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充

  • 王充《論衡》“實”的文學批評觀研究
    實”和“實用”是王充“實”文學思想的主要構成部分,“真實”是王充文學批評標準的基本要求,“實用”是王充文學批評標準的核心。王充“實”的文學批評標準是以實際意義為核心,以實事求是、落實于眾為輔線。王充要求文章在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都要有實際意義,要求文章要頌主恢國,要勸善懲惡、質解疑難,要使作家能夠流芳千古。王充“實”的創作觀,是以真實為創作基礎,要求作家要保持獨立性、表達清晰,以發揮文章影響現實的作用。學習王充要求文章要有實際意義的批評標準,有助于喚起現代

    文學教育 2023年8期2023-08-22

  • 王充《論衡》在俄羅斯的譯介與研究
    20世紀初開始對王充的思想和學說表現出了興趣,在當時的政治歷史條件下,王充思想在蘇聯的研究并沒有隨著蘇聯民主化進程的發展和中蘇關系的解凍而受阻,其間涌現出了眾多研究“王充與《論衡》”的專家學者及研究論著對中國文化在俄羅斯的傳播交流及其“走出去”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一、王充《論衡》在俄羅斯的譯介斯婕布金娜(Т.В.Степугина,1923-2016)在《中國古代哲學——漢朝篇》(1990)篇中說道“本世紀初,德國漢學家阿爾弗雷德·??藢ⅰ墩摵狻纷g成英語,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3-21

  • 王充讀書
    王充是東漢時期的思想家、文學批評家。王充少年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王充竭盡全力奉養母親。后來王充到了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當時著名的學者班彪做老師。他喜歡廣泛地閱讀,善于抓住關鍵問題,因而進步很快。王充讀書非常專心,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又很強,所以只要讀上一遍,就能記住書中的主要內容,甚至能夠背誦某些精彩的章節。但是,他家庭窮困,買不起很多書,為了滿足如饑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當時的洛陽街上有不少書鋪,王充便決定把書鋪當做他的“圖書館”。每天吃過

    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從“水冰”之喻的詮釋看氣學演進邏輯
    引入生死之辨后,王充、張載與船山都對其進行了義理闡釋,形成了嚴密而系統的氣學脈絡。王充以“水冰”有別喻生死不同:生如水凝為冰,死如冰釋為水,生不能不死,如冰不能不釋,死后不再有知,如冰釋不再為冰。這一說法批判了讖緯迷信的流行泛濫,同時也遺留了宿命論和價值根源缺失問題。張載借“水性”喻人性:水凝冰釋而水性不變,人有存亡而人性不滅。人性源于太虛之氣的良能妙用,所以是“天人一源”。通過體用論的建構,張載彌補了王充學說的缺陷,但也留下了身心問題有待解決。船山借水之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2年1期2022-05-30

  • 王充“隨命”正名
    壞人得福的悖論,王充提出“命定論”的思想來駁斥正命、遭命與隨命,指出一切皆由命定,與德行無關。事實上,這種“命定論”卻并非消極的宿命論,只不過是王充以一種諷刺的方式對現實社會中所存在的偏見與不公平進行糾正的思想武器。他所反對的只是以天人感應說為立論根基的“隨命”論思維方式以及在“隨命”論影響之下的人才選拔或評判標準,而不是“隨命”論的思想內核——即善人得福、惡人得禍。因此,王充看似通過對性命的區分,將“德”與“得”分離開來,實則是以此種諷刺型的針砭時弊的方

    學理論·下 2022年9期2022-05-30

  • 王充對今文經學的批評及其局限性
    250199)王充是東漢初年一位頗有代表性的人物。目前,學界關于王充學術思想的研究成果已不算太少,但是圍繞王充今文經學學術價值及其現實意義所作的探討,相對而言還比較缺乏(1)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張造群:《王充經學思想探微》,《中華文化論壇》2010年第3期。。在所著《論衡》中,王充以氣論對今文經學的災異譴告說進行了具體的剖析與批評,然而他的這種剖析與批評之中又存在矛盾與不足。以下詳論之,以就正于方家。一、王充其人及其學術思想淵源王充,字仲任,東漢會稽郡上虞

    理論學刊 2021年1期2021-12-27

  • 漢末《論衡》初傳
    。關鍵詞:蔡邕 王充 《論衡》 傳播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其生于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卒于漢獻帝初平三年(192)。蔡邕一生著述頗豐,今人鄧安生整理的《蔡邕集編年校注》綜合前人成果,是目前較為全面的本子,本文引文皆采于此。因為蔡邕相關作品、材料保存較少以及歷史上蔡邕形象由忠孝兩全逐漸演變為不忠不孝等原因,至今,蔡邕的研究與其在漢代的地位和成就尚不匹配。尤其是關于本文所論述的內容,只有陳海燕《蔡邕研究》有所涉及,給予本文一定的啟發,但仍需在此基礎上做進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11期2021-11-30

  • 王充的“性命說”
    性命問題的討論,王充指出:“性命在本?!盵1]27“人稟元氣于天,各受壽夭之命,以立長短之形,猶陶者用土為簋廉。冶者用銅為柈杅矣。器形已成,不可小大;人體已定,不可減增。用氣為性,性成命定?!盵1]30在王充看來,性命與氣有關,性命含氣。那么,在王充的哲學理論中,由氣所構成的性命有哪些具體內涵?人性是否可以教化?教化的原理又是什么?一、“用氣為性”漢代哲學家普遍關心宇宙萬物的起源問題。對此,王充指出:“夫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氣烝上,上氣降下,萬物自生其中

    南都學壇 2021年4期2021-11-26

  • 王充拜師
    墻?!咀g文】漢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于讀書,眼睛里都是書袋和書籍。換了輕便的車子要小心有危險,說話要防止隔墻有耳?!拘」适隆繚h朝的王充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但由于家里窮,上不起學,只能在家自學。王充讀書時常遇到不懂的問題,他特別希望能有一位老師給他指導。王充聽說班彪的學識非常淵博,很想跟隨班彪學習??墒?,王充幾次到班家去拜訪,都因衣衫破舊,被守門人擋在門外。王充又去拜見班彪,恰好班彪從大門走出來。王充一見班彪,跪地就拜,說:“弟子拜見老先生,請老先生收下學生?!?/div>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21年9期2021-09-09

  • 王充《論衡》中的“性”與“命”
    的社會洪流之中。王充援引老莊自然觀以解釋“命”與“性”的內涵,駁斥了東漢時期的天人感應論。同時,由于時代及個人局限,導致其在討論“性”與“命”過程中陷入了宿命論的困境,透露封建社會下士人對自我命運的擔憂和懷疑,呈現出消極色彩?!靶浴迸c“命”的討論則反映出知識分子對個人及國家興衰問題的關照。關鍵詞:《論衡》;氣;性;命作者簡介:徐玉昕(1995.7-),女,漢,河南省信陽市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秦漢。[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

    青年文學家 2021年3期2021-02-26

  • 王充教育經歷新證
    4年版;鐘肇鵬《王充年譜》,齊魯書社1983年版;蔣祖怡《王充卷》,中州書畫社1983年版;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林麗雪《王充》,臺灣大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大久保隆郎《〈後漢書〉王充伝質疑について》,福島大學教育學部論集(人文科學部門),1983年;周桂鈿《秦漢思想研究(2 王充評傳)》,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呂兆廠《王充生平和思想研究》,山東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等前修時彥對王充生平問題的不斷求索,

    唐都學刊 2020年1期2020-12-01

  • 遇與不遇是一個問題
    壘。此間,心境與王充元和三年(86年),發“周人不遇”之嘆,何其相似乃耳!相似并非全等。畢竟,從東漢王充發“周人不遇”之呼,到唐初王勃“遇與不遇”之應,已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近六百年的更朝換代與兩次大規模由分裂到統一的融合。人才遴選制度,也由察舉、門閥逐漸過渡到科舉制?!爸苋瞬挥觥敝?,在科舉遴選的競爭中成明日黃花。以王勃為例,十五歲就因才華出眾,于乾封元年(666年)進士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命官。這在王充生活的東漢,是不可能的。按理說,王

    雜文月刊 2020年3期2020-05-21

  • 王充思想新探
    ?要:東漢哲學家王充以“疾虛妄”批評了當時的讖緯思想,歸結出命定論和偶然論等哲學命題,他在論述中總是圍繞在“性”、“命”、“偶”、“自然”等概念,這些哲學性強烈的詞匯是研究《論衡》時必須注意的幾個重要觀點。不過王充在通過“偶然”、“自然”來建構世界觀時,經常會連帶提出一個“合”的概念,例如論述“偶”的涵義時,有時候會刻意讓“偶合”二字連用;論述“自然”的涵義時也總是強調“合于自然”的說法,這種“合”的概念,減低了他的命定論的消極色彩而更近于道家順乎無為,安

    青年文學家 2020年35期2020-04-01

  • 王充與先秦道家
    但是,道家思想對王充思想的影響較大卻是不爭的事實。周桂鈿認為,《論衡》中涉及老子的文字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引孔子把老子比作龍的話”“二是天道自然無為”“三是恬澹無欲、全身養性、延年度世”[1]227。王充“天道自然無為”思想,在《論衡》中隨處可見。王充本人認為,自己在論述“自然”之說時是“試依道家論之”(《論衡·自然》);其天道思想“合黃老之義”(《論衡》)。胡適認為,王充“提出自然主義,恢復西漢初期的道家哲學,替后來魏、晉的自然派哲學打下一個偉大的新基礎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1期2020-02-25

  • 君子有德必有位?
    朱承[摘? 要]王充在傳統“德位是否相稱”的問題意識下,提出自己的“逢遇”論,將君子、士人的政治際遇訴諸于偶然性,批評了時人“賢人可遇,不遇,亦其自咎也”的狹隘觀點,并以此來為自己政治上的“不遇”提供解釋。王充對當時的政治現實進行了一定的揭示,并反映了傳統士人在政治命運上的被動性和不確定性,具有積極的思想史意義。但王充將君子、士人的政治際遇歸結為偶然性,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實際政治中的謀略、情勢等因素。另外,王充也沒有提出對于君主專制及用人體制的反思,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20年1期2020-02-02

  • 王充的賢才觀
    69)0 引 言王充作為東漢前期杰出的思想家,不僅一生努力想成為被人認可的賢才,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賢才觀。對王充的賢才觀前人也有討論,王繼蕊的《論王充的人才觀》側重從人才的標準、人才的作用、人才的形成和任用的角度討論王充的人才思想。[1]65黃仁賢的《談王充的人才層次論》論述了王充對人才不同層次的劃分。[2]43-44也有學者討論了王充對文士經世致用能力的重視。[3]18但這些研究對王充思想中的賢才界定并不清晰,且很少聯系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王充的經歷對其賢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02-20

  • 王充的獨異精神
    篇,共二十萬字,王充以畢生心血寫成,影響深遠?!墩摵狻芬粫?span class="hl">王充的“獨異宣言”,曾被視為異端邪說,直到唐代才得到肯定,尤其是韓愈大為贊揚王充的“特立獨行”精神,把他樹為學者的典范?!墩摵狻芬粫?,以懷疑、批判精神為武器,以實證、科學方法為基石,成為當時理性精神的光輝代表,集中到一點,就是在居統治地位的價值判斷思維之外,另立了一種事實判斷思維。主張思想的獨異。王充反對把孔孟當成無可非議的偶像,把學說當成千古不變的教條,《問孔篇》、《刺孟篇》,就是批判儒家思想的

    書屋 2019年1期2019-01-25

  • 從“和”的角度重新審視王充的思想史意義*
    想史還是文學史,王充似乎都成為一個繞不開的符號,王充在思想史領域獲得了極高的地位,尤其是在浙江思想史領域,王充更是被視為浙學的開創者,被視為浙江學術思想開端。本文通過對“和”的觀念的梳理,認為王充對于中國思想的核心范疇“和”的討論,從整個中國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來說,基本上還是在漢代氣化宇宙論的立場上展開的,并沒有突破。因此,稱王充為兩漢魏晉思想的轉折性人物,是不夠妥當的。王充并沒有像詮釋的那樣突出,他的視閾和理念并沒有超出漢代思想史的范圍?!昂汀笔侵袊糯?/div>

    浙江社會科學 2019年6期2019-01-25

  • 王充《論衡》中的樂論思想研究①
    1006)引 言王充(27—97?),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東漢思想家,出身“細族孤門”,[1]1205著有《論衡》《譏俗》《政務》《養性》等書,除《論衡》流傳至今以外,其余書等均已亡佚?!墩摵狻吩诋敃r并不為人所重,直到東漢末年,得到蔡邕等人的宣揚才聲名鵲起。[1]1238②葛洪《抱樸子》:“王充作《論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常到江東得之,嘆其文高,度越諸子?!鞭D自:黃暉.論衡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0:1238.后人對于王充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19年3期2019-01-09

  • 王充,東漢基層干部里的“蘇格拉底”
    部”的東漢思想家王充(字仲任,公元27年-約公元97年)。在歷史教科書里,王充時常被冠以“偉大的唯物主義者”的大名,但在我看來,他最大的思想價值卻未必在于此,而在于他以蘇格拉底式的詰問法來從事哲學研究,活脫脫是一個從古希臘穿越到東漢的“穿越黨”。要說清楚王充是怎么進行蘇格拉底式的哲學思考的,我們就不得不順便說一下他的宦海沉浮。東漢公務員有兩條路走,一條是拿了“孝廉”“茂才”名頭的“人才直通綠色通道”,運氣好可以升到省部級干部(郡太守或州刺史)。走這條路的人

    南風窗 2019年1期2019-01-04

  • 力改血統的自薦
    推崇的是東漢時期王充的自薦。王充狂妄至極,他也有資格狂妄,因為王充十五六歲時就從會稽上虞(今屬浙江)赴到東漢政治、文化中心,在洛陽太學拜著名史學家、古文經學家班彪為師,勤勉攻讀。東漢的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更是東漢時期的最高學府。王充在這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之后,他懷揣著最高學府的文憑,夢想做官。東漢已給許多人營造了學而優則仕的文化背景,不然,就不會有那么多人讀書!王充也以為,越讀書學問就越高,在官場上就越能如魚得水,政治上越是進步快。他有點天真,還不知道

    幸福 2018年23期2018-09-03

  • 力改血統的自薦
    推崇的是東漢時期王充的自薦。王充狂妄至極,他也有資格狂妄,因為王充十五六歲時就從會稽上虞(今屬浙江)赴到東漢政治、文化中心,在洛陽太學拜著名史學家、古文經學家班彪為師,勤勉攻讀。東漢的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更是東漢時期的最高學府。王充在這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之后,他懷揣著最高學府的文憑,夢想做官。東漢已給許多人營造了學而優則仕的文化背景,不然,就不會有那么多人讀書!王充也以為,越讀書學問就越高,在官場上就越能如魚得水,政治上越是進步快。他有點天真,還不知道

    幸?!傋x 2018年8期2018-08-28

  • 王充的公文批評思想
    侯迎華摘 要:王充《論衡》中“文”的觀念,是以公文為主的,當下人們對王充文學思想的討論,其實是對其公文思想的誤讀。王充的公文批評以功用論為核心,在功用論的規范下,形成了王充公文批評的其他原則。具體來說即為:肯定公文的社會功用;強調公文的真實性,提出了“情實”與“實情”兩個范疇;主張文質并重,但質重于文;提倡明白曉暢的公文語言;追求公文主體的道德修養和學識修養。關鍵詞:王充;公文;功用;文質;情實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

    中州學刊 2008年6期2018-08-19

  • 王充家族由俠而儒的轉變
    大盛,兩漢之交,王充的祖上是鄉里的游俠。東漢建立,俠風漸衰,游俠群體多由俠變為儒,王充生當此時,完成了家族由俠到儒的身份轉變。但王充最終成為的“儒”,與父母所期待的“儒”有所差別。父母期待他成為依靠研讀經書而仕進的儒生,王充起初也準備走上這樣的道路,但他骨子里的俠氣、高遠的志向、孤傲的性格,與這種循規蹈矩的人生軌跡發生沖突,最終,王充成為了立言不朽的大儒。關鍵詞:王充;俠;儒作者簡介:李碧璠(1993-),男,漢族,山西高平人,文學碩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

    青年文學家 2018年14期2018-07-27

  • 王充癡迷讀書
    導讀:1. 小朋友們,你有特別的興趣愛好嗎?2. 請你說一說喜歡和癡迷這兩個詞語有什么區別。東Dōnɡ漢Hàn思sī想xiǎnɡ家jiā王Wánɡ充Chōnɡ從cónɡ小xiǎo不bù喜xǐ歡huɑn和hé別bié的de孩hái子zi一yí塊kuài打dǎ打dɑ鬧nào鬧nào,卻què喜xǐ歡huɑn一yí個ɡè人rén待dāi著zhe。父fù親qīn見jiàn他tā這zhè樣yànɡ,好hào奇qí地de問wèn他tā為wèi什shén么me不bù跟ɡ

    作文世界(小學版) 2018年3期2018-04-27

  • 淺析王充的教育思想
    人的人性論思想是王充教育思想的起點,中人是可以通過教育完善人格、增長知識的,這也是教育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在此基礎上王充提出了不同以往的學習方法: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方法,這種方法與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不謀而合,是我們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其次,敢于沖破唯書唯實的禁錮,實事求是,具有批判精神和創造精神又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王充培養文人和鴻儒這一目標,為我們當今培養人才提供了借鑒。關鍵詞:王充;《論衡》;中人中圖分類號:K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

    學理論·下 2017年8期2018-03-30

  • 王充的經子觀 ——從“書亦爲本,經亦爲末”、“知經誤者在諸子”談起
    經學思想爲主流,王充一方面肯定經學的價值,另一方面又提出“書亦爲本,經亦爲末”、“知經誤者在諸子”的觀點,挑戰了經學的絶對權威,也肯定了諸子學説的價值。本文試圖通過論述王充“書亦爲本,經亦爲末”、“知經誤者在諸子”的觀點,爲研究王充的經子觀和經子關係史作有益的補充。關鍵詞 王充 《論衡》 經子觀經子關係是中國思想史上關注的重要問題。涉及王充經子觀的內容,前人側重於講王充的經學思想,如吳從祥的《王充經學思想研究》[注]吳從祥《王充經學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

    諸子學刊 2018年1期2018-01-23

  • 《論衡》: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代表作
    荀子、東漢時期的王充、南朝時期的范縝以及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等人。其中東漢王充的代表作《論衡》又是宣傳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的重要著作。官場失意后著書立說關于王充的生平,主要記載在《論衡·自紀篇》以及《后漢書·王充傳》中。王充,字仲任,生于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27)。他的先祖,本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因立了軍功,封于會稽陽亭,但僅僅過了一年時間,就被削去爵位而成為普通平民,從事農耕。他的曾祖父王勇,好意氣用事,《論衡·自紀篇》中用的是“任氣”一詞,結果可想

    月讀 2017年10期2017-10-18

  • 王充:圍觀圍成斗士,憤青憤成先驅
    ◎箜篌引王充:圍觀圍成斗士,憤青憤成先驅◎箜篌引盛宴東漢明帝永平元年(5 8年),金秋十月,洛陽,一場曠世大典正在舉行。即位一年的明帝親臨辟雍,要行尊老養賢之禮。辟雍是周代的太學,在漢代成為尊儒行禮的場所。于是眾臣列席,熙熙攘攘,明帝則峨冠博帶,滿面春風地給儒家代表“三老”(官名,這時的三老是一位年老博學的著名教育學者)和“五更”(年老致仕而有經驗之鄉間耆老,這時的五更是明帝之師)獻肉敬酒。場面宏大而隆重,被《后漢書》情不自禁地贊為:“濟濟乎!洋洋乎!盛于

    百家講壇(紅版) 2017年6期2017-09-03

  • 王充:圍觀圍成斗士,憤青憤成先驅
    邊緣,瘦削的儒生王充若有所思,動作總要慢半拍。又一陣歡呼聲傳來,他才吃驚地抬起了頭。此時他已31歲,在京城漂泊了14年,身份卻依然是個太學生。其時,西漢董仲舒開創的天人感應說仍然很有市場,加之光武帝剛得天下時努力以讖緯符箓為自己造勢,純粹的“儒學”就變成了可以肆意附會的“儒術”。禾生雙穗成了祥瑞,山有白鹿成了祥瑞,天降甘露更是祥瑞。這些“祥瑞”讓光武帝飄飄欲仙,讓百官如癡如醉,讓太學如夢似幻,讓普通百姓云里霧里。在這奇光幻影里,唯有少數幾個人清醒著,王充便

    百家講壇 2017年11期2017-06-28

  • 淺析王充《論衡·問孔篇》的批判性思維
    邏輯學)【摘要】王充《論衡》一書閃爍著“疾虛妄”的批判性思維光芒,雖有其自身的缺陷,但對我國思想史理論與實踐研究有重要意義。其批判思維源于當時社會多維度思想沖擊及其自身三重身份秉性,有明顯時代印記。本文將以《論衡?問孔篇》為文本,分析其批判性思維及對我們當今社會的方法論借鑒意義?!娟P鍵詞】王充 《論衡·問孔篇》 批判性思維王充(27—約97),字仲任,東漢思想家哲學家批判者,會稽上虞人(今浙江),著《論衡》一書,凡八十五篇(《招致篇》為存目佚文)。我國自秦

    商情 2017年9期2017-04-29

  • 王充拜師
    泛指墻。譯文漢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于讀書,眼睛里都是書袋和書籍。換了輕便的車子要小心有危險,說話要防止隔墻有耳。小故事王充拜師漢朝的王充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但由于家里窮,上不起學,只能在家自學。王充讀書時常遇到不懂的問題,他特別希望能有一位老師給他指導。王充聽說班彪的學識非常淵博,很想跟隨班彪學習??墒?,王充幾次到班家去拜訪,都因衣衫破舊,被守門人擋在門外。一天,王充又去拜見班彪,恰好班彪從大門走出來。王充一見班彪,跪地就拜,說:“弟子拜見老先生,請老先生收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16年12期2016-12-27

  • 王充書鋪讀書立志
    王充是我國東漢初年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少年時代,父親就去世了。王充竭盡全力奉養母親,后來到了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當時著名的學者班彪做老師。他喜歡廣泛地閱讀,善于抓關鍵問題,因而進步很快。王充讀書非常專心,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又很強,所以只要讀上一遍,就能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甚至能夠背誦某些精彩的章節。但是,家庭窮困,買不起很多書,為了滿足如饑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當時的洛陽街上有不少書鋪,王充便決定把書鋪當做他的“圖書館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16年7期2016-09-21

  • “命定”視野下的“治道”:王充治道倫理論
    野下的“治道”:王充治道倫理論○龍倩摘要:為駁斥天人感應下的圣人史觀,王充提出了國家的治亂興衰由“國命”決定的思想。但這“國命論”并不是絕對的宿命論,也并未取消政治的積極意義。恰恰相反,在王充“命定”論的視野下掩蓋著系統的治道倫理觀。關于治道,王充不僅提出了包含國家的治亂及疆域的拓展,生產力水平的提升、百姓的安樂及道德素質的提高在內的“以民為本”的治道目標,也找到了“谷食”和“時數”的“自然主義色彩”的治道影響因素,并從國家治理主體及治理之道兩方面提出了“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6-30

  • “命定”視野下的“治道”:王充治道倫理論
    應下的圣人史觀,王充提出了國家的治亂興衰由“國命”決定的思想。但這“國命論”并不是絕對的宿命論,也并未取消政治的積極意義。恰恰相反,在王充“命定”論的視野下掩蓋著系統的治道倫理觀。關于治道,王充不僅提出了包含國家的治亂及疆域的拓展,生產力水平的提升、百姓的安樂及道德素質的提高在內的“以民為本”的治道目標,也找到了“谷食”和“時數”的“自然主義色彩”的治道影響因素,并從國家治理主體及治理之道兩方面提出了“賢君良臣”和“尚德養力”的“人道有為”的治道實現路徑。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5-30

  • 酷學習的王充
    韻致王充從小就酷愛學習,他喜歡一個人看書。不太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他的父親見他這樣,感到很奇怪,就問他為何不跟大家一起玩,王充說,小朋友們總是上樹逮鳥,沒多大意思,他就喜歡看書,。王充8歲那年,父親送他去書館念書,書館里有十多個學生,那個時候,對太淘氣的或者不會背書的學生,老師要打板子,這個書館里的學生每天都有挨打的,只有王充,讀了幾年書,沒挨過打,因為他對自己的要求比老師所提出的要求還要高,老師自然不會責罰他了,有一回,老師給學生講《論語》和《尚書》

    中學生數理化·七年級數學人教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五十年來王充先秦諸子觀研究綜述
    39)?五十年來王充先秦諸子觀研究綜述顏 莉(安徽大學 哲學系,安徽 合肥 230039)近五十年來,關于王充先秦諸子觀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學術著作、學位論文、學術論文三種。學術著作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者為周桂鈿先生,其作品主要涉及王充對孔子、孟子、老子以及韓非子的評價;學位論文方面,專門研究王充先秦諸子觀的幾乎沒有,只在少量論文中有零星涉及;研究王充先秦諸子觀的其他學術論文數量較少,內容上側重于先秦諸子中某一人或某一學派對王充的影響。王充;先秦諸子觀;研究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5期2016-04-12

  • 王充天論的神學本質
    550018)論王充天論的神學本質石磊(貴州師范學院中國哲學研究所,貴陽 550018)王充哲學并非傳統所認為的唯物主義哲學或無神論,王充的天道自然觀本質上是一種神學理論,與他另一重要思想命定論異名同謂,是命定論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王充雖然用天道自然觀批判否定天人感應論,但他在天道自然觀的基礎上建立了另一種天人感應觀。因此,王充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唯物主義者和無神論者,其思想并未擺脫漢代總體的神學思潮,而是其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王充;天論;天道自然;天人感應

    安徽開放大學學報 2015年3期2015-12-16

  • 王充
    莫燁鍇王充路莫燁鍇我家住在王充路可王充路上沒有王充也找不出幾個熟知東漢先賢王充的人只有兩行香樟日夜站崗,零星幾個公交站臺如扶郎花一般盛開但住在這里我平靜得像只貪睡的蝸牛隱蔽在濕漉漉的土縫中這個南方的縣城像一片廣袤的茶園在龍山和曹娥江的守護下四季蔥綠。而我窗前那盞幽蘭的青燈就是這無垠茶園中一枝等待抽芽的茶樹又多像當年章鎮林岙那一隅不起眼的草廬

    揚子江詩刊 2015年3期2015-11-14

  • 淺析王充邏輯思想的研究意義
    摘 要:王充作為古代邏輯學者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論衡》一書,從邏輯學角度出發對當時盛行的讖緯迷信進行深刻地批判,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他的邏輯思想理論以及富有哲理的思想,其廣泛地受到了國內外許多學者的關注,尤其是在西方邏輯史傳入中國以后,在一定時間內,通過以西方邏輯學為藍本展開了對中國邏輯學的研究,從而深刻了解王充邏輯論證思想在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王充邏輯學思想對中國后漢時期邏輯學和哲學的影響。關鍵詞:王充;邏輯思想;影響王充(公元27–約公元97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5年9期2015-10-24

  • 宋代《論衡》研究綜述
    王振偉摘 要:王充《論衡》一書,以其在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受歷代學者青睞與關注。宋代以后,隨著儒學地位的強化,宋人思想漸趨保守、正統,文學觀念與思想價值觀念的變化影響著學者對《論衡》的認識與評價,被視為《論衡》一部離經叛道之書,這種看法直接影響了明清時期對王充及《論衡》的評價。盡管宋代對王充及《論衡》以批評為主,但否定中仍蘊含著積極因素,其在宋代的廣泛流傳以及在宋代思想文化領域產生的影響仍不容忽視。關鍵詞:《論衡》;王充;宋代;綜述中圖分類號: K

    河北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5年4期2015-10-21

  • 王充:有成就也有恥辱
    宋志堅王充著《論衡》85篇,我最先拜讀的是第85篇《自紀》,然后便是第28篇《問孔》。我之先讀《自紀》,是想通過王充的自我記述與表白,對他有一個粗略的認識;我之先讀《問孔》,便是因為這“問孔”二字。此“問”乃是“問難”(王充稱之為“難問”)之“問”。在孔子已被神化圣化了的東漢時期“問難”孔子,要有多大的勇氣?《問孔》篇卻開卷明義,直言“問孔”之正當理由:“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圣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夫賢圣下筆造文,用意詳審,尚未可謂盡得

    博覽群書 2015年8期2015-08-24

  • 王充 以知為力,以人為貴
    思維之窗。他就是王充。王充(27—97),字仲任,會稽上虞人,東漢哲學家、思想家、文學批評家。王充出身于“細族孤門”,“以農桑為業”,自幼家境貧寒,困難的環境使他很早成熟。兒童時的王充禮敬具備,恭愿仁順,六歲開始習字,八歲出入書館。王充喜歡博覽群書,但是不死記硬背,因家窮無書,經常去逛集市上的書店,閱讀那里所賣的書籍,看一遍就能夠背誦,于是學習了論語、尚書,精通了百家之言。青年時期入洛陽太學讀書,曾以大學者班彪為師。剛剛成年的王充,就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任。

    中華兒女 2015年8期2015-04-29

  • 逍遙游擬學蒙莊——讀王充閭《逍遙游——莊子傳》
    賀紹俊讀王充閭的《逍遙游——莊子傳》,不由得想起莊周夢蝶的故事。莊子在《齊物論》中講述他做的一個夢,他夢見自己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醒來后卻陷入迷茫,他不知是莊周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為莊周。沒想到我在閱讀中也產生了莊子式的錯覺,我不知道這本書到底是王充閭在說莊子,還是莊子在說王充閭。我以為王充閭在寫作中大概也陷入了莊子式的迷茫,他或許竟把寫作當成了一次夢蝶的過程,他是否夢見自己成為了莊周?他是否以為莊周也夢見了自己?這種錯覺緣于王充閭在書寫莊子的時候完全

    當代作家評論 2014年2期2014-11-14

  • 王充《論衡》中的氣象思想淺析
    +丁陽[摘 要]王充的《論衡》是一部包含了豐富自然科學知識的哲學著作,內容涉及宇宙、天文、歷法、地學、生物、醫藥、物理等多個方面。王充的許多思想是與董仲舒針鋒相對的,其在著作中就多次運用氣象災害和異常天象等自然現象作為論據來駁斥儒家的“天人感應”思想。因此,王充不僅對一些特殊的天氣現象具有科學的認識,還對熱力學、光學等氣象學等知識有其自己的見解,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也為后世的氣象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學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關鍵詞]王充;論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期2014-11-11

  • “知識就是力量”到底是誰先說的
    早一千五百多年的王充是怎么說的。我國東漢思想家、教育家王充在《論衡·效力篇》中提出了“知為力”的論點,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知識就是力量”。王充在文中進一步闡述“人有知學則有力矣”,并以劉邦、蕭何等成功人士的事例來證明“知識就是力量”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當年,不知是我們太懶惰照抄了培根的名言,還是覺得不屑與洋人一爭高下,就把這句名言送給了培根。殊不知這樣做對我們的祖先王充老先生是太不公平了,要知道他比培根可長了一千五百多歲啊。

    知識窗 2014年6期2014-08-11

  • 王充拜師
    泛指墻。譯文漢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于讀書,眼睛里都是書貸和書籍。換了輕便的車子要小心有危險,說話要防止隔墻有耳。小故事王充拜師漢朝的王充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但由于家里窮,上不起學,只能在家自學。王充讀書時常遇到不懂的問題,他特別希望能有一位老師給他指導。王充聽說班彪的學識非常淵博,很想跟隨班彪學習??墒?,王充幾次到班家去拜訪,都因衣衫破舊,被守門人擋在門外。一天, 王充又去拜見班彪,恰好班彪從大門走出來。王充一見班彪,跪地就拜,說:“弟子拜見老先生,請老先生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14年2期2014-02-14

  • 淺談王充思想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63000)淺談王充思想對當代教育的啟示王倩(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王充作為中國古代具有重要影響的思想家,其對后世的重要影響不容置疑,從他的思想中所反映出來的敢于懷疑、勇于批判和樂于創新的精神最具影響,更值得當代學習和借鑒。王充對諸子百家的思想有取有舍,尤其是在面對儒家思想的時候表現的更為明顯。雖然身為儒學代表,但其并沒有盲目地推崇儒家的各種思想,其對“天人感應”以及鬼神說的批判即便是在當代也是普遍認可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其在此基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4期2014-02-05

  • 王充研究的力作 ——評吳從祥博士《王充經學思想研究》
    寧530004)王充是東漢前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歷來受到學者們的重視。王充是漢代一位邊緣化的失意儒生,并不以經學知名,因此從經學的角度對王充進行全面系統研究的著述還不多見。吳從祥博士《王充經學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一書將王充經學思想視為“大眾經學代表”,對其中所展現的“具有濃郁邊緣色彩和世俗氣息的非主流的社會思潮”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對于深入認識王充、深入研究漢代經學和漢代士人以及漢代思想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該書在王充資料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13年5期2013-04-11

  • “自然”而“命不可勉”——從方法論視角分析王充關于“命”的觀念
    從方法論視角分析王充關于“命”的觀念王永哲1,何麗君2(1.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社會科學部,浙江衢州 324000;2.南昌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38)在方法論視角下,王充“命”觀念表現為自然客觀化的邏輯進演?!白匀弧笔菍θ烁褚庵镜呐懦?;“自然”掛靠在“氣”之上而令事物有“性”、“命”之特征,因此,“性”、“命”也是“自然”;人格意志歸根到底也是“自然”。故而王充認為:“命不可勉”。王充;“自然”;自然客觀化;“命”;“命不可勉”;方法論王充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5期2011-03-19

  • 王充無鬼論與妖祥說之間矛盾的辨析
    643000)王充無鬼論與妖祥說之間矛盾的辨析李永洪 劉祝環(四川理工學院 四川自貢 643000)王充的思想體系看似充滿矛盾,在有鬼與無鬼的觀念方面就體現為王充在對鬼神迷信批判的同時,又提出自己的妖祥說。實際上,就像王充其他的一些主要矛盾一樣,他的這對矛盾是別人對他的思想誤解所致。王充的妖祥說具有自己獨特的意思,與他無鬼的思想是不矛盾的。王充;無鬼論;妖祥說;矛盾在以前,研究王充思想的人,不必為王充思想的基礎和前提擔憂。人們一致認定王充人性論思想是真實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10年5期2010-08-15

  • 王充“論說”思想探析*
    421008)王充;《論衡》;論說;形式邏輯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我國東漢時期著名思想家。出身“細族孤門”的王充,“淫讀古文,甘聞異言”[1],“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學識淵博,才智超群。他一生著述多種,除《論衡》一書,余皆遺失。今本《論衡》共有85篇,其中《招致》一篇有錄無書,實則84篇。在《論衡》中,王充對論說的性質、作用、要求以及評判標準,作出了分析探討?!墩摵狻肥俏覀冄芯?span class="hl">王充論說思想的主要材料。一、論說的實質和作用《論衡·自紀》云:“論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10年2期2010-08-15

  • “開心通意,曉解覺悟”一語
    文論研究中,提及王充關于夸張的論述時,不少論者都援引王充本人在《論衡·藝增》中的一句話,說王充認為夸張的作用可以“令惑之人,觀覽采擇,得以開心通意,曉解覺悟”。這樣的說法,較遠的可見于六十年代的《中國文學史》(游國恩等主編,第一卷150頁)和《中國文學批評史》(復旦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編,上冊82頁),較近的可見于《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三輯論文《兩漢的文學理論批評》(該書99頁)等。但是,如聯系上下文細讀,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并非如上述。王充是在提

    讀書 1984年8期1984-07-15

  • 王序的“知為力”
    是我國漢代思想家王充。王充(公元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省)人。他的著作流傳到今天的,只有一部《論衡》,其中《效力篇》則集中反映了他的“知為力”的思想。王充認為:“人生莫不有力”。而“力”,又不外乎兩種:一曰“筋骨之力”,即“舉重拔堅,壯士之力也”;一曰“知力”,即“博達疏通,儒生之力也”。文章一開始就說:“人有知學,則有力矣”,繼而道:“儒生以學問為力”,后又指出:“蕭和以知為力”。人有了知識、學問,就有了力量;知識、學問就是力量。王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1期1983-01-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