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刻

  • 革命場域與藝術選擇
    統區具有代表性的木刻版畫家,他于1948年初抵達香港,加入“人間畫會”和“人間書屋”,并擔任《星島日報》美術編輯及《大公報》美術副刊主編,這期間他不僅積極撰文參與革命文藝論爭,也努力在創作上嘗試轉型??疾爝M步美術家在香港的思想和創作,王琦無疑是重要個案?!娟P鍵詞】 革命場域;藝術選擇;王琦;素描;木刻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國統區形勢日趨嚴峻。9月,周恩來和董必武在上海與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朋友廣泛接觸,說明當時形勢和中國共產

    藝術學研究 2023年4期2023-08-30

  • 為悲苦者刻魂
    —論魯迅小說中的木刻投影》、王松鋒的《青年出路、“新人”塑造與地方化探索——論路遙小說〈人生〉的戲劇改編》兩篇文章,都顯示出文學跨學科思維所帶來的新的可能性。(武新軍)摘? 要:魯迅一生與木刻結緣,他對木刻這一藝術形式的推崇也影響到其小說創作。木刻藝術與魯迅小說形成互文,構成了一個潛力無限的開放對話場域,這促使木刻筆法內化為其文學創作的一些技法,并在小說中留下投影,突出表現為描寫上的力的線刻、情節設置上的空間凝練、賦色上的黑白對照等,這促使魯迅筆下的悲苦者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23年1期2023-07-05

  • 版畫
    繪畫藝術;版畫;木刻;印痕;傳統;新興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7.0320 引言中國是木刻版畫的故鄉,版畫主要是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版畫在中國藝術中具有了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地位。經過特定技術手段,在特定材質(木板、銅板、石板、膠板、絲、布、紙等)上經過繪、刻、漏、腐蝕等手段,能夠印刷出兩張以上相同的作品,即為版畫①。在版畫創作中,藝術家們所選擇材料的不同、運用手法的不同,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3年7期2023-05-26

  • 淺談“絕版木刻”在云南版畫中的存在狀態
    版畫的特質、絕版木刻的產生等基本問題尚未弄清。本文從絕版木刻開始考察,試圖發現云南絕版木刻的發生與被接受。二、絕版木刻——問題與發生(一)絕版木刻——技法特點絕版木刻屬于油印套色木刻,20世紀80年代在云南興起,后推廣至全國,其影響力甚至達到國外。絕版套色木刻與傳統油印套版套色木刻最大的區別在于:“絕版套色木刻畫面所有的內容全都需要在一個版上完成,逐刻逐印,自然性毀版,亦稱減版木刻,而傳統的油印套版套色木刻則需要若干個版?!雹蹚埩瓒耍骸督^版套色木刻創作實踐

    天工 2022年29期2022-12-14

  • 黃梅戲《祝?!肺杳涝O計
    倪 放魯迅—木刻—《祝?!贰S梅戲《祝?!肺杳涝O計創作理念黃梅戲《祝?!肥歉鶕斞赶壬淖髌犯木幍?,讀完劇本,浮現在我腦海中的視覺形象是一個黑白木刻,線條嶙峋的祥林嫂。頓時,我覺得找到了創作的形象基調來源 ——“木刻”。中國的新興木刻就是魯迅先生倡導和扶持起來的。它反映的內容大多是勞苦大眾的苦難和斗爭,新興木刻中蘊含的革命性和大眾性以及色調和質感上所傳達出的粗糲、堅硬與魯迅先生的《祝?!肥且幻}相承的,它們在精神氣質上是如此貼切。所有的景片、裝置都用木刻

    黃梅戲藝術 2022年1期2022-05-07

  • 當代木版藝術的思維方式轉換探析
    版藝術;木版畫;木刻一、當代木版畫的藝術狀態所謂當代,是一個具有新時代語境、意識先進性與超越性并存的時代,是一個藝術家在原則范圍內可以真實地表現自我、無限迸發情感的時代,更是一個沒有詳細定義,需要人們奮勇向前去探索的時代。藝術家伊娃·海瑟曾說:“不要給今天下定義,應時而后顧,時而前瞻,從與空間有關的角度出發,多方面地來下定義。今天一旦被下定義,也就意味著它已逝去而畫上了句號?!痹谶@個被圖像和信息覆蓋的當代,任何藝術都具備嶄露頭角的資格。藝術家通過不同的藝術

    大觀 2022年1期2022-03-03

  • 新興木刻與國際交流
    畫)力群中國新興木刻是魯迅通過引入歐洲創作版畫的概念,在中國倡導和扶植的現代版畫藝術形式。因此,它自誕生之初便與國際版畫有著密切的聯系。新興木刻的國際交流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將外國版畫“引進來”,在中國出版、展覽,推動新興木刻運動的興起與發展;另一方面則是新興木刻“走出去”,在國際社會上廣泛傳播,增進交流、擴大影響。China's emerging woodcut is a modern art form of printmaking advoc

    藝術交流 2021年3期2021-11-08

  • 王麥桿作品欣賞
    聽爺爺講故事 木刻 25×36cm 1954年王麥桿 勞動過硬——姐妹教我新刀法 沖破稻花浪千層 木刻 25×36cm 1954年王麥桿 科學實驗 木刻 25×32cm 1979年王麥桿 立場堅定 木刻 33×47cm 1953年王麥桿 歷史的妒忌者 木刻 10×13cm 1941年王麥桿 老人像之一 木刻 22×16cm 1961年王麥桿 門神 木刻 16x12cm 1941年王麥稈 給予法西斯的打擊 木刻 25×22cm 1941年王麥桿 時代周刊封

    天津美術學院學報 2021年6期2021-10-10

  • 《大眾日報》中的抗戰題材木刻作品分析
    報》中的抗戰題材木刻作品及相關評論文章,探索其在弘揚愛國情懷與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意義與價值,旨在展現《大眾日報》在山東抗日根據地文藝宣傳工作方面作出的積極貢獻。關鍵詞:《大眾日報》;抗戰;木刻中圖分類號:J3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2-00-021 《大眾日報》木刻作品的研究背景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抗日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頑強發展,為抗擊日寇斗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為了更好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幫助民眾了解革命

    藝術科技 2021年12期2021-08-27

  • 作為區分的印刷術與近代中國報業的讀者想象(1815—1911)
    諸多思考。通過對木刻、西式活字、石印三種印刷技術的考察,本研究發現技術所帶來的最大作用,不在于制造區分,而在于彌合區分。技術需迎合社會的需求,但這種需求是多方面的,并非技術進步就包攬一切。木刻、活字印刷、石印三種技術,雖然各自的技術特性有所不同,但當它們被用在印制報紙上時,它們的想象則是一致的,其最終所指向的都是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平民大眾?!娟P鍵詞】區分 印刷術 木刻 西式活字 石印【中圖分類號】G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

    編輯之友 2021年3期2021-08-02

  • 生肖主題在木刻版畫表現中的創新
    。關鍵詞:生肖;木刻;黑白;刀法;造型中圖分類號:J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0)09-00-04生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承載著人類文明的意義和價值,綿延于我國生生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是中華文化中一顆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關于生肖文化的起源,說法不一,而有記載的最早說法是清代趙翼《亥余叢考》的“起于北俗”,漢朝時期由匈奴傳入中國,經過戰亂,國與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碰撞,這一習俗真正盛行起來的時期是在東漢初年,也是趙翼所描述

    藝術科技 2020年9期2020-09-24

  • 紅色文化遺產太行木刻新探
    □許倩太行根據地木刻,是在抗日戰爭極其艱苦的環境里,革命木刻家們在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指引下,積極深入生活,開展藝術活動,借鑒外來表現技法,轉向民族形式,創作出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有力地發揮了文化武器的戰斗性作用,為爭取民族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促進了新美術的發展,成為中國現代美術史的燦爛篇章。一、太行根據地木刻的歷史淵源1.魯迅先生培植太行根據地木刻源于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當時,“五四”新文化運動雖然對中國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文物季刊 2020年4期2020-07-30

  • 試析木刻藝術的傳承
    丁瓊摘 要:木刻只是雕刻藝術的一種。但木雕也有很多表現手法,木雕工藝也作為傳統延續至今。近年來,木雕工藝不斷發展創新,木刻創作也不斷尋找突破口,有些人試圖將工筆畫技法運用到木雕中,形成了木片雕刻,給木雕工藝添加新的血液,讓木雕有了新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越來越受歡迎,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關鍵詞:木雕;木刻;工筆畫;木片雕刻木雕這個字眼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因為作為我國的傳統雕刻技藝,其歷史十分豐富。正因為木雕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生動而實用的藝術形象,我們

    錦繡·下旬刊 2020年3期2020-07-23

  • 古元的木刻創作
    〔關鍵詞〕古元;木刻;藝術創作古元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涉及版畫、水粉、水彩等多個畫種,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藝術作品和寶貴的革命思想。徐悲鴻曾評價古元是中國藝術史上的卓絕天才。一、古元的創作經歷(一)初識木刻盧溝橋事變后,本在廣州上學的古元迫于戰事停課回到家鄉,在一所小學當老師。本就喜愛繪畫的古元常在放學后與弟弟古文勝帶著干糧和畫具到各處名勝景點寫生繪畫。在他的畫作中,我們不僅能欣賞到自然界和生活的美好,還能看到古元對于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他通過一件件秀麗的風景畫

    藝海 2020年5期2020-06-09

  • 木刻沉思錄
    黑色之后,就變成木刻家施展才藝的舞臺。在這片平整的黑色沃土下面,早已播下許多靈感的種子。然而木刻家必須像老牛犁地一樣,用木刻刀一遍遍深耕細作,方能收獲一片秀美的清水良田。于是,我們得到了木刻創作在觀念上流程有序的幾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木刻家播撒靈感種粒的開始。木刻家經由“對板沉思”,綜合了他的知識、才學和生活經驗,以發散性思維展開想象,將他從布滿木紋和墨漬的板面中看到的東西利用木炭條快速做好標記。這些標記或許會形成類似草圖般的畫面。但由于每個木刻家的創作

    十月·長篇小說 2020年2期2020-04-27

  • 版畫戰士
    討東北現代時期的木刻藝術特點、狀態與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娟P鍵詞】古元;木刻;東北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127-02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兩個月后的11月,根據形勢需要,延安組織了東北干部團開赴東北,延安魯藝文藝學院也奉命隨同延安大學一同遷往東北辦學。古元就在這支隊伍中,踏上了前往東北的征程,由于當時戰爭形勢發生突變,去路受阻,中央指示遷校隊伍折返張家口

    戲劇之家 2020年9期2020-04-10

  • 木刻版畫的語言拓展
    付佳燁摘 要:就木刻版畫而言,媒介材料與痕跡是永恒的主題,媒介材料是痕跡與符號的載體,痕跡是創造視覺形象和表達自身觀念的手段和機制。文章的研究對象就是以刀、木、紙、墨為代表的木刻版畫,媒介材料的獨立語言的發展軌跡,以及它們的性質如何一步步地呈現出來,又存在哪些版畫語言拓展的可能。關鍵詞:版畫;木刻;媒介;演變;拓展什么是版畫呢?對版畫做出定義的人很多,王伯敏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國版畫通史》的開篇這樣寫到:“版畫,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刻在版上而創作出來的畫?!倍?/div>

    大觀 2019年8期2019-10-30

  • 中國傳統古建筑宗祠的木質雕塑裝飾淺析
    :宗祠;古建筑;木刻;藝術表現中國傳統古建筑風格獨立于世界建筑風格,是我國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氣候、地理環境的差異,驅使人類因地制宜地建造空間建筑。中國傳統古建筑,始終保持著同西方建筑(古希臘、古羅馬風格建筑)不一致的建筑文化風格而發展。1 古建筑宗祠的基本結構與木刻裝飾關系中國古建筑作為東方建筑體系中的代表,亦被稱為“歷史年鑒”,擁有并保持著自己獨特的審美風格。一座傳統古建筑可謂一眼千年,高度濃縮中國幾千年的智慧與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藝術科技 2019年11期2019-09-18

  • 淺析木板創作與民族的淵源
    時代進步的面貌,木刻版畫從一開始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出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和獨特的藝術價值。然而隨著時代不斷地進步,新生事物絡繹不絕的出現,人們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并伴隨著人民大眾審美觀念的提高。如何在豐富多彩的時代中,將木刻版畫與民族元素以及民族文化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藝術魅力、風土人情以及融入了民族元素民族文化的木刻版畫進行總結創新,滿足不同審美人群對于審美的需求,這是木刻版畫在時代發展的道路上著重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民族文化的角度

    信息技術時代·上旬刊 2019年3期2019-09-10

  • 魯迅藏有1800多件新興木刻版畫
    多中國第一代新興木刻家的作品,數量達1800余件之多,高居國內各收藏機構之首,這些作品都來源于魯迅的收藏,由許廣平先生捐贈。那么,魯迅不是版畫家卻為何收藏如此多數量的木刻版畫作品呢?魯迅與這些版畫作者有何關系呢?魯迅自幼熱愛美術,7歲時進私塾讀書,就極喜歡看帶有插圖的書,且經常加以描繪。在遠房的叔祖玉田公處他見到《毛詩鳥獸草木蟲魚疏》《花鏡》以及繪圖的《山海經》《玉歷鈔傳》等有繪圖的書籍后就念念不忘。1927年到了上海,魯迅根據自己的收藏,出版了《朝華旬刊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35期2019-09-10

  • 為革命而“新興”
    34年,魯迅在《木刻紀程》的小引里寫道:“中國木刻圖畫,從唐到明,曾經有過很體面的歷史。但現在的新的木刻,卻和這歷史不相干。新的木刻,是受了歐洲的創作木刻的影響的。創作木刻的介紹,始于‘朝花社,那出版的《藝苑朝華》五本雖然選擇印造,并不精工,且為藝術名家所不齒,卻頗引起了青年學徒的注意。到1931年夏,在上海遂有了中國最初的木刻講習會?!边@段話言簡意賅地講述了中國新興木刻的由來。盡管中國有著千年以上的傳統木刻歷史,但時至近代,所謂傳統早已是沒落的貴族,等待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 2019年7期2019-08-04

  • 唯“物”?唯“意”?
    是版畫的發源國,木刻是版畫的原點,《梵文陀羅經咒圖》是已發現的現存最古老的木版畫,距今已有兩千余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木刻版畫經歷了復制版畫、創作版畫、觀念性版畫這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版畫的本體藝術語言一直在更新,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版畫的媒介材料以及語言的拓展始終是從事版畫創作的藝術家所關注的點,在這三個階段中媒介材料的獨特語言的呈現對木刻版畫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那媒介材料的獨特語言是如何一步步呈現的呢?我們如何用盡可能純粹的木刻版畫媒介材料的獨特語言

    藝術科技 2019年1期2019-07-23

  • 數字圖像技術在木刻版畫創作中的應用
    化和傳播大眾化;木刻版畫作為最古老的圖像傳播手段,在照相圖像的“幫助”下獲得藝術的獨立,在數字圖像時代擁抱圖像技術,把圖像技術全面應用于創作中。本文分別從創作素材、技術輔助、繪畫本體、藝術觀念、思維方式五個方面闡述數字圖像在木刻版畫創作中的應用?!娟P鍵詞】數字圖像技術;版畫創作;木刻;應用【中圖分類號】J217 【文獻標識碼】A木刻版畫作為最古老的版畫種類,從起源開始即承擔了圖像的傳播功用,隱藏了藝術的意義。隨著圖像技術的發展,木刻作為傳播的功能逐漸減退。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1期2019-06-11

  • 1935年全國木刻聯合展敘事框架之起源、展現與影響
    1935年的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是他一生中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事件之一。(1)邁克爾·蘇立文:《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陳衛和、錢崗南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9頁。讓這位大師有如此震撼之感的展覽,自然不只展現了這門藝術的革命性,作為展覽敘事支撐的木刻發展之歷史框架更增加了作品內容的厚重感。這次展覽會的內容是古今中外的木刻版畫,但礙于當時新興木刻創作水平的局限,加上主題龐雜的展品,展覽會內容有廣度,重點卻不突出。(2)展覽在各地流動的大致情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5期2019-02-11

  • 魯迅新興木刻民族化理論探析
    提要:魯迅是新興木刻的主要倡導者,他一手扶植了新興木刻運動的發展,從藝術理論和實踐方面對木刻藝術家給予指導,矯正了木刻發展的錯誤取向。本文將主要研究魯迅的新興木刻民族化理論,首先理清新興木刻民族化開展的背景,其次將從魯迅對西方木刻和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認識出發,闡述他通過對二者的選擇性推薦促進新興木刻民族化發展。此外,本文也將探討他針對技法薄弱、題材單一等木刻實際創作問題所提出的相關主張以及他為掃清木刻大眾化障礙、促進中國新興木刻藝術風格形成所做出的貢獻。魯

    文學與文化 2018年3期2018-11-13

  • 抗戰時期大后方兒童抗敵木刻畫展研究
    莉莉摘 要:抗敵木刻展覽是抗戰木刻運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展場是木刻工作者工作、戰斗的特殊戰場,由此鑄造了戰時社會文化生活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箲饡r期,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后方,聚集了眾多木刻青年,在此他們把個人的藝術理想與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事業緊緊結合起來,創造了中國美術史上特殊而輝煌的篇章。關鍵詞:木刻;兒童;畫展抗戰時期,重慶抗敵兒童木刻畫展十分活躍,尤以育才學校繪畫組舉辦的抗敵美術展覽為代表,多種抗敵繪畫形式同時展開,有木刻、國畫、水彩、素

    速讀·中旬 2018年8期2018-10-23

  • 死亡與陰郁
    初的德國表現主義木刻,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木刻版畫的魅力,對世界木刻版畫的復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對現代木刻藝術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表現主義的大背景下,木刻以夸張、變形的造型和極端黑白的對比闡述了表現主義的精神核心,用“死亡”和“陰郁”的基調,凸顯出木刻藝術家的生命情懷。關鍵詞:德國;表現主義;木刻;生命情懷中圖分類號:J217:J3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079-01一、前言20世紀初在德國不安的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3期2018-09-28

  • 中期北大荒水印木刻版畫本體語言淺析
    永匯摘 要:水印木刻版畫與一般繪畫區別的關鍵因素是藝術表現的間接性,水印木刻的“水味”和“木味”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協調好水味、木味、肌理效果等表現形態,發揮出各自特點,就能使水印木刻本體語言的“韻味”渲染出特定的藝術效果。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是中期北大荒水印木刻版畫的發展階段,這一時代的版畫作品以不同的風格,再現了同期東北地區蒼涼雄渾的自然景觀和人們開發北大荒的勞動熱情;這段時期的水印木刻版畫本體語言,在繼承早期北大荒版畫造型法則的同時,創新思維,不斷

    藝術研究 2018年1期2018-08-31

  •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廣西木刻期刊整理
    在對抗戰時期重慶木刻副刊、期刊梳理研究后,將視野轉向大后方的文藝重鎮——桂林??箲鹬械膹V西軍事配備加強、經濟事業擴展、交通運輸設備改善,出版、藝術事業得到蓬勃發展。1929年魯迅先生在上海組織的“朝華社”標志著中國木刻藝術的復興。1931年“木刻講習班”的創辦成為了木刻運動滋長的土壤,不久之后的“一八藝社”已開始研究新興木刻。1932年,在上海北四川路舉行的《購組合》展示了蘇、德、法等國的作品,引起了各方對新興木刻的注意與認識。各地木刻團體相繼成立,木刻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年5期2018-07-18

  • 學術“行腳僧”
    年4月19日在致木刻家陳煙橋的信中說:“我曾經看過MK社的展覽會,新近又見了無名木刻社的《木刻集》(那上面有我的序,不過給我看的畫,和現在所印者不同),覺得有一種共通的毛病,就是并非有了木刻,所以來開會,出書,倒是因為要開會,出書,所以大家趕緊來刻木刻,所以草率、幼稚的作品,也難免都拿來充數?!边@種共通的毛病不僅見于當年的木刻界,似乎也頗流行于當今的學術界,不是有了像樣的研究成果才來開會,出書,倒是因為要開會,出書,所以大家才趕緊來撰寫或炮制論文。那么為什

    雜文月刊(選刊版) 2018年1期2018-05-14

  • 套色木刻技法與藝術表現形式分析
    78400)套色木刻技法與藝術表現形式分析蘇軍國 (云南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 678400)套色木刻用自身獨特的制版方法和精美的印刷效果充分體現出了版畫的藝術效果來,套色木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它版畫藝術里面獨特的美感和藝術的魅力。想要在藝術實際中十分熟練的掌握這樣的一門繪畫技術,擁有版畫的認識能力、鑒賞能力與藝術處理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逐漸培養起來了自身的能力才可能學好套色木刻版畫這門技藝。套色木刻需要在構思和藝術制作中不斷的積累,才能真正發揮出它的藝術

    大眾文藝 2017年9期2017-01-28

  • 四川抗日救亡運動的宣傳陣地 ——抗戰時期《華西日報》木刻副刊研究
    時期《華西日報》木刻副刊研究郭 洋(重慶圖書館, 重慶 400030)木刻副刊是抗戰時期木刻運動與新聞聯手的產物。它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活潑的內容,短小精湛的宣傳方式,不拘一格的反映抗戰木刻運動的發展,深受人民大眾的喜愛。把握特殊時期、特殊環境、特殊地區木刻與報紙的發展,對抗戰時期報紙上的木刻副刊梳理、整理,為研究抗戰木刻與報刊奠定史料基礎??箲饡r期;木刻;副刊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發表移駐重慶宣言,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后方新聞傳媒日趨活躍。隨著上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5期2016-03-28

  • A List of Commonly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for Three Nations Jointly Issued
    )有儒教雕版印刷木刻版。The Advanced Center for Korean Studies houses Confucian printing woodblocks.Lee O-young, South Korea’s former Minister of Culture, said that the reason why the forum could be held in 10 consecutive years even in diffic

    文化交流 2016年2期2016-03-18

  • 淺談木刻版畫藝術的形式美
    25200)淺談木刻版畫藝術的形式美朱錦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高州師范學院525200)木刻版畫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圖像,再印在紙上欣賞的一種間接性藝術,其獨特的刀味、木味、印刷痕跡,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形式美,使它在繪畫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本文立足木刻版畫藝術,從力量之美、刀法之美、線條之美、時代之美四個角度分析木刻版畫藝術的形式美。木刻版畫;形式美;力量;刀法;線條;時代木刻版畫是一種間接性的繪畫藝術,其藝術形式講究刀味、木味、印制的美感,高度的

    大眾文藝 2016年1期2016-01-28

  • 版畫傳統雕版語言研究 ——水印木刻與木口木刻的交融
    言研究 ——水印木刻與木口木刻的交融周韋華 (西安美術學院 710065)木口木刻作為西方19世紀被廣泛采用的出版、印刷的手段,于1930年在中國新興木刻運動期間由魯迅介紹給中國的美術工作者。中國的美術工作者結合中國社會實情,大量采用西方木口木刻中白線雕刻的技法創作版畫。但是,他們對于該技法的使用并不僅僅局限于木口木刻這一表現形式,在后來的水印木刻版畫,他們利用該技法結合傳統技法創造出一種特殊模式進行創造。本文即是對西方木口木刻中白線雕刻技法對中國現代水印

    大眾文藝 2016年9期2016-01-28

  • 絕版木刻 根植于普洱大地的當代藝術
    李雨霖+吳珮云木刻版畫是一種古老的藝術,目前已知的最早雕版藝術品是唐咸通九年《金剛經》的扉頁畫,誕生至今已一千余年,在我國木刻版畫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以這種黑白版畫的形式連綿傳承。十六世紀,歐洲出現了油印套色木刻版畫形式,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方傳入中國。1984 年,來自普洱的鄭旭的絕版木刻版畫作品《拉祜風情》獲得全國六屆美展金牌獎,絕版木刻由此被人知曉。之后此技法被普洱的賀昆、魏啟聰、張曉春及馬力等年青藝術家承續,并不斷發揚光大,因而絕版木刻也與“普

    云南畫報 2015年3期2015-07-01

  • 鄧中和插圖選
    —沙皇和襯衫》 木刻插圖2 《俄國作家童話選——八音盒里的小城》 木刻插圖3 《俄國作家童話選——蛤蟆旅行家》 木刻插圖4 《俄國作家童話選——灰脖鴨》 木刻插圖5 《外國童話——巧克力偵探》 木刻插圖6 《外國童話——畫家與皇帝》 木刻插圖7 《兒童文學——孩子心中的正義》 木刻插圖8 《兒童文學——受傷的小麻雀》 木刻插圖9 《兒童文學——夢中的童話》 木刻插圖10 《兒童文學——我愛雞》 木刻插圖

    連環畫報 2012年5期2012-07-18

  • 延安時期的木刻藝術
    金 韻延安時期的木刻藝術文/金 韻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揭開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序幕。1929年,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先生以“朝花社”為陣地,編輯出版了“藝苑朝花”,有計劃地選登了部分歐洲的木刻版畫作品,從西方引回了“新興木刻”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概念,擎起了“新興木刻”的大旗,以推動“新興木刻”在中國的光大。1931年,魯迅先生受中國共產黨的委托,在上海舉辦了“木刻講習會”,新興木刻運動從此以頑強的生命力,迅猛地登上了中國的藝術舞臺。學習新興

    檢察風云 2011年18期2011-07-18

  • 魯迅最好的木刻學生李樺
    樺在魯迅倡導新興木刻運動的影響與推動下,開始潛心自學木刻藝術。1934年,與其學生賴少麒、劉侖、張影等人發起組織廣東省第一個木刻社團——現代版畫(研究)會,并編輯出版手印木刻雜志《現代版畫》(不定期出版),直到1938年廣州淪陷于日寇鐵蹄下,導致現代版畫會解體而???,共出版了18期。當時,李樺通過林紹侖的介紹,主動給魯迅寫信,并把自己的木刻作品和《現代版畫》寄請魯迅指教。從此,魯迅給李樺熱情鼓勵,全力支持,真心教導與哺育,幫助他成為我國很好的木刻家。魯迅對

    名作欣賞 2010年13期2010-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