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疾病

  • 對于精神疾病,你所不知道的事
    對精神衛生與精神疾病知識所知甚少,以致有些患者不愿承認或未發現自己有精神方面有問題,還有一些人無法正確對待精神疾病患者,使得精神疾病患者的確診、治療和恢復困難重重。精神疾病又稱精神障礙,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從而使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部分患者可以意識到自己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但是大部分患者認為自己的身心并未出現異常,繼而出現堅持己見或者拒絕治療等情況。按嚴重程度,精神疾病可粗略地分為輕型精神疾病與重型精神疾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22年6期2022-06-23

  • 精神疾病離我們有多遠
    茍春精神疾病也稱為精神病,是一種常見的病癥,主要是受到社會環境、心理學、生理學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大腦功能出現失調,在行為、意志、情感、認知等方面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大,各種焦慮癥、孤獨癥、抑郁癥等輕度精神疾病也越來越普遍。但是很多人對于精神疾病仍然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精神疾病離自己很遠。但實際上,精神疾病可能就在我們的身邊,一定要提高重視,加深了解,才能有效的預防精神疾病。一、什么是精神疾病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1年4期2021-10-29

  • 精神疾病對于單髁人工膝關節10年療效的影響
    36.為研究精神疾病對于單髁人工膝關節長期療效的影響,作者分析了269例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患者資料,包括111例精神疾病患者和158例非精神疾病患者,評估術后第2年和第10年的臨床療效。結果發現:第2年和第10年的臨床療效非精神疾病患者組都優于精神疾病患者組;但是第2年和第10年的臨床療效兩組與術前改善程度相同。因此,對于合并精神疾病患者行單髁人工膝關節同樣可以獲得顯著而穩定的功能改善。

    臨床骨科雜志 2020年6期2020-12-13

  • 精神疾病患者夜間急診的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研究
    接收并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隨機性抽取共90 例,進行回顧性試驗研究,探究精神疾病患者夜間急診的原因及處理方法,現報告如下。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是2014 年3 月到2015 年3 月從我院夜間急診接收并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隨機性抽取的90 例,其中男45 例,女45 例,年齡19~69 歲,平均(43.5±1.5)歲。病程為1 個月至19 年,平均(12.5±1.1)年?;橐鰻顩r為:未婚16 例、已婚44 例、離婚30 例?;颊叩奈幕潭?/div>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2020-06-07

  •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護理方法
    王燕娜精神疾病患者會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問題,在認知能力、情感表達及意志力等方面都有問題,無法正常生活與工作,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降低,護理難度也隨之增加。目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情況逐漸加劇,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屬于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除了患有精神疾病之外,大多還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各類慢性病,加上缺少家人陪伴感到孤獨,這都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護理工作帶來了難度。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特點1.消極抑郁。在當今社會中,少數人對精神

    幸福家庭 2020年2期2020-04-23

  • 精神疾病康復護理注意事項
    他疾病比較,精神疾病存在明顯差異,這是在心理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心理疾病,通常采用藥物治療方式將無法獲取明顯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讓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快速恢復健康,精神疾病康復護理在其中發揮著重要意義。在此過程中,需要糾正一個常識問題,也就是大部分人員都對精神疾病了解不深入,甚至普遍認為精神疾病也就是神經病,是一個不正常行為,這種理念不僅在知識層面上比較膚淺,同時也是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種傷害。實質上,精神疾病是一種精神方面的疾病,并非神經病。針對精神疾病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4-09

  • 關于精神疾病患者疾病信息公開的綜述*
    穎 鄧 紅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負擔的14%左右[1]。據報道,在世界范圍內,有21.7%~49.5%的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病恥感[2,3]。由于病恥感,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常常面臨是公開病情還是隱瞞病情的兩難境地。精神疾病的公開是一個辯證的過程,它超越了一個問題:告訴還是不告訴。事實上,這不是一個單一的二元決策。有幾個部分與公開概念有關,可以用以下問題來概括:哪些內容可以公開,應該向誰公開,什么時候應該公開或者什么時候應該隱瞞[4]。近年來,國外對精神疾病

    精神醫學雜志 2020年3期2020-02-11

  • 男方在婚后患有精神疾病而且有暴力行為,可以離婚嗎
    問:我婆婆有精神疾病,丈夫與我結婚兩年后也查出患有精神疾病,且對我有暴力行為,導致我與丈夫感情破裂,無法共同生活下去,請問我可以與丈夫離婚嗎?答:根據《婚姻法》第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無效。這些疾病通常指:①法律規定的禁止結婚的嚴重遺傳性疾病;②指定傳染病,即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風病及醫學上認為影響結婚和生育的傳染病;③有關精神疾病,指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型精神疾病及其他重型精神疾病。根據你的描述,如果

    伴侶 2019年10期2019-10-16

  • 被誤解的精神病
    我國民眾對于精神疾病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誤區。遠離“精神病人”就遠離精神疾病調查顯示,中國人各種精神障礙的終身患病率是17.5%。也就是說:100個人中就有17.5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患有某種精神疾病。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精神疾病患者并不能讓我們遠離精神疾病,事實是:去了解他們、科學地認識疾病,才能幫助我們有效預防和盡早發現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是危險的“瘋子”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診斷分類,精神疾病約有400種之多,常見精神障礙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抑郁癥、焦慮癥、強迫

    晚晴 2018年10期2018-12-07

  • 治愈你的“情緒感冒”
    目前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達1億人以上,且數量還在呈上升趨勢,特別是焦慮癥、抑郁癥和老年期精沖障礙的病人明顯增加。精神疾病患者為數眾多,接受治療的人數卻占比甚少,多數患者缺乏治療。加之由于精神衛生知識尚不普及,很多人對精神疾病認識不足,對患者缺乏應有的理解和同情,這使精神疾病患者產生強烈“病恥感”,不能順利融入社會大家庭。很多患者害怕因“精神病”受歧視延誤治療,使病情加重。精神疾病并不可怕,它不過是一場情緒感冒,雖很痛苦,但努力治療一定會好。希望每一位朋友都

    晚晴 2018年10期2018-12-07

  • SCARED STRALGHT
    “同性戀并非精神疾病”越來越成為社會常識,但這一特殊的群體的維權道路仍非坦途It was early February, 2014, shortly after Spring Festival, when Yanzi left the warmth of Guangzhou and flew to drizzly Chongqing, to try to turn himself straight.“Conversion therapy” for homo

    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8年1期2018-10-25

  • Psychiatry and Cinema: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Magical Screen?
    SS電影,精神疾病,精神障礙Summary:Cinema, a vehicl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heds light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mental illness. Due to its dramatic and stigmatising depictions, it often spreads a negative aspec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上海精神醫學 2017年5期2017-11-29

  • 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軀體疾病的診治策略
    65408)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軀體疾病的診治策略邵海燕,楊洪娟(招遠市精神病醫院,山東 煙臺 265408)為了提高對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對精神疾病患者采取合并軀體疾病的治療方式,進而提高對精神病患者疾病治療的針對性,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文對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軀體疾病治療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診斷策略,對于促進精神病患者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動作作用。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軀體疾病1 前 言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健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46期2017-11-02

  •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聯系方式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聯系方式網址:http://www.zgsjjs.com/;http://www.zgsjjs.cn/聯系電話:020-8733 2686E-mail:zgsjjs@126.com聯系地址:廣州市中山二路58號門診樓13樓西側 郵編510080收件人:《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編輯部匯款地址:廣州中山二路58號 郵編510080收款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期刊中心請附言: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稿件編號。微信公眾號: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7年6期2017-08-17

  •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聯系方式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聯系方式網址:http://www.zgsjjs.com/;http://www.zgsjjs.cn/聯系電話:020-8733 2686E-mail:zgsjjs@126.com聯系地址:廣州市中山二路58號門診樓13樓西側郵編510080收件人:《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編輯部匯款地址:廣州中山二路58號郵編510080收款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期刊中心請附言: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稿件編號。微信公眾號: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微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7年4期2017-07-18

  •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聯系方式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聯系方式網址:http://www.zgsjjs.com/;http://www.zgsjjs.cn/聯系電話:020-8733 2686E-mail:zgsjjs@126.com聯系地址:廣州市中山二路58號門診樓13樓西側 郵編510080收件人:《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編輯部匯款地址:廣州中山二路58號 郵編510080收款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期刊中心請附言: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稿件編號。微信公眾號: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7年3期2017-06-05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現狀及管理建議
    22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現狀及管理建議熊昆武,張軼杰,唐 巖(云南省精神病醫院, 云南 昆明 650224)目的研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現狀及管理建議。方法對本地區2013年2月—2016年2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調查,對其管理現狀進行研究,并且提出相應的管理建議。結果該地區一共有10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已管理率為40%,規范化管理率為2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均年體檢次數為0次,健康檔案合格率為50%。結論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加強管理是十分必要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12期2017-03-11

  • 規范公共衛生重性精神疾病健康管理淺議
    公共衛生重性精神疾病健康管理淺議張 彤(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精神衛生中心,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2150)重性精神疾病,由于其有著復發率高,患病時間長,患者危險性行為多的特點,因此其已經是危害公共衛生安全的一項問題,因此需要對其加強健康管理,以此來有效提高對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維護公共安全,保持社會穩定?;诖?,本文對公共衛生重性精神疾病健康管理進行了研究。公共衛生;重性精神疾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患有嚴重的精神障礙性疾病,臨床上,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46期2017-03-07

  • 歡迎訂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歡迎訂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月刊,全年12期,每期定價13.00元,全年訂閱價156.00元。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國內統一刊號CN 44-1213/R,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2-0152,郵發代號46-45(國內),BM391(國外)。如需單期購買,可關注我刊微信公眾號,在自選菜單中根據指引即可網上購買。歡迎廣大作者、讀者踴躍投稿及訂閱。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7年6期2017-01-15

  • 歡迎訂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歡迎訂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月刊,全年12期,每期定價13.00元,全年訂閱價156.00元。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國內統一刊號CN 44-1213/R,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2-0152,郵發代號46-45(國內),BM391(國外)。如需單期購買,可關注我刊微信公眾號,在自選菜單中根據指引即可網上購買。歡迎廣大作者、讀者踴躍投稿及訂閱。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7年3期2017-01-15

  • 歡迎訂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歡迎訂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月刊,全年12期,每期定價13.00元,全年訂閱價156.00元。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國內統一刊號CN 44-1213/R,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2-0152,郵發代號46-45(國內),BM391(國外)。如需單期購買,可關注我刊微信公眾號,在自選菜單中根據指引即可網上購買。歡迎廣大作者、讀者踴躍投稿及訂閱。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7年4期2017-01-15

  • 歡迎訂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歡迎訂閱《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月刊,全年12期,每期定價13.00元,全年訂閱價156.00元。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國內統一刊號CN 44-1213/R,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2-0152,郵發代號46-45(國內),BM391(國外)。如需單期購買,可關注我刊微信公眾號,在自選菜單中根據指引即可網上購買。歡迎廣大作者、讀者踴躍投稿及訂閱。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7年5期2017-01-15

  • 傾聽,
    一談到精神疾病,大家紛紛避之不及。大多數人對精神疾病存在普遍性的誤解,認為精神疾病就是神經病、精神分裂癥等。發病形式都很暴烈,會對自我、他人和社會造成各種危害。實則不然。根據由WH和全美精神疾病聯盟(NAMI)共同發起的專項調研,78%的女性懷疑自己有精神疾病,65%的女性去看過心理醫生并確診有一種精神疾病,這包括《Womens Health》美國版執行主編Amy,包括我,有可能也包括你。Amy坦言自己有強迫性神經癥(簡稱強迫癥),表現為潔癖,洗手特別頻繁

    健康女性 2016年6期2016-08-12

  •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聯系方式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聯系方式網址:http://www.zgsjjs.com/;http://www.zgsjjs.cn/聯系電話:020-8733 2686E-mail:zgsjjs@126.com聯系地址:廣州市中山二路74號中山大學北校區期刊樓201郵編510089收件人:《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編輯部匯款地址:廣州中山二路58號 郵編510080收款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期刊中心請附言: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稿件編號。微信公眾號:中國神經精神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6年11期2016-03-29

  • 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對文化和語言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的精神疾病患者,全科醫生怎樣進行管理:一項探索性研究
    對各種各樣的精神疾病患者,包括在文化和語言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CALD)的患者。本研究目的是,了解全科醫生在管理CALD精神疾病患者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和有利條件。方法 2013年5—7月,對墨爾本的10名全科醫生進行半結構訪談,根據訪談的主題分別進行數據分析。結果 全科醫生遇到的阻礙包括:在識別首發癥狀、告知診斷結果、使用譯員服務等方面存在困難。有利條件包括:全科醫生和患者的文化背景一致、針對CALD精神疾病患者采取的醫療改進措施、對全科醫生和CALD精神疾

    中國全科醫學 2015年17期2015-01-25

  • “自拍成癮”被定為精神疾病
    ”認定為一種精神疾病。美國心理醫生將“自拍成癮”定義為強迫癥,其特點是常常想自拍并將照片上傳至社交網絡,以彌補現實生活中自尊心的缺失。這一精神疾病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即情景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但并不上傳至社交網絡。第二個層次為嚴重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并上傳自拍照至社交網絡。第三個層次為長期自拍型。抑制不住自拍的沖動,一天上傳自拍照至少六次。心理醫生指出,治療這種精神疾病的藥物目前還沒有研制出來。 (摘自《百科知識》)endprint

    黨的生活(黑龍江) 2015年1期2015-01-19

  • 中國《精神衛生法》能否減輕精神疾病負擔尚不明確
    國越來越重視精神疾病,并于2012年10月制定了《精神衛生法》,但能否真正減輕精神疾病負擔尚不明確。文章認為,《精神衛生法》在實施過程中仍面臨一些關鍵問題。一是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人員不足、藥物缺乏,導致精神衛生服務可及性較差;二是精神疾病患者的就醫率較低,大多數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三是《精神衛生法》雖然要求政府、醫療機構、社會和個人的全面參與,但精神疾病影響因素的確定,仍然缺乏循證依據;四是《精神衛生法》在控制酒精使用方面的立場不夠明確,而研究顯示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13年6期2013-01-30

  • 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疾病患者期望壽命回顧性分析
    海市浦東新區精神疾病患者期望壽命回顧性分析周 斌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疾病患者的期望壽命,以探討精神疾病對期望壽命的影響。方法 將浦東新區1999—2008年精神疾病患者與該區普通人群進行比對,采用標準化死亡率,期望壽命等指標進行分析。結果 1999—2008年浦東新區精神疾病患者累計死亡率為13.26‰,標化死亡率為12.57‰,15歲后的各年齡組的標化死亡率均高于普通人群;性別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標化死亡率的無影響;10歲組精神疾病患者期望壽命為63

    上海精神醫學 2010年4期2010-07-18

  • 一億中國人有精神疾病
    ,原題:中國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一億 據中國一位高級衛生官員透露,全國至少有1億人患有精神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黃悅勤說:“這只是保守數字?!笔佬l組織的報告指出,精神疾病已超過心臟病和癌癥成為中國人健康系統最大的負擔,全國有7%居民受其影響。精神疾病的定義十分廣泛,中國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受到的是輕度精神障礙的折磨,如焦慮、壓抑、吸毒成癮和強迫癥等。但據黃教授估計,只有5%的患者知曉自己的病情并試圖尋求醫療救治。中國政府直到最近才承認這

    環球時報 2009-04-302009-04-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