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神

  • “神”在中國人物畫創作中的重要性
    中國畫;人物畫;傳神中國的繪畫史至今已有七千余年的歷史,可上溯到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所謂的中國繪畫,在初期是以巖壁、陶器、地面等為載體,隨后逐漸發展到墻壁、絹本、宣紙上。史前時期到新石器時代的繪畫作品大多是原始宗教的產物,并不是出自審美和欣賞的需要。秦漢時期有壁畫、帛畫、畫像石、畫像磚等繪畫形式,這一時期的繪畫藝術不但具有獨特的風格,在社會生活中還起到了服務宗教、記載歷史、裝飾等作用。以上都屬于繪畫發展的初級階段,作品以象形為主,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物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3年7期2023-09-10

  • 列舉多個詳寫一個
    我們留下了豐富而傳神的藝術感受。據說這幅畫光長度就有五米多,畫上的人物有五百多……畫卷上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全部要介紹清楚的話,都可以寫一本書了!面對如此豐富的內容,作者沒有面面俱到,而是采用“列舉多個詳寫一個”的方法將這幅宏大的畫卷描寫得既豐富又傳神?!傲信e多個”來呈現畫面的豐富感,“詳寫一個”來描繪《清明上河圖》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貞浺幌?,在生活中哪個熱鬧的場景讓你記憶猶新,用上“列舉多個詳寫一個”的方法來寫一寫吧!

    作文與考試·小學高年級版 2022年19期2022-05-30

  • 淺論中國畫的特點
    意性,中國畫又有傳神、意境和筆墨方面的顯著特征,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還體現了心理、畫理、物理三者之間的關系。中國畫以形寫神的造型觀使其形神兼備、氣韻生動;中國畫的筆墨觀構筑了中國畫特有的藝術品格;以詩入畫的意境追求是中國畫創作的最高追求。中國畫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立于世界藝術之林,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震古爍今的明珠。關鍵詞:寫意性 傳神 筆墨 意境中國畫根植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經過不斷的革新變異,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哲學觀念、審美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2021-11-10

  • 陶瓷雕塑的形與神探索
    李福臻摘要:傳神是在進行陶瓷雕塑中最看重的一點,形就是傳神的基石,倘若形遠離了傳神,那么這個傳神是不具備任何意義的了,神在通常情況下是比較抽象的,并不是具體的,其能夠反映每件藝術作品的本質。所以,需要和諧統一陶瓷雕塑的形與神,假如二者之間沒有了和諧,就很難讓優秀的藝術作品被創造出來。關鍵詞:陶瓷雕塑;造型;傳神;和諧統一引言:形與神,在藝術界以及美術界都是眾人所最關注的點,因為這個,許許多多的藝術家從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傳神論在我國漢代就已經被提出了,古代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2021-10-12

  • 宋代以前山水畫論的思想歷程
    ;山水畫;筆法;傳神中國山水畫歷史久遠,是我國特有的畫種之一。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尚處于萌芽階段,山水多作為人物畫之配景出現。隋唐時期,反映自然景物的山水畫開始形成獨立的畫種,但是從六朝到唐代的山水畫筆法都很古拙。直到李思訓、王維等在畫理、畫法上的完善,逐漸形成了中國山水畫的面貌。及至五代的荊浩、關仝和董源、巨然深入大自然,在技法上延續唐代的水墨山水而又有新的創造。到了宋代,李成、范寬等畫家在繪畫技法上又有所開拓和創新,將山水畫發揮到幾乎完美的境界。談到

    北方文學 2020年23期2020-12-17

  • 淺談“傳神論”對工筆人物繪畫創作的啟發
    命題。顧愷之是“傳神論”的開拓者,也是中國古典畫論的奠基人。他的《論畫》、《魏晉勝流畫贊》和《畫云臺山記》,這三篇畫論因唐代張彥遠收錄在《歷代名畫記》中,才得以流傳。本文主要以顧愷之的“傳神論”為主導,探討在工筆創作實踐中帶來的思考和啟發。關鍵詞:形神;傳神;創作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032-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1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2020-11-16

  • 淺析宋小品花鳥畫中的“精微傳神
    氣韻,可謂“精微傳神”。宋代審美情結對當代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有很大的啟發,如果想要花鳥畫做到形神兼備,創造新意,就必須重視寫生?!娟P鍵詞】 傳神;寫實;象外之意;寫生“形神”關系一直是歷代畫家關注的重點,從最早的《淮南子-說山訓》“君形者”,到魏晉時顧愷之的“以形寫神”,再到宋代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等等,可見兩者對于繪畫的重要性?!靶紊瘛标P系剛開始提出時專指人物畫,由于時代變遷,繪畫的發展,“形神”也貫穿花鳥畫之中。宋代是花鳥畫的興盛時期,這時的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9-01

  • 蘇軾“于眾中陰察之”與陳造“熟想而默識”在繪畫中的運用
    李曼關鍵詞:傳神;求真;默記;寫生在中國繪畫的發展史中,繪畫理論與繪畫實踐一直相生相伴。古代的文人畫家們所遵循的繪畫理論,在傳承的過程中愈加成熟和完善。蘇軾與陳造就對人物畫的“傳神”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本文就蘇軾的“于眾中陰察之”與陳造的“熟想而默識”展開論述,并將之置于當下的時代背景中,這兩個觀點對當代的人物畫實踐仍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本文對兩位文人畫家的繪畫觀點進行了比較,可以發現二者的共性,同時也可以從中一窺中國繪畫理論的發展脈絡以及該理論在人物畫

    書畫世界 2020年4期2020-06-08

  • 中國繪畫形神論
    東晉顧愷之繪畫“傳神”論,對中國畫的價值取向產生了重大影響,“形”與“神”的問題也成為歷代畫家及理論家關注的焦點,“傳神”遂成為評判中國畫優劣等次的重要標準。繪畫以“神”為中心,寫形服務于“傳神”?!吧瘛庇伞靶巍爆F,若執著于“形”,“神”自然難得;然而,如果完全拋棄“形”,“神”又從何來?“形”與“神”的關系也要辯證地看。我們講超越“言詮”,但并不是廢“言詮”。執著于“言詮”,神韻不可得;而廢“言詮”,神韻也不可得。關鍵詞:中國畫;傳神;以形寫神;氣韻中國

    書畫世界 2020年3期2020-05-29

  • 淺論蘇軾的傳神
    在其文論中,提出傳神的獨特見解。本文將從傳神之義、傳神之要探索其傳神說,以把握蘇軾對客觀形神與主觀意趣、個性與常理、感性與理性的傳神追求和審美旨趣。關鍵詞:蘇軾;傳神;意;理形神問題的討論最早從哲學范疇開始的,直至魏晉,才運用于藝術理論。到宋代,傳神問題更被重視,而蘇軾在前人基礎上發展自己的傳神說。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中提出“詩畫本一律”的傳神見解,認為詩畫有相通之處,并通過傳神的藝術形象,表達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寄寓作者的情懷。由此,蘇軾點明

    神州·中旬刊 2020年4期2020-04-30

  • 傳統藝術共通性
    美學原則;寫意;傳神;氣韻書法藝術與戲曲藝術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代表,二者形態各異,本質上又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在對社會現實生活中美的形象的反映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書法藝術運用各種不同的書寫媒介工具和技法語言,傳達出自身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審美信息。戲曲藝術則是通過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等藝術手法實現其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一、書法藝術與戲曲藝術在藝術特征上的一致性1.取自于萬象藝術的起源中有一種說法叫“模仿說”,“從蜘蛛我們學會了織布和縫補;從燕子學會了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62期2020-04-12

  • 宗白華與熊秉明書法論比較研究
    命;書法;意境;傳神一、書法的生命體結構書法的骨筋肉血,可謂一脈相傳,是書法的生命體結構,也是我們對古人的一種審美傳承。從單一看是書法抒發的情感,但從整體上看,可將書法拆分:一是書法技巧的傳承;二是審美在骨肉上的表現。為何說審美常在骨肉上表現,因為我們對筆力也有一個傳承,筆力單從情感表現那太過泛化了,因為凡是經過書法訓練的,在提筆時對字體骨或肉的把握,筆畫結構分配意識大都可以做到,而我們說的情感,則從創作中體現,臨摹不能稱之為創作,雖然在臨摹里面也有情緒的

    美與時代·下 2020年10期2020-01-26

  • 我對寫意人物的一知半解
    墨;意境;情懷;傳神;藝術源于生活初出茅廬的我過于迫切地想要學習各人物大家的繪畫精髓,而忽視了自己手頭功夫的不足,在畫面表現上急于求成,慢慢地我意識到寫意繪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先學走路,再學跑步。先求準,再求變。先做到能“似”,再進一步追求“不似之似”的更高境界。靜下心來的我不再胡亂地“東拼西湊”,而是先思考后實踐——對象于我而言是何種存在?我想要表現怎樣的形象?我該如何經營畫面?我的腦袋里沒有了走馬觀花的圖片放映,取而代之的是跳躍性的思緒整合。一、筆墨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2019-11-12

  • 淺析“傳神者必以形”寫生觀的重要性
    的創作水平,達到傳神。關鍵詞:傳神;人物寫生;創作一、引言寫生是直接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傳神是畫家要追求的目標。明代盛行摹古風氣,唐志契既已提出學習傳統應“師其意而不師其跡”,關于如何做到這點,他提出創作的關鍵在于“看真山水”。他重視寫生,“興來便攜干糧上山,經?;ㄕ麄€月的時間在山中寫生”,“看真山真水”,“畫有自然”便是其多年繪畫實踐經驗。在寫生中掌握山水之自然形態,看得多,畫的多,自然下筆有神,山水之神態也能準確捕捉?!?span class="hl">傳神者必以形”,要求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2019-11-12

  • 投資中國工筆畫淺談
    關鍵詞:工筆畫;傳神;色彩;市場潛力中圖分類號:F830.5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7-0094-02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對藝術品市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隨著2017年2月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扶持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發展,中國的藝術品市場開始迅猛發展,藝術品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公認的三大投資領域之一(金融、地產、藝術品)。在西方的財富整合中,藝術品一直被視為安全的資產配置方式。中國的

    經濟研究導刊 2019年27期2019-11-09

  • 氣韻是否就是傳神?
    要:“氣韻”與“傳神”從出現到現在一直作為品評繪畫作品的標準,也是一件作品的最高要求。但是兩者的內涵和關系存在很多爭議。其中,有一部分人認為謝赫的“氣韻”就是顧愷之所說的“傳神”,“氣韻”等同于神韻等;也有部分人認為它們并非同一個概念,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在總結葉朗、周積寅、葛路等先生觀點的同時,探討“傳神”與“氣韻”的本質含義,并做以比較。關鍵詞:謝赫;氣韻;顧愷之;傳神謝赫提出的“氣韻”與顧愷之提出的“傳神”在中國繪畫史上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span class="hl">傳神”與

    美與時代·下 2019年7期2019-09-10

  • 傳神”于“古今雅俗”之間—任伯年人物畫再論:以中國美術館館藏為重點
    館策劃舉辦“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之際,筆者作為執行策展參與全部籌展工作,通過對館藏任氏人物畫作品進行整理研究(館藏任氏人物畫概況可見筆者所撰“展覽導語”),結合任氏研究現狀,確定了“古”(歷史故實)、“今”(寫真紀實)、“雅”(風雅生活)、“俗”(民俗祥瑞)四大板塊。在此,擬以館藏具體作品和展覽策劃思路,對任氏人物畫創作中糾駁復合而又轉化融貫的“古今雅俗”之意進行解讀,以期獲得更新的認知與理解。任伯年 風塵三俠(畫稿) 108.5cm×

    中國書畫 2019年5期2019-06-26

  • 探析中國傳統藝術理論對中國現代油畫的影響
    理論中“氣韻”“傳神”“意境”對現代油畫作品的影響。關鍵詞:氣韻;傳神;意境;現代;繪畫在中國藝術史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評論家謝赫最早提出“氣韻”一詞,而后在《古畫品錄》中深入總結了衡量繪畫標準的“六法”,其中“氣韻生動”為首要標準?!?span class="hl">傳神”可謂人物畫之精髓,顧愷之在其“傳神論”中提出“傳神”這一理念,強調在寫實人物畫方面“以形寫神”?!耙饩场痹趪嫷纳剿羞\用廣泛,其中留白便是中國山水畫中表現意境的手法,除此之外墨色的干濕濃淡也是表現意境的方式。中國的現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4期2019-05-24

  • 宗教“傳神”與藝術“傳神
    器物; 造型; 傳神中圖分類號: J01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4.003“神”是中華美學最重要的范疇之一,歷代文論著述中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闡釋了其不同的內涵。在論及創作主體的心境、靈感、詩興的獲得,表現對象的本質、風貌,品評藝術作品的審美魅力時無不涉及這一概念。它往往是審美理想、審美意識、審美趣味、審美活動、審美效果達到極致的代名詞。在三星堆文化中,這一觀念已開始衍生。一、 三星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04-17

  • 顧愷之“傳神論”對中國繪畫藝術的影響
    愷之的論述,將“傳神論”的層次提升到了美學的高度,不斷地充實著藝術理論。他提出了兩個著名的美學觀點,即“以形寫神”和“遷想妙得”在中國傳統繪畫理論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對中國傳統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鍵詞:顧愷之;中國繪畫;傳神;以形寫神;遷想妙得“傳神”一詞最早可以上溯到先秦諸子時期,是中國文藝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為我國藝術美學理論中的重要理論體系。提起“傳神”,最初探討的只是形與神間的哲學關系,在這種重神輕形的社會時代背景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8年9期2018-12-17

  • 從美學視角解讀漢代畫像石嫦娥奔月
    美學 形神整合 傳神嫦娥奔月畫像石于1964年出土于南陽市小西關漢墓,現存于南陽漢畫館。圖中一女子人首蛇身,面部表情興奮歡快,面向月亮作飛升狀。周圍有眾星云氣裝點繚繞。畫的左邊有一圓月,月內有蟾蜍。一、形神整合的表現手法漢代畫像石是搖曳在華夏大地上升仙文化的一面旗幟,它企圖把升仙的愿望進行圖像化,是流行在民間的一種升仙文化的標志。正是由于漢代這種上至漢武帝下至庶民百姓的求仙活動,把素有升仙情結的漢民族升仙活動推向了歷史的巔峰。由于升仙之路漫長又艱辛,因此人

    參花(下) 2018年11期2018-10-21

  • 文到細處方傳神——淺談小學高年級作文細節描寫的指導
    將記敘文寫得生動傳神,還在于細節描寫。有一點值得肯定,這一思想一直以來都被貫徹到了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材中也精選了許多記敘文文體的優秀作品,其中不乏大量傳神的細節描寫。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針對高年級作文細節描寫指導這一話題展開討論。關鍵詞:細節描寫;小學高年級作文;傳神]細節描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在刻畫人物的時候,對一個動作或者一個神情的細節描寫,便能將人物內心世界充分展現,將人物性格表達出來。傳神的細節描寫不是憑空想象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2018-10-21

  • 美學與旅游文創設計
    學文創;“達意·傳神”;“隱·秀”;“意境”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217-02Abstract: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tourism product design is to obtain creative method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refinement of cultural elements.

    數碼設計 2018年7期2018-10-20

  • 《聊齋志異》的傳神
    聊齋志異》的高度傳神描寫產生永久的藝術魅力,它形象鮮活,成為傳世的藝術珍品。其傳出了現實人物的豐富多彩之神、鬼狐的特異之神、動物的靈動之神、景物的生機勃勃之神。并呈現了多種藝術之美:張力美、情感美、震撼美、視像美、簡潔美。關鍵詞:聊齋志異;傳神;張力美;情感美;震撼美;視像美;簡潔美中圖分類號:1207.419 文獻標識碼:A《聊齋志異》之前,記述鬼怪異事的志怪之書已成洋洋大觀,只有《聊齋志異》達到巔峰,發出炫目的藝術光彩,成為傳世的藝術珍品、曠世奇書?!?/div>

    蒲松齡研究 2018年1期2018-08-14

  • 戲曲表演傳神
    審美特征,那么“傳神”二字應該是首選?!?span class="hl">傳神”是戲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戲曲演員對表演藝術的最高追求。一、中華藝術的“傳神”傳統“傳神”,是中國古代藝術的顯著特征,也是中國古典美學的核心范疇。文物考古發現,五千多年前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造型極其簡約,但豬的神態憨態可掬,特別傳神。著名的漢代畫像磚與玉豬龍異曲同工,以粗線條勾勒傳神的形象而著稱。到了魏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字長康)論繪畫,首次提出“傳神寫照”這一對后世影響深遠的著名命題?!妒勒f新語》記載:“顧

    劇作家 2018年1期2018-05-30

  • 芻議雕刻藝術
    。關鍵詞:雕刻;傳神;傳統;創新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手工藝中,雕刻藝術深受人們喜愛,悠悠幾千年歷史,日出日落,年復一年,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環境的變遷,雕刻藝術創作提升為一種精神文明。中國雕刻的傳統題材十分廣泛,有民間傳說歷史典故,宗教故事;有山月,花木,飛禽走獸等等。傳統雕刻題材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歷史的車輪在前進,中國進入一個改革開放的全新時代,人們的精神境界和審美要求逐步提高,中國雕刻藝術正在創造富于時代精神的民族藝術,與時俱進,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2018-03-28

  • 探尋生活之美
    。關鍵詞:細膩;傳神;童趣陳白一是湖南工筆畫革新的開拓者,也是對中國工筆畫發展做出貢獻的推動者。其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獎項,也多收藏于美術館、博物館。之所以選《小伙伴》進行賞析,主要原因在于這部作品非常具有童趣,讓人印象深刻。作品尺寸不大,絹本設色,構圖飽滿圓潤,空白之處用淺顯明亮的顏色一層層渲染,顯得通透自然。畫面主體是一個兒童與三只小狗。兒童形象的創作通過對實際人物的觀察以及對古代人物形象的吸收融合西方人物創作的形象加以創作者自身的人物想象,達到一種傳神

    讀天下 2017年8期2017-11-09

  • 淺析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氣韻”范疇
    詞】六法;氣韻;傳神;影響;一、氣韻生動的內涵在中國美學中,很少有范疇如“氣韻生動那樣使用頻率極高,差不多影響了整個中國古代繪畫發展的進程,至今仍被引為繪畫理論和創作的圭臬。對于中國畫論來說,最復雜的問題可能就要數“氣韻生動”了?!皻忭嵣鷦印笨梢哉f是中國繪畫的第一個原則。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如果想對“氣韻生動”有一準確而深刻的把握,就必須對中國繪畫的精神、特性有相當深刻的理解。古往今來,對謝赫“氣韻生動”的解釋可謂多矣,其中最為重要—涉及藝術的本質、藝術家

    資治文摘 2017年6期2017-10-09

  • 論工筆人物畫中情感的造型表現
    物;造型;情感;傳神;風格一、中國傳統造型觀念對工筆人物畫情感的表現(一)“以形寫神”的表現方式在我國傳統繪畫過程中,“以形寫神”是一個必須遵守的原則,它強調繪畫創造應該是在客觀事物的形的基礎上,挖掘其精神內涵,從而使整個作品能夠呈現生動傳神的畫面形象。 顧愷之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已經不滿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態的生動自然,而是注重傳神,重視情感與精神,表現人生超脫的精神境界,具有比較深刻的美學思考。(二)“形神兼備”的表達方式寫形是傳神的基礎,形是神的載體。齊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6年12期2017-04-22

  • 如何讓新聞標題更生動更傳神
    聞標題更生動、更傳神。同時,要求記者在制作標題過程中,要注意五個方面的問題?!娟P鍵詞】新聞標題 生動 傳神 創意 色彩 活力新聞標題是新聞的眼睛。因為觀眾在看電視新聞的時候,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標題。一條好的新聞標題,能引人入勝、一語破的、畫龍點睛,將增加新聞的真實之美、情感之美和神韻之美。對于記者來說,要制作一條好的新聞標題,他們要絞盡腦汁,冥思苦想。那么如何精心制作一個好的標題,讓新聞標題更生動、更傳神呢?一、好的新聞標題要新穎獨特有創意電視新聞的標題要不

    記者搖籃 2016年12期2017-04-19

  •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人物形象研究
    說中作者刻畫得最傳神、最豐滿的人物形象。王熙鳳是賈璉的妻子,在賈府具有一定的權威,并且機敏善變,她以自身的才智和能力成為了賈府的統治者。王熙鳳八面玲瓏,極度貪婪,但又不失乖巧,她在賈府濫施刑罰,是他人悲劇的始作俑者,也是自身悲劇的制造者。本文對《紅樓夢》中王熙鳳的人物形象進行了簡要研究和分析?!娟P鍵詞】《紅樓夢》;王熙鳳;人物形象;傳神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270-01在《紅樓夢》中,王熙

    戲劇之家 2017年4期2017-03-28

  • 顧愷之藝術探析
    文絕和癡絕。其“傳神寫照”“遷想妙得”等藝術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顧愷之不愧是我國古代杰出畫家、繪畫理論家。關鍵詞:巧妙;傳神;玄學一、社會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險惡,引起思想界的巨大變化,打破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出現了自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之后的又一次自由、活潑的局面,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昂喖s玄澹、超然絕俗”的美學出現使得文人士大夫追求老莊那種縱欲放達、超然外物的“玄理”之風盛行。魏晉時期的美學思想受到老子、莊子、《周易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7年1期2017-03-24

  • 淺談陶瓷繪畫中的線條
    線條擔任著寫形與傳神的雙重作用,最重要的功能是展現瓷畫家的思想感情和審美價值。關鍵詞:陶瓷繪畫 線條 寫形 傳神線是我國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也是畫面結構和造型的重要手段,以線造型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陶瓷繪畫中的線條,不但要表現對象的形體結構,而且強調線條自身的變化和美感。我們的前輩把線歸納為十八種描法就是證明。常用的是高古游絲描、鐵線描、釘頭鼠尾描和蘭葉描這四種。高古游絲描的線條虛起虛收,整個線條纖細而流暢,如同蠶絲一般,常用來繪制流云或人物的飄帶等等,這

    景德鎮陶瓷 2016年5期2016-11-30

  • 工筆畫中的“寫意”性表現載體
    展;用線;賦色;傳神一、當代工筆畫發展現狀分析中國畫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至今,人們根據其繪畫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工筆”和“寫意”兩大類:所謂“工筆”即為工細、工謹之筆法;“寫意”即為書寫隨性之技藝。這本是人們根據其繪畫材料以及筆法技巧的不同人為定義的分類,卻也給許多國畫研習者以誤導:中國繪畫里的寫意性質是寫意畫才具有的,工筆畫更多地講究制作性。在近年來的許多國畫展上,也是越來越多的工筆畫呈現出寫實的繪畫面貌,許多作品極力把畫畫大、結構畫繁復、造型畫寫實,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6年8期2016-11-09

  • 巧用細節做文章
    細節 ?生動 ?傳神縱觀學生平時的作文乃至考場作文,呈現出這樣一派景象:內容空洞,語言蒼白;顛三倒四,語不達意;凌亂表意,不知所云;三言兩語,骨瘦如柴;廢話連篇,臃腫拖沓……綜觀這些作文,就能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只聚焦某件事的完整性和整體感,而忽視了具體的細節刻畫。要讓這些干癟乏味的文章變得生動傳神,這就需要我們在文章中盡可能多地運用細節描寫。優秀的文章就好比一顆枝繁葉茂朝氣蓬勃的大樹,成功的細節刻畫就好比樹上生氣灌注的枝干和蒼翠欲滴的綠葉,枝干和綠葉讓這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6年1期2016-05-30

  • 《春怨》三種英譯本對比賞析
    據汪蓉培教授的“傳神達意”的理論,分別從達意、傳神兩方面來評析?!娟P鍵詞】《春怨》 傳神 達意一、引言唐代是中國詩歌的盛世,詩人百出,佳作更是讓人應接不暇。金昌緒只以一首《春怨》傳世。這是一首五絕小詩,語言簡練,從題目就可猜其意。自19世紀末,就不斷有人將其翻譯為英文。近年來,又有不少人研究分析它的英譯本。本文選取弗萊徹,賓納和許淵沖的英譯本,按照“傳神達意”的標準,將分別從字詞達意,句、篇達意,形似和神似全面地展開評析。二、《春怨》及譯本作者簡介據《全唐

    校園英語·上旬 2016年8期2016-05-14

  • 顧愷之藝術成就淺議
    個新水平。他的“傳神論”成為繪畫理論的基礎,影響至今。他把繪畫從先前工的匠化,為上層所不齒的畫匠身份,提高到了為統治階級和社會所稱贊和崇敬的地位。關鍵詞:人物畫;畫論;傳神;遷想妙得[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2--01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時期,政治、經濟動蕩、學術思想復雜、斗爭尖銳,文化藝術上傳統與外來藝術相互吸收溶化,而顧愷之正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顧愷之,字長

    青年文學家 2015年2期2016-05-09

  • 寫生求形則神在焉——南田寫生法之研究
    “惟能極似,才能傳神”“ 求形則神在矣”,并創造了一種既能注重物理形似,又強調主觀傳神,筆法透逸,設色明凈,格調清雅的“惲體”,成為一代宗匠,并對后來和當下的藝術創作有著重要的現實影響和指導意義。關鍵詞:惲南田;寫生;形似;傳神惲壽平(1633——1690),初名格,字壽平,號南田,別號云溪外史,晚居城東,號東園草衣,后遷居白云渡,號白云外史。江蘇武進人。他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對明末清初的花卉畫有“起衰之功”,被尊為“寫生正宗

    書畫世界 2016年2期2016-04-04

  • 傳神的原文,傳神的譯文
    蛙》 文學翻譯 傳神 情感2012年10月11日,諾貝爾獎得主被公布后,莫言的名子就傳遍了世界。實際上在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前,他的許多作品就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并對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查找了學者們從翻譯角度對莫言作品的研究之后,筆者發現,也可能是因為《蛙》問世的時間還比較短,學者們對莫言作品外譯本的研究,特別是英譯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紅高粱》、《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和《生死疲勞》等上。作為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蛙》理所當然也應成

    校園英語·中旬 2015年6期2015-07-10

  • 中國繪畫的氣韻
    遠含蓄,氣韻生動傳神。氣韻成為中國畫的最高境界,也是歷代畫家的孜孜以求?!娟P鍵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意境;傳神“氣韻”這一概念,在中國藝術美學史上,是南北朝時謝赫最先提出來的。由微觀人的個性神情韻致、儀態姿容,同宏觀的氣質、志向、社會時尚緊密相連?!皻忭嵣鷦印闭f,上行延伸著先秦諸子的哲學思想,下行引入“六法”的思維,已為藝術的超越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唐代的張彥遠、宋代的劉道醇等,都曾用“神”這一替代名詞,在“形”的并比中賦予等同“氣韻”的意興。五代荊浩把氣

    文學與藝術 2009年9期2009-12-02

  • 杜甫的題畫、詠畫詩
    墨、新穎的比喻,傳神地再現了畫面形象,并且以多角度的描繪和時空的拓展深化了繪畫作品的意境。更重要的是,在這類作品中,杜甫仍然滿懷著憂國憂民之思,報國無門之感,不僅揭示了畫面形象的現實意義,更為題畫、詠畫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其作為獨立的文學作品具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關鍵詞:題畫詩 詠畫詩 傳神 意蘊題畫詩是指題寫在繪畫作品上的詩,詠畫詩主要是描寫或詠嘆畫境之詩。唐代的繪畫藝術成就很高,出現了大批著名的畫家,有名姓可考的多達四百余人。其中人們耳熟能詳的吳道子

    學周刊 2009年4期2009-05-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