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種

  • 不同制種密度對制種玉米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22 年我國玉米制種面積增加明顯[1],比2021 年增加20%以上,優質制種基地更是競爭激烈,制種基地土地租金再創新高,以張掖制種基地為例,地租普遍達到60 000 元/hm2。制種地租增加,制種成本高位運行,通過栽培手段增加玉米制種產量已成為許多制種公司的重要選擇。在一定范圍內,通過增加制種密度來提高玉米制種產量,操作簡單且成本低,被許多制種公司運用。但制種玉米產量并不是密度越高越好,密度高于一定的閾值也會帶來負面影響[2-3]。此外,不同品種的適宜密

    種子科技 2023年1期2023-02-16

  • 濟源市蔬菜制種保險實踐與探索
    別從承保、理賠、制種品種保障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濟源市蔬菜制種保險開展狀況,以及蔬菜制種保險存在的系統性風險顯著、種業產業鏈風險保障不足、制種產業融資缺口較大等問題,作者認為應充分發揮再保風險分散作用、產業鏈條保險補償功能、融資推廣功能,來帶動蔬菜制種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日可無肉,日菜不可無。河南省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也是蔬菜生產大省,憑借地理位置優勢和氣候特點[1],河南省蔬菜生產量和消耗量在國內位居前列,2021年種植面積達175.807萬hm2,位居全國

    長江蔬菜 2022年20期2022-10-28

  • 山東:全面實施主糧作物制種保險政策
    為促進制種行業可持續發展,穩定主要糧食作物種子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近期山東印發《三大糧食作物制種保險工作方案》,在全省大力推廣實施小麥、玉米、稻谷制種保險。一是降低保險費率。保險費率參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費率水平,其中小麥費率劃設3.57%、3.78%、4%三檔,玉米費率為4.23%,稻谷費率為4.33%。農戶、種子生產合作社和企業等開展小麥、玉米、稻谷制種的,均可享受制種保險政策。二是提高保障水平。在中央政策覆蓋制種直接物化成本基礎上,省級將保險保

    中國食品 2022年6期2022-03-25

  • 加快第九師玉米制種產業發展的思考
    第九師發展玉米制種產業取得的成效1.1 帶動了職工增收玉米制種給第九師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從2011 年開始,通過制種企業保產值,制種團場可以獲得200 元/667 m2的固定收益,職工種植制種玉米比商品玉米增收約300 元/667 m2。2018 年后,團場不再參與制種管理,制種企業直接給制種戶保產值,職工平均增收400元/667 m2以上。1.2 帶動了勞動力就業玉米去雄和加工環節需要大量的人力,為團場職工及周邊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短期務工機

    新疆農墾科技 2021年3期2021-12-03

  • GA3與MgSO4用量對T兩優164制種裂穎率和產量的影響
    500)雜交水稻制種產量的不斷提高為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提供了重要保障[1]。裂穎是水稻不育系的一種遺傳特性。在雜交水稻制種中,不育系穎花的內、外穎因日曬、失水等原因使閉穎能力下降,形成開裂粒,造成種子的飽滿度降低且容易感染病蟲害,從而導致發芽勢減弱、發芽率降低,嚴重影響雜交稻種子質量和生產企業的效益[2-3]。近年來,我國農業技術人員針對雜交水稻種子生產中的裂穎現象開展了大量研究[4-6]。赤霉素(GA3)噴施劑量對雜交稻種子裂穎率有較大影響,噴施劑量少

    亞熱帶農業研究 2021年2期2021-11-24

  • 制種:受益行業政策推動
    面有望改善,玉米制種競爭力仍有提升空間。我國制種行業市場規模超千億元人民幣,居全球第二。行業受益于政策推動,基本面持續改善。其中,玉米制種是行業最大細分品種,向前看,隨商業化育種體系完善、種源研究強化、育種技術更新與迭代,行業競爭力有明確提升機會。同時,轉基因玉米育種有望破局,轉基因玉米育種商業化落地,將推動玉米制種市場擴容及格局重塑,有創新意識及轉基因技術儲備的公司有望率先受益。玉米制種是我國制種行業第一大細分市場,2019年玉米制種市場規模286億元人

    股市動態分析 2021年3期2021-02-22

  • 鹽城雜交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
    ,尤其是雜交水稻制種歷史悠久,聞名全國,是我國重要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常年制種面積1 萬hm2左右,平均產量3000kg/hm2左右,每年向我國南方稻區提供優質雜交水稻種子3 萬t,其中兩系雜交水稻種子生產面積占全國兩系制種面積的60%,占江蘇兩系制種面積的80%以上,為我國的糧食生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也促進了鹽城市現代種業的發展[1]。近年來,隨著鹽城市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的加大,傳統的一家一戶人工制種模式徹底消失,農村勞動力減少和老齡

    中國種業 2020年2期2020-12-19

  • 雜交稻谷優3301母本直播制種技術研究
    是福建省雜交水稻制種大縣之一,平均每年制種面積超過1 500 hm2。隨著水稻種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對規?;图s化制種的需求越來越高[2]。然而,雜交水稻制種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生產過程,對季節具有較高的要求[3]。近幾年,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勞動力短缺成為制約雜交水稻制種業發展的瓶頸。為此,亟需探索出一套輕簡化的制種技術來緩解這一矛盾。母本直播制種無需育秧和移栽,減少了農藥和肥料的使用量、節約勞動力投入、降低種子生產成本,逐漸受到制種大戶和種業公司的青睞[

    中國稻米 2020年1期2020-03-05

  • 青貯玉米高產制種技術措施模型的研究與應用
    能力差,采用常規制種技術措施,產量低而不穩。因此,優化玉米制種技術措施已成為提高制種產量的重要途徑。目前,關于玉米制種技術措施的研究較多。史麗麗等[1]剖析了母本種植密度、父母本行比、父母本播期對制種產量的影響。侯樂新等[2]建立了夏玉米制種氮磷鉀施肥模型。張慎舉等[3]研究了夏玉米制種適宜氮肥施用量及追施方式。任利沙等[4]分析了灌漿期控水和施用控釋肥對玉米制種產量和種子質量的影響。王嬋等[5]探討了地膜覆蓋方式與灌水量對玉米制種產量的影響。上述研究為青

    河南農業科學 2019年4期2019-04-23

  • 制種在“云端” 農業更智慧
    近年來,制種基地信息化建設逐漸受到重視。依靠數據的收集、整理、應用,可以實現制種基地的精準管理,進而對制種生產進行有效指導。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導入傳統制種產業?如何平衡制種各要素的關系?近年來,一些老牌制種基地開始探索信息化升級?!霸粕稀?span class="hl">制種,打造智能農業得益于良好的光溫水條件,貴州岑鞏縣在該省的水稻種植中獨樹一幟,成為了全國水稻制種的典型代表。如今,岑鞏的制種基地信息化建設同樣走在了全國前列?!?span class="hl">制種田的墑情怎么樣?有沒有病蟲害?我們在屋里用手機便可以知道

    農家參謀 2018年12期2019-01-05

  • 不同制種模式蠶種質量與生產效益的比較試驗
    農絲繭生產成敗,制種勞力與成本關乎蠶種場生存與發展。江西井岡蠶種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西省唯一蠶種生產企業,隨著公司所在地鳳凰溝休閑農業迅速發展,勞動力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原來從事養蠶制種農民工分別向旅游、餐飲等第三產業轉移。為適應外部形勢的變化,公司蠶種生產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2003~2007年原蠶飼養實現了由專業場向原蠶區轉移,2008年開始探索原蠶區就地制種(以下簡稱“就地制種”),于2013年全部實現了就地制種。為進一步明確就地制種與將種繭運回種場制

    蠶桑通報 2018年3期2018-10-31

  • 實施“種業+”戰略推動水稻制種高質量發展
    ”戰略,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獲得快速發展。全省良種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制種面積常年穩定在2萬hm2左右,產量近6000萬kg,占全國的20%,居全國前三;省際間調劑量占全國的30%,居全國第一;基地抽檢合格率從2010年的89.2%提高到去年的96.7%,有力推動了水稻制種產業高質量發展。1、“種業+機械化”促進產業升級四川省積極探索現代農機裝備與傳統制種產業的工藝融合,深入研究雜交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技術,并在機播機插、無人機授粉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實現平均增

    四川農業科技 2018年12期2018-03-17

  • 2018年兵團第四師制種玉米總產超10萬噸
    械化為抓手,提高制種玉米單產和總產,種植制種玉米1.26萬公頃,制種玉米單產546 公斤、總產10.42萬噸。2018年,四師可克達拉市制種基地進一步篩選客戶、制種職工,與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山西、陜西、四川等省市的38 家種子企業簽訂種子生產合同,生產品種組合120 余個。為使制種玉米單產、總產實現突破,四師可克達拉市結合實際,將團場分為早、中、晚熟期3個玉米種子生產區,在六十一團、六十二團、六十三團、六十四團、六十七團種植中晚熟品種,在六十六團、

    新疆農墾科技 2018年10期2018-02-11

  • 淺談閔行區雜交水稻制種現狀及發展對策
    這主要是通過雜交制種環節來實現的。閔行區開展雜交水稻的推廣起步較早,也取得了較好的成就,如先后選育的“寒優湘晴”“閔優128”“閔優香粳”“秋優金豐”等優質雜粳水稻品種,為全區乃至全市的糧食安全做出了較大貢獻。如今,隨著閔行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資源不斷減少,為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實現糧食的增產增效,閔行區從2005年開始全面推廣水稻雜優化技術。經十多年的推廣,目前全區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已占水稻種植總面積的97%以上。因此,雜交水稻制種在閔行區顯得尤為重要

    上海農業科技 2017年6期2017-02-03

  • 淺析影響閔行區雜交水稻制種產量及質量的因素與對策
    響閔行區雜交水稻制種產量及質量的因素與對策夏蓮紅 王曉峰 高美鳳 (上海市閔行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 200240)為提高上海市閔行區雜交水稻制種產量及質量,分析了影響雜交水稻制種產量及質量的因素,主要是基地條件與管理技術不到位、未根據氣候變化合理安排制種播差期、栽培管理措施和宣傳不及時等,并依此從基地選擇、制種管理、播差期安排、田間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對策。雜交水稻制種;產量;質量;影響因素;對策;閔行區近年來,上海市閔行區大量農用地被征用開發,形成了水稻種

    上海農業科技 2017年3期2017-02-02

  • 關于穩定朝陽縣玉米制種優勢的幾點建議
    于穩定朝陽縣玉米制種優勢的幾點建議褚廣橋 朝陽縣種子管理站朝陽縣雜交制種有著悠的歷史和自然優勢。為朝陽縣的“三農”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幾年來,隨著雜交制種以農戶為基本單位,種子管理和種子質量檢驗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如何鞏固和發展制種產業基地,進一步提高制種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民投入,增強市場競爭,重振制種輝煌,提出幾點建議。一、選擇制種基地種子質量是企業信譽的保證,而良好的制種基地是保證種子質量的關鍵。要全方位的了解、考查、選擇理想的制種基地,不僅要求領

    現代農業 2016年3期2016-02-24

  • 我把南繁制種當成自己的事業
    我把南繁制種當成自己的事業口述者:賈贛萍 年齡:41歲 領域:南繁制種我的兩個孩子現在到地里都不愿意回去,馬上要考大學的女兒想考農大,以后也搞農業。這大概都是受我感染。我自小就看著我們江西萍鄉人每年往返于家鄉與海南之間,而且制種隊伍一年比一年壯大。那時,就從心底萌發了對南繁無盡的想象。于是,從學校畢業后,我就開始跟著天涯種業學習制種,如今,一干就是20多年,對農業是打心底里熱愛,把南繁制種當成自己的事業。有這樣一種說法,種業人一年365 d中有360 d在

    種子科技 2016年10期2016-01-24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ing Hybrid Pepper Seed Using Three-line Male Sterility
    tus(雜交辣椒制種技術研究及應用現狀)[J].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2,(10):20-22.[2]WEI BQ (魏兵強),WANG LL (王蘭蘭),CHEN LZ(陳靈芝),et al.Comparison of relevant characters of hybrid seeds production between hot pepper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年7期2015-12-16

  • 制種基地種農的“六盼”
    2600)唐 耿制種基地種農的“六盼”綏寧縣農業局(422600)唐 耿三農論壇筆者曾到國家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之一的湖南省綏寧縣調查走訪。這里已有近40年制種歷史,種農們個個都是制種能手,該縣2014年雜交水稻制種面積4000多公頃。在與種農們的交流中,發現他們對制種基地發展充滿信心,對制種基地的建設很有見解,可歸納為“六盼”。一盼制種基地固定。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的主導產業,是農民的經濟增長點。經過近40年的磨礪,種農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

    湖南農業 2015年1期2015-04-19

  • 瀘州市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現狀及發展對策
    )瀘州市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現狀及發展對策張皓1,張運華2,曾惠利3(1.四川省瀘州市農業局,四川瀘州 646000;2.四川省瀘縣農業局,四川瀘縣 646106;3.四川省瀘縣得勝鎮農技站,四川瀘縣 646124)瀘州以其悠久的雜交水稻制種歷史和常年2 700 hm2左右的制種面積,于2011年被四川省政府列為全省五大優勢區域。分析了瀘州市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了基地建設和持續發展的建議。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現狀;對策;瀘州瀘州市位于四川

    甘肅農業科技 2015年3期2015-04-15

  • 柞蠶蠶種生產技術(三) -- 秋柞蠶制種
    ) -- 秋柞蠶制種秋柞蠶制種又稱夏(伏)季制種,一是為秋季生產商品繭提供種卵,這一部分數量比較大(約占80%);二是繁殖下一年種繭生產用種,約占20%。1 秋柞蠶的制種時期和特點1.1 秋柞蠶制種時期春柞蠶摘繭后,在自然條件下保護約10 d即開始羽化。遼寧、吉林及山東省的膠東半島等二化性地區的制種時期在7月中旬;當地的生產經驗為“頭伏蛾子,二伏蠶”。北部地區如吉林等地,為防早霜危害應掌握在7月15日前后羽化制種;南部地區如山東省的泰安、昌濰等地,因春蠶較

    中國蠶業 2015年1期2015-02-24

  • 茶產區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發展之路
    葉產區和雜交水稻制種區。宜茶山地和茶樹種質資源豐富,多數茶園分布在遠離污染源的山區和半山區,是生產各類名優茶的優質區域,具有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茶的生態優勢,是全國重點產茶區之一;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分布在海拔200~400 m的縣域中部河谷丘陵,氣候適宜,溫暖濕潤,制繁種自然隔離和栽培條件好,特別是7-8月抽穗揚花期平均氣溫27℃左右,空氣相對濕度80%,晝夜溫差11℃,一般無連續3 d以上雨日,旬均日照時數75~80 h,風和日麗,適于雜交水稻制繁種生產,經

    浙江農業科學 2013年9期2013-08-15

  • 洪江市制種雜交稻機插取得突破
    鄉,常年雜交水稻制種面積保持在666.7hm2(10000畝)以上。制種母本秧苗栽插質量要求高,投入成本大,實現母本秧苗機械化插秧是廣大制種農戶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愿望。洪江市農機局急農戶之急,積極開展雜交水稻制種機插秧技術試驗與推廣。一是引進技術成熟、經濟適用的制種專用十行乘坐式插秧機10臺,硬盤7萬個,軟盤5萬個;二是舉辦雜交水稻制種機插秧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2次;三是組織農機干部和插秧機廠家工程師上門服務,針對制種雜交稻插秧的特點,培育好秧苗、調試好機具,

    時代農機 2013年6期2013-04-06

  • 綏寧縣農機部門和鎮政府共建農機示范基地
    國有名的雜交水稻制種縣,每年制種面積6700hm2(10萬畝)。2012年年初,縣農機部門和武陽鎮政府采取公司加農戶模式,聯合隆平高科公司,在六王、秀水等村試點,共同建設水稻制種農機作業示范基地。參與農戶261戶,制種面積28.67hm2(430畝),參與作業機具69臺,其中耕整機43臺、微耕機6臺、拖拉機1臺、播種機1臺、插秧機1臺、噴霧機4臺、抽水機4臺、收割機2臺、烘干機3臺、精選機4臺。據統計,示范基地制種農戶實施機械作業每畝節省開支400元,同時

    時代農機 2012年12期2012-08-15

  • 影響雜交玉米制種產質量的因素和對策
    1 影響雜交玉米制種產質量的因素1.1 雜交玉米制種隔離條件不好雜交玉米制種隔離條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種子質量的高低。隔離條件(300m以上)達不到雜交玉米制種隔離要求時將受到隔離區外的影響,導致種子質量下降。1.2 制種親本純度不夠(達不到國標)制種親本純度不夠將嚴重影響制種質量和產量,給制種生產去雜、去劣和去雄帶來很大難度。去除的雜株過多,導致制種母本數量減少,產量降低;雜株過多很難徹底除凈,致使種子質量難以保證。1.3 父母本花期相遇不好制種隔離區內

    云南農業 2012年2期2012-08-15

  • 家蠶原種在不同飼養季節中性狀指標的差異性比較
    小組的總產繭量、制種用繭量、千克繭粒數、全繭量、繭層量、繭層率、死籠率等。根據收蟻量和制種用繭量再計算出克蟻產繭量、克蟻制種量、千克繭制種量。試驗數據采用Excel折線圖方法進行比較。2 結果與分析2.1 千克繭粒數調查結果比較云蠶7各年度春季與秋季千克繭粒數比較見圖1,春季千克繭粒數2003年最多,為602粒;2007年最少,為520粒;10年平均555粒。秋季千克繭粒數2005年最多,為594粒;2002年最少,為521粒;10年平均562粒。千克繭粒

    云南農業科技 2012年1期2012-07-30

  • 水稻制種基地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
    □杜志林水稻制種是射洪縣農業的優勢產業,也是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公益性產業。近年來,針對水稻制種基地難落實、質量難保證的問題,在射洪縣大榆鎮大橋村水稻制種基地實施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業大戶為主體,其他農戶參與,農機具推動的水稻制種新模式,取得了較好效果。一、水稻制種存在問題1.基地難落實 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農業勞動力進一步減少,農業勞動力整體素質下降,水稻制種基地越來越難落實。據調查,射洪縣大榆鎮現有農業人口4.2萬人,勞動力2.

    四川農業科技 2012年6期2012-04-13

  • 玉米制種基地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城縣是山西省玉米制種重點縣,但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玉米制種面積逐年下降,由上世紀的2萬多畝減少到近年的不足1萬畝。2011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文件的出臺,又給我國種業發展帶來了春天?,F結合黎城縣玉米制種基地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與同仁商榷。1 存在問題回顧黎城縣玉米制種產業發展史,近年來制種面積有逐年減少的趨勢。經調查,造成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1 缺少青壯年勞動力。隨著農民進城打工比例的增加,家中留守

    種子科技 2012年3期2012-01-22

  • 浙江省1949~2010年蠶種生產量及蠶繭產量分析
    通種各年代及累計制種量1949~2010年普通種各年代及累計制種量,見表1。從表1可見,①浙江省1949~2010年普通種累計制種13372.16萬張,每年平均制種量為219.22萬張。②普通種的制種量在20世紀50~90年代隨著年代的推移而迅速發展。以1949年制種量為100的指數,50年代為420,60年代為469,70年代為713,80年代為928,90年代為1491,21世紀10年代開始下降,指數為807,累計指數為818。(注:張種卵量,20世紀

    蠶桑通報 2012年1期2012-01-03

  • 懷化市依托科技做強制種產業
    交水稻的發源地,制種歷史悠久,基礎良好,許多農民都掌握了一定的制種技術和經驗,加上水稻制種相對于普通種糧,其經濟效益高出5倍左右,制種企業和農民制種積極性都很高。近年來,懷化市通過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農業科技人員參與制種業,使科技資源與制種企業有效對接。如湖南奧普隆種業,集科研、開發、生產、推廣于一體,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引導糧農繁制良種,推廣優質稻,配套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目標。公司年均實現種子銷售收入1.1億

    湖南農業 2011年3期2011-04-08

  • 萍鄉市雜交水稻南繁制種產業發展對策
    37000)南繁制種業是我市農業的一大產業,在全國享有較高聲譽。為使南繁制種業成為萍鄉的支柱產業,了解南繁制種業的現狀,找出制約南繁制種業的癥結,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加快我市南繁制種業的健康發展,是新形勢下種子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1 我市南繁制種業的發展歷史與現狀1.1 面積20世紀70年代初,市農科所在顏龍安院士的帶領下,在全國率先實現雜交水稻三系配套后即開始了南繁制種。從1974年的幾十畝發展到70年代末的四五千畝,80年代發展一二萬畝,90年代達到

    種子科技 2011年5期2011-02-09

  • 四川省制種產業有新起色
    四川省制種產業有新起色四川省是雜交水稻制種大省,但隨著近幾年雜交稻種子數量供大于求,制種比較效益下降,四川省制種基地面積連年減少,致使2010年大春用種出現了供需失衡、種子價格大漲的現象。為確立四川省制種產業的優勢,確保供種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全省種子行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引導,強化監管,努力加強制種產業基地建設,構建現代種業基地,全省制種面積達到48.84萬畝,比2009年增加近10萬畝。其中,水稻制種面積33.87萬畝,遏制了連續3年下滑的勢頭,

    四川農業科技 2010年8期2010-08-15

  • 對抓好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的建議
    此,落實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也難上加難。據估計,5年后,水稻制種基地面積將大幅度減少。因此,各級政府及省種子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種子是農業之基礎,若引起種荒,將導致嚴重后果,這決不是危言聳聽。下面,談談筆者的觀點。一、國家應適時安排資金,建設良繁基地對條件較好,適合雜交水稻制種的地方,國家應安排資金對其進行改造,確保達到能灌能排,機耕、機種、機收的條件。這樣即使農民不種了,種子企業或業主也可以承包制種。但是,對建設良繁基地筆者有幾點意見供參考:①切忌一轟而上,

    四川農業科技 2010年4期2010-08-15

  • 西安地區番茄大棚制種的探索與推廣
    是我國重要的番茄制種基地之一,已有20多年的制種歷史,為我國番茄種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隨著制種年限的延長,品種的演變,露地制種產量不穩、質量下滑、效益降低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們在進行金棚、保冠系列番茄品種制種的過程中,針對上述問題探索出了一套高產、穩產、優質、早熟的大棚制種技術。1 番茄露地制種存在的問題及原因1.1 存在的問題①產量不穩 在西安基地制種的23年中,災年8年,豐年4年,平年11年,災年出現頻率接近1/3。2000-2008年,災年出

    長江蔬菜 2010年23期2010-04-04

  • 雜交水稻制種面臨的新形勢
    產特別是雜交水稻制種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面臨新的形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制種質量不穩定我國是雜交水稻的誕生地,雜交水稻制種也是我國的優勢產業。但近幾年來,從南鑒結果看,主要制種省份的種子純度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原因是多方面的。1.1 兩系制種的安全性不穩定。以兩系雜交稻制種大省江蘇省為例,2009年全省18萬畝雜交水稻制種中有15萬畝是兩系,而其中因低溫導致兩系制種田報廢的比例占到1/3??梢?,低溫災害始終是威脅兩系制種安全的致命因素。也就是說

    種子科技 2010年8期2010-02-09

  • 綏寧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0)綏寧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劉付仁(綏寧縣農業局,湖南 綏寧 422600)我縣地處湘西南邊陲,光照、溫度、濕度都非常適宜于雜交水稻生長,并且制種產量高,是兩系雜交水稻制種的優勢區域。因此,十多家大型種子公司進入我縣進行雜交水稻種子生產,使我縣制種產業蓬勃發展。本文著重對當前我縣發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1 我縣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發展有“三大”優勢1.1 氣候條件優越。我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照、溫度、濕度都非常適宜雜交水

    種子科技 2010年3期2010-02-09

  • 雜交玉米制種的幾個質量環節
    鳳杰 徐德龍一、制種環境1,雜交制種必須有相應的隔離區。制種時應考慮不同品種之間的隔離區距離。2,部分農戶制種水平和意識不高,不具備時間觀念,對制種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為提高農戶的制種水平,培養其緊迫意識,技術人員需耐心給農戶傳授制種技術,逐年提高各項制種技術。二、制種技術1,確保隔離區。雜交制種要求有一定的隔離區,一般制種玉米隔離距離為300米。2,種子去雜。播種前去除種子中的秕籽、超大粒、特小粒等粒型不一致和顏色不一致的種子,以初步保證親本種子的純度。3

    農民致富之友 2009年3期2009-04-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