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和

  • 中非瓷器情緣:《蜻蜓?!?/a>
    以“一帶一路”及鄭和下西洋為背景的厚重之作。小說以多線條錯綜交織的敘事方式,講述肯尼亞帕泰島女孩艾雅娜和中國的不解之緣,表現當代中非交流的“回歸”主題。小說中,瓷器是連接中非六百多年交流的重要物證,也是男主角賴金表達愛情的信物,艾雅娜和賴金的戀愛和婚姻象征著當代中非合作的美好前景。關鍵詞:非洲文學 伊馮·阿蒂安波·歐沃爾 《蜻蜓?!?鄭和 一帶一路肯尼亞女作家伊馮·阿蒂安波·歐沃爾(Yvonne Adhiambo Owuor,1968— )是當代國際知名度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2期2022-02-28

  • 跨越時空的對話
    在海面上相遇了。鄭和昂首挺胸地站在巨船的船頭,站在他身旁的翻譯示意哥倫布上船。哥倫布登上了巨船。鄭和很友好地問道:“敢問你是……”“哥倫布,我們是一支渴望發現新大陸的隊伍?!?span class="hl">鄭和點了點頭,說:“我們來自遙遠的東方,想讓更多的國家至明朝朝貢?!备鐐惒既原h顧四周,不禁稱贊道:“不愧是中國的船??!光是桅桿就與我們的船一樣高了?!?span class="hl">鄭和微微笑了,很大方地邀請哥倫布進船艙參觀。在布置精美的船艙里,哥倫布喝著中國的茶,告訴了鄭和自己的理想?!澳銈兊睦硐牒軅ゴ笱?!”鄭和

    莫愁·小作家 2022年1期2022-02-02

  • 從地緣政治看大航海時代中西方文明的發展與啟示
    5、16世紀,以鄭和七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為代表事件的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一卷,但中西方的航海擁有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背景,兩者之間在多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從地緣政治的視角,以大航海時代為背景,挖掘中西方文明在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特點與文化歸因,探討當下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啟示。關鍵詞:新航路;鄭和;哥倫布;人類命運共同體一、緒論15、16世紀人類進入了大航海時代,人們通過遠洋航行探索世界,在這過程中美洲大陸被發現,開啟了新的時代。1405

    文學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鄭和在南洋成了神
    蘭丹鳳中國鄭和『跑』去南洋當神?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轉變?說起鄭和這個名字,只要是學過中國歷史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鄭和,這位留名青史的明代宦官和航海家,曾帶領船隊七下西洋。他多次穿越西太平洋、橫跨印度洋,最遠曾航行至中非地區。鄭和的航海事跡對中國、亞洲乃至整個世界均產生了重要影響??偠灾?,在中國人的印象里,無論是宦官鄭和,還是航海家鄭和,他的名字總歸還是處在歷史人物的范疇里,但在東南亞,鄭和卻脫離了這個范疇而變成了神。遍布南洋的鄭和廟宇位于印度尼西亞爪

    中華瑰寶 2021年7期2021-08-03

  • 鄭和與三不老胡同
    次下西洋的航海家鄭和。鄭和的小名叫三保,民間尊稱他為“三保老爹”,所以胡同就叫了“三保老爹胡同”。后來,大家叫著叫著,“三保老爹”變成了“三不老”,胡同名字也就變了樣。鄭和是云南人,10歲時成為太監,后來服侍燕王朱棣,陪伴他登 上 皇位。1405年,鄭和作為“欽差總兵太監”,率 船隊首次下西洋。他率領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二百多艘船 上隨行的人員 超 過兩 萬 名。此后的二十多年,鄭和七次出使,走遍了亞洲和非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開辟了航路,還促進

    東方少年·布老虎畫刊 2021年3期2021-06-22

  • 中國古代冒險家之鄭和
    布克布克鄭和是誰鄭和(1371—1433),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立了功,明成祖朱棣就賜他鄭姓,人們稱他為“三保太監”。鄭和有智謀、具備軍事才能,朱棣很信任他,還選他為下西洋的正使。鄭和曾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拜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時間最久的一系列海上探險。據說鄭和是云南昆陽州(今昆明市)人,他在年輕時就跟隨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后來一步步高升,統領了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木船艦隊,代表明朝去進行政

    奇妙博物館 2021年4期2021-05-04

  • 傳奇鄭和碑見證“下西洋”真實意圖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眾人皆知并報以敬仰,但鄭和碑卻鮮為人知。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斯里蘭卡(古稱錫蘭),斯國總統拉賈帕克薩向習主席贈送了一份珍貴禮物——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拓片,這塊碑就是人們俗稱的“鄭和碑”。鄭和碑是何時建立的?碑文內容是什么?是何時被發現的?斯里蘭卡南方博物館的鄭和塑像鄭和于1405年至1433年,受明成祖朱棣的派遣,先后7次率領龐大的船隊進行遠航,遍訪東南亞、南亞、東北非洲的30多個國家,航行10萬多里,為開辟海上絲綢之路,

    文史博覽 2020年9期2020-11-14

  • 傳奇鄭和碑見證“下西洋”真實意圖
    劉目卿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眾人皆知并報以敬仰,但鄭和碑卻鮮為人知。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斯里蘭卡(古稱錫蘭),斯國總統拉賈帕克薩向習主席贈送了一份珍貴禮物——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拓片,這塊碑就是人們俗稱的“鄭和碑”。鄭和碑是何時建立的?碑文內容是什么?是何時被發現的?鄭和于1405年至1433年,受明成祖朱棣的派遣,先后7次率領龐大的船隊進行遠航,遍訪東南亞、南亞、東北非洲的30多個國家,航行10萬多里,為開辟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中國與沿途國家的經

    文史博覽·文史 2020年9期2020-10-29

  • 云南鄭和研究概述
    對于鄭和的研究,如果從1904年梁啟超發表《祖國偉大航海家鄭和傳》開始,已逾百年。在鄭和的故鄉,鄭和研究起步也比較早,幾乎與全國同步。1894年,晚清狀元、云南石屏人袁嘉谷得悉昆明昆陽馬哈只碑,并于1913年撰寫《昆陽馬哈只碑陵》一文,揭開了云南鄭和研究的序幕。1936年,《鄭和家譜》發現,云南大學教授、云南昭通人李士厚撰寫《鄭和家譜考釋》一文。1983年李士厚又根據新發現的鄭和家譜,撰寫《從新發現的鄭和家譜中進一步探討鄭和的家世源流》等文章,至此,鄭和

    經濟 2020年3期2020-03-20

  • 鄭和下西洋
    醫生。他們將跟隨鄭和去西洋。鄭和原來的名字叫馬三保,他是明成祖時的一個宦官,“鄭和”是皇帝給他取的名字。這次,他受明成祖的派遣,率船隊到西洋各國尋求合作并與他們建立友好關系。鄭和率領船隊向西洋進發,沿途到訪了很多國家,有占城(越南)、爪哇、錫蘭國等。船隊得到了各國國王的友好接待,并承諾與明朝建立友好的關系,還贈送了很多貴重的禮物。三年后,鄭和決定返航了,但在返航的途中,鄭和的船隊被海盜盯上了。海盜的頭目叫陳祖義,非常狡猾,他看到鄭和率領的船隊人多就派人假裝

    小讀者之友 2019年2期2019-09-10

  • 探訪馬六甲 品析馬來華人文化
    王朝的核心,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多次以馬六甲作為船隊的落足點和中轉站,因此該地成為華人聚集之地。作者因文化交流探訪馬六甲,有幸參觀該地鄭和文化館、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及相關華人會館等地,得以領略撒落在此的華人文化瑰寶。關鍵詞:馬六甲;鄭和;峇峇娘惹;華人民俗2018年9月下旬,筆者有幸參加海南省博物館組織的赴泰國、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團前往東南亞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此行收獲頗豐。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探訪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市,在該地,筆者一行不但探訪了鄭和文化館、峇峇娘惹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0期2019-07-29

  • 鄭和下西洋與明中期倭患再認識
    關鍵詞:鄭和,下西洋,倭患,全球貿易,海禁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57-6241(2019)05-0024-08初中教材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包括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兩件事。敘述鄭和下西洋出現了“示中國富強”“展現大國風度”等耐人尋味的文字;刪去了多年不變的一句:“比歐洲航海家遠航早半個多世紀”。1405~1433年,鄭和7次下西洋,1487年迪亞哥遠航到達非洲南端,早半個多世紀是這樣算出來的。實際上,葡萄牙人探航西非海岸的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9年3期2019-04-16

  • MINGMATTERS
    eng He (鄭和) voyages. Zheng He has taken on new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in ligh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ese leaders cite Admiral Zheng as evidence that Chinese expansionism should not be seen as threatening. If t

    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8年4期2018-10-20

  • 佛教抑或伊斯蘭教?
    家、外交家、宦官鄭和的宗教信仰眾說紛紜,觀點甚至互相對立。通過系統梳理和解讀有關史料,輔以近年發現的一些新史料,尤其是通過對前人很少關注的鄭和思想、日常生活狀態、臨終及喪葬處理方式等的考察,本文認為,鄭和主要崇奉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其次是道教,主要是天妃信仰;再次是伊斯蘭教。鄭和的宗教信仰以佛教為根本,并不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關鍵詞:鄭和;宗教信仰;佛教;天妃;伊斯蘭教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18.03.010鄭

    古代文明 2018年3期2018-10-10

  • 流金溢彩 相映成趣
    首飾;彩色寶石;鄭和中圖分類號:J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081-02明代建立之后,朱元璋實行分封制,在江西有三藩:寧藩王系、淮藩王系、益藩王系。子孫繁衍,宗支蔓延,發展為異常龐大的藩王世家。自上世紀50年代歷來,在江西省境內共發現了近50座明代墓葬①。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金銀器占了很大一部分,這里面最精美絕倫的要數明代的鑲嵌首飾。在明代首飾作為一種地位與身份的象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皇室專用,因此往往在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2018-01-20

  • 鄭和下西洋在中非國際交往中的作用及歷史意義
    待到成祖之時,以鄭和下西洋廣結異域。本文通過對鄭和下西洋進行探究,了解其下西洋的背景及行進過程,進而探究了明朝強大國力支撐下的多次亞非遠航在中非國際關系中的作用。關鍵詞:鄭和;中非;國際交往一、鄭和下西洋概述(一)背景。明朝初年將蒙古逐出長城以北,社會經濟恢復迅速,封建統治進一步穩固,航海業、羅盤制造業繁榮發展。為宣揚明朝國威,發展海上貿易,擴大其在海外的影響力,促使明朝開展海外航行活動。(二)航行歷程。從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時間里,鄭和七次率領船隊

    青年時代 2017年33期2018-01-09

  • 鄭和的環球足跡
    我們今天的主角—鄭和。航海之旅將鄭和的名字永遠載入史冊,而這些壯舉不僅成就了他自己,也對當時的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知識小補丁鄭和的“名片”鄭和,原名馬和,云南昆陽人,出生于洪武四年。鄭和的父親和祖父都富有冒險精神,受他們的影響,鄭和在很小的時候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印度西海岸的中國印記古里的石碑古里很早就和明王朝建立了聯系,早在1403年,朱棣就派尹慶出使古里。四年后,鄭和再次來到了這里,他在封賞完古里之后,還專門立下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寫著:“其國去

    動漫星空(興趣百科) 2017年12期2017-10-30

  • 鄭和七下西洋
    能出眾的三保太監鄭和。鄭和,原本姓馬名和,小名三保。他聰明好學,又懂兵法,在“靖難之役”中立了不少戰功,被晉升為內官監太監。接受了明成祖的特別使命,鄭和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各方面都就緒之后,啟程遠航。公元1405年7月11日,蘇州府劉家港人山人海,鄭和告別歡送的官員和百姓,登上船隊中最大的一艘寶船,指揮著一眼望不到頭的船隊緩緩向東駛去。船隊共有208艘船,長44丈、寬18丈的寶船就有62艘。船上有將士2.78萬人,其中有航海技術人員、管理事務的人員和翻譯、醫

    小學閱讀指南·高年級版 2017年7期2017-08-09

  • 鄭和下西洋與明成祖的威懾外交戰略
    發生在六百年前的鄭和下西洋體現了明成祖的雄才大略,是當時最偉大的一次海上遠征。立足于一位歷史學家的角度,鄭和下西洋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激起了后人的世代思考與探索。本文將此歷史事件結合明成祖朱棣的威懾外交,將鄭和下西洋置于廣博的歷史環境當中考察并探究其動因,并充分結合明成祖的雄才大略全盤揭示了在他個人理想中的天下格局中鄭和創舉的偉大意義。關鍵詞:鄭和;下西洋;明成祖;外交戰略在朝貢貿易體系中,為紀念中國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與那次宏偉的航海遠征的熱潮正在進行中

    速讀·下旬 2017年5期2017-07-14

  • “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系列之六
    陳良+王寧鄭和(1371-1433),原姓馬,名和,云南昆陽(今云南昆明晉寧縣境內)人,因“靖難之役”立下戰功,被明成祖賜予“鄭”姓,史稱“鄭和”,其主要事跡主要記載在《明史·鄭和傳》中。永樂三年(1405)、六年(1408)、十年(1412)、十四年(1416)、十九年(1421)、二十二年(1424)和宣德五年(1430),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宣揚了國威,發展了海外貿易,傳播了中華文明。鄭和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

    月讀 2016年12期2017-01-10

  • 試論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十五世紀初期,鄭和下西洋作為軍事史上一項意義重大的事件,當前學術界從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角度對該事件的作用及影響進行了分析,鮮少從歷史意義層面進行研究。鄭和七次下西洋所到達的地區、實施的措施在人類航行史上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了解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非常必要。文章通過對鄭和下西洋歷史事件的回顧,從多個角度分析并研究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娟P鍵詞】鄭和;西洋;歷史意義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合作及矛盾都有所增加。其中很多糾紛都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2016-12-21

  • 在馬六甲,他們崇拜著鄭和
    六甲,他們崇拜著鄭和□ 文/解濮暢三寶山下的鄭和雕像。馬六甲作為一座文化古城,見證了五百年來東西方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歷史,古城的每個角落都能發現多元文化融合的印記。在僅有148平方公里的馬六甲城(Malacca City),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錫克教等各大宗教、民間信仰以及多種新興宗教共存,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鄭和是中國偉大的航海家,從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七下西洋,其足跡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可以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但是

    中國-東盟博覽(政經版) 2016年7期2016-09-21

  • 鄭和下西洋的中西方效應比較
    范晨曦摘要:鄭和作為我國歷史上的航海家,在時間上比史上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還要早87年,這一度程度上顯示了當時中國國家處于強勢地位及航海事業的發達程度。在這樣的一度強盛的國度里,卻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不求進取導致國力逐漸衰弱,最終淪為帝國主義諸國入侵的對象。通過歷史經驗教訓,以史為鑒,通過中西方比較并對歷史進行深入反思來認識自身的差距,改變傳統的落后思維模式。關鍵詞:鄭和;中外交流;;比較;反思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人特別是云南人一直引以為豪的歷史事情,他曾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6年2期2016-04-20

  • 牛首山鄭家村與鄭和墓的相關問題初步研究
    明代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賜葬牛首山而名聞遐邇,又因鄭家村墳親家的身份與鄭和墓有著直接關聯而受到學者的持續關注?!娟P鍵詞】牛首山 鄭和 鄭家村 家奴 田地牛首山又名天闕山,與鐘山、石頭山、棲霞山合稱為金陵四大名山。南朝建佛窟寺,唐朝時期為佛教牛頭禪宗的發祥地。明代時牛首山更是伽藍遍布、梵音繚繞,弘覺寺規模宏敞,“與西北之清涼山,西南之峨眉山,并為圣道場地”。范圍達二十一里三十步,是當時金陵最著名的八大國寺之一。鄭家村坐落于江寧谷里街道周村社區牛首山境內。該村村民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2期2016-03-22

  • 略論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5年是明代航海家鄭和首次下西洋610周年,600多年前的壯舉直到今天還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到底是什么樣的目的促成了這次意義重大的遠航活動呢?筆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政治層面的,即通過獲得諸藩國的擁護來穩固明成祖的帝位,保證朝貢秩序的有條不紊,繼續推進海禁政策以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從而確保國家統治的穩定。關鍵詞: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政治因素轟轟烈烈的鄭和下西洋成為有明一代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之舉,其影響力度之大、波及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令人驚嘆不

    博覽群書·教育 2015年5期2015-10-17

  • 中國考古學家8月赴非洲尋鄭和艦隊沉船
    學家8月赴非洲尋鄭和艦隊沉船明朝航海家鄭和,曾統領著由300條艦船和3萬大軍組成的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艦隊。今年8月,考古學家將開始在肯尼亞海岸尋找一艘被認為屬于鄭和艦隊的沉船。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鄭和七下西洋為辛巴達航海歷險記提供了創作素材。中國考古學家將抵達肯尼亞,他們希望沉船能提供中非第一次接觸的證據。600多年前,鄭和七次率船隊完成史詩般的航海之旅,到達東南亞、中東乃至最遠的非洲東海岸。有些人說,鄭和甚至到過美洲,如果這一說法成立,那么鄭和就比歐洲航海

    科技傳播 2010年15期2010-08-15

  • 鄭和與銀花三娘子
    商路,派三保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訪問亞洲、非洲一些國家。兩年后,一切準備工作就緒,鄭和為欽差正使,統帥上萬兵將,乘坐六七十艘大船,滿載瓷器、茶葉、絲綢、鐵器、金銀等物資,浩浩蕩蕩,駛向遠洋。數十天后的一個早晨,鄭和的船隊駛進了南洋的蘇門答臘群島。這時天忽然變了,大海怒號,巨浪排空。偌大的船隊,就像水鍋中煮的餃子一般,飄飄悠悠,忽上忽下,充滿了險情。鄭和這時站在帥船船臺上,神色自若地指揮著船隊與風浪搏斗。就在這時,鄭和發現不遠處有只民用小船被海浪擊沉,影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00年1期2000-06-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