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竇入路

  • 跗骨竇入路結合逆骨折損傷機制復位與傳統入路術式治療
    ]?,F針對跗骨竇入路結合逆骨折損傷機制復位手術的應用情況進行臨床分析,相關內容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濟南市南山人民醫院收入的90 例跟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 例。觀察組患者男性23 例,女性22 例;年齡36.4~77.0 歲,平均年齡(56.95±2.90)歲。對照組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年齡36.3 歲~77.7 歲,平均年齡(57.27±1.60)

    中華養生保健 2023年17期2023-09-14

  • 跗骨竇與擴大倒“L”入路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的發展,經跗骨竇入路治療逐漸應用于臨床,該入路可有效避免部分切口并發癥,但外側壁顯露困難,故入路的效果還需臨床實踐探討[3]。本研究旨在比較跗骨竇與擴大倒“L” 入路治療跟骨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探討跟骨骨折術后發生深部感染的危險因素,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江西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本院)治療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接受切開復位手術治療;(2)閉合性新鮮骨折;(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3年16期2023-08-25

  • 跗骨竇入路平樂郭氏正骨旋撬法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6-8]。跗骨竇入路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種治療跟骨骨折的手術入路,可有效避免上述并發癥的發生[9-11];該入路可清晰顯露距跟后關節面,但對于跟骨體部的顯露有限,可能會影響跟骨體部畸形的矯正。目前臨床對于跟骨體部畸形的矯正方法并不成熟。為了探索更佳的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方法,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們采用跗骨竇入路平樂郭氏正骨旋撬法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并對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了觀察,現報告如下

    中醫正骨 2023年4期2023-06-28

  • 跗骨竇入路結合圍手術期中醫藥干預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
    式不同分為跗骨竇入路組和外側L形入路組,經跗骨竇入路組40例,經外側L形入路組4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單側跟骨閉合性骨折;②關節面受損,屬于SandersⅡ~Ⅲ型,需要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患者;③年齡20~70歲;④至少能堅持一年隨訪。排除標準:①多發傷、復合性外傷患者;②下肢開放性骨折,同時神經、血管受損

    中國醫藥科學 2023年2期2023-02-21

  • 經跗骨竇入路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
    文獻報道經跗骨竇入路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3][4]。本研究對2017年6月~2020年12月我科采用經跗骨竇入路內固定和經典外側L形切口入路內固定治療的48例跟骨骨折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兩種入路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病例資料納入標準:①年齡18~70歲;②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③單側新鮮骨折。排除標準:①不能獨立完成評估問卷;②病理性骨折;③伴神經損傷;④手術部位存在軟組織感染;⑤伴發同側足、踝部骨

    健康之友 2022年23期2023-01-24

  • 神經內鏡輔助下經鼻蝶竇入路手術對垂體瘤PRL、HGH及ACTh水平的影響
    鏡輔助下經鼻蝶竇入路手術及顯微鏡輔助下經鼻蝶竇入路手術治療垂體瘤對泌乳素(prolactin,PRL)、生長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垂體瘤提供參考。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垂體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MRI 檢查確診為垂體瘤[3];②均

    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2年10期2022-11-12

  • 神經內鏡和顯微鏡經鼻腔蝶竇入路治療GH型垂體腺瘤患者的效果對比*
    腺瘤,經鼻腔蝶竇入路為其主要手術方式,但受蝶竇解剖結構的影響,術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組織損傷,增加手術難度[1]。研究顯示,選擇合適的經鼻腔蝶竇標準化操作方式可有效避免術中損傷[2]。顯微鏡經鼻腔蝶竇入路因其具有操作簡單、正常腦組織干擾小的優點,已成為垂體腺瘤首選治療方式,但該手術主要采用管狀視野,照明局限,影響術者對垂體腫瘤全貌的觀察,導致腫瘤切除不完全[3-4]。神經內鏡經鼻腔蝶竇入路具有多視角觀察、高強度照明的特點,能否有效延續顯微手術優勢,同時彌補其

    中國醫學創新 2022年21期2022-09-13

  • 傳統外側L形入路和跗骨竇入路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比較
    形入路和跗骨竇入路。傳統外側L 形入路能夠為手術操作提供很好的視野,術者能夠在直視下復位移位骨折塊,但該術式的并發癥發生率相當高,如傷口愈合并發癥、深部感染、腓腸神經損傷和距下關節炎等[1]。由于這些問題,研究者對跟骨骨折的小切口手術產生了興趣,跗骨竇入路試圖將軟組織創傷降至最低,實現良好的骨折復位的同時降低了手術并發癥的風險。但該方法也存在技術難度大、骨折部位可視化差、操作困難等問題[2]。本研究旨在比較傳統外側L 形入路和跗骨竇入路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

    中國醫學工程 2022年4期2022-05-01

  • 跗骨竇入路螺釘固定與經皮撬撥復位固定在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案[2]。跗骨竇入路螺釘固定和經皮撬撥復位固定較傳統手術具有切口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可有效改善患者足部功能,緩解臨床癥狀,近年來受到患者和醫生的青睞[3]。鑒于此,本研究將重點分析跗骨竇入路螺釘固定和經皮撬撥復位固定治療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上蔡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門診單雙號分為A組(單號)和B組(雙號),各43例。A組中男26例,女17例;

    河南醫學研究 2021年35期2021-12-21

  • 外側撐開技術聯合跗骨竇入路微創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
    生[2]。跗骨竇入路是跟骨骨折最常用的手術入路之一[3],與傳統“L”形入路相比,該入路發生創面感染、皮膚壞死、鋼板及骨外露等并發癥較少[4],為了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跗骨竇入路為代表的手術方案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5]。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對粉碎的跟骨骨折進行復位時,直接撬撥常難以恢復跟骨正常的高度、寬度及長度,并且沒有合適支點的撬撥會使骨折嵌插進一步加重,不利于跟骨關節面的復位及跟骨形態的恢復。本研究收集2016 年6 月~2018 年6 月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21年5期2021-11-05

  • 經跗骨竇入路復位鋼板內固定術式用于跟骨骨折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
    ,本文對經跗骨竇入路復位鋼板內固定術式用于跟骨骨折治療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宿遷第一人民醫院70例跟骨骨折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依照摸球法分組,各35例。研究組年齡59~86歲,平均(71.19±2.12)歲;男23例,女12例;Sand-ers分型:Ⅱ型17例;Ⅲ型16例;Ⅳ型2例,受傷后至手術平均時間(5.33±1.24)d。對照組年齡59~86歲,平均(71.13±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61期2021-10-20

  • 經跗骨竇入路微創鋼板與螺釘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療效對比分析
    6-7]。跗骨竇入路已被廣泛認可為跟骨關節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常規手術入路[8]。盡管跗骨竇入路方法可良好暴露跟距后關節和距骨側壁,但傷口并發癥的高發生率已被廣泛報道[9-10]。近年來,使用微創外科手術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已成為普遍趨勢,包括跗骨竇入路術,可伸展的外側入路術,經皮固定和關節鏡輔助固定[11-12]。跗骨竇入路術提供較小的切口并直接可視化距后關節[13]。許多研究表明,跗骨竇入路術和可伸展的外側入路術的放射線照相結果相似,跗骨竇入路術的傷

    中國骨與關節雜志 2021年9期2021-10-17

  • 鎖定鋼板經跗骨竇入路治療跟骨骨折療效分析
    癥,因此經跗骨竇入路治療跟骨骨折被提出并逐漸采用[5-6]。本研究收集我院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鎖定鋼板經跗骨竇入路與經外側擴大“L”入路治療的跟骨骨折病人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2種手術方式的臨床療效。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鎖定鋼板經跗骨竇入路與經外側擴大“L”入路治療的跟骨骨折病人共62例,男44例,女18例,年齡24~55歲,平均(34.2±3.6)歲。根據病史、癥狀、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21年9期2021-10-15

  • 竇入路顯微手術治療海綿竇腦膜瘤臨床療效
    硬膜外入路和蝶竇入路[3]。硬膜外入路比較方便,更容易分辨顱神經的具體方向,亦可有效減少顱內感染的發生[4]。蝶竇入路手術已成為海綿竇腦膜瘤的主流技術,該方法可與影像學融合,減少顱內感染[5]。本研究旨在探討蝶竇入路顯微手術治療海綿竇腦膜瘤的臨床療效?,F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海綿竇腦膜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硬膜外入路組與蝶竇入路組,每組各40例。海綿竇腦膜瘤手術適應證

    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 2021年5期2021-10-12

  • 跗骨竇入路與外側L形切口入路治療單側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療效比較
    念的普及,跗骨竇入路應運而生,該入路通過小切口復位內固定,大大減少了手術創傷[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1月筆者醫院骨科收治的86例單側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臨床資料,比較跗骨竇入路、外側L形切口入路對其治療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入路方式的選擇提供參考。臨床資料1 一般資料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有明確創傷史,經X線片、CT掃描+三維重建證實為單側跟骨骨折;(3)確診為SandersⅡ、Ⅲ型;(4)術后定期接受

    創傷外科雜志 2021年8期2021-08-18

  • 微創跗骨竇入路手術對跟骨骨折患者足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
    應用,微創跗骨竇入路手術也逐漸應用于該病的治療中,且因其具有創傷面積小、 術后易恢復等特點而被患者青睞,但臨床上關于該術式的療效尚有爭議。 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70 例跟骨骨折患者為對象,旨在探討微創跗骨竇入路手術對患者足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收治的70 例跟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 將行外側L 形切口內固定手術治療的35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 將行微創跗骨竇入路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1年19期2021-08-10

  • 跗骨竇入路微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的效果觀察
    指出,采用跗骨竇入路法對跟骨骨折患者進行微型鋼板內固定術的效果較為理想[1]。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觀察采用跗骨竇入路法對跟骨骨折患者進行微型鋼板內固定術的效果。1 資料及方法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是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間重鋼總醫院收治的50 例跟骨骨折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在參照組患者中,有女11 例,男14 例;其中跟骨骨折Sanders 分型為Ⅱ型的患者有12 例,為Ⅲ型的患者有13 例;其平均病程為(

    當代醫藥論叢 2021年8期2021-04-29

  • 跗骨竇入路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患者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跗骨竇入路憑借微創特點逐漸被臨床應用于鋼板內固定術治療中,可在減小手術切口的同時,保證手術的治療效果,備受患者青睞[5]。本文擬就跗骨竇入路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患者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1 手術治療目標無論外側切口L形入路內固定還是跗骨竇入路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患者,其最終的治療目標如下:(1)解剖復位,恢復跟骨距下關節面平整,對促進手術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復位狀況與疾病預后存在密切關聯;(2)恢復正常跟骨的Bohler角、Gissane角;(3)確保手

    醫療裝備 2021年6期2021-04-04

  • 跗骨竇入路克氏針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
    ,我科采用跗骨竇入路克氏針內固定治療36例跟骨骨折患者,療效滿意,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本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齡28~72歲。左足15例,右足21例。均為閉合骨折。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6例,Ⅲ型10例。全身情況較好、局部腫脹輕者可行急診手術;腫脹嚴重者術前予以抬高患肢、彈力繃帶包扎、局部冷療等治療,待腫脹消退后再行手術。傷后至手術時間6 h~4 d。1.2 手術方法腰麻或全身麻醉?;颊呓扰P位。自外踝尖腓骨肌腱上緣,向

    臨床骨科雜志 2021年1期2021-03-08

  • 足跟后方聯合跗骨竇入路小切口切開復位接骨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閉合性骨折
    跟后方聯合跗骨竇入路小切口切開復位接骨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閉合性骨折患者,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西電集團醫院骨科收治的22 例(27 足)跟骨閉合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7例21足,女性5例6 足;年齡17~62 歲,平均(40.34±5.32)歲;骨折類型:Sanders Ⅱ型4 例4 足,Sanders Ⅲ型16 例20 足,Sanders Ⅳ型2例3足;致傷原因:交通事故

    海南醫學 2020年23期2020-12-26

  • 探討跟腱外側旁切口與跗骨竇入路聯合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臨床療效
    側旁切口與跗骨竇入路聯合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能在不剝離皮瓣的情況下降距下關節、骰關節顯露,在直視下對關節面骨折塊進行復位及固定,手術效果良好。本文我院比較了跟腱外側旁切口與跗骨竇入路聯合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效果,具體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從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入院時間為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間)中選取50例作為觀察對象(本次觀察已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根據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0年21期2020-11-11

  • 傳統外側擴大“L”型切口與骨竇入路治療跟骨骨折臨床效果分析
    L”型切口和骨竇入路,關于這兩種術式的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爭議[3]?;诖?,本文對88例跟骨骨折患者分組采用傳統外側擴大“L”型切口內固定治療和跗骨竇入路內固定治療,比較療效及安全性,旨在為臨床治療跟骨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案提供參考。結果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A組和B組,各44例。所有患者均經CT、MRI等影像學確診為新鮮跟骨骨折,均為單側骨折,且均自愿簽署知情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0年15期2020-08-06

  • 經跗骨竇入路治療跟骨骨折探討
    [1]。經跗骨竇入路治療方式是近年來骨科治療較為推崇的技術之一,對比常規化的治療方式,這種治療的優點較多,術后創傷少,因此被廣為使用。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6例,將其按照隨機分組方式(結合患者意愿)進行對比手術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就診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6例,將其按照隨機分組方式(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34期2020-07-24

  • 經跗骨竇入路和外側L形切口入路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
    理負擔。經跗骨竇入路能夠清晰暴露距下、跟骰關節,方便復位、固定,療效良好,可減少術后并發癥[1]。本研究對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科采用經跗骨竇入路和外側L形切口入路內固定治療的96例跟骨骨折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兩種術式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納入標準:① Sanders Ⅱ、Ⅲ型骨折; ② 單側閉合骨折;③ 年齡18~70歲;④ 隨訪時間≥12個月。排除標準:① 伴足踝部其他骨折;② 病理性骨折;③ 伴神經損傷

    臨床骨科雜志 2020年3期2020-07-02

  • 跗骨竇入路微創鋼板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跟骨鋼板經跗骨竇入路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5]。我院2012年6月~2018年1月經跗骨竇入路采用微創鋼板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23例(137足),療效滿意,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123例,男102例,女21例。年齡13~72歲,(42.0±12.0)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55例,交通意外傷34例,摔傷20例,其他14例。左側60例,右側49例,雙側14例。均為閉合骨折。行跟骨側軸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20年6期2020-06-23

  • 跗骨竇入路與外側L形入路治療跟骨骨折的優劣差異分析
    此微創手術跗骨竇入路漸漸成為治療該病癥的首選方式[1]。本文為跟骨骨折使用跗骨竇入路與外側L形入路兩種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并對治療結果進行分析,具體結果見下文報道。1 資料和方法1.1 臨床資料采用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納入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兩個組別,對照組44 例,研究組44 例。對照組中,男女人數分別為22 例、22 例;年齡區間是23 歲至59 歲,年齡平均值(37.12±4.23)歲;墜落傷、交通事故傷、跌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99期2020-05-07

  • 跗骨竇入路微型鋼板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
    ,我科采用跗骨竇入路微型鋼板和經典外側擴大L形入路聯合鋼板內固定治療90例跟骨閉合骨折患者,比較兩種方法的療效,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納入標準:①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② 既往無足部或足踝部手術病史;③ 無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糖尿病等影響骨折愈合的疾病。排除標準:① 開放跟骨骨折;② 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③ 不能積極配合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④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⑤ 血液性疾病和惡性腫瘤患者。本組90例,按照手術方式不同分為觀

    臨床骨科雜志 2020年1期2020-03-04

  • 經跗骨竇入路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對切口愈合時間及并發癥的影響
    并發癥。經跗骨竇入路復位鋼板內固定對于軟組織不會造成嚴重損傷,且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較少,相較“L”狀切口入路其優勢更為突出[3]。本研究現將經跗骨竇入路復位鋼板內固定用于跟骨骨折治療,分析其對患者切口愈合時間與并發癥的影響?,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2例,分組采用隨機數表法,分兩組均41例。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20 ~64 歲,平均年齡(42.67±5.06)歲;骨

    中國療養醫學 2020年2期2020-01-08

  • 兩種入路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療效觀察
    ;而近年來跗骨竇入路因創傷小而得到推廣。筆者回顧性分析使用該兩種手術入路的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資料1 一般資料2012年3月—2017年2月于筆者科室行手術治療的72例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其中跗骨竇入路組共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左足18例,右足16例;年齡74~26歲,平均43.4歲。外側擴大“L”型入路組38例,男性30例,女性8例;左足17例,右足21例;年齡72~27歲,平均43.1歲。所有患者中道路交通傷11例(其中4例有

    創傷外科雜志 2019年6期2019-07-15

  • 經跗骨竇入路微創治療跟骨骨折的效果觀察
    斷進步,經跗骨竇入路微創治療逐漸在臨床上推廣使用,其治療效果較好。本文以我院84例跟骨骨折患者為觀察對象,探討經跗骨竇入路微創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效果?,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接受外側“L”形切口治療的42例為對照組,另42例接受經跗骨竇入路微創治療的患者為干預組。其中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31~58(43.61±3.35)歲;Sanders分型:

    微創醫學 2019年1期2019-03-22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圍手術期護理對策及效果評價
    除;經單鼻孔蝶竇入路臨床上將自人體顱內垂體前葉至后葉,加之顱咽管部位上皮殘余的細胞所發生的腫瘤統稱為顱內垂體瘤。青壯年為垂體瘤高發人群,不僅嚴重影響著廣大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且對每位患者的自身生長發育,甚至生育功能都有著極大的危害。目前,對于垂體瘤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其中又以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以及頭面部無創口、無需剃發的經鼻蝶入路切除術為主[1]。大量研究發現,對于經鼻蝶入路切除垂體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的選擇將直接影響患者臨床療效,本文就170例經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8年48期2018-12-12

  • 跗骨竇入路聯合微創型跟骨鎖定鋼板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觀察
    相比,微創跗骨竇入路能減小對局部軟組織血運的破壞,降低術后并發癥,目前成為手術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旨在觀察跗骨竇入路聯合微創型跟骨鎖定鋼板治療跟骨骨折的效果,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科住院并采用跗骨竇入路聯合微創型跟骨鎖定鋼板治療的跟骨骨折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齡20~52歲,平均36歲。按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10例。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18例,交通傷8例,均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18年3期2018-10-10

  • 不同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垂體瘤的療效與安全性比較
    助下經鼻腔-蝶竇入路、經鎖孔入路、經翼點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與安全性?,F將結果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湖北谷城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垂體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經影像學、病理學、臨床表現與癥狀確診為垂體瘤;患者年齡>18歲;滿足顯微外科手術指征。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巨大腺瘤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嚴重心腦血管疾??;垂體瘤術后復發患者;合并垂體瘤卒中;肝腎功能不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18年4期2018-09-18

  • 微創跗骨竇入路內固定術在跟骨骨折中的臨床應用價值評價
    探討微創跗骨竇入路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的應用效果, 現分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治療的7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A組(36例)和B組(40例)。A組男26例、女10例,年齡21~66歲, 平均年齡(43.5±8.1)歲。B組男28例、女12例, 年 齡 23~64歲 , 平均年齡(43.3±8.0)歲。兩組患者均為單側骨折。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16期2018-06-22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行功能性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評價
    法。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具有入路直接、創傷小、安全性高等優點,近些年受到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3,4]。本研究對功能性垂體瘤患者行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觀察臨床療效,并且術后3個月隨訪,旨在為指導該疾病治療提供可靠臨床證據。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本院神經外科收治的功能性垂體瘤患者60例,均為第1次接受手術,術前未接受藥物、放射等其他治療,均行頭顱X線檢查、蝶鞍CT冠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8年3期2018-04-08

  • 跗骨竇入路結合空心螺釘固定植骨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臨床論著·跗骨竇入路結合空心螺釘固定植骨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余 斌, 劉德印, 杜曉龍, 童 興目的評估跗骨竇入路結合空心螺釘固定植骨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對3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閉合性骨折采用跗骨竇入路結合空心螺釘固定植骨治療。測量手術前后B?hler角及Gissane角,按照AOFAS踝-后足評分系統進行功能評價。結果29例獲得隨訪,時間12~14個月;4例失訪。隨訪患者均骨性愈合,時間為2~4個月。

    臨床骨科雜志 2017年6期2018-01-09

  • 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切除術治療垂體瘤的療效研究
    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切除術治療垂體瘤的療效研究徐向東,那漢榮,徐 裕,王其平,高 恒(東南大學醫學院附屬江陰醫院, 江蘇 江陰 214400)目的:研究用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切除術治療垂體瘤的療效。方法:選取2011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東南大學醫學院附屬江陰醫院接受治療的54例垂體瘤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54例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手術A組(n=19)和手術B組(n=35)。使用顯微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切除術對手術A組患者進行治療,

    當代醫藥論叢 2017年19期2017-12-11

  • 經鼻孔蝶竇入路神經內鏡下切除術治療垂體瘤的臨床研究
    00)經鼻孔蝶竇入路神經內鏡下切除術治療垂體瘤的臨床研究王宇 鐵煤集團總醫院神經外一科 (遼寧 調兵山 112700)目的:探究經鼻孔蝶竇入路神經內鏡下切除術治療垂體瘤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垂體瘤患者212例為研究對象,其中采用經鼻孔蝶竇入路神經內鏡下切除術治療124例(觀察組),采用經鼻孔蝶竇入路顯微鏡下切除術治療(對照組)88例,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術后住院時間等手術一般情況,臨床療效和術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2017-08-23

  • 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垂體瘤體會
    00)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垂體瘤體會舒志強,任祖東, 李 明, 戴榮權, 呂文革, 朱慶寶, 周 夏, 黎 明(東南大學附屬馬鞍山市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安徽 馬鞍山 243000)目的:探討顯微鏡下單鼻孔蝶竇入路治療垂體瘤的臨床療效。方法:對入選的28例術前檢查完善、手術指征明確、無手術禁忌證的患者,擇期行顯微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評估其療效及切除率。結果:顯微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切除充分,垂體激素水平下降滿意,內分泌系統癥狀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17年4期2017-08-07

  • 神經內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的療效觀察
    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的療效觀察何士科目的 探討神經內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的療效。方法 選擇神經內鏡(觀察組)、顯微鏡(對照組)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的患者各40例;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全切除率以及手術前后激素水平。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降低(均P<0.05)。兩組患者激素水平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比較差

    浙江醫學 2017年12期2017-06-26

  • 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聯合鞍底重建的效果
    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聯合鞍底重建的效果馬俊偉,王之敏,蔣棟毅,陳寒春,沈李奎,向海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九龍醫院神經外科,江蘇 蘇州 215000)目的 對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進行垂體腺瘤切除手術后鞍底重建的方法與臨床效果進行探討。方法將60例行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的患者按是否給予鞍底重建分為2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手術治療;研究組在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手術治療中聯

    實用臨床醫學 2017年4期2017-04-03

  • 跗骨竇入路治療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體會
    臨床研究·跗骨竇入路治療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體會張大保*毛 波(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 佛山市科技學院附屬醫院骨科,佛山 528211)目的 探討跗骨竇入路治療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51例55足跟骨粉碎骨折的臨床資料,Sanders分型Ⅱ型15足,Ⅲ型40足。通過跗骨竇入路行跟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 結果 51例均獲隨訪,時間6~33個月,平均15.7月。采用Maryland評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7年3期2017-03-27

  • 顯微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36例療效分析
    微鏡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也成為臨床常用的垂體瘤手術治療方法。我院利用顯微鏡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63例,現將手術效果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從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通過顯微鏡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的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41.7±9.2)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3.7±2.1)年。其中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18例,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11例、促腎上腺皮質

    中國醫藥指南 2017年35期2017-01-15

  • 跗骨竇入路與外側入路治療成人跟骨關節內移位骨折的meta分析
    秋,趙忠海跗骨竇入路與外側入路治療成人跟骨關節內移位骨折的meta分析鄧純博1,劉學勇2,阿良1,李洪秋1,趙忠海1(1.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骨外科,沈陽 110024;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脊柱關節外科,沈陽 110004)目的系統評價跗骨竇入路和外側入路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療效。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Cohrane Library、Embase、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維普資訊數據庫等中英文數據庫,檢索截止日期為20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16年9期2016-11-29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切除垂體瘤的臨床手術治療研究
    朝霞經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切除垂體瘤的臨床手術治療研究李朝霞目的 探討經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切除術治療垂體瘤的療效。方法 66例垂體瘤患者按照手術方式分組,33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切除術者為觀察組,33例經額下或傳統翼點入路切除術為對照組,對比2組的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65.42±9.74)min、(95.33±12.45)mL、(6.68±1.14)d,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5.85±15.43)min、(216

    當代醫學 2016年26期2016-06-13

  • 顯微鏡輔助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與口唇下-鼻中隔-蝶竇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比較
    鏡輔助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與口唇下-鼻中隔-蝶竇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比較喬卿均 高 飛 湯 濤河南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南陽 473100目的 對比顯微鏡輔助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與口唇下-鼻中隔-蝶竇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方法 選取112例垂體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分成A、B 2組各56例。B組予以口唇下-鼻中隔-蝶竇垂體瘤切除,A組予以顯微鏡輔助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比對2組腫瘤完全清除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記錄平均術程、術中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年7期2016-05-09

  • 顯微鏡下經鼻蝶竇入路行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及對相關激素水平的影響
    顯微鏡下經鼻蝶竇入路行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及對相關激素水平的影響連澤豪目的探討顯微鏡下經鼻蝶竇入路行垂體瘤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及對相關激素水平的影響。方法100例垂體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4例)和研究組(56例)。對照組行經口唇下-鼻中隔-蝶竇垂體瘤切除術,研究組行顯微鏡下經鼻蝶竇入路行垂體瘤切除術。對比分析兩組治療結果。結果治療后,研究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泌乳素(PRL)和生長激素(GH)值均優于對照組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年2期2016-01-27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40例的療效觀察
    尊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40例的療效觀察閆志海 戴如飛 閆 超 李計成 張尊國目的 對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垂體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來進行治療,觀察患者的治療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等。結果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進行治療的40例患者中,腫瘤完全切除的有35例,占87.5%,腫瘤大部分切除患者有5例,占12.5%;無垂體功能下降、感

    醫藥與保健 2015年12期2015-12-10

  • 神經內鏡與顯微鏡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的臨床比較
    微鏡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的臨床比較刁玉領 周文科 黃立勇 關慶凱 高國軍目的 比較神經內鏡與顯微鏡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對患者的預后影響。方法 選取101例垂體腺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其入院順序分成神經內鏡組和顯微鏡組兩組,比對其各項治療指標差異及并發癥。結果 A組手術用時明顯長于B組,但總住院時間短于B組(P<0.05);B組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為20.0%,明顯高于A組(P<0.05)。結論 對腦垂體腺瘤患者予以神經內鏡下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7期2015-09-14

  • 經單側鼻孔蝶竇入路顯微切除垂體瘤的臨床觀察
    軍經單側鼻孔蝶竇入路顯微切除垂體瘤的臨床觀察孟憲軍目的 研究經單側鼻孔蝶竇入路顯微切除垂體瘤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36例垂體瘤患者并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均為18例,通過不同治療方法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結果 治療組患者手術時間為(46.35±3.24)min、術后住院時間為(6.37±1.02)d、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同對照組患者的(76.38±4.01)min、(8.68±1.14)d和38.89%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中國療養醫學 2015年9期2015-09-03

  • 內鏡下經鼻蝶入路手術治療鞍區病變療效觀察
    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手術治療鞍區腫瘤的臨床療效,探尋治療鞍區腫瘤的最佳手術方法,為臨床治療提供客觀的理論依據。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該院就診的擇期手術的鞍區腫瘤患者46例作為研究觀察對象,根據手術方法區別分為觀察組22例,對照組24例。對照組給予開放性手術治療,觀察組則給予經單鼻孔蝶竇入路手術治療,觀察和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手術相關情況。結果針對頭暈、閉經、陽痿、泌乳和視力恢復等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觀察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應用內鏡

    中國內鏡雜志 2015年11期2015-08-18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并發癥及相關因素分析
    紅?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并發癥及相關因素分析西安市第九醫院(西安710054)馬康孝 伏亞紅目的:探討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并發癥及相關發病因素。方法:對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瘤的17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78例患者中46例發生術后并發癥(25.8%),其中8例腦脊液漏(4.5%)、3例鼻出血(1.7%)、4例電解質紊亂(2.2%)、11例尿崩癥(6.2%)、13例性功能低下(7.3%)、3例視力減退(1.7%)、4

    陜西醫學雜志 2015年10期2015-03-24

  • 不同入路垂體瘤術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和B組(額下或翼點傳統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A組患者住院時間、腺瘤切除率、術后復發率、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B組(P<0.05)。結論顯微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治療垂體瘤療效顯著。單鼻孔-蝶竇入路;額下或翼點傳統入路;垂體瘤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顱內腫瘤,垂體瘤有著較高的發病率,約占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0%~15%[1]。當前臨床上多采用額下或翼點入路垂體瘤切除術進行治療。近年來,顯微鏡和神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年31期2015-01-27

  • 顯微鏡下蝶竇入路微創治療垂體瘤的臨床效果分析
    0)顯微鏡下蝶竇入路微創治療垂體瘤的臨床效果分析于 斌(大連莊河市中醫院神經外科,遼寧 大連 116400)目的 研究分析在垂體瘤治療中使用顯微鏡下蝶竇入路微創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接受顯微鏡下蝶竇入路微創治療垂體瘤的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垂體瘤全部切除的患者有15例,大部分切除的患者有26例,小部分切除的患者有9例。所有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59.6±6.7)min,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

    中國醫藥指南 2015年32期2015-01-24

  • 經鼻蝶竇入路治療垂體腺瘤的臨床研究
    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逐漸應用到垂體腺瘤的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4-6]。為了探討經鼻蝶竇入路治療垂體腺瘤的臨床效果,本院選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診治的垂體腺瘤患者83例分別行經蝶顯微鏡下垂體腺瘤切除術和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治療并比較療效,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上述時期診治的垂體腺瘤患者83例,均符合垂體腺瘤的臨床診斷標準,且經頭顱CT檢查或MRI檢查確診,臨床表現為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年3期2014-11-30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
    新紅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萬新紅目的 評估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臨床效果與價值。方法 擇取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自2012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需要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治療的患者共計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80例患者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均取得成功,手術成功率為100.00%(80/80),平均手術時間為(58.2±6.9)min,平均住院時間為(7.6±0.3)d。術后患者視力水平(0.

    當代醫學 2014年29期2014-08-01

  • 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患者的觀察與護理干預
    4400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患者的觀察與護理干預程佳紅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 山西運城 04400目的:對接受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患者進行術后觀察,并探討其術后護理措施。方法:從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接受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患者中隨機選取7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術后護理干預,并觀察護理干預的效果。結果:本組70例患者恢復狀況良好,在術后并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和不良反應,全部康復出院。結論:對接受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患者進行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年19期2014-03-24

  • 探討經跗骨竇入路解剖鋼板加壓骨栓內加壓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臨床療效
    00探討經跗骨竇入路解剖鋼板加壓骨栓內加壓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臨床療效劉旭洲吉林省長春市骨傷醫院創傷急診科,吉林長春 130000目的 探討跗骨竇入路解剖鋼板加壓骨栓內加壓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資料隨機選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該院收治的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36例,給予其跗骨竇入路解剖鋼板加壓骨栓內加壓治療;并對其一般資料、治療方法以及治療療效等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術前,患者的B觟hler角、Gissane角的測量結果分別為(11.

    中外醫療 2014年28期2014-03-22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腺瘤手術體會
    0)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腺瘤手術體會霍宏志(甘肅省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目的 探討經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切除垂體腺瘤的手術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經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手術切除15例垂體腺瘤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術后5例垂體激素水平恢復正常,4例視力恢復正常,無顱內感染及死亡病例。結論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具有切除徹底,麻醉和手術時間短,創傷小、風險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是治療垂體腺瘤的一種有效、可靠的方法。垂體腺瘤;經單鼻孔蝶竇入路;顯微

    衛生職業教育 2014年5期2014-03-18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74例護理體會
    張慧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74例護理體會方學文 李維佳 張慧目的 探討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患者的護理。方法 回顧性分析和總結74例垂體腺瘤患者術前及術后護理。結果 74例患者術后癥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術后出現并發癥17例,其中尿崩癥5例,5例中電解質紊亂4例,腦脊液鼻漏3例,視力障礙3例,垂體功能低下6例,經積極治療后好轉痊愈,未發生顱內感染,無死亡病例。結論 對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后嚴密觀察病情,及早發現并發

    中國實用醫藥 2013年34期2013-02-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