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細胞

  • 兒童腎母細胞瘤的CT特征?
    中最常見的是腎母細胞瘤,約占原發性腎腫瘤85%以上。雖然CT診斷兒童腎母細胞瘤的準確率較高,但仍有較多誤診為腎母細胞瘤的病例,包括腎透明細胞肉瘤、腎惡性橫紋肌樣瘤、先天性中胚層腎瘤等[1]。本文回顧手術病理證實的兒童腎母細胞瘤CT圖像,并對比誤診病例,總結腎母細胞瘤CT特征,提高兒童腎腫瘤的CT診斷能力,具體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回顧性收集了西安市兒童醫院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腹部CT診斷為單側腎母細胞瘤52例,按手術病理結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3年5期2023-05-25

  • 先天性神經母細胞瘤發病機制與臨床特點的研究進展
    00127神經母細胞瘤是嬰兒期常見的顱外實體腫瘤之一,來源于腎上腺髓質或交感神經節,可發生于交感腎上腺軸的任何部位,包括頸部、腹部、腎上腺以及盆腔等區域[1-3]。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的臨床表現因發病部位和嚴重程度的不同而呈現出高度異質性[4]。約65%的神經母細胞瘤起源于腹部,這其中有一半以上起源于腎上腺?;純涸\斷時中位年齡為17~18個月,約40%的患兒診斷時年齡不到1歲[3]。先天性神經母細胞瘤被定義為出生后1個月內確診的神經母細胞瘤,其臨床表現和生物學

    臨床小兒外科雜志 2022年2期2022-11-24

  • 超聲聯合血清MYCN、Smad7 mRNA檢測對神經母細胞瘤的診斷價值
    0018)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起源于組織器官的交感神經系統兒童惡性腫瘤,這種惡性腫瘤占所有兒童癌癥病例的8%~10%,占全球所有兒童腫瘤死亡病例的15%[1-2]。神經母細胞瘤確診時年齡小于18個月兒童的預后(即低風險)要好于晚些時候診斷的兒童,而年齡的增長反過來又與較差的預后(即高風險)相關[3]。因此,及早準確診斷神經母細胞瘤可改善兒童預后。超聲檢查可明確腫瘤內部結構及血流狀態等,一般用于尋找起源于腹部的腫瘤,通常作為疑似神經母細胞瘤兒童的首選檢查方法之

    陜西醫學雜志 2022年11期2022-11-11

  • 軟骨母細胞瘤樣骨肉瘤穿刺標本免疫組化H3F3B、IMP3、Clusterin 聯合H3F3B 基因突變檢測的意義
    8000)軟骨母細胞瘤樣骨肉瘤(chondroblastoma-like osteosarcoma)與軟骨母細胞瘤(chondroblastoma)組織形態學具有相似性,兩者間的組織學鑒別要點在于軟骨母細胞瘤樣骨肉瘤有腫瘤性骨樣組織區域,細胞異型性更明顯[1-3]。隨著骨腫瘤診治技術及水平的進步,骨腫瘤術前多行穿刺組織病理學活檢,穿刺組織的局限性以及骨腫瘤不同區域的異質性均給骨腫瘤的病理學診斷帶來不小挑戰,當穿刺標本只有軟骨母細胞瘤樣區域且臨床及影像學特點

    醫學信息 2022年17期2022-10-11

  • 長鏈非編碼RNA LINC00662在神經母細胞瘤中的表達及生物學作用
    0000)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2]。神經母細胞瘤起源于原始的神經脊細胞,惡性程度高、進展快、預后差,在早期即容易發生骨髓轉移和遠處轉移。近年來,盡管對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化療以及分子靶向治療等)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患兒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40%,嚴重威脅患兒的身體健康[3]。因此,我們亟需篩選出神經母細胞瘤的關鍵生物學標志物,并闡明其在調控神經母細胞瘤的惡性增殖以及高度侵襲

    廣州醫科大學學報 2021年5期2021-12-23

  • lncRNA SNHG16通過靶向miR-22-3p調控腎母細胞瘤WIT49細胞增殖、遷移、侵襲及凋亡的分子機制
    孫恒 王波腎母細胞瘤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常發生于兒童時期,近年來,我國腎母細胞瘤發病率逐年上升,已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主要根據病理類型評估腎母細胞瘤患兒的預后,但其具有極大的局限性,腎母細胞瘤發病機制尚未闡明,因而探究腎母細胞瘤發生及發展的分子機制對提高其診斷效率及評估患兒預后均具有重要意義[1]。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在腎母細胞瘤中表達上調或下調,并可調控細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學過程,還可能作為腎母細胞瘤靶向治療的潛在靶標[2

    臨床外科雜志 2021年9期2021-10-18

  • 分化型早期胃癌中腸母細胞表型的淋巴結轉移危險度及其與內鏡切除術適應標準的關系
    化型腺癌具有腸母細胞表型(包括SALL4、AFP、GPC3等),并有高侵襲生物學行為,更易發生脈管侵犯和淋巴結轉移,預后差[5-7]。目前,分化型早期胃癌的腸母細胞表型與淋巴結轉移的關系,及其在內鏡切除術適應標準中的臨床意義尚不清楚。本文采用免疫組化EnVision法檢測200例分化型早期胃癌中的腸母細胞表型,探討腸母細胞表型與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結轉移及內鏡切除術適應標準的關系,分析其作為預測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結轉移指標的實用性。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1年8期2021-09-22

  • 膠質母細胞瘤中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1、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2的表達及與微血管密度的關系△
    75000膠質母細胞瘤是星形細胞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病情發展迅速,預后差。膠質母細胞瘤多位于皮質下,生長在幕上大腦半球各處,可累及對側大腦半球。調查指出,惡性膠質瘤在原發性惡性腦部腫瘤中的占比約為70%,年發病率約為5/10萬,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升高,膠質母細胞瘤的發病例數也逐年增多。另有報道顯示,膠質母細胞瘤在星形細胞瘤中的占比為60%~75%,復發率高,且5年生存率很低。目前人們對于膠質母細胞瘤的發病機制認識尚淺,有研究指出,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

    癌癥進展 2021年9期2021-07-20

  • lncRNA HOXA-AS2在視網膜母細胞瘤中的預后價值
    辛向陽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約占所有兒童惡性腫瘤的3%[1]。目前大部分視網膜母細胞瘤患兒的預后較差,主要與就診不及時,且該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有關[2,3]。此外,目前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預后預測尚不夠準確,特別是對于微轉移風險的評估[4]。因此,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分子標記物進行研究,鑒定出能預測其預后的分子標記物,并作為潛在的靶標進行藥物設計,有深遠的意義。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長

    臨床眼科雜志 2020年4期2020-09-04

  • 這種惡性腫瘤,3歲以下是高發期
    母細胞瘤好發于嬰幼兒,3歲以下常見,約占患者總數的85%。肝母細胞瘤的臨床癥狀以腹部包塊為主,多是無意中發現,常常是在洗澡時、體檢或者常規腹部超聲檢查發現腹部包塊。肝母細胞瘤主張早期明確診斷及準確臨床分期,手術治療和化療及必要時給予放療的多學科診療模式,以完整切除瘤灶、減少并發癥、保證殘肝功能及提高遠期存活率。手術是肝母細胞瘤的主要治療手段。目前來講,肝母細胞瘤(患者)的總體存活率達到80%以上。(摘自《廣州日報》文/伍仞 李雯)

    家庭醫藥 2020年5期2020-05-14

  • 兒童神經母細胞瘤臨床診療的研究進展
    0000)神經母細胞瘤是嬰兒與兒童最常見的顱外實體腫瘤,超過50%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于2歲以內的嬰幼兒,該腫瘤在全部兒童腫瘤疾病中占6%~10%,死亡率約為15%[1]。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患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現已成為主要影響兒童身體健康、威脅患兒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2]。神經母細胞瘤具有多樣且復雜的生物學行為特征,疾病轉移風險高,原發部位相對隱匿,早期診斷與檢出難度高。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早期未檢出且未

    醫學綜述 2020年4期2020-02-16

  • 以TTK在膠質母細胞瘤中表達為例淺談Oncomine數據庫在教學中的應用
    以TTK在膠質母細胞瘤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為例,應用Oncomine數據庫和R2數據庫在線分析TTK在膠質母細胞瘤中的表達和預后意義。一、材料與方法1.從Oncomine數據庫中提取數據。Oncomine數據庫(https://www.oncomine.org/)是一個癌癥基因芯片數據庫和整合數據挖掘平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篩條件,篩選出符合條件的研究進行在線分析。本研究中,我們的研究目標是比較TTK mRNA表達量在膠質母細胞瘤和配對正常腦組織中的表達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9年10期2020-01-16

  • 左側髁突侵襲性軟骨母細胞瘤1 例
    麗 金武龍骨母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骨腫瘤,約占骨腫瘤的1%[1],好發于脊柱和長骨,發生于頜骨者很少見[2-5]?,F將我科收治的1 例左側髁突侵襲性軟骨母細胞瘤病例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患者男性,71 歲,因“左側顴弓部腫瘤術后11 年伴局部疼痛2 年”入院?;颊?1 年前在我院行左側顴弓部軟骨母細胞瘤切除術,術后恢復好。2 年前自覺左側顳頜關節區咀嚼痛,張口受限,夜間偶有針刺樣痛,口服布洛芬疼痛緩解。1 周前左側顳頜關節區疼痛加劇。查體見患者左側髁突部可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2019年5期2019-10-22

  • F1產生2n種配子的細胞學基礎
    生2n種次級性母細胞進而形成2n種配子,不但能幫助學生理解遺傳定律的本質,而且使遺傳定律在理論上數學化、嚴謹化和科學化,補充并豐富了連鎖和交換定律理論。1 遺傳定律中F1 為什么可產生2n 種配子1.1 孟德爾定律中F1產生2n種配子的細胞學基礎 在減數分裂Ⅰ中期, 每對同源染色體排列在初級性母細胞赤道板的兩側, 多對同源染色體在赤道板兩側的排列方式, 決定了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之間可能出現的組合趨勢; 初級性母細胞分裂為次級性母細胞時, 因次級性母細

    生物學通報 2019年4期2019-05-25

  • 研究發現成年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新靶點
    神經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侵略性小兒神經系統腫瘤之一,其預后較差,在大齡兒童中尤為明顯。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成功率差異較大,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患者的治療成功率大幅下降,且缺乏治療的靶點。近日,西奈山醫院及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個針對成年神經母細胞瘤的基因——ATRX(X連鎖α-地中海貧血/精神發育遲滯綜合征蛋白,Alpha Thalassemia/Mental Retardation, X-linked),該基因可用于神經母細胞瘤的靶點治療,提高治療的成

    廣東藥科大學學報 2019年5期2019-03-19

  • Retinoblastoma視網膜母細胞
    astoma 母細胞瘤osteoblastoma 骨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膠質母細胞瘤retinal detachment 視網膜剝離leukocoria= white pupil 白瞳癥trilateral RB:三側性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特殊表現,表現為雙側眼球腫物同時伴發松果體腫瘤和/或鞍上的胚胎性腫瘤 (注:PNET已于 2016年WHO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中去除, 相應腫瘤歸入胚胎性腫瘤)suprasellar 鞍上的intra/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2019年4期2019-02-25

  • 基因連鎖和交換中性母細胞的類型之規律性
    連鎖和交換中性母細胞的類型數組成的楊輝三角2 連鎖和交換中性母細胞類型數組成的楊輝三角的遺傳學意義表1中性母細胞的類型數組成了一個“直角式”的楊輝三角,當“金字塔形”楊輝三角的水平行不變,左斜行變成豎行時,“金字塔形”楊輝三角演變成了“直角式”楊輝三角。在表1中,縱“坐標”表示等位基因的數量,也可看作研究連鎖基因的個數;橫“坐標”表示隨著連鎖基因數量的增加,性母細胞可發生的交換次數(不發生交換叫做零交換、發生1次交換叫做單交換、發生2次交換叫做雙交換、發生

    生物學教學 2018年2期2018-08-07

  • 膠質母細胞瘤分型研究獲進展
    度最高的是膠質母細胞瘤。異常的快速增殖、極強的浸潤性及高度異質性是膠質母細胞瘤的典型特征?;颊叩钠骄兄瞪嫫趦H為一年左右。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趙旭東團隊和黃京飛團隊合作,在膠質母細胞瘤分型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致癌基因》上。膠質母細胞瘤難以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高度異質性。而現有以組織病理特征為標準的分級方法無法解釋腫瘤異質性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具有相同病理學分級的病人經過相同的治療手段后產生不同的藥物反應和預后,因此要改善對膠

    醫藥前沿 2018年36期2018-01-17

  • 小兒胰母細胞瘤一例并文獻復習
    篇論著·小兒胰母細胞瘤一例并文獻復習周進學 王征征 李慶軍 王凱 展翔宇 陳勛 柴曉菲 馮穩胰母細胞瘤是罕見胰腺外分泌腫瘤,也是兒童最常見的胰腺惡性腫瘤,平均發病年齡約5歲[1-3]。胰母細胞瘤至今報道200余例,涵蓋嬰兒、兒童、成人等不同時齡[2,4-5],因發病率較低,其診斷與治療仍面臨困難[6]?,F報道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例確診患兒,并結合相關文獻,探討胰母細胞瘤的臨床特點與診療。一、病例報道患兒女性,7歲。因“發現腹部包塊3 d”入院,無惡心、嘔

    中華胰腺病雜志 2017年5期2017-11-08

  • 距骨軟骨母細胞瘤一例
    報告·距骨軟骨母細胞瘤一例李文菲1,牛晨2,郭麗萍3,王占秋1距骨; 軟骨母細胞瘤; CT軟骨母細胞瘤大約占原發性骨腫瘤的1%[1]。因為其軟骨來源,Jaffe和Lichtenstein在1942年首次將其命名為良性軟骨母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通常發生在長骨的骨骺,特別是肱骨、脛骨、股骨,而在距骨和跟骨發生較少[2]。軟骨母細胞瘤大約有4%發生在距骨[3]。我院近期見到一例發生在右側距骨的軟骨母細胞瘤,就其影像學表現和鑒別診斷報告如下。1 病例報告患者,男,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17年1期2017-06-28

  • Survivin和Livin在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診斷價值
    vin在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診斷價值孟海洋(太康縣人民醫院,河南 周口 461400)目的 探討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Survivin和Livin表達在其臨床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Survivin和Livin在97例視網膜母細胞瘤和28例正常視網膜組織中的表達水平采用免疫組化S-P法進行檢測,并分析兩者在視網膜母細胞瘤診斷中的價值。結果 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Survivin和Livin的陽性率分別為67.0%(65/97)、62.9%(61/97),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7年2期2017-05-16

  • 后顱窩血管母細胞瘤CT、MRI表現及臨床病理學研究
    1)后顱窩血管母細胞瘤CT、MRI表現及臨床病理學研究劉 佳,李連翔,崔 曉,景治濤△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沈陽 110001)目的:探討后顱窩血管母細胞瘤的CT、MRI及病理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經病理證實的55例手術治療的后顱窩血管母細胞瘤的臨床癥狀、CT、MRI以及病理特點。結果:囊結節型CT多為低密度影,瘤結節為高密度影;MRI中囊液多表現為長T1、長T2信號,瘤結節多表現為等T1、等或長T2信號,增強均勻。實質型腫瘤CT呈高密度影或混

    陜西醫學雜志 2017年6期2017-04-03

  • microRNA-183通過下調Bcl-2誘導人神經母細胞瘤細胞株SK-N-SH細胞凋亡的研究
    -2誘導人神經母細胞瘤細胞株SK-N-SH細胞凋亡的研究馬國祥 丁茜萍 鄧海華 楊振漢廣東深圳市寶安區福永人民醫院內科 深圳 518103目的 研究microRNA-183對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調控作用,為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提供新策略。方法 購買microRNA-183和對照 microRNA,轉染至人神經母細胞瘤細胞株SK-N-SH細胞,再使用MTT實驗,Caspase-3活性測定試劑盒和流式檢測細胞生長和凋亡的影響。合成Bcl-2 siRNA,檢測Bcl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7年7期2017-03-23

  • 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基質金屬蛋白酶-9、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
    170)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基質金屬蛋白酶-9、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梁 軍,楊依依(尉氏縣人民醫院眼科,河南 開封 452170)目的 探討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100例視網膜母細胞瘤和30例正常視網膜組織中MMP-9、VEGF的表達水平,并分析兩者與視網膜母細胞瘤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結果 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MMP-9的陽性率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7年1期2017-03-23

  • ALK表達是WNT活化型兒童髓母細胞瘤新的標志物和預后良好指標
    存在于包括神經母細胞瘤在內的多種腫瘤中,ALK表達與不良預后相關。近期發現在兒童腦髓母細胞瘤中存在ALK基因突變,微陣列數據表明,ALK在這些腫瘤的亞型中呈高表達。為此,作者對ALK表達與髓母細胞瘤的轉錄模式及臨床特征的相關性進行分析。作者分別從RNA和蛋白水平分析116例兒童髓母細胞瘤患者的ALK表達情況。RNA水平及蛋白檢測分別采用NanoString技術及免疫組化技術,結果顯示,髓母細胞瘤的4個獨立亞型ALK表達的平均數和標準差分別為:WNT為559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7年11期2017-03-07

  • TP53在髓母細胞瘤分子分型中的臨床意義與相關研究進展
    ·TP53在髓母細胞瘤分子分型中的臨床意義與相關研究進展趙清爽,王守森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之一,總體預后差,其分子機制及臨床治療一直是研究焦點之一。近年來分子生物的研究取得很大進展,目前廣泛接受的觀點是髓母細胞瘤可以被分為四種分子亞型,包括Wnt型、Shh型、第三組(Group3)和第四組(Group4)。不同亞型的分子機制不同,臨床特征及預后情況等均存在較大差異[1]。因此,2016年版WHO神經系統腫瘤分類中,引入了髓母細胞瘤的分子分型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7年4期2017-03-06

  • 母細胞瘤的CT和MRI檢查與影像學表現分析
    ·臨床研究·髓母細胞瘤的CT和MRI檢查與影像學表現分析李鵬目的研究分析髓母細胞瘤的CT和MRI檢查與影像學表現。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通過病理診斷髓母細胞瘤患者56例,均通過CT和MRI檢查,探析影像學病理特征。結果40例(71.43%)髓母細胞瘤患者病灶集中在小腦上球蚓部中線,并伴有第四腦室突入發展跡象;余下16例髓母細胞瘤患者中12例小腦半球,腦室遭受壓迫,4例橋小腦角區;36例(62.50%)CT密度呈中高密度狀,11例(19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年2期2017-01-29

  • 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Survivin、P53的表達及其意義
    170)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Survivin、P53的表達及其意義楊依依(尉氏縣人民醫院眼科,河南 開封 452170)目的 探討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survivin、P53表達的變化及其臨床價值。方法 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100例視網膜母細胞瘤和30例正常視網膜組織中survivin、P53的表達水平,并分析兩者與視網膜母細胞瘤臨床病理參數的關系。結果 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survivin的陽性率為63.0%(63/100),高于正常視網膜組織的0.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6年6期2017-01-17

  • 成人嗅神經母細胞瘤的臨床策略探討
    者·成人嗅神經母細胞瘤的臨床策略探討《中國腫瘤臨床》2015年第17期“臨床病例討論”欄目重點報道1例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多學科協作治療成人嗅神經母細胞瘤,此類腫瘤是一類少見的惡性腫瘤,治療方式有手術、放療和化療,但缺乏標準的治療規范,文章中多位不同科室的主任醫師對嗅神經母細胞瘤的手術適應證及多學科合作的重要性、嗅神經母細胞瘤的病理學特征、嗅神經母細胞瘤的影像學特征等要點進行探討分析,本文為制定嗅神經母細胞瘤的規范化治療、使患者更多獲益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相

    中國腫瘤臨床 2016年7期2016-05-27

  • 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Ki-67、PTEN表達的變化
    00)?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Ki-67、PTEN表達的變化孟海洋(太康縣人民醫院,河南 周口 461400)[摘要]目的探討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Ki-67、PTEN表達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方法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97例視網膜母細胞瘤和28例正常視網膜組織中Ki-67、PTEN的表達水平,并分析兩者與視網膜母細胞瘤臨床病理參數的關系。結果視網膜母細胞瘤組織中Ki-67的陽性率為66.0%(64/97),高于正常視網膜組織的14.3%(4/28)(χ2=2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6年2期2016-05-17

  • 骨骼肌肌母細胞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
    述·骨骼肌肌母細胞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張立魁 綜述, 劉中民 審校(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臟外科,上海 200120)本文綜述了骨骼肌肌母細胞移植的歷史和臨床研究進展。骨骼肌肌母細胞在治療遺傳性肌肉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方面作用突出,但在進一步臨床試驗中發現,移植后存在肌母細胞損失率高,遷移率低,導致心律失常等不足。除此之外,人類肌母細胞基因移植在治療糖尿病、癌癥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偟膩碚f,骨骼肌肌母細胞移植應用領域廣泛,但目前在改善心肌缺血,治療肌肉營養不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年6期2016-02-11

  • Fas-Ligand和p53在視網膜母細胞瘤中的表達與臨床意義
    p53在視網膜母細胞瘤中的表達與臨床意義柴立靜(中國醫科大學遼陽中心醫院眼科,遼寧 遼陽 111000)目的探究Fas-Ligand和p53在視網膜母細胞瘤中的表達與臨床意義。方法用S-P 方法檢測38例視網膜母細胞瘤及8例正常視網膜組織中Fas、FasL 及p53 蛋白的表達。結果Fas-Ligand在視網膜母細胞瘤中和正常視網膜細胞中均為高表達,差異無顯著性(P>0.05);p53在視網膜母細胞瘤中的表達較強,而在正常視網膜組織中的表達極弱,差異有極顯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13期2013-07-01

  • 替莫唑胺膠囊同步放化療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臨床療效觀察
    放化療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臨床療效觀察水永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放療科,浙江 杭州 310009)目的探討替莫唑胺膠囊同步放化療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膠質母細胞瘤患者,采用替莫唑胺膠囊同步放化療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結果①聯合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總有效率(56.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36.7%),兩組間的差距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②兩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經過一段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13期2013-07-01

  • 20例成人肺母細胞瘤臨床分析
    100853肺母細胞瘤(pulmonary blastoma,PB)是一類罕見的肺惡性腫瘤,由不同比例的幼稚腺上皮和(或)間葉組織細胞構成。根據發病年齡,分為成人型和兒童型。本文報告我院1993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20例成人型肺母細胞瘤患者,結合復習文獻,討論其臨床特點。資料和方法1 臨床資料 本組男13例,女7例。年齡23~76歲,中位年齡49歲。12例有吸煙史。主要臨床癥狀:11例咳嗽,8例痰中帶血,5例胸痛,5例無癥狀。于查體時偶爾發現。病程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 2013年5期2013-02-19

  • 以液氣胸為主要表現的肺母細胞瘤1例并文獻復習
    國俊臨床資料肺母細胞瘤(pulmonary blastoma)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最早由Barnard于1952年報道1例此類病變,稱之為肺胚層瘤(embryoma)。我院收治經典雙相肺母細胞瘤1例,其以氣胸為首發癥狀,反復出現胸腔積液,胸部影像學檢查未見明顯占位性病變,曾按感染性胸膜炎治療后療效欠佳,后經手術探查及術后病理確診,現將病例報告如下:患者男,39歲,抽紗工人。因胸悶、左側胸痛4月,咯血1周于2010年10月21日入院。4月前無誘因出現突發性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2012年1期2012-07-27

  • 雙側腎母細胞瘤12例診治分析
    50001)腎母細胞瘤 (WT)是兒童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實體瘤,發生率大約是萬分之一[1]。雙側腎母細胞瘤比較少見,其發生率文獻的報道也不統一。大約占腎母細胞瘤的3%~14%[2-3]。Bishop等[4]報道兩年的生存率是87%,1996年Horwitz等[5]報道兩年的生存率是91.8%,4年的生存率是81.7%。筆者對12例雙側腎母細胞瘤患者的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的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福建省立醫院小兒外科1997-0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4期2012-02-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