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鴨群

  • 把水田走遍
    如地行走著,尋找鴨群的蹤跡。發現鴨群后,他既不拿竹竿拍打,也不吆喝,只是默默地跟在鴨群后面。每當鴨群走錯路時,爺爺就用竹竿拍打水面,幫鴨子重新規劃路線后又繼續驅趕。好不容易,鴨子們要上岸了,也許是我的紅色外套太惹眼,嚇到了它們,那領頭鴨一邊撲棱著翅膀一邊扯著嗓子大叫,隨即所有的鴨子都落荒而逃,并發出雜亂無章的叫聲,我皺了皺眉頭。我看不清爺爺臉上的表情,只見他默默掉頭往回走的背影,這回爺爺又開始吆喝了,“哩哩哩哩……”,聲音很響亮,在水田上空來回飄蕩??渗喿?/div>

    時代郵刊 2023年22期2023-12-26

  • 我想做個趕鴨郎
    京行進,一路上,鴨群在江南的水網地帶盡情地撒歡,白天以農田無數散落的谷物和溝壑間的昆蟲魚蝦為食,晚上則收攏鴨群就地歇宿,這般風餐雨宿的3個月后,“吃活食”的大麻鴨就是南京餐桌上最頂尖的“鹽水鴨”了。忙時無非驅著鴨群而吟風弄月游山玩水,閑時不妨燒烤燒烤。我聽了于是萬分羨慕,腦海里展開無限的想象:湛藍的晴空下,撇開所有人間的烏煙瘴氣而與大自然為友,朝餐菊英兮夕啜晚霞?!袄峡印甭犃艘荒樦S刺的笑,說,趕鴨的一點不浪漫。首先,時間要挑好,中國地方大,氣候差別大,我們

    新民周刊 2022年25期2022-07-18

  • 鴨感冒診斷防治
    同。發病原因 鴨群未經任何疫苗免疫或只免疫 1 次;因為怕影響產蛋率,在鴨群開產后沒有免疫;放養環境條件差、室外淋雨和受外界氣候影響大(溫差大);采用集中大棚飼養,棚內控溫、控風和控濕沒做好,如悶棚和注重前半夜溫度而忽視后半夜溫度控制;鴨群體質差、營養缺乏等。發病過程 突然發病,流鼻涕、甩頭、咳嗽、流淚,采食量不變或略有下降;呼吸道癥狀出現后3~4 d,鴨群出現腹瀉,糞便多為白色或綠色稀便,精神沉郁,采食下降,喜臥,個別癱瘓和死亡,蛋鴨產蛋量下降。如果治

    家禽科學 2022年6期2022-07-15

  • 我想做個趕鴨郎
    京行進,一路上,鴨群在江南的水網地帶盡情地撒歡,白天以農田無數散落的谷物和溝壑間的昆蟲魚蝦為食,晚上則收攏鴨群就地歇宿,這般風餐雨宿的3個月后,“吃活食”的大麻鴨就是南京餐桌上最頂尖的“鹽水鴨”了。我聽了于是萬分羨慕,腦海里展開無限的想象:湛藍的晴空下,撇開所有人間的烏煙瘴氣而與大自然為友,朝餐菊英兮夕啜晚霞?!袄峡印甭犃艘荒樦S刺的笑,說,趕鴨的一點不浪漫。首先,時間要挑好,中國地方大,氣候差別大,我們一般從9月初啟程,時過立秋,尚有暑熱,但早晚已漸漸涼了

    今日文摘 2022年15期2022-07-06

  • 上杭縣禽流感一免和二免免疫效果對比與分析
    格率明顯高于一免鴨群,超過農業農村部規定≥70%的標準,且雞群血樣抗體效價達到6log2以上的比鴨群多得多,能起到較好的群體保護作用。一免鴨群H5Re-11株的免疫抗體合格率低于農業農村部規定的標準,存在發生疫病的風險。表2 H5Re-11株一免抗體檢測結果2.3 禽流感H7Re-3株一免抗體檢測結果兩家規模雞場一免H7Re-3株的抗體合格率分別為83.3%、80.0%,抗體效價達到6log2以上的血樣共27份,占檢測總數的45.0%;兩家規模鴨場一免H7

    福建畜牧獸醫 2022年3期2022-06-07

  • 一例鴨群發生呼吸道疾病的過程和診治
    趙月省摘要:在鴨群飼養過程中,由于環境條件控制不當,促使舍內溫度較低或冷風直接吹到鴨身上,導致鴨群受涼發生應激反應,呼吸道血管收縮,喉頭和氣管抗病能力下降,給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大好機會,不僅能夠引起眼瞼腫脹、流眼淚等感冒癥狀,甚至會導致鴨群繼發感染各種呼吸道疾病,嚴重危害鴨群的身體健康,降低養殖效益。在此將一例鴨群發生呼吸道癥狀的發病過程和診治方法進 行介紹,希望給養鴨朋友有所幫助。關鍵詞:鴨群;冷應激;感冒;呼吸道癥狀本次患病鴨群主要是因為舍內

    中國動物保健 2022年2期2022-05-05

  • 鴨坦布蘇病毒病最新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
    都可以感染,但是鴨群最容易感染發病,病情可以在鴨群中快速傳播,能夠引起100%的發病率。病鴨表現癱瘓而影響正常的采食和飲水,防治不當就會衰竭死亡。產蛋鴨群發病后死亡率較低,主要表現產蛋率突然下降,進而給養鴨場帶來嚴重的損失。管理人員需要了解本病的流行特點,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本病給鴨群帶來的威脅。關鍵詞:鴨群;坦布蘇病毒;癱瘓;防控 鴨坦布蘇病毒能夠對不同品種的鴨群造成威脅,并且還可以感染鵝群,在臨床方面將本病又稱為鴨出血性卵巢炎或鴨黃病毒病。近

    中國動物保健 2022年4期2022-04-18

  • 開江麻鴨飼養技術要點
    病傳播。1.3 鴨群進場時間 鴨群的進場時間為鴨舍消毒完成兩周之后,期間讓鴨舍充分通風換氣。2 開江麻鴨育雛期的飼養2.1 育雛方式和時間 育雛方式一般分網上育雛和地面育雛。網上育雛時間一般為5~7 d,地面育雛一般2~7 d,可根據季節及天氣作適當調整,育雛期一般為2周。2.2 分群飼養 根據雛鴨的體型大小和健康情況,對雛鴨進行合理分群,淘汰傷雛、病雛,將分出的體型較小的雛鴨進行小群飼養,做好保溫,重點關注,提高雛鴨成活率。2.3 做好“開水”和“開食”

    四川畜牧獸醫 2022年2期2022-03-02

  • 鴨痛風病的臨床診斷與防治研究
    添加蛋白質,導致鴨群體內尿酸含量超標,過多使用磺胺類藥物對鴨群的腎功能造成較大影響,進而誘發鴨痛風病,產蛋鴨和肉仔鴨是主要患病群體。養殖戶要認識到鴨痛風病的危害性,科學診斷、及時防治,進而保證鴨群健康生長,為我國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鴨肉產品。一、發病原因鴨痛風病是由于體內尿酸含量較高,產生的尿酸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排出,在血液中不斷積累形成尿酸鹽,其沉淀在臟器表面、胸腹腔、關節周圍、關節軟骨以及關節囊而誘發的疾病。根據發病部位鴨痛風病可分為關節型通風和內臟型通風

    中國畜牧業 2021年22期2022-01-14

  • 鴨漿膜炎的防治措施
    靜摘要:隨著飼養鴨群數量和場地的增加,鴨群的飼養密度也越來越大,如果管理疏忽或者環境條件較差,非常容易引起鴨群感染漿膜炎病。再加上本病具有急性發病、傳播速度快等特性,能夠引起鴨群發生較高的死亡率,給養殖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管理人員必須正確掌握鴨漿膜炎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盡量減少本病對鴨群產生的危害。關鍵詞:鴨群;漿膜炎;臨床癥狀;防治;措施鴨漿膜炎是由鴨疫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對雛鴨產生的危害較大,一般雛鴨感染本病后出

    中國動物保健 2021年12期2021-12-23

  • 關于稻鴨共作高效模式的研究
    共作模式充分利用鴨群雜食性特征,將稻田內害蟲和雜草吃掉,尤其是在水稻植株下棲息的害蟲能夠被有效清除。同時由于鴨群在田間的自由活動,可以利用鴨群糞便渾水培肥,更有利于促進水稻壯桿大穗,讓水稻品質和產量得到顯著提高。1.1 有利于控病除蟲鴨群在稻田里自由活動,提高了耕作土壤和水稻根系的活力,提高稻田對于病蟲害的抵御能力。鴨群在田間自由活動更有利于提高水稻通透性,降低水稻紋枯病危害,鴨群在田間采食可以有效去除稻田中下部的稻葉蟬、稻飛虱等害蟲,也能有效防治螟蟲以及

    江西農業 2021年24期2021-12-07

  • 一起鴨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診治
    ,死亡50多羽。鴨群發病突然,從發病到死亡,短則4~5 h,長則2~3 d,病死率呈快速上升趨勢。2 現場調查接診后,前往養殖戶家進一步了解得知,該鴨群于3月份購入,飼養模式為全進全出,中途未調進新的鴨苗,已按免疫程序免疫了鴨病毒性肝炎、鴨傳染性漿膜炎、禽流感、鴨瘟、禽霍亂等疫苗,飼養至今未發生過重大動物疫病。飼料儲藏間陰涼干燥,飼料完好且都在保質期內。到鴨群放養場地查看,該農田地勢平坦開闊,陽光充沛。田邊上的水渠數量很少,大部分渠底裸露,渠中零星散落幾條

    福建畜牧獸醫 2021年3期2021-12-03

  • 肉鴨傳染性漿膜炎診斷及治療
    的阻斷傳染源,為鴨群健康成長提供有利條件。1 流行特點鴨傳染性漿膜炎會出現在一年四季各個季節,尤其在潮濕寒冷的冬春季節更容易引起這一疾病。年齡在1~7 周的鴨是極易引發這種疾病的群體,處于這種時間段的鴨免疫力較低,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鴨傳染性漿膜炎傳染性較強,致死率和毒性較高,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是這一疾病傳染的主要途徑。鴨傳染性漿膜炎的產生與其所生長的環境有密切聯系,如通風較差、地面潮濕及忽冷忽熱的刺激都會對鴨的生長起到負面影響,從而提高其患傳染性漿膜炎

    中國畜禽種業 2021年4期2021-12-01

  • 姐妹抓鴨記
    樹林里,妹妹則在鴨群中伺(sì)機而動。定下戰術后,我立刻執行“A計劃”。先把它趕到“荒無鴨煙”的小樹林旁,然后把鴨網蓋下去,沒想到它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左一歪,右一斜,竟躲過“一劫”。嘿,我就不信抓不住你個小東西。正當我拿起抓鴨網準備趕鴨時,它居然自己一搖一晃地跑向鴨群。這可是正合我意。到了鴨群,我和混在鴨群里的妹妹一起乘勝追擊,準備“左右夾擊”??渗喿泳拖耖_了一個電動馬達似的,“噠噠噠”在妹妹眼前一晃,又“嗖”的一下在她眼皮底下溜走了,氣得妹妹直跺腳。

    新作文·小學低年級版 2021年2期2021-08-31

  • 鴨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0049-02鴨群的健康安全直接關系到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和養鴨業的健康發展。鴨呼吸道疾病是鴨場冬季常發的疾病之一,若防治不當,可給養殖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為此,本文從加強周圍環境控制、合理搭配飼料、做好安全防治措施系統等方面對鴨呼吸道疾病進行有效防控,改善鴨群生長條件,確保養鴨業的健康發展。1? 鴨呼吸道疾病致病因素首先,鴨群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在于環境。當前鴨群養殖方式已逐漸趨向旱養、立體養殖,籠養鴨群在生長過程中始終處在應激狀態,當環境突然發生改

    家禽科學 2021年2期2021-05-14

  • 鴨感染鴨瘟病毒的癥狀與防治
    211800在鴨群飼養過程中,往往會由于飼養管理不善,環境條件較差,溫度過高或過低,飼養密集以及衛生防疫不當等原因,引起鴨群感染發生鴨瘟,病鴨一般表現爬地不起、體溫升高、食欲下降、眼瞼粘連、頭頸腫大、呼吸困難、發出嘶啞聲音、排灰綠色稀糞等。并且鴨瘟能夠引起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為鴨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1 鴨瘟癥狀鴨群感染鴨瘟病毒后,一般潛伏期為2 ~5d,剛開始發病時,病鴨體溫突然升高到43℃~44℃,稽留型高熱。致使病鴨表現精神萎靡、羽毛松散、翅膀下

    獸醫導刊 2021年1期2021-03-29

  • 鴨大腸桿菌病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技巧
    中傳播,極大影響鴨群的生長發育。隨著國家不斷推行養殖業集約化和規?;?,養殖場的鴨群種群數量也在不斷上升,這也讓鴨大腸桿菌病發病率有明顯上升,無形中對鴨群死亡率、肉蛋的品質,產生了較大負面影響,直接造成養殖場的經濟損失[1]?;诖?,養殖戶需加強對鴨大腸桿菌病的正確認識,從而針對性開展防治工作,使其經濟效益得以提升。1 發生原因1.1 季節因素通常情況下,夏季是感染大腸桿菌的高峰季節。鴨舍由于養鴨密度較大,難以保證通風性,濕度較高,室內具有相對濃重的氨氣,鴨

    中獸醫學雜志 2021年9期2021-03-27

  • 夏季做好肉鴨飼養管理的措施
    的中暑現象會降低鴨群的采食量,進而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同時機體的抵抗能力也會逐漸下降,引發相關疾病問題,造成肉鴨大量的死亡。在夏季做好肉鴨飼養管理工作,是現階段保障肉鴨養殖場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效手段。1 選擇合適的肉鴨養殖場位置對肉鴨養殖場位置的選擇,需要保障其能夠處于地勢較高的區域,同時確保周邊環境的干燥、衛生以及背風向陽,為夏天通風和冬天保暖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便利。肉鴨養殖場需要與居民區與公路距離較遠,并避開低洼地以及污水河邊等區域,實際的鴨舍地面

    飼料博覽 2021年4期2021-01-10

  • 鴨短喙-侏儒綜合征的預防與治療
    持續發展的當下,鴨群所患疾病種類較過去有所增多,困擾鴨業的健康發展。鴨短喙-侏儒癥是常見鴨病中影響最為直觀的疾病,患病鴨會出現生長速度減慢、上下喙短縮、脛骨短粗易骨折等癥狀,影響鴨群出欄體重和鴨肉產品質量達標。研究表明,約有30%的患病鴨出現生長緩慢的情況,其出欄體重通常僅能達到標準體重的70%,有的甚至降至50%。另外,患病鴨成為殘鴨的概率較大,通常能夠達到60%左右,不僅出欄次品率大幅增加,酮體品質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造成出售價格大幅降低,養殖戶蒙

    家禽科學 2021年12期2021-01-09

  • 咋用信號調教鴨群
    動作進行訓練,使鴨群建立起聽指揮的條件反射。放牧訓練要從雛期開始,用固定的口令訓練,這種口令因地因人而異。在訓練指揮信號的執行過程中,必須非常嚴格。例如在前進的行列中,要根據指揮人的要求,有固定的隊形和行列,不能擅離隊伍,不允許爭先恐后;又如放到一個田塊采食時,就要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不能走散,如有出格行為,就要吆喝、制止將其追回,不能聽之任之。經過嚴格訓練后的鴨群,即使數以千計的大群,外出放牧時,井井有序,不會糟踏莊稼。

    河南畜牧獸醫 2021年3期2021-01-06

  • 冬季“噪鴨”可以提高產蛋率
    在鴨舍內緩緩驅趕鴨群做轉圈運動,是冬季提高蛋鴨產蛋率的一個好方法。冬季鴨群飼喂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粒過多,加上天氣寒冷,鴨群不喜歡活動,鴨體內容易積聚過量的脂肪,因而抑制了生殖腔的正?;顒?,產蛋率降低。為防止蛋鴨過度肥胖,應增加青飼料和粗飼料的喂養,減少精飼料的飼喂量,同時采用“噪鴨”措施?!霸滕啞庇?個明顯好處:一是可控制鴨過度肥胖。每天至少要“噪鴨”8次,“噪鴨”時,在舍內輕輕吆喝鴨群起身,并緩緩驅趕鴨群做轉圈運動,每次至少兜三五個圈,以增加運動量,健壯身

    湖南農業 2020年12期2020-12-21

  • 肉鴨養殖管理技術要點
    制好鴨舍溫度根據鴨群周齡提供適宜的溫度,尤其在寒冷季節要做好供暖保溫工作,封閉鴨舍要防止賊風入侵。常用的設施有地暖、紅外線燈或保溫傘。如果鴨群分布均勻、采食量正常、活動自如說明鴨舍溫度合適。在夏季做好通風降溫工作,在晝夜溫差較大的春秋季節,應維持鴨舍溫度相對恒定,溫差不宜超過3~5℃。同時處理好通風與保暖的關系,及時清除舍內雜物和糞便,降低有害氣體的產生,在中午前后外界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開窗通風,一方面能保持舍溫,另一方面會使舍內空氣新鮮,氧氣充足[1]。

    中國畜禽種業 2020年9期2020-12-16

  • 夏季肉鴨飼養管理要點
    通風時,發生悶死鴨群的幾率會大大增加,這樣就必須通過降低飼養密度來減緩熱應激帶來的危害。一般要求最少減少1/3 的飼養數量,例如育雛期飼養密度為45~50 只/m2為宜,而在夏季應將密度降低到30~35 只/m2,在飼養中后期飼養密度由原來的5~6 只/m2降低到4 只/m2。肉鴨生長速度很快,應在一周末就開始分群,由育雛早期占用1/3 棚舍,擴大到占用2/3 棚舍,在2 周末可以擴滿全棚,這樣不僅降低了飼養密度,減少了熱應激帶來的危害,還可以增加鴨子的活

    中國動物保健 2020年8期2020-11-27

  • 一例鴨感染鴨瘟病毒的診治
    殖場為例,介紹了鴨群感染鴨瘟的基本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解剖及實驗室檢查情況,最終確診,并提出了對應的防治方法。關鍵詞:鴨群;鴨瘟病毒;癥狀;診斷;治療中圖分類號:S858.32?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10-0022-02鴨瘟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科,鴨群感染該病毒后呈急性、熱性和敗血癥過程,臨床中表現為體溫升高、癱瘓、腹瀉和頭頸腫大等典型癥狀,俗稱“大頭瘟”。雖然鴨群感染鴨瘟病毒的病例不太常見,但是鴨

    湖北畜牧獸醫 2020年10期2020-11-20

  • 熱應激導致的蛋鴨生殖系統萎縮案例分析
    的情況下,白天讓鴨群到室外運動場活動,同時在運動場一角或一側有水池供鴨群洗浴。大多數運動場沒有樹木或涼棚遮陰。由于鴨舍內飼養密度較高、室外運動場無遮陰條件、洗浴用的水池水體小而且池水更換次數少,在夏季鴨群很容易出現熱應激。河南省原陽縣某蛋鴨場于5月底出現一次熱應激導致產蛋率下降。該蛋鴨場存欄35 周齡金定鴨1 980 只。鴨舍為稻草屋頂,前后墻高度約1 m,每間隔3 m留一個小窗(30 cm×40 cm)作為通氣口(外面罩鐵絲網作為防護),按室內面積計算其

    河南畜牧獸醫 2020年18期2020-10-24

  • 難忘家鄉的小河
    來到村前的小河。鴨群一到小河邊都變得很是亢奮,撲棱著翅膀連飛帶跑地往水里鉆??粗喿觽冊谒型纯斓厍逑粗鹈?,岸上的我也覺得渾身清涼涼的。鴨群安定后,我會在岸邊選一塊光滑平整的大石頭坐下來,在水里照照自己的影子。嘿!影子里竟然有幾只小魚在水底的石縫間閑游,絲毫不察覺我這個龐然大物的存在。有時竟盯著水里直發愣,仿佛自己也進入了水底的世界。不知不覺已到晌午,鴨子們也不招呼我,已游得很遠。待我抬起頭時,只看見水面被紅色的“小槳”劃破后留下的一道道水痕,從下游的這

    青年文學家 2020年19期2020-07-26

  • 陌生的趕鴨人
    叫鴨兒桿桿。需要鴨群朝哪個方向集中或者移動,他們就雙手握緊鴨兒桿桿,麻利地往田里一伸,舀起一勺稀泥,朝著鴨群后面一揚,稀泥準確地落在鴨群后面,同時吆喝上一聲“嚯嚯嚯”,受到驚嚇的鴨群就往他們希望的方向游過去或者撲騰過去。這個舀泥的動作,他們不斷重復,并且看起來輕輕松松的。這讓我們這些經常在田邊行走,用瓦片或石片打水漂的娃娃羨慕不已。他們握、舀、揚的自然嫻熟和一氣呵成,與我們打水漂時材料選擇的刻意、手握材料的緊張,以及算計拋出力度角度時的費神,不可同日而語。

    中學生閱讀·初中·讀寫 2020年8期2020-07-16

  • 鴨巴氏桿菌病的診斷與防治
    多見于1~8周雛鴨群中的常見細菌性疾病。合理防治措施的應用,可降低鴨巴氏桿菌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減少經濟損失。診斷分析 ?鴨巴氏桿菌病發生后,病鴨的典型癥狀為咳嗽、腳軟、稀便(多呈白色或黃綠色)、食欲減退、呼吸困難、體溫升高(43.5℃)、精神狀態欠佳、飲水增加、口鼻分泌泡沫狀粘液等。該病一旦發生后,病情進展較快,部分病鴨可于發病后較短時間內死亡。剖檢變化 ?剖檢后,可見:①皮下組織、腹部脂肪均分布大量小血點;②肝臟,呈棕黃色,表面可見較多針尖大小的壞死灶

    家禽科學 2020年5期2020-07-04

  • 丑小鴨
    趙杜發清清河邊的鴨群中,有一只皮毛深灰、嘴巴土黃的小鴨子,大家都喊它“丑小鴨”。因為長得丑,小公鴨們都欺負它,經常把它身上的毛一撮一撮地啄掉,甚至還將它推入泥塘,讓它滾得一身泥,慘兮兮地不忍直視。有一天,鴨伯伯帶著小鴨們在河邊曬太陽,它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叫安徒生的老爺爺,發現鴨群中有一只丑小鴨,后來它卻慢慢地變成了一只白天鵝……”小鴨們聽完故事后都很驚訝。一只小鴨問:“鴨伯伯,我們中間的那只丑小鴨會不會也是一只白天鵝呢?”“很可能是的?!兵啿ь^看了

    東方少年·閱讀與作文 2020年1期2020-02-14

  • 鴛鴦鴨養殖技術與注意事項研究
    注意觀察,應確保鴨群分散均勻,狀態舒適。鴨舍相對濕度在60%~70%之間,達到2 周齡后可以控制在50%~55%范圍內。育雛可以采用地面或網上兩種方式,地面育雛只需簡單設備,能夠較好積肥。網上育雛能夠避免雛鴨與糞便接觸,保持環境衛生,有效節省墊料。育雛前,應提前準備好飼料。鴨舍內應提前準備好干草等墊料,各種槽具提前做好消毒。提前12 h 供溫,確保鴨舍達到育雛要求。1.2 雛鴨飼養雛鴨應做到分群飼養,使鴨群的體質量、體質保持勻稱,避免強欺弱問題發生。鴨群

    河南畜牧獸醫 2020年9期2020-01-11

  • 鴨瘟病的防治
    鴨瘟病的發生。當鴨群中發現鴨瘟病時,應緊急對全群進行加倍量免疫,以防止疫情蔓延。2.謹慎引雛。有條件的鴨場最好自繁自養,不從疫區引進鴨苗。如果必須引進時,可向出售方索要種鴨的免疫記錄檔案,管理不規范的鴨場謹慎引雛。進鴨用的運輸車輛最好是自家鴨場的車,不向外租借。運輸前對車輛進行仔細消毒,運輸過程要慢,鴨與鴨之間要留足空隙,不能太擁擠,保持通風良好。鴨群運輸前2小時,在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元素片讓其飲用。3.加強消毒。糞便要及時清掃,污染的墊草要勤換,病鴨發現1

    農村百事通 2018年17期2018-12-08

  • 一起持續低產蛋率初產蛋鴨疫病的診治與體會
    產蛋高峰的初產蛋鴨群,加之未出現病死鴨,常常被忽視。為此,筆者于2016年11月對福建省龍海市某金定鴨場精神狀態良好、食欲飲水正常、未見患鴨和死亡鴨、持續低產蛋率(產蛋率60%~63%)的189日齡、近7 000羽的初產金定鴨群,隨機采血、分離血清156份,分別進行H5亞型、H9亞型禽流感抗體、鴨坦布蘇病毒病抗體、鴨瘟抗體、禽1型副黏病毒病抗體和鴨產蛋下降綜合征抗體檢測,同時隨機采集11份蛋鴨卵巢和肝臟混合組織進行鴨常見病原的檢測,結果表明引起該初產金定鴨

    福建畜牧獸醫 2018年5期2018-10-23

  • 一例鴨群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診治
    部分農場通過養殖鴨群來對魚塘進行增氧。鴨群在放養期間容易接觸到一些死亡動物尸體,撕咬、采食動物尸體引起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死亡,本文總結一例放養鴨群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診治,為鴨群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防治提供參考。2017年6月,當地一養殖戶池塘放養鴨群出現軟頸死亡,到現場時已有50多只鴨子死亡,有20多只病鴨軟趴在地上,病鴨陸續死亡,現將該病例總結如下:1 發病情況該養殖戶飼養200多只鴨,自家有一個養魚的小山塘,鴨群就在小山塘放養。發現鴨子死亡為早上喂養鴨子的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12期2018-06-29

  • 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苗接種鴨群免疫效果調查報告
    用。望江縣在秋季鴨群禽流感防疫中基本全部使用了該疫苗,為了解鴨群接種該疫苗后的免疫水平,我們在接種該疫苗后1個月的鴨群中采樣進行檢測,現將此次調查報告如下,供同行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樣品采取望江縣鴨群主要養殖方式是,育雛后的小鴨就到田間放養,一般養殖到80~90日齡就出欄。禽流感疫苗多在2~3周齡時接種,后期在放養階段一直到進棚前才進行加強免疫。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苗是第一次在鴨群中進行免疫,為了解鴨群免疫后抗體水平及維持時間而進行

    現代農業 2018年5期2018-05-23

  • 鴨疫里默氏菌病的診治與體會
    ,主要病因在于雛鴨群感染鴨疫里氏菌所致。在肉鴨養殖過程中,該病是一種常見病癥,在過去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采用環丙沙星、先鋒霉素、慶大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臨床表明,此類藥物對急性期的病鴨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用藥2 d后病鴨死亡率明顯下降,但對于已經出現神經性癥狀的病鴨則治療效果相對較差,給藥4 d后病鴨的死亡率才稍稍下降。同時,使用上述藥物進行防治,還容易產生菌株耐藥性的情況,易造成鴨群反復患病,難以根治。自農業部第876號公告發布以后,對于鴨疫里默氏菌病的治

    獸醫導刊 2018年15期2018-03-22

  • 櫻桃谷種鴨產蛋下降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建議
    蛋上升期和高峰期鴨群,250日齡以上鴨群發病少。1.3 發病區域 全國各地種鴨養殖密集區域均有發生,但以散養戶發病率高,飼養管理好的鴨場發病率低;在同一區域的不同鴨場和同一鴨場的的不同欄舍有先后發病的現象,很像傳染性疾病。1.4 發病時特點 主要表現為產蛋下降,沙殼蛋、畸形蛋和螺紋蛋大量增加,異常種蛋難恢復,不能用于孵化。2 臨床癥狀2.1 鴨群突然發病。發病前多發生過應激反應。2.2 大群精神、采食量、糞便變化不大,死淘率略增加。少數鴨群采食量下降。2.

    家禽科學 2018年2期2018-03-13

  • 《丑小鴨》改寫
    丑小鴨”,在我的鴨群里,我又高又大,毛色也和其他兄弟姐妹不同。但是媽媽和其他鴨都不排斥我,還很喜歡我。雖然我看著很另類,但是我的游泳本領可高了。我的腳掌很大,一沾到水,就可以游得飛快,其他鴨根本追不上我。每次出去覓食,我都能抓到魚,一條一條的魚,根本找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自己吃飽了,還抓了和其他兄弟姐妹分享。有時為了追一條大魚,我揮動翅膀,竟然可以離開水面飛起來。鴨們都看傻了,他們都說我太了不起了。慢慢地,我出名了,附近的鴨群都知道了我。幾只有威望的公

    周末·校園文學 2017年29期2018-01-03

  • 奶奶家的小麻鴨
    陽還露著半邊臉,鴨群就早早地從池塘邊搖晃著走了回來。我正專注地看著鴨群,突然一陣吟叫聲把我的心牽了過去。一只可憐的小麻鴨掉了隊,蹣跚地走著。雖然走得很慢,但它走幾步便要臥下來休息。它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喘著粗氣。小麻鴨終于走過了石板,該過泥濘的小路了。它顯然上坡很吃力,看得出來它是鼓足了勁,一邊奔跑一邊用力扇動翅膀,想憑借翅膀讓自己跑得更快、更遠。但它已經跑不起來了。它臥在泥濘的斜坡上,大大的鼻孔發出噗噗的聲音。我聽見了鴨群急切的呼喚——已經回到奶奶家院子里

    快樂作文·中年級 2017年4期2017-06-08

  • 清瘟湯治療肉鴨“感冒綜合征”的體會
    來在肅寧縣商品肉鴨群中流行一種以鴨群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有的伴隨咳嗽癥狀為特征的疾病。發病率高死亡率10%~50%不等,初步診斷為“感冒綜合征”,感染鴨群康復后殘鴨率高,嚴重影響養殖戶經濟效益。筆者在臨床上使用清瘟湯和乳酸環丙沙星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分享給大家。1 流行特點季節性明顯,每年4月至6月為高發季節。2~5周齡為多發日齡,易反復。傳染性強、區域性明顯,越是養鴨密集區發病率死亡率越高。潛伏期短,往往看不到癥狀突然發病,有時全群同時發病,有時圈

    河南畜牧獸醫 2017年15期2017-02-27

  • 淺析鴨群放牧死亡原因與防治應對措施
    51150)淺析鴨群放牧死亡原因與防治應對措施張麗娟(新鄭市畜牧局,河南 新鄭 451150)采取鴨群放牧,是一條投資少、見效快、效率高、風險小的養鴨途徑。但近年來,由于放牧地、水源等不斷遭受農藥、生活垃圾、病死畜禽等有害物質的污染,致使鴨群放牧出現發病率和死亡率年年不斷上升的勢頭,從而給養鴨戶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嚴重制約著養鴨業的發展和挫傷了養鴨戶的積極性。為此,筆者現將鴨群放牧出現死亡的各種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1 死亡原因1.1 中毒在鴨群放牧中,中

    河南畜牧獸醫 2016年23期2016-03-12

  • “孬”鴨
    笨拙,可是我家的鴨群中卻有一只很特別的“孬”鴨。它不是那種老實巴交的鴨子,而是只地地道道的小霸王。要說它的“孬”,可真是“孬”到了極點。都說“三斤鴨子兩斤頭——光剩下嘴了”,這話一點也不假。我家“孬”鴨的嘴又寬又扁,顯得它的鴨臉特別小。它既沒有飽滿的“天庭”,又無方圓的“地閣”,脖子又細又長,確實很難看。走起路來,它搖搖擺擺,嘴里還不停呱呱直叫??此屈c頭哈腰的樣子,一副十足的諂媚相。我家不僅養了一群鴨,還養了一群雞,按理大伙應當相安無事,可“孬”鴨總是和

    學苑創造·C版 2016年1期2016-03-11

  • 蛋鴨圈養的科學管理技術
    1000羽,圈養鴨群受季節、氣候、野外飼料等環境條件變化的影響減少;蛋鴨圈養還能減少農藥中毒和傳染病的發病機率,有利于鴨群防疫。有條件的地區還可結合魚池、水庫等水面圈養,綜合利用,形成魚—鴨良性循環。但是,蛋鴨圈養與放牧飼養情況不同,飼料和飼養條件都由人為控制,一旦飼養不善,則成本高,經濟效益差。所以,要養好圈養蛋鴨,必須掌握科學圈養技術,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以滿足蛋鴨需要,提高飼養效益。1掌握適時開產蛋鴨開產日齡依品種不同而異,過早或過遲開產都會影響產蛋量

    浙江畜牧獸醫 2016年1期2016-01-28

  • 影響肉鴨發生傳染性漿膜炎的因素分析
    少不一,現將影響鴨群傳染性漿膜炎多發的因素分析如下:1 ?飼養管理和環境控制該疾病在鴨群很容易發生,自然感染易發生于1~8周齡鴨只,發病死淘程度與養戶飼養管理(飼養密度、消毒防疫)、環境控制(空氣質量、水體質量、鴨舍溫濕度)有很大關系。部分養戶鴨群因該疾病導致很嚴重的死淘,死淘達40%,甚至更高,部分養戶能夠及時有效控制死淘。環境衛生差、糞便未有效沖洗、空氣污濁、有害氣體多、場地未有效消毒、空欄期短、場地病原多、飼養密度大、防暑降溫未落實到位導致熱應激、轉

    水禽世界 2014年5期2015-03-30

  • 盛夏養鴨“八注意”
    。注意飼養密度 鴨群密度過大,易造成擁擠和積溫悶圈,所以應減少圈內仔鴨的飼養密度,并適當增設水槽、食槽。注意飼料配方 盛夏時期,在滿足仔鴨需求的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以避免飼料浪費。注意飼喂時間 盡量在8:00—10:00和20:00—22:00喂料。注意日常消毒 搞好消毒工作,防止蒼蠅、蚊子滋生。注意鴨舍 散熱氣溫過高時,鴨舍門窗要敞開通風,有條件的可以使用通風設備散熱。注意飼料新鮮度 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飼料放置過久會發酵

    鄉村科技 2015年13期2015-02-21

  • “四抓”保蛋鴨安全過夏
    暑降溫夏季應注意鴨群的防暑降溫,保持舍內通風良好。鴨群盡量在早晚下水,中午不能留在河中戲水;舍內勤開風機、水簾,勤換氣降溫,環境溫度盡可能控制在13~20℃為宜。二、抓日糧配比與飼喂方法夏季應適當降低產蛋鴨日糧的能量水平,增加蛋白質、氮、磷、復合維生素的含量,一般能量為3%~5%,粗蛋白含量為18%,鈣含量為2.5%~3.5%,磷含量為0.5%左右,鈣、磷比為(4~6)∶1。此外,每千克飼料中需鐵60~80毫克、銅5~8毫克、鋅50~60毫克、錳30~60

    鄉村科技 2015年11期2015-02-21

  • 鴨疫里默氏桿菌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流行特點與防治
    行的地區,大多數鴨群都存在兩種病的混合感染。2~5周齡幼鴨多發,自然感染發病率20%~40%,有的鴨群感染率達90%,死亡率5%~80%,這取決于環境衛生和飼養管理及應激因素。一般新飼養的場地和在流動水域飼養的鴨很少發病,然而,連續飼養幾批之后,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就會有所提高,特別是旱地養鴨,每批均于2~3周發病。不少鴨群隨著飼養批數的增多,每批最短間隔僅2~3d,受污染的場地來不及徹底清理和消毒,新一批鴨就放進被污染的場地飼養。有些鴨場在大鴨還未出售,小鴨

    水禽世界 2014年4期2014-09-21

  • 夏季如何提高肉鴨養殖效益
    。由于陽光直射,鴨群多集中于舍內,因此在運動場上方利用植物或遮陽網適當遮蔭,可增加鴨群活動范圍,避免擁擠導致個體產熱量上升。1.3 噴霧降溫 在加強通風后溫度依然居高不下時可采取棚頂噴水、舍內噴水霧化的降溫措施,每隔1~2h進行一次,每次約10~15min即可,可配合消毒劑的使用做到消毒降溫一舉兩得。1.4 適當降低飼養密度 很多養殖戶以為夏季疾病較少,成本相對較低,而且能夠較早將鴨放至運動場地,因此選擇加大飼養密度以求增加養殖效益,但往往適得其反,由于鴨

    水禽世界 2014年4期2014-09-21

  • 蛋鴨高產圈養管理措施
    病的發生,有利于鴨群防疫。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魚塘、水庫等水面圈養鴨群,使鴨、魚、蛋同獲豐收。但圈養蛋鴨的成本相對較高,一旦管理不善則往往損失很大,因此必須掌握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一、適時開產蛋鴨的開產日齡因品種不同而不同,開產過早或過遲都會影響產蛋量。一般來說,商品蛋鴨或蛋用種鴨在90~100日齡后,鴨群發育日趨整齊,體重為1.3~1.5千克,即可逐步增加飼料中的精料,減少粗料,及時補充動物性飼料,日糧中的粗蛋白水平可提高到16%~18%,開產后約2周就可

    鄉村科技 2014年21期2014-03-04

  • 肉鴨的夏季飼養管理
    日糧供應,以保證鴨群攝入正常所需營養。1.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添加。夏季天氣炎熱,鴨體排泄的鈉和鉀增加,再加上張口呼吸的頻率增加,血漿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有可能出現呼吸性堿中毒。因此,此時應在日糧或飲水中額外添加鈉和鉀,在飲水中添加碳酸鹽有利于維持電解質平衡,在飼料中添加0.1%~0.5%碳酸氫鈉可有效減輕熱應激。高溫時,飼料中的營養物質易被氧化;熱應激也易造成鴨生理緊張,降低機體對維生素C的合成能力,從而增加其對維生素的需求。因此,應適當增加電解多維的添用

    鄉村科技 2014年11期2014-03-04

  • 高溫階段穩定鴨群生產指標的措施
    心,環境是保證,鴨群是根本。在炎熱的夏季對鴨群采取防暑降溫措施極為重要,應著重加強飼料、飲水、通風、舍內環境、現場等方面的監督和管理。1.飼料。對進場的飼料要做到及時抽檢,確定飼料合格后再開始飼喂,對于霉變飼料予以返廠調換。其次,每次采購的飼料不宜過多,能維持2~3天的料量為宜,杜絕料庫和鴨舍內儲存過多的飼料。料庫和鴨舍存放飼料必須采取防潮措施。在料箱管理方面,確保料箱和地面保持20厘米左右空間,這樣有利于料箱底部的通風,防止料槽內飼料因高溫高濕發生霉變。

    中國畜牧業 2014年11期2014-01-25

  • 鴨疫里默氏菌病診治與體會
    敗血性傳染病,雛鴨群感染可導致大批發病和死亡。建陽市于20世紀90年代發現該病,且成為長期危害肉鴨養殖業的一種最常見細菌病。過去治療該病常選用慶大霉素、先鋒霉素和環丙沙星等藥物,這些藥物對急性期患鴨有治療效果,用藥2 d死亡率下降,但對己出現神經癥狀的患鴨治療效果較差,用藥4 d后死亡率才下降。由于使用以上藥物防治該病易造成菌株產生耐藥性,因此鴨群反復發病,難于根治。農業部公告第876號發布后,改用氟苯尼考防治鴨疫里默氏菌病,取得了極其顯著的療效?,F將建陽

    福建畜牧獸醫 2013年6期2013-08-15

  • 蛋鴨育成期限制飼喂四注意
    的體重過大,如果鴨群的體重偏低則不能限制飼喂,應增加營養攝入。限制飼喂的方法有每日定時定量飼喂、隔日飼喂等,每日飼喂量應依據蛋鴨的體重大小確定,也可以采用降低飼料的營養水平達到限制飼喂的目的。育成期蛋鴨采食蛋白質含量為14%的配合飼料,對產蛋性能無不良影響,但配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低于14%時,可能影響未來蛋鴨的產蛋量。蛋鴨育成期實施限制飼喂應做到以下四點。1 食槽充足必須準備充足的食槽,使每只鴨子都能在相同的時間同時采食到飼料,這對于維持鴨群的整齊度有極大

    四川畜牧獸醫 2011年9期2011-04-13

  • 禽類傍晚宜飼喂淋水料或浸水料
    天不補飼,這樣的鴨群就很饑餓,饑不擇食,能最大限度地去啄食田野里的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一般情況下,白天鴨群在田野里采食的食物,除了能夠維持生命外,所剩無幾(谷物收割期、大田翻耕期除外),要想增重和產蛋,必須補飼。如果補飼干飼料,鴨群同樣不會盡量吃飽,這時也應采用上述的方法將干顆粒飼料淋濕讓鴨群吃飽。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日子,田野里野生的動物性、草葉類食物比較豐富,鴨群只要補飼禾谷類的子實就可以了。這種情況下,將玉米(稻谷或小麥)浸泡在水中24小時~48小時,使

    湖南農業 2011年10期2011-04-09

  • 如何使蛋鴨冬季多產蛋
    2-1.5 m。鴨群晚上進棚舍后也可通宵亮燈。在充足的光照作用下,排卵誘導素分泌增加,卵泡發育加快,產蛋率提高,比不補光的鴨群多產蛋20%-25%。2 誘導發情鴨的性欲越強產蛋越多。因此,鴨群中要配備足夠的公鴨。一般來講,產蛋鴨群中始終留有2%-5%的公鴨,以刺激母鴨的性機能活動,促使其多排卵,提高產蛋率。3 驅蟲入冬后給蛋鴨驅蟲,按每只鴨半片的用量將“驅蛔靈”拌在飼料內喂服。體內寄生蟲排出后,可減少營養消耗,增強體質,從而有利于產蛋。4 放牧俗話說:“養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10年12期2010-08-15

  • 養殖仔鴨“八字訣”
    低飼養密度。防止鴨群擁擠、堆壓、積溫悶圈,增設水盆食槽。2調——調整飼料配方。不同生育階段的仔鴨飼料配方各不相同,夏季的飼料配方應在滿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質水平盡可能處于最低限,以減少飼料消化散熱。3改——改變飼養方式。宜采取網養,減少仔鴨與糞便的接觸,減少疫病傳播機會,降低發病率,還可以減少鴨群的營養消耗及產熱量。4優——優化喂料時間。盡量在清晨和夜間8-10時,比較涼爽的時間內喂料。5減——減少陽光照射。建造高而寬敞的鴨舍,高溫期間可在屋頂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10年1期2010-08-15

  • 鴨免疫程序的建議
    牧獸醫局)1 雛鴨群免疫(1)雛鴨3日齡左右,應用病毒性肝炎活苗皮下注射免疫。(2)鴨疫里默氏桿菌病滅活苗或鴨疫里默氏桿菌病、大腸桿菌病二聯滅活苗免疫:雛鴨7~14日齡時應用單苗或二聯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3)鴨流感滅活苗免疫:雛鴨7~14日齡時應用滅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肉鴨1次免疫。(4)鴨瘟活苗免疫:雛鴨尤其是肉鴨,15日齡左右按常規量進行鴨瘟活苗免疫,皮下注射0.5ml。2 仔鴨群免疫鴨流感滅活苗免疫:在第1次用Ⅱ號劑型滅活

    山東畜牧獸醫 2010年12期2010-08-15

  • 鴨舟形嗜氣管吸蟲病的診治
    戶主懷疑平日放養鴨群的池塘水質受到周邊工業污染,引起鴨群患病死亡。通過詢問、調查、剖檢病死鴨病理觀察等,綜合診斷為鴨舟形嗜氣管吸蟲病。1 發病情況金華市金東區曹宅鎮某養鴨戶存欄蛋鴨500羽,以周邊水田、池塘放養為主,早晚補喂顆粒料。鴨瘟、禽流感等正常免疫,原本鴨群健康情況良好,處于產蛋高峰。近1個月連續死亡137羽,采用抗菌、抗病毒藥物治療,未見療效。2 臨床癥狀病鴨精神沉郁,不愿走動,喜臥,強行驅趕時行動緩慢、無力,初期輕度咳嗽、氣喘,并逐日加劇;病情較

    浙江畜牧獸醫 2010年2期2010-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