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蘭娟

  • 李 蘭 娟逆行中的女院士
    刊編委會副主任李蘭娟走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ICU病房,問診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當李蘭娟脫下防護服后,臉上的壓痕清晰可見。從2016年開始,李蘭娟兼任《科技創新與品牌》編委會副主任,已經陪著我們的刊物走過了2500多個日日夜夜,成為我們為讀者解讀科學、為學界呈現專業的堅強后盾和國士智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 73歲的李蘭娟臨危受命、率兵出征,在除夕夜趕路,奔往疫情一線?!?span class="hl">李蘭娟”這個名字再次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已逾七旬的女院士雖看上去斯斯文文,卻有著令人佩

    科技創新與品牌 2022年8期2022-02-19

  • 李蘭娟:“這個險我是一定要冒的”
    是看上去柔弱的李蘭娟最早提出的2020年3月25日,停擺已久的武漢終于進入14天重啟倒計時,將于4月8日“解封”。大多數外地馳援的醫務工作者陸續返回家鄉,但李蘭娟仍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緊張地忙碌著。這原本并不是一座浙江人熟悉的城市,這原本也不會是一位73歲院士的日常,但跨過了生死門的武漢會記住李蘭娟的名字。她已經習慣把“武漢”說成“我們”2020年3月25日,湖北省衛健委公布的疫情數據顯示,全省現有重癥患者1050例、危重癥患者318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

    今古傳奇·雙月號 2021年2期2021-04-26

  • 李蘭娟 三次逆行奔赴武漢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家語錄:"國家有需要,我隨時出發。""病人康復出院時說聲謝謝,是最美好的時候。"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2020年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接過兩項沉甸甸的榮譽——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9月17日,李蘭娟在接受采訪時說:“榮譽不僅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我的團隊,屬于在這場抗疫大戰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每一個人?!睍r間再一次回到那些驚心

    科學大觀園 2021年4期2021-03-18

  • 李蘭娟院士及其團隊的科技創新和其專利成果分析
    生摘要:本文對李蘭娟院士及其團隊在人工肝相關裝置、感染微生態學和傳染病檢測等領域取得的主要專利成果進行分析。通過對專利申請的申請趨勢、審查結論及法律狀態、主要申請人、主分類號和海外布局等情況進行了研究,對其專利申請中涉及的重點技術進行了分析。力圖全面系統地反映該團隊的專利技術的發展及現狀,以期對我國相應產業研究、發展、成果運用提供借鑒和參考。關鍵詞:李蘭娟;專利;人工肝;感染微生態學中圖分類號:R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

    河南科技 2020年6期2020-10-21

  • 李蘭娟 從赤腳醫生到巾幗院士
    鐘南山,我們對李蘭娟是陌生的。甚至在1月23日,政府欣然采納她的建議對武漢進行封城時,還在納悶,這老太太到底是什么來頭。從建議封城,到分離病毒毒株,從親赴武漢,到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不過短短半個月,群眾的風向就變了,特別是雙黃連事件后。甚至有人直言,“我以后只信鐘南山和李蘭娟了”。這位73歲老太太,戰功赫赫,卻深藏功與名;和謁可親,卻堪稱巾幅不讓須眉的國之脊梁;做過高官,卻始終心系蒼生。治病救人,是她最大的快樂1947年,李蘭娟出生于浙江紹興的戶貧寒人

    中華兒女·海外版 2020年6期2020-09-10

  • 李蘭娟與鄭樹森:院士夫妻的醫者仁心
    迎接凱旋歸來的李蘭娟李蘭娟是我國傳染病學領域的領軍人物,鄭樹森是醫術精湛的肝移植權威專家,這對院士夫妻以濟世救人的醫者仁心,向世人奉獻著大愛。相識相愛,院士原是赤腳醫生1947年9月13日,李蘭娟出生于浙江省紹興縣夏履鎮,從小就熱愛讀書并成績優異。高中畢業后,回鄉當了一名“赤腳醫生”,每天守護著400多戶村民的健康?;鶎拥哪ゾ?,不但讓她具有了堅強意志,也練就了她一手精湛的醫療技術。1970年,23歲的李蘭娟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深造,認識了同樣是赤腳醫生被推

    百姓生活 2020年8期2020-08-24

  • 李蘭娟:未來中國醫患關系將極大改善
    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出席了浙江杭州舉行的“致敬浙江省級援湖北、援意大利女醫務人員座談會”。李蘭娟介紹,在她結束隔離休養回到杭州后,便開始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除了日常掛號問診之外,其還針對國內形勢參與相關防疫工作研討,就國際疫情形勢為海外僑胞、留學生進行防控知識普及,關于新冠病毒的進一步研究也是她當前工作的一部分。對于當前全球疫情形勢對中國的影響,李蘭娟認為,目前大部分國家控制疫情的任務還是比較艱巨,只要世界上有一個國家沒有控制,中國都有疫情再次輸入的風險,

    新傳奇 2020年17期2020-08-04

  • 李蘭娟鄭樹森院士伉儷是對“醫學狂人”
    蕊 編輯:珊瑚李蘭娟院士如今成了“網紅”,但很多人還不知道,73歲的她是國內唯一一個傳染病學科院士,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事件防控中,有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而她“背后的男人”鄭樹森,同樣是一位院士,這對被稱作“醫學狂人”的恩愛夫妻,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一對“醫學狂人”與出身醫學世家的鐘南山不同,李蘭娟出身貧寒,她1947年出生于浙江紹興縣夏履橋村,和魯迅先生是同鄉。高中畢業后,由于高考被取消,李蘭娟回老家當了赤腳醫生。她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醫療

    好日子 2020年7期2020-07-28

  • 和病毒賽跑的“老太太”
    ,從支援武漢的李蘭娟院士團隊傳來好消息,李蘭娟院士帶去的救治模式發揮了積極作用。2月11日,李院士穿著白色防護服走進ICU病房,看望了病人,聽取了醫生對7名危重病人情況的匯報,患者經人工肝治療,較之前均有所改善。李蘭娟院士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決定給其中兩位繼續做人工肝治療。記者問她:“為什么一定要親自進ICU病房呢?”“這是一名醫生的責任?!?span class="hl">李蘭娟院士回答,病人的變化還是很復雜的,牽掛病人的她要與其他醫護人員一起共同觀察病情變化,制定治療方案,共同堅守

    作文周刊·小學三年級版 2020年24期2020-07-17

  • “武漢有需要,我隨時帶隊前往”
    益嚴峻的疫情,李蘭娟院士向國家提出來,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她說,“武漢有需要,我隨時帶隊前往”,“國家的大事,自己義不容辭”。2月1日,李蘭娟院士臨危受命:請您帶隊,支援武漢,即刻出發。當天中午,樹蘭(杭州)醫院舉行了出征儀式。李蘭娟院士說:“當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已進入關鍵期,危重癥病人搶救更為緊迫!浙江在抗擊H7N9時,創建了一套‘四抗二平衡的經驗,這次我們將把這個經驗用到武漢的危重病人搶救中去,希望能夠救治更多的病患!”當晚9點,李蘭娟院士率

    作文周刊·小學三年級版 2020年24期2020-07-17

  • 有一種幸福向苦而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數度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之中,從疫情爆發初期到疫情清零,整整58天的時間,始終堅守在疫情漩渦中心,與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她用瘦弱的身體、頑強的意志,和眾多的醫務工作者拯救民眾于水深火熱,成為口口相傳的時代英雄。李蘭娟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紹興縣夏履鎮夏履橋村。相傳大禹治水路過會稽時,曾遺履于該地而得名。李蘭娟從小在苦難中長大。她的父親患眼疾,母親賣山貨。家境貧寒的李蘭娟,讀書很用功,她立志要當一名醫

    幸?!せ橐霭?2020年6期2020-07-04

  • 李蘭娟:心有蘭花濟蒼生
    二水第一次知道李蘭娟,是在一則官方報道上。報道上說,十七年幾經風雨,國難當頭時,仍白發相見。說的就是李蘭娟與鐘南山。她被稱作這17年里,唯一可以和鐘南山齊名的人間“圣手”。17年前,非典肆虐,是他們臨危受命,率兵出征;如今2020年了,武漢疫情危在旦夕,再度出征領銜,還是他們。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作為目前國內感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李蘭娟的從醫之路走得很不平凡:她以治病救

    晚晴 2020年2期2020-07-04

  • 李蘭娟院士臉上的壓痕與心中的牽掛
    護目鏡和口罩在李蘭娟院士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搬t者仁心,大愛有‘痕’,看著心疼!”這道印痕深深打動了網友,讓人直呼心疼。73歲的李蘭娟,自2月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達武漢,就開啟了十幾天如一日的作息模式:赴醫院會診、回駐點撰寫文字材料及遠程指導實驗室工作。她早上8點就開始工作,連續幾天都是凌晨2點睡覺。其實,李蘭娟1月份曾赴武漢研判疫情,回來后多次請纓帶隊去武漢。當她收到出發的通知時,匆忙收拾了一些行李當天就啟程。此時她心里急切牽掛的,就是正經受病毒威脅的

    思維與智慧 2020年8期2020-07-03

  • 李蘭娟:沖在抗“疫”最前線的科研“女神”
    人物名片李蘭娟,1947年出生于浙江紹興,感染?。▊魅静。W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毕⒁怀?,舉國沸騰。這無疑為連日來的抗疫戰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蘭娟這位73歲的科研老將,再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 2020年4期2020-06-21

  • 李蘭娟 沖在抗疫最前線
    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這位面容慈祥,面對鏡頭甚至有點難為情的李蘭娟說:“我打算長期在武漢,與那里的醫護人員并肩戰斗!”這是她莊嚴的承諾。緊張的醫療診治和科研任務之下,李蘭娟每天只睡3小時,和本地專家一起堅守在“武漢抗疫之戰”最前線,像定海神針一般給大家帶來信心!1月18日,李蘭娟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來到武漢,顧不上一路舟車勞頓,聽取了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的匯報,并到武漢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

    中華兒女 2020年5期2020-06-19

  • 李蘭娟:建議武漢“封城”
    李蘭娟, 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紹興,感染?。▊魅静。W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2020年4月8日零時起,關閉離漢通道76天的武漢市“解封”。此時此刻,我們想起了建議“封城”的李蘭娟院士。1月18日,李蘭娟臨危受命,與鐘南山等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前往武漢,對疫情作出預判,提出對武漢要采取“不進不出”措施,對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為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等重要建議。1月20日,李克強總理主

    雷鋒 2020年5期2020-06-12

  • 李蘭娟:沖在抗“疫”最前線的科研“女神”
    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毕⒁怀?,舉國沸騰。這無疑為連日來的抗疫戰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蘭娟這位73歲的科研老將,再一次沖在最前線,也讓“科學家”三個字再次成為普通人心里的“神”。武漢疫情暴發后,李蘭娟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這也是繼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后,她再戰防疫最前線。她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點醫院不分晝夜地忘我工作,甚至每天就睡3小時……率先提

    初中生世界 2020年14期2020-06-03

  • 李蘭娟:沖在防治傳染病一線的斗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出生在浙江省紹興縣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因為患有眼疾,無法勞作,全家靠母親賣山貨維持生計。李蘭娟知道自己上學要靠助學金,很不容易,所以學習很努力,成績一直優秀。高中畢業回村后,李蘭娟深知鄉親們看病難,就當起了赤腳醫生。當時村里400多戶人家都認識她,說她“進門狗不叫”,就是說她和鄉親們特別熟,熟到連鄉親們家的狗都認識她了。那時候,她通過自學及到省中醫院學習針灸技術,把人體經絡背得滾瓜爛熟。1970年,23歲的李蘭娟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讀書

    婦女生活 2020年4期2020-05-19

  • 防疫沖鋒者
    時,年逾古稀的李蘭娟主動請纓,帶隊奔赴武漢,只為打贏這場“硬仗”。為了國人安康,李蘭娟本就甘愿用一生韶華去維系,甘心用一生的犧牲去捍衛,更何況此時此刻。2020年2月11日,李蘭娟已經進入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區ICU,不舍晝夜地分析著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給出治療方案。在她的防護服上,寫著“武漢加油”四個醒目的大字。人生在于專與勤李蘭娟出生寒門,父親因患有眼疾無法工作,因此全家人的生活都要靠母親賣山貨賺得的微薄收入來維持。就在李蘭娟剛念了兩年初中時,母親為難地

    科學24小時 2020年4期2020-05-14

  • 李蘭娟:逆行中的女院士
    疫情暴發后,“李蘭娟”這個名字再次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已逾七旬的女院士雖看上去斯斯文文,卻有著令人佩服的果敢與堅毅。連軸轉的“老太太”2020年2月5日,一條微博熱搜——“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振奮了整個中國!李蘭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疫情肆虐的日子里,73歲的她每一天都在跟時間賽跑,竭盡全力搶救病人、控制疫情。1月18日,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李蘭娟

    37°女人 2020年5期2020-05-11

  • 李蘭娟:國家大事,義不容辭
    的女戰士,她是李蘭娟。她心憂民瘼而展現的科學精神,標注了專業深度;她的不辭辛苦、忘我投入,則抵達了精神高度。而貫穿其中的人格魅力,又折射出科學家應具有的家國情懷。李蘭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她創建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統”,使重型肝炎的治愈率從11.9%提升到78.9%。其領銜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防治體系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項目,獲得了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4期2020-05-06

  • 李蘭娟院士臉上的壓痕與心中的牽掛
    護目鏡和口罩在李蘭娟院士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搬t者仁心,大愛有‘痕,看著心疼!”這道印痕深深打動了網友,讓人直呼心疼。73歲的李蘭娟,自2月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達武漢,就開啟了十幾天如一日的作息模式:赴醫院會診、回駐點撰寫文字材料及遠程指導實驗室工作。她早上8點就開始工作,連續幾天都是凌晨2點睡覺。其實,李蘭娟1月份曾赴武漢研判疫情,回來后多次請纓帶隊去武漢。當她收到出發的通知時,匆忙收拾了一些行李當天就啟程。此時她心里急切牽掛的,就是正經受病毒威脅的患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4-26

  • 李蘭娟夫婦的神仙愛情
    他說:“我要給李蘭娟院士一個驚喜!”這位老人,就是李蘭娟院士的先生,鄭樹森院士!從校園戀情到相濡以沫,他們相伴45年從未吵架李蘭娟出生在浙江紹興鄉下,家境貧寒的她自幼成績優異,到初中時,家里已經承擔不起她上學需要的費用了,她無奈之下向老師提出了輟學。但老師當然不會讓這樣一位優秀的孩子輟學,便向學校申請了獎學金,李蘭娟才得以繼續讀下去。上高中后,李蘭娟就自學了針灸方面的知識。高中畢業后,她回到家鄉,一邊代課,一邊開始為鄉親們針灸治病。為了把買藥材的錢省下來,

    北廣人物 2020年15期2020-04-24

  • 李蘭娟,等你戰疫凱旋
    茉莉李蘭娟(右二)隔著電視屏幕,衛生部多器官聯合移植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深情地看著妻子李蘭娟。此刻,同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李蘭娟,正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感染最密集的武漢,與眾多來自祖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一起,和時間賽跑,和疫情斗爭。年夜飯很香甜2020年1月24日,萬家團圓的除夕夜,鄭樹森親手為李蘭娟準備年夜飯。雖然,他拿菜刀切菜的手藝遠不如拿手術刀做手術熟練,但他精細地切著,力爭把每一根土豆條切得粗細均勻。想到妻子一進家門就能吃到熱乎乎的年

    莫愁·時代人物 2020年4期2020-04-22

  • 院士李蘭娟:73歲上前線
    肺炎疫情,把“李蘭娟”這個名字推到眾人面前。她在公益講座上親切地教大家“人體微觀生態平衡”的健康理念,告訴人們“保持樂觀”的長壽秘訣……如今,已經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殫精竭慮、晝夜不分地與病毒賽跑,而這背后,是同為院士的先生一如既往的理解與支持?!俺嗄_醫生”踏入醫學殿堂李蘭娟是目前中國感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可是學生時代的她卻是一名地道的農家妹。李蘭娟從小生活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江南水鄉浙江紹興,她特別喜愛讀書,成績優異。因父親患有眼疾無法勞作,全家只能

    戀愛婚姻家庭 2020年2期2020-04-20

  • 李蘭娟:幸福就是看著一個個患者恢復健康
    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作為目前國內感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李蘭娟的從醫之路走得很不平凡:她以治病救人為自己的天職,無論非典還是禽流感流行時期,始終堅守在搶救危重病人的一線;她潛心于國際前沿課題,從人工肝到微生態平衡,再到H7N9型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疫情研究,開拓了一片又一片未知領域;她熱心公益,無償推廣自己的科研成果,自掏腰包設立人才基金……提出武漢“封城”2020年1月18日,李蘭娟同鐘南山等人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前往武漢。在武漢,李蘭娟做出了對疫情

    老年博覽·上半月 2020年4期2020-04-20

  • 兒子眼里的李蘭娟院士
    圈。同一天,《李蘭娟院士帶隊出發馳援武漢》的新聞被無數人轉發??挂咧畱鸫蝽懸詠?,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一批科研人員備受社會關注。被網友稱呼為“李奶奶”的李蘭娟,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著疑問,我們專訪了李蘭娟院士的兒子鄭杰先生,希望從他的視角里,閱讀到一些關于李院士的別樣片段。從視野里消失了整整6天的母親“日歷上,她自2020年1月17日后,就在我的視野里消失了整整6天……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從18日開始到28日,她沒有一天不是2點之后睡的?!?/div>

    文苑·經典美文 2020年4期2020-04-19

  • 勇敢逆行者 李蘭娟:用生命踐行諾言
    阿航本文主人公李蘭娟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疫情,讓李蘭娟這個名字再次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傳染病領域的領軍人物,以治病救人為自己的天職,無論“非典”、禽流感還是目前的新冠肺炎,她始終堅守在搶救病人的一線。在患者眼中,她是白衣天使;在同事眼中,她是女中豪杰;在學生眼中,她是學習榜樣;在丈夫眼中,她是優秀妻子。她有著怎樣的多彩人生呢?求學之路充滿艱辛為回饋鄉親學習針灸李蘭娟出生在浙江紹興農村,家境貧寒,父親因患眼疾無法勞作,全

    伴侶 2020年3期2020-04-15

  • 李蘭娟:最大的快樂是把人救回來
    一線的院士——李蘭娟。李蘭娟是浙江紹興人。在她幼年間,因為家境貧寒,她曾有一段時間只能輟學在家,但是李蘭娟堅持一邊干活養家,一邊自學。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她仍然展現出了驚人的努力與天賦,中考后她被省重點中學破格錄取。畢業后的李蘭娟被鄉里安排做代課老師,在當老師的期間,她看見周圍的老人腰酸背痛,于是執拗地放棄代課老師的職業選擇去當赤腳醫生。她開始奔走在鄉里,四處采集草藥,為鄉親治療一些小毛病。全村400多戶人家,只要哪家有人生病,李蘭娟都會上門診治。也就是從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20年11期2020-04-13

  • 古稀率隊
    城一周。73歲李蘭娟院士主動請纓,再次帶領團隊緊急馳援武漢。李蘭娟出生在紹興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66年,她以非常優異成績讀完了高中,無奈那一年高考被取消。后來,村里開展合作醫療,李蘭娟被村民們推舉為赤腳醫生。她說:我喜歡醫生這個職業,我熱愛衛生事業。直到1970年,23歲的李蘭娟,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現浙江大學醫學院)深造。后又因成績優異,被分配到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擔任主治醫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重型爆發性的肝功能衰竭的病死率高達70%。李蘭

    新天地 2020年3期2020-04-08

  • 李蘭娟:國士出征不念歸期
    領域的領軍人物李蘭娟?!皩︶t學的摯愛,讓我無怨無悔地選擇當‘赤腳醫生”李蘭娟對醫學的熱愛非常純粹。想學針灸,是希望做點好事,為村里鄉親治療腰腿疼痛。1967年,憑著優良成績順利高中畢業的李蘭娟,還沒來得及參加高考,高考制度就取消了。為了響應號召,她積極報名去黑龍江,但沒被批準,鄉里便安排她到夏履中學做代課老師。但在回鄉前,李蘭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她自己聯系了浙江省中醫院學起了針灸。雖然那是她第一次接觸醫學,但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將整本經絡書背得滾瓜爛熟?!皩?/div>

    杭州 2020年4期2020-04-07

  • 李蘭娟,等你戰疫凱旋
    文/茉莉李蘭娟(右二)隔著電視屏幕,衛生部多器官聯合移植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深情地看著妻子李蘭娟。此刻,同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李蘭娟,正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感染最密集的武漢,與眾多來自祖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一起,和時間賽跑,和疫情斗爭。年夜飯很香甜2020年1月24日,萬家團圓的除夕夜,鄭樹森親手為李蘭娟準備年夜飯。雖然,他拿菜刀切菜的手藝遠不如拿手術刀做手術熟練,但他精細地切著,力爭把每一根土豆條切得粗細均勻。想到妻子一進家門就能吃到熱乎乎

    莫愁 2020年11期2020-04-02

  • 致敬李蘭娟:現實版的“穆桂英”
    陳先義李蘭娟簡歷李蘭娟,女,1947年9月13日生于浙江紹興縣夏履鎮夏履橋村,是一位從赤腳醫生成長起來的醫學專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態研究。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來保

    雷鋒 2020年3期2020-03-31

  • 李蘭娟:國士出征 不念歸期
    領域的領軍人物李蘭娟?!皩︶t學的摯愛,讓我無怨無悔地選擇當‘赤腳醫生”李蘭娟對醫學的熱愛非常純粹。想學針灸,是希望做點好事,為村里鄉親治療腰腿疼痛。1967年,憑著優良成績順利高中畢業的李蘭娟,還沒來得及參加高考,高考制度就取消了。為了響應號召,她積極報名去黑龍江,但沒被批準,鄉里便安排她到夏履中學做代課老師。但在回鄉前,李蘭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她自己聯系了浙江省中醫院學起了針灸。雖然那是她第一次接觸醫學,但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將整本經絡書背得滾瓜爛熟?!皩?/div>

    杭州 2020年3期2020-03-30

  • 李蘭娟院士“紅區”查房
    武漢疫區以來,李蘭娟院士每天上午8時30分準時抵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國家醫療隊指揮中心,準備查房。自2月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開啟固定作息模式:赴東院與其他醫院會診、回駐點撰寫文字材料及遠程指導實驗室工作?!凹t區”,抗疫醫院中重癥隔離病房的別稱。2月20日,73歲的李院士要進入“紅區”重癥監護室(ICU),探視8位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病情。工作人員按鈴打開更衣室大門后,李蘭娟第一個走了進去,之后,她全身被白色

    新長征 2020年3期2020-03-27

  • 有一種勇敢叫李蘭娟
    童波李蘭娟被刷屏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這位73歲的女院士率先提出武漢封城,并毫不猶豫地奔向戰“疫”第一線。眼下,她正和她的團隊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這也是她2003年與非典、2013年與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戰“疫”最前線。這些天,在新冠肺炎戰“疫”打響后,李蘭娟一直奔波于前線:1月18日,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她與鐘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達武漢,聽取了武漢方面的情況匯報,并查看現場。在武漢,李蘭娟作為國家級專家,提出了對疫情的判斷,尤其是武漢要

    科學大觀園 2020年5期2020-03-26

  • 院士李蘭娟:我的角色永遠是醫生
    次在新聞中看到李蘭娟的身影——這天,她走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ICU,探視8位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病情。問診結束后脫下防護裝備,她的面部呈現出深深的壓痕。2月2日凌晨,73歲的李蘭娟帶領團隊抵達武漢,此后一直奮戰在防疫一線。這也是她繼2003年與非典、2013年與H7N9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戰“疫”最前線。出征,把危重癥病人救回來“媽,等你回來?!?月1日,李蘭娟的兒子鄭杰在微信朋友圈發出這樣一條信息。同一天,《李蘭娟院士帶隊出發馳援武漢》的新聞被無數人轉發

    黨的生活(黑龍江) 2020年2期2020-03-23

  • “院士夫妻”李蘭娟與鄭樹森
    ,曾建議封城的李蘭娟多次登上微博熱搜。2月4日,她帶領的團隊在武漢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毕⒁怀?,舉國沸騰,這無疑為連日來的抗疫戰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很多人還不知道,73歲的她是國內唯一一個傳染病學科院士,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事件防控中,有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而她“背后的男人”鄭樹森,同樣是一位院士,這對被稱作“醫學狂人”的恩愛夫妻,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夫妻倆都是“醫學狂人”與出身醫學世家的

    中關村 2020年3期2020-03-23

  • 李蘭娟:與病毒賽跑
    約記者 楊春富李蘭娟是我國醫學感染科的首位中國工程院女院士,也是此領域目前唯一的女院士。李蘭娟和她的團隊努力鉆研10多年,創建了一套獨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統”,顯著提高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李蘭娟帶領團隊承擔過手足口病、地震災后防疫、甲型H1N1等傳染病診治研究任務,遠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病毒,效果顯著。在抗擊“非典”(SARS)病毒期間,因防御及時、攻關迅速、診治合理,受到央視專題點贊報道。她研究的“四抗二平衡”的治療方法,及時救治感染H7N9的瀕危病人,并

    時代郵刊 2020年5期2020-03-21

  • 李蘭娟:與病毒賽跑
    楊春富李蘭娟是我國醫學感染科的首位中國工程院女院士,也是此領域目前唯一的女院士。李蘭娟和她的團隊努力鉆研10多年,創建了一套獨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統”,顯著提高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李蘭娟帶領團隊承擔過手足口病、地震災后防疫、甲型H1N1等傳染病診治研究任務,遠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病毒,效果顯著。在抗擊“非典”(SARS)病毒期間,因防御及時、攻關迅速、診治合理,受到央視專題點贊報道。她研究的“四抗二平衡”的治療方法,及時救治感染H7N9的瀕危病人,并快速研發

    時代郵刊·上半月 2020年3期2020-03-19

  • 媽,等你回來
    張澤茜李蘭娟院士“媽,等你回來?!?020年2月1日,鄭杰發了一條朋友圈消息。同一天,《李蘭娟院士帶隊出發馳援武漢》的新聞被無數人轉發??挂咧畱鸫蝽懸詠?,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一批醫學專家備受關注。從視野里消失了整整6天的母親“她自1月18日起,從我的視野里消失了整整6天。24日深夜接她回來的路上,她又冷又困,從18日開始到28日,她沒有一天不是深夜2點之后睡的?!编嵔茉趥€人公眾號中寫道。盡管文字中流露出不舍,鄭杰談及母親此次出征卻顯得十分淡定?!拔覀冸m

    讀者 2020年6期2020-03-18

  • 抗疫斗士李蘭娟
    ……她的名字叫李蘭娟。疫情面前,對癥“下方”李蘭娟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因為患有眼疾,無法勞作,全家靠母親賣山貨維持生計。李蘭娟從小品學兼優,靠助學金堅持讀完高中?;卮搴笏斊鹆顺嗄_醫生,村里400多戶人家都認識她。1970年,李蘭娟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讀書。畢業后被分配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從事傳染病臨床診療和科研……“在一定要當個好醫生”的信念支撐下,經過一路奮斗,2005年,李蘭娟成為國際上最大的人工肝科研聯盟的主席,并當

    莫愁 2020年7期2020-03-17

  • 抗疫斗士李蘭娟
    ……她的名字叫李蘭娟。疫情面前,對癥“下方”李蘭娟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因為患有眼疾,無法勞作,全家靠母親賣山貨維持生計。李蘭娟從小品學兼優,靠助學金堅持讀完高中?;卮搴笏斊鹆顺嗄_醫生,村里400多戶人家都認識她。1970年,李蘭娟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讀書。畢業后被分配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從事傳染病臨床診療和科研……“在一定要當個好醫生”的信念支撐下,經過一路奮斗,2005年,李蘭娟成為國際上最大的人工肝科研聯盟的主席,并當

    莫愁·智慧女性 2020年3期2020-03-17

  • 從赤腳醫生到院士: 率先提出“封城”,73歲李蘭娟再出征
    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作為目前國內感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李蘭娟的從醫之路走得很不平凡:她以治病救人為自己的天職,無論非典還是禽流感,始終堅守在搶救危重病人的一線;她潛心國際前沿課題,從人工肝到微生態平衡、再到H7N9等重大傳染病疫情研究,開拓了一片又一片的未知領域;她熱心公益,無償推廣自己的科研成果,自掏腰包設立人才基金……1提出武漢“封城”武漢疫情爆發后,李蘭娟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這也是繼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后,她再戰防疫最前線。1月18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20年2期2020-03-17

  • 李蘭娟:73歲再出征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蘇丹 攝)對李蘭娟來說,無論做教授還是做院士,從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為她一生的職責。最近,鐘南山赴武漢考察疫情的照片刷了屏。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他的身旁有一位女專家的身影,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作為目前國內感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李蘭娟的從醫之路走得很不平凡:她以治病救人為自己的天職,無論抗擊非典還是禽

    人民周刊 2020年2期2020-03-16

  • 李蘭娟:逆行中的女院士
    疫情暴發后,“李蘭娟”這個名字再次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已逾七旬的女院士雖看上去斯斯文文,卻有著令人佩服的果敢與堅毅。連軸轉的“老太太”2020年2月5日,一條微博熱搜—“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振奮了整個中國!李蘭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疫情肆虐的日子里,73歲的她每一天都在跟時間賽跑,竭盡全力搶救病人、控制疫情。1月18日,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李蘭娟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20年3期2020-03-09

  • 李蘭娟:我的角色永遠是醫生
    席卷神州大地,李蘭娟院士的名字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她和鐘南山院士一起成為公眾的定心丸。這位一口紹興普通話的老人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和愛戴,她被親切地稱為“李奶奶”。年輕的網友們則注意到她的胸針、她的絲巾、她的唇彩,她梳理整齊的短發。有人說:“我喜歡聽她說‘發現’兩個字?!闭f這話的人也許并不知道,李蘭娟已經不是第一次通過自己的“發現”救民于水火了。但與鐘南山院士相比,人們好像并不那么了解她。不容荊棘不成蘭1947年,李蘭娟出生在浙江省紹興縣夏履橋村。父親因眼疾

    傳記文學 2020年2期2020-03-06

  • 李蘭娟:逆行中的女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越是艱難越向前,她用實際行動一次次地踐行著“醫者仁心,不畏逆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牽動著億萬人的心,一場全民抗擊病毒的戰“疫”拉開帷幕。研究肺炎疫苗、親赴武漢、建議封城、怒斥謠言……在這場疫情暴發后,“李蘭娟”這個名字再次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已逾七旬的女院士雖看上去斯斯文文,卻有著令人佩服的果敢與堅毅。連軸轉的“老太太”2020年2月5日,一條微博熱搜—“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振奮了整個中國!李蘭娟,是中國工程院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20年3期2020-03-06

  • 李蘭娟:沖在抗疫最前線的科研“女神”
    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毕⒁怀?,舉國沸騰。這無疑為連日來的抗疫戰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2月4日是李蘭娟抵達武漢的第3天,她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點醫院不分晝夜地忘我工作,甚至每天就睡3小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蘭娟這位73歲的科研老將,再一次沖在最前線,也讓“科學家”三個字再次成為普通人心里的“神”。創新不息,一次次從空白到領跑很多人知道李蘭娟這個名字,源于2003年的“非典”

    文萃報·周二版 2020年5期2020-02-16

  • 率先提出"封城"的73歲李蘭娟再赴武漢:此去長期奮斗,沒考慮什么時候回家!
    常熟悉的73歲李蘭娟院士再次主動請纓,乘坐晚9時的火車,率領樹蘭(杭州)醫院緊急醫療隊馳援武漢。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今天,也就是2月2日晚間,武漢火神山醫院將交付投用,2月3日正式收治病人。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李蘭娟院士表示:“這次去打算長期奮斗,自己也沒有考慮什么時候回來?!甭氏忍岢鑫錆h“封城”武漢疫情爆發后,李蘭娟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這也是繼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后,她再戰防疫最前線。1月18日,李蘭娟同鐘南山等人受國務院、國家衛

    世紀人物 2020年2期2020-02-12

  • 院士夫妻演繹傳奇愛情 新婚初夜在車站廣場度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上臺領取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證書。而在臺下,她的丈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面帶笑容為妻子鼓掌,這對夫妻事業上攜手并進,生活中風雨同舟,堪稱典范。這對志趣相投的有情人結了婚李蘭娟1947年出生于浙江紹興夏履鎮夏履橋村,自幼家境貧寒,父親因患眼疾無法勞作,全家生活靠母親賣山貨維持。李蘭娟自幼喜歡讀書,13歲那年,她被保送到紹興第一初級中學。初中畢業后,李蘭娟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省重點高中—杭州第一中學。開學前,媽媽拿出了家里僅有的5元

    北廣人物 2018年18期2018-07-25

  • 院士夫妻演繹傳奇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上臺領取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證書。而在臺下,她的丈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面帶笑容為妻子鼓掌,這對夫妻事業上攜手并進,生活中風雨同舟,堪稱典范。新婚初夜在車站廣場度過李蘭娟1947年出生于浙江紹興夏履鎮夏履橋村,自幼家境貧寒,父親因患眼疾無法勞作,全家生活靠母親賣山貨維持。李蘭娟自幼喜歡讀書,13歲那年,她被保送到紹興第一初級中學。初中畢業后,李蘭娟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省重點高中——杭州第一中學。開學前,媽媽拿出了家里僅有的5元錢

    新天地 2018年4期2018-04-19

  • 李蘭娟:以知識回報社會
    從小家境貧寒,李蘭娟依靠政府助學金,讀完初中、高中、大學?!叭绻麤]有家人、老師的支持,沒有助學金的資助,我不可能接受教育,更不可能圓我的學醫夢!”大學畢業時,李蘭娟說:“我要以知識回報社會!”30多年后,SARS、手足口病、地震災后防疫、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伴隨著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傳染病防控難題,人們記住了她: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內科學(傳染?。┲攸c學科學術帶頭人,國際微生態聯盟主席,我國傳染病學領域杰出的

    博覽群書 2015年7期2015-09-02

  • 捧得大獎 李蘭娟
    捧得大獎 李蘭娟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3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李蘭娟院士領銜的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李蘭娟院士頒獎,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李蘭娟、鄭樹森兩位院士親切握手并表示問候。這個項目經過100多位科研人員14年的研究,在李蘭娟、鄭樹森兩位院士的帶領下,創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統和人工肝聯合肝移植治療重癥肝病的新方法,破解了重癥肝病高病死率這一國際

    浙江共產黨員 2014年2期2014-08-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