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君宇

  • 情歸陶然亭
    共鳴。石評梅和高君宇的愛情故事,何嘗不是現實版的梁山伯和祝英臺?而他們的愛情比梁祝更令人動容,短暫的時光里,他們將自己的人生譜寫得跌宕壯麗,是一首凱歌,是一段傳奇!1902年,隨著一聲啼哭,一位女嬰呱呱墜地。她便是日后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石評梅。石評梅出生在山西平定,家境殷實,父母皆是文化人。乳名心珠,人如其名,她仿佛含著金湯匙,一出生便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父親是清末舉人,但并未因為石評梅是女孩,便松懈了對她的教育。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她的才女之路埋

    閱讀時代 2023年1期2023-02-18

  • 梅宇情
    ◇田芳石評梅與高君宇的愛情故事是從評梅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開始的。1920年,山西同鄉會上,高君宇正在進行一次“科學與民主”為主題的演講。評梅走進會場,被他的瀟灑和不凡所打動。自此,兩人相識。君宇當時確實是已有封建包辦婚姻的,他的夫人叫李寒心,但那位夫人其實也不愛君宇,愛的是他的表哥。君宇還沒同寒心拜天地,就半夜從封建婚姻的牢籠里逃了出來。他到了北京,考進北京大學。后來在恩師李大釗的引導下投身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始人之一。國共合作時,他當過中山先

    娘子關 2022年4期2022-11-14

  • 高君宇與石評梅的圣潔情戀
    青年團的創始人高君宇及當時的風流才女石評梅之墓,墓碑上鐫刻著一首扣人心弦、發人深省的詩句:“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边@是出自德國著名詩人海涅的一首詩。在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年代,被共產黨員高君宇虔誠地用作了表明其堅定信仰初心的自題詩,在此壯麗詩句鼓舞下,他義無反顧走上革命道路,矢志不渝為拯救祖國與人民艱辛探索、不懈奮斗。這首高君宇寫在自己照片上的言志詩,也正是他短暫而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這處令人肅然起敬的“高石之墓”,為

    黨史文苑 2022年2期2022-03-27

  • 高君宇馬克思主義觀的山西實踐
    030619)高君宇,原名高尚德,字錫三,山西靜樂人(今屬太原婁煩)。他是我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同時也是中共山西黨、團組織的創始人之一。他一生為傳播馬克思主義而奔波,為喚醒舊社會民眾而日夜操勞。正如彭真同志所說:“高君宇同志是山西省共產主義啟蒙運動的先驅和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太原的共產黨、共(社)青團是在他的聯系和指導下建立起來的,他畢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保?]229一、高君宇馬克思主義觀的形成(一)李大釗對高君宇的影響1916年,高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09

  • 民國才女石評梅
    志。恰巧此時,高君宇應邀到北京的山西會館進行革命宣講,兩人就這樣不期而遇了。當時石評梅已是北京詩壇上頗有聲名的女詩人。高君宇則是石評梅的同鄉,也是石父的得意門生,兩人雖未見過面,卻彼此早有耳聞。初見后的“識荊”之喜,使他倆開始了頻繁的書信往來。隨著了解日益加深,高君宇被石評梅的思想和才情深深吸引,不由得墜入了情網。高君宇知道石評梅所經歷的事情,但他仍試圖用真誠,解開石評梅的心鎖。二人相識三年后的一個深秋,身在外地的高君宇寄給石評梅一片紅葉,上面寫著“滿山秋

    閱讀時代 2021年11期2021-10-01

  • 加強開展革命先驅的思想史研究
    第一次完整地讀高君宇的東西,記得是在2012年初的時候。那時,人民出版社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啟動了《中國共產黨先驅領袖文庫》的編輯出版工程,《高君宇文集》即是其中之一。在出版說明中有寫到:“本文庫所稱先驅領袖,是指在新中國成立前就義或逝世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均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運動領袖,或為黨的創始人,或為工人、農民、青年、婦女等運動的杰出領導人。他們為黨的發展壯大,為民族解放,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光輝業績將永載史冊,他們的

    文史月刊 2021年8期2021-09-24

  • 浩氣長存 永垂青史
    閻門高君宇紀念館高君宇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和馬克思主義者,山西共產主義啟蒙運動的先驅和山西黨團組織的創始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特刊此文以饗讀者。少年英俊1896年10月22日,高君宇同志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原屬靜樂縣)峰嶺底村的一個富裕農家。祖父系清朝秀才,一生以教書為業。父親高佩天為清朝監生,因善于經商,并通醫道,遂使家道由小康而漸富,成為一方名紳。君宇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二,乳名尚德,

    文史月刊 2021年7期2021-09-24

  • 我愿用一生的愛來修補你的愛
    的早期歷史上,高君宇被稱作“中國青年革命的健將”,他師從李大釗,是青年團的發起人之一,做過孫中山的秘書,在莫斯科親耳聆聽過列寧的教誨。他與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評梅之間圣潔又凄婉的愛情故事,佐證了周恩來那句“革命與愛情沒有矛盾”的名言。1920年初冬的一個夜晚,在一次山西同鄉會上,24歲的高君宇和18歲的石評梅初次相識。石評梅是高君宇在山西省立一中時的尊師石銘的女兒,她愛雪與梅花,擅寫文章與詩,喜歡彈風琴、跳舞。共同的進步追求和興趣促使二人相互吸引。但他們在

    做人與處世 2021年11期2021-09-22

  • “我自身是信馬克思主義的”
    高君宇,原名高尚德,字錫三,號君宇,山西省靜樂縣峰嶺底村(今屬婁煩縣)人。是五四運動時期北京大學學生組織負責人之一。1920年3月,與鄧中夏等共同組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加入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并擔任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1924年12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1925年3月,在北京病逝。1916年,高君宇由山西省立第一中學考入北京大學,在這里接受了新思想的啟蒙教育。俄國十月革命的炮聲,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高君宇在李大釗的指導、幫

    全國新書目 2021年6期2021-08-03

  • 追尋先烈腳步,不忘百年歷程 ——《 中國建筑裝修裝修》 雜志社向高君宇烈士墓獻花
    雜志社成員在高君宇烈士墓前【本刊訊】記者張羽、符媛報道:5月28 日,《中國建筑裝飾裝修》雜志社全體成員前往陶然亭公園,共同學習并感受中國共產黨建黨至今的百年歷程。在革命烈士高君宇墓前,雜志社成員獻花并學習了先烈的不怕流血犧牲、只為日月乾坤的事跡和精神。本次活動作為雜志社黨員的黨建活動和員工的團建活動,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學習高君宇烈士的革命事跡,樹立勇往直前、不畏險阻的斗爭精神;二是舉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賽詩會,在文字中升華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在高君宇烈士墓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 2021年6期2021-07-23

  • 山西共青團:讓青春“火花”生生不息
    黨團組織創建人高君宇事跡資料,組織各界青少年通過“記憶中的火花”體驗式實踐教育,深刻感悟高君宇堅如磐石的革命信仰、耀如火花的崇高思想和鋒如寶劍的戰斗豪情,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讓青春“火花”在山西這片紅色沃土上生生不息。再現“火花”情境,詮釋紅色基因。運用音、詩、舞、畫、屏相融合的創作形式推出“尋訪記憶中的火花”情景劇目,以少年尋夢、青春如火、文瀛之光、薪火相傳4個篇章再現高君宇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讓青少年真切感受高君宇同志為傳播革命火種、實踐馬克思主義真理

    中國共青團 2021年11期2021-07-19

  • 高君宇: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理論家
    忽?!薄@是高君宇寫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詩,也是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的真實寫照。高君宇,山西靜樂人,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理論家,中共北方黨團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和山西黨團組織的創始人。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學,參加各種進步社團,廣泛接觸有進步思想的老師和學生,在北大嶄露頭角,成為學生領袖。1919 年,參加領導了“五四”愛國運動,帶領學生上街游行,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組織各校罷課,發表革命文章。1920 年,在李大釗的領導下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

    支部建設 2021年14期2021-07-15

  • 高君宇:寶劍與火花之革命情懷
    10 多年前,高君宇出生在靜樂縣峰嶺底村(今屬太原市婁煩縣),從靜樂到太原、到北京,從黨組織的建立到領導北方革命運動,高君宇把黨和人民的命運與自己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始終以無比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獻身于黨的革命事業,不畏艱險,自強不息。彭真同志曾高度評價說:“高君宇同志是山西共產主義啟蒙運動的先驅和政治活動家,他畢生為共產主義事業艱苦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痹谥袊伯a黨建立百年之際,在全黨上下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時,在回望三晉大地紅色歷程之中

    支部建設 2021年12期2021-07-05

  • 一個世界一切都是屬于你的
    產黨早期領導人高君宇給戀人石評梅寫下了這樣一封信。1896年10月,高君宇出生在山西靜樂縣峰嶺底村(今屬婁煩縣)一戶有名望的人家。受父親影響,他思想活躍,贊成新生事物,向往革命。十月革命的影響,五四運動的錘煉,使高君宇更加堅定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念。1920年,他在李大釗的指導下和鄧中夏等人秘密發起組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并于當年冬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高君宇是全國50余名黨員之一。高君

    華聲文萃 2021年4期2021-04-29

  • 三晉曙光
    一中學校人 物高君宇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山西 建黨第一人。傅懋恭 中國共產黨山西黨團組織創建人之一,后改名彭真。李毓棠 中國共產黨山西黨團組織創建人之一。張叔平 中國共產黨山西黨團組織創建人之一。侯士敏 中國共產黨山西黨團組織創建人之一。紀廷梓 中國共產黨山西黨團組織創建人之一。軍警若干[光啟。[青年學會辦公室內,一張桌子,幾把椅子,傅懋恭、李毓棠、張叔平、侯士敏、紀廷梓等同志正在焦急等待。張叔平 懋恭同志,你說不會發生什么意外吧?傅懋恭 我想不會的,

    戲友 2021年3期2021-04-06

  • 改革開放以來高君宇民主革命思想研究綜述
    高燕高君宇(1896—1925),原名尚德,字錫山,號君宇,山西靜樂人,五四運動時為北京大學學生會負責人,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中國共產黨第二、三屆中央委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山西黨團組織的創始人。高君宇的父親高佩天曾為同盟會會員,在父親的影響下,高君宇從小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和浸染??既氡本┐髮W后,在李大釗等馬克思主義革命導師的號召下參加和領導了五四運動,加入了北京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并在北方積極開展建立共產黨和青年團的活動。此后在黨組

    青年發展論壇 2021年6期2021-01-02

  • 高君宇的革命實踐活動與多重身份建構
    030600高君宇是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活動家。其一生雖“如彗星之迅忽”,卻“如閃電之耀亮”,在早期工人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尤其是山西共產主義運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是寶劍”,也“是火花”的一生中,高君宇迅速由一名愛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成長為一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實現了身份的轉化與蛻變,值得學界關注和研究。一、愛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高君宇,1896年10月生,山西省靜樂縣人。16歲考入山西省立模范中學堂,師從朱海洲、趙

    山西青年 2020年12期2020-12-08

  • 遠行的芳鄰
    人的墓,一位是高君宇,另一個是他的戀人石評梅。我們小時候經常在那里玩兒,并不知道這兩位是什么人。后來看到都老師的書才知道。更覺親切的是,附中宿舍是她生前最后居住的地方,算是我們的芳鄰。石評梅在附中教書的同時還是個作家,她參加革命活動時認識了同鄉高君宇,雙方產生了好感。高君宇是五四運動的參與者,他追求石評梅,石評梅卻沒有接受高君宇的愛。不久高君宇突然去世,石評梅才意識到自己失去了真愛。她追思不已,時常去高君宇墓前拜祭。此時的陶然亭還不是喧鬧的公園,葉影斑斕下

    北廣人物 2020年28期2020-07-24

  • 革命的實行家和宣傳家——高君宇
    崢嶸高君宇是我黨早期的革命家。在短暫而光輝的一生里,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人們稱贊他:“不僅是一個革命的實行家,也是一個革命的議論家?!?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學,在那里接受了新思想的啟蒙教育。十月革命后,高君宇和鄧中夏、黃日葵、許德珩等同學,經常聚集在李大釗那里,共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十月革命的經驗,尋求改造中國社會的方法和道路。五四運動時,作為北京大學學生會負責人之一的高君宇,是這一反帝愛國運動中的主要骨干。5月4日那天,他同愛

    中華魂 2020年7期2020-07-17

  • 雖九死其猶未悔:評新編革命現代晉劇《高君宇與石評梅》
    革命現代晉劇《高君宇與石評梅》創作于2017年,是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實驗二團推出的作品。講述中國共產黨人追求偉大理想和崇高愛情的故事,給予觀眾的是一種精神意志的洗禮和藝術價值的情操陶冶。高君宇和石評梅都出生在山西。高君宇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者之一,是山西第一個共產黨人,為宣傳馬列主義、促進國共合作做出了很大貢獻。石評梅是民國初期京城四大才女之一,文采斐然,留下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高君宇和石評梅于亂世中相遇相知,在兩人不甚漫長的生命里,留下許多佳話。如此優

    戲友 2020年2期2020-07-06

  • 高君宇石評梅墓修復記
    段叢槐革命先驅高君宇與民國才女石評梅合葬之墓,使風光秀麗的北京陶然亭湖畔顯得凝重而靜謐。許多年來,無論是陽春三月還是清秋八月,無論是酷暑盛夏還是數九寒冬,每當游人至此,總會情不自禁地止步于墓前,或撫讀碑文,或繞墓緩行,或默默地灑上一掬熱淚,或敬獻一束鮮花,以緬懷憑吊這一對長眠于地下的英靈,寄托綿綿不斷的哀思。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一墓地的重修卻歷經周折。1924年5月,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的住所發生爆炸,軍警對北京城內的國共兩黨成員展開大搜捕。5月21日,中

    黨史文匯 2020年4期2020-05-18

  • 高君宇的兩個世界(節選)
    4年9月22日高君宇致女友石評梅的信,原信缺首尾?!拔沂怯袃蓚€世界的”高君宇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屬于石評梅。石評梅,山西平定人,1902年出生。 1919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畢業后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女子部當訓育主任兼體操教師,是一位追求進步、支持革命的知識分子,也是一位享譽京城的女作家。在一次山西同鄉會上,二人結識,從此書信不斷。1923年4月15日,石評梅在給高君宇的信中傾吐了她“說不出的悲哀”,高君宇立即于次日復信寬慰她:“世界而使人有悲哀

    黨史文匯 2019年10期2019-12-18

  • 《情歸陶然亭》傳統美學意象的視覺呈現
    評梅與革命黨人高君宇的生死絕戀。有著深厚美術功底與攝影才能的導演高峰,在此部影片中采取中國山水畫式的寫意,傳統美學所推崇的意境手法,將石高兩人的愛情放置在中國現代革命歷史的特定情境中。作為建黨90周年的重點獻禮影片,它一方面體現了“文質彬彬”“文以載道”的傳統,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嚴羽“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審美要求。影片借鑒中國古典詩詞的技法,將客觀的“物象”打上主體的烙印,用帶有主體意識的“意象”區別了一般的物象,“成為獨具特質的‘東方符號’,并由此派生出

    電影文學 2019年8期2019-11-15

  • 一片紅葉寄相思
    高是指革命烈士高君宇,而石,則是革命志士、詩人石評梅?!拔沂菍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span class="hl">高君宇墓碑上的這句話,取自高君宇日記,是海涅的一段話。而把這句話刻在墓碑上的,正是高君宇墓地合葬者:女詩人石評梅。這行字外,石評梅還刻了幾行特殊的小字:“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的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920年年初,在山西同鄉會上,已是詩人的石評梅偶遇同鄉青年高君宇。高君宇的演講,讓石評梅熱血沸

    保健與生活 2019年19期2019-11-06

  • 我是寶劍 我是火花
    郭秀翔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字錫三,山西靜樂峰嶺底村(今屬婁煩縣)人。五四運動時為北京大學學生會負責人之一。1920年與鄧中夏等同志共同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是全國最早的50多名共產黨員之一、山西第一個共產黨員、山西黨團組織的創始人。1922年當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和中共中央第二屆執行委員?!拔沂菍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這是高君宇生前題寫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詩

    黨史文匯 2019年9期2019-10-16

  • 高君宇與五四精神*
    出了重要貢獻。高君宇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重要人物,為五四精神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一、高君宇“五四”精神的形成高君宇,山西省靜樂縣(今婁煩縣)人,山西黨團創始人,中共早期的政治活動家和理論家。高君宇出生在呂梁山區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其父高配天為清末的監生,曾經為義和團和首批同盟會的成員,其母趙氏系普通的農家婦女,為人善良,同情窮苦。靜樂鎮大旱,目睹了民生艱苦的高君宇開始關注社會問題并立志救苦救窮。1913年,17歲的高君宇進入了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2019-01-15

  • 相約陶然亭
    ◎ 慕容素衣高君宇大病初愈后,在一個雪后初晴的日子里,和石評梅相約去了陶然亭。不久后,高君宇不顧醫生讓他靜養的勸告,毅然南下奔波。歸來后,他因急性盲腸炎住院。當石評梅在醫院里見到他時,他已經形銷骨立。她難過得淚如泉涌。他卻笑著說:“評梅,你的眼淚什么時候才能流完呢?”此刻的石評梅,終于拋卻了一切的顧慮,不再堅持“冰雪友誼”了,她哭倒在他的病榻前,說:“現在,我將我的心獻在你面前,我愿它永久用你的鮮血滋養,用你的熱淚灌溉?!比欢?,她的回應實在來得太晚了。他溫

    愛你 2018年11期2018-11-14

  • 中共創立時期共產黨人的初心解讀
    王相坤高君宇(1896—1925),原名王尚德,山西靜樂縣人。中共二大代表,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理論家,中共北方黨團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和山西黨團組織的創始人。全國最早的58名黨員之一,1925年3月5日在北京逝世。高君宇論“初心”擔負這個改造社會的責任 我們——凡是承認五一運動者是為了新世界奮斗的同志——都應當撐起肩來擔負這個改造社會的責任,去完成他——“五月一日”——的希冀。五月一日總同盟罷工的目的,不是單純的只為了要求減少工作的時間——每日八時間的

    黨史文苑 2018年10期2018-10-25

  • 《止學》篆刻·解讀系列二十一
    情而釀成悲劇。高君宇、石評梅是中國共產黨著名的革命先軀,是在火熱的革命斗爭中結成的愛情伴侶,高君宇因病逝去后,因石評梅對高君宇的感情過分癡迷,甚至把對高君宇的思念之語刻到了愛人的墓碑上:“君宇!我無力挽住忽如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我剩下的淚流到你的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绷钊送聪У氖?span class="hl">高君宇去逝后,石評梅每個星期都要到高君宇的墓前祭奠和哭泣,整整哭了三年,最終因悲痛過度染上了腦病,這位年僅26歲、已在中國文壇嶄露頭角的著名作家就此隕落。美好的愛情給石評

    記者觀察 2017年12期2018-05-19

  • 相約陶然亭
    慕容素衣高君宇大病初愈后,在一個雪后初晴的日子里,和石評梅相約去了陶然亭。不久后,高君宇不顧醫生讓他靜養的勸告,毅然南下奔波。歸來后,他因急性盲腸炎住院。當石評梅在醫院里見到他時,他已經形銷骨立。她難過得淚如泉涌。他卻笑著說:“評梅,你的眼淚什么時候才能流完呢?”此刻的石評梅,終于拋卻了一切的顧慮,不再堅持“冰雪友誼”了,她哭倒在他的病榻前,說:“現在,我將我的心獻在你面前,我愿它永久用你的鮮血滋養,用你的熱淚灌溉?!比欢?,她的回應實在來得太晚了。他溫柔地

    愛你·健康讀本 2018年4期2018-05-14

  • 高君宇與黨報第一刊《向導》
    471934)高君宇是中共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他和蔡和森等人創辦的我黨第一份機關報——《向導》周刊,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行動綱領。高君宇作為該刊的重要主創人,他的理論和實踐也是《向導》周刊中工運思想的重要脈絡之一。一、先進思想傳播者和工人運動馬前卒(一)從愛國學生到馬克思主義使徒高君宇,1896年出生于清末山西地方開明鄉紳之家,為呂梁腹地靜樂縣(現為太原婁煩縣)人。高君宇又名高尚德,取意“尚仁厚德”“柔以時升、尚德致用”,其父為其取名之時,即

    山東工會論壇 2018年5期2018-04-03

  • 高君宇與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李弘超摘 要:高君宇,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山西黨組織的主要締造者,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積極宣傳者。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為了適應社會形勢,高君宇等一批馬克思主義者,通過整頓平民教育團,組建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擴大知識分子宣傳隊伍,對傳播馬克思主義,推動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結合,做出了重大貢獻。認真研究高君宇在五四時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實踐,對于我們了解早期勞工階級思想狀況,掌握知識分子與勞工階級的結合過程,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關鍵詞:高君

    學理論·下 2017年8期2018-03-30

  • 讓青春為理想燃燒
    團組織的創始人高君宇的生平第一次搬到了音樂劇舞臺上,將高君宇短暫而閃亮的一生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回到那個風云激蕩的舊中國并“燃”起來。紅色歷史故事與現代演繹風格的碰撞在滋養觀眾靈魂的同時,也激勵著新一代的青年人堅定理想信念,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讓青春為理想燃燒。高君宇原名高尚德,1920年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為全國最早的58名黨員之一。他心懷“均分宇宙,人人平等”的抱負,做過李大釗的學生和助手,任過孫中山的秘書,和鄧中夏共同發起過“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與

    黨史文匯 2018年2期2018-03-10

  • 高君宇的絕筆之作
    著名政治活動家高君宇因病早逝,黨組織認為其“散見于各種刊物的論文,實有保存價值”,于是決定向他的戚舊知交及社會各界征集高氏遺著,“以便刊印成書,永資紀念”。1925年4月3日至9日,《北京大學日刊》數次刊登了“追悼高君宇籌備處”發布的《征求高君宇遺著啟事》。然而,高君宇著作的真正“刊印成書”,卻是半個多世紀以后的事了。1986年,中共太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印了《高君宇文集》。1996年,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編輯的《高君宇文集》由山西古籍出版社推出。2011年,人

    黨史縱覽 2018年2期2018-03-09

  • 生命之火不滅 理想之花永生 ——觀音樂劇《火花》隨筆
    園內依然矗立著高君宇烈士與石評梅先生的漢白玉石碑。墓碑上雕刻著海涅的勵志詩句: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革命先驅高君宇如“火花”如“寶劍”的十年戰斗歷程在音樂劇《火花》中娓娓道來……山西省歌舞劇院創作的音樂劇《火花》參演了首屆山西藝術節,也入圍了201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創作重點扶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這是一部關于革命者青春和理想的作品,也是一部讓歷史照進現實,有筋骨、有溫度、有意義的作品。信仰的力量高君宇,原名高尚德,山西人

    戲友 2017年4期2018-01-02

  • 一片紅葉寄相思
    織的主要負責人高君宇,一位是享譽京華的才女石評梅,他們“生前未能相依共處,死后愿得并葬荒丘”(石評梅日記)。從而,演繹了一曲“五四”時期曲折而凄婉的陶然化蝶故事。1923年10月24日,高君宇在北京西山養病。西山正是漫山秋葉紅遍的時候,高君宇對石評梅的思戀情懷已經醞釀成熟,那一片紅葉是何其幸運,被高君宇采摘于手,并在頁面題詩寄與石評梅,成為他表達相思和愛戀的信物。兩天后,住在北師大附中宿舍的石評梅收到了高君宇由西山寄出的這片紅葉,心中不禁波翻浪涌。大概已是

    都市 2017年7期2017-11-14

  • 化蝶之美 觸痛我心 ——晉劇《高君宇與石評梅》觀后感
    心 ——晉劇《高君宇與石評梅》觀后感■ 蔣 殊很早些年的時候,去過北京陶然亭?;蛟S因為年少,忽略了許多東西。其中便有高君宇與石評梅。那晚的舞臺上,他們最先在陶然亭露面。一個用一片楓葉寄出“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一個卻回應“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一片紅葉開幕,一片紅葉貫穿始終,奪目,刺眼;再加上書中的紅葉,手中的紅葉,空中的紅葉,落地的紅葉,心中的紅葉……一片一片,扎在臺上人心中,痛在臺下人心里。他與她的紅葉,那一片,終究還是散落在風

    支部建設 2017年30期2017-11-01

  • 石評梅,凌寒綻放的民國倩影
    眾多,著名青年高君宇、高長虹等都是他的得意弟子。石評梅母親是續弦,在石銘46歲時生了石評梅。老來得女,讓石銘對石評梅千疼百愛,視其為掌上明珠。評梅自幼聰明好學,在父親的悉心培養和熏陶下,四歲時能讀三字經、千字文,繼而四書五經、五古七絕,廣覽博獵。12歲時,石評梅就考入山西省太原女子師范學校。在校期間,她各科成績優秀,琴棋書畫、詩詞文賦均很出色。特別是她的風琴演奏相當出色,屢屢獲得老師好評。16歲那年春節,在家家掛貼年畫時,愛梅的石評梅情感油然而生,立即潑墨

    遵義 2017年6期2017-07-18

  • 高君宇故居紀念館
    高君宇故居紀念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靜游鎮峰嶺底村,距縣城25公里。高君宇故居是高君宇誕生地及16歲以前生活和學習的地方,建于清同治年間,坐北朝南,以磚窯洞為主,共有房窯70余間,為晉西北農村特有的建筑風格,被當地人稱為“高家大院”。除住宅外,還有藥店、油坊、粉坊、釀酒等作坊和菜園、小花園。整個大院又分為東上院、東下院、中院、西院和西園子5座院落,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1996年高君宇100周年誕辰之際,高君宇故居正式對外開放。中院院門上懸掛著彭真題

    黨史文苑 2017年3期2017-05-04

  • 石評梅:去了又來的紅葉
    織的主要負責人高君宇,一位是享譽京華的才女石評梅,他們“生前未能相依共處,死后愿得并葬荒丘”(石評梅日記)。從而,演繹了一曲“五四”時期曲折而凄婉的陶然化碟故事。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四日,高君宇在北京西山養病。西山正是漫山秋葉紅遍的時候,高君宇對石評梅的思戀情懷已經醞釀成熟,那一片紅葉是何其幸運,被高君宇采摘于手,并在頁面題詩寄與石評梅,成為他表達相思和愛戀的信物。兩天后,住在北師大附中宿舍的石評梅收到了高君宇由西山寄出的這片紅葉,心中不禁波翻浪涌。大概已是

    連云港文學 2016年5期2016-11-25

  • 生前未能相依共生,愿死后得并葬荒
    拒絕的戀人——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生,愿死后得并葬荒丘”。高君宇早她3年去世,她親手把他葬在陶然亭,在墓碑上刻下他生前在照片上的自題詩:“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泵康街苣?,她風雨無阻前來吊唁,用淚水澆灌他墳前的花花草草。生未相依,死后共眠,如同現代版“梁?!钡膫髌鎼蹜?,感動了世人。但在感動之余,人們不免困惑,她既如此愛他,生前為何卻一再拒絕他?名門才女,他鄉遇知音石評梅,1902年出生于山西平定縣的一戶書香之家,幼

    現代婦女 2016年8期2016-11-14

  • 院友高君宇
    黨的早期領導人高君宇,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系,是地空學院的院友。動輒驚人帶著懷念先烈的尊敬和巧遇校友的驚喜,我仔細看了對高君宇的介紹。高君宇是中共第一批黨員,曾出席莫斯科遠東各國共產黨和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也是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第一任書記。民國才女石評梅是他的戀人。工作之余,二人常漫步于陶然亭。他曾對石評梅說:“北京城的地方,全被權貴們的車馬踐踏得骯臟不堪,只剩陶然亭這塊荒僻土地還算干凈,死后愿葬于此?!碧杖煌ぶ械恼拱迳蠈?span class="hl">高君宇的介紹只是寥寥幾行字

    大學生 2016年11期2016-06-16

  • 尋訪峰嶺底
    早期革命活動家高君宇寫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詩,也是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的真實寫照。早在中學時代,我就對這首大氣磅礴、正義凜然的詩肅然起敬。自那時起,心中就對峰嶺底充滿了一種憧憬和向往,甚至還帶有幾分神秘感,能到峰嶺底看一看一直是我的一大夙愿。峰嶺底村是高君宇先生的誕生之地,這是汾河岸邊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因村東山上有一座宋代烽火臺,故村名為峰嶺底,意為烽火臺山嶺底下的村莊。1971年之前屬忻州市靜樂縣,后劃歸太原市婁煩縣,人情、風俗、口音和靜樂無異。峰嶺

    支部建設 2016年10期2016-04-12

  • 老情書高君宇致石評梅
    文/高君宇老情書高君宇致石評梅文/高君宇致石評梅:你中秋前一日的信,我于上船前一日接到。此信你說可以做我唯一知己的朋友。前于此的一信又說我們可以作以事業度過這一生的同志。你只會答復人家不需要的答復,你只會與人家訂不需要的約束。你明白的告訴我之后,我并不感到這消息的突兀,我只覺得心中萬分凄愴!我一邊難過的是:世上只有吮血的人們是反對我們的,何以我唯一敬愛的人也不能同情于我們?我一邊又替我自己難過,我已將一個心整個交給伊,何以事業上又不能使伊順意?我是有兩個世

    幸福 2016年27期2016-04-08

  • 《今生》上的高君宇佚文
    ?《今生》上的高君宇佚文金傳勝 邱晶晶《今生》是1920年由高君宇主編的一份雜志,以“介紹新思想”和“討論社會問題”為宗旨,具有鮮明的“五四”風格與時代特征。該刊登載了高君宇的幾篇佚文,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是了解與研究高君宇早期思想與創作活動的重要文獻。高君宇;《今生》;佚文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筆者在一本名為《今生》的民國雜志上不僅找到了廬隱的佚文《我對于大學開放女禁底意見》,而且發現了幾篇高君宇佚文。經查,從1996年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編纂的《高君宇文集》

    關東學刊 2016年12期2016-03-15

  • 火花點燃生命 ——淺析音樂劇《火花》
    045000)高君宇是革命的先行者,他堅定不移的革命信仰、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伴隨著他短暫但光輝的一生,音樂劇《火花》將這一生呈現在舞臺上更打動了觀眾?!痘鸹ā吠ㄟ^多條敘事線索將高君宇的一生有條不紊地展現出來,矛盾沖突的體現凸顯了他為革命理想奮斗一生的精神?;鸹?;敘事線索;矛盾沖突“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币魳穭 痘鸹ā穼?span class="hl">高君宇投身共產主義事業的人生軌跡作為此劇的一條主線索貫穿全劇。一條主線索貫穿全劇,三條輔線索交織其中

    戲劇之家 2016年24期2016-02-24

  • Construction of Crack Perturbation Model and Forward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Attached Eddy Current Sensor
    Junyu(高君宇)1.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ngineering College,Air E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n 710038,P.R.China;2.School of Software,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38,P.R.ChinaConstruction of Crack Perturbation Model and Forwar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5年3期2015-11-21

  • 回憶與高君宇胞弟高全德的一段往事
    團組織的創始人高君宇是我們村人,我雖未見過,但對他的胞弟高全德卻非常熟悉。高全德家離我家不遠,在我小的時候,他就在村里,留著長長的胡須,一身破舊的衣裳干凈而整潔。他每天都在拾糞,偶爾去生產大隊辦公室看看報紙,遇到人只是點點頭,從不說話。當時我總覺得這個人很神秘,故敬而遠之。因此,我們雖然認識,卻從沒有說過一句話。直到后來,一封特殊的信件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我們二人才成了要好的朋友。那是1980年4月的一天,中共太原市委宣傳部黨員教育處的方德禎處長突然打來

    黨史文匯 2015年10期2015-11-04

  • 生前未能相依,死后愿得并蒂
    葉寄相思?!笔?span class="hl">高君宇寄來的,此前,他因舊疾發作,在西山碧云寺療養。那“相思”二字,那如火紅葉,那顆被愛情點燃的心,此刻昭然在目。她的心緒瞬間亂了。他是北大才子,學生領袖,多次領導學生運動,渾身充滿愛國理想和革命激情。這樣一個熱血男兒向她溫柔地表達愛意,她忽然覺得無力承受。她掀起窗紗一角,屋外月華滿地,樹影斑駁。她索性披衣走到院子里去,吹一吹清冷的夜風,又坐在亭里看了會兒月亮?;氐椒块g時,夜風已將她吹得清醒。她坐在桌前,將筆蘸了墨,在紅葉反面寫:“枯萎的花籃

    傳奇故事(破繭成蝶) 2015年4期2015-01-09

  • 高君宇的愛情觀
    在?!x自《高君宇文集》注釋:①高君宇(1896—1925),1920年11月參加了由李大釗領導的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為我黨最早的黨員之一。中共山西黨團組織創始人。石評梅(1902—1928),是高君宇的戀人,山西平定人,五四時期著名的青年女作家,著有《濤語》《禱告》《偶然草》等書。這對有情人生未成婚,死后并葬于北京陶然亭公園。他們的愛情崇高而圣潔,為世人傳頌至今。所選文字分別出自1924年9月、11月高君宇給石評梅的書信。

    黨史文匯 2014年4期2014-08-19

  • 山西黨組織創始人高君宇
    產黨早期領導人高君宇把它抄錄在自己的照片上作為座右銘,這是他短暫而輝煌人生的真實寫照。蓄革命之決心高君宇,原名尚德,字錫三,號君宇。他于1896年10月22日出生在山西省靜樂縣峰嶺底村(今屬婁煩縣)的一個地主家庭。高君宇的父親高配天一生以崇尚德行聞名千里,因此他為兒子取名為高尚德。他曾參加過反對帝國主義的義和團運動,經常給幼小的高君宇講一些義和團的反帝愛國故事,這使年幼的高君宇萌發了一些朦朧的反帝愛國思想。1906年,高配天加入同盟會,平日里他的革命活動和

    文史月刊 2014年6期2014-08-15

  • 我何以有這樣彌久的愿望——1923年10月15日高君宇寫給石評梅的信
    有工夫嗎?又及高君宇,1896年生于山西省靜樂縣。1919年參加領導五四運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11月,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他任書記。同年冬,在北京山西會館結識石評梅。當時,石評梅是北京詩壇上頗有聲名的女詩人,而高君宇是石評梅父親石鼎承的學生,石評梅多次聽父親夸獎過這個學生。兩人初見之后都以“識荊”為喜,從此書信往來頗繁,友情日深。隨著了解日漸加深,高君宇被石評梅的思想和才情所深深吸引,不由得墜入情網。1921年,高君宇加入中國

    黨史文苑 2014年7期2014-08-15

  • 將一切經過永遠記在心里——1925年1月6日高君宇寫給石評梅的信
    1924年底,高君宇隨孫中山北上,抵達北京,因勞累過度,又患上了咯血癥,入德國醫院治療。石評梅戴著高君宇送她的象牙戒指去醫院探視他。得到石評梅對愛的承認,高君宇的心情自然愉快,加上李大釗等黨的領導人的關心,他的病情很快好轉。1925年1月5日,高君宇和石評梅相約同游雪后的陶然亭。這是次日高君宇寫給石評梅的信。這封信是高君宇對昨日與石評梅同游陶然亭后的一些感慨。陶然亭留下了他們心靈撞擊的感情火花,留下了竊竊私語的情話,也留下了繾綣眷戀的情意。在雪后的陶然亭,

    黨史文苑 2014年7期2014-08-09

  • 誰是出席中共二大的北京代表
    中夏、羅章龍、高君宇四人。張國燾作為上屆中央委員是當然代表,并非是作為北京代表出席中共二大的,這一點幾乎沒有異議,爭議主要集中在鄧中夏、羅章龍、高君宇三人到底誰代表北京黨組織出席了中共二大。1922年12月9日,出席共產國際四大的中共代表團向共產國際提交的《關于我們黨的組織問題(補充報告)》里對中共二大有這樣的記載,“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來自七個地區(上海、北京、山東、湖北、湖南、廣東)的七個代表,每個地區各一人”。按此一說,北京黨組織只有一名代表參加了中共二

    前線 2012年9期2012-10-14

  • 中共建黨初期理論家高君宇的研究綜述*
    ,國內研究者對高君宇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發表了一些有影響的研究論文。本文擬對目前國內的高君宇研究做一個概述,對高君宇研究的重點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以后的研究有所裨益。一、高君宇研究的現狀中共早期政治家、革命家高君宇(1896-1925)是我國最早的黨員之一。他是山西黨團組織的最早發起人和創建人,也是黨中央刊物《向導》的最早創辦人之一。同時,他又是中國共產黨統戰理論與實踐的先驅。李大釗先生曾贊譽高君宇:“建黨初期理論家,高公健筆人人夸?!备吖m然英年早逝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年4期2012-04-13

  • 石評梅:道德救贖愛情
    上遇見了革命者高君宇。高君宇是石評梅的同鄉,又是她父親的學生,不過相貌平平,還有名義上的妻室??墒u梅卻是一陣竊喜,她原不再奢望什么,如此這般正好,從此她可以經營冰雪友情。不料一來二去,高君宇卻動了真情。在西山養病時,他題詩相贈:“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钡u梅剛從愛情海里死里逃生,怎肯再度涉險?何況吳天放就像感冒病毒,時不時地會在體內發作一陣。權衡再三,她只能婉拒。對高君宇的愛情攻勢,石評梅只有佯裝不知,顧左右而言他。高君宇與前妻離婚,打掃神

    百家講壇 2012年1期2012-02-11

  • 高君宇
    高君宇(1896—1925),1919年五四運動時為北京大學學生會負責人之一。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指導下,與鄧中夏等共同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0月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參與發起成立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11月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一次會議,高君宇被公推為團書記。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當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屆中央執行委員。1924年赴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任孫中山秘書,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1925年3月

    北京檔案 2011年7期2011-08-22

  • 高君宇故居景區規劃設計
    設計目標和原則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婁煩縣靜游鎮峰嶺底村。高君宇故居紅色旅游景區規劃范圍:東起高君宇故居以東 150m處,西至汾河庫區移民住宅區東側,東西長約 600m;南北沿山谷之間展開,寬約 200m,規劃面積 11.8 hm2。規劃包括高君宇故居修復完善工程,黨團培訓教育基地及峰嶺底村新農村建設工程三部分。主要工程規模包括:新建建筑面積8400m2,修復整飭建筑面積近4500m2,水溪河道駁岸治理近 800m及廣場、停車場、景觀綠化等。1)規劃設計目標

    山西建筑 2010年33期2010-08-15

  • 情殤陶然亭
    層展開,特別是高君宇、石評梅凄絕愛情首次在報章上的披露而震撼一時,我竟然也食不甘味地牽掛起了男女主人公的命運,以至日日翹首盼望那份報紙早些來到。數十天的煎熬、焦慮,在對結局惴惴不安的期盼中,我讀完了足可驚天地泣鬼神的悲情故事,由此我也陷入濃濃的感傷情緒中無以自拔,時時生出要前往二人情殤歸宿處的陶然亭去憑吊一番的念想。就在那年冬日的傍晚,我第一次來到北京陶然亭公園石橋南錦秋墩的北坡,眼前便是歷經滄桑,兩墓并排兩碑并列而劫后猶存的“高石之墓”。高君宇墓碑上是石

    安徽文學 2008年12期2008-12-09

  • 古都埋情——石評梅、高君宇遺事
    評梅和革命志士高君宇的愛情故事,這是本世紀20年代曾經流傳在古都北京的一段佳話,他們生未成婚、死而并葬,演繹了一曲“五四”時期的化蝶故事,曲折而哀婉……(一)相逢恨晚“五四”時期,曾有多少受新思潮鼓舞的年青人立志掙脫舊禮教、舊制度的束縛,去尋找新生活、新信仰,去尋求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高君宇和石評梅就是這樣兩個走出家鄉的山西青年。還是北大學生時,高君宇就曾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后來跟隨李大釗、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成為職業革命者。在家鄉的時候,高君宇就聽過石

    現代家庭 1999年11期1999-06-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