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組

  • 對比增強能譜乳腺攝影定量參數對乳腺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
    CNR 與浸潤性癌組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良性組和非浸潤性癌組、浸潤性癌組和非浸潤性癌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2 不同病理類型CESM 定量參數的比較(± s)表2 不同病理類型CESM 定量參數的比較(± s)注:①與良性組比較,P <0.05;②與非浸潤性癌組比較,P >0.05。組別例數CC 位RS%CNR良性組281.10±0.24②12.60±3.52②浸潤性癌組251.58±0.43①②17.05±3.6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3年11期2023-08-06

  • 甲狀腺生物學指標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關系
    分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組(530 例)及甲狀腺良性結節組(320 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男210 例、女320 例;年齡21~79 歲,中位年齡42.65 歲。甲狀腺良性結節組男106 例、女214 例;年齡26~75 歲,中位年齡43.17 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既往無甲狀腺手術史;②既往無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病史。排除標準:①病理結果合并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患者;②甲狀腺髓樣癌、未分化癌等其他

    中國實用醫藥 2022年25期2022-12-31

  • 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血清缺氧誘導因子2α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的表達與預后的關系研究
    象,分別為乳頭狀癌組和良性組。其中乳頭狀癌組男20例,女40例;年齡30~55歲,平均年齡(45.22±4.12)歲;身體質量指數(BMI)16~26 kg/m2,平均BMI(22.35±2.25)kg/m2;病程1個月~4年,平均病程(1.93±0.35)年。良性組男22例,女38例;年齡31~55歲,平均年齡(45.34±4.10)歲;BMI 17~25 kg/m2,平均BMI(22.22±2.20)kg/m2;病程1個月~4年,平均病程(2.01±0

    黑龍江醫藥 2022年21期2022-12-19

  • 甲狀腺乳頭狀癌合并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分析
    腺癌患者作為合并癌組,另選擇同期收治的99例未發現有乳房結節的PTC患者作為單純癌組。所有患者首發腫瘤術前均行甲狀腺及乳腺彩超。99例合并癌患者中91例為術前檢查或定期復查發現另一腫瘤,8例因出現頸部包塊或乳房腫塊就診發現另一腫瘤。納入標準:兩種癌癥手術均于我院完成;臨床病理資料完整;女性患者。排除標準:轉移或復發腫瘤;患有其他嚴重疾病或腫瘤;臨床病理資料不完整;男性患者。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1.2 觀察指標收集患者確診PT

    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6期2022-11-30

  • DCE-MRI對I期子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息肉的鑒別診斷價值
    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組)以及45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子宮內膜息肉組)。子宮內膜癌患者年齡為24~73歲,平均(55.38±10.21)歲;體質量指數為19~32 kg/m2,平均(23.20±1.36)kg/m2;腫瘤最大徑2.1~5.7 cm,平均(3.46±0.42)cm。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年齡為22~75歲,平均(55.51±10.26)歲;體質量指數為19~32 kg/m2,平均(23.25±1.38)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2年18期2022-10-10

  • 基于CT影像學參數結合臨床特征鑒別惡性淋巴結病的模型建立及效能對比驗證
    3個淋巴結,轉移癌組)入組,年齡12~75歲,平均(62.4 ±16.3)歲。1.2 CT檢查方法應用西門子第二代雙源CT(Siemens Definition Flash)掃描儀,掃描時患者取仰臥位,接受平掃、雙能量動靜脈雙期增強掃描。掃描參數:平掃管電壓120 kV,管電流250 mAs;雙能量增強掃描采用Liver VNC序列,管A電壓100 kV,電流230 mAs;管B電壓Sn 140 kV,帶錫過濾器,電流170 mAs,開啟實時動態曝光劑量調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22年8期2022-09-27

  • 血清腫瘤標志物對肺癌患者支氣管鏡活檢病理組織學分型的預測價值
    91歲,鱗狀細胞癌組年齡高于腺癌組及小細胞癌組,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表1 支氣管鏡活檢肺癌患者的臨床特征[n(%)]2.2 不同病理類型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以不同病理類型分組,小細胞癌組與非小細胞肺癌組相比,血清NSE明顯升高,而SCCA、CYFRA21-1及CEA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表2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2.3 血清腫瘤標志物單獨預測價值的評價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用于鑒別小細胞癌組和非小細胞肺癌組(n=216)時,

    實用腫瘤學雜志 2022年4期2022-09-15

  • 計算機斷層掃描動態增強掃描在腎嫌色細胞癌與腎嗜酸細胞瘤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其中腎嫌色細胞癌組25例、腎嗜酸細胞瘤組25例。腎嫌色細胞癌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齡20~76(46.81±10.55)歲;腎嗜酸細胞瘤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齡19~80(48.24±10.83)歲。2組患者性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333,P=0.004),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73,P=0.638)。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國Siemens公司SOMATOM Def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22年4期2022-09-07

  • PET/CT肺癌病灶參數與血清CEA、CYFRA21-1的相關研究
    中途死亡退出。腺癌組50人,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32~80歲,平均年齡(51.54±10.23)歲,根據TNM分期:T1:25例;T2:15例;T3期:10例。小細胞癌組51例,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齡32~81歲,平均年齡(51.42±10.15)歲,根據TNM分期:T1:25例;T2:16例;T3期:10例。鱗癌組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32~80歲,平均年齡(51.54±10.23)歲,根據TNM分期:T1:25例;T2:15

    遼寧醫學雜志 2022年3期2022-07-12

  • 血清和胸腔積液中CYFRA211、NSE、TK1及SCC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
    水平比較鱗狀細胞癌組中CYFRA211、SCC水平顯著高于腺癌組和小細胞癌組(P表2 不同病理類型患者各項指標水平變化2.3 血清中各項指標診斷早期肺癌患者的ROC曲線血清中CYFRA211、NSE、TK1、SCC及并聯檢測診斷早期肺癌患者的面積(AUC)分別為0.774、0.731、0.745、0.722及0.879。見表3。表3 血清中各項指標診斷早期肺癌患者的ROC特征2.4 胸腔積液中各項指標診斷早期肺癌患者的ROC曲線胸腔積液中CYFRA211、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22年4期2022-04-24

  • 乳腺癌組織中HPV 感染與TLR4、NF-κB 蛋白表達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
    乳腺標本50例為癌組、ADH 乳腺標本30例為ADH 組、正常乳腺組織30例為正常組。納入標準:①柳州地區女性患者;②首次診斷乳腺癌且臨床病理資料完整;③兩名經驗豐富的病理醫師對所有組織病理學結果進行審核確認。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懷孕及諸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性炎癥性疾??;②有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及其他生物抗癌治療等抗腫瘤手段治療的既往史或現病史。癌組參照2012 年世界衛生組織乳腺腫瘤分類標準進行病理診斷及分期。組織學類型:非特殊型34例

    中國醫藥導報 2022年8期2022-04-14

  • 子宮內膜息肉的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評估*
    5)歲。子宮內膜癌組(69例),年齡34~58歲,平均年齡(41.35±5.09)歲。同期選取117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均為正常子宮內膜組,年齡34~59歲,平均年齡(40.87±5.45)歲。四組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颊呔?,簽署同意書,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附子宮內膜息肉組患者影像學資料?;颊?:女,31歲,婦科就診?;颊?:女,28歲,婦科就診?;颊?:女,30歲,婦科就診,見圖1。圖1 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影像學資料1.2 方法研究

    黑龍江醫藥 2021年23期2021-12-25

  • 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端粒酶逆轉錄酶在皮膚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痕癌35例為瘢痕癌組。所有病例均經HE染色、光鏡觀察并明確診斷。瘢痕癌組臨床有病理性瘢痕形成史,確診為皮膚瘢痕癌者,從瘢痕形成到癌變的時間為1~40年。皮膚瘢痕組臨床有皮膚燒傷、燙傷或機械性創傷等損傷病史,形成瘢痕的時間為數月至20年。1.2 方法1.2.1 采用免疫組化二步法染色檢測PD-L1及TERT蛋白表達水平 ①切片、脫蠟、水化:標本蠟塊制備成4 μm連續切片,經脫蠟和水化,自來水沖洗并浸泡于水中。②過氧化物阻斷:滴加3%過氧化氫溶液室溫作用10

    中國醫藥科學 2021年21期2021-12-10

  • Survivin和Ezrin蛋白在乳腺癌組織中表達及病理意義
    Ezrin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及病理意義。1 材料與方法1.1材料 收集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佳木斯中心醫院腫瘤科和病理科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就診臨床資料完整的乳腺疾病患者活檢組織及選用了部分庫存符合要求的病理石蠟標本,其中乳腺良性病變組(乳腺纖維瘤、乳腺增生癥)20例、導管內癌組20例、浸潤性導管癌組20例、小葉原位癌組20例、浸潤性小葉癌組20例,且均經病理學證實。按WHO 2012年乳腺腫瘤分類標準進行病理學分級,TNM分期。1.2方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1年23期2021-12-08

  • miR-143介導ADAM17基因對子宮內膜癌細胞生物活性的作用機制
    生長細胞分為內膜癌組、NC組、miR-143 mimics干預組,內膜癌組為HEC1B細胞株,NC組為HEC1B細胞株轉染miR-143-NC,干預組為HEC1B細胞株轉染miR-143 mimics。1.3 細胞轉染將數量為1×104個的HEC1B細胞株接種到96孔中,15 h后,待HEC1B細胞重復融合,在EP管中放入200 μL轉染液體和4 μL脂質體,后加入5 μg的miR-143 mimics、miR-143-NC,充分混合后,轉染9 h后,用含

    解剖學雜志 2021年5期2021-10-29

  • 子宮內膜癌中SOX11 表達及其與血管新生的相關研究
    通過檢測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11 的表達與血管新生的相關性,探討SOX11在子宮內膜癌發病中的作用機制和診治前景?,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82例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前病變、子宮附件無病變的子宮脫垂或無器質性病變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病理組織標本。依據子宮內膜癌臨床分期(2015 FIGO 分期)分為子宮內膜癌組(62例)、子宮內膜癌前病變組(60例)、正常子宮內膜組(60例)。所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1年17期2021-10-06

  • 多排螺旋CT診斷肝血管瘤及肝臟腫瘤的臨床價值
    發性肝癌作為原發癌組,男女比例為12:8,年齡最大75歲,最小38歲,平均(56.88±2.70)歲,腫瘤直徑最大12.0 cm,最小1.0 cm,平均(3.89±0.45)cm;18例肝臟轉移癌作為轉移癌組,男女比例為11:7,年齡最大70歲,最小49歲,平均(56.92±2.72)歲,腫瘤直徑最大5.0 cm,最小2.0 cm,平均(3.88±0.44)cm;1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為血管瘤組,男女比例為12:6,年齡最大65歲,最小29歲,平均(55.9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16期2021-09-15

  • 前列腺癌組織中雄激素受體剪接變異體7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診)18例(局限癌組),骨轉移前列腺癌患者(CT/MRI/ECT見遠處骨寡轉移或內臟少量轉移,根治術后病理確診)12例(骨轉移癌組)。收集MRI報告前列腺癌病灶的最大徑線值。局限癌組前列腺腫瘤大小為(1.42±0.06)cm,腫瘤分期T1期3例、T2期6例、T3期6例、T4期3例。骨轉移癌組前列腺腫瘤大小為(2.12±0.14)cm,腫瘤分期T2期2例、T3期5例、T4期5例。納入標準:患者未接受任何抗雄或去勢等內分泌治療;未接受放射治療或化療。標本組織離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21年8期2021-09-02

  • RLP76、Wip?1及Gal?9在子宮內膜癌的表達及與細胞凋亡的相關性
    本)作為子宮內膜癌組。平均年齡(56.41±5.74)歲;根據國際婦產科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5]:Ⅰ~Ⅱ期30 例,Ⅲ~Ⅳ期34 例。納入標準:①均經手術或實驗室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6];②均為初次確診子宮內膜癌的患者,納入研究前未接受放化療治療;③無手術禁忌癥;④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⑤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QDDXFSYY?

    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1年6期2021-07-10

  • 不同胃癌組織中CXCR7/CXCL12 表達及與臨床病理因素的關系
    床對二者在不同胃癌組織中的表達研究甚少?;诖?,該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2017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該院收治的 122 例胃癌組織標本,旨在探討CXCR7 及CXCL12 在不同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并分析其與臨床病理因素之間的關系?,F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采用回顧性分析法,選擇該院收治的122 例胃癌組織標本,根據組織標本類型不同,將其分為胃癌組(n=56)、腹膜轉移癌組(n=35)、淋巴結轉移癌組(n=31);另收集同期該院收

    系統醫學 2021年3期2021-04-20

  • 經陰道二維聯合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評價絕經后子宮內膜增厚
    29 例),內膜癌組(25 例),回顧性分析比較三組間內膜厚度及血流參數指標有無統計學差異。排除標準:服用激素類以及乳腺癌術后服用他莫昔芬等可促使內膜增厚的藥物。1.2 儀器與方法采用GE Voluson E10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RIC5-9-D 腔內容積探頭,頻率 5.0 ~ 9MHz,配備Vocal(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nlysis)軟 件包。對入組者用RIC5-9-D 腔內容積探頭,獲得滿意的二維圖像,

    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 2021年1期2021-03-31

  • 肺腺癌病理與影像相關性分析
    例患者分為:原位癌組28例、微浸潤癌組45例、浸潤癌組60例。1.2 方法收集三組性別、年齡、有無吸煙史、有無癥狀、胸部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等病歷資料,分析各組病例的病理特征及影像學特征。1.3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2 結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21年2期2021-03-20

  • 基質金屬蛋白酶-9在子宮內膜癌患者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在子宮內膜癌患者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及其臨床意義。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將武裝警察部隊河北省總隊醫院2018 年4 月至2019年12 月收治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病情經術后病理檢查確診)、同期該院收治的50 例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和50例子宮內膜正常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78 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子宮內膜癌組,將其中50 例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作為子宮內膜增生組,將其中50 例子宮內膜正常的患者作為正常對照組。三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

    當代醫藥論叢 2020年23期2020-12-29

  • 脂聯素和骨鈣素在子宮內膜組織中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通過檢測子宮內膜癌組織中脂聯素和骨鈣素的表達情況,探討其與子宮內膜癌之間的關系。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市浦東醫院收治的4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內膜癌組,年齡為42~75歲,平均(55.23±5.74)歲。另選取同期在本院確診為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的30例患者作為增生內膜組,年齡為40~63歲,平均(57.23±3.25)歲;以及選取同期因子宮肌瘤在本院行全子宮切除術且術后診斷為正常子宮增殖期內膜的30例患者作為正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年23期2020-12-16

  • 血漿Septin9甲基化在肝癌鑒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例分別納入肝細胞癌組、膽管細胞癌組,并選取該院同期體檢健康人員163例為健康對照組。175例肝細胞癌組患者中男144例,女31例;101例膽管細胞癌組患者中男58例,女43例;163例健康對照組中男108例,女55例。3組之間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 :(1)首次發現并在解放軍總醫院住院治療,沒有接受任何放化療 ;(2)住院期間通過肝穿刺檢查并取活體組織行病理診斷,依據《美國癌癥分期聯合會(AJCC)癌癥分期手冊(第7版)》明確肝細胞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20年23期2020-12-15

  • 血清CYFRA21-1、NSE、CEA、CA125及SCCA聯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研究
    患者109例為肺癌組,其中男74例,女35例,年齡37~77(59.6±9.3)歲;病理學分型:腺癌61例,鱗癌30例,小細胞癌18例。另選取同期在我院就診的良性肺病患者75例為良性肺病組,其中男49例,女26例,年齡30~86(58.7±13.2)歲。以上患者均經病理學診斷證實。排除標準:①其他腫瘤肺部轉移者;②患有其他腫瘤者;③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者;④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⑤非首診者;⑥病例資料不完整者。再以同期在我院體檢中心體檢的健康體檢者49例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20年5期2020-10-09

  • IL-23與TGF-β在子宮內膜癌患者癌組織及外周血中的表達及其意義
    膜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并分析兩者與子宮內膜癌臨床病理參數之間的關系,為子宮內膜癌惡性生物學行為的綜合評估和患者的臨床免疫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及理論依據?,F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0月—2019年3月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婦科住院經手術治療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內膜癌組)60例,同時選取同期因子宮肌瘤行全子宮切除的患者(對照組)30例。內膜癌組所有患者術前均未接受放化療及內分泌治療,且無其他腫瘤病史,患者年齡38

    精準醫學雜志 2020年3期2020-06-29

  • 四川地區不同疾病譜慢性HBV感染者病毒基因分型與細胞免疫及凝血功能的關系
    肝硬化組與肝細胞癌組各項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表2)。2.3 B/C不同基因型慢性HBV感染者凝血及T淋巴細胞亞群測定 各組內B型與C型患者比較,僅乙型肝炎肝硬化組CD3+CD4+(t=2.078,P=0.041)、CD3+CD8+(t=6.672,P0.05)。同一基因型不同組間凝血功能檢測結果顯示,慢性乙型肝炎組與重癥乙型肝炎組、重癥乙型肝炎組與乙型肝炎肝硬化組和肝細胞癌組相比,PT、PTA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0年5期2020-06-17

  • CT定量分析在不同亞型腎癌診斷中的作用及影像學表現研究
    其分為腎透明細胞癌組(30例)、乳頭狀腎細胞癌組(16例)和嫌色細胞癌組(10例)。腎透明細胞癌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48~52歲,平均年齡(55.7±11.2)歲。乳頭狀腎細胞癌組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齡50~55歲,平均年齡(55.8±10.6)歲。嫌色細胞癌組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齡45~53歲,平均年齡(56.5±10.9)歲。3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1.2 納入

    中國醫學裝備 2020年5期2020-06-08

  • 多模態MRI對血清AFP陰性肝細胞癌診斷的價值
    AFP陰性肝細胞癌組(血清AFP納入標準:①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肝細胞癌且初發;②認知功能良好,能夠配合各項臨床檢查;③檢查前未服用過影響血清AFP檢測結果的藥物。排除標準:①存在干擾血清AFP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如急性和(或)重型肝炎、其他惡性腫瘤、正處于妊娠狀態等;②藥物性肝損傷或合并未經控制的重度感染;③接受過抗腫瘤治療;④正在參加其他臨床試驗;⑤存在MRI檢查禁忌。1.2 方法入院后所有肝細胞癌患者均接受血清AFP檢查,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3 0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05-21

  • CA72-4聯合AFP、CEA、CA19-9檢測在胃腸道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
    癌患者55例為胃癌組,納入標準:(1)新診斷患者,未經手術和其他治療;(2)經胃鏡或術后病理學確診;(3)原發腫瘤。另選同期于本院腫瘤科、普外科、消化內科就診的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71例作為其他癌組,包括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結腸癌、直腸癌等。納入標準:(1)新診斷患者,未經手術和其他治療;(2)經病理學確診;(3)原發腫瘤。選擇同期于本院消化內科就診的胃腸道良性疾病患者556例作為良性疾病組,包括慢性胃炎、急性胃腸炎、胃息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息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20年7期2020-04-20

  • CT掃描對腹膜彌漫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價值
    移癌34例(轉移癌組),其中男16例(47.1%),女18例(52.9%);年齡25~78歲,中位年齡58歲;原發腫瘤為卵巢癌8例,胃癌12例,結腸癌13例,胰腺癌1例。腹膜間皮瘤22例(間皮瘤組),其中男12例(54.5%),女10例(45.5%);年齡26~75歲,中位年齡59.5歲。腹膜轉移癌與腹膜間皮瘤組無特異性臨床癥狀及體征。2.確診依據:72例腹膜彌漫性病變患者中,67例腹膜彌漫性病變均經手術或腹膜活檢病理檢查確診,5例結核性腹膜炎經臨床綜合診

    中國防癆雜志 2020年3期2020-03-13

  • 胃癌不同部位特征和預后的對比分析及臨床意義
    4組,其中胃上部癌組105例(21.8%),胃中部癌組94例(19.5%),胃下部癌組253例(52.6%),多部位癌組29例(6.0%)。對比分析各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體質量)、臨床資料(病理分型、Borrmann分型、TNM分期、臨床分期、淋巴結外軟組織轉移情況)以及預后情況。1.2 方法所有病歷均術前收集臨床資料,完善術前準備,行規范性胃癌根治術,術后均經病理確診為胃癌?;颊叱鲈汉笥舍t院隨訪組進行隨訪。隨訪方式為信訪、電話隨訪與門診復查相結

    中國腫瘤臨床 2020年23期2020-02-07

  • 超聲造影鑒別小肝細胞癌和無膽管擴張的肝內膽管細胞癌的價值
    。結果:肝細胞肝癌組與肝內膽管細胞癌組相比HBsAg陽性檢出率(83.3%>9.6%)以及AFP升高患者比例(45.2%>9.7%)相對更高(P<0.05),淋巴結轉移發生率(2.3%<22.6%)相對更低(P<0.05)。造影表現:肝細胞癌組動脈相整體高增強32例,周邊增強1例,不均質及稍高增強9例;肝內膽管細胞癌組動脈相整體高增強6例,周邊增強22例,不均質及稍高增強4例。肝細胞肝癌組在動脈期開始消退1例、門靜脈期14例、延遲期27例。肝內膽管細胞癌組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2019-12-12

  • 對比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與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的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
    對照(浸潤性導管癌組)?;颊呔鶠榕?,術前均經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且未接受藥物、手術、放療、激素或靶向等治療,影像學與病理資料完整。1.2 儀器和方法采用 PHILIPS EPIQ7、IU22、西門子 S2000、百勝Mylab Twice2000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采用頻率5~12 MHz?;颊呷⊙雠P位,充分暴露受檢乳腺及腋窩,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從乳腺邊緣至乳頭順時針、逆時針連續掃查整個乳腺,相鄰兩切面之間有重疊,掃查時手持探頭輕壓腫塊了

    中國癌癥防治雜志 2019年4期2019-10-24

  • 彩超在膽管細胞癌與肝細胞癌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歲,編入膽管細胞癌組。肝癌患者中的男性患者為65人,女性患者55人,患者年齡在35~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5±4.9)歲,編入肝細胞癌組。本次研究經由倫理委員會批準,實驗組、對照組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1.2 方法兩組患者研究期間均接受彩超診斷。研究期間使用的超聲診斷設備為飛利浦HD15型彩超儀。診斷期間探頭頻率為3.5MHz。臨床檢查實施前,患者需要在12h內保持空腹。臨床工作者會在患者檢查部位涂抹耦合劑以后實施檢查。彩超檢查的檢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16期2019-08-14

  • 胰頭腫塊型慢性胰腺炎的CT診斷與鑒別診斷
    患者50例(胰頭癌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0~62歲(48.6±9.1)歲;其中29例合并脂肪肝,30例合并黃疸,均經由病理學檢查得到確診。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并無明顯差異(P>0.05)。1.2 檢查方法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接受多層螺旋CT檢查。使用西門子16層CT掃描儀,從膈頂水平開始掃描至髂骨嵴水平,間隔設定為4mm,層厚設定為5mm。檢查前患者飲水800~1000mL,并禁食至少4小時。110例患者均接受CT平掃和增強掃描,其中采碘克沙醇作為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9期2019-04-24

  • 乳腺浸潤性導管癌和浸潤性小葉癌超聲診斷的比較研究
    果分為浸潤性導管癌組83例和浸潤性小葉癌組66例。浸潤性導管癌組年齡37~52歲,平均(46.4±6.4)歲;Ⅰ期31例、Ⅱ期29例、Ⅲ期23例;低分化癌27例、中分化癌39例、高分化癌17例。浸潤性小葉癌組年齡36~54歲,平均(47.0±6.7)歲;Ⅰ期19例、Ⅱ期23例、Ⅲ期24例;低分化癌20例、中分化癌31例、高分化癌15例。兩組患者各項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數據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9年3期2019-03-20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壓積的變化及意義
    肝硬化并發肝細胞癌組1 755例PCT 值為(0.14±0.08)%,而未并發肝細胞癌組2 553例為(0.11±0.07)%,肝硬化并發肝細胞癌組PCT 顯著高于未并發肝細胞癌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72,P<0.01)。討 論PCT 是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血小板占體積的百分比,其值與血小板數量和平均體積呈正相關。血小板是從骨髓成熟巨核細胞胞質脫落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1],主要參與機體凝血機制。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損害及門靜脈高壓導致脾腫大

    中國社區醫師 2019年34期2019-01-17

  • 附睪上皮分泌蛋白4和糖類抗原125診斷輸卵管癌的臨床研究
    分為8組:輸卵管癌組48例、卵巢癌組157例、子宮內膜癌組72例、宮頸癌組70例、輸卵管良性腫瘤組67例(包括輸卵管炎癥、積水、囊腫等)、卵巢良性腫瘤組80例(包括卵巢囊腫、囊腺瘤、纖維瘤等)、子宮良性腫瘤組80例(包括子宮肌瘤、息肉、腺肌癥等),另選同期60名健康女性樣本設為對照組。各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研究對象排除膀胱癌、乳腺癌、慢性腎病、肺癌等其他惡性腫瘤及其他婦科疾病,均為新入院患者,術前未接受過放化療。1.2 方法 于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18年5期2018-11-20

  • 甲胎蛋白和異常凝血酶原對肝細胞癌的鑒別診斷效果
    對象,分為肝細胞癌組(207例)和非肝細胞癌組(94例),檢測患者的AFP及DCP濃度,以穿刺組織病理檢查結果作為最后診斷標準,評價兩種血清標志物對肝臟腫瘤的鑒別診斷價值。結果 肝細胞癌組患者的AFP水平顯著高于非肝細胞癌組,肝細胞癌組患者的DCP水平顯著高于非肝細胞癌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字]異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肝臟腫瘤;肝細胞癌[中圖分類號] R44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6(c)-0106

    中國當代醫藥 2018年18期2018-10-30

  • 二維超聲檢查聯合彩色超聲檢查在鑒別診斷淋巴瘤性淋巴結與淺表淋巴結轉移癌中的應用價值
    為淋巴瘤組和轉移癌組。淋巴瘤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8例;其中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23歲,平均年齡(51.09±8.81)歲;其中淋巴瘤位于頸部的患者有6例、位于右腋窩的患者有12例、位于腹股溝的患者有3例。轉移癌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7例;其中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24歲,平均年齡(51.17±8.92)歲;其中有食管癌患者4例、鼻咽癌患者3例、肺癌患者1例、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患者6例、乳腺癌患者8例。兩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相比

    當代醫藥論叢 2018年11期2018-08-01

  • 乳腺癌病理分型與腫瘤標志物陽性率之間的相關性觀察
    異分為導管內原位癌組(n=12例)、浸潤性導管癌組(n=38例)、浸潤性黏液癌組(n=6例)以及浸潤性小葉癌組(n=6例)。檢測四組的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5-3(CA15-3)、糖類抗原19-9(CA19-9)、組織多肽特異性抗原(TPA)和癌胚抗原(CEA)的表達情況。結果?:?管內原位癌組的CA125、CA19-9和CEA陽性表達率最低,浸潤性黏液癌組的CA15-3陽性表達率最低,浸潤性小葉癌組的TPA陽性表達率最低。結論?:?乳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0期2018-05-14

  • 下咽癌伴發雙重癌63例臨床分析△
    斷標準分為多原發癌組與下咽癌組,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特點。結果63例合并多原發癌,占13.2%,均為雙重癌。其中同時性多原發癌14例、異時性多原發癌49例,異時性多原發癌最短時間間隔為8個月,最長20年。有48例多原發癌是在下咽癌發生的5年內被發現的,占76.2%。多原發癌中食管癌35例(55.6%),其次為肺癌5例(7.9%)。多原發癌組患者主要死于其他原發癌。多原發癌組的3年、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45.5%和33.3%,下咽癌組的3年、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4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7年5期2017-09-26

  • USP39、EZH2及Sox17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Sox17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戈瑤(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病理研究室,四川 樂山 614000)目的 探討USP39、EZH2和Sox17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90例乳腺癌患者根據臨床病理特征不同,分為原位癌34例、早期浸潤癌41例和浸潤癌15例。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測定3組患者的腫瘤組織中USP39、EZH2和Sox17,microRNA自噬基因表達差異。結果 浸潤癌組患者的的腫瘤組織中USP39、EZH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7年11期2017-08-28

  • 肝細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細胞檢測及臨床意義
    水平,分析肝細胞癌組Th22細胞、IL-22與腫瘤標志物AFP、CEA、CA199的相關性。結果外周血Th22細胞和IL-22水平在肝細胞癌組、慢性乙型肝炎組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肝細胞癌組略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組(P>0.05);肝細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細胞和IL-22水平存在正相關(r=0.342,P<0.05),而外周血Th22細胞、血漿IL-22水平與腫瘤標志物AFP、CEA、CA199均無相關性(P>0.05)。肝細胞癌組HBV陰、陽

    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7年4期2017-08-28

  • 定量動態增強MRI在甲狀腺乳頭狀癌與非乳頭狀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
    值。結果在乳頭狀癌組、非乳頭狀癌組及對照組中,Ktrans、Kep及Ve在非乳頭狀癌組與乳頭狀癌組間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0.003,<0.001);非乳頭狀癌組與乳頭狀癌組的Ktrans,Kep和Ve均與對照組間不同程度地具有顯著性差異。非乳頭狀癌組和乳頭狀癌組的ROC結果顯示:Ktrans、Kep及Ve三者P<0.001;以最大約登指數為最佳診斷切入點,則三者診斷臨界值分別為0.436,0.871,0.369。三者聯合分析的敏感度和特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年4期2017-05-17

  • PET/CT顯像SUVmax值與乳腺癌病理分型及組織分級的相關性分析
    結果 浸潤性導管癌組、浸潤性小葉癌組及浸潤性特殊癌組的SUVmax值分別為(7.8±6.5),(5.1±3.2),(7.0±5.9)。浸潤性導管癌組、浸潤性小葉癌組SUVmax值與浸潤性特殊癌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浸潤性導管癌組與浸潤性小葉癌組SUVmax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不同級別的SUVmax值分別為(2.7±1.8),(5.8±3.7),(8.9±6.3),三組間SUVmax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SUVmax值與病理分級中等度相關。結論18F-F

    浙江臨床醫學 2017年5期2017-01-12

  • 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Smad4基因表達水平及其意義研究
    著·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Smad4基因表達水平及其意義研究黃盈瑞,陳 潔,周玲玲,梁 勇目的 探討Smad4基因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及其意義。方法 選取2013年1—8月臺州學院附屬醫院腫瘤外科收治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20例作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組,另選取同期本院收治的行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患者20例作為對照組。收集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甲狀腺乳頭狀癌手術切除組織,對照組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中腺腫旁正常組織。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兩組Smad4陽性表達率;We

    中國全科醫學 2016年32期2016-12-22

  • 早期胃印戒細胞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
    例,分為印戒細胞癌組(55例)和非印戒細胞癌組(231例),回顧性分析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情況。結果 印戒細胞癌組女性患者占50.9%(28/55),≤60歲患者占65.5%(36/55),腫瘤浸潤至黏膜層患者占63.6%(35/55),術后5年生存率為90.9%;非印戒細胞癌組女性患者占35.9%(83/231),≤60歲患者占31.2%(72/231),腫瘤浸潤至黏膜層患者占47.2%(109/231),術后5年生存率為81.9%。以上指

    浙江醫學 2016年16期2016-12-21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中期因子、血小板因子4以及黏蛋白1含量檢測對病情評估的價值
    不同分為非浸潤性癌組32例,早期浸潤性癌組50例,中晚期浸潤性癌組96例。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體檢的女性108例作為健康對照組。比較各組研究對象的血清MK、PF4以及MUC1含量;CA153、VEGF、25-OH-D及D-Dimer水平;CEAmR NA、SurvivinmR NA、MMP-2mR NA、TIMP-2 mR NA表達等差異。進一步分析血清中MK、PF4以及MUC1含量與乳腺癌惡性生物學指標值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乳腺癌患者的血清MK、PF4、M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6年18期2016-10-22

  • 磷酸化應激誘導蛋白1和雌激素受體-α蛋白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分析
    集石蠟包埋乳頭狀癌組織81例,癌旁正常甲狀腺組織15例,轉移癌甲狀腺組織25例,單純橋本氏甲狀腺炎(CLT)組織23例,分別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組、對照組、淋巴結轉移癌組、CLT組,觀察各組STIP1與ER-α蛋白表達情況及相關性。結果甲狀腺乳頭狀癌組及淋巴結轉移癌組STIP1與ER-α蛋白表達陽性率均高于CLT組及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狀腺乳頭狀癌組中STIP1與ER-α蛋白表達呈正相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r=0.614,

    癌癥進展 2016年5期2016-09-06

  • 超聲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診斷價值
    0)。中-低分化癌組開始增強時間明顯短于透明細胞癌組,開始消退時間明顯短于高分化癌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超聲造影;肝硬化;小肝癌;早期診斷肝癌是惡性腫瘤中的常見病,發病率較高,其新發病率占世界惡性腫瘤的50%以上[1]。小肝癌早期不易發現,往往確診時已經發展為中晚期,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2]。目前臨床確診小肝癌常采取CT、MRI等作為診斷途徑,但上述方法對于微小肝癌即≤1 cm的病灶敏感度及確診率不高[3]。本文選取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14年7月-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6年8期2016-06-07

  • 超聲造影在肝細胞癌與肝局灶性結節增生中的診斷價值分析
    癌患者作為肝細胞癌組,選取同期收治的46例肝局灶性結節增生患者作為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組,兩組均采用超聲造影檢查,比較兩組MTT、RT、TTP、PI、超聲造影檢查陽性率、特異度、靈敏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結果:肝細胞癌組RT短于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組,MTT、TTP、PI長于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肝細胞癌組和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組超聲造影檢查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94.34%,82.61%,χ2=3.431,P<0.05)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6年14期2016-02-11

  • 基于核磁共振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血漿的代謝組學研究
    者(甲狀腺乳頭狀癌組)和29例健康人(健康對照組)血液樣品。2 h內4℃、10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血漿),置-80℃冰箱保存待用。1.3樣品預處理將-80℃冰箱里的血漿放置室溫自行融化,隨后取200 μL放入1.5 mL的 EP管,再加400 μL重水配置的緩沖液(0.045 M NaH2PO4+0.045 M K2HPO4+NaCl溶于20%重水+80%蒸餾水)后混合,以10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550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14年9期2014-07-13

  • CT診斷腎癌中校正CT值的臨床應用
    不同分為透明細胞癌組(25例)和乳頭狀細胞癌組(7例)。透明細胞癌組共29個腫瘤,左側17個,右側12 個,腫瘤直徑2.2~11.3 cm,平均(4.99±2.56)cm,術前患側腎臟腎小球濾過率32~55 ml/min;乳頭狀細胞癌組共8個腫瘤,左側5個,右側 3個,腫瘤直徑 3.0~10.3 cm,平均(4.79±1.87)cm,術前患側腎臟腎小球濾過率30~57 ml/min。兩組患者均是初次發現腎臟腫瘤,且未應用靶向藥物行腎癌的輔助治療[3],32

    河南醫學研究 2014年6期2014-06-13

  • 接合物蛋白在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本。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男13例,女37例;年齡16~76歲,中位年齡44歲,其中≤45歲31例,>45歲19例;有頸淋巴結轉移36例,無頸淋巴結轉移14例;均行手術并經病理證實;術前均無化療、放療及免疫治療史。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組:男6例,女44例,年齡22~68歲,中位年齡45歲,其中≤45歲22例,>45歲28例;有頸淋巴結轉移27例(伴甲狀腺被膜浸潤8例),無頸淋巴結轉移23例(均無甲狀腺被膜浸潤);均行手術并經病理證實;術前均未行其他治療。結節性甲

    中國全科醫學 2013年29期2013-04-20

  • 血清LDH、AKP的檢測對骨轉移癌的診斷意義
    )U/L、骨轉移癌組(188.9071±370.9273)U/L。正常組與腫瘤骨轉移癌組比較差異顯著(P2.2 血清LDH測定結果血清LDH測定結果:健康成人組(165.4500±29.0975)U/L、原發腫瘤組(176.6316±57.5694)U/L、骨轉移癌組(252.8729±193.5504)U/L。正常組與腫瘤骨轉移癌組比較差異顯著(P3 討 論對于骨轉移癌的診斷,目前臨床主要在患者出現骨痛的癥狀后通過同位素骨顯像,CT,MRI等器械檢查手段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0年15期2010-04-13

  • 超聲組織定征視頻法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價值
    癌者16例(內膜癌組),24例為單純性或復雜性子宮內膜增生或萎縮性子宮內膜等改變(非內膜癌組)。正常對照組取50~70歲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婦女20例,婦科檢查正常,平均年齡(51.23±1.84)歲。1.2 檢測方法 采用國產DEY-1型超聲圖像定量分析診斷儀和Philips HDI-5000 SONOCT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所有病例均由專人經超聲診斷儀獲取清晰的二維聲像圖,連接DEY-1型超聲圖像定量分析儀,并用其進行圖像定量分析。選擇在子宮內膜增厚或宮

    重慶醫學 2010年9期2010-02-10

  • 慢性胰腺炎與胰腺癌的CT影像鑒別體會
    ①病變區體積:癌組病變區體積增大形成腫塊,腫塊近似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多不規整,與正常胰腺組織分界不清,此為腫瘤不規則生長,向周圍浸潤的結果,而炎組體積可以增大、正?;蚩s小,取決與胰腺結締組織增生、纖維化、水腫或腺泡萎縮的程度。病變區增大癌組明顯高于炎組;②病變區密度:炎組鈣化灶占29%,特別是彌漫、沿胰管走向的鈣化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診斷依據。增強后CT掃描所見病變區顯示等、低、低與等混雜密度和更低密度的液化壞死灶密度的頻率,炎組明顯低于癌組,胰管

    中國實用醫藥 2009年2期2009-02-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