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融

  • 常規超聲和超聲造影在犬脾臟超聲消融效果評估中的價值
    nd,HIFU)消融是唯一一種無創性熱消融技術[1],國內從1997年開始將其應用于臨床治療[2]。HIFU治療具有無創、無出血、疼痛低和恢復快的優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人類子宮、肝臟、胰腺、腎臟和前列腺等器官的實體腫瘤以及骨腫瘤的治療[3]。近年來,HIFU也開始用于動物軟組織肉瘤、肝細胞癌和骨肉瘤等的治療[4-7]。人醫在消融治療過程中,常用增強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強計算機斷層掃

    中國獸醫雜志 2023年12期2024-01-02

  • 《中國腫瘤臨床》文章推薦:中國骨腫瘤熱消融治療專家共識
    消融治療技術根據消融原理的不同可分為熱消融、低溫消融。熱消融主要有射頻消融(RFA)、微波消融(MWA)、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HIFUA)、激光消融等。國內骨腫瘤熱消融治療開展主要為RFA 和 MWA。RFA 應用于多種良惡性骨腫瘤治療,如骨樣骨瘤、軟骨瘤、血管瘤、原發或轉移性惡性骨腫瘤等。MWA 對于多種侵襲性、惡性骨腫瘤和轉移性骨腫瘤的治療同樣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目前國內尚無骨腫瘤熱消融治療共識借鑒,為此,2023 年第50 卷第13 期《中國腫瘤臨床

    中國腫瘤臨床 2023年15期2023-09-21

  • 消融指數指導下高功率短時程消融對房顫射頻導管消融術后食管損傷的研究進展
    100)射頻導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是房顫患者轉復竇性心律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環肺靜脈隔離(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是RFCA的基石[1-2],形成連續、透壁且永久的心房肌損傷是CPVI成功的關鍵。CPVI必然經過左心房后壁,解剖上食管與左心房毗鄰,在左心房后壁消融時,熱能向深部組織擴散可引起食管損傷,嚴重時可進展為心房食管瘺(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23年5期2023-07-07

  • IntellaNav MiFi OI導管消融局部阻抗下降與心肌損傷范圍相關性研究
    鳴宇 王祖祿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治療心律失常的技術,利用低電壓高頻(30 kHz~1.5 MHz)電能,在導管頭端和局部心肌組織間轉換成熱能,使局部心肌組織升溫、變性、凝固壞死,改變組織自律性和傳導性,從而根治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治療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消融損傷的影響,過小的消融損傷可能導致消融失敗或術后復發,過大的消融損傷可能導致心臟穿孔、心臟破裂及鄰近組織損傷等,因此在消融過程中監測和控制組織損傷至關重要[1]。臨床消融實踐中監測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3年5期2023-06-14

  • 激光在肺組織消融灶與輸出功率、能量的效應觀察研究
    俞小衛近年來,熱消融技術在肺癌的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多,為不可手術的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熱消融既做到了對瘤灶進行直接損毀,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相較手術切除不僅損傷小,操作時間短,且費用更少[1],射頻消融與微波消融已在原發性肺癌(特別是磨玻璃結節(Ground-glass nodule, GGN)型肺癌)與肺轉移癌治療中獲得良好療效[2-4]。激光消融作為熱消融技術之一,其原理為組織中的生色基團吸收激光束中的光子并轉化為熱能,當組織被加熱到高于6

    臨床肺科雜志 2023年6期2023-05-24

  • 高效消融在房顫治療中的應用進展
    麗娟 王睿 郭敏消融理念的革新以及相關輔助設備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射頻消融術(RFCA)“可視”且更加安全。心房顫動(房顫)射頻高效消融是指順應心房解剖的快速、有效的消融,不僅體現在提高消融成功率(陣發性房顫竇維持率達83.1%~94.2%),優化流程,提高消融效率(手術時間縮短約30%),還能提高安全性,降低手術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心包填塞發生率為0.24%)[1-6]。1 消融導管革新及量化消融參數介紹壓力導管可以實時監測消融導管貼靠壓力,56 孔冷鹽水壓力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22年2期2023-01-03

  • 不同功率下射頻消融治療心房顫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進展
    泵功能喪失。射頻消融作為恢復竇性節律的重要方法逐漸成為一線治療措施[1]。AF的射頻消融為逐點消融,消融功率、放電時程、導管頭端溫度和壓力及術者經驗等是決定手術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關鍵指標。射頻消融應用的初期,常采用低功率長時程(low-power and long-duration,LPLD)消融策略,即消融功率常設定為20~35 W、單點持續時間20~60 s,因此,存在手術時間相對較長及并發癥發生風險高等問題。隨著標測設備、介入器械的不斷創新及手術例數的

    新鄉醫學院學報 2022年12期2022-12-23

  • 心房顫動高功率短時程消融的應用研究進展
    瑞芹1 背景射頻消融術是治療心房顫動(房顫)的一種有效方式。與藥物治療相比,射頻消融術在降低房顫的復發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1]。環肺靜脈電隔離術是房顫射頻消融術的基石。成功的肺靜脈隔離既要求實現損傷的連續性和透壁性,又要求對周圍組織或器官的損傷能夠最小化。接觸性壓力導管等消融器械的升級以及消融指數(ablation index,AI)等消融量化指標的出現,明顯提高了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的效率和效果。高功率短時程消融于2006年作為一項可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2年6期2022-11-24

  • 脈沖電場消融在心房顫動中的應用
    0433)PEF消融的原理PEF消融通過不可逆電穿孔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發揮作用,是指以短時間內(微秒或納秒)將高強度電場作用在細胞膜上,導致細胞膜形成多個納米級的不可逆孔道(孔隙的大小約為10 nm),細胞膜通透性增加,細胞內環境破壞,從而促使細胞死亡[2-3]。不可逆電穿孔又被稱為納米刀,是一種新的腫瘤消融技術,已被用于治療實體腫瘤。細胞的電穿孔取決于施加的電場,電場由脈沖持續時間、電壓、頻率和極性決定。低強度

    內科理論與實踐 2022年5期2022-11-01

  • 環肺靜脈電隔離量化消融損傷指標相關性研究
    生 周菁導管射頻消融已成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治療的重要手段[1-2],而環肺靜脈電隔離(circumf 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已被證實為導管射頻消融治療AF的基石[3],因此實現持久的CPVI是AF患者導管射頻消融治療的關鍵。消融損傷指數(ablation index,AI)是反映消融損傷程度的有效指標[4],包含了導管-組織接觸力(contact force,C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2年7期2022-09-16

  • 腹腔鏡超聲引導下肝腫瘤消融術的模型及進針設計
    科)對于小肝癌,消融可達到與手術切除相似的效果,但安全性更高[1-3]。消融有經皮、開腹、腹腔鏡3種方式。腹腔鏡超聲(laparoscopic ultrasound,LUS)引導下肝臟腫瘤消融術與經皮超聲引導具有相似的適應證[4]。LUS引導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具有較多優勢,尤其在排除遺漏病灶、提高特殊部位肝癌的完全消融率等方面優勢明顯[5]。經LUS引導,微波針可精確、安全地放置于大血管周圍,針對血管周邊長徑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2019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22年6期2022-07-26

  • 增加導管接觸力誘發消融法治療常規消融失敗的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療效探討
    常見,行慢徑射頻消融治療,療效可靠且安全性好,關于消融的程序、靶點和終點等,已經形成共識。但目前關于房室結徑路的解剖組織學分支、心動過速精確的折返路徑等尚未完全了解,臨床上仍有部分變異型AVNRT,按照常規方法消融不能成功。筆者發現,對于在理想靶點消融出現交界區心律后,仍能誘發AVNRT的頑固性病例,采取增加導管接觸力誘發消融的方法,可更加準確地判定慢徑位點,避免盲目擴大消融范圍,提高手術成功率。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選擇2017-10至2021-0

    武警醫學 2022年5期2022-05-31

  • 高功率短時程消融在心房顫動治療中的經驗與困惑
    前研究肯定了導管消融在房顫治療中的價值[1-2],肺靜脈隔離(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是房顫消融的基石,盡管改進了導管定位、壓力和阻抗監測技術,但總體療效仍不盡如人意。常規消融多采用低功率長時程(low power long duration,LPLD)消融策略,損傷灶深而局限,殘留消融間隙影響PVI遠期成功率,容易損傷鄰近組織出現手術并發癥[3];同時,長時間左心房操作增加卒中風險[4],大量鹽水灌注加重心臟負荷[5]。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22年5期2022-03-24

  • 不同壓力和功率體外消融對射頻消融損傷的影響*
    功率、貼靠壓力、消融時間是影響消融損傷的重要因素,并將其整合構建函數得到量化消融參數如消融指數(ablation Index,AI)、損傷指數(lesion size index,LSI)、力-時間積分(FTI)等,指導智能、高效消融。新近研究發現高功率短時程消融(high-power and short-duration ablation,HPSD)消融策略可以改變傳統消融模式,有效提高射頻消融效率,未增加并發癥發生[1—2]。但也有研究報道高功率和高壓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21年6期2022-01-06

  • 心房顫動高功率短時程消融策略的研究進展
    00037)導管消融在改善心房顫動(房顫)癥狀和維持竇性心律方面的療效優于抗心律失常藥物,已成為治療癥狀性房顫的首選方案[1]。房顫導管消融的基礎是肺靜脈隔離(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射頻作為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消融能源,目前主流消融策略為功率控制模式下逐點消融,但由于設備條件的限制,最大安全輸出功率為40 W,需要消融導管長時間穩定貼靠于局部才能實現每個點的透壁毀損,對于術者的導管操作技巧要求較高,導致學習曲線過長,單次手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21年10期2021-12-04

  • 快速心律失常脈沖電場不可逆電穿孔消融治療研究進展
    的根治性治療,為消融損傷阻斷心臟內異常電傳導通路。消融治療能量來源包括:射頻消融、冷凍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直流電能產生的脈沖電場(pulsed electrical field,PEF)消融方式?,F主流是為射頻消融,消融導管頭端的電極釋放低電壓高頻(30 kHz~1.5 MHz)射頻電能,在消融導管頭端與局部心肌內膜之間電能轉化為熱能,達到一定溫度(40~60 ℃)后,使特定的局部心肌細胞脫水、變性、壞死,自律性和傳導性能均發生改變,從而使心律失常得

    中國醫療器械雜志 2021年5期2021-10-11

  • 50 W功率射頻消融生物學效應的在體心臟實驗研究
    心律失常;而導管消融術是治療房顫的常規有效手段,近年來在各房顫指南中的推薦級別越來越高[1-2]。射頻能量是房顫導管消融最常用的一種能量,主要通過導管頭端將射頻電流轉化為熱能并釋放到靶點的心肌組織,通過熱損傷引起凝固性壞死,從而阻斷異常的電活動、電傳導。雖然房顫射頻消融技術在不斷進步,但仍存在引起鄰近器官損害和心包壓塞的風險[3-5]。傳統的房顫射頻消融治療多采用25~35 W功率。近年來陸續有關于高功率房顫消融的報道,提示可有效治療房顫[6-7]。除有效

    心電與循環 2021年4期2021-08-03

  • 消融指數指導下不同消融功率對射頻消融心肌組織損傷范圍影響
    110016射頻消融被廣泛應用于心房顫動的治療[1-2],其臨床治療效果、并發癥均與消融組織損傷范圍密切相關。消融指數(ablation index,AI)的應用提高了射頻消融治療心房顫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本研究旨在探討在AI的指導下,不同消融功率對射頻消融心肌組織損傷范圍的影響?,F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主要器材及實驗動物 主要器材:心臟三維標測系統(CARTO-3)、心臟射頻消融儀、壓力監測鹽水灌注消融導管(Smart TouchTM導管

    臨床軍醫雜志 2021年3期2021-04-07

  • 高功率短時程消融在肺靜脈隔離中的應用進展
    (簡稱房顫)導管消融的基石[1],射頻(RF)是目前PVI應用最廣泛的能量來源,出于并發癥的考慮,如心臟穿孔、心包壓塞、氣體爆裂(steam pop,Pop)、心房食管瘺等,傳統RF 消融采取低功率長時程(LPLD)方式,隨著壓力灌注消融導管在臨床上的使用以及消融指數(AI)或損傷大小指數(LSI)的出現,最近提出的高功率短時程(HPSD)消融策略用于PVI正越來越被引起關注。筆者就HPSD 消融的熱力學機制、損傷特性及用于臨床的安全性、有效性進行綜述,以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21年2期2021-01-02

  • 房顫外科消融治療的研究進展
    對心房顫動的外科消融治療進行綜述,旨在為臨床提供相關的參考。1 房顫的觸發及維持機制房顫的發生機制目前仍未闡明清楚,但所有房顫的發生都需要觸發及維持機制,其中肺靜脈的異常電活動是其主要的觸發機制[3]。此為肺靜脈隔離手術治療房顫提供了理論基礎。目前對于房顫的維持機制仍未有統一的理論,已有的幾個有代表性的學說主要有多發子波折返學說[4]、局灶激動學說[5]及轉子學說[6]。其中對外科消融影響最大的學說為多發子波折返學說。該學說認為由于心臟受到器質性變化時,心

    山東醫藥 2020年5期2020-12-29

  • 超聲引導下囊內消融與刺穿囊壁消融治療甲狀腺良性囊實性結節的對比研究
    射頻、微波等微創消融治療甲狀腺結節較手術治療有一定的優點[3-6]。熱消融治療甲狀腺囊實性優于乙醇治療[7-9];而甲狀腺囊實性結節熱消融囊壁方法的差異對比研究較少。本研究擬比較甲狀腺囊實性結節抽液后,囊內消融囊壁與穿刺囊壁消融囊壁的療效,探索治療甲狀腺囊實性結節的最佳囊壁消融方法。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14年8月—2018年6月于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細針穿刺活檢證實為甲狀腺良性囊實性結節及行甲狀腺囊實性結節抽液+消融治療的患者。納入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20年10期2020-11-16

  • 良性甲狀腺結節的熱消融治療進展
    210028熱消融主要包括激光消融、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和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目前已被嘗試用于治療良性的甲狀腺結節、自主功能性甲狀腺腺瘤和不能手術治療的復發型惡性甲狀腺腫瘤??紤]到甲狀腺結節患病率較高,其中絕大部分為良性,采用熱消融治療可能存在指征把握不嚴和過度治療現象。因此,客觀認識熱消融在良性甲狀腺結節治療中的價值,引導其規范化使用,十分迫切和重要。1 熱消融的基本原理熱消融技術產熱的基本原理并不相同,但都是通過使甲狀腺局部組織產生高熱,最終導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9年4期2019-10-16

  • 超聲引導下激光與射頻消融治療小肝癌的臨床療效差異
    TACE)、微波消融術(MWA)、無水酒精注射(PEI)、射頻消融(RFA)、激光消融(LA)等[3]。激光消融(LA)可以發射波長為1 064 nm的連續Nd:YAG激光,因其能量的傳導和對組織的直接作用,可以短時間內引起腫瘤的碳化氣化[4]。射頻消融(RFA)則利用高頻射頻波使得組織中離子高速震蕩相互摩擦,使溫度升高,從而使癌細胞脫水產生凝固性壞死[5]。大量研究證明激光消融和射頻消融均是肝癌有效消融的方法,它們均能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不影響肝臟的正常

    肝臟 2019年6期2019-07-16

  • 對比CT引導微波消融與冷凍消融治療肺惡性腫瘤
    能。近年來,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氬氦刀冷凍消融等局部腫瘤治療方式逐漸成為治療肺部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具有創傷小、術后基本不影響肺功能等優點[2]。目前國內外應用局部消融治療肺部惡性腫瘤研究較多,但對比研究相對少見[3-4]。本研究對比分析CT引導微波消融與冷凍消融治療肺部原發惡性腫瘤或轉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接受CT引導微波消融或冷凍消融治療的48例原發或轉移性肺部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9年2期2019-02-20

  • 移動消融技術在微波消融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中的應用價值
    的超聲波引導下的消融治療法來治療甲狀腺病變成為了新的研究熱點,該方法主要有安全、微創以及療效確切等方面的有點,為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帶來了便利[1]。采取局部消融技術針對甲狀腺結節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使用固定消融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移動消融法來進行治療,具體的情況如下文報道。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主要選取2015年11月至2.17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92例進行治療,所采取治療方法主要以超聲波進行引導下進行微波消融治療法。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2018-09-26

  • 消融
    來了,漉漉雨雪自消融,滿眼是陽光與綠色。世間萬物中,歲月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發揮著奇特的作用,可以消融誤會、仇恨,一切不快隨風而逝,不復存在。但有些東西是歲月無法消融的,例如真情、溫暖,這些正能量給人勇氣,促人前行。當“冰封雪凍寒意漸消融”,讓我們帶著一種豁然開朗的釋然喜看“海平地闊朝陽初升起”。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8年5期2018-09-11

  • 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消融壓力分析
    ,張澍經導管射頻消融可以有效治療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早搏(RVOT-PVC),既往研究發現,消融導管-組織的接觸壓力是造成有效消融損傷的重要因素[1-4]。應用壓力感知導管實時監控導管尖端的組織接觸壓力,一方面可以實現有效消融,另一方面可避免因壓力過大引起的心肌穿孔等消融并發癥[5],但目前缺少對RVOT-PVC放電過程中的壓力進行分析的臨床研究。本研究應用壓力感知導管評價RVOTPVC消融放電過程中的壓力,并對RVOT不同消融部位的壓力和導管穩定性進行

    中國循環雜志 2018年7期2018-07-30

  • 結直腸癌肝轉移瘤熱消融治療國際專家共識分享
    的化療和/或局部消融治療。多療程系統化療或生物治療后患者中位生存時間為20~22個月[3],如化療后病灶仍不能手術切除,則5年生存率近乎為零,而局部消融治療后患者5年生存率約為17%~51%[4-6]。隨著技術設備的不斷改進,熱消融的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高。目前肝腫瘤治療中應用最廣泛的熱消融技術為射頻消融及微波消融,均需直接將治療電極或天線置入腫瘤內部:前者通過在電極與體表電極板之間形成高頻電流回路,導致腫瘤組織內離子震蕩并產生熱能,以達到滅活腫瘤細胞的目的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8年6期2018-01-19

  • 不同離體組織射頻消融氣化范圍與凝固灶范圍的對比研究
    不同離體組織射頻消融氣化范圍與凝固灶范圍的對比研究史婧文,陳云云,楊曄,師雯,李考,黃瑛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超聲科,遼寧 沈陽 110004目的多時間段和多種功率對離體豬肌肉、肝臟組織進行射頻消融,測量其氣化范圍與消融灶范圍的差異,探討不同組織氣化范圍與消融灶范圍的關系。方法對新鮮豬肌肉(外脊)、肝(各54塊)行射頻消融,按消融功率和時間將實驗材料分成9組,每組6個消融灶。實驗重復3次,分別測量超聲引導下氣化范圍和消融灶最大切面的縱徑、橫徑及厚徑,并

    中國醫療設備 2017年11期2017-11-28

  • 冷凍導管消融與射頻消融治療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對比分析
    床研究·冷凍導管消融與射頻消融治療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對比分析苗馳 趙淵源 王國鋒 徐香山 周少博 金元哲目的 比較冷凍導管消融與射頻消融治療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122例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行導管消融術的患者,其中冷凍導管消融組56例,采用8 mm冷凍大頭消融導管;射頻消融組66例。比較兩組患者成功率、復發率、房室傳導阻滯發生率、手術時間及X線曝光量的情況。結果 兩組患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7年5期2017-06-07

  • 低功率射頻消融在體外消融中的實驗研究
    080低功率射頻消融在體外消融中的實驗研究羅 佳1,徐 明1,黃光亮1,鄭艷玲1,劉 明1,謝曉燕1,黎東明2 1.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超聲科,中山大學超聲診斷與介入超聲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080; 2.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臟外科,廣東 廣州 510080目的:探討低功率射頻消融治療在豬瘦肉組織中形成的消融灶特點。方法:將30份豬瘦肉組織隨機分為10組,每組3份。使用MedSphere射頻消融儀,分別采用1~10 W恒定功率,在高頻線陣超聲探頭引

    腫瘤影像學 2016年4期2017-01-20

  • 2450 MHz與915 MHz微波消融離體牛肝:消融范圍、能量輸出與轉化的差異
    15 MHz微波消融離體牛肝:消融范圍、能量輸出與轉化的差異江雄鷹 陳棟 倪嘉延 王衛東 駱江紅 陳耀庭 孫宏亮 許林鋒目的 探討2450 MHz水冷循環與915 MHz無水冷循環微波消融離體牛肝在毀損范圍、能量輸出以及能量轉化方面的差異。方法 新鮮離體牛肝10副,重量為5.2~6.5 kg。實驗分為A組和B組,A組為2450 MHz水冷循環微波消融組,B組為915 MHz無水冷循環微波消融組。每組分別對離體牛肝進行10、20、30、40 min的消融實驗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16年1期2016-02-09

  • China’s Glaciers in Hot Water
    消失的美景,冰川消融還會帶來什么?China isnt the first country that comes to mind when one thinks of glaciers—and it might never be. From the Tomur glacier in Xinjiang and the Meili Snow Mountain in Yunnan to the Hailuogou glacier in Sichuan and t

    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6年4期2016-01-10

  • 超聲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與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細胞癌的比較
    聲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與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細胞癌的比較王喜功1WANG Xigong潘吉榮2PAN Jirong張 峰1ZHANG Feng目的探討超聲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與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療效。資料與方法選擇超聲引導下消融治療的92例(116個病灶)原發性肝細胞癌患者,隨機分為射頻消融組(46例)和微波消融組(46例),分別給予射頻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消融術中消融點數、消融時間、完全消融率、局部腫瘤進展率、術后并發癥、術后住院時間、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5年8期2015-07-18

  • 國產可調節輸出功率的雙極射頻消融裝置的離體動物實驗
    出功率的雙極射頻消融裝置的離體動物實驗湯敏 尹航 姜兆磊 梅舉目的 研究不同輸出功率下,雙極射頻消融裝置對不同厚度離體心房組織消融至透壁所需的時間及使用阻抗指標評價透壁性時的病理學檢驗,從而確定國產消融裝置的合理輸出功率。方法 20頭豬屠宰后馬上獲取豬心,立即浸入4℃的生理鹽水溶液中,清洗后制備離體心房組織。使用自行研制的輸出功率可調式雙極射頻消融裝置及消融鉗,分別使用25 W、30 W及35 W的輸出功率對離體心房組織進行消融。消融線間隔約5 mm,彼此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9期2014-09-15

  • 消融次數對心房組織消融透壁性及肺靜脈電隔離性的影響
    寶 梅舉基礎研究消融次數對心房組織消融透壁性及肺靜脈電隔離性的影響尹航 湯敏 姜兆磊 丁芳寶 梅舉目的 分析不同消融次數對不同厚度的離體豬心房組織消融透壁率及其對肺靜脈電隔離的影響。方法 ①40例新鮮豬心用以制備離體心房組織條。將測量后的心房組織按厚度分為<2 mm(n=152)、2~4 mm(n=192)和>4 mm(n=136)三組。每厚度組隨機選取一半數量的心房組織分為A、B兩組,A組采用雙極射頻消融鉗行1次消融,B組行3次消融。消融透壁的指標是消融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11期2014-08-30

  • 移動消融技術在微波消融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中的應用價值
    100853移動消融技術在微波消融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中的應用價值孔 月,程志剛,韓治宇,劉方義,于曉玲,梁 萍解放軍總醫院 介入超聲科,北京 100853目的 研究移動消融技術在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0年11月- 2013年12月在我科行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治療的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61例共72個結節,結節平均直徑3.0±1.4 cm。按照消融方式分為固定針消融組(n=39)和移動消融組(n=33),比較兩組消融手術參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 2014年7期2014-04-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