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仙

  • 川東南地區二疊系—三疊系碳酸鹽巖氣藏氣源及成因類型
    組(P2ch)和飛仙關組(T1f)臺緣礁灘、臺洼內淺灘及茅口組巖溶縫洞、熱液白云巖領域獲得工業氣流。前人針對該區及鄰區氣源進行了大量研究[1-5],但是具體來自哪套、是否混源存在爭議,多數研究認為其類型為原油裂解氣。前人應用茅口組天然氣ln(C1/C2)與ln(C2/C3)圖版、包裹體及儲層瀝青研究認為,川東地區茅口組主要為原油裂解氣。筆者通過優化使用天然氣地化數據,并結合烴源巖背景、古油藏證據分析等地質手段,對川東南二疊系—三疊系碳酸鹽巖氣藏氣源及成因類

    斷塊油氣田 2022年2期2022-04-12

  • 川東北地區長興組-飛仙關組碳酸鹽巖同位素地球化學響應及其地質意義
    東北地區長興組-飛仙關組碳酸鹽巖同位素地球化學響應及其地質意義董慶民1,2,胡忠貴3,陳世悅1,2,李世臨4,蔡家蘭4,朱宜新4,張玉穎5[1.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 2.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深層油氣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580; 3.長江大學 沉積盆地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100; 4.中國石油 西南油氣田公司重慶氣礦,重慶 402160; 5.森諾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00]碳、氧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21年6期2021-12-16

  • 川西北龍崗西氣田長興組和飛仙關組天然氣來源
    口井鉆穿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和上二疊統長興組地層,其中在龍崗62、龍崗68、劍門1井上二疊統長興組地層中獲工業氣流,在龍崗61、龍崗69井飛仙關組獲工業氣流。近期完鉆的劍探1井在飛仙關組見良好的油氣顯示,均展示出該氣田和川西北地區飛仙關組較大的勘探開發潛力。因此對龍崗西氣田長興組和飛仙關組進行天然氣來源分析,可為該區下步油氣勘探決策和勘探取向選擇提供地質依據。前人研究表明,該區緊鄰的龍崗氣田長興組和飛仙關組天然氣屬典型的煤型氣,主要來源于上二疊統龍潭組煤系地層

    化工設計通訊 2021年11期2021-12-15

  • 團簇同位素在白云巖化流體恢復中的應用與局限性
    側臺地的長興組-飛仙關組白云巖被認為是滲透回流成因[27-31],而且在東側臺地的飛仙關組早期確實存在一個蒸發臺地,可以提供白云巖化所需要的富鎂離子的鹵水[32]。但是西側臺地的元壩氣田白云巖主要發育在長興組,而且長興組和飛仙關組早期在側向上均未見蒸發臺地發育,僅在飛仙關組末期發育蒸發臺地,導致西側臺地的白云巖化流體來源不清。此外,該地區的白云巖發生了多期的重結晶作用[28],并經歷了200 ℃以上的高溫[33-34]。因此,本研究以長興組-飛仙關組白云巖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21年3期2021-06-29

  • 四川盆地飛仙關組多期鮞灘儲層分布特征及遷移模式
    213)四川盆地飛仙關組發育優質鮞灘儲層,是主要的含油氣層,目前已經發現了普光、羅家寨、渡口河和鐵山坡等大型氣田,具有巨大的油氣勘探潛力。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關于鮞灘儲層研究持續不斷[1-7]。眾多學者的研究區域主要集中在勘探開發程度相對較高的川東開江-梁平海槽兩側臺緣,特別是產能相對較好的川東北部。研究內容主要圍繞晚二疊世長興組與早三疊世飛仙關組的沉積、層序、成藏、成巖及儲層等方面,地震上開展了構造演化特征、地震相特征、鮞灘儲層發育特征等的相關研

    石油物探 2021年3期2021-06-01

  • 劍閣區塊井身結構現狀與優化
    要開發三疊系下統飛仙關和二疊系上統長興組,完鉆井井深6 578~7 793 m。因地質條件復雜,當前使用的主要是六開六完的非常規井身結構,井身結構已經達到極限。若要鉆探下部的的二疊系下統茅口組,因壓力系統復雜,當前使用的井身結構已經不能保證能成功鉆至下二疊統,鉆井難度大。在下文中對當前使用的井身結構進行了總結,并針對新部署鉆探茅口組的風險探井JT1井,對現有井身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調整套管下入層位,在確保實現鉆探茅口組的同時,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減少一層套

    化工管理 2021年24期2021-01-08

  • 從南朝“飛仙”到北朝“飛天”
    。關鍵詞:南朝;飛仙;飛天;北朝;建康服飾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古絲綢之路與東晉南朝建康服飾文化交流傳播研究”(2017SJB0392)階段性研究成果。中華傳統文化重禮樂?!吨芤住吩疲骸包S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币鹿诜椫贫?,自周代起就被納入“禮制”的范圍,成為“禮”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掌權者凡欲爭取文化上的正統,必先規范服飾制度,以彰敬天法祖之禮和君臣父子之綱。東漢是中國服飾史上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建立

    美與時代·上 2020年10期2020-01-25

  • 四川盆地東部曲水—建南地區長興組淺洼沉積的發現及地質意義
    表,形成長興組—飛仙關組臺地邊緣和臺內高帶礁、灘組合。1.1 地層厚度特征開江—梁平海槽至曲水—建南淺洼一帶在NE—SW 方向上,長興組厚度呈現出“厚—薄—厚” “兩厚夾一薄”的地層分布規律(圖3)。從NW—SE 方向看,這兩條厚帶又沿NE—SW 向存在局部厚值區深入薄帶區。長興組厚度在開江—梁平海槽區域存在薄值區(地層厚度50~150 m),經福祿場—大貓坪厚值區(地層厚度250 ~300 m),往南曲水—建南一帶存在稍薄的低值區(地層厚度200 ~25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 2019年3期2019-10-17

  • 四川盆地東北部趙家灣地區飛仙關組地層層序劃分
    研究層系為三疊系飛仙關組,趙家灣潛伏構造構造主要位于川東南中隆高陡構造區東北部溫泉井構造東段南翼斷下盤,趙家灣潛伏構造北與溫泉井構造東段之間有長店坊向斜相隔,南與馬槽壩構造相鄰,再向南經開縣向斜與門南場背斜傾沒端相望(圖1)。受大巴山弧形構造帶的改造經歷加里東運動、東吳運動等多期構造運動的影響。巖性主要以白云質灰巖、灰巖、白云巖及石膏、鮞粒云巖(灰巖)為主[6-7]。圖1 趙家灣地區造位置1 飛仙關頂底界面由于趙家灣地區僅鉆井一口,故將領區菩薩殿、正壩、馬

    云南化工 2019年6期2019-08-23

  • 鄂西—渝東飛仙關組層序地層與灘體展布研究 ——以建南及周緣地區飛仙關組三段為例
    四川盆地下三疊統飛仙關組生物礁灘相氣藏受到了國內外石油地質學者的廣泛關注,并相繼發現了普光、元壩等大型氣田[1],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的能源保障水平。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成巖作用過程、巖石學分析、地球化學特征、儲層發育主控因素和天然氣富集等方面[2-10],而對于飛仙關組層序地層和沉積體系等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綜合區內最新鉆井資料和測試結果,在高精度層序地層分析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建南地區飛仙關組三段生物礁灘相沉積體系發育特征研究,精細刻畫各體系域及準

    石油實驗地質 2019年4期2019-08-22

  • 川東-渝北地區長興組-飛仙關組礁灘組合規律及控制因素
    、渡口河等大中型飛仙關組鮞灘氣藏,以及宣漢盤龍洞長興組生物礁古油藏;2003年在環開江-梁平海槽周緣-碳酸鹽臺地邊緣帶發現了主力產層為長興組-飛仙關組的普光礁、灘型大型氣田,其后又陸續發現了元壩、龍崗等大型臺緣礁、灘相氣藏[5-9],揭示出川東-渝北地區環開江-梁平海槽兩側和城口-鄂西海槽西側臺緣礁、灘帶具有巨大的油氣勘探潛力,圍繞臺緣礁、灘相油氣勘探也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前人對于川東-渝北地區長興組生物礁儲層和飛仙關組鮞灘儲層沉積特征、分布情況、儲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3期2019-06-27

  • 云南鎮雄地區飛仙關組巖層基本層序與沉積環境
    051)下三疊統飛仙關組(T1f1)巖石地層最早由趙亞曾(1929)創名于四川省廣元縣飛仙關。原始定義:以紫紅色碎屑巖為主,上部含有薄層狀的灰巖夾層。云南省地質局第一區域測量隊1965年[1]將“飛仙關組”名稱引入云南以后,至今廣泛使用。據《云南省巖石地層》(云南省地質礦產局,1996),飛仙關組(T1f)分布于滇東北地區,與下伏地層呈假整合接觸。巖石組合具兩分性:下部為紫紅、黃褐色石英砂巖夾泥質粉砂巖、頁巖;上部為灰綠、黃褐及少量紫紅色頁巖、泥質粉砂巖,

    云南地質 2019年1期2019-03-07

  • 川東北地區長興組—飛仙關組儲層特征
    為代表的長興組—飛仙關組礁灘相儲層大中型氣田的發現,使生物礁灘作為油氣儲集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4-6]。目前,國內外學者對臺緣礁灘儲層,特別是對勘探開發程度較高的川東北普光、元壩地區長興組—飛仙關組儲層,已從不同角度做過大量的研究工作[7-9]。馬永生等[10]探討了川東北地區長興組層序地層與儲層分布的關系,認為層序高位體系域中的儲層巖石孔隙發育,儲集條件較好,分布面積較廣,從而成為研究區油氣勘探的重要目的層;楊威等[11]認為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鮞粒灘

    巖性油氣藏 2019年1期2019-01-21

  • 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碳酸鹽巖成巖環境及溶蝕作用探討
    盆地東北部三疊系飛仙關組是近年來我國發現的重要天然氣儲集層,可采儲量已達到5000×108m3左右,同時在開江—梁平陸棚東側發現了普光、羅家寨、鐵山坡、渡口河等多個大、中型天然氣田,這些鮞灘氣藏的可采儲量已超過千億方,川東北已成為我國油氣的勘探重點地區之一。所發現的氣田(藏)主要是殘余鮞粒白云巖,儲集空間主要為巖溶作用形成的孔、洞及縫隙。飛仙關組發育的鮞粒白云巖,溶蝕孔洞十分發育,有效孔隙度可達20%以上,優質碳酸鹽巖儲層厚度較大,并且部分Ⅰ類儲層厚度可達

    西部探礦工程 2018年6期2018-06-19

  • 佛道思想影響下的飛天、飛仙及天人圖像初探
    國本土文化土壤。飛仙,亦即道教仙界的神靈,作為神仙思想的產物,在印度飛天傳入中國之前就已經誕生了1。中國道教的飛仙承載著人們對長生不死,得道升仙的期望,其早期都是身穿羽衣,背生羽翼,作飛騰狀的羽人形象。以漢代長安城長樂宮故址出土的一件青銅羽人雕塑為例(圖1),羽人長臉尖鼻,平額高眉,雙耳直豎過于頭頂。上衣兩肩的羽毛似羽翼,下身著羽裳,雙手呈現持節的姿勢,發髻、羽衣及羽裳均向后飄舉,整個造型具有仙風道骨的美感。類似的飛仙還可見于,中國西北酒泉出土的丁家閘五號

    大眾文藝 2018年9期2018-05-21

  • 普光氣田飛仙關組與米桑油田群Mishrif組碳酸鹽巖儲層對比分析*
    光氣田3口取心井飛仙關組一段、二段2 172塊樣品和米桑油田群B油田16口取心井Mishrif組1 927塊樣品的實測物性資料,普光氣田2 172塊樣品和米桑油田群B油田55塊樣品的鑄體薄片和掃描電鏡資料,普光氣田18個樣品的碳、氧同位素資料以及米桑油田群B油田26個樣品的碳、氧、鍶同位素資料,從控制海相碳酸鹽巖儲層的地質條件入手,選取普光氣田飛仙關組鮞粒灘儲層和伊拉克米桑油田Mishrif組生屑灘儲層進行儲層特征對比分析,探討不同的控制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

    中國海上油氣 2018年1期2018-03-10

  • 隋朝高科技
    ,垂錦幔,上有二飛仙,戶外地中施機發,帝幸書室,有宮人執香爐,前行踐機,則飛仙下,收幔而上,戶扉及廚扉皆自啟,帝出,則垂閉復故?!保ā顿Y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二》)——觀文殿前造了十四間奢華的圖書室,房門口垂著錦幔,門的上方有兩個飛仙,門外設有機關。楊廣進了圖書館,宮人就上前踩動機關。只見飛仙落下,錦幔升起,圖書室的窗戶和書柜門都自動開啟。等楊廣離開圖書室,則一切都自動恢復原樣。如果不是白紙黑字記載于正史,真令人懷疑這是史上最古老的科幻小說。別說1400年前

    特別文摘 2017年14期2017-11-13

  • 語境明字義 義定則情生
    理解為,“知‘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之幻想)不可乎驟得”;第二種理解為,“知‘時光不可乎驟得”。第一種理解者以為:無論從結構上還是語義上看,“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都歸屬于后句——“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若歸屬于前文,語義上是割裂的?;诖?,“知‘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之幻想)不可乎驟得”中的“驟得”的確不能解釋為“屢得、數得”,因為“挾飛仙”“抱明月”終歸是幻想,現實是一次也得不到,更不必說“數得”。是否因此而贊成“急速得”“突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8期2017-09-18

  • 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和長興組白云巖成因與成巖-成藏系統
    59)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和長興組白云巖成因與成巖-成藏系統鄭榮才, 劉 萍, 文華國(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理工大學),成都 610059)通過沉積相剖面、巖石結構和多項地球化學指標、油氣源巖性質對比及流體非均質性與運移路徑分析等新技術方法,運用流體-巖石相互作用和流體成藏動力學新理論,研究了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和長興組白云巖成因和成藏特征,確定此2個層位的優質生物礁相和鮞灘相白云巖儲層成因主要與成巖期的埋藏白云巖化作用有關,都屬于同源流體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年1期2017-02-23

  • 四川盆地劍閣-九龍山地區長興期與飛仙關期古地貌演化特征及其對礁灘體的控制
    龍山地區長興期與飛仙關期古地貌演化特征及其對礁灘體的控制陳 輝1,郭海洋1,徐祥愷2,張本健3,梁 虹1,吳育林1(1.中國石油 川慶物探公司 物探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213; 2.中國石油 青海油田公司 采油五廠,甘肅 敦煌 736202;3.中國石油 西南油氣田分公司 川西北氣礦,四川 江油 621700)根據鉆井、測井及三維地震資料,利用層拉平技術、切片及屬性分析技術對四川盆地劍閣-九龍山地區長興組與飛仙關組主要層序界面進行了古地貌恢復,探討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6年6期2017-01-09

  • 川東奉節及周緣地區下三疊統飛仙關組沉積特征及相帶演化
    周緣地區下三疊統飛仙關組沉積特征及相帶演化騰 飛1,2,胡忠貴1,2,劉忠保1,2,蔡家蘭3,左洺滔1,21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湖北 武漢2長江大學沉積盆地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3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重慶氣礦,重慶根據野外剖面觀察和室內鏡下巖石薄片鑒定分析,結合最新鉆井資料,以巖石學、古生物及地球物理解釋成果為基礎,確定研究區早三疊世飛仙關組早期的孤立碳酸鹽臺地模式和晚期的連陸碳酸鹽臺地模式,細分為局限臺地、開闊臺地、臺地邊緣淺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6年4期2016-06-01

  • 四川盆地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層序—巖相古地理特征
    四川盆地下三疊統飛仙關組為研究對象,結合單井、連井層序地層對比和12 個野外露頭剖面(位置見圖1)的分析,以及區域二維地震和局部三維地震的解釋成果,將飛仙關組劃分為兩個三級層序,在此基礎上編制了四川盆地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層序—巖相古地理圖,以利于研究該沉積時期鮞灘的分布規律,為發現新的天然氣田奠定基礎。2 地質概況四川盆地位于龍門山斷裂以東,周緣出露下古生界和元古界,盆地四周由高山環繞,東南為七曜山、大婁山,西北為龍門山、邛崍山,北緣為米倉山、大巴山,盆地面

    海相油氣地質 2015年3期2015-11-29

  • 川東北地區長興組酸性氣藏中硫化氫來源及成因
    目前,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T1f)氣藏中高濃度H2S已被普遍認為是硫酸鹽熱化學還原作用(TSR)成因[1-7],該套地層中發育的硬石膏層或結核的溶解為TSR反應的發生提供了充足的硫酸鹽來源[8-9]。同時,研究區部分井區(如普光1,普光2及毛壩井區等,圖1)長興組(P3ch)天然氣藏中同樣檢測出了高濃度的H2S(>10%);與飛仙關組相似,如此高含量的H2S應為TSR成因[10-11]。然而問題在于,這些井區長興期的沉積環境為開闊臺地以及臺地邊緣礁灘相,沉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5年2期2015-05-15

  • 自然伽馬反演在鮞灘儲層預測中應用
    059)川東地區飛仙關組(T1f)為淺海相碳酸鹽巖沉積,飛仙關組中上部發育鮞?;規r,局部具混合白云化作用,形成細-粗粉晶結構白云巖,具有良好的儲集條件[1]。目前區內全部10口井都鉆遇飛仙關組地層,其中多口井在該層有井涌、氣侵等不同程度的油氣顯示,其中2口井測試后獲得工業氣流,說明該區飛仙關組具有較好的油氣勘探前景。對鮞灘類碳酸鹽巖儲層預測,過去主要采用振幅和速度信息,建立預測識別模式進行橫向預測,取得一定的效果[2]。但是對于該區飛仙關組復雜的地質條件,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年31期2014-12-03

  • 川東北元壩地區三疊系飛仙關組鮞粒灘暴露標志的識別與地質意義
    、鐵山坡等氣田的飛仙關組鮞灘氣藏[4],2003年又發現了普光大氣田長興組—飛仙關組臺緣礁灘相氣藏[5],其后又陸續發現了元壩、龍崗等氣田的長興組—飛仙關組大型臺緣礁灘相氣藏[6]。在對盆地東北部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層序、沉積及儲層的研究中,不少人認為飛仙關組儲層發育的優劣與其鮞粒灘相是否有過暴露密切相關。目前,對飛仙關組鮞粒灘暴露現象的認識有:(1)臺地邊緣灘生長快,常呈凸起狀,當海平面下降時,可以暴露出海平面遭受大氣淡水淋濾作用[7];(2)鮞粒灘在次級海

    海相油氣地質 2014年1期2014-10-11

  • 四川盆地東北部元壩地區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層序—沉積相特征
    長興組—下三疊統飛仙關組礁灘地震異常體,并在長興組礁灘主體、礁后淺灘相儲層以及飛仙關組鮞灘相儲層相繼試獲工業天然氣流。目前已在元壩地區鉆了數十口井,完鉆井均在飛仙關組鉆遇不同級別的鮞粒(白云質)灰巖儲層,但儲層的非均質性較強,儲層預測評價的難度較大,制約了勘探部署。因此,加強飛仙關組層序地層和沉積相的研究,對進一步油氣勘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十年來,眾多學者針對四川盆地東北部飛仙關組層序地層和沉積相開展了研究工作,其中對飛仙關組的層序劃分認識已逐漸趨于一

    海相油氣地質 2014年2期2014-10-11

  • 川北地區飛仙關組儲層形成與演化分析
    積相的展布控制了飛仙關組儲層的發育范圍,多位于臺地邊緣的高能灘相地帶,后期成巖環境(云化作用和埋藏溶蝕作用)的強弱極大地影響了該套優質儲層的形成[1-6]。本次研究結合宏觀和微觀地質資料,對飛仙關組儲層形成與演化進行探討,希望為該地區的地質勘探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1 地質概況川北地區在地理位置上東鄰大巴山和龍門山,面積約8 000 km2,該地區主要包含張家扁和九龍山等構造,是川西北氣礦油氣勘探的主要對象。隨著龍門山島弧的形成,康滇古陸作為川北地區海域飛仙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8-14

  • 云南省會澤地區早三疊世飛仙關組沉積環境及演化特征
    及構造綱要圖2 飛仙關組沉積環境分析在云南省會澤地區,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分布較廣,對其沉積相及地質演化進行研究,對認識該地區三疊紀時期的地質發展和礦產形成上有一定幫助。(1)沉積特征通過地質剖面實測與綜合研究,我們把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分為兩段(圖3)。圖3 會澤縣魯貝鎮飛仙關組地層實測地層剖面飛仙關組1段(T1f1):厚103m,主要為暗紫紅色泥質粉砂巖、泥巖的基本層序,多含鈣質結核,該組地層多發育斜層理及交錯層理。飛仙關組2段(T1f2):厚231m,底部為

    云南地質 2014年2期2014-08-03

  • 川東北飛仙關組儲層結晶白云巖的形成機制與白云化模式
    0059)川東北飛仙關組儲層結晶白云巖的形成機制與白云化模式黃可可, 胡作維, 李小寧, 蘭葉芳, 呂 杰, 黃思靜(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理工大學),成都 610059)川東北;飛仙關組;白云巖儲層;海水白云巖化;臺內熱對流模式川東北地區近年來發現了普光、羅家寨、鐵山坡、渡口河等多個大中型天然氣田,飛仙關組的白云巖是重要的儲層。飛仙關組優質儲層分布于灘壩高能環境,并廣泛白云化。如果巖石沒有白云化,儲層質量通常也較差。各種白云巖,尤其是結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8-02

  • 馭獸師由拉與靈獸
    木糖貓“我是板凳飛仙,正往去和靴匠賭博的路上趕,是你硬把我拖下來的!”板凳飛仙攤攤手,“你到底有多少錢,告訴我……”“我為什么要告訴你!”由拉清醒過來,明白自己并沒有死,而是和這個奇怪的板凳飛仙一起落到了谷底。由拉活動活動四肢,不再理這個煩人的怪老頭,開始尋找出去的路?!澳惚仨毟嬖V我!哼,你扯壞了我昂貴的斗篷,賠錢!你坐壞了我的飛行器板凳,賠錢!剛才你伸手亂抓弄掉了我好幾根胡子,賠錢!”板凳飛仙跟著由拉不停地游走,他的個子又矮又小,只能蹦著和由拉說話,像個

    意林·少年版 2014年2期2014-03-12

  • 川東北元壩地區飛仙關組碳酸鹽巖的巖石類型及成巖作用
    995年在川東北飛仙關組(T1f)鮞粒溶孔白云巖儲層中獲工業性氣流,從此國內石油地質學家對該層位開展了研究[13-21]。針對元壩地區飛仙關組儲層,前人亦做了許多研究工作[22-32]。截至目前,雖然針對川東北飛仙關組成巖作用的研究眾多,但針對元壩地區的研究卻很少,其主要原因是人們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元壩地區長興組礁灘相儲層,認為飛仙關組儲集性遠低于長興組[29,33]。而近年來在 YB27井和 YB204井飛仙關組獲得工業氣流[32],說明有必要全面探討飛仙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6期2014-01-04

  • 川東北普光地區礁灘型儲層微觀非均質性研究
    物性特征普光地區飛仙關組為臺地邊緣~臺地相鮞粒灘相沉積,根據區域地層對比、巖石類別等特征大體可劃分為飛一、二、三、四段,每段巖性特征如下。飛四段巖性為紫色、灰色白云巖、灰巖、石膏質白云巖與灰白色石膏不等厚互層,以石膏發育為特征;飛三段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層狀含泥灰巖、微晶灰巖、白云巖夾鮞?;規r、砂屑灰巖、溶孔狀白云巖,形成于臺地淺灘相;飛一~二段巖性為灰色、深灰色結晶白云巖、溶孔狀白云巖、鮞狀白云巖,總體以溶孔狀白云巖較發育為特征,形成于臺地邊緣暴露淺灘相。

    石油化工應用 2013年3期2013-05-10

  • 四川盆地龍崗地區長興組、飛仙關組儲層特征研究
    長興組-早三疊世飛仙關組位于四川海相克拉通盆地北部及開江-梁平海槽的西側臺地邊緣,現今構造歸屬于川北古中坳陷低平構造帶平昌旋卷構造區[3]。龍崗地區從震旦系至侏羅系沉積經歷了從海相碳酸鹽巖沉積向陸相碎屑巖沉積的轉變。期間沉積地層厚度巨大,且發育齊全,各層段巖性特征明顯,易于劃分,其中震旦系至中三疊統主要以海相碳酸鹽巖沉積為主,該層系發育多個沉積旋回,地層巨厚。在地質歷史中經歷了多期改造和成巖作用,縱向上形成了多套生儲蓋組合。上三疊統到侏羅系主要以陸相碎屑巖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年20期2013-03-31

  • 應用三維地震波形分類技術精細預測雙家壩區塊飛仙關組鮞灘儲集體
    細預測雙家壩區塊飛仙關組鮞灘儲集體劉 微 王 科 羅壽兵 魏小薇 丁孔蕓(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以往的研究認為川東地區雙家壩七里8井以南區塊處于臺緣相帶,是飛仙關組鮞灘發育的有利地區。將三維地震波形分類技術及新鉆井資料相結合,分析認為雙家壩區塊七里8井以南是靠臺內或臺緣內的相帶,而臺緣相帶分布在雙家壩區塊北部,即七里8—七里22井之間,是鮞灘儲層發育的有利相帶。在此基礎上,通過三維地震資料識別出鮞灘儲層的分布,進一步深化了該區塊飛仙關組鮞灘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 2013年4期2013-03-01

  • 四川元壩區塊飛仙關組成巖作用和儲層研究
    究的四川元壩區塊飛仙關組主要屬于碳酸鹽巖沉積,沉積厚度的范圍為350~700m。飛仙關組地層是三級海平面在下降過程形成的,頂部由紫紅、灰紫、黃灰色的泥巖、泥質灰巖和泥質白云巖夾石膏形成,厚度一般約為25~50m。從該研究段的沉積特征中可知,飛一段和飛三段主要是碳酸鹽巖,飛二段和飛四段主要是富含紫紅、褐紅色的泥巖和泥質泥晶灰巖。1 飛仙關組成巖作用所謂成巖作用,是指從沉積物體形成沉積巖,并到沉積巖發生變質之前,或是由于構造運動引起沉積巖升到地表遭到風化之前,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2年20期2012-12-28

  • 川東北元壩地區長興組與飛仙關組天然氣成藏差異性成因
    元壩地區長興組與飛仙關組天然氣成藏差異性成因范小軍中國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范小軍.川東北元壩地區長興組與飛仙關組天然氣成藏差異性成因.天然氣工業,2012,32(6):15-20.四川盆地川東北元壩氣田的氣藏類型為我國埋藏最深、以臺地邊緣礁灘相儲層為主的大型礁灘巖性氣藏,勘探形勢整體較好,然而其海相主要產氣層上二疊統長興組與下三疊統飛仙關組的氣藏規模差異較大。為找出二者產能差異性的成因,對其儲層、輸導體系、壓力系統及儲源關系等特征進行了地質與成像測

    天然氣工業 2012年6期2012-09-15

  • 白云石-方解石氧同位素溫度計在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白云巖成因研究中的嘗試
    川東北地區三疊系飛仙關組的天然氣勘探,相繼發現了渡口河、鐵山坡、羅家寨、普光、龍崗等大型或特大型整裝氣田,使得飛仙關組已經成為川東北地區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主力層位。殘余鮞粒白云巖和晶粒白云巖是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氣藏中最重要的儲集巖[1,2],95%以上天然氣儲量均來自這些白云巖儲層[3]。然而,對于這些優質儲層白云巖的成因,多年來一直存有爭議,不同學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白云巖形成機制,如混合水白云化模式[4,5]、混合水 和 埋 藏 白 云 化 模 式[2,6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1期2012-07-31

  • 川東鐵山—黃泥塘地區飛仙關組鮞灘儲層主控因素
    鐵山—黃泥塘地區飛仙關組鮞灘儲層主控因素余娜1,姜楠1,劉宏1,羅冰2,趙路子3(1.西南石油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四川 成都 610500;2.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四川 成都 610051;3.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勘探處,四川 成都 610051)根據巖心、物性、壓汞、薄片等資料,對川東鐵山—黃泥塘地區飛仙關組鮞灘儲層的特征及成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飛仙關組鮞粒儲集巖以鮞粒云巖和鮞?;規r為主,主要儲集空間為殘余粒間孔、粒

    斷塊油氣田 2012年3期2012-05-05

  • 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成巖晚期白云石溶解作用
    29)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成巖晚期白云石溶解作用張 俊1,蔡镠璐2,向 雷2,蔡春芳2(1.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北京 100728;2.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氣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對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儲層進行了巖石薄片觀察及碳、氧、鍶同位素和流體包裹體綜合分析。結果發現,開江-梁平陸棚東北側優質儲層并不發育方解石白云石化后所應該產生的晶間孔,相反主要發育白云石粒間溶孔或粒間擴大溶孔。這些溶孔可與輕碳同位素的方解石緊密共生,并且分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2年4期2012-01-05

  • 川東地區黃草峽構造飛仙關組沉積相與儲層特征
    東地區黃草峽構造飛仙關組沉積相與儲層特征劉 為1徐國盛1黃小瓊2王德斌1龔德瑜1朱建敏1段 亮1(1.成都理工大學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59;2.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51)通過巖心、薄片、測井資料的綜合分析,認為川東地區黃草峽構造飛仙關組總體為碳酸鹽臺地相沉積,可進一步劃為臺地邊緣灘、臺內點灘、開闊臺地和潮坪中4個亞相。儲集空間主要發育鮞內溶孔、晶間孔、晶間溶孔和構造縫、壓溶縫;儲集

    斷塊油氣田 2011年2期2011-04-26

  • 四川盆地飛仙關組高能鮞灘儲層地震層序識別
    發研究院四川盆地飛仙關組高能鮞灘儲層地震層序識別張延充1彭才1楊雨2梅燕1王身建11.川慶鉆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2.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張延充等.四川盆地飛仙關組高能鮞灘儲層地震層序識別.天然氣工業,2010,30(3):8-11.四川盆地泛開江—梁平海槽的形成、發展和消亡過程對下三疊統飛仙關組沉積相的演化和鮞灘儲層的分布有著明顯地控制作用,也因而決定了鮞灘氣藏的分布。鮞灘儲層的發育與沉積前的古地貌密切相關,臺緣高能鮞粒灘儲層是飛仙

    天然氣工業 2010年3期2010-08-30

  • 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鮞灘儲層成巖作用 ——以宣漢-達縣及元壩區塊為例
    41)川東北地區飛仙關組鮞灘儲層成巖作用 ——以宣漢-達縣及元壩區塊為例郭彤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盆地東北部飛仙關組發育臺地邊緣暴露淺灘相鮞粒白云巖及臺地邊緣淺灘相鮞?;規r兩種儲層。根據常規巖石薄片觀察與陰極發光、掃描電鏡、包裹體測溫等資料的綜合分析,結合印支期以來元壩等地區構造活動強度、期次的研究,開展了鮞灘儲層特征及成巖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宣漢-達縣地區鮞粒白云巖儲層物性明顯好于元壩地區鮞?;規r。宣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0年5期2010-04-09

  • 川東北元壩地區三疊系飛仙關組儲層地質模型
    北元壩地區三疊系飛仙關組儲層地質模型馮 沖,傅 強(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馮沖依據對川東北元壩地區飛仙關組沉積巖石學特征、儲集空間類型及物性分布特征的綜合研究,對該地區的儲層特征加以抽象和概念化,建立了飛仙關組儲層地質模型。地質模型揭示元壩地區海相碳酸鹽巖儲層段均發育在臺地邊緣沉積區。其中,臺地邊緣淺灘最為發育,臺地邊緣斜坡次之,未見臺地邊緣生物礁。飛仙關組一段至二段下部為臺地邊緣斜坡沉積,二段上部至三段為臺地邊緣淺灘沉積。認為飛仙關組二段和三段

    海相油氣地質 2010年1期2010-03-29

  • 四川盆地東北部飛仙關組優質儲層特征
    )四川盆地東北部飛仙關組優質儲層特征畢海龍1,李斌2,3,彭軍2,張良華4,陳波5(1成都理工大學能源學院;2西南石油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3國土資源部海洋油氣資源與環境地質重點實驗室)(4中國石油重慶氣礦重慶搶險維修中心;5中國石油重慶氣礦萬州作業區)畢海龍對四川盆地東北部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的分析表明,該區優質儲層多由殘余鮞粒白云巖構成,儲集空間以裂縫-孔隙型為主,屬于中等孔隙度高滲透率性質的儲層。優質儲層測井曲線多具有低伽馬、低速度、

    海相油氣地質 2010年2期2010-03-2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