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侃

  • 陶母退魚干
    陶侃是東晉有名的大臣,是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的母親很重視對他的教育。陶侃曾經做過管理河道和漁業的官員,平時工作很忙,沒時間回家,所以十分牽掛家中的母親。于是,他托人帶了一封信給自己的母親,順便把府庫里的一壇魚干帶給母親嘗一嘗。陶侃的母親聽說魚干是從官府的庫房里拿來的,毫不猶豫地將魚干封好,交還給送信的人,并且回信責備陶侃說:“你身為國家的官員,本應該清正廉潔,現在你卻把國家的東西作為禮物贈送給我。你這樣做不僅不是孝順我,反而增加了我的憂愁,你對不起自己的官

    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 2023年9期2023-09-09

  • 飯桌上見人品?
    當時鎮守在荊州的陶侃。庾亮想請求陶侃擔任地方部隊的盟主,起兵勤王平亂。不過,庾亮和陶侃的關系也有些僵,雙方曾經有過一些小過節:當年晉明帝駕崩、晉康帝剛剛即位,按理說,陶侃德高望重,理應成為顧命大臣之一。誰知道結果出來,陶侃沒能進入顧命大臣的“大名單”。當時,陶侃覺得是身為執政的庾亮動了手腳,意在排擠自己。所以,如今庾亮落難,來到了陶侃管轄的地盤上,他的心里多少有些七上八下。陶侃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吝嗇,庾亮知道陶侃的這個作風。等到吃飯的時候,正好桌子上有藠頭,

    今日文摘 2023年11期2023-07-06

  • 飯桌上見人品?古人也信
    當時鎮守在荊州的陶侃。庾亮想請求陶侃擔任地方部隊的盟主,起兵勤王平亂。不過,庾亮和陶侃的關系也有些僵,雙方曾經有過一些小過節:當年晉明帝駕崩、晉康帝剛剛即位,按理說,陶侃德高望重,理應成為顧命大臣之一。誰知道結果出來,陶侃沒能進入顧命大臣的“大名單”。當時,陶侃覺得是身為執政的庾亮動了手腳,意在排擠自己。所以,如今庾亮落難,來到了陶侃管轄的地盤上,他的心里多少有些七上八下。陶侃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吝嗇,庾亮知道陶侃的這個作風。等到吃飯的時候,正好桌子上有藠頭,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23年4期2023-06-07

  • 飯桌上見人品? 古人也信
    當時鎮守在荊州的陶侃。庾亮想請求陶侃擔任地方部隊的盟主,起兵勤王平亂。不過,庾亮和陶侃的關系也有些僵,雙方曾經有過一些小過節:當年晉明帝駕崩、晉康帝剛剛即位,按理說,陶侃德高望重,理應成為顧命大臣之一。誰知道結果出來,陶侃沒能進入顧命大臣的“大名單”。當時,陶侃覺得是身為執政的庾亮動了手腳,意在排擠自己。所以,如今庾亮落難,來到了陶侃管轄的地盤上,他的心里多少有些七上八下。陶侃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吝嗇,庾亮知道陶侃的這個作風。等到吃飯的時候,正好桌子上有藠頭,

    戀愛婚姻家庭 2023年12期2023-05-13

  • 飯桌上見人品?
    當時鎮守在荊州的陶侃。庾亮想請求陶侃擔任地方部隊的盟主,起兵勤王平亂。不過,庾亮和陶侃的關系也有些僵,雙方曾經有過一些小過節:當年晉明帝駕崩、晉康帝剛剛即位,按理說,陶侃德高望重,理應成為顧命大臣之一。誰知道結果出來,陶侃沒能進入顧命大臣的“大名單”。當時,陶侃覺得是庾亮動了手腳,意在排擠自己。所以,如今庾亮落難,來到了陶侃管轄的地盤上,他的心里多少有些七上八下。陶侃這個人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吝嗇: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可他有時候又有些過頭,反而顯得略微摳門了。

    雜文選刊 2023年4期2023-04-12

  • 飯桌見人品?古人也信
    當時鎮守在荊州的陶侃。庾亮想請求陶侃擔任地方部隊的盟主,起兵勤王平亂。不過,庾亮和陶侃的關系也有些僵,雙方有過一些小過節:當年晉明帝駕崩、晉康帝剛剛即位,按理說,陶侃德高望重,理應成為顧命大臣之一。誰知道結果出來,陶侃沒能進入顧命大臣的“大名單”。當時,陶侃覺得是身為執政的庾亮動了手腳,排擠自己。所以,如今庾亮落難,來到了陶侃管轄的地盤,他的心里多少有些七上八下。陶侃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吝嗇,庚亮知道陶侃的這個性格,吃飯的時候,正好桌子上有蕌頭,他便開始了表演

    領導文萃 2023年3期2023-02-15

  • 陶母退魚
    的影響。東晉名將陶侃少年喪父,家境清貧,和母親相依為命。年輕時,他擔任一個縣管理魚梁的小吏。有一年,漁汛到來,陶侃指揮漁民連夜捕撈,捕獲了很多魚,因為魚量多,他就讓下屬把這些魚腌制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陶侃的一個部下,見他平時生活非常清苦,便拿來一壇腌魚給他吃。陶侃一嘗,覺得非常美味,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就請人帶了一壇腌魚給母親送去。陶母收到腌魚,隨口問捎東西的人:“這壇腌魚要花多少錢?”捎東西的人殷勤地說:“這壇腌魚用得著花錢買嗎?不用,去下面作坊里面

    家教世界 2022年34期2023-01-20

  • 陶侃惜谷
    ●王 鋼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辟┐笈懺唬骸叭昙炔惶?,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陶侃雖出身寒門,但身經百戰,是兩晉時代的名將,威望極高。毛澤東就曾這樣講道:“人立身有一難事,即精細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則由小及大,雖為圣賢不難。不然,小不謹,大事敗矣??饲谛∥锒煞ㄕ?,陶桓公是也?!碧栈腹?,就是陶侃,因為他死后獲贈“大司馬”,謚號為“桓”?;?,是什么意思?簡單解釋,就是說這

    作文小學高年級 2022年12期2023-01-05

  • 腌魚里的言傳身教
    人公是晉代的名將陶侃。話說陶侃年輕的時候曾在一個小縣城里做過“魚梁吏”?!棒~梁”是當時捕魚的一種筑堰設施,而陶侃的職責就是負責漁業生產的監管。有一天,陶侃為了孝敬母親,便托人捎了一罐腌魚回家。腌魚送到家里之后,陶侃母親同樣不是滋味,便將腌魚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而且還寫了一封信責備陶侃:“你現在管的是漁業生產,那你這罐腌魚是不是公家的東西?你現在還是個小吏就敢拿公家的東西給我,這對我不僅不是孝敬,反而會讓我更加擔憂啊?!?span class="hl">陶侃出身貧寒,但他的母親知理明義,公私

    清風 2022年12期2023-01-05

  • 陶母退魚
    的影響。東晉名將陶侃少年喪父,家境清貧,和母親相依為命。年輕時,他擔任一個縣管理魚梁的小吏。有一年,漁汛到來,陶侃指揮漁民連夜捕撈,捕獲了很多魚,因為魚量多,他就讓下屬把這些魚腌制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陶侃的一個部下,見他平時生活非常清苦,便拿來一壇腌魚給他吃。陶侃一嘗,覺得非常美味,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就請人帶了一壇腌魚給母親送去。陶母收到腌魚,隨口問捎東西的人:“這壇腌魚要花多少錢?”捎東西的人殷勤地說:“這壇腌魚用得著花錢買嗎?不用,去下面作坊里面

    家教世界·創新閱讀 2022年12期2022-12-30

  • 不覺釋然
    都督八州諸軍事的陶侃率兵到達尋陽。人們議論紛紛,說陶侃準備誅殺庾亮向天下人謝罪。庾亮甚為恐懼,便采用溫嶠的方法,去見陶侃叩拜謝罪。陶侃也很吃驚,說:“庾元規竟然來叩拜我嗎?”不知不覺放心開懷,和他談笑宴飲一整天。人們為什么會以為陶侃準備誅殺庾亮呢?這是因為庾亮委實對“蘇峻之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身為庾太后的哥哥、晉成帝舅舅的他,在庾太后臨朝聽政后,先后任中書監、中書令,擁有大權,于是大施嚴刑峻法。后來,他不聽人勸,執意征流民帥蘇峻入京,進而導致了蘇峻之亂

    做人與處世 2022年10期2022-05-30

  • “日搬百磚”的晉代名將
    陶侃(公于259―334年),字士行,晉代名將,生活在西晉后期到東晉前期,出生于江西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后遷居至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先世無顯赫仕宦,其父陶丹,也僅做過吳國的邊將。陶侃勤于吏職,初為縣吏,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公元313年)任荊州刺史,后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軍事,曾以“日搬百磚”的方式磨礪意志。晉成帝評價他“經德蘊哲,謀猷弘遠”,又因一生清廉勤政,《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贊其“性檢厲,勤于事”。出

    學習與研究 2022年5期2022-05-30

  • “日搬百磚”的晉代名將
    陶侃(公于259―334年),字士行,晉代名將,生活在西晉后期到東晉前期,出生于江西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后遷居至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先世無顯赫仕宦,其父陶丹,也僅做過吳國的邊將。陶侃勤于吏職,初為縣吏,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公元313年)任荊州刺史,后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軍事,曾以“日搬百磚”的方式磨礪意志。晉成帝評價他“經德蘊哲,謀猷弘遠”,又因一生清廉勤政,《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贊其“性檢厲,勤于事”。出

    學習與研究 2022年5期2022-05-25

  • “日搬百磚”的晉代名將
    陶侃(公于259―334年),字士行,晉代名將,生活在西晉后期到東晉前期,出生于江西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后遷居至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先世無顯赫仕宦,其父陶丹,也僅做過吳國的邊將。陶侃勤于吏職,初為縣吏,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公元313年)任荊州刺史,后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軍事,曾以“日搬百磚”的方式磨礪意志。晉成帝評價他“經德蘊哲,謀猷弘遠”,又因一生清廉勤政,《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贊其“性檢厲,勤于事”。出

    學習與研究 2022年5期2022-05-25

  • 惜 物
    鑒》記載了一個“陶侃惜谷”的故事。一次,東晉名將陶侃外出巡視,看見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你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稻子長得好看,便取來玩玩罷了?!?span class="hl">陶侃怒了:“你既不努力種田,竟然還為了玩樂而破壞農民的莊稼!”呵斥完,還把那人抓起來抽打。從此,老百姓在他的治理下都勤懇耕種,愛惜稼穡。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真正懂得生活的人,都是珍惜粒米滴水、片紙一線的,和富足不富足無關,貴在精神。惜物,惜的是物,也是

    百姓生活 2021年6期2021-07-08

  • 陶侃,千年不衰的家道
    馬功勞的荊州刺史陶侃。東晉史上,絕大部分的人物給人印象模糊,哪怕稍有印象的也無非是傻傻的皇帝和精明的權臣。其實,還有很多的名臣名將都可圈可點值得一讀,比如眼前這位陶侃,他為什么能功成名就而又全身而退呢?他為什么能被后人列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呢,這一切,都來源他良好的家教和淳樸的家道。陶侃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全靠母親紡紗織布撫養長大。陶母對孩子要求很高,從小培養孩子要有遠大抱負,經常資助他多出去結交有身份的人。后來陶侃到潯陽縣城做了一名縣吏。有一次,潯陽縣

    領導文萃 2021年11期2021-06-23

  • 陶母封魚
    晉朝人陶侃(kǎn)小時候家里很窮,陶母卻很注重對他品德的培養。后來,陶侃做了一個小吏,有一次他利用負責管理魚塘之便,弄到了一壇好的咸魚,讓人捎給了母親。陶母見后,立即封好咸魚,派家人原物送回,并寫了一封信責備他說:“你作為一個官吏,卻拿了公家的財物給我,不但不能使我滿意,反而增加了我的憂慮??!”此后,陶侃牢記母訓,清廉正直,忠于職守,成為東晉初期的重臣之一。

    小天使·二年級語數英綜合 2020年5期2020-12-23

  • 陶侃何以被稱為“溪狗”
    楊艷如眾所周知,陶侃曾被人稱為溪狗,《世說新語·容止》中記載:“別日,溫勸庾見陶,庾猶豫未能往。溫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見之,必無憂也?!罪L姿神貌,陶一見便改觀,談宴竟日,愛重頓至?!睖貚疋琢寥グ菀?span class="hl">陶侃,庾亮猶豫不決,溫嶠勸其大膽前往,語句中直接稱陶侃為溪狗。陶侃為何被稱為溪狗,學術界各抒己見,大致有兩種觀點,本文試稍加概括。一、對溪族的稱謂陳寅恪先生在他的著名論文《〈魏書·司馬睿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一文中提到,陶侃是少數民族——溪族中的一員

    華夏文化 2020年4期2020-12-01

  • 惜物
    鑒》記載了一個“陶侃惜谷”的故事。一次,東晉名將陶侃外出巡視,看見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你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稻子長得好看,便取來玩玩罷了?!?span class="hl">陶侃怒了:“你既不努力種田,竟然還為了玩樂而破壞農民的莊稼!”呵斥完,還把那人抓起來抽打。從此,老百姓在他的治理下都勤懇耕種,愛惜稼穡。真正懂得生活的人,都是珍惜粒米滴水、片紙一線的,和富足不富足無關,貴在精神。惜物,惜的是物,也是惜自然、惜生活,是對勞動留存一份感恩與尊重。

    中外文摘 2020年23期2020-11-12

  • 武昌剩竹
    ,有一個好官名叫陶侃,他做事公正,待人誠懇。在擔任武昌太守的時候,他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陶侃還善于動腦,注重節約。他看到造戰船時剩下了許多木屑和碎竹料,于是提議把它們都收集起來。碎竹料被做成竹釘,重新用到戰船上,節約了造船的開支。而木屑則在冬天被鋪到雪地上,讓容易打滑的雪路變得好走。大家紛紛稱贊陶侃的這些好點子。陶侃真是一位環保先鋒呀。各位“紅粉”想一想,你們有什么廢棄(fèiqì)物品再利用的好方法可以告訴“紅紅”呢?

    紅領巾·萌芽 2020年8期2020-10-27

  • 沙河街:一代廉吏美名傳
    紀念晉代長沙郡公陶侃的母親禮賢下士而起的名。1947年版《長沙市區圖》分此街西段為沙河街,東段為禮賢街,1971年合稱沙河街。此街因陶侃有“大禹圣人猶惜寸陰,吾人當惜分陰”之語,又名惜陰街。陶侃,宇士行,鄱陽人。以軍功封長沙郡公,拜大將軍。其父陶丹為三國時期名人,官封吳國揚武將軍,為官清廉,可惜死得很早。晉滅吳后,陶氏家道中落,陶侃隨母親湛氏遷廬江郡潯陽(今江西九江)。陶母湛氏賢惠仁義,教子甚嚴。鄱陽人范逵素聞陶侃之名,故其舉孝廉、赴京師之時,特順路投宿拜

    文萃報·周二版 2020年32期2020-09-02

  • 兵不血刃
    而加封他的官職。陶侃知道這件事后,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討伐郭默,一方面寫信給王導,要求他采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州官。難道他殺害宰相,也就讓他當宰相不成!”王導讀了這封信,受到很大的觸動,便派陶侃率軍去討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領兵作戰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非常焦急,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將江州團團圍住。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后難逃性命;想

    閱讀與作文(小學低年級版) 2020年2期2020-05-25

  • 湛氏剪發退魚
    于法東晉人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一個賢淑仁慈、德行高尚的人。她經常告誡陶侃,一定要多與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學習他們的長處。陶侃謹記母親的教誨,虛心向人學習。同郡的范逵是一位賢達之士,陶侃對他很仰慕,與他成了好朋友。一年冬天,范逵有事要去洛陽,途中經過陶侃家時,恰巧天色已晚,他想在陶侃家住下。范逵有仆從多人,還有幾匹馬,而陶侃家房屋小,又缺少糧米。陶侃十分為難,不知如何是好,便去問母親。湛氏聽后,稍稍考慮了一會兒,說:“你只管招呼客人,我自有辦法?!睘榱四軌蚝芎玫?/div>

    老友 2020年4期2020-04-22

  • 亂世能臣陶侃的『逆襲』與『身退』
    名望呢?東晉名將陶侃就是這樣的人物。賢母教子東晉名將、政治家陶侃(259—334年,字士行),豫章郡鄱陽縣(今江西都昌)人,出身貧寒,其父為三國末期的吳國低級軍官,在陶侃幼時便已去世,全家靠母親湛氏紡紗織布維持生計。然而貧窮并沒有限制孤兒寡母的進取心,湛氏鼓勵陶侃努力上進,結交優秀人物。之后,由于陶侃的非凡事功,湛氏被認為是優秀母親的代表,《晉書·列女傳》記載了她的兩則故事。其一,陶侃早年曾被安排看管一處捕魚設施。他將一陶罐腌魚寄送給母親,湛氏卻將腌魚密封

    中華瑰寶 2020年1期2020-01-15

  • 陶侃“日搬百磚”與領導干部能力提升芻議
    強【摘要】本文以陶侃“日搬百磚”這一古代逸聞軼事為背景出發,結合當代領導干部能力建設目標,對領導干部能力提升問題進行思考?!娟P鍵詞】陶侃;日搬百磚;領導干部能力《晉書》卷66《陶侃列傳》記載:東晉陶侃(字士行)任廣州刺史時,閑居無事,每天早上把一百塊甓(砌墻用的方磚)從屋內搬到屋外,晚上再搬回去。旁人見了很奇怪,就向他詢問原因,陶侃回答說:“我雖然人在廣州,但心里卻還是想著中原。要是在這里過慣了安閑舒適的生活,以后就無法擔當重任了。所以我用每天搬磚來鍛煉體

    辦公室業務 2019年10期2019-12-02

  • 陶侃檢厲
    【注釋】①陶公:陶侃,東晉名將。②檢厲:嚴謹,嚴厲。③錄:收集。④正會:正月初一大會僚屬。⑤聽事:也作“廳事”,廳堂。⑥厚頭:厚的竹頭,這里指竹的根節。⑦桓宣武:桓溫,東晉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謚宣武侯。⑧仍當足:竹篙一般有鐵質的足,這里指把竹子連根取用,用竹根代替鐵足。⑨階:舊時官員的品級?!窘褡g】陶侃性情嚴謹、嚴厲,對公事十分勤勉。他任荊州刺史時,命令建造船只的官員把鋸木頭產生的木屑全部收集起來,不論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來,正月初一大會僚屬,恰

    中學生閱讀·初中·讀寫 2019年4期2019-11-13

  • 陶淵明曾祖是這樣“搬磚”的
    搬磚的名人,他叫陶侃。陶侃是江西人,陶淵明是他的曾孫?!稌x書· 列傳第三十六·陶侃》專門記載了陶侃搬磚的事跡:“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其勵志勤力,皆此類也?!薄瓣丁本褪谴u。從全文來看,陶侃在廣州時沒什么事情可做,總是早上把百把塊磚搬到屋外,傍晚又把這些磚搬回房內。別人晨鐘暮鼓,朝花夕拾,只有陶侃朝朝暮暮在搬磚,像一個自己在懲罰自己的西西弗斯。別人看了覺得奇怪——你是不是像劉備一樣髀內肉

    科教新報 2019年1期2019-09-10

  • 陶母退魚
    傷心。[小故事]陶侃是東晉有名的賢臣,從小就勤奮好學,人品極好。陶侃長大后,擔任了管理漁業的小官。這一年,他托人帶回家一壇腌魚孝敬母親。沒想到,母親卻把魚原封不動地讓人退回去,并且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你是國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東西孝敬母親呢?雖然只是一壇腌魚,但也是為政不廉??!”陶侃深深記住了母親的教導,從此他勤政為民,兩袖清風,最終成為了晉朝著名的清官。

    閱讀與作文(小學低年級版) 2019年8期2019-08-27

  • 陶侃運磚頭
    陶侃是東晉時廬江尋陽(今湖北黃梅)人,他原是王敦的部下,后王敦因妒忌陶侃受朝廷重用,便利用職權降陶侃之職,并將他調至廣州當刺史。當時的廣州地區,生產落后,人口不多。陶侃在那里,沒有多少公事可辦,生活很清閑。但陶侃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為了鍛煉身體,磨煉意志,就叫人將一百多塊磚,放在院子里。每天一早,陶侃就把磚搬運到外面去;到了晚上,又把磚搬進屋子里。天天如此,從不間斷。衙門里的人覺得奇怪,就問陶侃為什么這樣做。陶侃笑著說:“我雖然身在南方,但心中仍想收復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9年23期2019-07-15

  • 致知與致用
    一則關于東晉名臣陶侃的故事。陶侃在任荊州刺史之時,要求造船的匠人將鋸木屑收集起來。大家并不知道剌史大人有何用處。當年下大雪,他就用木屑來鋪路,便利通行。運往京城的官用竹子往往不要竹頭,陶侃就讓監督伐竹的官員把竹頭留下,因為竹頭堅硬,制造兵船時正好可以削制成好竹釘。堆積如山的竹頭,在后來桓溫討伐蜀國時都派上了用場。這便是陶侃格物致知、以知致用的精神。(摘自《讀者》)

    公務員文萃 2019年4期2019-07-12

  • 陶侃的故事
    文法學院 高建軍陶侃(259-334),字士行,廬江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人,東晉大臣。陶侃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里非常貧困,他與母親相依為命。陶侃很有志氣,品格也很高尚,工作上勤勤懇懇,大家都特別看重他。陶侃文武全才,曾經參與平定叛亂,立下大功。他后來做了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很受老百姓歡迎。下面講幾個關于他的小故事。禁止賭博陶侃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做事又勤奮嚴謹,對工作的要求很嚴格。他在上班時間,總是盡可能找事情做,不讓自己有一刻閑暇。在他的嚴格管

    小學生必讀(高年級版) 2019年4期2019-07-08

  • 致知與致用
    一則關于東晉名臣陶侃的故事。陶侃在任荊州刺史之時,要求造船的匠人將鋸木屑收集起來。大家并不知道刺史大人有何用處。當年下大雪,他就用木屑來鋪路,便利通行。運往京城的官用竹子往往不要竹頭,陶侃就讓監督伐竹的官員把竹頭留下,因為竹頭堅硬,制造兵船時正好可以削制成好竹釘。堆積如山的竹頭,在后來桓溫討伐蜀國時都派上了用場。這便是陶侃格物致知、以知致用的精神。(檬 男摘)

    讀者 2019年4期2019-01-28

  • 侃母教子
    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湛氏是我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與孟母、歐陽母、岳母一起被尊為我國古代“四大賢母”。她那出色的言傳身教常使人感動得潸然淚下?!队讓W》云:“侃母截發以筵賓。村媼殺雞而謝客。此女之賢者?!边@“侃母”,指的就是這位偉大的母親。湛氏出生于三國時期吳國的新淦縣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縣金川鎮)。16歲那年,因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嫁給吳國揚武將軍陶丹為妾。生下陶侃沒幾年,丈夫陶丹便病逝。從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由于孤苦無依,湛氏只好攜帶幼小的侃兒由潯陽(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9年3期2019-01-23

  • 陶侃以貌識人
    這是一種個性,而陶侃卻持反對態度。在他看來,真正的人才,除了具備豐富的學識外,必須時刻以健康向上的外在形象示人。有人鼎力向陶侃推薦一位青年才俊,陶侃雖然對其有所耳聞,甚至還讀過他的文章,的確不錯。但因為對此人并不了解,他決定登門看看。當陶侃微服步入青年的居室時,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鼻而來,床上的被子已經臟得分不清顏色, 房間內到處堆放著書籍,紙張散落一地。而這位讀書人更是蓬頭垢面,不知多長時間沒有打理自己了??吹竭@種情況,陶侃什么都沒說,嘆了口氣就轉身離開了。

    做人與處世 2019年23期2019-01-15

  • 賢明的陶母
    斷發助子東晉大將陶侃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有遠大的志向,但是他家卻非常貧窮,處在社會底層。他與母親湛氏一起艱難度日,在正常情況下,陶侃很難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的生活出現了轉機。故事是這樣的。陶侃的同郡,有一位大名人叫范逵,是一個很有社會地位的人。那年冬天,范逵外出,趕上下大雪,他便就近到陶侃家投宿。當時,天氣寒冷到了極點,而陶家家徒四壁,一無所有,范逵的隨從又很多,招待客人成了一個大難題。一方面,陶侃很想結識這樣的大人物,作為自己未來

    小學生必讀(高年級版) 2019年10期2019-01-11

  • 大將軍重小細節
    華晉朝著名大將軍陶侃任荊州刺史時,需要造一批戰船。他經常去檢查工作,發現地上散亂地扔著許多竹頭和木屑,于是吩咐下人儲藏起來。有人不解,認為他太小氣。冬季,大雪過后路滑難行,陶侃就讓人把木屑取出來鋪在路上,這時嘲笑陶侃的人才明白他的用意。后來,軍事家桓溫伐蜀時,急需造一批大船,卻沒有釘船用的竹釘,陶侃聽說后,就把儲存起來的竹頭竹尾拿出來,做成釘子送去。陶侃位居高官,卻十分體諒百姓的疾苦。一次,他外出巡視,發現有人手里拿著一捆還沒有成熟的稻穗,就問他要這稻穗干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12期2018-12-12

  • 《晉書》陶侃“折翼”之夢與“窺窬之志”探賾
    : 傳世《晉書·陶侃傳》所記陶侃的“折翼”之夢以及與之相關的“窺窬之志”,其文本來源並非正史,而是劉宋時代劉敬叔撰著的志怪小説《異苑》?!懂愒贰?span class="hl">陶侃“窺窬折翼”的故事原型,雖然出自東晉王隱《晉書》,但通過細緻比勘可以發現二者在文本細節與表達旨趣上的巨大差異。從王隱《晉書》到劉敬叔《異苑》,“夢翼”故事經過了層累的改造與擴充,其變化與晉宋時代上下游荊揚之爭的嚴峻現實若合符節,反映了六朝小説作爲“史官之末事”所透露出的時代與社會意識信息。唐修《晉書》對陶侃傳記

    中華文史論叢 2018年2期2018-09-06

  • 勤儉節約的季文子
    們來了解一下吧!陶侃惜谷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辟┐笈懺唬骸叭昙炔惶?,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選自《資治通鑒》)【譯文】陶侃曾經外出游歷,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的,隨便取來玩玩罷了?!?span class="hl">陶侃非常生氣地對他說:“你既不努力種田,竟然還為了玩樂而破壞農民的莊稼!”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從此老百姓都勤懇耕

    作文評點報·小學五、六年級 2018年32期2018-05-18

  • 精神考古與靈魂重鑄
    篇歷史小說《名將陶侃》1,讀罷啟發感觸良多。陶侃(259—334),祖籍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曾祖。作為晉朝的名將,陶侃為東晉政權的建立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唐德宗時,他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宋徽宗時,又被奉為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該書將陶侃的生平功績與兩晉興亡的歷史進程結合起來穿插敘寫,在塑造陶侃這一歷史人物的同時,較為全面真實地展現了晉代政治傾軋的歷史場景與人性本相,讀來不禁讓人掩卷而思。有關兩晉的歷史小說,此前已有明代楊爾曾

    創作評譚 2017年4期2017-08-30

  • 陶母還魚責子
    陶侃(kǎn),是東晉有名的賢臣,從小就勤奮好學,人品極好。陶侃父親早死,幼年家境貧寒,母親湛(zhàn)氏靠織布供他讀書,很重視陶侃的品德修養。陶侃年輕時在江西潯陽縣當縣吏,監管捕魚之事。有一年,他托人帶回家一壇腌魚孝敬母親。沒想到,母親卻把魚原封不動地讓人退回去,并且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你是國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東西孝敬母親呢?雖然只是一壇腌魚,但也是為政不廉??!你以為我會高興嗎?你這是在增添我的憂慮呀!”陶侃深深記住了母親的教導,從此他勤政

    小天使·五年級語數英綜合 2017年3期2017-04-25

  • 大將軍,小細節
    陶侃是晉朝著名的大將軍,從軍四十載,威震疆場,雖然名聲顯赫,卻不僅僅是靠打勝仗贏來的。陶侃為人謙虛謹慎,事無巨細,對生活中的小細節也同樣用心。有一年,陶侃在荊州任刺史。當時正在造一批戰船,陶侃便經常去檢查工作。他發現,造船時剩下許多竹頭和木屑散亂地扔在地上,于是就吩咐手下人仔細地撿了儲藏起來。當時有人不理解,認為堂堂刺史太小氣,也有人偷偷取笑刺史大人吝嗇。冬季大雪,雪后結冰路滑,陶侃就叫人把木屑取出來鋪在路面上,讓過往行人安全行走,這時嘲笑陶侃的人才明白了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小學版 2016年42期2017-03-06

  • 大將軍小細節
    代連華陶侃是晉朝著名的大將軍,從軍四十載威震疆場,雖然名聲顯赫,卻不僅僅是靠打勝仗贏來的。有一年,陶侃任荊州刺史時,需要造一批戰船,陶侃便經常去檢查工作。他發現造船時,剩下的許多竹頭和木屑散亂一地,便吩咐手下撿了儲藏起來。當時有人不理解,認為堂堂刺史太小氣、吝嗇。趕上那年冬季下大雪,路面結冰,陶侃叫人把木屑取出來鋪在路面上,過往行人可以安全行走,這時嘲笑陶侃的人才明白了刺史的用意。后來,桓溫伐蜀時,急需造一批大船,但沒有釘船用的竹釘,陶侃聽說后,就把儲存起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8期2016-09-19

  • 陶母教子
    祖、東晉開國元勛陶侃之母,以教子有方和寬厚待人稱道于世?!稌x書·陶侃母湛氏傳》中記載的陶母“教子惜陰”“截發筵賓”“送子三土”“退鲊責子”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队讓W瓊林》有:“侃母截發以筵賓。村媼殺雞而謝客。此女之賢者?!碧漳刚渴鲜侨龂鴷r期吳國人,16歲那年,嫁給吳國揚武將軍陶丹。三國歸晉后,家道沒落,便舉家從鄱陽遷往廬江潯陽 (今九江),不久陶丹便因病去世。陶母湛氏以紡織謀生,供年幼的陶侃讀書。湛氏小時候盡管只受過一點啟蒙教育,但深知讀書的重要,因而

    志苑 2016年3期2016-08-02

  • 陶侃母湛氏:貧寒母親的教子經
    的作用。東晉名將陶侃的勤懇正直,與其母親的教誨分不開。陶侃小時候,家境貧寒,陶侃的母親湛氏靠紡織掙錢補貼家用。陶侃年輕時任尋陽縣吏,在監察漁政時,拿了一缸子鲊魚送給母親。湛氏立即退回鲊魚,并修書一封,責備陶侃:“你身為縣吏,拿公家的東西送給我,不僅不能使我受益,反而增添我對你的憂慮?!臂蛾栃⒘跺釉杷拊?span class="hl">陶侃家中,當時正值大雪,湛氏撤出自己鋪的新草墊剁爛,喂范逵的馬匹;又悄悄剪掉自己的頭發,用所換的錢買來酒肉飯菜招待客人。范逵知道后,感嘆道:“只有這樣的母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9期2016-05-14

  • 明鑒勤政 ——陶侃
    明鑒勤政 ——陶侃陶侃曾任荊州刺史、侍中、太尉等職,為晉朝一代名將。他青少年時期家境貧寒,由母親湛氏撫育成人,自幼學習刻苦,事母至孝,名聞鄉里。②青年時期,陶侃在潯陽縣里任一名小官吏,管理魚塘。陶侃家境不好,很少吃到魚肉葷腥。一次,大家把從魚塘捕撈的魚腌制了一批分掉了。③陶侃拿著魚高興地回家,母親問清魚的來歷后,嚴厲地說:“你拿公家的東西還面有喜色,為娘很是擔憂?!?span class="hl">陶侃知錯,趕忙下跪請求母親原諒。④陶侃任武昌太守后,發現市場蕭條,經了解是因近年江上盜匪猖

    黨員干部之友 2015年4期2015-12-29

  • 大將軍陶侃節儉愛民
    代連華陶侃是晉朝著名的大將軍,從軍四十載威震疆場,雖然名聲顯赫,卻不僅僅是靠打勝仗贏來的。陶侃為人謙虛謹慎,事無巨細,對生活中的小細節也同樣用心。 有一年,陶侃在荊州任刺史,需要造一批戰船,陶侃便經常去檢查工作。他發現造船時,剩下許多竹頭和木屑散亂地扔在地上,于是就吩咐手下人仔細地撿起儲藏起來。當時有人不理解,認為堂堂刺史太小氣,也有人偷偷取笑刺史大人吝嗇?!昂笳龝?,積雪始晴,聽事前余雪猶濕,于是以屑布地”。冬季大雪,雪后結冰路滑,陶侃就叫人把木屑取出來鋪

    文史月刊 2015年10期2015-11-20

  • 陶侃:節儉不是吝嗇,是遠見
    陳甲取陶侃知名度不高,但他有位非常著名的重孫子——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其實,陶侃也是位名將:唐德宗年間,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宋徽宗時期,為古代七十二位名將建廟,陶侃名列其中。更為難得的是,陶侃完全是靠個人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爬上高位的。也許是自幼飽嘗生活艱辛的緣故,無論于公于私,陶侃都十分節儉。陶侃任職荊州刺史時,一次外出巡游,看到有人拿著一把還未成熟的稻谷把玩。當即詢問:“這稻谷還沒熟,你拿它干啥?”那人說:“走路上看到的,就采下來玩玩?!?span class="hl">陶侃厲聲斥責: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17期2015-10-22

  • 陶母的教子智慧
    祖、東晉開國元勛陶侃之母,以教子有方和寬厚待人稱道于世。她與孟母、歐母、岳母齊名,一同被尊稱為“四大賢母”?!稌x書·陶侃母湛氏》中記載的陶母“教子惜陰”“截發延賓”“送子三土”“退鲊責子”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湛氏小時候盡管只受過一點啟蒙教育,但深知讀書的重要,因而省吃儉用,以自己紡紗織布的微薄收入供兒子讀書。有一個下雨天,由于家無斗笠、雨傘,陶侃沒法上學,便蹲在母親的織布機旁玩。陶侃眼睛盯著穿來穿去的梭子,甚是好奇。湛氏停下織布機,把小陶侃拉到身邊,讓

    中華家教 2015年9期2015-09-10

  • 大將軍,小細節
    代連華陶侃是晉朝著名的大將軍,從軍四十載威震疆場,雖然名聲顯赫,卻不僅僅是靠打勝仗贏來的。陶侃為人謙虛謹慎,事無巨細,對生活中的小細節也同樣用心。有一年,陶侃在荊州任刺史,需要造一批戰船,陶侃便經常去檢查工作。他發現造船時,剩下許多竹頭和木屑散亂地扔在地上,于是就吩咐手下人仔細地撿了儲藏起來。當時有人不理解,認為堂堂刺史太小氣,也有人偷偷取笑刺史大人吝嗇?!昂笳龝?,積雪始晴,聽事前余雪猶濕,于是以屑布地”。冬季大雪,雪后結冰路滑,陶侃就叫人把木屑取出來鋪在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15年5期2015-05-25

  • 大將軍重細節
    代連華陶侃是晉朝著名的大將軍,從軍四十余載,威震疆場。有一次,陶侃督造一批戰船。他經常去檢查工作,發現造船時剩下的許多竹頭和木屑等,散亂地堆在地上,就吩咐手下人仔細地撿起儲藏起來。當時有人不理解,認為他太小氣。冬季下大雪,雪后結冰路滑,陶侃就叫人把木屑取出來鋪在路面上,過往行人走起路來就安全多了,這時,嘲笑陶侃的人才明白了他的用意。后來,桓溫伐蜀時,急需造一批大船,結果沒有釘船用的竹釘。陶侃聽說后,就把儲存起來的竹頭拿出來,做成釘子用來造船。(適用話題:細

    中學生閱讀(初中版) 2015年7期2015-03-28

  • 陶侃倡儉治奢靡
    錢國宏廉腐史鑒陶侃倡儉治奢靡文 錢國宏李商隱詩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鼻趦€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歷朝歷代,都涌現出了很多帶頭勤儉的官員。東晉的名將陶侃便是其中的一位。陶侃生于寒門家庭,受母親湛氏的影響,陶侃自幼便養成了勤儉的習慣。公元303年,朝廷派兵到荊州平叛,陶侃投筆從戎,參與平叛。由于陶侃作戰勇猛,積功累至荊州刺史。統領荊州的軍政要務之后,陶侃發現當時的社會風氣很是奢靡:大小官員們整天東宴西請,飲酒空談,連政事都荒廢了,

    預防職務犯罪???2015年5期2015-02-12

  • 什么是問題的最好答案?
    的事業。東晉名臣陶侃早年曾是一名縣吏。一次,一位家里很有勢力的同事托陶侃幫忙辦點事,因為違反朝廷法令而被陶侃拒絕了。同事被拒絕之后,又氣又惱,不僅四處散播陶侃受賄的謠言,而且常常在辦公地點當著眾人的面對陶侃冷嘲熱諷,讓陶侃大為頭疼。這一年,縣里發生旱災,同事對陶侃的攻擊也逐漸升級,親朋好友甚至勸陶侃干脆不干縣吏了,沒必要生這份閑氣。然而,陶侃還是選擇咬緊牙堅持了下來。過了一段時間,上司因為縣里旱災的事情找陶侃了解具體情況,陶侃詳細地向上司說明了這次旱災的起

    公務員文萃 2014年8期2014-08-28

  • 節儉有方
    派兵到荊州平叛,陶侃投筆從戎,因作戰勇猛,積功累至荊州刺史。陶侃出身寒門,受母親湛氏影響,自幼養成勤儉習慣。統領荊州的軍政要務之后,陶侃發現當時的社會風氣很是奢靡:大小官員們整天東宴西請,飲酒空談,連政事都荒廢了,有的衙門一連數周不升堂……鑒于這些情況,陶侃到任后便大刀闊斧地整飭奢侈浪費之風。陶侃以身作則,對各級官衙的日常用度開支都做了“硬性規定”,超標部分由地方長官自己解決;衙署們處理完公事,可以到農田勞作,進一步減輕農民的負擔。由于陶侃身體力行,荊州地

    文史月刊 2014年1期2014-07-03

  • 陶侃與東晉政權
    710062)陶侃作為東晉初年政壇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歷來頗受研究者注意。清代學者趙翼,在對于陶侃的評價上見解獨到,認為史家僅就“折翼之夢”而判陶侃有“不臣之心”頗為失當。[1]而近現代史家的研究重點則大都集中在東晉初年的 “陶王之爭”、“陶庾之爭”,或者以上二者置于“荊揚之爭”這一大的政治環境之下來分析東晉初年政局變化,成果豐碩。[2]筆者則試圖站在陶侃的角度,通過關注其政治生涯中的四個片段,分析陶侃在東晉初年政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陶侃與“華軼之變”陶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4-10

  • “草根”陶侃的奮斗史
    家的人物,東晉的陶侃就是其中之一。說起陶侃的成功,首先要歸功于他的母親。陶母湛氏對兒子的教育煞費苦心。有一次,同郡孝廉范逵遇大雪寄居陶家。陶家貧窮無法招待貴客,陶侃一籌莫展。陶母毅然剪掉頭發換了錢,還揭開床鋪,把御寒的稻草取出喂范逵的馬。要知道,古代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截發留賓是一種相當于毀身紓難的做法。陶母因此與孟母、歐陽母、岳母一起被尊為中國古代“四大賢母”。范逵被陶家母子感動,向廬江太守張夔推薦了陶侃,這是陶侃走上仕途的開始??墒?,陶侃出身寒

    高中生·青春勵志 2014年4期2014-03-13

  • 陶淵明夢中的仕途圣殿——以陶侃為心中的偶像
    姓名,但如果提到陶侃,可能就沒幾個人知曉了。要說陶侃,那也是一個奇人,對于東晉王朝而言,他要比陶淵明重要得多?!稌x書·陶侃傳》記載:“曾祖父陶侃,為東晉重臣,曾任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諸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進贈大司馬,卒謚桓。祖父陶茂,為武昌太守?!备赣H也曾出仕,但并不以出處為意,或許有點隱逸思想。大概到了淵明父輩時,家道已趨落;而到他出生后,更是每下愈況。陶侃可以說是一個開國元勛,一代功臣,在那個士庶之間壁壘深阻的門閥政治時代,以自己寒微的出身

    文教資料 2012年6期2012-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