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札

  • 《吳缶廬與沈石友手札跋》
    寓蘇州時與沈石友手札六通。石友名汝瑾,一字公周,常熟,諸生。兼工詩文書畫,為缶老舊交。缶廬集有題石友西湖覓句圖洗硯圖品硯圖諸詩。其家有笛在月明樓、蓄良硯百余,缶老為石友撰硯銘百余首,手寫付刻,墨本流傳,世尤寶之。余曩嘗觀之。今日已不易得。諸札中有語及松老無疾而逝,兼嘆今日世間無此雄才矣。不獨書筆然也。松老孟謂常熟敬松禪相國,松禪以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罷官,三十年甲辰卒,知諸札即甲辰作,先生六十一歲也。一九七九年初夏沙○○題記

    中國篆刻 2023年9期2023-09-25

  • 高二適手札書法風格研究
    分,因此有大量的手札留存于世。這些手札直觀地反映出高二適書法的取法淵源和書風特色。一、取法淺析(一)字法高二適曾說:“余作草以章草、八分、行書相間為之,此王右軍法也?!备叨m的書寫風格被稱為雜體草書,形成一分隸書、二分楷書、三分行書、四分狂草的草書新體。這種草書新體在他的手札作品中表現得更為爽健,通篇自然糅合,大小錯略、起伏跌宕,得心應手的用字演化成豐富的情感,隸、楷、行、草的繁簡虛實隨著情緒節奏的變化而變化。高二適手札作品以草書為主,尤其是章草。它是今草

    河北畫報 2022年24期2022-09-12

  • 讀孫犁的手札
    本書里,收錄許多手札文本,這些不經意而為之的文章被列入“蕓齋短簡”“蕓齋書簡”“信稿”“耕堂函稿”專輯,與其他專輯一樣成為“耕堂劫后十種”的亮點。孫犁與徐光耀的手札寫于1964年11月25日,用毛筆寫在八行箋紙上,書法溫潤,語詞平實,談及文學,對浩然的長篇小說《艷陽天》給予較高的評價。這一年孫犁年僅51歲,正值壯年,體能好,思維敏銳。他在手札中告訴徐光耀:“這幾年確是有些作家在努力,在進步。我們都不能故步自封,要看看其他同志的成績,多加努力——這是我隨便想

    鴨綠江 2022年12期2022-08-15

  • 讀傅雷的手札
    如同他留給我們的手札,本無意作書法家,卻在自己的文化生活中承續了書法的正脈。傅雷寫給黃賓虹的手札,嚴格遵守傳統手札的平闕形制。傅雷慣于使用側書,行文涉及自己,必以小字寫于右側,以示謙遜。傅雷恪守傳統手札的道德規范和技術要領,張弛有度、筆力輕緩、情緒起伏適中,準確傳達自己的訴求、識見,留給我們一批古意盎然、簡遠飄逸、曠達超脫、理清意重的手札作品。1943年7月17日,正在上海為黃賓虹籌備“黃賓虹八十書畫展”的傅雷,收到黃賓虹寄給他的冊頁,提筆寫了這通答謝手札

    鴨綠江 2022年9期2022-05-24

  • 讀周作人手札
    《喪女之痛札》的手札,感情沉郁,冷逸清寒,可視為20世紀50年代精品手札之一。周作人沒有絮絮叨叨地安慰,他從哲學的高度談論生死,“唯人生本多苦辛,生存者非忍受不可,在撒手去者亦未始非幸福耳”,依然知命論人。這通手札寫在普通的箋紙上,寫字的節奏比平時要快,看得出來,龍榆生喪女,他也悲傷,行筆急促,情感熾熱。這通手札讀了數過,比之周作人其他的文章,更讓人馳思冥想,心境很難平復。熟悉的字跡,簡凈、平實,用筆含蓄,不做驚人之舉。結字如常,法度謹嚴,敘述清楚。他用這

    鴨綠江 2022年7期2022-05-12

  • 讀郭沫若手札
    郭沫若與龍榆生的手札,書卷氣撲面而來。這通手札作于20世紀50年代,書法精良,內容浮現著郭沫若的思想。手札文辭,復原了郭沫若與龍榆生手札往來的因由,龍榆生寄呈郭沫若三首格律詩,郭沫若讀后,覺得龍榆生詩作時代感不強,恪守舊韻也不是明智之舉,言外之意,新的社會,寫詩要與時俱進。龍榆生沒有政治理想,他治詞學,寫格律詩,甘愿“為舊式格調所囿耳”,永遠攆不上郭沫若的“清新感”。手札文辭,是郭沫若政治人格的真實寫照,手札書法,真的“別開生面”,是郭沫若作為書法家的證明

    鴨綠江 2022年1期2022-04-10

  • 袁昶致陳豪手札七通釋讀
    收錄有袁昶致陳豪手札十七通,作札人袁昶為庚子事變中因為反對縱容義和團與多國開戰而被殺害的“五大臣”之一,受札人陳豪,官雖不達,但其生平事跡亦入《清史稿》。因篇幅所限,文章先將作于光緒四年(1878)至袁氏罹難前不久的光緒二十六年(1900)間的七通手札整理并略作考釋。此七通手札時間跨度長達二十三年,在此期間,袁昶由戶部主事升任徽寧池太廣道道員、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而陳豪在湖北多地任知縣后,辭官歸田。七通手札可知其間二人的交往,亦可見二人師友薛時雨、譚獻、

    貴州文史叢刊 2022年1期2022-04-08

  • 讀俞平伯手札
    ,碑意濃重,堪稱手札精品。民國畢竟不是清朝,俞平伯心境松弛,認知書法的路徑也比曾祖父多了幾條,寫字,更為游刃有余。俞平伯博覽群書,諳熟手札文辭,通曉手札形式,下筆坦然,前后呼應有條不紊。俞平伯的書法結字考究,點畫生動、活潑,起筆、收筆嫻熟,顯然經過了長時間的筆墨訓練。據俞平伯的學生鄧云鄉說,俞平伯對《龍藏寺碑》用功尤勤。不錯,俞平伯書法,外拓開闔,線條硬朗,都是受《龍藏寺碑》的影響。但是,僅僅以《龍藏寺碑》來解讀俞平伯書法是不夠的,他的手札,尤其是行草手札

    鴨綠江 2022年17期2022-04-06

  • 吳昌碩手札考釋勘誤舉隅
    要] 吳昌碩存世手札多經發表,所作釋讀、考證偶有粗疏、謬誤。本文以全集兩種、論文兩篇為樣本,辨誤匡謬,略作討論,以期對缶翁手札研究有所裨益。[關鍵詞] 吳昌碩 手札 釋讀 鑒別 考證手札考釋,一是釋讀文字、標點,一是考證札中時、事、人。其中之“時”,假如原已署明年、月、日,自然無需考證。然而所涉之“人”,卻可能連寫信人與收信人都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得出結果。吳昌碩,別號缶翁,其一生交游廣闊,存世手札甚夥。在已出版的缶翁作品集中收錄有不少手札,大部分沒有釋文或

    中國美術 2022年1期2022-03-03

  • 丁日昌致朱學勤手札系年考
    藏丁日昌致朱學勤手札二十六通,但未按時間順序重新排序,亦未給出系年。文章對這批手札加以考證,確定了各信的寫作日期。這批手札始于同治七年(1868)二月,終于同治九年(1870)閏十月之后,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關鍵詞:丁日昌;朱學勤;手札;系年丁日昌(1823—1882),字雨生,廣東豐順人,曾任江蘇巡撫、福建巡撫等。朱學勤(1823—1875),字修伯,浙江仁和人,咸豐八年(1858)以后長期擔任軍機章京,官至大理寺卿?!稓v史文獻》第13輯(上海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5期2021-09-17

  • 淺議書法中的書卷氣
    】本文以黃賓虹的手札為例,論述了書法中的書卷氣,希望對書法教學和鑒賞有所幫助?!娟P鍵詞】書法;書卷氣;黃賓虹;手札“書卷氣”是人們欣賞和品評書法作品時,對其風格和形式產生的一種審美感受?!皶須狻睙o法限定為某一具體的表現形態和風格特征。郭述炎在《書卷氣析疑》中這樣說:“書卷氣不過是一種審美境界,一種藝術風格。它是書家學識、涵養、人品的交匯和流露,是藝術家心靈、氣質在創作中的表現,它不具有限定的模式,它自由解放而不拘一格?!笨梢哉f,書卷氣是某種只可意會、無法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1期2021-09-10

  • 由家書觀御史品性——江春霖手札小考
    書與其子江祖莼之手札十八通,本文即借助于這些珍貴家書,對一代御史的品性及為官之道進行探討。關鍵詞? 江春霖,手札,品性中圖分類號? K25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0457-6241(2021)08-0061-05江春霖(1855—1918),字仲默,號杏村,晚號梅陽山人,福建莆田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檢討,歷充武英殿纂修、國史館協修、撰文處行走。光緒二十九年(1903)考取御史,歷署江南、遼沈、新疆、河南、四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21年4期2021-04-27

  • 江南家族生活史:晚清“貴潘”家族手札研究
    潘家族一批稀見的手札向我們細致傳神地呈現了江南家族生活情景。手札以碎片化的方式,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江南家族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縮影,手札中關于晚清科舉制度、稅收制度、文教生活的敘述,表現了江南士紳階層真實處境和社會生活中的曲折心史。關鍵詞:手札 貴潘家族 社會生活史 心靈史蘇州潘氏“貴潘”一支興起于徽州,商賈世家。自二十四世祖潘仲蘭開始,在江淮地區經營鹽業,經常寓居蘇州,直至二十五世祖潘景文才正式卜居蘇州。經過百余年的發展,潘氏家

    文學教育 2020年11期2020-12-14

  • 翻經清夜永 猶帶露華歸
    元摘 要:《徐渭手札冊》,水墨紙本,十七開冊頁,收徐渭親筆書信十六通。除一通由小楷書寫外,其余均為行草書。此件冊頁遞藏有序,作品不僅展示了徐渭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而且凝聚了其在文學方面的高超造詣。關鍵詞:徐渭;手札;收藏《徐渭手札冊》滿紙云煙,信筆書寫,用筆蒼勁沉著,鐵畫銀鉤,行筆靈動飄逸。墨色濃淡相宜,結字癲狂偃仰,多字連綿而渾然天成。章法布置頗具節奏感,無論信文長短,均各有意趣。全冊書跡筆筆精工,質樸謹嚴,格調高雅。以下為全冊內容:第一開:“肉質蠢重不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6期2020-09-12

  • 馬寅初未刊手札釋讀
    、契機:館藏名人手札擷英展2018年6月28日,“箋之語——上海交通大學收藏名人手札擷英展”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董浩云航運博物館開幕,此次展品是從館藏數千封手札中擷出26通1949年前各領域先驅人、社會名流、大師學者與交大往來的手札原件,展陳形式以架上繪畫為主,輔以二維碼解說和中英文對照翻譯,展期為三個月。名人手札擷英展正式對外開放后,社會反響熱烈。此次展覽的主辦方上海交通大學檔案館館藏豐富,擁有近214737卷(件)紙質檔案,其中有2080卷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檔案 2020年3期2020-04-01

  • 馬新貽致應寶時手札系年考
    藏馬新貽致應寶時手札十二通,但未按時間順序編排,且未給出系年。文章對這批手札加以考證,確定了各信的寫作日期。這批手札始于同治七年(1868)九月,終于同治九年(1870)七月,對研究當時的東南政局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關鍵詞:馬新貽;應寶時;手札;系年馬新貽(1821—1870),字谷山,山東菏澤人,曾任閩浙總督、兩江總督等。應寶時(1821—1890),字敏齋,浙江永康人,曾任蘇松太道、江蘇按察使等?!稓v史文獻》第17輯刊登了上海圖書館館藏馬新貽致應寶時手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20期2020-02-27

  • 淺談王羲之手札
    摘要:手札,又作尺書,書札,是書信的一種別稱,唐代詩人杜甫詩云:“道州手札適復至,紙張要致三過讀?!惫湃怂傅?span class="hl">手札,便是由本人親筆書寫的信札,文辭,字跡,墨跡等。關鍵詞:王羲之;手札;書法古人最早書寫信件或者記錄和傳遞信息,所用的都是木簡。木簡的有各種式樣和規格,但根據資料記載,所用的木簡長度都不超過一尺,所以手札又作尺牘。牘,就意指古人書寫時所用的工具木片。 李賢注:“《說文》云:‘牘,書版也。蓋長一尺,因取名焉?!?而到了漢代之后,人們書寫的材料就不再

    藝術大觀 2019年21期2019-10-12

  • 米芾的審美體現
    之一?!娟P鍵詞】手札;米芾;海岳名言中圖分類號:J01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2-0239-01手札,作為古人交流的一種重要工具,特指親手書寫的書信。在沒有便捷通信方式的年代,手寫書信是人們最常用的溝通方式,正如杜甫曾在詩中提到的“道州手札適復至,紙長要自三過讀?!?span class="hl">手札的美感體現在幾行文字,短小的篇幅,字里行間傳達著書寫者的喜悅、哀傷、憂愁,是書寫者真情的寄托。宋代書壇由“宋四家”蘇軾、黃庭

    戲劇之家 2019年2期2019-03-29

  • 字響調圓:龍榆生藏現當代文化名人手札
    ——“龍榆生”的手札,于2018年6月11日起在上海圖書館對外展出?!白猪懻{圓:龍榆生藏現當代文化名人手札展”,百余封手札信件,曬出了龍榆生強大的朋友圈。這只是眾多名家寫給龍榆生書札的“冰山一角”。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認為,龍榆生的朋友圈,幾乎可以寫半部現代文化名人史。手札皆為與彼時碩學通儒之士的往來信函龍榆生系當代著名學者、詞人,其詞學研究與夏承燾、唐圭璋齊名。他主編的《詞學季刊》,編著的《風雨龍吟室詞》《唐宋詞格律》等,在學界有著廣泛影響。龍榆生19

    藏天下 2018年7期2018-08-20

  • 舒奇峰:手札尺箋現大千世界
    的一些內幕。這封手札目前被舒奇峰收藏。舒奇峰是貴陽文通書局負責人,也是一位手札收藏愛好者,長期致力于收集有關貴州的人文歷史地方文獻。他好古成癖,十余年來,無論古籍、手稿、日記還是手札、檔案,甚至只要有貴州文獻信息的紙品、照片等,他都不放過,一一納入囊中。他常常游蕩于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的古舊書店、古玩市場和拍賣會,逐一將其競拍淘回貴陽收藏。閑暇之余,舒奇峰潛心研究這些文獻,尤其是貴州歷史名賢手札,試圖還原歷史當事人——貴州先賢們真實的生命軌跡、

    藏天下 2018年7期2018-08-20

  • 國家圖書館藏洪亮吉致黃易四札考釋
    ;黃易;金石學;手札中圖分類號:1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394(2018)01-0019-05乾嘉著名學者洪亮吉(1746-1809)、黃易(1744-1802)的生平交游①,早已進入研究者的學術視野。李金松《洪亮吉年譜》[1]、楊國棟《黃易年譜簡編》[2]二書,內容豐富,頗便瀏覽。國家圖書館藏稿本《黃小松友朋書札》,乃黃易將平生師友來札,匯訂成13冊,是研究黃易生平、學術的重要史料。書札開面自題“《古歡》第三冊”“《古歡》第

    江蘇理工學院學報 2018年1期2018-05-14

  • 「三十三宋」內容、數量釋疑
    賢墨寶冊」收陸游手札一件,「宋人手簡冊」亦收陸游尺牘一件。故宮博物院文物賬目卡片備注一欄顯示:「宋人手簡冊」系蔡京等計翰札十八開,跋一開,此冊頁曾經過元代趙孟頫,明代黃琳、項元汴,清代謝淞洲、宋犖、永瑆、江恂、成勛等收藏。綜合分析兩表,「宋賢墨寶冊」與「宋人手簡冊」兩冊,流傳有序,原系前人裝裱成冊,梁氏「三十三宋」沿襲前人的裝裱形式,分作兩冊,是整體收藏,一次性購入,并非分批搜集。兩冊共收入二十八位宋人手札,共計三十五開。從作品數量來講,李建中兩件,米友仁

    紫禁城 2018年3期2018-03-15

  • 梁鴻志「三十三宋」入藏故宮博物院始末
    物院藏有兩冊宋人手札,一冊名為「宋賢墨寶冊」,一冊名「宋人手簡冊」,共收錄宋人尺牘三十二件,附清代跋文一件,在故宮眾多的書畫藏品中,知名度不算高,卻也自成特色。究其來源,卻非清宮舊藏,乃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文化部文物管理局撥交,入藏故宮的。再查下去,獲悉這兩冊手札是上海丁慧貞女士捐獻的。那么,丁女士是何許人呢?近讀胡文輝先生的《梁鴻志「三十三宋」鉤沉》一文(胡文輝《洛城論學二集》,浙江大學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第一〇九~一二八頁;亦收入徐俊主編《掌故(第

    紫禁城 2018年3期2018-03-15

  • 館藏珍貴信札價值及其修復與保護 ——以《致貴州提督田興恕手札》修復為例
    410011)“手札”舊時有書、簡、札、啟、箋、帖、表、疏、函、上書、奏議、封事、尺牘、尺翰等多種稱謂,泛指手寫的書函,即現代所謂“親筆信”。由于種種原因,古代“手札”在傳承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損壞,有的已經湮滅。那些遭到損壞的手札如果不及時加以修復,將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珍貴手札的修復是古籍修復與保護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課題。2016年6月,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湖南傳習所第二期培訓班將鳳凰縣圖書館提交的一套《名宦手札》(全四冊),作為主要教學實習內容進行

    圖書館 2018年7期2018-01-28

  • 手札和扇面
    □ 徐建融手札和扇面□ 徐建融手札,又稱尺牘,專指手寫的親筆信件。杜甫詩有:“道州手札適復至,紙長要自三過讀?!卑拙右自娪校骸伴_緘見手札,一紙十三行?!蔽覀兘裉焖姷降臅x人、宋人、元明清人的墨跡,便多有私人往來的信件手札。只是傳世的晉人書法,以手札為大宗,而宋元明清書法,手札則成了“小兒科”。手札的用材,一般裁成半方尺大小的紙片,后來則專門使用水印的箋紙,一紙八行、十三行不等,尤以八行為通用,稱作“八行箋”。也有不分行的。但除了通信之外,也書寫詩文,用作朋

    老年教育 2017年11期2017-12-20

  • 殢人嬌
    軾圖/嫵 酥編手札在我眼中,蘇軾是豁達的人,而這個一生看淡江月的人,在臨近端午時想念起那個笑他不合時宜的小女子來。他曾答應她,要尋一首好詩寫滿她的裙帶。正是因為有這份俗世的想念,才不至于在熱鬧喧騰之后,一切灰飛煙滅。所以有時會想,如果屈原身邊也有一個知他、懂他的人,或許他不會寂寞地看晚云,然后消失在千萬層浪花中。原文:白發蒼顏,正是維摩境界??辗秸?、散花何礙。朱唇箸點,更髻鬟生彩。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好事心腸,著人情態。閑窗下、斂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學

    戀戀中國風 2017年6期2017-09-11

  • 蘇軾手札書法研究
    位列宋四家之一。手札在他的書法作品里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在他留下的手札墨跡里,可以體會到高超的技法和瀟灑的風骨?!缎職q展慶帖》《人來得書帖》《一夜帖》《覆盆子帖》《江上帖》《啜茶帖》等是其手札書法的代表作。關鍵詞:蘇軾 手札 代表作 風格 影響一、蘇軾的風骨和手札的意義蘇軾,字子瞻。提到蘇子瞻很多人可能會聞言一怔,但如果說起蘇東坡那便是耳熟能詳的。宋人不昧唐之法度,挹尚意之新風。蘇軾也符合那個時期文人的意向追求。所謂“潛神對弈,猶標坐隱之名。樂志垂綸,尚體行

    參花(下) 2017年3期2017-08-13

  • 文化分量與知識“障礙”
    藏現當代文化名人手札展”陳列的手札,是龍榆生的友朋手札。一通手札,一片心情:一頁箋紙,一張面孔。在這些手札中,我們讀到了優美的文辭、典雅的書法,看到了文人的風雅、讀書人的情懷。龍榆生正值學者的黃金時代,卻在“文革”的血雨腥風中辭世,是極大的遺憾。他交友廣泛,得益于自己的早慧。龍榆生少年時代的作文,得到北大國文系教授黃侃的好評,計劃推薦龍榆生進入北大學習。后來黃侃到武漢教書,龍榆生去旁聽,還到黃侃家做家教。這段時間留給龍榆生的回憶十分美好,他寫道:“我在過二

    中國書畫 2017年4期2017-07-04

  • 殢人嬌
    軾圖/嫵 酥編手札在我眼中,蘇軾是豁達的人,而這個一生看淡江月的人,在臨近端午時想念起那個笑他不合時宜的小女子來。他曾答應她,要尋一首好詩寫滿她的裙帶。正是因為有這份俗世的想念,才不至于在熱鬧喧騰之后,一切灰飛煙滅。所以有時會想,如果屈原身邊也有一個知他、懂他的人,或許他不會寂寞地看晚云,然后消失在千萬層浪花中。原文:白發蒼顏,正是維摩境界??辗秸?、散花何礙。朱唇箸點,更髻鬟生彩。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好事心腸,著人情態。閑窗下、斂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學

    傳奇故事(破繭成蝶) 2017年6期2017-06-19

  • 18世紀中韓文人交流墨緣:《中士寄洪大容手札帖》
    :《中士寄洪大容手札帖》劉 婧(南首爾大學教養學部,韓國忠清南道天安市 31020)朝鮮洪大容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隨朝貢使臣出使清朝,到達北京后與在京準備科舉的杭州三文士嚴誠、潘庭筠、陸飛建立了密切的交流關系,洪大容一行在京期間以及回國后都與清代士人有大量的書信往來。洪大容回國后整理了一系列有關燕行的文獻資料,其中清人寄送的手札墨跡在當時也相繼裝幀成帖。今年初由韓國基督教博物館影印翻譯的《中士寄洪大容手札帖》收錄了清人寄送給洪大容的書信原件六冊。這不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6期2016-12-17

  • 清洪亮吉寄成親王手札稿賞鑒
    清洪亮吉寄成親王手札稿一冊,長22.7厘米,寬12.3厘米,半頁十行,白口,四周單邊。全文為小楷書寫,字體工整勻稱,端正秀雅(見圖1~圖8)。封面上有行書“洪稚存寄成親王手札稿”字樣,現保存完好,殊為珍貴。洪亮吉(1746-1809年),清代經學家、文學家。初名蓮,又名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晚號更生居士。陽湖(今江蘇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科舉榜眼,授編修。嘉慶四年(1799年),上書軍機王大臣言事,極論時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詔以“罪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1期2016-03-17

  • 雖小卻好
    于是,有了這本《手札欣賞》。書法之美與書法之表情達意的功能,在手札中得到了最完美的熔鑄。書法是中華民族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它以特有的藝術形式承載著淵源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手札是書法品式中較早,也能較為集中表現書寫者學力、修養、精神、氣格等一切內美與修能的形式,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如書者的心電圖,是書者即時情境的真實表達,是書者生命的留言。魏晉以后,人們對手札的審美就有了書法意義的關注。手札書法幅小勢不小,字小力不小,篇小蘊不小。它所表達追求的是超越于形之

    陽光 2016年3期2016-03-07

  • 名人手札 信手拈來的尤物
    那么它必也像名人手札一樣,輕靈而不輕佻,有涵養而不呆板。在外界看來,我是一個畫畫兒的。多年的從藝之路,使我對花鳥畫創作有了些許領悟。但平心而論,我的藝術創作之路多多少少與我的收藏有一定關聯。我自幼受到舅父朱月湖和朱白亭的熏陶,他們都是老家安徽當涂縣的畫家和美術教育者。受他們的影響,我十幾歲即迷戀上了收藏,尤其是名人字畫。當時收藏名家書畫作品價格很便宜,而且很多老先生還在世,和他們接觸也并不是那么困難。說起對傳統書畫的解讀,我認為名人手札有著特殊的意義。在一

    中國收藏 2016年1期2016-01-16

  • 楊絳獨家授權楊絳獨家授權《復堂師友手札菁華》出版
    《復堂師友手札菁華》由近現代著名文史專家錢基博整理編纂,匯集錢鍾書、楊絳收藏的一批晚清名人信札,收錄了眾多名臣、名士、學人給著名學者、詞人譚獻(號復堂)的書信,共計100余人,近500通。該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出版。書中收藏信札內容既有關涉國家社會、名臣行跡的重要信息,也有豐滿的生活細節。錢基博還為部分寫信人撰寫了小傳,與書信一起粘貼在毛邊本上,題曰“復堂師友手札菁華”,后來由錢鍾書、楊絳夫婦繼承保存。2005年,楊絳將其捐獻給中國國家博物館,同時授權人

    全國新書目 2015年5期2015-06-15

  • “五四”時期文人手稿今值千萬
    (收藏了大量名人手札書信)的許宏泉先生,他認為,近年來文人手稿行情攀升,而其中“五四”時期的文化名人手跡最受青睞,其中比如魯迅先生的一頁書信已翻了10倍。名人手稿行情攀升“五四”文人最受青睞據相關統計,最近5年,名人信札手稿的成交價以每年至少30%的漲幅一路攀升。2012年,梁啟超的手稿《袁世凱之解剖》以713萬元拔得專場頭籌。魯迅的《論言論的自由》手稿早在1994年就拍出了10萬元的價格,2013年魯迅的《古小說鉤沉》一頁手稿更是拍出了690萬元。201

    人民周刊 2014年3期2014-09-10

  • 斯人已逝,其文長存 ——談談張賢亮的手札
    ——談談張賢亮的手札"SHIRENYISHI,QIWENCHANGCUN"著名作家張賢亮離開了中國文壇,一場隆隆的文壇煙雨,也戛然而止。應該說,新時期的中國文學,張賢亮是一道靚麗而獨特的風景,至今魅力無限。文學才子,庶幾是藝術才子,寫兩筆毛筆字、涂抹幾筆蘭花翠竹已是常態。十余年前,在盤點當代中國作家中的書法人才時,我就注意到張賢亮。搜求他的墨跡,覺得他的毛筆書寫有幾分法度,筆畫往來,與當代其他作家的筆墨功夫相比,還是技高一籌。2006年,我策劃并執行的“中

    鴨綠江 2014年11期2014-02-14

  • 事務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 ——簡談憶明珠手札
    ——簡談憶明珠手札SHI WU XING XU QIU HEJING SHEN XING XU QIU作為當代詩人,憶明珠用現代漢語所寫的詩篇,感動了一個時代。值得思考的是,這樣的詩篇出自于憶明珠手中的毛筆,當然別有趣味了。重要的是憶明珠還在依靠毛筆。不管我們如何臧否憶明珠的書法,然而,我們在憶明珠對待毛筆的情感之中,深深體會到憶明珠被傳統文化包裹的內心是如何激越地跳動,甚至無視現實場景的變化,牢牢把握那支沁潤著中國人精神情懷的毛筆。緊緊握著毛筆的憶明珠

    鴨綠江 2014年5期2014-02-13

  • 手札的結構 ——兼談邵燕祥的手札
    院副院長兼秘書長手札的結構 ——兼談邵燕祥的手札SHOUZHADEJIEGOU文/張瑞田 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一棟設計考究的建筑,每一個面、角,每一扇門、窗,都融入了設計者的主觀意圖,某一個細節更是不能缺少的,比如影壁、瓦當,他們是一棟建筑的根、魂。傳統手札很像一棟建筑,起始、敘述、結尾,一脈相承。這又像貴族間通行的禮儀,即程式化,又心照不宣。手札的確是上流社會文化的具體體現。東漢出現了世家大族,至魏晉南北朝,達到鼎盛階段?!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

    鴨綠江 2014年3期2014-02-12

  • “假中見真”與“真中見假” ——魯光手札趣談
    見假” ——魯光手札趣談"JIAZHONGJIANZHEN"YU "ZHENZHONGJIANJIA"文/張瑞田 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這通手札是魯光2008年寫給我的,不動聲色之間,作者識見隱隱顯現:“……承蒙錯愛,在書畫報上述評拙作。我畫牛,實乃畫人。從我為牛畫的題跋中即可知?!局菞l漢,倒下是座山’‘老牛匆匆,管它耳風’。其實畫花畫鳥畫山水亦然。無不是寫心寫意。如無寓意,不就成了動植物標本了嗎?……”最近,魯光新書《沉浮莊則棟》出版,這是魯光

    鴨綠江 2014年9期2014-02-12

  • 閑適的創造 ——莫言手札賞析
    的創造 ——莫言手札賞析張瑞田XIAN SHI DE CHUANG ZAO張瑞田,1963年生于吉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文學、書法評論集多種。當代作家、書法評論家、書法家?,F任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作為著名作家,莫言的書寫別具一格。莫言熱愛書法,對手札一類的私人化書寫,也表現出較高的才情和鮮明的個性特征。這通手札是莫言寫給同事兼友人東方涂欽的,談了自己對現代藝術的一些想法,以及對東方涂欽藝術創作的希望:“望兄膽子再大一些,路子再野一點,挖空心思

    鴨綠江 2014年1期2014-02-12

  • 方英文手札一瞥 ——讀方英文手札
    長兼秘書長方英文手札一瞥 ——讀方英文手札FANGYINGWENSHOUZHAYIPIE文/張瑞田 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鄭逸梅在《尺牘叢話》中記錄這樣一件事:“予幼時,不能做書,而頗以人之魚雁往來為可羨。一日,予乃約同學某,互作一書,而同赴郵局投寄。越日,綠衣使來,予得某書,而某得予書,各展誦以為笑樂。及今思之,猶為啞然?!庇诖丝芍?,手札是可以娛樂的。方英文是我的手札朋友之一,互通手札久矣,只是我們沒有鄭逸梅和他的朋友那樣,互作一書,而同赴郵局投寄

    鴨綠江 2014年7期2014-02-12

  • 本色·天然 ——談談關仁山的書法
    :當代作家、學者手札展”,有幸拜觀了“三駕馬車”的書畫作品。我在《文藝報》的一篇文章里對三位作家的書畫進行了評價:勤于著述的同時,“三駕馬車”對書畫也頗有研究。何申自幼習楷、隸、行書,法古學今,書法由隸及行,行中夾草,草中帶行,自成特點。其書法結體疏密周詳、參差錯綜、一氣呵成,于筆墨間透著一股儒雅之氣。談歌從八歲起學書寫字,他的書法于飄逸灑脫中透著穩健剛勁,于枯筆飛白中袒露一種韻律的美。關仁山對書畫均有研究,其書法擅長行、草和隸書,大氣磅礴、狂放不羈,筆墨

    鴨綠江 2014年12期2014-02-12

  • 對傳統文化生活的懷念 ——讀顧驤手札
    懷念 ——讀顧驤手札DUICHUANTONGWENHUA SHENGHUODEHUAINIAN文/張瑞田 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十多年前,讀《晚年周揚》,解決了許多纏繞心中的歷史謎團,對未來也有了信心。若干年前,讀顧驤的長篇隨筆《鄉賢胡喬木》,娓娓文筆,表達了一位作家對往事的沉思。掩卷后,內心沉重。在倡導淺閱讀的當下,顧驤的文字,讓我懂得了一位作家的責任究竟是什么,作家對歷史的態度又該是什么。過往一段時間,中國作家協會都在春節前舉辦迎春茶話會,在京的

    鴨綠江 2014年6期2014-02-12

  • 談珍貴信札的修復與保護
    圖書館認識到珍貴手札的重要價值,加大了珍貴手札的征集和收藏力度,珍貴手札在各圖書館的入藏量逐年增多。湖南圖書館自建館以來,即極為重視名人墨跡的收藏,特別是“土地改革”與“文化大革命”期間,于造紙廠化漿池邊及街頭焚書堆中搶救出大量書信文獻,并對其進行逐件逐頁整理,一一注明寫、收信人及每件頁數,藏量達數萬頁。其中以清朝中晚期名人書信最為豐富,如湖湘名人有陶澍、魏源、曾國藩父子、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彭玉麟等,著名書法家何紹基、王自元等,還有民國大總統

    圖書館 2011年4期2011-08-15

  • 張鐵林:手札遇到我是它的運氣
    象 萇萇張鐵林:手札遇到我是它的運氣■文/ 云南印象 萇萇當趙忠祥嘲笑王剛收藏的那不叫玩意兒時,張鐵林卻可以說趙忠祥會畫什么啊,他只會畫驢子!不少人都知道,在電視上“砸寶”的王剛玩收藏,是張鐵林帶出來的,但品味差距可大了去了。所以,當趙忠祥嘲笑王剛收藏的那不叫玩意兒時,張鐵林卻可以說趙忠祥會畫什么啊,他只會畫驢子!按張鐵林自己的說法,他的爺爺是老中醫,開藥方都是用毛筆,他從小看著爺爺用毛筆給人開藥方,自然而然喜歡上了書法,還沒上小學就開始練毛筆字,上小學以

    博客天下 2009年16期2009-09-15

  • 文人手札的現實之旅
    :當代作家、學者手札展”在北京通州博物館舉行。我們強調民間性、自由性、文化性,當然,更強調個性。顯然,這個展覽是一次沙龍雅集。近幾年,我與舜威兄書札往復,從中我們體會到情感交流的傳統方式,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精神和我們的審美。因此,我們便想到了手札展。在策展人致辭中,我們寫道:作家、學者是一個國家文化、學術的支撐,也是理性、良知的代表。以往,中國傳統的作家、學者基本是幼承庭訓,弱冠學書,日常生活,文學創作,學術研究,與毛筆書寫一刻也沒有分開。我們也可以這樣說

    文學自由談 2009年3期2009-06-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