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灶

  • 炊具的變遷
    家家戶戶都是使用土灶臺燒鍋做飯,那時每家每戶都有一大一小兩口鐵鍋,大鍋直徑大約近一米,小鍋直徑大約也有半米。灶臺旁邊還有一個木制的風箱,便于控制鍋灶里的火候。在每家大都人口眾多的年代里,大鍋主要用于做飯,小鍋主要用于炒菜。不過,那時大米較少,大鍋的作用通常是很雜的,平時大多是燒稀飯、煮山芋以及燒豬食。到了年關,蒸饅頭、蒸年糕、蒸窩頭、蒸包子,貼大餅子、下面條、烙餅,燒水,都是使用大鍋。我最喜歡土灶做的干飯,尤其是土灶燜飯燜出的鍋巴,不糊不硬,厚薄適中,軟脆

    家長 2023年16期2023-08-22

  • 土灶的味道
    老屋,廚房里的大土灶最讓我難忘。土灶很粗糙,用磚泥砌成,它并不光鮮亮麗,但結實耐用,宛如山中的敦厚壯漢。傍晚來臨,土灶上方就會升起白煙。每到那時,不管電視里的武打片多精彩,手里的玩具多新奇,我都會一溜煙兒奔向灶臺那頭。暖黃色的燈光打在擺滿菜品的灶臺邊,也打在奶奶忙碌的背影上。只見她將整個人的重量都壓在刀背上,與菜板上那幾條頑強的年糕較量。我站到準備燒火的爺爺身旁,看他擦亮一根火柴,用鐵鉗夾起墻角散落的松毛絲,點燃。曬干后的松毛絲一點即著,爺爺一鼓作氣將其塞

    中學生天地(A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宋揚這個土灶立在一畦菜地里,地的主人已搬走,村人懶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氣力。土灶曾把炊煙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進田野,目送了一代又一代灶前人。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里。順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靜地,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銘寫滿土灶的尊嚴、輝煌和有人在此生活過的證據。 那些年,風橫七豎八地從煙囪口鉆進來,給土灶做過一番關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描述。土灶有自己的語言,在柴火噼噼啪啪的炸裂聲中,土灶“嚯嚯”催逼煙和火往煙囪口沖——那些薄煙似乎真信

    知識窗 2023年2期2023-03-05

  •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宋揚這個土灶立在一畦菜地里,地的主人已搬走,村人懶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氣力。土灶曾把炊煙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進田野,目送了一代又一代灶前人。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里。順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靜地,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銘寫滿土灶的尊嚴、輝煌和有人在此生活過的證據。 那些年,風橫七豎八地從煙囪口鉆進來,給土灶做過一番關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描述。土灶有自己的語言,在柴火噼噼啪啪的炸裂聲中,土灶“嚯嚯”催逼煙和火往煙囪口沖——那些薄煙似乎真信

    知識窗 2023年2期2023-03-05

  • 土灶的光陰書
    宋揚這個土灶立在一畦蔬菜里。地是宅基。地的主人已搬走進城。撿荒地種的村人懶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氣力。土灶曾把炊煙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進田野,把一代又一代灶前人送進土地中的某間幽室。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里。順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靜地,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銘寫滿土灶的尊嚴、輝煌以及有人在此生活過的證據。 ? ?那些年,風橫七豎八,從煙囪口鉆進來,給土灶做過一番關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描述。土灶有自己的語言,在柴火噼噼啪啪的炸裂聲中,土灶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22年12期2022-12-09

  • 土灶的光陰書
    ◎ 宋 揚這個土灶立在一畦蔬菜里。地是宅基。地的主人已搬走進城。撿荒地種的村人懶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氣力。土灶曾把炊煙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進田野,把一代又一代灶前人送進土地中的某間幽室。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里。順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靜地,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銘寫滿土灶的尊嚴、輝煌以及有人在此生活過的證據。那些年,風橫七豎八,從煙囪口鉆進來,給土灶做過一番關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描述。土灶有自己的語言,在柴火噼噼啪啪的炸裂聲中,土灶

    思維與智慧 2022年34期2022-12-08

  • 讓孩子們成為有根的人
    民歌中有許多關于土灶的故事,他便對土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著時代發展,牧區用上了電磁爐,松巴江措擔心藏族土灶文化衰微,就用老人教的法子,在學校里建了一座土灶。藏區的人們格外敬畏自然,但凡破土動工,都要舉辦儀式。舉辦建土灶的儀式時,主人會取一些值錢的東西,埋進土里,作為對大地的回禮。松巴江措從家里拿了一些珠寶,埋在學校的土灶下面,孩子們還以為是尋寶游戲。松巴江措告訴學生:“我們必須感恩大地,為自己的行為做出補償。這也是我們做人的道理?!边@也是學?!坝懈逃?/div>

    時代郵刊 2022年11期2022-11-22

  • 大鍋土灶的記憶
    文/徐永清土灶又叫鍋灶、柴灶。早些年,我們家就有一眼土灶。土灶配上一口大鐵鍋,就叫大鍋土灶。我們家的土灶是父親自己砌的。那時候,我們這個小區居住著百余戶人家,但僅五六戶人家有大鍋土灶,可謂稀有。其實土灶通常扎根在鄉村,它只燒柴火,而且是家家戶戶的必備“爐具”。城里人家有土灶,那簡直是件令人羨慕的美事。早年間,城里人家家戶戶都有煤爐,可煤爐要燒煤,買煤要煤票,還要花錢。為了節約用煤,我們家的煤爐是與土灶交替使用的。時間寬裕,就用土灶,比如節假日,或是不著急趕

    新教育 2022年27期2022-10-13

  • 讓孩子們成為有根的人
    民歌中有許多關于土灶的故事,他便對土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著時代發展,牧區用上了電磁爐,松巴江措擔心藏族土灶文化衰微,就用老人教的法子,在學校里建了一座土灶。藏區的人們格外敬畏自然,但凡破土動工,都要舉辦儀式。舉辦建土灶的儀式時,主人會取一些值錢的東西,埋進土里,作為對大地的回禮。松巴江措從家里拿了一些珠寶,埋在學校的土灶下面,孩子們還以為是尋寶游戲。松巴江措告訴學生:“我們必須感恩大地,為自己的行為做出補償。這也是我們做人的道理?!边@也是學?!坝懈逃?/div>

    時代郵刊·上半月 2022年6期2022-06-22

  • 土灶
    黃國和母親圍著土灶轉了一輩子,一家人吃飯穿衣,她都要操心。當年,我家緊挨胡祠堂小學。每次從學校放早學回家,揭開井罐蓋,端起窯鍋,就能喝到母親盛在里面的米粥或者面糊糊。早飯總是熱的,三九天也是。晚上洗澡,拿著竹筒水提就能從井罐里提上熱水??诳柿?,端起煨罐,倒滿一碗黃大茶,咕嚕咕嚕幾下就能灌滿腸胃。中午放學回家圍著母親轉,吵著鬧著要吃飯。母親圍著鍋灶轉,鍋上一把,鍋下一把,既要添火,又要炒菜。飯后母親把那鍋巴攥成一個歡豆團遞給我,吃起來又脆又香。母親過世多年了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22年9期2022-05-30

  • 伏龍肝
    來了。二秋瞄一眼土灶,指著房頂上突突正冒的青煙,大聲說:“天佑伯,你這土灶不能燒了?!碧煊勇铀谎郏骸澳阏f的?”二秋說:“我只是個村委,才懶得管這閑事。人家縣上說的,污染環境?!碧煊犹戆巡窕?,用燒火棍撥著,問:“縣上還能看見我燒火?”二秋說:“那是,啥都看得見,衛星監控哩。村里就你一家冒煙,人家看得清清楚楚哩,不能再燒啦!”天佑問:“那我還做飯不?吃飯不?”二秋說:“那我不管,我只管你冒煙這事?!碧煊右ㄒ黄八言罾锏幕饾矞?,拿起只空碗就往外走。二秋攔住他問

    百花園 2022年1期2022-05-30

  • 土灶的光陰書
    宋揚這個土灶立在一畦蔬菜里。地曾是宅基,地的主人已搬走進城。開荒種地的村人懶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氣力。土灶曾把炊煙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進田野,把一代又一代灶前人送進土地中的某間幽室。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里。順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靜的,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銘寫滿土灶的尊嚴、輝煌以及有人在此生活過的證據。灶不關心《說文解字》如何描述繁體的自己,它只知道作為俗字的自己,必須與火和土扯上關系?!栋谆⑼āの屐搿份d:“灶者,火之主,人之所以自

    遼河 2022年2期2022-03-03

  • 土灶情懷
    著城鎮化后罕見的土灶。清晨去集市買了些食材,圍繞土灶煙熏火燎地忙活了半天,伴隨著裊裊炊煙從瓦縫間、煙囪里升起,久違的泥土味、煙火味、親情味、鄉愁味,一股腦兒糅雜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瞬間讓美食變得味更美、情更濃了。以前,土灶可是莊戶人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燃具。從字面上解釋“灶”字,是把“火”與“土”連在一起就可燒火做飯,而“灶”中的“火”和“土”是截然分不開的,“灶”就是用土基和泥漿砌成的,讓火在灶肚子里燃燒。講究一點的人家還用上了瓷磚嵌面,所嵌的面上還配有鯉

    大江南北 2022年3期2022-02-26

  • 手撕臘肉的聲音
    ,便取出來,放到土灶上方的竹排上,任由土灶里的煙火盡情熏烤。那時家里很少用煤,每天煮飯用的火力,基本上都是土灶供應。長時間的煙火熏烤,竹排上的臘肉很快就熏好了,成為了我們心心念念的臘肉。我們并不是經常能吃到肉。在我的記憶里,除了每年殺年豬和過年時能好好吃到幾頓肉外,其他時間很少吃到肉,包括母親制作的臘肉。那些臘肉,基本上都在春天插秧、秋天收稻時,招待前來幫忙的寨鄰。我們也會偶爾吃到一次臘肉,就是母親用水煮的臘肉,什么佐料也不放,直接從沸水中撈起來,用手撕著

    山花 2021年11期2021-11-22

  • 煙火土灶
    ,砌成樸素的農家土灶;一捆柴、一灶火,烹出噴香的鄉間美食;一頓飯、一家人,過出和美的煙火日子。灶,似莊戶人家的乳娘,默默地相伴歲月,哺育春秋。土灶的食物,是柴草;各種各類,兼容并“燃”。修剪林子,砍下的樹枝;秋風過林,落下的枯葉;樹木更新,露出的朽木;收獲莊稼,剩下的秸稈……皆可入灶。為不斷炊,農人稍有閑暇,便上山割柴、打柴、拾柴。制作美食,是土灶的使命與榮耀。各色應時的食材,本是孤立、純粹;經過灶與火的催化,在鍋內搭配、融合,變成色香俱佳、滋味十足的食物

    意林 2021年17期2021-09-26

  • 土灶
    下午,我和奶奶在土灶前燉臘肉、煮粥,媽媽和爸爸去了市場買瓜子、點心,一家人都在為馬上到來的年夜飯而雀躍。農村的土灶連著鍋,也連著比紅磚房高一點點的矮煙囪。干燥得發脆的木柴,在灶旁緊貼著墻壁堆得整整齊齊,為即將到來的年夜飯做足了準備;?爐子里每時每刻都燃著發紅光的裂紋木炭,不時發出火星爆開的噼啪聲。木碗疊在土灶上,鍋巴粥在大鍋里熬得咕嚕咕嚕響,柄已經磨的油光發亮的炒菜的大勺,永遠反扣在灶臺的圓木鍋蓋上。這時候,寒冬臘月里的雪、里屋地板上的霉,都和土灶旁的溫暖

    大學生 2021年3期2021-03-19

  • 家鄉土灶飯菜香
    戶戶都使用自制的土灶臺燒鍋做飯。說起土灶臺,現在的年輕人可能聽說過,但見過的就很少了。別看土灶臺其貌不揚,但一家人的頓頓飯食,都成就于它的胸腹中。早期的土灶制作很簡易,用泥土混合上麥麩,加水攪拌,就像和面一樣,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和好土后,依照鐵鍋的形狀用手盤出一個約50公分高的圓筒土灶,圓筒壁厚度約6公分。為了美觀,還要用手沾水來回將圓筒里外抹平,讓灶壁厚實均勻,在太陽下晾曬干后,在表面再刷一層厚厚的黃土皮子,抹得油光滑亮。隨著人們生活條件逐漸提高,土

    莫愁·時代人物 2021年3期2021-03-11

  • 土灶
    陸云鍇土灶承載了過多的往事?!}記土灶是什么時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反正我出生之前,它就在那里了。冬天是土灶最受歡迎的季節,燃起一爐火,四周都變得暖洋洋的。這時候就可以把箍了一整天腳的棉鞋脫掉,湊近土灶烤火,驅散冬日的嚴寒。我家的土灶不大,就兩個,每個上面都架著一口鍋,鍋下面是灶灰??蓜e小看灶灰,那可是農家人肥田的好材料。外婆燒晚飯時,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兩個土灶一齊燒著,外婆熟練地在兩個土灶前忙碌著。那時候,家里的燈不怎么亮,土灶里的火光將外婆的臉映成

    作文通訊·初中版 2020年12期2020-12-31

  • 土灶與風箱
    己的家,而家里的土灶上會有一鍋或甜或咸的飯食在等待著饑腸轆轆的我。炊煙屬于鄉村,它從土灶上升起,歌頌的是綿綿不絕的親情和鄉情,還有生活和生命。記得老家的土灶有兩種,一種是用膠泥摻了麥糠攪拌,然后根據鐵鍋的大小,塑型成灶。這種灶方便適用,可以屋里屋外挪動。還有一種用土坯壘砌而成,固定在廚房里,一般是一大一小兩個鍋口,大的蒸饃燒飯,小的炒菜燒湯。講究的人家,還會在灶臺的兩個鍋口中間靠后的地方,壘進去一口小缸,用來溫水,也是充分利用燃燒產生的熱能。土灶臺燒柴草、

    思維與智慧 2020年24期2020-12-26

  • 土灶與風箱
    己的家,而家里的土灶上會有一鍋或甜或咸的飯食在等待著饑腸轆轆的我。炊煙屬于鄉村,它從土灶上升起,歌頌的是綿綿不絕的親情和鄉情,還有生活和生命。記得老家的土灶有兩種,一種是用膠泥摻了麥糠攪拌,然后根據鐵鍋的大小,塑型成灶。這種灶方便適用,可以屋里屋外挪動。還有一種用土坯壘砌而成,固定在廚房里,一般是一大一小兩個鍋口,大的蒸饃燒飯,小的炒菜燒湯。講究的人家,還會在灶臺的兩個鍋口中間靠后的地方,壘進去一口小缸,用來溫水,也是充分利用燃燒產生的熱能。土灶臺燒柴草、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20年12期2020-01-07

  • 家鄉的土灶
    稼人生火做飯都用土灶。這簡陋的土灶是歲月里抹不掉的記憶,也是娘的影子。我家的土灶在院子的東墻邊,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升起的時候,娘就在莊稼地里耕作了。忙過一陣子農活兒,太陽升到了東山頭,娘收拾農具開始回家做早飯。一回到家,娘就走進廚房,娘的影子便在東墻邊的土灶旁晃動起來。我家的土灶很簡易,用泥磚砌成,灶臺表面用水泥提漿抹勻,光亮平滑。土灶上坐一口鐵鍋,一旁是一個儲水的水缸,舀子放在水缸上面。土灶對側堆放著生火的柴火,豆秸、棉柴、樹葉、枯草等,隨季節變化輪番塞進

    農家參謀 2020年3期2020-01-03

  • 鄉村土灶
    家,見到母親在用土灶的大鐵鍋煎豆腐釀。豆腐釀是家鄉的特色菜,用土灶、鐵鍋細火慢煎,方顯其色、香、味,那是家鄉特有的風味。去年,父母家建了新房,而老屋的廚房還在,使用多年的土灶也保留著。逢年過節,母親愛用土灶煎原汁原味的豆腐釀,或熬煮濃香撲鼻的粽子。鄉村的土灶是粗糙的,大都用泥磚砌成,灶面以水泥提漿抹勻。灶頭有兩個灶洞,中間用鐵條分隔。上層的灰燼,只要用燒火棍撥動,就會漏到下層。灶臺后方,高高的煙囪穿過屋頂延伸到屋外。灶臺和鐵鍋比鄰而造,兩口圓形的大鐵鍋一前

    西江月 2019年1期2019-11-20

  • 母親的位置
    量著這張母親燒著土灶時的舊照片。我看到的似乎不是土灶,而是一個人的時光和軌跡。我的村莊消失之后,我用了5年時間籌劃一本關于故鄉和青春的集子。中間有一頁插圖,是設計師堅持用的。我開始覺得并不好,那是我用手機隨手拍的一張老家灶臺照片,畫面灰暗,灶膛里的火光是照片的“亮點”,但以黑白圖片的方式印出來,就看不出這個“亮點”了。而且,“設計感”弱了一點?!澳懵犖业?,沒錯?!痹O計師是我的石友。這是他活了三十多年設計的第一本書。2013年春天的某個時候,母親在土灶前燒飯

    情感讀本·道德篇 2019年5期2019-06-09

  • 老家的土灶
    張淑清老家的土灶很簡單,用土坯壘成的,上面抹一層水泥壓實,大鐵鍋都是父親徒步從七里外的鄉供銷社買好扣在頭上,頂回來的。土灶左下方泊著風匣,旁邊立著一口盛水的泥瓦缸,缸上趴著一只鐵舀子。土灶右側堆積著斧子剁好的苞米秸稈,細細的刺槐枝兒。灶臺是故鄉的一種語言,每天第一個醒來,裊裊的炊煙點綴著村莊時,我們枕著小煎魚和苞米粥的飯菜香不肯起床??坏臏囟葎倓偤?,母親自菜園子里摘幾枚頂花黃瓜,插板子插好拌了大豆醬,那清醇的黃瓜味一波一波溜進房間。必須起來上學了,在灶臺對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5-28

  • 土灶旁的快樂
    茶靖博土灶,蹲在瓦屋一角,寬大、厚實、純樸、溫暖,總在不經意間,溫暖我的記憶。土灶的模樣不算俊俏,但足夠結實和龐大——青磚水泥壘砌的鍋臺,有一米多高。高高的煙囪傲然聳立,煙囪口直沖云霄,灶臺上被勤勞的奶奶擦得光滑透亮,上面嵌著兩口大鐵鍋。我記憶中,奶奶總是坐在灶口往里面添柴,一日三餐,她總是圍著土灶轉,想著法兒準備全家的吃喝,把平淡的日子煎炸烹煮得有滋有味。土灶是個演出場,這回終于輪到我出場了。食材從哪兒來?自然是就地取材——看到屋后是菜地,我拿起鋤頭,鼓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9年19期2019-05-20

  • 土灶
    知道土地神,可對土灶神也許很陌生。關于土地神,我是小時候看《西游記》才知道的,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凡到某地不知道地名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必喚土地神來問。我們桂西北壯家人把土地神叫社王。晚上,小伙子們到別的村“撩拐”,來到村頭就唱“人到村頭問村主,鬼到村頭問社王”之類的探路歌,姑娘們聽到后便出來唱歌應答,然后邀請小伙子們到家中做客。除夕夜吃年夜飯之前,必拿一掛肉到社廟里敬社王,燒幾張紙錢,放響一掛鞭炮,然后回家在八仙桌上敬祖宗。我們村子只有十多戶人家,沒有像模

    三月三 2019年1期2019-04-25

  • 誤讀的豈止土灶
    子很多,享用農家土灶煮出的飯菜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一來是真香,二來在裊裊炊煙中多少找回些許飄蕩在心中的鄉愁。鄉間的炊煙來自于農家土灶,但近來有專家稱將要在農村普及天然氣而禁用土灶,理由是土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秸稈、柴禾,燃燒后顆粒狀污染物散布空間,污染大氣,而天然氣是清潔能源云云。乍聽覺得比較振奮,貌似說得很有道理呀,但仔細想想卻覺得不是這么回事,其中必定有什么概念被混淆或者被偷換了,因為現實生活絕不會如此簡單。山清水秀,空氣新鮮……是人們對鄉間生活的記憶,但

    莫愁·時代人物 2019年2期2019-03-13

  • 誤讀的豈止土灶
    子很多,享用農家土灶煮出的飯菜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一來是真香,二來在裊裊炊煙中多少找回些許飄蕩在心中的鄉愁。鄉間的炊煙來自于農家土灶,但近來有專家稱將要在農村普及天然氣而禁用土灶,理由是土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秸稈、柴禾,燃燒后顆粒狀污染物散布空間,污染大氣,而天然氣是清潔能源云云。乍聽覺得比較振奮,貌似說得很有道理呀,但仔細想想卻覺得不是這么回事,其中必定有什么概念被混淆或者被偷換了,因為現實生活絕不會如此簡單。山清水秀,空氣新鮮……是人們對鄉間生活的記憶,但

    莫愁 2019年5期2019-02-22

  • 土灶
    文 / 戚思翠土灶,出身卑微。一堆土坯,幾塊磚頭,就著河水泥土黏合,壘砌成或方或圓的灶臺。再坐上兩口黑鐵鍋,像兩只審視的大眼睛,盯著上方,期待主人是否投放滿意的內容,從而判斷家境的困窘或殷實。中間的煙囪直穿屋頂,似乎向往外界。炊煙升起了,日子才有盼頭。裊裊炊煙,隨風飄逸,流向遠方,發布消息,撩撥味蕾,牽引鄉愁。我生長在蘇北里下河地區,兒時鄉村,土灶是家家戶戶必備的,也是唯一的飲食燃具。農村砌灶頗講究,土灶通常建在廚房一角,要請手藝好、有經驗的瓦匠師傅來砌。

    飲食科學 2018年5期2018-06-01

  • 會唱歌的土灶
    黑著,母親起床,土灶醒了,大口大口地吞吃著柴火,風箱也開始了歡快地歌唱,蔥花在鍋里刺啦刺啦地響著,熱氣在房梁上纏著繞著,真像一曲溫暖動聽的鄉村小調。小時候,家里祖孫三代,十幾口人,加上雞鴨豬狗,全張著嘴,等著吃。一個土灶,守著一個風箱,站成了永恒。我家的土灶很貪吃,柴火總是不夠燒,幸好還有樹葉子接濟。奶奶大概不知道,“觀一葉落而知秋”,但是,葉子一黃,她就背上竹耙子摟樹葉去了。奶奶扭著小腳,我像小尾巴一樣,跟在身后,拿著父親做的鐵簽子,穿樹葉。長長的粗鐵絲

    就業與保障 2018年5期2018-04-27

  • 你吃的不是情懷,而是套路
    娘一般,在柴屋的土灶里生火煮飯。另一個視頻里,同樣,人回到最原始的生活,吃飯,需要先到山上刨幾根竹筍,然后回家,用井水洗干凈,從房梁上拿下一掛臘肉,在樹墩做的案板上徐徐切幾片。又是那只土灶,那只一看就可以燒出好吃米飯的土灶,隆重亮相,像美食江湖里那位隱藏到決戰關頭的掃地僧。我家曾經有這么一只土灶。10歲之前,這只柴火灶旁永遠坐著我高齡的太奶奶,除了她,沒人喜歡用土灶。一開始我爸弄回了一只煤球爐,后來所有人都用起了煤氣灶。土灶最大的問題是不好控制火候,那得需

    意林原創版 2018年2期2018-03-04

  • 家鄉的土灶
    碌著,自己就坐在土灶邊燒火?;ㄉ~放進去,再抓幾片玉米葉引火。擦亮火柴,放在玉米葉下,火苗呼的一下燃起來,伴著花生葉的噼啪聲,火勢很快就旺了?;鹈绫豢諝獾奈ν钆_后方吸,時而回旋,時而跳躍著,變幻著不同的形狀??粗鵁霟岫址€健的火焰,內心渴望回家的躁動得以釋然。那種渴望,依然強烈,卻像燃燒的火焰一樣,可以在灶臺里盛放,土灶仿佛有一種魔力,能夠將我這份思鄉之情恰到好處地控制在熱烈的胸腔里,而不會打破這種限度。父親熟練地從灶臺邊的盆里舀起一鏟油倒進鍋里,鍋里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7-12-29

  • 煙火土灶
    ,砌成樸素的農家土灶;一捆柴、一灶火,烹出噴香的鄉間美食;一頓飯、一家人,過出和美的煙火日子。灶,似莊戶人家的乳娘,默默地相伴歲月,哺育春秋。土灶,出身微輕。幾塊黃土敲打的土坯或煅燒的青磚,靠著土泥粘合,壘砌成或方或圓的灶臺,再坐上一口黑鐵鍋;沒有任何儀式,土灶便誕生在了廚房內或屋檐下。清代吳趼人《恨?!返谒幕赜浭觯骸皷|面墻腳下,打了一口土灶,樹葉樹枝,高粱稈子,鋪滿一地?!边@便是土灶的舞臺,雖不絢爛,甚至蕪雜,但卻暖心暖胃、養人養家。土灶的“食物”,是柴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7-12-25

  • 古法生活
    切幾片。又是那只土灶,那只一看就可以燒出好吃米飯的土灶,隆重亮相,像江湖里那位隱藏到決戰關頭的掃地僧。我家曾經有這么一只土灶。十歲之前,這只柴火灶旁永遠坐著我高齡的太奶奶,一個矮小、勤奮的老太太,八十來歲過著跟十幾歲一樣的生活。除了她,沒人喜歡用土灶。土灶最大的問題是不好控制火候,那得需要我太奶奶這種燒了幾十年柴火飯的人。她會指揮你放一把柴進去,然后你扔進去,轟地一下熱浪襲人,夏天忙著逃命,冬天坐一會兒,身上就帶著一股煙熏火燎的濃重氣息。啊,生活,撲面而來

    中外文摘 2017年24期2017-12-04

  • 土灶
    其沖的大事就是打土灶。關于打土灶,早在清代趙翼的《扈從途次雜詠·土灶》詩題自注中記載:“掘地為灶”,這是遠祖村民最原始的“灶具”,后來人類發明了固化的容器,才有了高出地面用磚塊砌成的灶,其制成或結構一直流傳延續至今。打土灶是個技術活,一般要預備好土磚、河沙、黃泥等材料,請村里手藝嫻熟的泥水匠來完成每道工序。土灶一般建在廚房一隅,緊靠窗口下,有長方形和半橢圓形兩種,灶臺中間依次放置三口大小不一的鐵鍋。最大的鍋貼著墻壁,緊挨著兩口鍋漸次小下去。在兩口鍋的中間,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17年3期2017-11-07

  • 溫中止血的伏龍肝
    柴草或木柴熏燒的土灶內的土塊(燒煤的灶心土不宜用)。分布于全國各地,多自產自銷。伏龍肝經過加工者為棕紅色的塊狀或粉末狀,塊狀者的破碎面可見蜂窩狀小孔,質稍硬,微有煙熏氣,味淡。具吸濕性。以塊大、色棕紅、破碎面細膩、質松、無雜石者為佳。伏龍肝性辛,微溫,歸脾、胃經。有溫中和胃、止瀉、止血之功效,用于胃寒嘔吐,腹痛泄瀉,妊娠惡阻,吐血,便血,月經過多等癥。作煎劑用量15至30g,最好以紗布包之。外用適量,研末敷。得名 說起伏龍肝的得名,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傳說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7年13期2017-10-27

  • 毛師傅
    ,首先得有一個好土灶。搬到新居后,我常去觀察前院鄰居家的土灶,還義務燒了兩次火。前院阿姨家的灶頭,雖然只安裝了一口鍋,但是省柴。放一根進去,噼里啪啦的,紅火得很,那真是火熱的生活??!燒完的灰則很少,那是充分燃燒的原因。我坐在阿姨家的土灶前,將包里的超市小票、廢報紙什么的整理出來,然后塞進了灶膛內,“轟”的一聲,一團紙頃刻間就剩下了一點灰。阿姨說,她家不裝鼓風機,附近的裝土灶的人家都沒裝鼓風機,因為灶頭好使,就沒必要鼓風機了。附近有土灶的人家的土灶,都是毛師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17年9期2017-09-21

  • 年味里的灣安康中的人
    說明即將徹底告別土灶金閶新城的建設日新月異,一恍惚就會忘了是哪里,腳踏實地,方能體會到江南水鄉的韻味:西塘河的水流環繞而過,河面上竟有兩只大白鵝游水。這兒是不會混淆的。白洋灣街道花涇村村民王德福和華秀英夫婦的家門前,支架上掛著為過年腌制的雞鴨魚豬肉,陽光下閃著油亮,沾著濃郁的花椒香。鄉間過年,“冬至”是開端,到了農歷臘月廿四,就進入了真正的新年倒計時。之后從臘月二十四的一碗“廿四夜團”開始,白洋灣人啟動了過年的節奏,送灶、辦年貨、祭祖,到除夕一家人團聚吃年

    現代蘇州 2017年3期2017-02-17

  • 老刀土灶月餅【塘棲中秋的獨家記憶】
    老刀土灶月餅【塘棲中秋的獨家記憶】每逢中秋,塘棲的老刀食品廠就忙得不可開交。老刀土灶月餅為何如此受歡迎?原因就在于一個字——「土」。在餡料方面,老刀土灶月餅采用紫薯、南瓜、芋艿等五谷雜糧做主料;在制法上,月餅制作車間里也看不到任何機器,從制作配料、純手工攤皮,到包餡等一系列環節,全部人工搞定。土灶月餅的做法源自塘棲一帶的農村。據了解,余杭老底子過中秋,大部分人家都舍不得去買月餅吃,于是就地取材,自己動手做面皮子,用豆沙、果仁、番薯、芋艿等作餡料,再用土灶

    美食 2016年9期2016-10-28

  • 好婆家的土灶
    顧曦⊙文好婆家的土灶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校四年三班何顧曦⊙文一口小小土灶,幾縷青煙,留下的不僅僅是美味可口的飯菜,還有那感動人心的溫暖和抹不去的兒時記憶。讓我們跟著小記者去看看那口土灶吧!我跟爸爸媽媽在好婆家過周末。一進門,我就見到了那熟悉的土灶,總想去燒火取暖,嘻嘻。土灶其實可以申請為文物了,它已經過時了,人們幾乎都拋棄了它。好婆家雖然換上了天然氣,但還保留了那口土灶。這口灶已經有30多年了,灶門早已被黑煙熏黑。這些黑色的污跡看起來真像潑墨的國畫,

    小布老虎 2016年7期2016-08-31

  • 懷念兒時的老土灶
    曉春懷念兒時的老土灶◎陳曉春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做菜做飯用的都是老土灶,磚砌的灶臺,大鐵鍋、小湯罐,高高的煙囪穿過屋面伸向天空,每到做飯時,整個農莊炊煙裊裊,很有一番風味。農村土灶很有講究,砌灶時一般要請先生看風水、定朝向,擇吉日吉時開工,當然更要請手藝好、有經驗的瓦匠老師傅來砌。老師傅砌的灶,省柴,火力集中,煙囪出煙順暢,不倒煙。手巧的師傅還能在新砌的灶臺表面描繪云水圖案、各種花草或人物圖像,簡單的就用黑墨汁,而用水彩顏料畫出的圖案就更漂亮了。新灶臺砌好

    參花(上) 2016年8期2016-08-23

  • 懷念土灶
    夢野土灶像個失戀的人,心灰意冷,似乎早被人遺忘,但我心懷敬意,它一直在我的生命世界里,點亮我的青春年少,讓我的那份鄉情,燃燒得更加熾熱。我生在陜北鄉村,在土炕上度過了嬰兒期??梢哉f,最初的溫存是土灶給的。那個時候家家都窮,我家也不例外。饑餓這個入侵者,只有食物才能擊退。村里的小伙伴可多了,我們爬上土崖畔上的老榆樹,一把一把的嫩榆錢竟吃壞了肚子;我們還向鄰村“進軍”,偷偷竄到王家梁村的大石溝里,將老光棍的酸杏揣在兜里,慌亂中樹枝劃破了小臉蛋……偷吃只是偶爾的

    作文周刊·七年級讀寫版 2016年5期2016-08-11

  • 懷念土灶
    夢野土灶像個失戀的人,心灰意冷,似乎早被人遺忘,但我心懷敬意,它一直在我的生命世界里,點亮我的青春年少,讓我的那份鄉情,燃燒得更加熾熱。我生在陜北鄉村,在土炕上度過了嬰兒期??梢哉f,最初的溫存是土灶給的。那個時候家家都窮,我家也不例外。饑餓這個入侵者,只有食物才能擊退。村里的小伙伴可多了,我們爬上土崖畔上的老榆樹,一把一把的嫩榆錢竟吃壞了肚子;我們還向鄰村“進軍”,偷偷竄到王家梁村的大石溝里,將老光棍的酸杏揣在兜里,慌亂中樹枝劃破了小臉蛋……偷吃只是偶爾的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老宅的土灶
    宅灶坑里的火光。土灶(俗稱“老虎灶”)在農村家家都一樣,用磚石砌成,灶臺上兩口鐵鍋夾著一口小湯罐,柴火生起來后,一縷炊煙升起,在空中飄浮著淡雅、寧靜的鄉情。土灶在我心中是家的象征。女人們圍著鍋臺轉是一輩子的命運,小孩們圍著大人要吃的是割不斷的戀情,每年春節前送、接灶神活動演繹著千百年人天交流的故事……我在老宅生活了15年,絕大部分時間是在舊社會的苦難中度過的,許多記憶都離不開土灶。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家的土灶堆砌在西側耳房,從來沒有變換過地方、也沒有翻修過。

    鐵軍 2016年5期2016-05-06

  • 外婆家的土灶
    ◎施奕帆外婆家的土灶頭◎施奕帆放假了,我三天兩頭就往外婆家跑。勾我心的不是外婆家的棗樹,也不是外婆家滿院的小動物,而是外婆家的土灶頭。外婆家的土灶頭灶身很是敦實,白白凈凈,一根沖天辮子——煙囪直插屋頂,一口大鐵鍋黑黑的,卻閃閃發亮。最吸引我眼球的便是灶膛了。從外面看感覺灶膛不大,實則卻很寬敞,頗有海納百川的氣量。只見外婆一手拿著火柴梗,一手拿著火柴盒,輕輕一劃就擦出了火花。外婆順勢用手一遮,拿起一堆枯樹葉,往火花上一點,火苗就像吃了開心果似的,不住地往上躥

    創新作文(小學版) 2016年36期2016-04-10

  • 好婆家的土灶
    何顧曦一口小小土灶,幾縷青煙,留下的不僅僅是美味可口的飯菜,還有那感動人心的溫暖和抹不去的兒時記憶。讓我們跟著小記者去看看那口土灶吧!我跟爸爸媽媽在好婆家過周末。一進門,我就見到了那熟悉的土灶,總想去燒火取暖,嘻嘻。土灶其實可以申請為文物了,它已經過時了,人們幾乎都拋棄了它。好婆家雖然換上了天然氣,但還保留了那口土灶。這口灶已經有30多年了,灶門早已被黑煙熏黑。這些黑色的污跡看起來真像潑墨的國畫,有的是連綿起伏的山,有的是白練垂空的瀑布,真是“飛流直下三千

    作文大王·中高年級 2015年10期2015-10-21

  • 土灶“嗞嗞”快樂多
    燒出來的菜都不如土灶燒出來的好吃。燒土灶,可是別有一番滋味哦!一到黃昏,鄉村各家各戶的煙囪便冒出裊裊炊煙,整個鄉村都像是籠罩在炊煙里。開始燒晚飯了,外婆樂呵呵地說:“今天你燒火,我炒菜,怎么樣?”“好呀,正合我意,我還沒有燒過土灶呢!”我拿起一根火柴,輕輕在火柴盒上劃了一下,“嘶——”小火苗躥了出來?!鞍パ?,會不會燒到手指???”嚇得我立刻扔掉火柴。外婆見我驚慌失措的樣子,連忙說:“你看,火柴棍這么長,不會燒到你的手指的,火柴點燃后把玉米秸稈湊上去,火一下子

    創新作文(5-6年級) 2015年6期2015-06-26

  • 土 灶
    藍紫(在老屋,土灶是一家人的生命之源……)雖然,老屋和貧窮已被久遠地拆除,只是那方土灶,仍在我的記憶里節奏分明……苦菜花般的日子,母親用柔弱的雙肩馱著日子,帶我們匆匆趕路。那時的土灶,唯一能使我們臉上閃過健康光澤的生存之土,給我們蒼白的日子帶來一絲生活的色彩。土灶的光芒依次舔過母親慈祥的面容和父親滄桑的背影,那躍動的精靈,滋養著我和弟弟甜甜的笑靨。父母一天天把日子塞進土灶一天天把我們撫養長大,土灶年年衰老而日子越過越新,終于在一個鶯歌燕舞的春天,土灶被我們

    星星·散文詩 2015年4期2015-05-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