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甘本

  • 剩余時間、法律潛能與身份使用:阿甘本“彌賽亞”思想的三維探析
    2];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對保羅的解讀則深受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影響。本雅明對彌賽亞的召喚并非是為了建立一種神權政治,而是將其作為建立世俗政治的范式。阿甘本對本雅明的解讀路徑進行了創造和發展,將保羅從傳統基督教語境中剝離出來并放在本雅明所重視的猶太教的彌賽亞傳統中解讀?;浇痰木融H只是在靈魂的領域發生,它可以是個體靈魂與私人世界中的事件,然而猶太教傳統中的救贖則是公共事件,它意味著救贖必須在歷史舞臺上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5期2023-12-29

  • 辯證圖像與動畫藝術的本質
    阿甘本是意大利當代著名的哲學家,他對電影藝術的反思力度并不亞于德勒茲。正如許多西方思想家所看到的那樣,我們所處的現代世界“是一個運動影像的時代”①。在《無目的的手段》一書中,阿甘本認為影像本身也是一種帶有時間性意味的姿態,并且在這類姿態的運動中構成了“辯證圖像”。②阿甘本的電影哲學綜合了生命政治的批判視角以及彌賽亞的救贖意象,因此影像不但是一種純粹的語言,也是一種經驗的集合。在其處理阿比·瓦爾堡的影像實驗時,影像實際就是辯證圖像的姿態,是一種歷史記憶的結晶

    電影評介 2023年8期2023-08-03

  • 后奧斯維辛反思:阿甘本審美政治探微
    激進左翼思想家阿甘本的《例外狀態》(Stateof Exception)、《牲人》(Homo Sacer,一譯《神圣之人》)和《奧斯維辛的剩余》(Remnantsof Auschwitz)分別聚焦于西方的司法—政治結構、“赤裸生命與至高權力”的關系和奧斯維辛的“見證與檔案”問題。相應地,阿甘本的審美政治思想比較集中地體現在作為例外狀態的納粹集中營、作為牲人的“活死人”和奧斯維辛殘余的“見證”三個重要維度,體現出詩學正義的特征和批判美學取向。一、作為例外狀態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4-07

  • 純粹媒介、主體經驗與生命政治 ——21世紀語境中如何理解阿甘本對本雅明姿勢論的發展
    ure)向來在阿甘本理論諸多重要范疇中占據一席之地。在《無目的的手段:政治學筆記》的“前言”,阿甘本將姿勢列為其批判思想中一個極其關鍵的要素;在收錄于《潛能》的《科莫雷爾,或論姿勢》中,阿甘本甚至將姿勢視作對文本、影像和其他形式創作的至高決斷時刻。阿甘本關于姿勢的卓越論述使其一躍成為從古希臘、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直至現代的姿勢母題演變史研究中影響最深遠的學者。他的姿勢論不僅橫跨語言哲學、生命政治學、電影學、文學、美學等多個學科領域,而且首次廓清了困擾學界許久的

    學習與探索 2023年1期2023-03-23

  • 阿甘本:當代藝術危機中的藝術思考
    美學家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在藝術的相關問題上有獨到見解。引發其思考的直接原因是“現成物”(ready-made)與波普藝術(pop art)?!艾F成物”由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提出,指藝術家對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進行挪用和改裝,使其帶上審美特性從而進入藝術場域的藝術形式。波普藝術以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為代表,是借由技術生產手段,以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為主題,通過重復手法進行藝術創造的藝術形式。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12-14

  • 門檻:穿越美學和政治學的解構策略 ——論阿甘本美學與政治學的內在邏輯
    16)喬吉奧·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因在政治哲學領域的理論原創而成為近年來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學術界對喬吉奧·阿甘本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政治哲學、法學理論,而對其美學、詩學思想較為忽視。對提倡跨學科書寫的阿甘本來說,研究視野的跨學科性決定了不同論域之間的轉換必然具有深層的內在邏輯,而發現阿甘本思想的內在邏輯才可能穿透不同論域的表象發現其中深層的本質。對此,學術界顯然沒有給予足夠關注。事實上,無論是早期的美學思想還是中后期的政治哲學,阿甘本迄今

    華中學術 2022年2期2022-11-25

  • 電影的危機與現代人 ——從本雅明到阿甘本
    哲學家吉奧喬·阿甘本基本繼承了本雅明對電影的矛盾態度。對阿甘本來說,電影既是捕捉人類生命并將其轉化為景觀的裝置,也是將生命從生命政治捕捉中救贖出來的解藥。通過撕破景觀,通過對轟隆向前的資本主義火車踩下緊急剎車,電影展現了其微弱的彌賽亞救贖希望。本雅明認為,電影是一種失去光暈的藝術,展示價值遠大于膜拜價值,并由此宣告電影進入政治領域。阿甘本則將電影進入倫理與政治領域歸因為姿勢:“由于電影的要素并非形象而是姿勢,所以它本質上屬于倫理與政治領域(而非簡單地屬于審

    戲劇之家 2022年17期2022-11-12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生命政治學:論辯與重塑
    哲學家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迅速做出理論反應,批評意大利政府的應對措施反映出一種以流行病為借口的生命政治部署。自此,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命政治意味被不斷地發掘和討論,越來越多的學者經由對阿甘本的贊同或批評介入生命政治的理論場域,由此在國內外學界引發了一場仍在不斷延續的關于生命政治的宏大爭論。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提供了一個檢視生命政治理論的歷史之鏡,當前亟須厘清圍繞生命政治之學術論爭的焦點與實質,并在現實的映照下反思生命政治理論的建構路徑,

    湖北社會科學 2022年1期2022-11-08

  • 潛能、反抗與赤裸生命:阿甘本論巴特爾比
    ”的力量?!?span class="hl">阿甘本(Agamben,36)與德國法學家和政治學家卡爾·施米特(Carl Schmitt)一樣,意大利哲學家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也對美國作家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rville)情有獨鐘。不同的是,施米特將梅爾維爾在《白鯨》()和《班尼托·西蘭諾》()中的海洋書寫視為一種特殊的政治和法律寓言,作為其構建大空間(Gro?raum)理論的支撐素材。阿甘本關注的是梅爾維爾的小說《抄寫員巴特爾比》(,:),借由

    文藝理論研究 2022年5期2022-11-05

  • 重返語文學—評阿甘本《書齋紀》
    哲學家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與齊澤克、朗西埃、奈格里等人并稱為歐美左翼理論的當代領軍人物,其著作涉及藝術、哲學、政治、宗教、文學、法律等諸多領域,呈現出百科全書式思想家的廣博與深度。其藝術思考是整體哲學觀念的重要部分,在創作早期,阿甘本便對藝術、詩歌、語言學等相關領域表現出極大關注。1995年可稱為阿甘本“元年”,《Homo Sacer:主權權力與赤裸生命》 系列問世,引發了學術界廣泛的關注。國內對阿甘本著作的譯介與研究已頗具規模

    藝術設計研究 2022年4期2022-09-09

  • 失聲·失憶·失蹤 ——論阿甘本的“聲音倫理”
    100005阿甘本認同哲學發端于人類驚奇的看法,并認為正是由于對語言的驚奇才產生了哲學家。他在《語言與死亡》一書中斷言:“哲學家,就是那一直對語言持有驚奇之感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拋棄他在詞語中的習慣性居留之所,才能回到語言業已向他敞開的領域?!?1)⑦ Giorgio Agamben,Il Linguaggio e la Morte, Piccola Biblioteca Einaudi,2008,pp.174,119.在他看來,“對于語言法則的反思,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06-04

  • 潛能性的“生命”和“生命-形式”
    對后疫情時代對阿甘本政治救贖之窺探,試圖在后疫情時代的視角下,通過回顧阿甘本在疫情期間發表的在眾人看來“不合時宜”的社論,挖掘其政治思想和生命理論中所蘊含的救贖內涵,即潛能性的“生命”和“生命-形式”。這兩個概念是阿甘本扭轉“神圣人”死亡命運的救贖手段,它們使得否定性、悲劇性的生命扭轉至肯定性的生命??v使阿甘本的政治思想帶有著“沉思”“非行動”的局限性,但其理論對后疫情時代下的今天帶來了重要的反思價值,即為我們提供了更好地診斷、反思“生命”與“形式”關系的

    美與時代·下 2022年3期2022-04-27

  • 主權與治理:阿甘本與??隆吧巍钡哪J讲町惻c內在聯結
    大成者吉奧喬·阿甘本。但是他們兩人對生命政治的理解頗為不同,對這兩位最重要的生命政治理論家進行理論比較和探討是生命政治研究的一個熱點??v觀國內外既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這些成果多數致力于闡釋??屡c阿甘本生命政治的差異,并得出阿甘本生命政治理論是對??吕碚摫畴x的觀點。例如凱特·吉拉爾(Katia Genel)指出阿甘本將??履抢餁v史性、積極性的生命政治轉化為結構性、否定性的;[1]托馬斯·萊姆克(Thomas-Lemke)認為阿甘本將??律沃械娜丝?、對

    湖北社會科學 2022年11期2022-02-15

  • 阿甘本“隱私”倫理的“主體表象”視角
    徐艷東阿甘本曾受邀去美國講學,然而由于他堅決抵制指紋采集,便中途主動放棄了這一出國計劃,這與他極其看重個人“穩私”的思想是一致的。當然阿甘本所理解的個體“隱私”并非簡單等同于個人“秘密”,它更多指向生命的自主性與整全性。從亞里士多德那里發展而來的“非潛能”概念始終貫穿于阿甘本的思想體系,使得他一開始便非常重視生命的“晦暗性”,尤其是人作為主體的“幽深性”。透過“潛在性”和“晦暗性”,這位思想家從中明確看到了人的自由與人性尊嚴的全部可能性。大概是受海德格爾區

    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 2022年2期2022-02-13

  • 身體的赤裸、使用與褻瀆:阿甘本生命政治理論中的具身化路徑
    體驗的過程中。阿甘本繼承了??隆吧巍彼枷氲囊吕彶⒊蔀楫斚伦钣杏绊懥Φ睦碚摷抑?。但廣受學界詬病的是,他在其代表作《神圣人:赤裸生命與至高主權》中丟掉了??隆吧巍标P注的微觀權力與身體經驗,轉而討論宏觀的司法體系如何對生命實施抽象化、否定性的綜合。這導致他闡釋的權力關系呈現為一種結構化的先驗秩序、形式主義的決斷論——處于法律之例外狀態的權力永遠是否定性和超越性的,個體臣服在權力面前,其主體化進程全然為預設的權力形式所操控?!?span class="hl">阿甘本方法的一個后果是將

    甘肅理論學刊 2022年4期2022-02-05

  • 論“例外生存” 的治理決斷 ——基于COVID-19 期間“阿甘本命題” 的思考之一
    反應, 哲學家阿甘本出于對形式生命的維護和對“赤裸生命” 的擔憂, 強烈批評政府的所作所為, 呼吁要提防把例外狀態常態化, 這就是“阿甘本命題”。 誠然, 在COVID-19 肆虐下, 全球70 多個國家啟動了緊急(例外) 狀態, 也導致了完全不同于日常狀態下的政府治理措施、 公民生活、 交往和工作方式。 但從各國在COVID-19 疫情期間的緊急應對舉措看, 無不在維護人的 “例外生存”, 而不是刻意制造一種“赤裸生命”。 沒有政府立基于緊急法治之上的緊

    法治社會 2021年2期2021-12-08

  • 阿甘本對資本主義共同體結構的生命政治學批判及其局限
    與新的現代性。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判理論,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對資本主義共同體的邏輯結構展開了一種別開生面的批判,由此展現出為人類共同體未來籌劃的一種生命政治學的努力。一、資本主義共同體結構之“神圣”機制的剖析從直接的語詞意義上看,“共同體”呈現出來的似乎是一種美好的意象。鮑曼在《共同體》的開篇就明確表達出這個意思:“‘共同體’給人的感覺總是不錯的:無論這個詞可能具有什么含義,‘有一個共同體’、‘置身于共同體中’,這總是好事?!盵1](1-2)共同體在語詞概念的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12-05

  • 作為潛能的詩寫
    利] 喬吉奧·阿甘本譯者:王立秋 等譯 沙 明 校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 年12 月“能”(潛能)“或是獲得了些什么,或是褫奪了些什么,〈所以趨于滅亡;〉但‘褫奪’ 可作為獲得了某一個‘闕失’ 解,失去某物等于獲得某物的‘褫奪’;這樣,事物就在兩方均可有所‘能’ 了,包括正面的有〈某物〉 和反面的有,〈即有某物之褫奪〉?!?span class="hl">阿甘本指出,亞里士多德的潛能理論關乎一種主體性的考古學。為何不存在對感官本身的感覺?不難理解,感覺并非某種行為,而是某種潛

    散文詩 2021年18期2021-10-08

  • 作為潛能的詩寫
    物之褫奪〉?!?span class="hl">阿甘本指出,亞里士多德的潛能理論關乎一種主體性的考古學。為何不存在對感官本身的感覺?不難理解,感覺并非某種行為,而是某種潛能;就像它并非某種自燃之物,而是可燃之物。毋寧說,潛能即為蘊含可能性——當某種東西以現實缺席的形式在場時(即,當它處于“非—存在”狀態時),它即可表達為一種潛能。于是,潛能既意味著現實化為“存在”的可能性,也意味著現實化為“非存在”的可能性。無疑,被現實化只是某種形式化;考慮到形式化始終提示著某些未被形式化的東西,此一形式

    散文詩(青年版) 2021年9期2021-09-29

  • 例外狀態中的生命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阿甘本針對意大利政府想象“例外狀態”造成“赤裸生命”的現象展開批判。但是,從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不同人群的生命關系和狀態可以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例外狀態不僅不具備“常態化”的必然性,而且例外狀態中的生命也不必然淪為“赤裸生命”,反而從生命類型、生命關系和生命狀態三個維度中展現出生命的豐富意涵。尤其是例外狀態下的抗疫勇士既不單純展現為生物性生命,也不呈現出單一的政治性生命,而是一種超越了生物性生命與政治性生命的對立框架,升華為一種精神性

    西部學刊 2021年16期2021-09-13

  • 阿甘本論赤裸生命與例外狀態
    律的例外狀態。阿甘本集中將神圣人類比于狼人、獻身者、難民和巨像等形式,并提出我們所有人都是潛在的赤裸生命。另外阿甘本沿襲著漢娜·阿倫特的路徑分析了當代難民作為一種赤裸生命形式,那些“不配活下去的生命”和“人類豚鼠”便是典型的赤裸生命,他們遭受著“被人任意處死”律法失效和宗教驅逐的境況。例外狀態的拓撲性結構便是由“在外卻仍屬之”的悖論構成,并且例外狀態奠定了主權的根基。例外狀態既非外在亦非內在于法秩序,而它的定義問題正關系著一個門檻,或是一個無法區分的地帶,

    美與時代·下 2021年7期2021-09-05

  • 阿甘本“生命—形式”范式的建構邏輯 *
    劉 黎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生命政治理論表達了對世界政治再次遭遇“奧斯維辛”到來的擔憂,他認為要躲過這場世界性的浩劫不是求助于某種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的引領,比如上帝、耶穌、救世主,也不是訴諸某種具有革命潛能的倫理主體或主權邏輯的徹底變更,亦或等待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解體與崩潰。相反,他的救贖計劃既具有濃烈的宗教色彩又具有政治本體論的意蘊,既表達了對彌賽亞事件的期待,又設想了一種“即將來臨的共同體”亦或“即將來臨的政治”。無論是彌賽

    國外社會科學前沿 2021年1期2021-04-15

  • 超越例外狀態:阿甘本論范例邏輯及生命形式
    阿甘本的《神圣人》系列著作為現代西方政治描述了一幅灰暗圖景:主權者通過決斷出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在法律的內部與外部建立起了原初的聯結,繼而將處于政治秩序邊緣的赤裸生命(bare life)重合于例外的決斷空間中。因此,例外狀態建構了主權者懸置法律并且掌控赤裸生命的權力,而當例外成為常規操作時,它就不可挽回地變成了一架不斷制造赤裸生命的機器?!渡袷ト恕废盗凶云涑霭婧缶鸵恢睜幾h不斷,尤其是阿甘本在新冠疫情期間發表了一系列充滿爭議的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2-13

  • 阿甘本生命政治視域下的《悟空傳》
    為研究對象,以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學為視角,結合他的神圣人、至高權力和例外狀態理論,對《悟空傳》中既被排除又被納入的反叛英雄孫悟空和唐僧等人做一個相互闡釋的觀照。旨在對孫悟空等形象進行現代性的思考,解讀《悟空傳》的當代價值,同時確證阿甘本政治學理論的文學價值?!娟P鍵詞】《悟空傳》;阿甘本;生命政治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4-0195-02《悟空傳》是今何在2000年出版的長篇

    戲劇之家 2020年34期2020-11-30

  • 大國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 ——基于阿甘本生命政治理論的思考
    361021阿甘本創立的生命政治理論所要闡釋的核心就是“例外狀態”中對“赤裸生命”的救贖。他在??隆吧鼨嗔Α睂W說的基礎上討論了現代政治中集中營這一極端現象的出現。通過立足至高主權,對最高政治行為進行剖析,從而尋找一條對最低生命的解放道路。阿甘本的理論富有自己的獨特思維,在至高主權視角下剖析問題的同時也立足普通群眾,思索他們如何自決的問題。一、阿甘本生命政治理論的核心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內涵豐富,主要通過“神圣人、赤裸生命、例外狀態”等幾個核心概念闡述其

    法制博覽 2020年16期2020-11-30

  • 大流行與形而上學 ——析論歐陸諸哲的疫情反思
    樂道的應該就是阿甘本在《宣言報》上刊登的那篇社論了。在這篇題為《由無端的緊急情況帶來的例外狀態》的小文里,阿甘本并未將關注點放在病毒、公民安全以及未來的預防措施上,而是以一個激進左派的姿態去抨擊意大利政府所采取的“瘋狂、不合理、毫無依據的緊急措施”②。這就不出意外地引起了自由派乃至左翼內部的聲討。似乎正如齊澤克所說,阿甘本對于例外狀態的理論癡迷其實只是左派普遍立場的極端形式,“只是將病毒傳播引起的恐慌解讀為社會控制權實踐和赤裸裸的種族主義”③。在當下的形勢

    江海學刊 2020年5期2020-09-29

  • 閱讀阿甘本
    利哲學家喬治·阿甘本的人來說,其中包括他在帕索里尼《馬太福音》(1964年)中的客串演出,他目前作為政治思想家的名聲似乎是令人驚訝。阿甘本早期作品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美學問題上,其余的部分則是關于對哲學史上的主要人物進行細致而獨特的解讀。迄今為止,熟悉他的可能會知道,最為盛名的作品為《至高權力和赤裸生命》(2017年),《例外狀態》(2015年)和《奧斯威辛殘余:見證與檔案》(2002年英譯),之后他將目光轉向為對人與動物之間關系的研究,以及對保羅的基督教神

    時代人物 2020年2期2020-06-19

  • 阿甘本,動物與藝術
    了哲學家喬治·阿甘本(Giorgio Agamben)關于人的動物化的理論,以及他在人類和動物之間發現的暫時未形成的和未被定義的區分之檻,他認為這個區分之檻既不是指動物,也不是指人的生命時,它是虛無的,它更接近一種價值觀念。至此,阿甘本所認為的至今仍懸而未決的概念—藝術,其實是代替人類在其形而上學命運中的位置?!啊囆g再次成功地將永遠懸置于新與舊、過去與未來之間的人類處境轉化為一個新的空間,人不僅能在當下從根源上衡量自己的棲居之所,還可以隨時重新發現自身

    上海藝術評論 2020年2期2020-06-08

  • 延異與至高:德里達、阿甘本論《在法的門前》
    議題,德里達和阿甘本曾先后對其進行闡釋。德里達的闡釋可視為一個解構主義的文學批評,他揭示出文學與法的雙重關系:一方面文學是法,另一方面文學受法制約。文學不斷超越舊法,形成新法。阿甘本認為,《在法的門前》體現出主權者的至高禁止的結構,鄉下人通過排除而被納入法律,其最終會淪為神圣人。兩人的闡釋具有共通的結構:德里達對文學超越性的論述與阿甘本對例外狀態的論述具有深層的一致性,兩人對法與人之間關系的界定也相互滲透。但同時,兩人的闡釋又存在著立場和方法論的根本分歧,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04-18

  • Stasis、例外狀態與新帝國的誕生
    時代的崛起。從阿甘本對stasis的政治范式的分析出發,將內戰作為政治的基本格局,可以發現,政治哲學中的契約和立法僅僅是內戰格局的結果,內戰不僅奠定了梭倫改革的雅典政制的基礎,也奠定了現代民主政體的基礎,即內戰確立了斗爭派別之間的均勢平衡,迫使諸派別相互妥協而簽訂契約。這樣,自威斯特伐利亞公約以來的國際政治格局就是一種stasis的均勢結構,但各方力量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形成例外狀態,就必然導致從民主共和體制向帝國體制的過渡。今天全球化的衰落正是stasis

    社會科學 2020年3期2020-03-20

  • 本體論的例外:論阿甘本的“例外狀態”
    的激進哲學家,阿甘本對文學理論、歐陸哲學、政治思想、宗教研究的獨特研究以及對文學和藝術的融會貫通,使他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挑戰性的思想家之一,其政治思想最初建立在對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尼各馬可倫理學》《論靈魂》的解讀之上,同時他也關注了古代晚期和中世紀的解經傳統。1966年,阿甘本編輯過本雅明的意大利文版的選集,他認為,本雅明的思想是“讓其從海德格爾思想中存活下來的解毒劑”。在其非常重要的論文集《潛能》中,有三篇文章便是對本雅明的專題研究。1981年,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1期2020-02-24

  • 結構性溢出:論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溢出論”
    要】從馬克思到阿甘本,其理論存在一條馬克思主義“溢出論”的發展線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診斷出商品的“怪異結構”,當代的阿甘本進一步提出該“怪異結構”實則是從古至今貫穿于人類社會的一個根本性狀況,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秩序下已被一般化到所有領域之中,抵達了該結構的“純粹形式”。依循馬克思主義“溢出論”所提供的思想視角,進一步深入考察儒教社會的超穩定性之謎與共享經濟的革命性潛能可以發現,前者構成一個政治神學-政治哲學的考察,而后者則發展出一個政治經濟學-政治人類學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0年21期2020-01-19

  • 證據·“法×之力”·經文 ——阿甘本論卡夫卡
    思想家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對卡夫卡多有研究和論述,他在各類著述中常常論及卡夫卡,有關卡夫卡的例證更是可以信手拈來,不露痕跡,并且他還撰寫了專門論述卡夫卡的長文《K》。通過阿甘本來閱讀卡夫卡,或者通過卡夫卡來理解阿甘本,應該是有意義和有意思的事,其收獲恐怕也不僅僅限于拓展和深化對阿甘本或者卡夫卡的思考和探討。在阿甘本那里,語言、法律與宗教問題常常是糾纏在一起的,語言呈現法律和宗教問題,法律和宗教問題必須追根溯源到語言發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01-11

  • 生命政治學與“生命的異化”
    究的重要范式,阿甘本的“政治觀”在其理論內核中展現出了“異化政治觀”的特質,他對現代政治的反思抓住了現代性的根本問題,但同時也具有片面性、主觀性、無根性等缺陷。阿甘本的“異化政治觀”在本質上是一種后現代思維對經典現代性的單向度批判?!爸袊卢F代性觀”既堅守現代性,也主張立足社會現實對現代性做出重新思考和選擇,是現代性研究也是生命政治問題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生命政治是現代性的產物,本質上是人與社會、政治關系的斷裂。秉持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方法論指導,深刻把握新

    江漢論壇 2019年7期2019-08-27

  • 作為方法的比較文學及其可能 ——以阿甘本的解經為例
    沿著這一線索,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剩余的時間》或可成為一個典型的例子。這本書的副標題是“《羅馬書》釋義”⑨,很容易讓人聯想卡爾·巴特(Karl Barth)的那部名著⑩。當然,為《羅馬書》作注的神學家遠不止巴特,正如有識者所言:“檢視歷代對《羅馬書》的闡釋,幾乎可以寫出(完整的)基督教神學史”;其中最有趣的原因,則可能在于“此書是一部每個人可以從中自覓教義、并且同樣能夠找到自己教義的著作”。?阿甘本對《圣經》文本的解讀以及如何解讀他的

    浙江社會科學 2019年1期2019-01-24

  • 主權的拓撲學,或類比的政治* ——關于阿甘本《牲人》的一則筆記
    思想家吉奧吉·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在其著名的《牲人》(Homo Sacer,1995)一書中,以??拢∕ichel Foucault)后期提出的“生命政治”概念為線索,結合對于施米特(Carl Schmitt)的主權論述的獨特闡釋,做出了對于西方哲學傳統中政治、法律與生命之關系的本體論意義上的診斷。本文嘗試探討阿甘本如何改寫施米特有關主權和例外狀態的論述,并進而嘗試探討這種改寫帶來了何種困境。只有通過比較兩者論述的差異及其背后的思想史意

    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 2018年2期2018-11-12

  • 姿態的詩學: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評
    》的“前言”,阿甘本列出了他所關注的一些重要主題“姿態”(Gesture,或譯為姿勢,在遵從引文出處的譯法外,本文均譯為姿態)赫然在列;在收入《潛能》的《科莫雷爾,或論姿勢》一文中,阿甘本甚至把姿態作為衡量杰出藝術與偉大作家與否的唯一標尺。毫無疑問,在從亞里士多德到尼采,從海德格爾途經本雅明、???、德勒茲,一直到南希的西方著名姿態論者中,沒有哪一位理論家能像阿甘本那樣,將姿態作為其批評思想中的一個極其關鍵的要素與核心內容(Colilli 165),更沒有哪

    文藝理論研究 2018年2期2018-11-12

  • 阿甘本的藝術理念:創制、傳遞性與純粹潛能的開啟
    el 11)。阿甘本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歷史時刻的轉折點,他認為黑格爾的觀點并非如同很多人所想的那樣意味著藝術的死亡;相反黑格爾既沒有否定藝術的發展,也沒有為藝術在唱挽歌,藝術只是變成了一種自我消除的無(self-annihilating nothing)而得以延續。阿甘本認為造成藝術這一命運的原因在于現代美學的誕生是基于藝術家與觀看者、天才和品味、形式和內容等一系列事物分裂的結果,這使得藝術家變成了沒有內容的人,而藝術作品成為了觀看者實踐其審美判斷和批評的

    文藝理論研究 2018年2期2018-06-17

  • 作為話語構形方式的范式和生命政治策略的部署*——阿甘本的哲學隱性話語思考之二
    范式和部署是阿甘本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構件。阿甘本的范式緣起庫恩的科學結構,但更接近??碌闹R型,這是他用以在考古學的視域中深究社會主體角色和功用的裝置,以構成某種更加廣闊的歷史-問題式語境。如果說,范式是制約著主觀學術思想構型中看不見的構架,那么部署則是阿甘本在面對社會存在現實中所著力捕捉的某種決定性的隱性權力構型機制。阿甘本①是1968年左派學生運動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意大利后馬克思思潮中的激進哲學家。阿甘本的哲學之思,并沒有依從黑格爾-馬克思-列寧的思想傳

    學海 2018年4期2018-02-20

  • 法律與政治的對話:論阿甘本例外狀態思想
    政治的對話:論阿甘本例外狀態思想董靜姝(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北京,102249)阿甘本的例外狀態思想不僅推動法學思考自身學科的根本問題,也直面人類行動領域中法律與政治、規范與失范之間的對話,并對主權概念作出了更加有力的反思。此外,就實踐而言,當代世界是一個法治與法外治理同時極大化的張力場域,一方面,在“規范性框架中運行”是權力的標準說辭;另一方面,權力的實際運行總是越過規范性邊界。對此,只有超越實在法視野,對例外狀態進行嚴肅思考,才能探索構成人類共同生活秩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02-05

  • 阿甘本生命政治學的基本問題
    510320)阿甘本是當代西方極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他經由海德格爾的哲學研討班*阿甘本早年受學于海德格爾,曾經參加過海德格爾在法國圖爾(Le Thor,1966/1968)關于黑格爾和赫拉克利特的哲學討論班,受海德格爾熏染比較深。進入哲學,并在思想上與本雅明和??孪嚓P聯。同時,在深刻洞察西方主流的政治哲學和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吸收西方傳統諸如亞里士多德的思想養料,形成了能真正切入當代重大政治事件(如納粹問題)的左翼思潮。隨著他的哲學不斷被漢語學界引入和消化,阿

    山東社會科學 2018年4期2018-01-29

  • 遭遇阿甘本
    〔摘要〕阿甘本依從海德格爾的存在論和??碌目脊艑W方法,探尋了不可能在場的在場性,在??聞摻ㄓ谏蟼€世紀70年代的資產階級生命政治批判基礎之上,生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赤裸生命、神圣人、懸法例外狀態等一系列重要的當代資本主義政治統治新形式的深入思考之境,并對德波指認的資本主義景觀社會、奧斯維辛集中營和現代收容所等重要歷史事件作出了極為精彩的本質批判和內里透視,直接引領了當代激進批判話語的重要現實轉向?!碴P鍵詞〕阿甘本;潛能;考古學;生命政治;赤裸生命;安濟〔中圖分類

    社會科學研究 2017年4期2017-08-03

  • 作為一種“后理論”范式的姿態批評
    小理論”階段。阿甘本的姿態批評就是一種典型的“后理論”范式,它對于勘定與協商文學諸要素之間的交叉與臨界地帶具有特別的闡釋效力。而姿態批評作為一種新的批評范式也對中國文論建構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鑒與反思的東西。關鍵詞:后理論;阿甘本;姿態批評;中國文論從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古羅馬作家瓦羅,中經尼采,一直到現代眾多著名思想家,諸如海德格爾、本雅明、???、德勒茲,南希與阿甘本等都曾不約而同地討論過姿態(Gesture)。此外,我們還發現姿態在西方文學以及文學批評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17年1期2017-07-13

  • 全民閱讀
    政治成為可能。阿甘本哲學經典(意)吉奧喬·阿甘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02/119.00《瀆神》、《論友愛》、《裸體》為阿甘本90年代以后學術旨趣轉向后的代表作品,這個階段他的研究雖然相對集中在政治哲學上,但他為了論證自己的政治思想,常常拈來文學、藝術作為論據,如對卡夫卡小說的研究,對德波電影的思考等。這幾部作品也同時展現了宗教、文學、藝術、主體、權力等這些主題,充分體現了阿甘本的哲學思想。阿甘本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挑動性、最能刺激人思考的作家之一。他

    全國新書目 2017年3期2017-04-17

  • 形而上學的否定性和存在與語言之間的斷裂 ——阿甘本論語音
    可以說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是最后一位杰出的代表。甚至在阿甘本那里,西方形而上學即是對語言的體驗,形而上學和語言學結構類似,命運也息息相關。由此,如果要超越形而上學,我們必須對自己的“語言體驗”做出反思。本文即嘗試探討阿甘本建立在語言體驗之上的否定性形而上學,并揭示阿甘本那里存在與言說的斷裂,我們會看到,這里的否定性和斷裂正是來自于語音(voce,voice)。一、與德里達“語音中心主義”批判的論爭不可避免,任何對語音的思考都繞不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6期2017-04-13

  •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及其與??滤枷氲钠绠?/a>
    )西方哲學研究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及其與??滤枷氲钠绠惸獋ッ?復旦大學 哲學學院,上海 200433)自然生命一旦政治化,政治就成為生命政治。阿甘本和??赂髯詮牟煌囊暯翘接懥松鼨嗔εc生命體之間的復雜關系問題。阿甘本把自然生命—政治生命、赤裸生命—政治生存這樣的二元對立視為整個西方政治基礎的原初結構,強調現代政治的關鍵并非如??滤f的僅僅是在常態下生命權力對生命體進行算計,而是伴隨普遍的例外狀態變成常態的進程,原先處于邊緣地位的赤裸生命逐漸占據政治領域的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04-04

  • 邁向生命政治與生命詩學:阿甘本的姿態論及其轉向
    治與生命詩學:阿甘本的姿態論及其轉向支運波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家、美學家阿甘本提出并系統論述了文學批評概念——姿態。阿甘本的姿態論思想存在著由美學向生命政治以及生命詩學轉變的潛在線索。在美學領域,阿甘本把姿態置于語言范疇,認為姿態是一種始源性的語言與交流方式;過渡到生命政治領域,他則從近代資產階級“喪失姿態”并“不斷淪為姿態的命運”的意義上,認為這引發了一種人類的景觀化過程。最終,阿甘本倡導以生命詩學拯救姿態丟失后所造成的去主體化命運,從而“復魅”經驗世界,實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3期2017-04-03

  • 從藝術空無到影像倫理:阿甘本的姿勢論轉向
    無到影像倫理:阿甘本的姿勢論轉向張揚(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無錫214122)隨著藝術虛無時代的到來,現代人逐漸喪失了自身的姿勢。這種喪失既是人類自然身體姿勢的衰亡,更是歷史積淀的語言文化姿勢的衰微。在不可見的權力運作下,姿勢喪失自然性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生命也變得模糊不清。人類企圖在電影中通過影像來捕捉喪失的姿勢,找尋姿勢的復歸。阿甘本正是在對現代藝術危機,到對藝術表現中影像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形成“姿勢論”的批判。由此,阿氏展現了純粹姿勢憑借自身的力量呈現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3期2017-02-23

  • 極簡神學與零度書寫 ——阿甘本《剩余的時間》的一種另類解讀
    零度書寫 ——阿甘本《剩余的時間》的一種另類解讀姜 宇 輝(華東師范大學 哲學系,上海 200062)對阿甘本《剩余的時間》的解讀,一般都圍繞彌賽亞時間這個主題展開。但實際上,貫穿整個文本,語言是另一條潛在的、但卻不可被忽視的線索。唯有基于語言與時間相互關聯的角度,才能充分揭示阿甘本對《羅馬書》進行重釋的內在動機??此?span class="hl">阿甘本仍然沿襲德里達式的否定神學的思路,但紀堯姆的運作時間概念的引入不僅揭示了語言內部創生的運動,更是敞開了另一條截然不同于德里達的思索途徑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1期2017-02-07

  • 作為癥候的門檻
    藍江今天,阿甘本是繼海德格爾和??轮笞钪档瞄喿x的思想家之一,有趣的是,阿甘本與兩位大哲都有師承關系,阿甘本最早的研究就是關于海德格爾的語言轉向,尤其是他早年的《語言與死亡》一書,就是向晚期海德格爾致敬的著作。我們可以看到,語言問題一直是阿甘本哲學中思考的核心問題,阿甘本也站在海德格爾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形成了他獨特的語言觀。而??率?span class="hl">阿甘本思想的另一個路向,盡管阿甘本對??轮奈淖植欢?,但是阿甘本最重要的著作“神圣人”系列,與??碌乃枷氡3至艘环N明顯的衣缽

    中國圖書評論 2016年10期2016-10-19

  • 作為事件的誓言
    本雅明的影響,阿甘本的語言觀從來就不是屬于語義學和語用學的范圍。在《物自體》中,阿甘本對柏拉圖的《第七封信》進行了分析,認為物自體就是語言的可說性本身。在《幼年與歷史》中,阿甘本繼續追溯到不可言說的“幼年狀態”,要回到語言的未分化狀態,進行語言實驗。在《語言的圣禮:誓言考古學》中,誓言就是一個懸而未分的門檻,誓言就是事件。誓言是區分了最初的宗教與法律。作為阿甘本的語言哲學,誓言開啟了一種新的維度,走向了一種生命形式。一、考古學:回到語言實驗在《語言的圣禮:

    中國圖書評論 2016年10期2016-10-19

  • 寧芙:重寫圖譜
    光吉在吉奧喬·阿甘本的全部作品(operaomnia)中,《寧芙》(Ninfe)[1]將占據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在這樣一座似乎是由“神圣人”(homosacer)、“潛能”(potenza)等思想概念之名聲搭建的哲學劇場(theatrumphilosophicum)里,一本遠離生命政治之耀眼布景并脫去神學考古之沉重戲服的小書,將于何處找到它的立足之地?沿著一道業已成形的強大的透視目光望去,它會出現于舞臺的何方?或許成不了一個主角或核心,它會靜靜地在前景守候,

    中國圖書評論 2016年10期2016-10-19

  • 答讀者問
    哲學家吉奧喬·阿甘本對當代哲學有何影響?并推薦他的幾部作品。謝謝。阿甘本的思想前輩,主要是海德格爾、本雅明、阿倫特以及???。也就是說,阿甘本自身的哲學體系,深受這幾位的影響。阿甘本的《牲人》(Homo Sacer)系列,就是對阿倫特的極權主義與??峦砥诘纳螌W的積極回應。阿甘本的“牲人”概念,在西方哲學界傳播廣泛。但在我個人看來,阿甘本最為優秀的地方,不是他的“牲人”理論,而是他對本雅明、卡夫卡等猶太藝術家別具一格的解讀。阿甘本從猶太教義以及猶太神話傳

    延河 2016年5期2016-08-04

  • 作為愛智慧的趣味
    者魅惑的光芒。阿甘本正是在這種幽暗而陰郁的背景下寫作的。對于阿甘本來說,這個被神切開的創傷也是他最深刻的源泉。阿甘本的研究者威廉·沃特金(William Watkin)談道:“阿甘本最偉大實驗的龐大文獻中,最早的研究關系到他所謂的人類的語言幼年期,以及人類怎樣從本然語言中被驅逐出來,并在語言和形而上學上造成二分(scission)的?!盵8]阿甘本所用的詞scission,正好是《會飲》中阿里斯托芬用來形容諸神將人切為兩半的詞語。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阿甘本

    中國圖書評論 2016年7期2016-08-04

  • 《語言的圣禮:誓言考古學》
    [意]吉奧喬·阿甘本重慶大學出版社 定價:35.00元【導讀】在本書中,阿甘本從意大利學者保羅·普羅迪的《權力的圣禮》引入,探討了作為西方政治的基礎的誓言現象的根源,并進一步探索了語言對我們生命形式以及生活意義的構建問題。阿甘本認為,對語言的研究,需要一種考古學的努力,即我們需要發掘出語言誕生的最原初的事件。而在阿甘本看來,這個最原初的語言事件,就是誓言。由于我們的一切語言關系,都是在誓言所構建的詞與物的關系中塑造出來的,于是誓言便成為了突破維特根斯坦的語

    青春 2016年9期2016-05-14

  • “我們所擁有的唯一時間” ——透析阿甘本的彌賽亞主義
    間” ——透析阿甘本的彌賽亞主義吳冠軍(華東師范大學 政治學系,上海200241)彌賽亞主義是西方猶太-基督教神學傳統中的一個重要面向,它同時構成了當代政治哲學家阿甘本思想中的一個核心內容。但問題就在于:作為無神論思想家的阿甘本是在何種意義上正當地談論彌賽亞主義?“阿甘本式”的彌賽亞主義,建立在阿氏對圣保羅、諾斯替主義、斯多葛主義以及二十世紀思想家本雅明的獨特闡釋之上,在該闡釋視角下,彌賽亞向度被定位為一個既超越又內在的向度。而該向度之重要性,就在于它刺破

    山東社會科學 2016年9期2016-04-04

  • 記憶與影像 ——從古希臘到阿甘本的生命-影像哲學
    ——從古希臘到阿甘本的生命-影像哲學藍江 (南京大學哲學系,南京210046)摘要:什么是記憶?我們怎么才能獲得記憶?這是困擾哲學史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在古希臘,人類感到用自己蒼白的有限性無法觸碰到業已消失的過去,他們只能依附于神秘性儀式的力量,借助被召喚的神祗。此外,對于現代思想家來說,他們相信客觀化和高度技術化的影像足以驅逐不可能的內在性力量,以純粹影像技術的方式來幫我們復活一個過去。阿甘本選擇了一種寧芙化的記憶技術,即我們面對影像,需要投入我們的想象,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 2016年1期2016-01-24

  • 美妙的誤讀
    _張文質喬治·阿甘本,代表作有《潛能》《剩余的時間》《幼年與歷史》等。1、閱讀喬治·阿甘本一無所獲,我先寫下這樣一句武斷的話。閱讀喬治·阿甘本是一種可怕的歷險,書尚未合上之時,我的情緒已經是一種失敗者的情緒。我閱讀到哪里,我就從哪里退出,是為了遺忘,是體驗不知所云,凌亂一片,然后才值得我思忖到底讀到哪里了——每次合上書本時,我也不做上特別的記號,我就從我以為結束的地方再一次開始,結果我的閱讀就變成了無數的重讀,所謂的經典大概便是如此“無論從哪里打開,你都如

    時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4年2期2014-04-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