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祠

  • 晉祠項目入列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
    文物保護研究院(晉祠博物館)“晉心遠揚”——晉祠文化遺產傳承及旅游體驗綜合項目,成功入選“2022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 “晉心遠揚”——晉祠文化遺產傳承及旅游體驗綜合項目,圍繞晉祠文化主題和核心價值,結合時代特征與大眾審美情趣,依托地方傳統文化、數字科技優勢,致力于把晉祠厚重、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全面、準確、生動地展示給民眾。項目主要包括舉辦主題文化展、開發特色文創,提升歷史文化遺產的展示傳播水平;研發“筑夢童心”特色文旅教育課程,引導培育青少年傳統

    科學導報 2023年74期2023-10-28

  • 晉祠勝境
    孫香凝晉祠山環水繞,古木參天,綠草如茵,百花爭艷, 園中有園, 風景絕佳。數百座殿、堂、樓、閣、亭、臺、橋、榭,掩映于綠樹叢花之中,古柏伴佛塔,湖水映梅枝。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可謂宋代美學的巔峰之作。晉祠勝境,在山美、水美、樹美、建筑美……山美晉祠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 5 千米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皯耶Y山泉流玉磬,飛梁荇沼布蔥珩?!?span class="hl">晉祠以西面天然的懸甕山為最重要的背景,懸甕山形如巨甕,山上有六

    文化產業 2023年24期2023-09-06

  • 晉祠探源
    文/周敬飛晉祠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懸甕山麓,是一處自然山水與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相結合的著名風景名勝區。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百余座的殿、堂、樓、閣、亭、臺、橋、樹、榭掩映在樹影婆娑、泉流映帶之間,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物遺跡而著稱于世?,F陳列于“貞觀寶翰”亭的《晉祠之銘并序》碑是祠內現存碑碣425通中最為珍貴的稀世國寶,它對于研究我國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山西的古代建筑,是山西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數量多,分布廣,而且門

    中國民族博覽 2022年18期2022-12-20

  • 晉祠大米喜豐收
    稻。 在不遠處的晉祠農場加工車間內,金黃的稻粒經過脫殼、篩選、色選、封裝等一系列工序,顆粒分明、米色微褐的晉祠大米加工而成,即將打包裝運,走入尋常百姓家。 “王郭村是晉祠大米種植的主產區,今年我們種了1500畝,比去年增加了兩三百畝。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村民種大米的積極性提高了,可比在外面打工強多嘞?!蓖豕宕逦瘯敝魅瓮跚锷χf,“明年我們將繼續優選優種,提升產量,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山西晉祠大米集團主要負責晉祠大米的種植和深加工,在承包500

    科學導報 2022年70期2022-11-06

  • 晉祠博物館文化傳播途徑創新策略
    經基本建成。一 晉祠博物館概述晉祠博物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地處市中心西南25公里處。該博物館的主體即為晉祠,晉祠之悠久歷史和典故想必已經為大眾所熟知,此僅簡要敘之?!妒酚洝x世家》記載了周成王與其弟桐葉封唐之典,叔虞建國于唐后,兢兢業業治理封地,使百姓安居。叔虞死后,其子因唐國境內有晉水,故更國名為晉。后人為紀念叔虞之功業,便于今懸甕山麓興建祠堂,此即晉祠之由來。今日民眾所見晉祠的建筑,則大多是宋元以來修建和擴充的。在學術界,關于晉祠的信仰變遷

    當代旅游 2022年13期2022-11-03

  • 晉祠圣母殿保護與研究考略★
    030012)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 km處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最初是紀念唐開國諸侯叔虞的祠廟,因晉水源發于斯,故名叔虞祠曰晉祠。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1]記載,此祠北魏以前就有了,后經歷代進行擴建和補建達到今日的規模。晉祠是集儒、佛、道于一身,匯祠、廟、寺、觀為一體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見圖1)。1 文物概況晉祠祠內古木參天

    山西建筑 2022年8期2022-04-13

  • 晉祠跟周柏聊天
    的開頭,是在山西晉祠,3000 多歲的周柏,用它蒼老沉郁卻又渾厚有力的聲音,講給筆者聽的。我不知道這世上還有哪些古樹同它們生長的園林一起,走過了幾千年的漫漫歲月,還能以曠達的胸懷、昂揚的姿態、睿智的語言,向游客講述那些悠遠、綿長、多滋多味的往事。我只知道,作為“晉祠三絕”之一的周柏,哪怕已經3000 多歲了,看上去依然生命豐沛,活力十足,而且還多了看遍塵世、閱盡世情的通透與理性,有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生活狀態。初夏的晉祠,風中帶著鮮花的甜香和草葉的清爽。那棵

    青海湖 2022年12期2022-02-23

  • 做標記的人
    后的第一天,便去晉祠博物館參觀,那是一處讓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在晉祠博物館里,我感興趣的不僅有圣母殿、魚沼飛梁、宋代泥塑,還有歷代名人為晉祠留下的詩文碑刻。而在晉祠博物館,也發現了讓我非常不開心的事情,在一些石碑上,留下了游人隨意刻下的字符,石碑的表面被人摸得很光滑,一些字跡已被磨平,難以辨認了。有些內容,即便看了許久,也還是猜測不出來,我總覺得,對于喜愛晉祠的人,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一個人,想要在某些空間,或是時間里留下一些標記,我覺得可以理解。但是每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21年12期2021-12-14

  • 做標記的人
    后的第一天,便去晉祠博物館參觀,那是一處讓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在晉祠博物館里,我感興趣的不僅有圣母殿、魚沼飛梁、宋代泥塑,還有歷代名人為晉祠留下的詩文碑刻。而在晉祠博物館,也發現了讓我非常不開心的事情,在一些石碑上,留下了游人隨意刻下的字符,石碑的表面被人摸得很光滑,一些字跡已被磨平,難以辨認了。有些內容,即便看了許久,也還是猜測不出來,我總覺得,對于喜愛晉祠的人,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一個人,想要在某些空間,或是時間里留下一些標記,我覺得可以理解。但是每

    思維與智慧 2021年34期2021-12-14

  • 晉祠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策略
    重要舉措,把打造晉祠核心景區作為文化旅游品牌化發展的龍頭標桿,賦予晉祠“講好太原故事,延續城市記憶,增強文化自信,促進龍城崛起”的重大使命,努力踐行讓文物“活”起來,從“館舍天地”走進“百姓生活”。一 晉祠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當年叔虞兒子燮父繼位后,就是因為境內有晉水流淌,便將國號改“唐”為“晉”。一個國號因水而更名,恐怕是天下絕無僅有的。后人為了紀念叔虞,在這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晉水源頭建立了一座廟祀奉他,這就是“晉祠”。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

    當代旅游 2021年33期2021-11-21

  • 晉祠古樹名木資源調查與分析
    方面[6-9]。晉祠博物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km 處的懸甕山麓晉水發源處,始建于北魏前,是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的祠堂,最早記載于《水經注》,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皇家祭祀園林。晉祠博物館由館區和懸甕山景區組成,館區為建筑、園林、彩塑等精華所在[10],故本研究的范圍為晉祠博物館館內。通過實地調研晉祠內的古樹名木,分析古樹名木樹種、分布、等級、結構特征和健康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對古樹保護和古樹文化開發利用提出建議,為今后的古樹名木的保護復壯提供依據,為古

    現代園藝 2021年3期2021-02-27

  • 首屆晉祠國風文化節舉行
    文化活動——首屆晉祠國風文化節在太原市晉祠博物館舉行。本屆文化節以“錦繡太原、晉祠國風”為主題,由開幕式、國風游園、國風快閃表演、國風表演、國風禮儀、國風市集六部分組成?!皣L”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流行元素相結合,折射出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科學導報 2020年78期2020-12-21

  • 淺析博物館歷史文化傳播途徑的創新 ——以晉祠博物館為例
    和影響。本文將以晉祠博物館為例,就博物館文化傳播途徑的發展創新展開分析。一、博物館文化傳播數字化新媒體技術在博物館文化傳播的應用最初體現在博物館數字化上,博物館藏有大量的藏品,由于實體展廳受場地的限制和藏品本身保護方面的需求,許多藏品是無法全部展示給觀眾的,其文化也未能很好的傳遞,而通過博物館數字化采集,將這些資源進行數據信息化上線后,觀眾通過網絡平臺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得藏品的展覽介紹、館區游覽、主題活動等信息,還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網絡平臺上觀看展覽,如

    文物季刊 2020年5期2020-12-01

  • 晉祠·四季
    于家睿晉祠是山西省太原市最具盛名的古典皇家園林,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唐王叔虞和其母后邑姜而建,經過歷朝歷代的修繕擴建,形成今天的規模。唐地后來改稱晉國,唐叔虞一脈成為晉王,三晉大地的域名自此源起,所謂“唐風晉韻”似乎也可以這樣理解。晉祠位于太原市較為偏遠的晉源區,即便是本市人也不會經常前往。我搬家到城南居住后,和晉祠之間恰好有一條16公里的旅游專線,開車前往變得非常便捷。從此,漂亮的晉祠公園就成了我周末散心和健步的地方。2018年到2020年,在我住到城南的這

    大眾攝影 2020年10期2020-10-13

  • 晉祠唐太宗線刻畫看閻立本人物畫的繪畫風格
    畫家閻立本,擬從晉祠太宗李世民線刻像與閻立本不同時期的人物畫展開對比分析,談談對唐初畫家閻立本繪畫風格變化的認識。關鍵詞:晉祠;唐太宗線刻畫;閻立本;繪畫風格一、晉祠李世民線刻像《李世民線刻像》鑲嵌于晉祠博物館貞觀寶翰亭北墻,鐫刻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藍本源于故宮博物院南薰殿藏唐代畫家閻立本繪畫《太宗真容》。線刻像畫芯縱:186cm,橫:98cm;外有石刻云紋、龍紋雕花墻座縱:31cm,橫:12cm,碑上方中央有篆書“唐太宗李世民像”。碑中唐太宗李世民線

    北方文學 2020年14期2020-09-23

  • 晉祠》課堂實錄
    步學習了《美麗的晉祠》,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課文的條理,知道了全文圍繞著“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來寫的,具體描寫了晉祠的山美、樹美、水美,園中小品及文人題詠美。那么晉祠的山、水、樹等究竟美在哪里?你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作者是怎樣把它寫具體的?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課文,隨著作者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去感受、體會。二、自讀自悟,體會批注Ppt出示問題,生讀課文體會。1.晉祠的山、水、樹、園中的小品及文人題詠美在哪里?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寫批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20年3期2020-05-06

  • 探尋宋代之前的古晉祠
    郭春平 武會杰晉祠是我省旅游景點的一面招牌,在全國享有盛名,被稱為“三千年皇家祭祀祠堂園林”。關于晉祠(唐叔虞祠)的記載最早于北魏時期,然而如今的晉祠卻沒有宋代以前的建筑實物,也沒有宋代之前的建筑遺址和遺物。這一問題歷史上長期聚訟,近代也有很多本地、外地專家學者提出質疑。我省曾啟動晉祠申遺工作,2004年晉祠申遺落選。世界遺產公約規定,世界遺產項目必須保證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面對這一雙重原則要求,晉祠無論按西周以來3000年歷史申報,還是按北魏以來150

    文史月刊 2020年3期2020-04-14

  • 晉祠》課堂實錄
    步學習了《美麗的晉祠》,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課文的條理,知道了全文圍繞著“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來寫的,具體描寫了晉祠的山美、樹美、水美,園中小品及文人題詠美。那么晉祠的山、水、樹等究竟美在哪里?你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作者是怎樣把它寫具體的?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課文,隨著作者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去感受、體會。二、自讀自悟,體會批注Ppt 出示問題,生讀課文體會。1.晉祠的山、水、樹、園中的小品及文人題詠美在哪里?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寫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0年3期2020-02-23

  • “述古似勝創新”:晉祠第一次博物館化嘗試(1920—1922)
    珍貴的文物古跡,晉祠面臨著從傳統祭祀祠廟向現代文博機構的轉型。在此背景下,晉祠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博物館化的嘗試(1)晉祠是祭祀晉國第一任諸侯唐叔虞及其母邑姜的祠宇。范圍上,除祠廟本體外,一般還包括附近的晉溪書院、奉圣寺、萬佛塔等古跡,大致相當于今天晉祠博物館的區域。晉祠地區即晉祠所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晉祠鎮,是在宋代由商民聚集晉祠周圍而興起的鄉鎮。。負責此次工作的人員宣稱,整個建設的精神在于“述古似勝創新”[1],妥善保護與利用晉祠古跡,實則重在古為今用,啟迪

    文化學刊 2020年8期2020-01-02

  • 晉祠喝油
    文 /郝潤川晉祠有一種名吃,名稱古怪,只有一個“油”字,是類似羊雜割的一種食品,用羊骨頭等直接熬制而成,主要以喝湯為主,當地人也稱喝油。用大鍋加水,放入羊骨頭,同時加入花椒、姜、紅辣椒、羊雜碎,加入羊血、粉條兒,舀上及勺羊油,放入調料,端鍋,最后把小蔥,香菜切碎放入鍋中,一鍋油就做成了。清清的、綠綠的、亮亮的、香香的,夾帶的幾片紅辣椒,色艷香飄,色、香、味、美俱全。顧客早早地就等在院中,他三碗,我二碗,絡繹不絕,一會兒的工夫一鍋油就售完。晉祠油的制作以張氏

    飲食科學 2019年9期2019-09-23

  • 晉祠之美
    晉祠之美,在山美,在樹美,在水美……抑揚頓挫的聲音在教室里回蕩著。我盯著語文老師無比豐富無比沉醉的表情,心卻飛出了窗外。真想親眼看看,幾千里之遙的晉祠,那山,那樹,那水……這是幾十年前語文課堂上的一幕。這一幕,竟如此深切地烙印在心底。以致于幾十年來,走過看過的那些景致,終抵不過心底對晉祠的神往。見到泰山,見到峨眉山,見到華山,見到青城山,心里竟想著晉祠那山;見到西湖的垂柳,見到邊塞的胡楊,見到南國的梧桐,見到北方的白樺,心里竟想著晉祠那樹;看見飛流,傾聽瀑

    西部散文選刊 2019年11期2019-09-10

  • 晉祠
    陽自古就有“不到晉祠,枉到太原”之說。晉祠,是紀念唐叔虞和圣母的祠堂,是集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為一體的大型祠堂。假期里,我們前往山西,領略了晉祠的千年神采。點評:引用俗語,突出晉祠的美名遠揚??圩 按笮挽籼谩?,點出其出彩點,增添神秘感,令人向往。一進入晉祠,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道路兩旁的槐樹,它們挺拔蒼翠,高聳云天,每一棵都要幾個人合抱才能抱住。它們像兩排衛士一樣,守衛著晉祠,護衛著圣母,保衛著這里深厚的文化。點評:“一……就”寫出了槐樹的高大奪目,

    快樂作文(5.6年級) 2019年4期2019-09-10

  • 中國傳統園林建筑中的意境美學研究 ——以晉祠古建筑群的構成與布局為例
    固和愉悅。2 以晉祠建筑群的“意境”詮釋傳統園林建筑的美學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部晉源區,是晉水的源頭。晉祠文化內涵豐富,融合了儒家、道家、釋家文化,在建筑造詣方面,結合山光水色與文物古跡為一體,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形式的特色。晉祠的創建時期已無法具體查證,在現存的文獻記錄中,最早可追溯到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和北魏時期收錄的《魏書地形志》,當中記載 “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和“晉陽西南有懸甕山,一名龍山,晉水所出,有晉王祠[3]”,說明晉祠在當時已經存

    太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08-08

  • 晉祠
    體,這就是著名的晉祠。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無論什么時候拾級登山都會心曠神怡。這里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在石階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盤曲,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還有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蒼勁的風骨。以造型奇特見長的,有的偃如老嫗負水

    學生導報·東方少年 2019年5期2019-06-11

  • 試論晉祠水鏡臺建筑形制和裝飾特色
    究價值。位于太原晉祠的水鏡臺,是明清時期山西中部祭祀戲臺的代表。其產生是我國戲曲空間場所自然發展的結果,更是本地民間信仰文化所凝聚的符號象征。水鏡臺建筑形制采用了明清時期山西戲臺固定區分前后臺的形式,并在裝飾特色上使用了彩畫、雕刻、楹聯匾額等多種手法。這些構造既深化了戲臺本身的內涵,同時又巧妙地與整個祠廟融為一體,凸顯出晉祠深厚的文化意蘊。關鍵詞:晉祠;永鏡臺;建筑形制;裝飾特色引言山西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寶庫,也是中華戲曲藝術的搖籃。戲場作為一種戲曲文物

    中國文化遺產 2019年1期2019-03-13

  • 走進 晉祠品文化
    人,到了太原不去晉祠走一走,等于沒來過太原,正如民間所說“不去晉祠,枉到太原”。晉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坐落于汾河西畔懸甕山腳,已有1500余年歷史。從晉祠門口下車,迎面的景區院墻門口為三扇朱漆大門,中門的上方懸掛著“晉詞”匾額。從門口而入,徜徉期間,但見古木參天,殿、堂、樓、閣、亭掩映其間,星羅棋布,古色古香,美不勝收。沿著晉祠景區中軸線從東向西前行,率先撲入眼簾的是一坐東朝西的建筑,這就是晉祠中的水鏡臺。據介紹,水鏡臺集合了殿、臺、樓、閣四種建筑風格,讓

    養生月刊 2019年8期2019-01-13

  • 館藏唐代《華嚴石經》病害分析探討
    俊摘 要:太原市晉祠博物館館藏唐代《華嚴石經》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方柱型石刻群,鐫刻于武周稱帝晚期(約700—704),原藏于古城晉陽西一千米的風峪溝風洞之內。碑文中蘊含豐富的佛學經典、武周歷史、武周造字等佛學、歷史信息,是唐初石經碑刻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由于鐫刻年代久遠,傳承經歷復雜,《華嚴石經》殘損程度嚴重,故對其進行有效的病害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關鍵詞:晉祠;《華嚴石經》;殘損;病害;風化不可移動文物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15期2018-12-04

  • 晉祠古廟會的形成與發展
    會起因而設定的。晉祠古廟會的形成歷史較為悠久,在現代社會之中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晉祠古廟會的形成和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將能夠為有效傳播當地文化,提升晉祠古廟會的影響力,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二、晉祠的基本情況晉祠,處在當今的太原境內,曾經是北齊和北漢的國都,在歷史上的隋唐時期,均為當時的陪都,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交通和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晉祠所處之地,在歷史上由于地理位置較為重要,是重要軍事根據地,促進了經濟文化的良好發展。同

    文物季刊 2018年3期2018-01-23

  • 晉祠
    體,這就是著名的晉祠。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無論什么時候拾級(shè jí)登山都會心曠神怡。這里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在石階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盤曲,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還有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蒼勁的風骨。以造型奇特見長的,

    小學閱讀指南·高年級版 2017年8期2017-09-12

  • 從《晉祠之銘并序》碑看唐時晉祠
    30027)從《晉祠之銘并序》碑看唐時晉祠□牛白琳(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山西,太原 030027)通過李世民《晉祠之銘并序》碑文,窺測唐代晉祠廟貌布局、神靈崇拜、祭祀活動、宗教觀念等,發現其與宋代以后有很大的區別,是回顧晉祠歷史在宋代根本轉折的重要參照系統。晉祠;廟貌;神靈;祭祀李世民《晉祠之銘并序》碑①多有論者,筆者僅從碑文內容窺測一些隋唐時期晉祠的情況:首先是透露出廟貌方面的重要信息。碑云晉祠的地理位置是“臨汾川而降祉,構仁智以棲神”,指出“臨汾川”,即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7年3期2017-04-01

  • 晉祠古廟會的形成與發展
    金花+張征摘要:晉祠地處太原境內,歷史上的太原則是李唐王朝起兵發跡的地方。這里曾作為北齊、北漢的國都,隋、唐時期的陪都名重一時。歷史上的經濟繁榮、軍事要地、文化發達、地理位置、交通情況等特殊諸多因素,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內涵、獨特的地方民族特征、獨特的的民俗文化狀況。關鍵詞:晉祠;經濟繁榮;民俗文化廟會的最初定義是由于祭神而形成的集會,這種集會一般都設在寺廟附近,而且交通便利,離村落、村鎮較近。會期是由寺廟的節日和其它起因而定。由于祭祀的需要,商業便在人流集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6年12期2017-03-31

  • 實用類和散文類閱讀教學價值取向的反思 ——于漪《晉祠》教學課例
    反思 ——于漪《晉祠》教學課例周文娟(淮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著名語文教育學者于漪老師以“關注學生的發展”為前提,把“教人育人”作為語文教學的制高點。在梁衡的《晉祠》教學中,她引入《中國名勝詞典》晉祠的條目,以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情感思維,一改傳統教學中僵化的教學方式。當然,從于漪老師《晉祠》教學實例中,我們要對語文教學中實用類、散文類閱讀進行深刻的反思,將不同文體閱讀教學的實質性內涵運用到更多的語文教學中去。于漪;《晉祠》教學

    文山學院學報 2017年4期2017-03-11

  • 晉祠楹聯匾額
    □白鵬論晉祠楹聯匾額□白鵬楹聯、匾額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集辭賦、詩文、書法、雕刻、建筑藝術和園林設計為一體,是具東方風韻的藝術珍品。本文作者參考、學習了相關文獻和部分學者的研究成果后,認為晉祠特有的楹聯、匾額藝術格局及晉祠楹聯、匾額不僅是晉祠勝境藝術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珍奇部分,也是晉祠山水勝跡最恰切的釋注。晉祠楹聯匾額概括特點種類發展一、晉祠楹聯、匾額概況及特點1.晉祠楹聯、匾額概說晉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懸甕山麓下,以其雄偉壯觀的古建筑群和秀美的山水自然

    文物季刊 2017年2期2017-01-28

  • 歷史維度下晉祠的場所精神
    楊翠霞歷史維度下晉祠的場所精神文 / 張群崧 楊翠霞晉祠的建造經歷了北齊、唐、宋、元、明、清時期,跨度大,歷史悠久,形成成為規模宏大的園林體系。文章從歷史維度下主體體驗的角度對晉祠的場所精神進行分析,闡述了從唐叔虞的代表——周代理想政治秩序不可侵犯,到圣母殿——皇家集權的象征,再到圣母身份的轉化——對雨水的祈求渴望等晉祠場所精神在歷史維度下的演變史。歷史維度;晉祠;場所精神場所精神是現象學領域對空間特性的分析,空間特征的形成有不同的環境條件。場所具有認同性

    山西檔案 2017年3期2017-01-28

  • 晉祠全景》詩題記
    □白凱文?《晉祠全景》詩題記□白凱文摘要:晉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楊二酉撰文的《晉祠全景》詩題,融晉祠及周邊村莊的景物于一體,概括了晉祠文物精華,其內容豐富,氣勢磅礴。充分展示了詩人對家鄉真摯的感情以及對晉祠秀美山川,人文景觀的贊嘆。關鍵詞:詩詞題記賞析晉祠山川秀美,景致宜人,自古便有很多文人騷客落筆題記。其中,楊二酉撰文、楊堉書于文昌宮詩榭的《晉祠全景》詩題頗有特色。一、簡述文昌宮文昌宮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坐北朝南,

    文物季刊 2016年1期2016-03-18

  • 基于旅游體驗的晉祠旅游紀念品開發策略探討
    】基于旅游體驗的晉祠旅游紀念品開發策略探討張 琰(太原學院旅游系,山西 太原 030032)旅游紀念品是旅游者旅游體驗的“副本”,將旅游體驗充分體現于旅游紀念品中將極大提升旅游紀念品的市場受歡迎度。本文基于旅游體驗的相關理論,在尊重晉祠文化特色和內涵的基礎上,根據晉祠旅游體驗的問卷調查結果,提出晉祠旅游紀念品的開發策略。旅游體驗;晉祠;旅游紀念品開發;策略目前,對旅游紀念品需求特征的研究多側重于從經濟角度出發,基于市場經營理念,探討旅游者的消費特點,然而,

    文化學刊 2016年1期2016-03-16

  • 山西晉祠圣母殿彩塑色彩研究
     許皓摘要:山西晉祠圣母殿彩塑是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彩塑人像。是研究宋代民間工藝和色彩最具實際價值的研究對象。文章通過對山西晉祠圣母殿彩塑的設色原則,設色特點和工藝技術進行整理分析,結合現代的雕塑思想和美學觀點對山西晉祠圣母殿彩塑進行剖析,得傳統民間彩塑中色彩的巨大作用主要體現在神韻,傳神,塑與彩這幾方面。關鍵詞:晉祠;彩塑;色彩宋代彩塑的工藝技術,彩塑寫實的程度得到了空前發展。該時期的主要作品有:山西太原的晉祠彩塑、山西長子縣法興寺圓覺殿彩塑等。1.山西晉

    建材發展導向 2016年1期2016-02-24

  • 晉祠建筑中的傳統文化符號
    □ 陰世國晉祠建筑中的傳統文化符號□陰世國晉祠古建筑群是中國古建筑史上最為壯麗的篇章,是晉文化系統上溯西周封唐建晉至盛唐肇創文脈傳承的實證。儒、釋、道三教建筑在晉祠顯得和諧統一,其折射出的晉祠建筑特色,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晉祠建筑傳統文化符號歷史積淀是一個城市的根脈,傳統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對于一個城市,一個有著2500年建城歷史的古城太原,如果沒有悠久的歷史,城市就會缺少根基和內涵,如果沒有燦爛的文化,城市就沒有品位和特色。一、晉祠建筑的歷史定位

    文物季刊 2016年4期2016-02-02

  • 晉祠古祠建筑群的分析
    張 艷 (太原市晉祠博物館 030027)晉祠古祠建筑群的分析張 艷 (太原市晉祠博物館 030027)晉祠古祠建筑組成及周邊建筑物布局是歷史學家和建筑學家一直探討的問題。以晉祠的形成為出發點,對晉祠環境及選址、空間布局、建筑構造進行研究;加以歷史環境以及地理地質因素的分析,對晉祠空間布局以祭祀角度進行詮釋;從整體到個體細分,再從個體帶動整體的研究進行闡述,對晉祠古祠建筑群祭祀文化和祭祀建筑進行深入探討。力求從祭祀建筑中更深入地了解建筑所傳遞給人們的莊重、

    大眾文藝 2015年9期2015-11-25

  • 五年級閱讀材料
    體,這就是著名的晉祠。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 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這里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云霄。它的樹皮上的紋理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紋絲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晉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這里的水,多、清、靜、柔。在園里信步,但見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條小渠。橋( )有河,亭( )有井,路( )有溪。石( )細流脈脈,如線

    小學閱讀指南·高年級版 2015年6期2015-09-10

  • 晉祠志》演劇史料研究
    030600)《晉祠志》的作者劉大鵬,別署夢醒子,山西太原縣赤橋村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中甲午科舉人,著述頗豐?!?span class="hl">晉祠志》成書于光緒二十八年至光緒三十二年,全書42卷,有祠宇、古跡、祭賽、金石、流寓、人物、河例、公案、故事、雜編等多方面的豐富內容。其七八兩卷《祭賽》上下篇,概要記述了晉祠祭神演劇的民俗傳統,加上河例、金石等篇的零星記載,對研究山西戲劇史及晉祠一帶的戲曲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晉祠,《晉祠志》是很重要的文獻參考資料,從其出版以來,備受學者

    商洛學院學報 2014年3期2014-11-19

  • 淺析晉祠旅游紀念品的再設計
    030032)晉祠素有“山西小江南”之稱,是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也是國務院第一批(1961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祠作為全國著名的風景名勝,集殿、堂、樓、閣、亭、臺、橋、榭于一體,亭臺樓閣、蒼郁古樹和碧玉流水相映成趣,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組合,是古代多元文化的融合。雖然晉祠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晉祠的旅游紀念品市場整體呈現匱乏的現狀,不僅產品無地方特色、大同小異、工藝粗糙、價格相差無幾,缺少知名品牌,而且在造型、

    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4期2012-10-26

  • 淺析晉祠的造園藝術
    代的歷史遺跡,而晉祠則像一塊溫潤的碧玉鑲嵌其中,讓人愛不釋手。在這里,筆者試從園林造園藝術的視角,來重新品味這美麗古雅的晉祠。1 歷史背景和結構布局晉祠位于太原市西南懸翁山麓的晉水源頭,是現存的最古老、規模宏大、園林氣氛極濃郁的祠堂建筑群,也是一處罕見的大型祠堂園林。晉祠的創建年代已不可稽考。只從西周初晉國的歷史和膾炙人口的“剪桐封弟”的故事,便可證明其歷史悠久。晉祠祠堂的空間布局結合山坡、清泉、古木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觀,采取較自由分散的格局形成古樸清新而

    山西林業 2012年4期2012-09-20

  • 淺析晉祠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武慧民(晉祠博物館,山西 太原 030025)“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span class="hl">晉祠是國家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解放后,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劉少奇、陳毅等人都來過晉祠,下榻晉祠賓館。當時的晉祠難老泉水灌溉周圍的千頃沃野,稻花芳香,綠樹成蔭,游人無不賞心悅目。近年來,晉祠景區通過2004年和2007年兩次綜合整治,景區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旅客綜合接待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打造太原旅游首善之區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作為生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年11期2012-08-15

  • 旅游開發中的價值文化變遷 ——以晉祠旅游景區開發為例
    文化變遷 ——以晉祠旅游景區開發為例朱燕紅(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旅游開發是一把雙刃劍,可以為旅游地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同時也會引起當地居民的文化價值變遷。文章以晉祠旅游景區開發為例,從七個方面談旅游開發對晉祠文化價值方面帶來的變化,以此讓我們思考:為了促進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走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的道路。文化;文化變遷;價值變化;旅游開發;旅游保護文化是相對于自然而言的,除了天然生成的自然界的萬物外,人類社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年11期2011-08-15

  • 晉祠景區保護利用初探
    原030009)晉祠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晉祠鎮,晉水源頭,風景迷人、歷史悠久,是太原地區興建年代最早、全國現存最古的園林之一。是太原市歷史風貌保存完好、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資源較為豐富的歷史園林。1963年3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祠是以殿、堂、樓、閣、臺、橋、池、渠、榭、舫等園林建筑及古樹名木和文物組合成的古老園林。30年代清華大學造園學教授林徽因曾從造園角度對晉祠做過評價。今日的晉祠已與晉祠公園融為一體,成為宗祠園林和文物古跡相結合的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12期2011-01-29

  • 兩相對照細品讀
    我們今天要學的《晉祠》,這里也有介紹……現在請同學們把筆記本拿出來聽寫。晉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甕山下晉水發源處。北宋天圣年間,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大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殿內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魚沼飛梁為國內所僅見。殿兩側為難老、善利二泉,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寫的御碑“晉祠之銘并序”。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側,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郁郁蒼

    中學語文教學 2008年1期2008-01-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