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率

  • 基于空間經濟研究中國居民消費差異分析
    眾所周知,居民消費率能反映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中消費所起的作用大小,并且它也成為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是否良性的重要指標。合理、正常的消費率對國家的經濟循環有促進作用,同時也會提高國家的居民消費水平,促進居民消費升級,優化居民消費結構。1 文獻綜述居民消費率受多方面的影響,學者最初研究居民消費率是從人口結構入手的。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論(LCH)作為現代消費儲蓄理論的代表,被國內外不少學者用來解釋中國高儲蓄率問題[13]。LCH的基本思想是,個體將根據自己一

    商展經濟 2023年20期2023-10-31

  • 人口年齡結構、消費慣性對居民消費率的影響 ——基于廣東省的實證分析
    是,廣東省居民消費率由2000 年的52.9%下降至2020 年的49.4%,整體呈下降趨勢,與世界主要經濟體或相同人均GDP 水平的地區相比,廣東省居民消費率明顯偏低[2-3],表明廣東省經濟發展可能難以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符合廣東省高質量發展的要求[4].針對居民消費意愿低導致的內需不足問題,國內學者對其成因進行了多角度的探討.盛來運等基于微觀家庭面板數據探討了人口結構變動對居民消費的影響,結果顯示,少兒撫養比對家庭平均消費率起負向影響,且老齡化

    韶關學院學報 2023年9期2023-10-18

  • 消費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影響及機理研究
    中高收入階段,消費率對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負向影響,消費升級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并不顯著;到了高收入階段,消費率及消費升級對經濟發展均呈現出顯著的促進作用。第二,消費升級的機制分析表明,在中高收入階段,隨著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消費率對經濟發展產生的負向影響逐漸減弱,到了高收入階段,消費升級導致消費率對經濟發展不再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消費升級取而代之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第三,就中介效應機制回歸結果對消費升級的作用予以闡釋,在中高收入階段,消費升級通過促進人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07-22

  • 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率的影響研究
    比,中國的居民消費率仍然偏低,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尚未能充分發揮。更為嚴峻的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對居民消費以及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不利影響逐漸顯現。運用中國2000—2018年省際面板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人口老齡化會抑制居民消費率的上升,并且對城鎮居民消費率的抑制效應大于農村居民;農村居民消費率則隨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關系,并且收入提高可以促進老齡化背景下農村居民消費率的提升。這表明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當前

    江西社會科學 2021年1期2021-02-25

  • 消費升級、消費率變動與經濟發展分化
    要舉措?;诟?span class="hl">消費率及消費升級異質性下各經濟體發展的差異化事實,利用全球59個不同收入組別國家(地區)1995—2018年的面板數據,在統計描述消費升級及消費率演變的基礎上,構建面板門檻模型驗證了消費升級、消費率提升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變化,并對消費升級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作用及其內在作用機理進行研究,得到如下結果:第一,1995年以來,消費率對各經濟體的發展顯現出一定的負向作用,繼續提升消費率反而抑制經濟的持續發展;第二,消費升級對經濟發展表現出較強的促進作用,

    中國流通經濟 2021年9期2021-01-19

  • 我國成年居民包裝食品消費率及營養成分表使用狀況分析
    年居民包裝食品消費率及營養成分表使用狀況。方法:選擇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變遷的隊列研究”中有完整人口學特征及包裝食品消費調查資料的≥18歲居民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特征成年居民包裝食品消費率及消費者購買食品時對營養成分表的使用狀況。結果:2015年我國成年居民包裝食品消費率為29.5%,18~45組達40.2%,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P<0.000 1);女性(31.7%)顯著高于男性(26.9%,P<0.000 1)。約50.2%的消費者購買食品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20年6期2020-09-10

  • 最優消費率測算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數據的實證研究
    0275)最優消費率的測算(一)模型設計按照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由最終消費率、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三大部分組成,而消費分為政府消費和居民消費兩大部分,其中居民消費分為城鎮居民消費和農村居民消費兩個類別。因此,在支出法衡量GDP的條件下,消費構成如圖1所示。根據圖1可知,消費與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本等因素密切相關。鑒于此,文章使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數構建最優消費率測算模型,如方程(1)所示:方程(1)中,Yt是國內生產總值,At為技術水平,K

    商業經濟研究 2020年15期2020-08-10

  • 城鎮化、人口密度與居民消費率
    時增長的,居民消費率如何變動,似乎難有顯見的結論。事實上,在中國,伴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持續提高,居民消費率卻是不斷下降的:1998—2018年,城鎮化率由33.35%上升至59.58%,居民消費率卻從45.41%下降至39.37%。已有關于城鎮化率與居民消費率之間關系的研究傾向于認為:城鎮化率與居民消費率的關系呈U型演變趨勢,現階段城鎮化水平較低、城市人口規模較小,仍處于U型曲線的下行區間,所以,城鎮化難以提升居民消費率[3-7]。然而,這似乎并不能解釋為什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20年2期2020-06-10

  • 中國居民消費的演進與政策取向
    量巨大,但居民消費率偏低;居民消費水平大幅提升,但消費不平等問題日益突出;消費結構升級過程中表現出扁平化和分化特征,供需結構性錯配抑制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進程。針對當前問題,政府需要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縮小居民消費不平等。關鍵詞:居民消費;消費率;消費結構;消費不平等中圖分類號:F0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5833(2020)01-0072-13作者簡介:孫 豪,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講師 (浙江 杭州 310018);

    社會科學 2020年1期2020-02-14

  • 最優消費率問題研究 ——基于1993-2017年省際面板數據
    ,幾乎與當年的消費率持平,而消費率從1983年的66.78%,一路震蕩下滑,到2010年達到歷史最低水平44.85%,其中在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消費率首次低于50%。消費率長期處于較低水平,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會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消費和投資之間如果沒有根據社會發展階段形成合理的比例,也將會造成社會產品價值的損失、浪費社會生產能力,不利于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經濟發展也必須保持一定資本積累來擴大生產力和保證技術進步。投

    新營銷 2019年14期2019-12-18

  • 中國消費率下滑引致的經濟風險分析
    駕馬車”,中國消費率的下滑對于我國經濟增長十分不利。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中國的儲蓄率長期居于世界前列,遠超世界平均儲蓄率。相應的,中國消費率也處于世界低端水平。不敢花錢,低端消費等客觀現實是導致中國消費率低的主要原因,當前消費率下滑也與2008年經濟危機以及中國經濟下行等經濟環境有關。消費率的下滑會引致國民經濟失衡等經濟風險,需要相關部門提起重視。本文將結合中國消費率下滑的原因探究其可能引致的經濟風險,探究提升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穩定性的措施。關鍵詞: 消費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19年10期2019-11-18

  • 從提高居民消費率視角探析需求結構轉型
    GDP的比重(消費率)已經超過一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保持在較高水平,那么是否可以判定我國已經進入消費型社會了呢?首先必須說明的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高貢獻率并不必然意味著消費內生動力的增強以及結構的轉型;從我國的情況來看,消費率特別是居民消費率顯著低于相同發展階段的其他經濟體,自2000年以來居民消費率的整體下降已成為經濟提速的掣肘,在這種情形下很難得出我國已經成為消費型社會的論斷。向后看,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為目標,提高消費率是我國

    中國國情國力 2019年9期2019-09-22

  • 對外貿易依存度對消費率影響的實證分析
    易依存度對本國消費率的影響,通過建立模型,搜集了70個國家1985至2017年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實證發現進口貿易依存度的提高會對消費率產生促進作用,出口貿易依存度則會產生抑制作用,并且對于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而言影響程度不同。關鍵詞:進口貿易 依存度 出口貿易 消費率一、文獻綜述開放經濟下,進口與出口是影響一國消費率的重要因素,陳利馥、劉東皇、謝忠秋(2018)驗證了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對消費率影響的正向相關關系。賀京同、戰昱寧(2008)認為出口貿

    消費導刊 2019年7期2019-08-22

  • 提高加油站便利店進店消費率淺析
    油站;便利店;消費率非油品業務是中國石化于2008年起在加油站新增加業務,依托中國石化網絡優勢快速發展起來的“易捷”品牌,在10余年時間內擁有2.6萬余家,成為便利店行業生力軍。非油品業務就是加油站內的便利店,這是普遍狹義的認知,實質上中國石化在啟動初就明確了便利店、快餐、汽服、廣告四項主要業務,并明確了便利店以自營為主,廣告、汽服和快餐以引進知名品牌、場地出租為主的經營模式。(“中國加油站非油品業務發展策略研究”張海潮,《當代石油石化》2010年第6期)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2019-07-24

  • 我國三大需求的未來趨勢分析
    變動特點(一)消費率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態勢上世紀80年代后,我國的消費率總體趨于下降,2000年后出現急速的下降。2000年以前,我國消費率大多保持在60%以上,最高的1983年曾經達到67%,最低時的1993年也達到58%。新世紀的前十年是消費率下降最為明顯的時期,由2000年的63.3%下降到2010年的48.5%,下降了14.8個百分點。2010年以后,消費率開始回升,到2018年提高到54.3%,又提高了近6個百分點。以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一個大的

    中國經貿導刊 2019年18期2019-07-23

  • 人口老齡化的居民消費效應的測度與比較
    較大,則社會的消費率會偏高,如果社會中中年人口所占比重較大,則社會的消費率會偏低?;贛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說理論,國內外很多學者對人口老齡化與消費率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Fougère和Mérette(1999)[2]通過對OECD國家的研究表明,在養老保障制度不斷完善的情況下,人口老齡化對消費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Dekle(2004)[3]則從投資的角度間接研究了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的作用,研究表明人口老齡化降低了投資水平,促進了社會的消費,

    統計與決策 2018年15期2018-09-04

  • 我國經濟消費率問題探析
    內理論界對我國消費率問題的重視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1998年我國宏觀經濟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長放緩,消費需求持續低迷,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通貨緊縮,政府采取了“擴大需求,刺激經濟增長”的經濟對策。但政策實施后,國內消費需求仍然疲軟,我國經濟進入少有的增長低迷周期,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引起了經濟學界的高度重視,開始對消費需求和消費率問題進行研究。擴大內需,優化經濟增長結構,刺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的方向與目標,但是事與愿違,經濟運行的結果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18年5期2018-07-13

  • 經濟動態效率視角下的省際最優消費率研究
    當期消費(提高消費率)來改善經濟效率和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因此經濟動態效率問題與消費率高低緊密相關?!笆濉币詠?我國采取多種措施來擴大消費,從而提高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就這些政策效果來看,整體上收效甚微。從省際層面來看,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在不同地區的效果有較大差異。以消費對經濟總量貢獻的衡量指標——最終消費率來看,有些省份的最終消費率上升,有些省份的最終消費率下降,因此擴大消費政策需要針對省際經濟發展特征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但省際經濟發展中最終消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8年4期2018-03-29

  • 我國居民消費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初期,我國居民消費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居民消費率逐步下滑。受2008年經濟危機影響,我國居民消費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居民消費率持續下降不僅導致最終需求下降,而且會使經濟發展更加依賴出口和投資。針對我國消費需求不足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成為“十三五”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信號。因此,提升居民消費率、增強經濟內生動力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居民消費率偏低的情況,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國內外學者對改善居民

    統計與決策 2018年2期2018-03-21

  • 人口老齡化對西部地區城鄉居民消費的影響
    加劇對西部居民消費率的影響,并在城鄉之間進行了對比,發現人口老齡化加劇對西部居民消費產生抑制作用,且對城鎮居民的影響作用大于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消費率;西部地區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3.0751 引言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后,西部地區的經濟得到了極大地發展,以甘肅省為例,其GDP從1978年的64.73億元經過近40年的發展,截至20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期2018-01-15

  • 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居民消費率影響的實證研究
    結構變動對居民消費率影響的實證研究■ 楊 風中國已處于消費拉動時代,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居民消費率的影響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采用向量自回歸模型分析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居民消費率的影響,結果發現:居民消費率對少兒撫養比、老年撫養比的沖擊響應有一定的滯后性;與老年撫養比變動對居民消費率影響的正向性、單調遞增性不同,少兒撫養比變動對居民消費率的影響較為復雜,前期為正向、后期為負向;從長期來看,老年撫養比變動是居民消費率變化的主要來源。人口年齡結構;居民消費率

    創新 2017年6期2017-12-18

  • 城鎮化與中國居民消費率的變動:理論與實證分析
    度,建立了居民消費率與城鎮化率變動的理論模型,并且運用2000—2014年全國30個省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居民消費率與城鎮化率之間呈現“U”型關系,在城鎮化早期,由于城市規模擴張帶來的投資需求擠出了部分居民消費,居民的消費率會相對降低;當城鎮化進行到一定階段時,隨著人口的進一步集聚,居民消費率會隨之上升,并且城鎮居民的消費率相對農村居民能更快回升。關鍵詞:城鎮化;消費率;“U”型關系一、引 言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或勞動力向城市遷移,同時伴隨著第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7年5期2017-09-30

  • 我國城鄉居民消費與旅游消費水平現狀分析
    據為樣本,運用消費率、平均消費傾向以及旅游消費占居民消費比重三個指標,從城鄉兩個層面分析了我國居民一般消費和居民旅游消費的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擴大居民旅游消費的相關建議。關鍵詞:城鄉居民消費 旅游消費 消費率 平均消費傾向一、引言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閑暇時間的增多、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國家一系列促進政策的出臺,國民的旅游消費需求和熱情被廣泛的調動起來,國內旅游市場日益旺盛。在當前城鄉居民消費率偏低,消費傾向階段性下滑的情況下,國內旅游

    經濟師 2017年4期2017-07-05

  • 消費推動經濟結構優化
    究,中國的居民消費率過低。根據國際經驗,各個國家消費率都隨收入水平提高呈下降趨勢,但一般都不會降至70%以下,素以高儲蓄率聞名的東亞國家消費率最低時也在65%以上。經濟學家H·錢納里研究表明,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0美元左右時,世界各國居民消費率占GDP的份額一般為61%,1997年我國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居民消費率僅為45.2%,比國際平均水平低16個百分點。最終消費率特別是居民消費率逐年下降,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見的,消費作為最終需求直接關系到

    中國儲運 2017年5期2017-05-17

  • 基于消費率與投資率計量關系的最優投資率的研究
    經過對于國民消費率與經濟投資率計量關系研究,發現國民消費率與經濟投資率之間呈門限非線性回歸關系,利用門限回歸模型發現當經濟投資率為30.35%-35.62%之間的時候,能夠使我國的國民消費率既保持最優也能保持繼續增長,據此提出合理投資以保持經濟健康增長的政策建議。Abstract: Through study of the metrical relationship of national consumption rate and economic in

    價值工程 2016年7期2016-10-21

  • 消費率與投資率看中國經濟發展
    李秀清GDP消費率投資率我國2005-2014年消費率與投資率的狀況GDP即國內生產總值,其不僅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綜合國力與國民財富。計算時多采用支出法,如果不計凈出口,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兩大推動力,本文采用支出法來研究消費率與投資率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統計年鑒采用的是當年的價格,所得到的GDP稱為名義GDP,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稱為真實GDP,為了反映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需要借助GDP價格調整指數,需要去除價格變動的影響

    財訊 2016年34期2016-10-15

  • 淺談我國投資與消費關系現狀
    鍵詞:投資率;消費率;投資—消費比率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5-0000-01我國目前的儲蓄和投資水平都相當高。相比之下,消費水平較低。對于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高水平的儲蓄和投資意味著人們正放棄當前的消費來增加資本存量,進而提高經濟增長率和勞動生產率。但是,這忽略了消費對投資的制約作用。高投資雖然可以推動經濟增長,但如果沒有消費需求的支持,這種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因此,要想擁有一個可持續的經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5期2016-09-22

  • 基于投資率門限特征下消費促進與經濟增長
    率的門限特征對消費率與經濟增長率進行的非線性回歸分析表明,當投資率小于38.1%或大于40.2%的時候,國內生產總值在增長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曲折和反復,整體來看經濟發展勢頭不穩定;而當投資率位于38.1%和40.2%之間的時候,國內生產總值一直處于穩步增長的階段,經濟狀態平穩而且勢頭良好,此時對應的最優消費率為[54.1%,60%]。目前我國消費率水平還較低,并未達到合理值,因此,應該在穩定投資水平的基礎上刺激消費。關鍵詞:門限特征;消費率;投資率;非線

    金融理論探索 2016年2期2016-08-02

  • 宏觀稅負對消費率動態效應的實證研究
    觀察宏觀稅負對消費率動態效應的實證研究倪咸林1,王濟時2(1.民政部 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721;2.中國農業銀行總行 數據中心,北京 100161)摘要:文章采用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GDP、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2005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數據,運用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的脈沖響應及方差分解進行分析,觀察以上各稅種的宏觀稅負變化對社會消費率的動態影響效應。研究發現消費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的宏觀稅負都與社會消費率呈負相關關系,即當出現

    華東經濟管理 2016年7期2016-08-01

  • 要素價格扭曲、勞動份額㈦我國消費率 ——基于1978—2014年實證分析
    勞動份額㈦我國消費率 ——基于1978—2014年實證分析朱曉媛,丁建勛(青島理工大學經貿學院,山東青島266520)本文首先基于CD生產函數,分析了消費率㈦勞動份額、要素價格扭曲之間的關系。其次,利⒚1978-2014年時間序列數據回歸,得出在當前我國的要素替代彈性條件下,消費率㈦勞動份額呈正相關關系的結論,進一步的實證數據驗證,資本-勞動價格相對扭曲㈦消費率是正相關的。最后提出改善勞動收入份額,提高消費率的政策建議。資本-勞動價格相對扭曲;勞動收入份額

    當代經濟 2016年29期2016-04-26

  • 河北居民消費率適度性的實證研究
    培?河北居民消費率適度性的實證研究王 培1,2(1.河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2.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邢臺 054035)適度居民消費率是指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滿足充分就業、保持經濟穩定要求的居民消費比例。居民消費率是一個包含上、下限的適度空間。通過實證研究,河北省實際居民消費率明顯低于適度居民消費率理論區間。文章從穩定增加人民的實際收入和切實提升供給的有效性兩個方面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費率的政策建議。居民消費率;適度性從經濟發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6期2016-03-22

  • 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與居民消費關系的實證分析
    年撫養比與居民消費率之間分別存在正相關關系和負相關關系,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能夠顯著影響居民消費;分區域的撫養比與居民消費率的關系并不與全國保持一致,這些差別反映了區域經濟差距以及不同地區老齡化程度的差異;中國居民消費習慣具有慣性,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伴隨著居民消費率的下降。這個結論的政策含義是,根據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區域差異和消費習慣積極有效地引導和培養居民消費行為,有利于擴大內需,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關鍵詞]年齡結構;居民消費;撫養比;消費率一、引言人口

    山東工商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6-01-28

  • 分項收入差距影響消費的實證研究
    1個單位,最終消費率分別降低37.73、6.67、2.39個百分點;而經營性收入差距與最終消費率呈不顯著的正向關系。藉此,根據分項收入的性質,針對性地提出了縮小轉移性、工資性、財產性收入差距,調整經營性收入差距,切實擴大消費需求的對策建議。關鍵詞:分項收入差距;消費率;消費主導作者簡介:張慧芳,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陜西 西安 710061)朱雅玲,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博士生(陜西 西安 710061)收入與消費緊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5年5期2015-09-25

  • 關于消費需求不足的認識誤區反思
    比較,認為我國消費率偏低,并進而認為我國消費需求不足,由此導致了經濟增長對于投資的過度依賴。文章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出發,論證了消費需求的變化與消費率的高低并無必然的對應關系,刺激居民消費并不會顯著改善我國的經濟增長結構,人們對于消費需求不足問題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娟P鍵詞】消費需求 消費率 經濟增長 錢納里模型 實證分析【中圖分類號】F014.5 【文獻標識碼】A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消費率呈現整體波動下降的趨勢,從1978年的62.1%下

    人民論壇 2015年21期2015-09-10

  • 居民目標消費率及消費穩定性研究
    研究】居民目標消費率及消費穩定性研究吳石磊,王學真(山東理工大學 商學院, 山東 淄博 255012)文化影響居民消費的表現為居民消費存在目標消費率,而且表現出比較穩定的特性。以過度消費的歐美國家與消費不足的東亞48個國家和地區1978-2007年的面板數據為研究對象,研究文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首先根據單變量組間差異檢驗及回歸分析確定居民消費的影響因素,利用居民消費的擬合值作為目標消費率的衡量指標之一。其次運用部分調整模型證明居民目標消費率的存在。最后運用

    統計與信息論壇 2015年9期2015-04-27

  • 人口撫養比對湖北省居民消費率的影響
    比對湖北省居民消費率的影響○高春玲1崔 斌2(1、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4 2、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分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近年來湖北省的經濟發展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居民消費率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而少兒撫養比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老年撫養比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論為基礎構造了包含人口撫養比的消費模型,研究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對居民消費率的影響,選取湖北省1990—2013年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

    當代經濟 2015年1期2015-01-26

  • 包容性理念下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選擇
    保持穩定,致使消費率逐年下降。經濟發展效益沒能充分釋放,西藏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需要以拉薩為中心輻射全區,兼顧山川及城鄉一體化。關鍵詞:包容性;消費率;跨越式發展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0-0099-01一、引言包容性增長是倡導機會平等的增長,基本含義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最核心的含義是經濟增長讓低收入人群受益。包容性增長是尋求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向全社會倡導要讓人民過上一種幸福的、有尊嚴的

    北方經貿 2014年10期2014-12-24

  • 金融資源配置狀況對居民消費率的影響
    況之于我國居民消費率的影響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顯示:在我國投資占比較大、消費占比較小的經濟結構下,金融體系更趨市場化的變革反而會降低消費率;隨著農村居民消費傾向的上升,未來的金融資源應更多地流向農村;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存在偏差,應更多支持消費。關鍵詞:金融資源配置;消費率;消費信貸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4-05-15作者簡介:梁媛(1976-),女,吉林四平人,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市場與

    商業研究 2014年8期2014-09-22

  • 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對我國居民消費影響探討
    年齡結構對居民消費率的影響,對我國1978-2011年宏觀時間序列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少兒撫養比對居民消費率有正向作用,老年撫養比對消費率有負向作用。相比較與少兒撫養比,老年撫養比的變化對我國居民消費率影響更大。關鍵詞:消費率 少兒撫養比 老年撫養比我國實施經濟體制改革以來,GDP取得高速增長,人均收入和國民儲蓄總量不斷增加,與經濟高速增長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我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即居民消費率卻呈長期下降趨勢。特別是在2000年之后伴隨著我國進

    商業經濟研究 2014年17期2014-06-20

  • 湖北省消費率偏低的原因探究與對策
    983億元;但消費率 (最終消費總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卻總體上呈不斷下降趨勢,其下降幅度超過投資率的上升幅度 (除特別說明外,文中數據均根據1978~2012年湖北省統計年鑒相關數據整理而得)。深入探討消費率變動特征、消費率偏低原因,進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對于提高消費率水平、協調消費與投資之間關系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1 湖北消費率的變化軌跡特征從總體看,湖北省消費率呈現 “穩步提升—迅速下降—徘徊發展—逐步下降”的運行軌跡。其消費率變動具有如下特征。1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年5期2014-03-26

  • 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與居民消費
    模型逆推出居民消費率模型,利用中國1991-2011年省際面板數據對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與居民消費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估計,主要結論如下:少兒撫養比、老年撫養比與居民消費率正相關,人口性別比系數為正,但穩健性較差,養老保險覆蓋率的上升并未顯著提升居民消費率。因此,政府應繼續完善養老保障制度,并在制定長期宏觀經濟政策時應將未來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考慮進來。關鍵詞消費率;少兒撫養比;老年撫養比;性別比中圖分類號F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4年2期2014-02-28

  • 初次分配視角下我國居民消費率下降的原因及對策探究
    0013)一、消費率概念的界定按支出法核算,GDP分為消費、投資、凈出口和政府購買四個部分。消費率(Consumption Rate)又稱最終消費率,一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一個國家(地區)最終消費(用于居民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的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其中居民消費率是指居民消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是刺激生產的主要動力,研究分析居民消費率可以判斷一個國家(地區)消費需求的態勢,進而考察國民經濟是否可持續增長,在

    山東財政學院學報 2013年6期2013-12-16

  • 中國城鄉居民消費行為對比分析
    。二、城鄉居民消費率對比1978年以來,全國居民的消費規模不斷擴大。1978~2009年全國城鄉居民消費分別從1,092.4億元和666.7億元提升到2009年的28,833.6億元和92,296.3億元,分別增長了25.4%和137.4%。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生活水平也顯著上升。因此,從規模上說,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額有了很大的提高,城鄉消費差距愈加顯著。從居民消費率來看,城鎮居民消費率在1978年到2002年區間,一直處于上升階段,隨后幾年持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3年13期2013-08-15

  • 居民消費率與儲蓄率關系分析
    為此,分析居民消費率和儲蓄率的關系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改善中國居民消費率和儲蓄率的現狀不僅是解決國際金融危機以及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更是改變國民經濟結構和現有經濟增長模式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如何降低居民儲蓄率提高居民消費率,拉動國內居民消費需求的增長,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應當解決的主要問題。一、居民消費率和儲蓄率關系現狀高居民儲蓄率和低居民消費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過低的居民消費率對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以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2期2013-08-09

  • 中國消費率低估研究 ——兼議中國“投資過熱論”
    王一新?中國消費率低估研究 ——兼議中國“投資過熱論”王秋石 王一新中國消費率偏低是傳統理論普遍接受的觀點,從這一點出發,引致出中國經濟增長投資依賴癥、中國經濟崩潰論等結論。通過分析影響消費率的主要因素,將這些因素指標化后進行國際比較分析,可以得出中國消費率并非偏低而是被低估的結論。中國消費率被低估的原因來自于公共投資腐敗、服務性消費低估、企業逃稅行為及信用體系落后等幾個方面。消費率被低估的結論,能夠支持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投資依賴癥和中國經濟崩潰論的觀點。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3期2013-07-18

  • 百姓消費不足是因為政府斂財太甚
    ”的錯誤,居民消費率曾達到51.8%,成為廣大居民從經濟發展中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笆濉睍r期,居民消費率即使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45%,仍然低于“六五”時期。所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率仍有較大空間。在這方面,應當放開手腳,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力求盡快使居民消費率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第一,消費率太低首先說明政府拿得太多,百姓手中所余太少,人們手中沒錢才會消費不起,消費不足?!蹲髠鳌分杏衅恼抡f“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

    上海企業 2013年2期2013-03-11

  • 珠三角地區的投資、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研究
    的貢獻,本文以消費率①本文采用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表示消費率,這里的消費包括政府消費和私人消費。、投資率②本文采用資本形成總額占GDP的比重來表示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產形成總額與存貨增加。和經濟增長率這三個變量來構造VAR模型,研究消費率、投資率與經濟增長率之間的動態相關性。本文樣本數據選取自1978-2010年的年間數據③數據來源為《新中國60年統計資料匯編》與《中國統計年鑒》。y表示經濟增長率,i表示投資率,c表示消費率。,用國內生產總值(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5期2012-12-02

  • 基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中國居民消費率分析
    36)0 引言消費率,又稱最終消費率,是指一個經濟體在一定時間(通常為一年)內的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常與投資率(投資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起作為衡量總需求結構的指標。根據消費主體不同,可將消費率分為政府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率又可分為城鎮居民消費率和農村居民消費率。根據錢納里—賽爾奎因大國模型[注]該模型的測算依據是101個國家在1950—1970年間的經濟發展進程,盡管中國與這些國家的政治背景有所區別,基本國情也不盡相同,但畢竟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4期2012-04-02

  • 稅收政策對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
    增長幅度,居民消費率呈明顯下降的趨勢也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稅收收入的持續高速增長與居民消費率的下降二者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我們尚不能從已有的研究中找到滿意的解答。如果兩者之間的關聯關系的存在性及其程度的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則基于以擴大內需、促進居民消費、進而拉動經濟增長為目的而推出的種種稅收政策措施從長期來看就可能失靈。1 理論模型:不同稅收政策的消費效應根據宏觀經濟學理論,消費者消費什么、消費多少的消費決策是在其預算約束下基于最大滿足福利目標的結果。

    統計與決策 2012年15期2012-03-12

  • 中國消費率持續下降的原因分析
    1)一、引 言消費率,又稱最終消費率,是指一定時期內最終消費占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一國消費率的變動可以反映其經濟運行狀況,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中國消費率自改革開放以來整體處于下降態勢,其比率由1978年的62.1%下降為2010年的47.4%。這種下降趨勢和速度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罕見的,引起了中國經濟學界的深入探討。石良平認為,稅收制度在提高消費率中能起到關鍵的作用,應提倡減稅,尤其是在個人所得稅方面[1];吳易風認為,消費率的下降還會影響國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 2012年3期2012-02-26

  • 總需求結構對經濟波動的影響分析
    需求,通過比較消費率和投資率的變動,對造成我國經濟波動的需求因素到底是消費需求還是投資需求做了定性分析。余東華(2004)分析了我國從“一五”到“九五”期間投資率和消費率的變動趨勢,并且從實證的角度研究了我國的投資率和消費率如何從速度和質量兩個方面影響經濟增長。王小魯、樊綱等(2009)分析發現,消費率的持續下降是影響經濟增長的一個內在因素。從以上分析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尚未研究但卻值得研究的問題,既然消費率、投資率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增長,那么它們對經

    統計與決策 2012年9期2012-01-07

  • “十二五”時期擴大消費的思路與對策
    ]“十二五”;消費率;宏觀經濟;擴大消費需求;思路;對策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長期以來,中國實施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外需對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過高的外貿依賴度,導致中國經濟內外失衡加劇,這種長期依靠外需的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外部市場需求嚴重萎縮,對中國高度依賴外需的發展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轉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迫在眉睫。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不僅是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短期應急措

    活力 2011年8期2011-06-22

  • 基于“高投資率、低消費率”爭論的投資與消費關系研究
    “高投資率、低消費率”爭論的投資與消費關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晏濤 陳彥斌近年來,我國學界關于投資和消費關系的論述還存在著爭論,主要集中在什么是“合適”的投資率與消費率這個問題上,有些學者認為目前我國的投資率過高,消費率過低,有些則認為當下的投資率和消費率是合理的。針對這類爭論,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目前的后危機時代,重新審視我國的投資與消費現狀,指出在經濟發展的動態中把握投資與消費,辯證地看待兩者的關系,以儲蓄率為參考來判斷我國的投資率和

    中國商論 2010年23期2010-10-23

  • 提高我國消費率探析
    邢紅萍 李彩紅消費率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結構指標,我國消費率偏低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如果消費率長期偏低,消費率和投資率之間就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就會導致社會產品價值不能及時得到實現,大量生產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帶來高失業率,并且直接影響企業效益和償還貸款能力。目前,我國較多依靠投資來保持經濟的增長,消費率尤其是居民消費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持續走低。2005年以來,我國已將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作為基本的國家政策,黨的十七大報告要求確?!熬用?span class="hl">消費率穩步提高”。本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0年5期2010-06-30

  • 自1992年以來我國的消費狀況及原因分析
    以來的GDP與消費率的數據比較,分析我國消費水平,并時造成我國最終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下降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關鍵詞:經濟增長最終消費率;居民消費率政府消費率中圖分類號:F01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5-042-03作為國內生產總值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消費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消費水平和消費率的改變直接反映了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里,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平均達到64%左右,而投資需求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

    經濟師 2009年5期2009-12-21

  • 投資與消費解析
    施?!?投資率消費率是如何計算的按照國民經濟核算口徑計算的投資率與消費率,以國內生產總值為基礎,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用于建設與用于生活的比例關系。同時,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計算方法,便于進行國際比較。投資率:又稱資本形成率,通常指一定時期內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用公式表示為: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支出法GDP)×100%消費率:又稱最終消費率,通常指一定時期內最終消費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

    數據 2009年6期2009-07-16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傾向分析
    003年,我國消費率呈現出遞減趨勢。消費率遞減的原因在于我國居民消費傾向降低。我國居民消費傾向下降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一是就業壓力加大,導致了居民的現期收入和收入預期下降;二是居民支出預期變得更加不確定。因此,應該通過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發展消費信貸等措施提高我國居民的消費傾向,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關鍵詞]消費傾向 消費率 居民收入作者簡介:周平(1973-),男,管理學碩士,廣西河池學院政法系講師,研究方向:宏觀經濟與金融監管。消費與

    消費導刊 2009年4期2009-04-02

  • 我國消費率偏低的原因與對策探析
    高。然而,我國消費率卻越來越低。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2007年我國的消費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個百分點,固定資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十幾個百分點。從國際比較看,目前我國消費率太低,固定資產投資率太高,積累與消費比例已經嚴重失衡,這成為影響我國宏觀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國消費率現狀的基礎上,剖析了造成我國居民消費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費率的對策。關鍵詞:消費率 收入 投資 經濟增長建國以來的近60年當中,我國最終消費率整體呈下降趨勢。

    商業經濟研究 2009年2期2009-02-10

  • 論我國投資率、消費率的變動趨勢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摘要]投資率和消費率按照其本身應該遵循的內在規律協調變動,能夠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和促進經濟的較快增長。如果不顧經濟發展階段和投資率、消費率的內在的一般演變規律,人為提升投資率、抑制消費率,經濟發展就會出現波折。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后期過渡的階段,投資率的提升空間有限,依靠擴大投資總量、提高投資率的政策措施刺激經濟增長的余地不大;通過優化投資結構、刺激最終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對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顯現。[關鍵詞]投資率;消費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年3期2004-09-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