穩態同步阻抗的VSG輸出阻抗與小信號建模分析
    改變VSG的輸出阻抗,以實現功率解耦。值得一提的是,虛擬穩態同步阻抗方案[15-16]是一種可通過調整逆變器輸出阻抗特性,從而抑制功率振蕩的典型虛擬阻抗技術方案。文獻[15]提出了松弛小功角約束條件的VSG功率解耦方法,實現了更加精確的功率解耦,并對虛擬穩態同步阻抗方案的輸出阻抗進行了分析,然而并未涉及虛擬穩態同步阻抗如何影響系統穩定性和阻尼特性的問題;文獻[16]則通過虛擬穩態同步阻抗方案解決了逆變器輸出電壓不平衡問題,但是并沒有給出該方案能夠靈活設置輸

    電源學報 2018年6期2018-12-17

  • 微網逆變器的分層控制策略分析
    中有局限性,輸出阻抗的性質不同時,下垂控制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在逆變器控制環節加入虛擬阻抗,校正輸出阻抗性質或改善逆變器間的阻抗差異,可以抑制系統間的環流。根據圖1可以得出相應的傳遞函數如下:圖1 引入虛擬阻抗后的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可以得到引入虛擬阻抗的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為:2 功率等效阻抗的概念在實際的傳輸電路中,微源發出的功率是由兩部分組成的[3]:一部分供給本地負荷,一部分供給公共負荷。若將線路和本地負荷看作一個整體[2],可以得到公式:其中R、X分

    機電信息 2018年24期2018-08-27

  • 衛星S3R三域控制型的電源系統穩定性研究
    重要因素——輸出阻抗,完成了輸出阻抗的測量,確定了穩定性的指標和有效評價,以解決負載多樣性對電源系統穩定性產生的干擾問題,提高系統的工作穩定性。1 衛星電源系統穩定性分析方法概述衛星電源系統與星上負載主要采用級聯直流的方式進行傳輸。用Zo和Zi分別表示電源系統輸出阻抗和負載輸入阻抗,V1out和V1in分別為電源系統的輸出電壓和輸入電壓,V2out和V2in分別為后級整個負載系統的輸出電壓和輸入電壓。在當前的整個供配電系統中,傳遞函數為:2 S3R型功率調

    通信電源技術 2018年6期2018-08-14

  • LCL型逆變器接入弱電網下的諧振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PCC)處的輸出阻抗,降低系統的穩定性,嚴重時會導致諧振現象,甚至會引起無故跳閘。因此研究光伏逆變器和電網之間的交互影響以及如何抑制諧振產生是光伏發電領域研究的熱點[6]。目前已有文獻針對電網阻抗變化導致逆變器并網系統出現諧波諧振的現象進行研究。文獻[7]推導出多個逆變器并網的系統等效電路模型,并指出n個相同逆變器并聯的交互影響相當于將PCC處的電網阻抗提高為原來的n倍。文獻[8]指出逆變器并網中,電網阻抗的存在會影響系統的控制環路,并且隨著電網阻抗的增大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18年6期2018-06-27

  • 中波臺天饋防雷匹配網絡參數計算
    廣播發射機的輸出阻抗變換器,全部由LC集中參數元件組成。1 發射機與天饋的匹配網絡元件參數公式中波廣播發射機的輸出阻抗為50 ?,天線的輸入阻抗為230+j305,由于天線的輸入阻抗遠大于發射機輸出阻抗,所以,天饋調配室的阻抗變換電路如圖1所示。圖1 天饋調配室的阻抗變換電路圖1中,R是發射機輸出阻抗。Z是天線的輸入阻抗。X1是電感L1、電容C0串聯電路的容抗,X2是L0D的感抗。在圖1中,X1、X2元件的實際數值,計算如下:2 發射機與天饋的匹配網絡元件

    西部廣播電視 2018年7期2018-04-27

  • 孤島模式下風電直流微電網小信號穩定性分析
    性與電源輸入輸出阻抗之間的對應關系。但該判據過于保守,工程應用性不強。為此,文獻[4-8]提出了多種改進型阻抗比判據。文獻[4]提出的阻抗比判據解決了給定相角和增益裕量下系統的設計問題,減小了禁止區域面積;文獻[5]針對每一個負載提出其穩定性判斷的方法,簡化了計算過程;文獻[6]提出的ESACC判據進一步減小了阻抗比判據的保守性。但文獻[4-8]提出的阻抗比判據及其改進方法僅適用于直流電源系統DPS(DC Power System),而對于交流電源系統AP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7年5期2017-05-22

  • 并網逆變器諧波電流抑制研究中的準無窮大輸出阻抗概念與應用
    中的準無窮大輸出阻抗概念與應用張笠君,汪飛,許德志,阮毅(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上海200072)為抑制并網逆變器入網電流的諧波成分,提出并網逆變器輸出阻抗準無窮大的思路?;谠撍悸?,從并網系統諾頓等效電路的輸出阻抗角度入手,詳盡分析電網電壓比例前饋控制、電網電壓優化前饋控制和多諧振控制對輸出阻抗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基于優化前饋與多諧振控制組合的控制策略。實驗結果證明了所提組合諧波抑制策略的有效性。并網逆變器;LCL型濾波器;低頻諧波電流;準無窮

    電源學報 2016年5期2016-10-21

  • 電阻抗成像壓控電流源的參數匹配設計
    0 kHz時輸出阻抗可高達1.3 MΩ,信號頻率小于150 kHz時輸出阻抗不小于100 kΩ,滿足電阻抗成像系統要求。電阻抗成像;壓控電流源;負反饋;三運放電路0 引言電阻抗層析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術是繼形態、結構成像之后的新一代無損傷成像技術[1],是根據人體中各個組織的導電參數存在較大差異這一原理來實現的[2]。EIT系統需要通過激勵電路對電極輸出電流信號,然而,一般正弦波信號發生器產生的

    現代電子技術 2016年2期2016-10-17

  • 基于阻性下垂的逆變器無線并聯均流控制
    設計將逆變器輸出阻抗調整為阻性,提出一種改進的基于阻性輸出阻抗的功率下垂策略,加入自適應虛擬電阻以調節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改善有功功率調節,削弱有功功率均分同輸出電壓幅值的強耦合,在并聯單元輸出電壓幅值由于不可控因素造成一定程度差異時也能實現較好的功率均分。引入電壓參考前饋,用于補償瞬時值電壓環未引入積分環節造成的空載閉環增益損失。有效值環的加入在保證系統負載調整率的同時,也使得系統閉環不會出現過增益。實驗結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應用于阻性逆變器無互聯線并聯均

    電工技術學報 2016年8期2016-10-11

  • 基于虛擬輸出阻抗分析的并聯三相四橋臂逆變器環流抑制
    6)基于虛擬輸出阻抗分析的并聯三相四橋臂逆變器環流抑制陳軼涵 沈 茜 任 磊 龔春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 南京 210016)三相四橋臂(3P4L)逆變器在三相三橋臂逆變器的基礎上引入第四橋臂,使得三相能夠解耦控制并具備帶不對稱負載能力。多個逆變單元共輸入、輸出方式并聯,能夠實現功率擴容,但同時也帶來并聯單元之間的環流問題。而 3P4L由于其獨特的拓撲結構,其并聯控制策略較單相或三相三橋臂逆變器并聯更為復雜。在基于雙閉環平均電流均流控制的并聯 3P

    電工技術學報 2016年8期2016-10-11

  • 微電網系統母線電壓和頻率無靜差控制策略研究
    網系統逆變器輸出阻抗的影響,并研究系統輸出阻抗呈感性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提出無通訊線時消除電壓和頻率靜差問題的控制方法,并分析下垂系數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最后,通過仿真和實驗對控制方法進行了驗證,仿真結果表明采用下垂曲線平移的辦法減小靜差,有功-頻率和無功-電壓下垂曲線垂直上移,沒有發生明顯的波動,而且按照設定的下垂系數比例進行合理分配;負載從680 W突增至1 050 W,再從1 050 W突減至680 W,兩臺逆變器輸出電流迅速滿足負載突變的要求,而且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16年7期2016-07-14

  • 基于可控虛擬輸出阻抗的逆變器并聯控制策略
    基于可控虛擬輸出阻抗的逆變器并聯控制策略張曉春1,陳緒輝2 (1.寶鋼特鋼有限公司能源環保部,上海200940; 2.上海電力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上海200090)摘要:針對傳統逆變器并聯控制策略中功率耦合、控制精度不高的缺點,分析了逆變器輸出阻抗差異,提出一種可控虛擬輸出阻抗的逆變器并聯運行控制方案。該策略通過控制環路的設計和控制參數的設定使得虛擬輸出阻抗精確可控。逆變器虛擬輸出阻抗工頻時呈感性,高頻時呈阻性能夠抑制高頻諧波,可有效改善逆變器的動態和穩態特

    電氣傳動 2016年5期2016-07-02

  • 微電網弱約束容性等效輸出阻抗逆變器控制方法
    在工頻附近的輸出阻抗特性。但是,當微電網受到大量的非線性阻感性負荷沖擊時,阻性或感性逆變電源會引起逆變器輸出電壓的波動,不利于微電網電壓的穩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提出將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設計成容性,使其呈無功補償器的傾斜特性,改善微網的電壓偏移[8-12]。 在文獻[11]中,為了使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為容性,設計了復雜的控制器且忽略了濾波電容對等效阻抗的影響。文獻[9]中,采用單阻抗環控制,但是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在低頻時近似為虛擬電容,高頻時近似為濾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6年2期2016-05-22

  • 應用于城軌交通供電系統的超級電容儲能裝置穩定性研究
    子系統的閉環輸出阻抗,來改善整個系統穩定性或帶載能力,但是并沒有提出降低超級電容儲能裝置輸出阻抗的具體方法。本文的研究目標正是提出一種降低超級電容儲能裝置輸出阻抗的具體方法以提高儲能裝置應用于城軌交通供電系統后整個供電系統的運行穩定性?;贛iddlebrook準則和阻抗分析法,在城軌交通供電系統中,如果源變換器的閉環輸出阻抗幅值遠小于負載變換器的閉環輸入阻抗幅值,可以使系統Zout/Zin的奈氏曲線遠離禁止區域,實現系統源變換器和負載變換器之間的動態解耦

    鐵道學報 2016年3期2016-05-09

  • 用于電阻抗成像系統的單電源差分電流源
    方式并提高其輸出阻抗?;诓罘蛛娏髟丛O計一個能夠單電源供電的電流源,并針對該電路采用連入負電容補償電路的方法進行外部電路補償。在NI Multisim 10環境下,對單電源差分電流源以及補償后的單電源差分電流源進行仿真,根據輸出阻抗公式計算出仿真環境下單電源差分電流源補償前后的輸出阻抗。通過7280鎖相放大器對電路中負載電壓幅值的采集,可獲得負電容補償電路中部分參數調整前后對輸出電流的影響,并將測試數據根據輸出阻抗公式計算出實際電路的輸出阻抗。通過NI U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 2016年5期2016-02-17

  • 基于反饋阻抗的微電網下垂控制策略
    計,使逆變器輸出阻抗為感性,保證了P-f、Q-V下垂控制在低壓微電網中可行性,但控制過程過于復雜。文獻[16]提出在逆變器輸出端加入大電感以保證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呈感性,這樣會增加線路損耗,不利于經濟運行。本文以低壓微電網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傳統下垂控制策略及在逆變器輸出阻抗呈阻性條件下的不足,然后引入反饋感性阻抗,設計出逆變器的電壓電流雙環控制,確保等效輸出阻抗為感性,實現了并/離網和負載突變時,系統電壓和頻率的穩定。在分析介紹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數學建模

    電網與清潔能源 2015年10期2015-12-20

  • 電壓型級聯系統中減小源變換器輸出阻抗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減小源變換器輸出阻抗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賈鵬宇 李 艷 鄭瓊林(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北京 100044)在級聯系統中,源變換器和負載變換器之間阻抗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系統的穩定性。許多文獻分析了不同控制方法、電路參數等因素對變換器阻抗特性的影響,并針對優化變換器的阻抗設計提出了多種無源阻尼或者控制的方法,從而提高變換器的穩定裕度,以保證變換器構成的級聯系統維持穩定。本文基于變換器的小信號模型,提出了一種實現虛擬電阻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以降低變換器的輸出

    電工技術學報 2015年8期2015-04-10

  • 一種相位量化DAC中電流源電路研究
    能保持較大的輸出阻抗特性和較高的輸出精度。關鍵詞相位量化DAC;電流源;輸出阻抗0引言現代雷達對抗中相參雷達[1]被廣泛應用,因此相參干擾技術中的數字射頻存儲器(DRFM)得到了迅速的發展[2-4]。DRFM芯片主要包括相位量化ADC、相位量化DAC和數字儲存和處理等部分。而相位量化DAC主要是將數字部分處理完成的信息恢復為模擬信號,再由模擬單元發送出去。它的特性決定了DRFM對原始信號的復現能力。隨著相參干擾技術的快速發展[5,6],相位量化DAC的工作

    無線電工程 2015年6期2015-02-22

  • 關于寄生參數對級聯穩定性影響的研究
    了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對級聯穩定性的影響。文獻[6]給出了寄生參數與級聯穩定性定性的關系,并沒有給出定量的關系。而對于電路的寄生參數對級聯穩定性的定性研究少有涉及。但是只有明確的知道寄生參數對級聯穩定性的影響,才能在實際電路設計時通過控制寄生參數在合適的范圍內保證級聯系統的穩定性。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帶有寄生參數的典型拓撲(Buck 電路、Boost 電路和Buck-Boost 電路)的小信號模型,接著分析了電路的各個寄生參數對單級系統穩定性的影響;然后在Mid

    機電工程 2015年10期2015-01-21

  • 基于虛擬阻抗的三相逆變器并聯系統研究
    樣做可以保證輸出阻抗為感性,同時保證下垂控制的使用[6]。但該方法存在很多缺點,串聯電感增加了系統的成本和體積還會造成額外的損耗。因為傳統的下垂控制是基于理想情況建模,它將線路阻抗等效為感性模型,缺乏對阻性的考慮,導致控制精度降低,無法反映實際的電路工作情況[7-12]。為了減少因各逆變模塊的參數不一致造成的系統環流,并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文章研究了一種在三相逆變器并聯系統增加虛擬阻抗的方法,改善并聯系統的工作性能,提高系統效率。1 下垂控制和環流形成2臺

    電源學報 2015年4期2015-01-15

  • 逆變器無線并聯虛擬阻抗分析
    數完全一致,輸出阻抗為純感性且大小相等[4]。實際系統中由于器件參數以及輸出線路阻抗不一致,導致各并聯模塊等效輸出阻抗不同,而PQ下垂控制對輸出阻抗性質極為敏感,造成并聯模塊均流不理想,形成環流[5]。本文在分析逆變器閉環系統輸出阻抗性質和大小的基礎上,通過加入虛擬阻抗使逆變器閉環系統輸出阻抗呈感性,采用下垂控制策略,實現模塊間的均流。1 輸出阻抗對下垂控制策略的影響單臺逆變器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圖1 單臺逆變器等效電路圖中:E∠φ為逆變器等效電壓源,V∠

    電源學報 2014年1期2014-12-28

  • 并聯逆變器輸出阻抗分析及電壓控制策略
    改變逆變器的輸出阻抗特性。無互聯線的逆變器并聯大多采用下垂控制方法[11],傳統的下垂控制方法一般將逆變器的輸出阻抗設計成電感性[12]。然而,低電壓微電網中,低壓線路的線路電阻遠大于線路感抗,在這種條件下應用傳統下垂控制法,容易導致系統功率分擔的精確性變差,系統穩定性變弱,逆變器間環流較大[13,14]。針對低電壓微電網的上述特性,國內外相繼提出了許多改進下垂控制法。文獻[13]提出了基于虛擬功率的下垂控制法,通過把實際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分別轉換成虛擬功

    電工技術學報 2014年6期2014-11-25

  • 多逆變器并網系統輸出阻抗建模與諧波交互
    閉環系統進行輸出阻抗建模及性能分析。對于逆變器—電網交互式系統,由于并網模式下逆變器本質上相當于一個受控電流源向電網不斷饋送電能,從電網公共連接點(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向DG側看進去,逆變器相當于一個電流源并聯一個輸出阻抗。因此,同樣可以利用小信號模型對閉環系統進行輸出阻抗建模與分析[8-9]。關于逆變器—電網交互系統的輸出阻抗模型,文獻[8-9]只給出了基于模型的系統穩定性分析與性能評估方法,對閉環系統的具體建模過程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14年2期2014-09-20

  • 微網中多逆變器并聯系統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大電感以保證輸出阻抗呈感性[11],這樣帶來了線路壓降增大和費用增加的問題.還有一些文獻通過調節系統參數和控制參數使輸出阻抗成感性[12],但如果引人虛擬阻抗,則可以更好的改變工頻條件下輸出阻抗的幅頻特性.文獻[13]提出在負載電流處引人虛擬阻抗,對其可行性進行了分析,且未對逆變器負載功率變化,分布式電源即插即用等情況進行驗證.以低壓微網多逆變器并聯系統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分布式電源的下垂控制策略以及逆變器等效輸出阻抗對功率傳輸特性的影響,提出在電感電流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 2014年2期2014-08-24

  • 一種大電流寬頻帶跨導單元的設計
    增益帶寬,而輸出阻抗因為共源輸出放大級而降低,這樣就減小了整個電流放大器的輸出阻抗。這種問題的存在需要用不同的概念來重新設計電流放大器的結構去解決,本設計采用了并聯的電流單元,同時把研究重點放在寬頻帶、大電流的跨導單元的設計上來,這種跨導單元就有更高的開環增益和輸出阻抗。1 設計理論在先前的設計中,輸出電流減小到最大5 A,另外加入了一些額外的電路,包含了輸出端的電流檢測電阻,接在此檢流電阻(分流器)上的精密差分放大器和在它之前起隔離作用、穩定放大倍數的電

    電子設計工程 2014年23期2014-01-17

  • 直流并聯系統穩定性分析方法
    獨立運行時的輸出阻抗是通過并聯系統總輸出阻抗與單個模塊獨立運行時的輸出阻抗之間的關系來獲得總輸出阻抗,根據并聯系統輸出阻抗是否存在右半平面極點來判斷并聯系統的穩定性。1 基于主從均流模式的并聯系統總輸出阻抗如圖2所示為基于主從均流模式的并聯等效電路圖。當均流通訊線接口懸空時,電壓環起作用,均流環無效。當均流通訊線接口接恒壓源時,均流指令信號擾動為 0,輸出阻抗包含均流調節器信息[1]。其中ZOM為主模塊的輸出阻抗,ZOi為均流通訊線懸空時從模塊i的輸出阻抗

    船電技術 2013年9期2013-08-10

  • 兩種雙環控制方式對并聯逆變器的影響
    壓相同,等效輸出阻抗不同;帶負載時其輸出電壓不同,與其等效輸出阻抗的大小有關;兩種電流反饋方式的空載輸出電壓相同,即為:兩種電流反饋方式的等效輸出阻抗分別為:逆變電源外特性是逆變系統的一個重要特性對并聯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等效輸出阻抗決定了逆變電源的外特性。由式(3)與(4)可知在控制參數一致的情況下電感電流反饋方式的輸出電壓小于電容電流反饋方式的輸出電壓,即電壓外特性硬度不同。因為電感電流反映電流的變化,電容電流是輸出電壓的微分,反映了輸出電壓的變化趨

    通信電源技術 2012年1期2012-09-25

  • 電阻抗成像系統中電壓控制電流源的設計
    鏡方案具有高輸出阻抗、較大的帶寬。唯一的問題是很難找到是十分匹配的三極管來構建電流鏡。而對于不對稱的三極管,其閾值偏差可達100 mV。筆者針對醫用EIT系統對電壓控制電流源的需求,采用AD8610的設計了改進的基于改進的Howland電路的電壓控制電流源。實驗結果及仿真結果表明,該電壓控制電流源實現了0.1%的幅值精度、1 MHz頻率下仍然有1 MΩ以上的輸出阻抗,能夠滿足EIT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要求。1 跨導運算放大器跨導運算放大器(OTA)是一種內部

    電子設計工程 2012年1期2012-06-09

  • 純電動汽車充電機輸出阻抗特性
    化,充電機的輸出阻抗特性隨之發生變化,由于充電機與電池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充電系動態響應變差,甚至失去穩定性,不能進行正常充電,對電池造成損傷,嚴重的影響充電安全。Middlebrook提出的級聯系統阻抗比匹配原則被廣泛應用于分布式供電系統中,但對于純電動汽車充電機的設計往往忽略充電機與電池組成了級聯系統,并且不對其輸出阻抗進行約束。本文首先建立充電機動態小信號模型,然后分析充電機輸出阻抗與直流工作點,輸出濾波器等效串聯電阻及控制環路特性的關系。最后對應用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12年7期2012-01-25

  • 含均流環DC-DC變換器并聯系統輸出阻抗獲取方法的研究
    有源模塊總的輸出阻抗和所有負載模塊總的輸入阻抗之間關系。對于負載模塊來說,一般不需要均流通訊線以及均流措施,因此各負載模塊的輸入阻抗不會互相影響,總的輸入阻抗可通過測量各模塊單獨運行時的輸入阻抗,并通過并聯的電路關系來得到。對于源模塊,由于均流通訊線的存在及均流環的引入,并聯工作時各源模塊會相互作用,使得并聯時的輸出阻抗和各模塊單獨運行時的輸出阻抗不同。同時考慮到均流環的引入可能會導致系統的不穩定。故如何能通過測量的方法在各源模塊并聯之前就可以得到它們并聯

    電源學報 2011年1期2011-02-27

  • 基于瞬時電感電流控制的無線并聯逆變系統
    認為逆變電源輸出阻抗呈感性,忽略了其阻性分量對系統輸出功率的影響,因而可能造成并聯控制上的不準確性。鑒于此,本文設計了一種數字化無線并聯逆變系統,該系統采用基于電感電流反饋的逆變電壓瞬時雙閉環控制結構,對系統的輸出阻抗特性加以改善,使其在輸出電壓的基波頻段呈現感性,從而保證了功率下垂理論的正確應用。并聯時只要將逆變單元輸出交流母線并接,各單元就能依據自身的輸出功率,通過合理、有效、優化的控制算法來調節各自的輸出電壓指標,從而實現并聯單元之間的負載合理分配。

    電工技術學報 2010年3期2010-06-30

  • 走進黑膠的世界(三)
    圈很少,因此輸出阻抗比較低,MM和MI則相反。理論上講,當負載阻抗與信號輸出內阻相等時,負載從輸出信號獲得的電功率取得極大值,此時稱為阻抗匹配。然而,在音響系統中阻抗匹配具有更為廣泛的意義,如果作為信號源的設備輸出阻抗和作為負載的設備輸入阻抗的取值,能使設備以及整個系統滿意地工作,就可以視為達到了阻抗匹配。這里,信號源和負載之間并非有最大的功率轉換。在音響系統中,通常信號電平低,為了高質量進行傳輸,要求負載阻抗應遠大于信號源內阻,這是因為信號源內阻小,則信

    消費電子 2006年5期2006-05-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