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沖突

  • 9名中國公民在埃塞遭遇武裝襲擊
    塞國內大規模軍事沖突雖已停止,但局部地區部族沖突、宗教矛盾依然尖銳,尤其是奧羅米亞州周邊與其他州交界地區,武裝襲擊、綁架、搶劫等惡性案件頻發,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安全風險極高。駐埃塞使館再次提醒在埃中國公民和機構務必提高警惕,筑牢安全防范意識,杜絕麻痹放松思想,遠離高風險點,不要前往或途經高風險地區。如已在高風險地區,應立即撤離到安全地區。位于鄰近區域的中國公民,應時刻關注形勢發展,完善自身安保措施,做好隨時撤離準備。據阿拉伯電視臺報道,經過兩年軍事沖突,

    環球時報 2023-02-012023-02-01

  • 北約高調推出核威懾演習意欲何為
    ,人們對俄烏軍事沖突升級的擔心,已遠遠超出烏克蘭戰場的范圍。值此敏感時刻,北約高調推進核威懾演習,無論是否跟俄烏軍事沖突有關,都必然加劇當前的緊張局勢。很顯然,無論是各方接連發出強烈核信號,還是北約堅持照常舉行核演習,都旨在用最明確、最不容易被誤讀的語言,威懾所有相關各方。在10月12日發布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中,美國一方面聲稱繼續致力于降低核戰爭風險,卻又同時明確計劃為維持核威懾能力升級改造核力量。這看似矛盾的做法,原因也在于此?!昂舜蟀簟鼻д嫒f確是一柄副

    文萃報·周二版 2022年42期2022-05-30

  • 美用“愛國者”繼續掏空臺灣
    臺媒說,俄烏軍事沖突大家看得很清楚,就是美國不會派兵幫忙打仗,“所以備戰重要但避戰更重要,因為打仗對臺而言都是輸”?!岸頌?span class="hl">軍事沖突確實改變了人們對于美軍對外行動的認知”° 臺灣《旺報》6日社論指出,最新民調還顯示,在俄烏軍事沖突的影響下,島內民眾對于“抗中保臺”的支持度已經下降到16%,支持兩岸“和平往來”的比例上升至70%,“這也許是民進黨政府最不愿意見到的數字”。社評稱,從烏克蘭軍事沖突現場的慘景來看,“不管美軍在戰時是否支持臺灣,兩岸只要一開戰,不管

    環球時報 2022-04-072022-04-07

  • 我在地下室教烏克蘭孩子畫畫
    。上個月俄烏軍事沖突爆發, 當地學校停課,家長們擔心孩子們的教育和心理問題,于是柯義的繪畫課又恢復了。課堂上,柯義會教孩子們畫鮮花、蝸牛、小刺猬和房子,希望這些美好的事物,能讓孩子們暫時忘卻俄烏軍事沖突帶來的恐懼和不安。平時來學畫的大概有20多個小朋友,年齡在5到12歲之間。但是由于上課地點在防空洞中,警報聲響起的時候,附近的人會進來躲避,他們就得馬上結束課程,將桌子和黑板收起來,一周能上兩次課就很不錯了?!懊看紊险n,大概會有六七個孩子是跟隨家入從東部過來

    環球時報 2022-03-252022-03-25

  • 瓦斯罐里的鮮花
    與鄰國持續的軍事沖突迫使父親和哥哥遠走他鄉謀生,只剩下12 歲的女孩塔拉·納賽爾留在家里,跟患病的母親相依為命。在本應天真爛漫的年華,她卻早早挑起了生活的擔子。納賽爾每天放學回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撿拾廢品補貼家用,而那些在沖突中留下的催淚瓦斯罐,就成了她搜集的寶貝。她不遺余力地尋找,收獲頗多,賣不完的就堆在門前的空地上。這天,納賽爾在整理堆放的那些東西時,突然被一樣東西吸引住了:那是一朵小小的黃色小花,有些膽怯似的從一個瓦斯罐里冒出來。她看著這株不知名的野花兀

    快樂語文 2021年10期2021-11-28

  • 美軍開啟“大規模演習2021”
    爭”和“高端軍事沖突”。在美軍兩大主要假想敵中國和俄羅斯當中,由于中國已被其明列為“最大海上戰略競爭對手”,相關實際推演圍繞中國的戲份必然更重。這是美國海軍在全球范圍內的一次動員和測試,推演的是整體協同和新型作戰概念的應用。大國間和平日久,軍兵種、戰區之間陣線和條塊分割非常普遍,美軍也不例外。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大國軍事斗爭形態也在發生變化,沒人能百分之百確定未來戰爭會如何展開。美軍戰略焦慮感倍增,“LSE 2021”有全面摸清底數和找差距的意圖,旨在推動

    世界知識 2021年17期2021-09-30

  • 當前南海局勢的影響因素與走向分析
    海洋爭議? 軍事沖突? 危機管控【中圖分類號】D8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03.007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南海局勢進入新一輪動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部分爭議方和域外國家的焦慮,各種軍事、外交和經濟動作不斷,南海局勢一度非常緊張。南海局勢真實情況如何?影響南海局勢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未來最可能的發展走向是什么?拜登政府上臺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1年3期2021-04-23

  • 臺民眾稱拜登政府不會協防臺灣
    未來兩岸爆發軍事沖突時不會派軍協防臺灣。中時電子報稱,對照10月的調查“若兩岸爆發軍事沖突,35.0%的民眾認為在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政府不會派軍協防臺灣”,顯示臺灣人認為美國不會派兵協防的比例增加了13個百分點。由大陸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橫跨15國,覆蓋超過20億人口。調查同時顯示,有72.0%的島內民眾擔心臺灣未來經貿發展會受到影響?!ㄓ诿?/div>

    環球時報 2020-12-112020-12-11

  • 美國對華維持極限施壓,是否會出現極端沖突?
    ,中美雙方的軍事沖突的可能性也在明顯增加。那么,美國對華近乎極限施壓的背景下,往后一段時間是否會出現極端沖突?另外雙邊關系的高風險期可能會持續到什么時候?邱震海:美國接下來將維持極限施壓,逼迫中國開第一槍。不過,盡管美國看似來勢洶洶,不斷增加對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全方位的壓力,但這正是美國誘使中國開一槍的“極限施壓,圍而不打”的謀。不同于雙方各種問題的爭議,“誰開了第一槍”是當今信息傳播發達社會中難以辯駁的事實。誰先動手,誰就先在國際輿論中輸掉半截。因此

    中外管理 2020年9期2020-01-08

  • 印媒:中美終將達成平衡貿易關系
    不太可能引發軍事沖突。正如鄧小平所言,“中美關系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壞不到哪去”,因為兩國關系太重要了。正是這種重要性——對全球經濟和地區穩定來說,將防止當前經濟爭端演變為軍事爭端。自建交以來,中美經歷多次緊張事件,如1981年美國對臺軍售、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2001年軍機相撞。但這些事件并未造成激烈軍事沖突。中美關系不僅延續,且得到發展。以前兩國經貿關系遠不如現在緊密,但兩國領導人都想降低緊張、搞好關系,這成為此后雙邊關系的基石。當前爭端

    環球時報 2018-07-312018-07-31

  • 走出大國權力轉移必然戰爭的誤區
    三,通過間接軍事沖突實現權力轉移。間接軍事沖突,類似于代理人戰爭?;蛘唠p方都是代理人,或者一方直接參戰,另一方是代理人。在一定地區內,代理人的勝負,也能夠反映出大國實力的強弱,影響到大國在該地區權力的消長。這種情況比較普遍。路徑四,使用武力但未發生軍事沖突而實現權力轉移。使用武力未發生軍事沖突的情況有很多,如軍事威懾、戰略遏制、軍備競賽等。之所以使用武力沒有發生軍事沖突,原因比較復雜——世界上存在多個大國,一旦陷入戰爭將會產生難以駕馭的局面;軍事沖突的成本

    政工學刊 2015年1期2015-03-10

  • 軍事沖突視閾下的宋金族際交往
    上,本文就以軍事沖突的視角來探討宋金的族際交往,其中以若干具體領域來分析宋金交往的過程。[關鍵詞]宋金;軍事沖突;族際交往10-13世紀的中國,多民族政權林立,和平與沖突相間存在,貿易上的繁花似錦,生活上的相互融合,上層建筑上的政治交往,同時連片的烽火狼煙使得這個時期中國歷史的紛繁復雜。遼宋夏金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和平共處的認同感與逐鹿中原的敵對性上,不斷地進行族際交往與融合。從軍事角度看,各民族為了爭地奪利,矛盾沖突不斷發生,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進

    黑龍江史志 2014年9期2014-11-25

  • 美民調渲染“中國威脅鄰國”
    而同中國發生軍事沖突,還聲稱中國正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威脅”。這份調查報告是皮尤根據從今年3月17日至6月5日在全球44個國家對48643人進行的抽樣調查撰寫的。有趣的是,報告從全球對美國監聽和無人機行動的看法入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普遍反對美國竊聽,認為美國尊重個人自由的受訪者比例下降,然而報告話鋒一轉,稱盡管竊聽和無人機行動不受歡迎,但美國在世界上“仍然比中國更受歡迎”。調查顯示,在歐洲和拉美,美國的支持率遠遠高于中國;在亞洲和非洲,中美兩

    環球時報 2014-07-162014-07-16

  • 軍事沖突模糊超對策認知信息的融合*
    30033)軍事沖突模糊超對策認知信息的融合*樊家池,宋業新(海軍工程大學理學院,武漢 430033)針對現代軍事沖突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用直覺模糊數來表示軍事沖突中的局中人對另一局中人在結局空間上的偏好認知,建立了軍事沖突的模糊超對策模型,并對實際軍事沖突中的各級指揮員對對方策略集和結局偏好的群體認知,應用D-S證據理論進行了有效融合。最后,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了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證據理論,軍事沖突,超對策引言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戰爭,其參戰部隊

    火力與指揮控制 2014年10期2014-06-15

  • 5成中日人士憂爆發軍事沖突
    亞有可能發生軍事沖突,兩國這一回答都達5成左右。 報道稱,韓國29.0%的受訪者認為有可能發生軍事沖突,日中韓均認為最有可能發生沖突的地域為“東?!?,比例大大超過“朝鮮半島”。 日本近期加快了對“法律束縛”的突破,是造成東亞氣氛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據《產經新聞》29日報道,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起草的用于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防衛裝備轉讓三原則”的前言日前曝光。前言明確積極推動出口的姿態。日本政府還匯總了允許部分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草案。

    環球時報 2014-03-312014-03-31

  • 歐盟給俄格沖突 “蓋棺論定”
    立機構“俄格軍事沖突真相調查委員會”終于對此事給出了一個“說法”:格魯吉亞打響戰爭第一槍。據俄媒體報道,9月30日下午歐盟在布魯塞爾總部舉行了俄格軍事沖突調查報告的首發式?!罢嫦嗾{查委員會”負責人、瑞士外交官海迪·塔利牙維尼把900多頁的調查報告正式交給歐盟。西方媒體援引此報告的內容稱“是格魯吉亞打響了戰爭第一槍”。其實,俄格沖突后不久歐盟就宣布組織獨立機構調查沖突始末。2008年12月2日,這個由30名獨立軍事專家專門組成的“俄格軍事沖突真相調查委員會”

    環球時報 2009-10-012009-10-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