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二

  • 團結就是勝利
    多次會師,其中,紅二、紅六軍團的會師,是紅軍長征中的第一次會師,為其他各路紅軍的會師樹立了并肩戰斗、團結互助的典范。1934年10月24日,紅三軍與紅六軍團在貴州印江木黃會合,隨即趕往重慶酉陽南腰界。10月27日召開會師大會,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兩軍統一行動。會師讓兩個軍團獲得新生,使兩軍成為一個團結戰斗的整體,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戰略力量。紅二、紅六軍團艱難的會師過程,紅軍將士幾經挫折卻不斷奮起的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的見證。

    紅巖春秋 2023年1期2023-06-11

  • 盤縣會議的歷史背景、主要決議和現實啟示
    大紅軍主力之一的紅二、六軍團對此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長征途中召開的盤縣會議,則是促成三軍勝利會師的關鍵因素之一。毛澤東同志在同年10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將促成三大紅軍主力會師的第一關鍵因素列為“中央決策的重要性”,第二關鍵因素則為“紅二方面軍(即紅二、六軍團)的贊助”[1]。在他看來,紅二、六軍團的作用僅次于中央的決策,充分肯定了紅二、六軍團的歷史功績。然而,盤縣會議作為長征途中召開的系列重要會議之一,在相關黨史中卻鮮有提及,包括在任弼時的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3-01-10

  • 試探紅二、紅六軍團長征戰略行動方針的選擇
    文章甚多,但關于紅二、紅六軍團長征戰略行動方針的研究文章十分鮮見。筆者認為,紅二、紅六軍團長征戰略行動方針問題是紅軍長征史中一個重要課題,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對紅二、紅六軍團長征戰略行動方針問題進行初步探討,以就教于黨史、軍史研究方家。一、紅二、紅六軍團長征前面臨的各種情況紅二、紅六軍團是四路長征隊伍中出發最晚的,在出發長征時的1935年11月中旬,紅二十五軍和中央紅軍主力已經先后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勝利結束長征;由于張國燾搞分裂活動,紅四方面軍南下后執行《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3-01-08

  • 紅二方面軍的歷史貢獻
    1936年7月,紅二、紅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原紅一方面軍第九軍團)合編組建為紅二方面軍。其中,紅二軍團是1930年7月在湖北洪湖蘇區成立的,是紅軍最早組建的3個軍團之一;紅六軍團和紅九軍團分別于1933年6月、10月在湘贛蘇區和中央蘇區成立。紅二方面軍組建時近1.6萬人,其中紅二軍團9000余人、紅六軍團5300余人、紅三十二軍1300余人。它作為黨領導的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在中國革命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打亂敵軍部署,為遵義會議創造機會遵義位于烏江北

    黨史文匯 2022年10期2022-05-30

  • 紅二、紅六軍團黔東獨立師的歷史貢獻
    東紅色文化研究】紅二、紅六軍團黔東獨立師的歷史貢獻李錦偉1,左湘瓊2( 1.銅仁學院 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貴州 銅仁 554300;2.江西省永新中學,江西 吉安 343400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第六軍團黔東獨立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旨在保衛黔東蘇區革命政權、策應紅二、紅六軍團主力戰略轉移的一支革命武裝力量。經過一個月的艱苦作戰,由于敵強我弱,這支英勇頑強的部隊最終未能完成保衛黔東蘇區的革命任務,但是有效地牽制了敵人,支援了紅軍主力的戰略轉移,成功策應了

    銅仁學院學報 2022年3期2022-03-17

  • 龍山:繼承和弘揚紅二、六軍團的優秀品質譜寫革命老區美麗幸福開放新篇章
    應、蕭克、王震率紅二、六軍團浴血奮戰的地方,在這里創建了長江南岸最后一塊紅色根據地,成為“中國南部蘇維埃運動發展中最重要的柱石”,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和地主武裝,有力策應了中央蘇區革命斗爭及中央紅軍突圍長征。特別是1935年4月,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遷至龍山,時間長達257天,點燃了龍山人民的革命熱情,人民群眾紛紛投入到打土豪、分田地,參軍參戰和反“圍剿”中,革命風暴席卷全縣及周邊地區,書寫了一曲紅軍戰斗在龍山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歌,在中

    湘潮 2021年1期2021-09-05

  • 南腰界會師大會創建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斗爭的開始
    湖南中部挺進,與紅二軍團聯系,為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轉移擔任前導的指示精神,由衙前、五斗江突圍出發,經過兩個多月的遠征苦戰,進入黔東地區。紅六軍團在貴州甘溪尋找紅二軍團時,遭到桂、湘、黔敵軍的突然襲擊,被截為三段。由于甘溪一戰失利,紅六軍團最后只剩下3000多人,已無力擔負為中央紅軍探路和創建新蘇區的任務,被迫分兩路向紅二軍團活動的湘鄂川黔邊區靠攏,以便兩軍會師,集中力量,再圖良策。當時,紅二軍團已改編為紅三軍,但紅六軍團并不知道,也不知道紅三軍活動的具體地

    當代黨員 2021年7期2021-07-14

  • 紅二、六軍團與長征
    與紅三軍(后恢復紅二軍團番號)會師后,共同開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二、六軍團于1935年11月19日從桑植縣劉家坪等地再出發,縱橫湖南、貴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肅、寧夏、陜西8個省,到1936年10月22日到達西吉縣將臺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至此長征勝利結束。紅六軍團西征是紅軍長征的重要組成部分1934年7月23日,中革軍委命令紅六軍團離開湘贛蘇區,前往黔東地區與紅三軍會合,一起在湘黔邊境開展游擊戰爭和創立新蘇區;指定任弼時、蕭克、王震三人組成軍政委員

    湘潮(上半月) 2021年5期2021-06-30

  • 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前后的幾個歷史疑難問題探究
    應、蕭克、王震等紅二、六軍團領導人策劃戰略轉移。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主力部隊從湖南省桑植縣劉家坪出發,向東南部突圍,踏上了萬里征程。目前,學術界對紅二、六軍團(也稱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前后的幾個歷史問題存有爭議:紅二方面軍的長征策源地在哪里?長征出發地在哪里?紅二方面軍搶渡澧水的渡口有幾處?紅十八師長征出發地在哪里?針對這四個問題,部分學者及民間人士提出了不同看法:如李飛認為石門縣實質上是紅二方面軍長征的策源地[1];部分民間人士認為紅二方面軍長征出

    武陵學刊 2021年3期2021-03-07

  • 龍山:繼承和弘揚紅二、六軍團的優秀品質譜寫革命老區美麗幸福開放新篇章
    應、蕭克、王震率紅二、六軍團浴血奮戰的地方,在這里創建了長江南岸最后一塊紅色根據地,成為“中國南部蘇維埃運動發展中最重要的柱石”,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和地主武裝,有力策應了中央蘇區革命斗爭及中央紅軍突圍長征。特別是1935年4月,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遷至龍山,時間長達257天,點燃了龍山人民的革命熱情,人民群眾紛紛投入到打土豪、分田地,參軍參戰和反“圍剿”中,革命風暴席卷全縣及周邊地區,書寫了一曲紅軍戰斗在龍山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歌,在中

    湘潮(上半月) 2021年1期2021-02-01

  • 紅軍進襲沅陵的歷史地位與啟示
    賀超摘要:紅二、六軍團進襲沅陵城,充分體現了其忠誠、維護與擔當的革命品性。同時,也展現了沅陵老百姓支持革命、擁護紅軍的革命情懷。我們今天回顧這段歷史,目的就是要教育后人,牢記歷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關鍵字:紅二;六軍團;進襲;沅陵城1934年11月初至1935年11月底,紅二、六軍團與沅陵發生了某種必然的歷史聯系。在沅陵這塊革命的熱土上,紅二、六軍團忠誠、維護與擔當的革命品性得以充分彰顯;在沅陵這塊革命熱土上,沅陵群眾支持革命、擁護紅軍的革命情懷得以

    錦繡·中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28

  • 紅二、六軍團長征策源地 ——石門
    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從湖南桑植縣出發長征,并勝利與紅一、四方面軍會師,毛澤東高度贊揚:你們一萬人,走過來還是一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跡,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但甚少有人知道,紅二、六軍團長征前曾在湖南石門縣做了較長時間的集結整訓,做好了部隊戰略轉移思想、政治、擴紅、軍訓等各項準備,并明確提出了部隊應突圍轉移到貴州鎮遠、黃平一帶,石門縣實質上是其日后長征的策源地。配合中央紅軍長征中央紅軍長征時,紅二、六軍團在湘鄂川黔廣大地區執行牽制

    湘潮(上半月) 2020年6期2020-11-28

  • 湘西期間紅二、六軍團軍紀的價值探究
    石倩摘 要:紅二、六軍團在革命實踐中建立了自己的軍紀,它凝聚這全團將士的崇高理想,塑造了全團將士良好的精神風貌。這一軍紀的形成接受了實踐的檢驗,不斷完善與發展,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如今都有不可低估的價值。在當時,紅二、六軍團嚴格遵守這一紀律,受到了底層百姓的愛戴和協助,為其取得勝利提供了重要支撐。在當今時代的軍隊建設上,它具有夯實強軍之基的重大價值,因此,我們要在探究的基礎上加以弘揚和借鑒。關鍵詞:紅二、六軍團;軍紀;價值一、紅二、六軍團軍紀概述紅二、六軍

    山東青年 2020年6期2020-07-27

  • 紅二、六軍團盤縣會議的歷史功績與深刻啟示
    )目前,學界關于紅二、六軍團盤縣會議及其決策的系統詳實的研究較為薄弱。歷史事實表明,沒有紅二、六軍團盤縣會議堅決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合的決策貫徹落實,就沒有三大主力紅軍會師西北,沒有“三軍過后盡開顏”的大好形勢,就不可能形成革命事業發展新局面。紅二、六軍團盤縣會議是黨在遵義會議剛糾正“左”傾教條主義錯誤之后又面臨右傾分裂主義危機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有歷史性貢獻的會議。會議決策與黨中央意圖一致,對于維護黨中央正確領導,維護黨和紅軍團結統一,挫敗右傾分裂主義

    貴陽市委黨校學報 2020年3期2020-03-11

  • 忠誠、維護與擔當 ——永載歷史豐碑的紅二、六軍團
    日,1.7萬余名紅二、六軍團主力從桑植開始長征,用鮮血和生命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今天,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的征程中,回溯紅二、六軍團壯麗的長征史,追思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的這一歷史偉業,感悟紅二、六軍團將士忠誠、維護與擔當的精神品質,深刻認識紅二、六軍團在中國革命史中的歷史地位和歷史貢獻,對于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搞好“四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大力弘揚蘇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2期2020-02-01

  • 深入研究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歷史,講好紅二方面軍長征故事
    據地的歷史,講好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故事,搞好“四史”學習教育,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促進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中心區域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紅二、六軍團創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革命時期,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紅二、六軍團創建和發展了以現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為中心區域的湘鄂川黔革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2期2020-02-01

  • “忠誠、維護與擔當 ——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與長征”學術研討會在張家界市隆重舉辦
    、維護與擔當——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與長征”學術研討會在張家界市隆重舉辦。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張大方出席會議并講話;任弼時、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后代親屬出席或發言;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出席并作主旨發言;湖北、四川、貴州、重慶四省市黨史部門負責人應邀出席會議;中共張家界市委書記虢正貴出席并致辭,中共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市長劉革安主持研討會開幕式。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2期2020-02-01

  • 任弼時與盤縣會議
    36年3月30日紅二、六軍團在盤縣召開的關于兩軍團下一步行動方向的會議。會議根據同紅軍總部和中革軍委的來往電報,決定放棄在盤縣一帶建立根據地的戰略意圖。同總部會合。關于這次會議,在黨史乃至軍史上,少有記述,甚至重要當事人在當年的記述中也未提及這一會議,但研究這段歷史可以發現,它在紅二、六軍團和紅二方面軍,乃至整個紅軍的發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不應淹沒在歷史長河中。領軍轉戰到盤縣紅二、六軍團是在長征途中打下盤縣縣城的。這時,三大主力紅軍先后進行了戰略轉移

    湘潮 2019年3期2019-07-02

  • 湘西少數民族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建設的貢獻
    順利長征,孕育了紅二方面軍,增強了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感。根據地在湘西時期,開展了諸如土地革命運動、建立黨政團體組織等一系列工作,這些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湘西各少數民族的支持與貢獻。他們踴躍參加紅軍,直接投入戰斗,護送紅軍傷員,參與蘇維埃各項建設等,為根據地的建立與鞏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關鍵詞:紅二、六軍團;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少數民族中圖分類號:D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6 — 0043

    理論觀察 2018年6期2018-11-12

  • 紅軍二、六軍團會師地點所存爭議問題研究
    646000)紅二、六軍團勝利會師后,曾轉戰數省,并成功地“調動、吸引和牽制了敵人的大量兵力,有力地配合了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為中國革命實現歷史性轉折作出了巨大貢獻”[1]。但由于此次戰場會師受復雜的客觀因素影響,且牽涉到會師概念標準認定等主觀因素,學術界對紅二、六軍團會師地點一直存在爭議,其中主要包括貴州沿河譙家鎮、印江木黃和四川酉陽南腰界(今屬重慶)三種觀點。本文立足于最基本的史實基礎,通過細致的分析和對比,以期對紅二、六軍團會師地點作出更為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02-27

  • 賀龍與十萬坪大捷
    會后,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與紅六軍團在貴州印江木黃勝利會師。28日,賀龍、任弼時等率紅二、紅六軍團主力離開黔東蘇區,發起湘西攻勢。11月7日,紅二、紅六軍團襲占永順縣城。湘西軍閥陳渠珍委派龔仁杰為指揮官、周燮卿為副指揮官,率四路縱隊②第一路縱隊司令龔仁杰,第二路縱隊司令周燮卿,第三路縱隊司令楊其昌,第四路縱隊司令皮德沛。共十個團一萬余人向永順撲來。16日,賀龍指揮設伏于十萬坪地區的紅二、紅六軍團大敗敵軍。此役斃敵1000余人,俘敵2000余人,繳槍22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4期2018-02-10

  • 紅二、紅六軍團長征中貴州“擴紅”述論
    ,劉家坪會議決定紅二、紅六軍團轉移到湘黔邊廣大地區,爭取在貴州石阡、鎮遠、黃平一帶建立新的根據地。11月19日,紅二、紅六軍團撤離湘鄂川黔蘇區,開始長征。1936年1月上旬,紅二、紅六軍團長征進入貴州,4月初離開貴州進入云南。在貴州,紅二、紅六軍團如何“擴紅”①“擴紅”即擴大紅軍。,成效怎樣,原因何在,本文擬就此進行初步考察。一、黔東②“擴紅”1936年1月4日,紅五師一個營由湖南晃縣進占貴州玉屏縣城,6日撤回。7日,便水戰斗后的紅二、紅六軍團進入玉屏縣境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1期2018-02-08

  • 塔臥寄情
    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二、紅六軍團烈士紀念碑,分布著數處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領導機關及其他單位舊址,有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省委黨校和紅四分校、紅軍醫院、兵工廠等8座院子。塔臥鎮政府的同志先帶我們瞻仰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二、紅六軍團烈士紀念碑。149級石階,像天梯般通向山頂;在青松翠柏之間,紀念碑高聳云霄,巍然屹立。紀念碑建于1981年,碑名由時任紅二、紅六軍團副總指揮蕭克上將題寫。站在紀念碑下,塔臥鎮盡收眼底?!盀橛袪奚鄩阎?,敢教日月換新天。

    湘潮 2017年12期2018-01-15

  • 紅二、六軍團會師南腰界的歷史意義
    大犧牲。關鍵詞:紅二、六軍團;會師;南腰界;歷史意義湘鄂西蘇區喪失后,1934年5月 ,賀龍、夏曦、關向應率紅三軍進入川黔邊,以酉陽南腰界為軍事指揮中心,開辟黔東特區根據地。1934年8月,奉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命令,任弼時、蕭克、王震率紅六軍團從江西遂川縣橫石等地出發,突圍西征,為中央紅軍先遣探路,10月24日,與紅三軍在貴州印江縣木黃會師。25日,兩軍到達四川(今重慶市)酉陽縣南腰界,26日在南腰界召開會師大會。兩軍在南腰界休整期間,任弼時、賀龍等就兩軍

    卷宗 2017年26期2017-10-17

  • 紅二、六軍團攻打沅陵指揮部舊址急需修復
    年10月,賀龍率紅二軍團與任弼時、肖克、王震等帶領的紅六軍團在黔川邊境會師,根據中革軍委指示電,決定發動湘西攻勢。紅二、六軍團將指揮部設在白巖界王成藩家,當地人稱為王家大院。這是一座有200多年歷史的民居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豐年間,系白巖村的標志性建筑。紅二、六軍團取沅陵、占桃源、包圍常德的一系列湘西攻勢,鉗制了敵軍10個師的兵力,為策應中央紅軍長征突圍和通道轉兵貴州贏得了時間;同時,也為開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其歷史地位顯而易見。當年紅二、

    中國老區建設 2017年6期2017-09-12

  • 賀龍與任弼時的革命友情
    和任弼時等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奉命離開湘鄂川黔根據地進行轉移。在轉移過程中,任弼時病倒了,身體極度虛弱,連馬都無力騎了。賀龍就動員他躺在擔架上,任弼時開始堅決不干,后來在賀龍和其他同志的勸說下才坐在了擔架上。賀龍則拄著棍子,邁著艱難的步子跟在旁邊,還時常講笑話為任弼時解悶,而他的雙腳其實一直在流血。紅二、六軍團來自不同的根據地,在習慣、作風等方面難免有些差異。但由于有賀龍與任弼時的團結友愛作榜樣,兩個軍團廣大指戰員親如兄弟,勝似一家。

    支部建設 2017年19期2017-07-20

  • 賀龍在長征中的歷史貢獻
    征初期,賀龍率領紅二、六軍團指戰員向湘鄂邊區的敵人展開了強大攻勢,有力地策應了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長征途中,他率部轉戰湘鄂川黔滇康青甘地區,聲東擊西拖著敵人兜圈子,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圍追堵截;他模范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幫助藏族人民建立新生的民族自治政權,率部安全通過藏區;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后,賀龍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同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錯誤行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維護了黨和紅軍的高度團結,為長征的最后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一、開辟根據地,策應黨

    中華魂 2017年5期2017-05-15

  • 扎西會議與紅二、六軍團正確軍事路線的奠定
    00)扎西會議與紅二、六軍團正確軍事路線的奠定呂 林(昭通學院 管理學院,云南昭通 657000)在云南威信召開的扎西會議,根據當時時局的變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也為當時正同“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抗爭的紅二、六軍團指明了前進方向。在扎西會議精神的指引下,紅二、六軍團反“圍剿” 斗爭也由被動變為主動,奏響“烏蒙回旋”,實現勝利會師。扎西會議;紅二、六軍團;軍事路線;烏蒙回旋1935年2月4日至14日,中央紅軍長征到達滇東北威信扎西時,2月5日,紅軍中央

    昭通學院學報 2017年1期2017-04-13

  • 最險惡地形下的千里轉戰:烏蒙山回旋戰
    續活動形勢不利,紅二、紅六軍團決定放棄畢節縣城,撤離黔西北,進行轉移。2月27日,紅軍進入烏蒙山區,由于國民黨中央軍和地方反動武裝圍追堵截,紅二、紅六軍團決定在烏蒙山區與敵軍展開回旋戰。從3月2日至29日,烏蒙山回旋戰歷時近一個月,紅軍采取聲東擊西的戰術,在運動戰中調動敵人、疲憊敵人,打擊敵人,擺脫了強敵的圍攻。烏蒙山回旋戰是紅二、紅六軍團長征中的一次成功戰例。1936年11月,毛澤東在陜西保安會見紅二、紅四方面軍部分領導同志時說:“二、六軍團在烏蒙山打轉

    當代貴州 2016年41期2017-03-15

  • 賀龍在長征軍事指揮中的“神來之筆”
    其中包括賀龍領導紅二、紅六軍團長征時軍事指揮中的“神來之筆”。正確判斷形勢,果斷決定率紅二、紅六軍團實行戰略轉移賀龍是人民軍隊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者之一。1927年8月參加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1928年創建湘鄂邊紅四軍,任軍長。1930年7月任紅二軍團總指揮,領導創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①1932年10月,由于黨內“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軍事指揮,湘鄂西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失敗。賀龍率領由紅二軍團縮編的紅三軍在湘鄂川邊地區轉戰一年多后,創建了黔東蘇區

    黨史文匯 2017年1期2017-02-13

  • 四論長征:位居偏師更顯舉足輕重
    陳伙成紅二方面軍是長征末期組成的。也許她作為方面軍的資格沒有紅一、紅四方面軍老,長征出發時也沒有他們人馬眾多,途中沒有那么大的跌宕起伏、那么多驚心動魄的遭遇,蒙受那么慘重的損失,她顯得相對“平淡”了些。平淡被淡化,在以往的長征歷史研究、宣傳中,她的文章相對少了。然而,紅二方面軍所部的歷史并不比紅一、紅四方面軍所部歷史晚。長征中,她的一部走得最早,主體走得最晚,既拉開了長征的序幕,又把長征推向尾聲。她是紅軍長征這部英雄史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她,就沒有三軍

    黨史文匯 2017年1期2017-02-13

  • 紅二、紅六軍團轉戰貴州研究資料及成果述評
    006)長征研究紅二、紅六軍團轉戰貴州研究資料及成果述評裴恒濤(遵義師范學院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貴州遵義563006)紅二、紅六軍團轉戰貴州是貴州革命史的重要內容。紅二、紅六軍團轉戰貴州的資料,包括研究資料匯編,如紅軍檔案資料、紅軍長征日記、紅軍回憶資料以及貴州地方黨史部門編輯的紅軍長征資料。相關研究成果包括綜合性的論著及專題性的研究論文,涉及黔東神兵、紅二、紅六軍團會師、紅二、紅六軍團長征中的重要戰役、重要會議、重要革命活動等方面。紅二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5期2017-01-28

  • 論“黔西北革命根據地”之說是否成立
    理由如下:第一,紅二、紅六軍團為創建革命根據地而轉戰至黔西北地區,并在黔西北地區進行了創建、保衛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其創建的“黔西北革命根據地”也確實起到了革命根據地的作用。第二,原紅二、紅六軍團廣大指戰員認為他們在黔西北地區創建了革命根據地,且意義重大。作為紅二、紅六軍團在黔西北創建革命根據地的親身參與者,他們認可“黔西北革命根據地”,可以作為有力的佐證。第三,“黔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提法之所以未得到某些研究者的認可,可能是因為“黔西北革命根據地”存在的時間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4期2017-01-27

  • 張家界: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
    的旅游勝地,也是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張家界原名大庸,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湘鄂邊、湘鄂西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賀龍、周逸群、關向應、任弼時、蕭克、王震等領導的湘鄂川黔根據地的中心區域。1933年12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咸豐縣召開大村會議,決定“創造湘鄂川黔新蘇區”。1934年8月,湘鄂西分局決定紅三軍一方面鞏固和發展黔東根據地,一方面東出湘西在湘鄂川邊恢復老根據地,發展新根據地,形成較大的湘鄂川黔根據地。10月, 任弼時、蕭克、王震

    中國老區建設 2017年10期2017-01-26

  • 塔臥寄情
    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二、紅六軍團烈士紀念碑,分布著數處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領導機關及其他單位舊址,有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省委黨校和紅四分校、紅軍醫院、兵工廠等8座院子。塔臥鎮政府的同志先帶我們瞻仰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二、紅六軍團烈士紀念碑。149級石階,像天梯般通向山頂;在青松翠柏之間,紀念碑高聳云霄,巍然屹立。紀念碑建于1981年,碑名由時任紅二、紅六軍團副總指揮蕭克上將題寫。站在紀念碑下,塔臥鎮盡收眼底?!盀橛袪奚鄩阎?,敢教日月換新天。

    湘潮(上半月) 2017年12期2017-01-26

  • 長征中的六次大會師
    師后,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的番號。兩軍團共同行動時,由紅二軍團指揮部統一指揮。此次會師,紅六軍團不僅勝利完成轉移任務,而且為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起到了先遣探路的作用。此時,中央紅軍已突圍長征,紅二、紅六軍團為策應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遂向湘西發動攻勢,并創建湘鄂川黔蘇區。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懋功會師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在連續突破敵四道封鎖線后,紅軍損失嚴重。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舉行會議,接受毛澤東的正確建議,放棄到湘西同紅二、紅六軍

    經濟 2016年30期2016-12-27

  • 回旋烏蒙
    ,僅有1萬多人的紅二、六軍團在10多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下,轉戰千里,幾度陷于絕境。紅二、六軍團指戰員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利用烏蒙山山大林密、地形復雜的特點,避敵鋒芒,靈活用兵,時而穿插于敵陣之間,時而與敵隔山平行前進,時而與敵隔嶺相對而過,并在可能的條件下捕捉戰機,打擊敵人,幾度化險為夷。最終,這支紅軍部隊克服了重重困難,經受住了嚴峻考驗,把大批敵軍遠遠地甩到了后面。

    云南畫報 2016年11期2016-12-24

  • 紅軍長征過云南 紅二、六軍團三進云南
    紅軍長征過云南 紅二、六軍團三進云南文/云南大學 趙 椿長征主力到達陜北后,1935年11月,戰斗在湘鄂川黔的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1.7萬余人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的領導下,從湖南桑植縣出發,向湘黔邊轉移,開始了偉大的長征。紅軍一路上突破敵人的層層封鎖進入貴州,準備創建新的根據地。蔣介石親自到貴陽督戰,企圖將紅二、六軍團消滅在貴州境內。為了擺脫敵人的重兵圍堵,紅二、六軍團西進黔滇交界的烏蒙山區,采取機動靈活的戰術,利用烏蒙大山與敵人周旋,三進

    云南畫報 2016年11期2016-12-24

  •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偉大的長征之十一北上合龍——一九三六年七月·四川甘孜
    去聯系數月之久的紅二、紅六軍團突然接到了來自中革軍委電臺的信號,信號傳來的是一封明碼電報:“弼兄,我們密留老四處。弟豪?!?span class="hl">紅二軍團政委任弼時喜出望外?!昂馈奔础拔楹馈?,就是周恩來。但是,“我們密留老四處”是什么意思呢?周恩來為什么不使用事先約定的密碼,而使用明碼發電報呢?出于警惕,任弼時當日用密碼回發了一封詢問電報。第二天,任弼時收到的回電使用的是事先約定的密碼,落款是“朱張”?!爸臁弊匀皇侵斓驴偹玖?,電文中說中央已經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電報是紅軍總司

    國防 2016年11期2016-12-06

  • 紅軍長征在貴州
    領導的中央紅軍,紅二、紅六軍團在長征途中先后轉戰貴州,在此書寫了彪炳史冊、光耀千秋的偉大篇章。中央紅軍在貴州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紅軍開始長征。蔣介石察覺到紅軍轉移的路線和意圖,調集重兵,在紅軍去湘西的路上設置了一個大“口袋”。在這個危急關頭,毛澤東提出了中央紅軍放棄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計劃,轉移到敵軍力量比較薄弱的貴州開辟新的根據地的建議。1934年12月紅軍攻占貴州黎平,并在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了當時紅軍長征戰略轉折的大政方針。黎平會議后,黨

    當代貴州 2016年39期2016-11-30

  • 長征之最
    斬的。于是,在與紅二、六軍團領導商議后,中央破例同意賀龍帶小捷生一起參加長征。1935年11月1日,在湖南省桑植縣,紅二、六軍團即將開始長征。部隊到達陜北時,賀捷生剛滿1周歲。另一位幸運兒是任弼時的女兒任遠征。1936年7月,紅二方面軍抵達川西北高原的阿壩時,任弼時的妻子陳琮英在一所藏族群眾院落里生下一個女兒。為了紀念這次長途遠征,任弼時就給女兒取名遠征。(摘自《新華日報》)

    黨的生活(黑龍江) 2016年11期2016-11-19

  • 任弼時對長征的貢獻
    央命令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的番號,賀龍為軍團長。同時,中央命令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合成一個戰略單位,組成總指揮部,賀龍為總指揮,任弼時為政治委員。全軍共有7000余人。紅二、六軍團黔東會師后,任弼時認為,如果兩軍單獨行動,則力量薄弱,不僅不能完成策應中央紅軍轉移,還有被敵人各個擊破的危險。于是,他與賀龍決定:兩軍集中行動,發動湘西攻勢。先在敵人力量薄弱的湘西北打開局面,然后再向鄂川黔發展。紅二、六軍團到達湘西北后,于11月初襲占永順縣城。敵陳渠珍立即命令所部兩

    中華魂 2016年10期2016-11-09

  • “盤縣會議”會址九間樓的現狀與保護
    537)摘 要:紅二、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九間樓,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總指揮部駐地。經過對“九間樓”的多次修繕,2006年1月,完成了紅二、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及盤縣革命史的陳列展并正式對外開放。在介紹“九間樓”的基礎上,闡述了“九間樓”的保護現狀,并對“九間樓”木結構的防蟲、防腐問題進行探索,提出了安全有效的預防措施,為使“九間樓”完整長久保留,繼續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做貢獻。關鍵詞:九間樓;盤縣會議;紅二、六軍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6年3期2016-07-12

  • 長征:紅二方面軍在湖南
    出了第一步,也為紅二方面軍的萬里長征當了先鋒。其實,紅二方面軍是由紅二軍團、紅六軍團及紅32軍3支武裝集團組成。同時,這三支武裝集團又分別來自三個不同的戰略區域。紅二軍團是戰斗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有生力量,紅六軍團是來自江西革命根據地,戰斗在黨中央及毛澤東身邊的雄師勁旅,紅32軍是黨中央根據革命之需從紅四方面軍調入,沒有在湖南戰斗過。記述紅二方面軍在湖南的長征,主要是記述紅二、六軍團在湖南的戰斗歷程。紅六軍團的突圍西征,使蔣介石極為震驚,立即調兵遣將進行

    新湘評論·上半月 2016年8期2016-06-12

  • 紅二方面軍:萬里長征鑄輝煌
    長征的光輝史冊,紅二方面軍及其前身紅二、六軍團無疑是一顆熠熠生輝的明星,具有特殊的貢獻。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還其以歷史的本來面目,以史為鑒,鼓勵今人,非常必要。紅六軍團西征,拉開長征序幕1934年7月上旬,國民黨以重兵從6個方向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開始全面進攻。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湘贛蘇區和紅六軍團完成了鉗制與吸引敵人的任務。在這種狀況下,若紅六軍團繼續留在湘贛蘇區,將有被敵人層層封鎖和緊縮包圍之危險。為保全紅軍有生力量和開辟新的蘇區,中央決定

    軍事文摘 2016年6期2016-06-03

  • 長征的基本過程
    局放棄了去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肯定了毛澤東的軍事戰略主張,并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后,中央紅軍在毛澤東等指揮下,四渡赤水,佯攻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跳出了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為了配合中央紅軍作戰,紅四方面軍于1935年3月下旬發起強渡嘉陵江戰役,實際開始了長征(也有認為紅四方面軍長征從5月開始)。5月下旬,中央紅軍向川西北挺進。6月中旬在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16年10期2016-04-14

  • 《三大主力會師》
    軍過后盡開顏?!?span class="hl">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后,張國燾繼續進行分裂活動,受到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等抵制和反對。張國燾在南下失敗、分裂活動遭到中共中央和共產國際的反對、廣大指戰員要求北上的情況下,于1936年6月被迫取消第二“中央”,并于10日復電中共中央,表示同意北上。22日,中共中央指示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甘南,取得三個方面軍的完全會合。紅二、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克服重重困難,通過茫茫數百里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于9月中旬進入甘南。這時,紅一方面軍主力由寧夏的豫

    百年潮 2016年3期2016-03-31

  • 記錄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的《高原會》
    葆1936年夏,紅二、紅四方面軍在青藏高原的甘孜地區會師,人稱高原之會。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曾作七言絕句《高原會》:康藏征途木葉青,忽聞金鼓來郊迎。高原初夏風不暖,一曲高歌步履輕。這首七言絕句,生動地描述了兩軍指戰員在青藏高原相會時熱烈歡欣的情緒和團結友好的氛圍?!翱挡卣魍灸救~青,忽聞金鼓來郊迎?!?月30日,紅六軍團離開稻城北進。6月3日,紅六軍團在理化以南的甲洼,忽然受到遠程前來迎接的紅三十二軍金鼓震天、號角齊鳴的熱烈歡迎。兄弟部隊相逢,情緒十分激動,握

    湘潮 2016年2期2016-03-17

  • 紅二方面軍對長征的歷史貢獻
    趙琳 張海峰論紅二方面軍對長征的歷史貢獻楊慈安 符長元 向鳳毛 趙琳 張海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極端艱險的條件下,“沖破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險阻,經受饑寒傷病的折磨,戰勝黨內分裂的危機,終于勝利完成跨越十幾個省、總行程達數萬里的長征”,“實現紅軍的戰略大轉移”,奏響了“一曲響徹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凱歌”*《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第400頁。。紅

    中共黨史研究 2016年10期2016-02-11

  • 記錄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的《高原會》
    ◎ 李安葆?記錄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的《高原會》◎李安葆1936年夏,紅二、紅四方面軍在青藏高原的甘孜地區會師,人稱高原之會。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曾作七言絕句《高原會》:康藏征途木葉青,忽聞金鼓來郊迎。高原初夏風不暖,一曲高歌步履輕。這首七言絕句,生動地描述了兩軍指戰員在青藏高原相會時熱烈歡欣的情緒和團結友好的氛圍?!翱挡卣魍灸救~青,忽聞金鼓來郊迎?!?月30日,紅六軍團離開稻城北進。6月3日,紅六軍團在理化以南的甲洼,忽然受到遠程前來迎接的紅三十二軍金鼓震

    湘潮(上半月) 2016年2期2016-01-31

  • 長征的呼應
    中央紅軍的同時,紅二、六軍團在內各部分的意義價值及其與整體的普遍聯系同樣值得銘記和禮贊。賈天兵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在貴州工作3年有余,期間著有《貴知行》一書,曾任貴州省銀行業協會第八屆理事會會長,全國青聯委員等。2015年7月,我離開工作三年半的貴州,奉調到遼寧。不久以后,我專程到關向應紀念館祭拜這位先烈。關向應出生在大連金州,是紅二軍團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長期在湘鄂川黔開展活動。多年的艱辛工作致使關向應積勞成疾,1946年7月下旬,關向應在

    當代貴州 2015年46期2015-06-15

  • 盤縣會議與紅二、六軍團北上抗日
    楊興宇盤縣會議與紅二、六軍團北上抗日文丨圖 楊興宇盤縣會議做出的“北上”決策,體現了紅二、六軍團的抗日主張,凝聚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力量,是將抗戰大局與現實狀況充分結合的正確選擇。盤縣會議后,紅二、六軍團決定放棄在盤縣一帶建立根據地的戰略計劃,作出到四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共同北上抗日的重大決策。1984年1月,蕭克將軍重訪麗江,在接受采訪時說:“長征途中我們開過幾次會議,盤縣會議是帶轉折性的一次重要會議?!笔捒怂f的盤縣會議,即1936年3月30日,紅二、六

    當代貴州 2015年35期2015-06-13

  • “長征”一詞何時首次提出?
    的目標是到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提法是“突圍行動”和“長途行軍”;遵義會議后提出“西征”。這張布告首次用了“紅軍萬里長征”一語,“萬里”是從瑞金算起的行程,“長征”則表現了紅軍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變被動為主動后的振奮和自豪?!伴L征”一詞很快就用開了。1935年9月中央政治局《關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首次提出“二萬余里的長征”。到陜北后,毛澤東的講話首次提出了“二萬五千里長征”。endprint

    當代貴州 2014年2期2014-08-18

  • 十大歷史瞬間濃縮長征
    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近1.7萬人從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開始長征。1936年2月下旬,紅二、六軍團向安順地區轉移,因敵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遂改向烏蒙山北麓前進。3月2日至29日,紅二、六軍團在威寧、鎮雄a、昭通、彝良一帶的烏蒙山區進行了千里大迂回,與10倍于己的敵人展開回旋戰,并在以則河、得章壩等戰斗中,給圍追堵截之敵以沉重打擊。之后,紅二、六軍團迅速轉兵云南,于4月下旬順利渡過金沙江北上。

    當代貴州 2014年17期2014-08-06

  • 烏蒙山千里回旋戰
    1936年1月,紅二、紅六軍團重入貴州,占領石阡。2月上旬,根據形勢的變化,轉移到黔西、大定(今大方)、畢節區域創立新的革命根據地,并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1936年2月下旬,國民黨中央軍及地方軍閥部隊圍剿黔西北革命根據地,黔西、大定(今大方)失守,郝夢齡、郭汝棟、樊嵩甫、萬耀煌等4個縱隊分途向畢節合圍而來。在這種情況下,紅二、紅六軍團本著爭取建立新根據地的方針,于2月27日,開始撤離畢節城區,進入烏蒙山區。紅六軍團政治部主任夏曦,到七

    當代貴州 2013年35期2013-08-14

  • 《十送紅軍》送的是哪一支部隊
    35個柱子,寓意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的時間是1935年。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沖破敵軍140個團兵力的圍追堵截,就從這里出發,開始邁出萬里長征第一步?!耙凰图t軍下南山,秋風細雨撲面寒……”當時,鄉親們傾戶而出,含淚10里相送,一同唱起了專為這次紅軍出征編寫的,流傳至今的《十送紅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桑植縣曾經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5年6月,中央紅軍成功北上,在四川西北的懋功與紅四方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09年10期2009-12-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