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脂腺

  • Muir-Torre綜合征一例
    臟惡性腫瘤合并皮脂腺腫瘤,伴或不伴角化棘皮瘤。本文將報道一例多發性皮脂腺癌合并肺癌的患者,并對Muir-Torre綜合征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復習。臨床資料患者,男,40歲。因右腹部紅斑、皮下腫物伴疼痛1個月就診?;颊?個月前發現右腹部暗紅斑,其下可觸及皮下腫塊,且逐漸增大,伴疼痛,遂于2022年4月25就診我科?;颊呒韧蟹伟┎∈?于2020年被診斷為“肺腺癌,腦轉移、骨轉移”,并行放化療、免疫治療,否認家族史。皮膚科查體:右腹部局部可見一暗紅斑,其下可觸及直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23年10期2023-10-13

  • 腮腺皮脂腺癌1例及文獻復習*
    c。圖1 腮腺皮脂腺癌影像學資料a b 圖2 患者臨床資料a.患者腫瘤摘除后圖片 b.腫瘤圖片 c.患者關創后圖片術后病理提示:右腮腺符合皮脂腺癌(高級別),Ⅰ區1/3只、Ⅱ區5/5只、Ⅲ 區2/4只(其中1只侵犯至胞膜外,血管內瘤栓形成,1只為軟組織內見腫瘤浸潤),Ⅳ2/3只腫瘤轉移,免疫組化CKP+(見圖3a),CK7+(見圖3b),CK11+(見圖3c),PGM-1部分+(見圖3d),Ki67部分+(見圖3e),AR+(見圖3f),P63-(見圖3g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3年19期2023-10-12

  • 顳部皮脂腺癌1例
    底樣生發細胞及皮脂腺細胞,細胞異型性明顯,核分裂象易見;部分瘤團中央見紅染壞死物質(圖2)。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示:腫瘤細胞突變型、p53、CK、CK7均陽性;EMA皮脂腺細胞陽性;Ki67 20%陽性;GCDFP-15、CEA、S100、CD117均陰性(圖3)。診斷:左顳部皮脂腺癌。已行標準外科手術切除全部皮損組織,病理結果示基底切緣未見癌累及。目前,該病例仍在隨訪中。圖1 左側顳部腫塊Fig.1 Left temporal mass CK was pos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23年7期2023-07-08

  • 打孔法治療面部單純性皮脂腺囊腫的應用體會
    350100)皮脂腺囊腫俗稱“粉瘤”,因皮脂腺導管發生堵塞,分泌物淤積滯留,腺體逐漸膨大而形成。囊內容物為白色粉膏狀的皮脂和破碎的皮脂細胞,如豆腐渣樣物,是體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皮脂腺囊腫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男女皆可發病,大小不等,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雞蛋,生長緩慢且不可自愈。見于身體任何部位,傳統的治療方式是以手術切除完整囊壁為治療標準,但這面臨著遺留較長線性瘢痕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面部的皮脂腺囊腫,對外觀影響最突出,美容要求較高?;仡?8例采用打孔法治療

    中國醫療美容 2023年5期2023-06-30

  • 雄激素在痤瘡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及治療應用
    酶和激素受體。皮脂腺是激素生物合成的主要場所,尤其是雄激素,在痤瘡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以雄激素為主導作用的皮脂腺分泌異常被認為是痤瘡發病的關鍵因素[1]。近年研究發現,雄激素在促炎因子分泌與釋放、毛囊皮脂腺導管異常角化、皮脂腺細胞自噬抑制等方面亦有重要作用,而雄激素受體(AR)、5α-還原酶以及雌、孕激素對其的調節作用同樣對痤瘡有重要影響。以雄激素在痤瘡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為依據,近年來以此為相應靶點治療痤瘡的各類抗雄藥物不斷問世,并有相關的臨床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23年5期2023-05-12

  • 皮脂腺癌八例臨床及病理分析
    中定義[1],皮脂腺癌(sebaceous carcinoma,SC)是顯示皮脂腺分化的惡性腫瘤,臨床比較少見。常發生在中老年人,平均發病年齡73歲,全身都可發生,以頭頸部,尤其是眼周好發,臨床上眼周的皮脂腺癌會誤診為霰粒腫、結膜炎。本研究通過對8例皮脂腺癌進行臨床特點、病理特征及免疫組化觀察,并復習相關文獻探討其病因與鑒別診斷,減少誤診。1 材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收集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病理科2017年5月至2022年4月診斷的8例皮脂腺癌,均為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22年12期2022-10-26

  • 中藥祛痘1號軟膜對金黃地鼠皮脂腺增生及其功能的影響
    對金黃地鼠背部皮脂腺斑組織大小、微觀結構及增殖細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表達的影響,現報告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實驗動物、試劑及儀器 采用8周齡的雄性金黃地鼠(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清潔級,體重80~120 g;南京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倫理批準

    陜西中醫 2022年8期2022-08-12

  • 頭部先天性皮脂腺痣伴毛囊瘤超聲表現1例
    術后病理診斷:皮脂腺痣及毛囊瘤。圖1 頭部先天性皮脂腺痣伴毛囊瘤超聲圖像討論:皮脂腺痣又稱器官樣痣、先天性皮脂腺增生、皮脂腺錯構瘤,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本病除有表皮、真皮或表皮附屬器參與外,還具有增生皮脂腺組織,部分可伴其他皮膚附屬器腫瘤,臨床較少見,常為良性,多于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發病,新生兒發病率約0.3%[1-2]。目前已報道的病例中,絕大部分病變位于頭面部,另有極少部分位于頸部和胸部[1]。本病的皮損多為單發,多表現為略高出皮面的淡黃或黃色蠟狀斑塊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2年7期2022-08-01

  • 眼瞼皮脂腺癌研究進展*
    升[1],眼瞼皮脂腺癌是起源于眼瞼皮脂腺的高度致命性腫瘤,1981年由Allaire等首次報道[2],眼周皮脂腺十分豐富,眼瞼皮脂腺癌在皮脂腺癌中約占40%。眼瞼皮脂腺癌的臨床表現多樣,極易誤診和漏診[3],具有惡性程度高、高復發率和高轉移率的特點。目前我國臨床上對眼瞼皮脂腺癌的認識還不夠,缺乏標準的診斷標準和規范的治療手段,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提高生存率、降低復發率和轉移率的關鍵。因此,本文對眼瞼皮脂腺癌的流行病學特征、診斷標準、臨床分期及治療新進展等方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22年3期2022-03-29

  • 瞼板腺囊腫常發作 須警惕皮脂腺
    腫,這有可能是皮脂腺癌。皮脂腺癌發病率在我國眼瞼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早期發病與瞼板腺囊腫相似,生長緩慢,長大后呈黃白色分葉狀或菜花樣隆起,邊界清楚、質地較硬;還有的表現為潰瘍、瞼緣增厚以及長期的結膜充血。由于皮脂腺癌發展緩慢,早期不痛不癢,常易被患者忽視,臨床上也易被誤診為瞼板腺囊腫、潰瘍性瞼緣炎和結膜炎,從而貽誤病情。但皮脂腺癌惡性度高,可向眼眶內發展并向淋巴結和遠處轉移,極大地威脅患者的生命。早發現、早治療是腫瘤診療的原則,對皮脂腺癌的治療來說,首選手

    保健與生活 2022年6期2022-03-15

  • 眼瞼皮脂腺癌發病機制研究進展
    0384)眼瞼皮脂腺癌是起源于眼瞼部位皮脂腺體的惡性上皮性腫瘤,發病率占眼瞼惡性腫瘤的20%~40%,占眼部惡性腫瘤的20%~30%,占眼部所有腫瘤的1%~10%[1-3]。眼瞼皮脂腺癌最常發生于瞼板腺體也稱瞼板腺癌,其在眼瞼惡性腫瘤中好發率僅低于基底細胞癌,居第2位。眼瞼皮脂腺癌好發于中老年女性,常單眼發病,早期容易與霰粒腫或眼瞼良性腫瘤混淆,導致誤診或漏診進而延誤治療,病理檢查是其診斷的金標準。目前眼瞼皮脂腺癌治療方式仍以手術切除為主,但整體預后并不理

    眼科學報 2021年9期2021-12-01

  • 眼瞼皮脂腺癌近5年研究進展和展望
    200011)皮脂腺癌是一種體表惡性腫瘤,國內發病率僅次于基底細胞癌。眼瞼及其鄰近組織是皮脂腺癌的好發部位。眼瞼皮脂腺癌起源于眼瞼皮脂腺,包括瞼板腺、蔡氏腺和毛囊周圍的微小腺體,其中絕大多數起源于瞼板腺。為指導臨床工作,提高診療效果,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整形眼眶病學組于2017年發表瞼板腺癌臨床診療共識。皮脂腺癌的發病和轉移機制尚不清楚,病因和預后因素研究受到越來越多關注,成為眼腫瘤研究領域的熱點。中國學者已由早期跟隨國際研究,到構建自己的皮脂腺癌臨床隊

    眼科學報 2021年9期2021-12-01

  • 毫火針聯合常規藥物治療尋常痤瘡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針;尋常痤瘡;皮脂腺;炎性反應[中圖分類號]R751.0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1)08-0107-04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Fibro-fire Needl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DENG Shu-guang1, MA Chao2,LI Xue3(1.De

    中國美容醫學 2021年8期2021-09-27

  • 表皮樣囊腫及皮脂腺囊腫的臨床特征及高頻超聲診斷價值探討
    )表皮樣囊腫及皮脂腺囊腫均屬皮脂囊腫,表皮樣囊腫好發于淺表皮下部位,皮脂腺囊腫則多見于皮脂腺含量豐富部位,兩者均為臨床較為常見皮膚囊腫類型[1]。鑒于此類病癥術前診斷易與毛母質瘤等相關疾病混淆,造成誤診。謹隨醫學技術水平發展,高頻超聲已廣泛應用于皮脂囊腫疾病診斷中,其分辨力良好,可對淺表部位腫塊清晰顯示,并通過超聲聲像圖表現及病理檢查綜合分析,有助于提升診斷準確率,從而及早制定治療方案根治病情[2-3]?;诖?,本文旨在探討表皮樣囊腫及皮脂腺囊腫的臨床特征

    哈爾濱醫藥 2021年4期2021-09-04

  • 食管皮脂腺異位83例臨床、內鏡和病理特點分析
    仁醫院內科食管皮脂腺異位是指皮脂腺出現在食管黏膜,屬食管良性病變,診斷需依靠胃鏡及病理活檢。既往認為該病十分罕見,且其病因、發病機制及組織學起源尚不明確,內鏡醫師往往對其認識不足,很容易造成誤診、漏診,甚至不必要的手術治療。近年來隨著上消化道內鏡的普及,食管皮脂腺異位的報道有所增多,但大多為個案報道。本研究通過分析83例食管皮脂腺異位患者的臨床、內鏡、病理和預后特點及該病內鏡檢出率,旨在提高內鏡醫師對該病的認識,并探討其可能的發病機制及組織學起源。1 資料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21年6期2021-06-30

  • 角化棘皮瘤樣皮脂腺腺瘤一例
    成熟或未成熟的皮脂腺細胞構成,周圍有纖維包繞,但無明顯收縮間隙及柵欄狀排列的細胞(圖2)。免疫組化顯示:MSH1、MSH2、MSH6、EMA、AR、CK、CK5/6 均陽性,PMS2、D2-40 局灶性陽性,CEAse 陰性,Ki-67 約30%陽性。診斷:角化棘皮瘤樣皮脂腺腺瘤。術后創面愈合良好。討論圖1 皮脂腺腺瘤患者鼻部皮損圖2 皮脂腺腺瘤患者皮損組織病理(HE染色)圖3 皮脂腺腺瘤患者免疫組化組織病理(LDP染色×100)皮脂腺腺瘤(sebaceo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21年2期2021-05-19

  • 淚阜里有“珍珠”是怎么回事?
    珠樣物質是淚阜皮脂腺腫物。臨床上類似的患者經醫生將腫大的淚阜切開取出腫物后,會發現腫物是軟的、類似奶酪的物質。皮脂腺腫物出現的原因淚阜部位本身就是有皮膚的組織結構。從胚胎角度看,它實際上是下瞼的一部分,其高約5 毫米,寬3 毫米左右,狀如紅色肉樣的卵圓形小體,表面蓋以無角化的復層鱗狀上皮。上皮內含有皮脂腺分泌腺體,皮脂腺分泌異?;蛳袤w口堵塞時,分泌物會在腺體內積存,時間一長就可能形成皮脂腺腫物,聚在一起就形成小囊腫。通常來說生活習慣不良、喜歡吃油炸類食品是

    人人健康 2021年8期2021-05-07

  • 長了粉瘤一定要手術切除嗎?
    粉瘤醫學上稱為皮脂腺囊腫,好發于頭皮和顏面部,其次是軀干部。由于其深淺不一,內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雞蛋大小。皮脂腺囊腫生長十分緩慢,患者一般無自覺癥狀。皮脂腺囊腫多呈球形,單發或多發,有彈性,有時高出皮面,與皮膚可有粘連,典型的囊腫在皮膚表面有臍孔凹樣開口,可擠壓出豆腐渣或泥樣內容物。多數患者能觀察到囊腫呈逐漸增大的進程。皮脂腺囊腫主要影響美觀,若生長過大也會引起生活上的不方便;若并發感染,可出現紅、腫、熱、痛等炎

    保健與生活 2021年8期2021-04-19

  • 頭發出油,應怎么應對
    發易“出油”是皮脂腺導致的。人的皮下組織有毛囊、汗腺、皮脂腺、血管等各種相對獨立的結構,皮脂腺的任務就是分泌皮脂。皮脂與汗液混合形成的一層薄薄的乳化膜,就是“出油”的具體物質。皮脂腺少量出油,不僅能滋潤皮膚和毛發,還能防止表皮中的水分蒸發,堪稱最天然的潤膚乳。但如果大量“出油”,就會出現粘膩感。預防皮脂腺分泌皮脂過多,可以從以下方式著手。不要干洗頭發? 很多人喜歡去理發店干洗頭發,即直接將洗發水倒在干發上搓揉10分鐘以上。但在干洗頭發中。較長時間地按摩搓揉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點通 2021年1期2021-02-24

  • 潤燥止癢膠囊輔助治療面部尋常痤瘡療效觀察
    囊;尋常痤瘡;皮脂腺;微生物;角質化[中圖分類號]R758.73+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1)12-0125-04Curative Effect of Runzao Zhiyang Capsule on Facial Acne VulgarisGU Ling-yan1,DU Li-xia2( 1.Wound Clinic;2.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Qinghai Red Cros

    中國美容醫學 2021年12期2021-01-16

  • 微觀視域從土論議皮脂腺五行特質*
    汗腺、毛發等。皮脂腺作為皮膚的附屬器之一,是胚胎發生過程中由表皮衍生的附屬結構,解剖部位多與毛囊相關,主要通過合成、分泌皮脂至體表來參與皮膚的屏障功能。皮脂腺分布廣泛,以頭面部最多,其分泌的皮脂具有參與形成皮表脂質膜、滋潤毛發皮膚、抵御皮膚損傷、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等作用。通過取象比類法,筆者認為皮脂腺五行屬土,在體為脾,主運化皮脂,參與維持皮膚穩態的過程體現土氣生金的五行相生理論。在中醫學傳統的診療思路中,皮脂腺相關皮膚病多按四診方法審證察候;但隨著科學技

    中醫研究 2021年8期2021-01-04

  • 為什么在冬天人的皮膚比較干燥
    膚濕潤呢?這與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有關。皮膚中的皮脂腺分泌皮脂,汗腺分泌汗液。皮脂與汗液都有滋潤皮膚的作用。夏天,由于環境氣溫高,人體散熱主要依賴汗水的蒸發,所以出汗多。而且由于人的新陳代謝在夏天比較旺盛,皮脂腺也會分泌比較多的皮脂。到了冬季,外界氣候寒冷,人體不需要通過汗水的蒸發來散熱,汗液的分泌會減少。皮脂腺的活動也會受到抑制,減少分泌皮脂。由于缺乏汗水和皮脂,所以我們的皮膚會比較干燥。

    閱讀(科學探秘) 2019年12期2019-03-25

  • 兒童先天性頭面部泛發性皮脂腺痣1例
    后病理診斷為“皮脂腺痣”。剩余腫物1年后分次切除。為求進一步治療枕部及項部腫物,患兒于2018年11月再次就診于該院,以“多發性皮脂腺痣”收入院。??撇轶w:頭頂部可見一弧形切口瘢痕,色白、質軟;頭皮左后側至頸后部皮膚可見長約20 cm,最窄處約3 cm,最寬處約6 cm的縱行的皮損,邊界清,上2/3呈黃褐色,平滑無毛發生長,下1/3為灰黑色瘤樣組織。瘤體高起凸出于皮膚表面,周圍皮膚無紅腫,無破潰,與基底沒有發生黏連(圖1、2)。實驗室及輔助檢查均正常。病理

    濱州醫學院學報 2019年6期2019-02-13

  • 皮脂腺瘤一例
    組成,內含少許皮脂腺細胞,周邊細胞不呈柵欄狀排列,未見收縮間隙;腫瘤細胞排列不規則,細胞異形性不明顯,腫瘤團塊間有致密結締組織包繞(圖2)。免疫組化:上皮細胞膜抗原和雄激素受體陽性,Ber?EP4陰性。診斷:皮脂腺瘤。術后隨訪14年,皮損無復發。討論 皮脂腺瘤是一種介于皮脂腺腺瘤和皮脂腺癌間的皮脂腺來源的良性附屬器腫瘤,曾被稱為皮脂腺上皮瘤(sebaceous epithelioma)。常表現為單發于頭面部或軀干、緩慢擴大的肉色或黃色丘疹、結節,直徑常小于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8年11期2018-12-20

  • 頭皮皮脂腺癌并鄰近轉移1例
    病理:考慮兩處皮脂腺癌,切緣陰性。術后傷口愈合良好,未行放化療,隨訪10個月,復查核磁共振未見復發或鄰近區域轉移。圖3 額部腫瘤細胞彌漫性生長,中間見皮脂腺結構(HE,×40)圖4 腮腺區腫瘤大量異常核分裂相 無皮脂腺結構(HE,×40)2.討論頭皮皮脂腺癌是一種較少見的頭面部惡性腫瘤,老年人的發生率較高,75%發生于眼眶周圍,眶外的皮脂腺癌較罕見,其中約30%發生于腮腺[1]。徐燕統計國內外報道60余例腮腺皮脂腺癌[2]。本例的腮腺區腫瘤病理見彌漫性惡性

    醫藥前沿 2018年36期2018-12-20

  • 皮脂腺囊腫驗方
    鄧浩皮脂腺囊腫,又稱粉瘤,是一種皮脂分泌物儲留郁積性疾病。中醫認為,皮脂腺囊腫多由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濕熱內蘊、痰瘀積聚于肌膚所致。治宜清熱化痰、散結消腫、化瘀止痛。薦方于下,供患者參考使用。內服方:赤小豆30克,南沙參、麥冬、天冬、杏仁、薏苡仁、生地、金銀花各15克,桑葉、連翹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外用方:烏梅、白礬各適量,搗爛,用鹽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一般連用數次可愈。

    農村百事通 2018年17期2018-12-08

  • 皮脂腺上皮瘤一例
    團內可見成熟的皮脂腺細胞,散在或呈小團狀分布;部分瘤細胞巢團內還可見大小不一、形態似導管或囊樣的結構,內有嗜酸性物質(圖2B)。病理診斷:皮脂腺上皮瘤,手術切緣陰性。討論皮脂腺上皮瘤是發生于皮脂腺的良性腫瘤[1],多發生于中年以上女性,好發于面部,其次為耳廓和頭皮[2]。損害一般為單個,偶或數個,呈白色或黃色結節,直徑小于1 cm,較易破潰和出血。瘤體呈實性或腺樣,常與表皮相連,邊界不清楚,形態不規則。半數以上瘤細胞為未分化基底樣細胞,但有明顯皮脂腺細胞和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8年8期2018-09-06

  • 玉容消痤顆粒對金黃地鼠性激素水平與皮脂腺斑的影響研究
    宏。痤瘡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易診難治,痤瘡可影響近85%的青少年[3],成年人患病率為3%~8%,成年女性患病率較男性高,達12%。該病屬損容性皮膚病,除造成病變局部的不適外,更重要的是因影響儀容美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研究顯示其對心理和社交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哮喘和癲癇[4]。目前西醫治療痤瘡的主要藥物有抗生素、維A酸制劑、抗雄性激素藥物等,但都存在不良反應,如抗生素的耐藥問題,維A酸制劑的維A酸皮炎等,且近年鮮有新藥問世,迄今為止尚無大家公認的療效

    轉化醫學雜志 2018年4期2018-08-17

  • 皮脂腺痣皮膚鏡及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特征分析
    第一醫院皮膚科皮脂腺痣是一種由表皮、真皮及表皮附屬器構成的器官樣痣,通常主要成分為皮脂腺。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具有原位、實時、動態三維等特點,可在細胞生理狀態下進行診斷,對同一組織多次成像[1]。皮膚鏡可對表皮及真皮部分結構進行有效觀察[2]。我們總結、分析皮脂腺痣的皮膚鏡和RCM影像學特征。一、對象83例皮脂腺痣患者來自2016年1-12月本院皮膚科門診。男47例,女36例。年齡<1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8年7期2018-08-03

  • 中藥清痤方干預痤瘡動物模型金黃地鼠皮脂腺斑的實驗研究
    常見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癥,常發生于人體面、胸、背等部位,屬中醫“肺風粉刺”,常變現為粉刺、丘疹、結節、膿皰等癥狀[1]。目前學者多認為病菌、微生物以及雄激素等對皮脂腺細胞產生刺激,使皮脂腺增生并分泌過多的皮脂使毛囊管角質化,最終導致了痤瘡的形成[2]。清痤方是國醫大師王琦在治療痤瘡中常用的經驗方,前期對28例濕熱體質的痤瘡患者通過清痤方加減調體治療痤瘡進行觀察,結果表明總有效率為85.71%,隨訪發現大部分患者預后良好[3-4]。本研究以金黃地鼠雙側背部皮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18年6期2018-07-17

  • 臨床類似角化棘皮瘤的皮脂腺腺瘤一例
    圈樣結構,內為皮脂腺樣結構(圖2A),遠處可見脫落漿痂;高倍鏡下可見中央表皮萎縮,真皮內可見不同成熟階段的皮脂腺小葉結構,周圍無明顯收縮間隙及結締組織分隔,間質內中等量淋巴細胞浸潤。小葉中央有導管樣結構,部分開口于表皮(圖2B),內容嗜酸性物質。瘤團外層為柵欄狀排列的數層基底樣細胞,細胞無明顯異形(圖2C)。診斷:皮脂腺腺瘤。討論 皮脂腺腺瘤通常表現為膚色或蠟黃色的丘疹或結節,無自覺癥狀,好發于頭頸部,其他皮脂腺或異位皮脂腺部位如外陰、腮腺也可出現。由于臨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8年6期2018-07-07

  • 23例皮脂腺癌的臨床病理觀察及文獻復習
    430060)皮脂腺癌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常發生于眼瞼、面部、頭皮等處的皮脂腺,依據一項104例皮脂腺癌的臨床研究,皮脂腺癌發生部位不定,有分化差、派杰樣播散、滲透性生長方式和脈管侵犯等特點[1],因此病理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誤診或延遲診斷常增加了皮脂腺癌的復發率和死亡率,本文通過搜集分析2013年至2017年我院診斷的23例皮脂腺癌,對其臨床及病理特征進行綜合闡述。材料與方法1 臨床資料通過搜集本院從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診斷為皮脂腺癌的所有

    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 2018年6期2018-03-15

  • 腋臭術后皮脂腺囊腫的治療療效分析
    醫學·腋臭術后皮脂腺囊腫的治療療效分析鄧楊,陳碾*,陳靖,謝紅炬,李明,鄧穎(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美容科,湖南 衡陽 421001)目的觀察腋臭皮下修剪術術后出現的皮脂腺囊腫的治療療效。方法將腋臭皮下修剪術術后出現的皮脂腺囊腫38例病例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成皮脂腺囊腔注射組與皮脂腺囊腔摘除組。皮脂腺囊腔注射組19例,采用α-糜蛋白酶(chymotrypsin)聯合曲安奈德注射液(triamcinolone acetonide)行皮脂腺囊腔注射;皮脂腺囊腔

    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7年6期2017-12-25

  • 皮脂腺痣并發基底細胞上皮瘤1例
    津 3000)皮脂腺痣并發基底細胞上皮瘤1例郝爽1,劉玉萍1,王維1,白朝2 (1.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0193;2.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天津 300120)皮脂腺痣;基底細胞上皮瘤;并發1 臨床資料患者女,32歲。因頭皮淡黃色斑塊32年伴灰黑色隆起狀腫物2年,于2016年8月6日就診我院皮膚外科門診?;颊咦允龀錾蟛痪妙^皮出現1個黃豆大淡黃色斑塊,偶有瘙癢,未曾診療。青春期時皮損逐漸增大,就診于當地醫院,診斷為“皮脂腺痣”,未給予治療。2年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7年3期2017-08-16

  • 1例犬皮脂腺腺瘤的病理學診斷
    103)1例犬皮脂腺腺瘤的病理學診斷齊新永,龔國華,牛光斌,于濤,李增強,陳偉峰,朱曉英(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長寧201103)皮脂腺腫瘤根據瘤細胞的來源和分化程度以及腫瘤組織結構,可將其分為皮脂腺增生、皮脂腺腺瘤、皮脂腺上皮瘤和皮脂腺腺癌[1]。其中前3種都屬于皮脂細胞的良性腫瘤。而皮脂腺腺瘤主要由成熟的和未成熟的皮脂腺細胞轉化而來,年齡較大的犬多發。本中心寵物門診于2015年11月收治1例疑似犬皮脂腺腺瘤,進行了病理組織學診斷,并經手術治療

    中國獸醫雜志 2017年1期2017-01-18

  • 顆粒狀皮脂腺囊腫電灼騷刮術68例
    ,艾 倩顆粒狀皮脂腺囊腫電灼騷刮術68例楊會明,艾 倩目的:探討微創電灼騷刮顆粒狀皮脂腺囊腫的可行性及臨床療效。方法:對68例面頸部皮脂腺囊腫病灶電灼后騷刮,根據術后療效判定標準對68名患者術后療效進行評價。結果:所有68例面頸部皮脂腺囊腫均完整摘除,術后疤痕遺留不明顯,達到了很好的美容效果,總有效率98.5%,醫患滿意。結論:采用面頸部皮脂腺囊腫電灼后騷刮術清除囊腔,患者創傷小,愈合后瘢痕不明顯,療效肯定,達到了美觀的效果。面頸部;顆粒狀皮脂腺囊腫;電灼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17年1期2017-01-12

  • 面部皮脂腺瘤一例
    病例報告·面部皮脂腺瘤一例趙文軍,馬國章,柳曦光,宋顯利皮脂腺瘤;腫瘤,附屬器臨床資料圖1 皮脂腺瘤患者面部皮損患者,女,46歲。主因右側鼻翼處結節20年,于2015年9月8日就診?;颊?0年前無明顯誘因右側鼻翼皮膚出現一米粒大結節,緩慢增大,無明顯自覺癥狀。10年前曾于外院行CO2激光治療,激光術后約半年,在原發部位又出現相似皮損,逐漸增大至黃豆大小,偶有癢感?;颊呒韧w健,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體格檢查:一般情況良好,發育正常,營養中等,雙側頜下、頦下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16年3期2016-12-06

  • 皮脂腺瘤31例臨床病理分析
    李阿梅、陳浩)皮脂腺瘤31例臨床病理分析顧黎雄 張德志 吳曉琰 邵雪寶 李阿梅 楊圣菊 曹雙林 陳曉棟 陳浩226001江蘇,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顧黎雄、吳曉琰、楊圣菊、曹雙林、陳曉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皮膚科(張德志);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皮膚病研究所病理科(邵雪寶、李阿梅、陳浩)目的對皮脂腺瘤進行臨床病理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31例皮脂腺瘤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結合免疫組化,總結其臨床病理學特征。結果31例皮脂腺瘤中男9例,女2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6年8期2016-11-06

  • 面頸部皮脂腺囊腫的美容性治療臨床探討
    001)面頸部皮脂腺囊腫的美容性治療臨床探討鄭勝武,鄭清健,黃雄梅 (福建醫科大學省立臨床醫學院福建省立醫院整形外科 福建 福州 350001)目的:探討面頸部皮脂腺囊腫的美容性治療臨床策略,力求在根治的基礎上盡量減少瘢痕的形成。方法:依據病史及臨床體征將面頸部皮脂腺囊腫分為單純性皮脂腺囊腫、粘連性皮脂腺囊腫和感染性皮脂腺囊腫,其中感染性皮脂腺囊腫根據臨床表現再區分,結合囊腫的大小,分別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無切口減壓摘除術、小切口微創摘除術、抗生素治療延期

    中國美容醫學 2016年8期2016-10-28

  • 頭頸部多源性腫瘤1例
    頸部包塊,考慮皮脂腺癌(Ⅲ級)(圖4)。最后診斷:(1)左側梨狀窩鱗癌(TisN0M0);(2)左側頸部皮脂腺癌(Ⅲ級)。討論皮脂腺癌原發于上皮皮脂腺,呈浸潤性或結節性生長,病理檢查是唯一確診的方式[1-3]。約70%皮脂腺癌發生在頭頸部,而頭頸部中由于眼眶周圍皮脂腺豐富,因此眶周發生率最高,占75%左右,眶外發生率僅占25%左右[4-7]。皮脂腺癌的發病原因主要包括頭頸部放療病史、家族遺傳、易感基因、長期的免疫抑制等[8-9]。單純皮脂腺癌發病較罕見,合

    西南國防醫藥 2016年1期2016-09-21

  • 美容微創法治療面部皮脂腺囊腫的臨床體會
    微創法治療面部皮脂腺囊腫的臨床體會莊國健,李百來,閔松林,林樂源,張發,李享明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院急診外科,福建 寧德352100)目的 探討面部皮脂腺囊腫美容微創的治療方法。方法 對67例行手術治療的面部皮腺囊腫患者,其中單純性皮脂腺囊腫42例,粘連性皮脂腺囊腫25例,采用美容微創法進行治療,觀察其療效。結果 67例患者切口均I期線性愈合,電話隨訪一年,均無復發,其中25例獲得門診隨訪,外觀良好,達到良好的美容效果,患者滿意。結論 美容微創法治

    中國醫療美容 2016年10期2016-06-15

  • 口內切口切除面頰部皮脂腺囊腫30例臨床分析
    切口切除面頰部皮脂腺囊腫30例臨床分析李德保,田恒進,王志勇,盛 輝,張治家(揚州大學附屬泰興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江蘇 泰興225400)目的:探討口內切口切除面頰部皮脂腺囊腫的可行性及臨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選取30例面頰部皮脂腺囊腫,采取口內切口切除,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13~50歲,平均38.5歲,術后觀察切口愈合情況、局部外觀和囊腫復發情況。結果:所有患者都通過口內切口切除囊腫,切口都一期愈合,隨訪6月~1年,僅有1

    中國美容醫學 2016年9期2016-01-23

  • 食管異位皮脂腺1 例報道
    狀上皮,局部見皮脂腺樣組織。病理診斷為食管皮脂腺異位(見圖2)。討論 皮脂腺異位是一種少見病,一般發生于口腔、嘴唇、男性龜頭、包皮、女性陰唇等部位,發生于食管較為罕見。國內可查文獻僅見5 例報道[1-4],國外報道也不超過30 例[5]。由于內鏡醫師對該病認識不足,因此容易被誤診為黃斑瘤。病理于鏡下可見皮脂腺,易確診。對該病起源目前有兩種學說,一是先天性胚胎發育異常,二是食管黏膜上皮化生。發病部位一般位于食管中下段,患者一般無臨床癥狀,常在伴發胃內其他疾病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5年10期2015-12-31

  • CD10在毛囊皮脂腺囊性錯構瘤中的表達
    CD10在毛囊皮脂腺囊性錯構瘤中的表達鄭力強1韓向春2王炳勝1目的: 檢測CD10在毛囊皮脂腺囊性錯構瘤(FSCH)中的表達。方法: 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6例FSCH、10例皮脂腺痣、10例皮脂腺增生癥和10例正常皮膚的石蠟組織中CD10的表達。結果: CD10在FSCH皮脂腺結構中呈陽性高表達(100%),與皮脂腺痣(20%)和皮脂腺增生癥(10%)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D10在FSCH間葉組織中呈低表達(20%),與皮脂腺痣(10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5年5期2015-12-13

  • 治“痘痘”要“節源開流”
    的油脂堵塞毛囊皮脂腺的結果,所以對油脂進行“節源開流”是最好的辦法。所謂“節源”就是減少進食油膩食物,從而減少皮脂腺的油脂分泌。另外,激素的分泌是具有節律性的,情緒、熬夜這些因素都會打亂激素的分泌節律,從而加重痤瘡。而“開流”就是保持皮脂腺導管的通暢,可經常用溫熱水清潔面部,防止導管堵塞。此外,還要防止痤瘡發生感染。如果你此時不斷地抓撓這些痤瘡,甚至用外力將痤瘡硬性擠破,手和指甲上的細菌就會趁機進入破潰的毛囊內,造成感染的發生。如此一來,痘痘造成疤痕也就不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15年6期2015-06-04

  • 社區門診皮脂腺囊腫的手術治療體會
    00)1 引言皮脂腺囊腫是社區門診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本文隨機抽取本社區2012年到2015年間治療的68例皮脂腺囊腫患者,對他們的皮脂腺囊腫治療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探討社區門診皮脂腺囊腫的手術治療方法,總結出社區門診皮脂腺囊腫治療的收獲和體會。2 資料與方法2.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了本社區門診2012年到2015年間治療的皮脂腺囊腫患者68例,其中男性患者有41例,女性患者有27例,68例患者中最高年齡為69歲,最小年齡為14歲,平均年齡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18期2015-03-30

  • 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診治體會
    315040)皮脂腺瘤作為一種常見皮膚腫瘤,在基層臨床工作中比較多見,一般均手術切除來治療。但是皮脂腺瘤并發感染也不少見,如何有效處理值得重視。我院2004年5月~2013年5月共診治213例皮脂腺瘤病例,其中有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對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的診治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資料本組感染性皮脂腺瘤共有34例。按年齡分:最小者21歲,最大者63歲,平均年齡36.5歲;性別:男性16例,女性18例;職業:工人11例,農民10例,單位職員7例,

    中國民間療法 2015年5期2015-01-24

  • 皮脂腺痣并發基底細胞癌1例
    佳·病例報告·皮脂腺痣并發基底細胞癌1例王秋佳臨床資料 患者女,53歲。因頭皮斑塊53年,近6個月破潰滲出來診?;颊叱錾鷷r頭皮有一塊淡黃色斑片,表面粗糙伴有毛發缺失,未進行任何治療。隨年齡增長,斑片面積逐漸增大,形成橘黃色疣狀斑塊。近6個月皮損破潰滲出,并伴有輕微疼痛,遂來我科就診?;颊呒易逯袩o類似疾病患者,系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皮膚科情況:頭皮可見一邊界清楚的橘黃色梭形疣樣斑塊,表面破潰,滲出結痂(圖1)。疣狀皮損組織病理示:真皮見基底樣細胞組成的腫瘤團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4年5期2014-03-16

  • 皮脂腺痣并發多發性基底細胞癌1例
    王良民 宋麗新皮脂腺痣并發多發性基底細胞癌1例張士發 趙麗萍 趙 卓 王良民 宋麗新報道1例皮脂腺痣患者并發10余個腫瘤,經病理組織學檢查,診斷為皮脂腺痣及基底細胞癌。皮脂腺痣并發多發性基底細胞癌國內外尚未見報道。皮脂腺痣; 基底細胞癌; 多發性臨床資料 患者女,43歲。3歲時左耳后出現紅色丘疹,緩慢擴展至耳上、耳前,偶有輕度瘙癢,時有搔抓;2年前無明顯誘因在原來皮損的基礎上出現10余個大小不等的黑褐色腫物,緩慢長大,可自行破潰結痂,時有瘙癢,未治療。為明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4年2期2014-03-15

  • 食管皮脂腺異位1例
    成小葉狀結構的皮脂腺,每個皮脂腺小葉均由細胞核小,胞漿豐富透明的多角形細胞構成。未見毛囊結構。病理診斷:(食管)咬檢組織:皮脂腺異位。經口服奧美拉唑和麥滋林后癥狀消失。討論 正常皮脂腺不均衡地分布于身體表面,絕大多數在面部和頭皮,胸部、腹部較少,四肢最少,一般與毛囊伴隨,也可單獨出現。異位皮脂腺由Fordyce于1896年最先描述,發生在唇和口腔(Fordyce病),之后在許多外胚層起源的組織,如唾液腺、陰莖包皮和女陰多有報道,但在食管出現異位皮脂腺罕見,

    河北醫藥 2013年24期2013-10-10

  • 清肺除刺方對金黃地鼠皮脂腺斑組織形態的影響
    刺方對金黃地鼠皮脂腺斑組織形態的影響郭 瀲 李詠梅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皮膚科 上海 200032李 淑 上海市嘉定區中醫醫院皮膚科陳毅麗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醫院皮膚科目的:觀察清肺除刺方對金黃地鼠皮脂腺斑組織形態的影響,探討其對皮脂腺分泌的干預作用。方法:選用金黃地鼠背部的皮脂腺斑作為動物模型。24只金黃地鼠隨機分成清肺除刺方組、維胺酯組和對照組,每組8只。分別給予清肺除刺方溶液(1.3mL/d)、維胺脂混懸液(1.3mL/d,濃度1mg/mL)和生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年9期2013-06-05

  • 犬·眼·瞼·皮·脂·腺·癌
    750021)皮脂腺癌(sebaceous gland carcinoma,SGC)起源于皮脂腺細胞,以眼瞼多發,發病率較低,是一種在全身罕見的惡性腫瘤。由于眼瞼皮脂腺腺癌常發生于瞼板腺,因此也稱為瞼板腺癌[1]。2010年底本實驗室接診了一例犬眼瞼皮脂腺癌病例,診斷報告如下。1 材料與方法病犬11歲,雄性,左上眼瞼增生一綠豆大小、邊緣不整齊呈菜花樣的腫物,影響到視力,送診。切除腫物,經10%福爾馬林固定后進行組織病理學的診斷。病料修塊時可見切面整齊,實心

    中國獸醫雜志 2011年10期2011-11-22

  • 乳房縮小術與乳房上提術后切口皮脂腺囊腫產生原因及預防
    口部位術后出現皮脂腺囊腫,不僅延長了治療時間,更嚴重地影響了手術效果及患者對手術的滿意度。為此,我們對該現象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進行了研究。1 臨床資料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由于乳房肥大及乳房下垂要求手術整形患者60例,所有病例術前均無乳房手術史其他系統疾病。其中,乳房肥大患者的肥大程度并不十分嚴重,適用于采用雙環形切口結合真皮乳腺中央蒂進行乳房縮小手術。60例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各30例。A組平均年齡31.6歲,B組平均32.2歲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 2010年4期2010-07-25

  • 皮脂腺囊腫感染一期切除68例體會
    于樹森 陳青松皮脂腺囊腫易發生感染,一旦感染傳統方法需要應用抗生素,甚至需要切開引流,炎癥消退后再擇期行皮脂腺囊腫切除[1]。從1998年6月至今,我們對68例皮脂腺感染的病人采用一期切除,其效果令人滿意,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情況 全組68人,男42人,女26人;年齡18~57歲,平均42歲;其中軍人8人。68人中有19人處于發病初期,典型表現為紅、腫、熱、痛,已形成膿腫21人,膿腫切開引流的18人,炎癥消退期10人。1.2 手術方法 取比

    中國療養醫學 2010年8期2010-02-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