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噬菌體

  • 雞源大腸桿菌噬菌體LHE71的生物學特性和全基因組序列分析
    和感染[4]。噬菌體作為細菌的天敵,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可特異性侵入并破壞宿主細菌,且不對動物本身造成損害,具有替代抗生素治療細菌病的潛力。早在19世紀初期,噬菌體即應用于臨床細菌病的防治,后因發現抗生素治療細菌病效果卓越,噬菌體研究被擱置,幾十年間僅在格魯吉亞等少數國家以噬菌體雞尾酒制劑方式應用于臨床,如今噬菌體重新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5]。在臨床生產中通常選擇裂解譜寬、效價高、裂解能力強、無毒力基因的烈性噬菌體進行噬菌體雞尾酒的配制[6]。本試驗以96

    中國獸醫雜志 2023年12期2024-01-02

  • 噬菌體的特性及其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生產中的作用。噬菌體是一種純天然的抗細菌的病毒,內在毒性較小,能夠自我復制,與宿主細菌的識別與結合具有高度的專一性且能夠與宿主一起進化,能有效地解決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細菌引起再次感染的問題[2-3]。噬菌體具有多種優勢,如宿主特異性、無需多次給藥、宿主存在時的自我復制、無不良副作用、對環境友好等[4]。在人類和動物健康領域,噬菌體療法在東歐地區已經實施了60多年[5]。盡管噬菌體是在抗生素出現之前發現的,但由于缺乏研究和應用,噬菌體的殺菌效果仍然不及抗生素,

    動物營養學報 2023年9期2023-10-16

  •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演示模型
    二中學 余新平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2第三章第1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主要內容之一。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以下內容較難掌握:培養含32P和35S標記的噬菌體、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過程;在標記不同標記物32P和35S時,攪拌分離后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含量不同;等等。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演示模型通過宏觀的方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原理、過程等,并掌握上述難點。一、制作原理與目的用廢硬紙片、細鐵絲等制作噬菌體

    發明與創新 2023年4期2023-01-10

  • 微囊化噬菌體治療細菌感染的研究
    056000)噬菌體的起源要追溯到100多年前,研究人員通過試驗發現噬菌體能夠特異性感染細菌,這一發現讓噬菌體一度成為治療細菌病的主流藥物,隨著噬菌體治療的應用,人們發現噬菌體的治療效果并不讓人滿意,是由于噬菌體的耐酸耐堿及穩定性較差,導致噬菌體易失活,從而達不到治療細菌感染的效果,因此,噬菌體療法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1]??股氐某霈F,成為了人們治療細菌感染的主要藥物,一直持續到現在,但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細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嚴重,抗生素的治療效果顯著下

    動物醫學進展 2022年10期2022-11-24

  • 噬菌體培養與鑒定方法研究進展
    400038)噬菌體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和人體,被認為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命體,數量被估算為1031左右,但是被分離、鑒定和測序的噬菌體只有幾萬株[1]。噬菌體也是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門對象,基于噬菌體的研究發現了限制修飾酶、CRISPR-Cas系統等分子生物學工具[2-3]。新型噬菌體的分離、鑒定,有望拓展新的研究領域,發現新的生物學規律,是進一步開拓噬菌體研究的基石。本文就噬菌體分離鑒定的前沿需求、裂解性和溶原性噬菌體分離鑒定方法進展進行綜述,為噬菌體分離鑒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22年9期2022-11-11

  • 銅綠假單胞菌噬菌體K4 的性質及其在食品防腐方面的應用
    有宿主特異性的噬菌體療法應被重視。噬菌體(phage)是細菌病毒,能夠特異性地殺死宿主菌,是一種具有抑菌活性的天然抗菌劑并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3-5]。噬菌體可特異性裂解多重耐藥性菌株,菌株的耐藥性與噬菌體感染過程無關,且噬菌體在感染宿主菌的過程中數量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在宿主菌內增多,有較好的抑菌效果[6-8]。目前已分離鑒定多株銅綠假單胞菌噬菌體,其中部分銅綠假單胞菌噬菌體的受體已被發現,如噬菌體MPK7[9]和D3112[10]的受體為Type IV

    食品工業科技 2022年16期2022-08-16

  • 寬譜大腸桿菌O157∶H7 CVCC4050噬菌體vB_EcoM_GXBP08的分離鑒定及特性分析
    和危害。目前,噬菌體的生物防治方法越來越被認為是減少細菌污染的前瞻性策略。與傳統的抗菌劑相比,噬菌體具有易獲得性、特異性、無毒性和對環境無害等優點[4],但大多數噬菌體只能抑制一株宿主菌的生長,從而限制了噬菌體的廣泛應用。因此,寬譜噬菌體的概念(即一株噬菌體能夠裂解多株細菌)被提出。目前,已知的寬譜大腸桿菌O157∶H7噬菌體相對較少。本研究分離并鑒定了1株寬譜大腸桿菌O157∶H7噬菌體vB_EcoM_GXBP08,并測定了該噬菌體的生物學特性和全基因組

    中國畜牧獸醫 2022年7期2022-07-27

  • 多重耐藥大腸桿菌中前噬菌體的分布特征及誘導分離
    藥大腸桿菌中前噬菌體的分布特征及誘導分離劉教,劉暢,陳進,王勉之,熊文廣,曾振靈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獸藥研制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國家獸醫微生物耐藥性風險評估實驗室,廣州 510642【】通過調查前噬菌體在多重耐藥大腸桿菌中的分布特征、誘導分離以及前噬菌體中耐藥基因與毒力基因的流行狀況,為研究前噬菌體介導耐藥基因在細菌的傳播提供科學依據。挑選前期保存的2018—2019年廣東省分離的131株禽源多重耐藥大腸桿菌進行核酸提取及全基因組測序,將二代測序的結果組

    中國農業科學 2022年7期2022-04-14

  • 1株可裂解blaNDM-5及mcr-1陽性大腸桿菌噬菌體的分離與生物學特性
    225009)噬菌體被稱為細菌病毒,必須寄生于特定的活菌體內。其個體微小,僅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構成。噬菌體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數量超過1031個[1],分布于水體、土壤、人體及畜禽腸道等各種環境中[2],有細菌的地方就有噬菌體的存在。相對于其他生態環境,水環境中的噬菌體的數量最多[3]。根據其繁殖特點,噬菌體可被分為裂解性噬菌體和溶原性噬菌體兩大類。近年來,細菌耐藥問題日益嚴峻,多重耐藥菌株檢出率逐年增加,甚至出現同時攜帶blaNDM-5及mcr-1這樣的

    畜牧獸醫學報 2022年3期2022-03-30

  • 致病性大腸桿菌攜帶原噬菌體的預測及耐藥性與毒力研究
    桿菌病的防治。噬菌體(bacteriophage)是能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5],可特異性殺滅細菌而不破壞機體的菌群平衡[6],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7]。根據生活周期,噬菌體可分為烈性噬菌體和溫和性噬菌體。在短時間內連續完成吸附、侵入、增殖、裝配和裂解釋放5個階段而實現其增殖的噬菌體稱為烈性噬菌體;溫和噬菌體侵入宿主菌后并不發生裂解,而是整合到細菌基因組中,整合到細菌基因組的噬菌體稱為原噬菌體(prophage)。研究證明,原

    中國畜牧獸醫 2022年3期2022-03-17

  • 1株感染多種致病性大腸桿菌噬菌體的生物學特性研究
    牧業關注焦點。噬菌體作為一種可殺死細菌卻對真核細胞無害的病毒,被認為是具有較好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2-4]。根據噬菌體對宿主菌的裂解效應不同,將噬菌體分為烈性噬菌體和溶原性噬菌體[5]。烈性噬菌體可直接裂解宿主菌導致其死亡,而溶原性噬菌體大多數情況下會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體上,并隨著宿主基因組的復制而復制,通常情況下并不裂解宿主菌[6],因此臨床上僅用烈性噬菌體治療細菌性感染。噬菌體的宿主譜是決定其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7],然而1株噬菌體在感染不同

    畜牧獸醫學報 2022年1期2022-03-08

  • 噬菌體藥代動力學研究進展
    130118)噬菌體于19世紀末被首次發現[1],但由于當時對噬菌體生物學缺乏了解,再加上抗生素的出現及其對細菌良好的治療效果,導致噬菌體研究暫時被擱置。然而抗生素的濫用及各種耐藥細菌的出現使得研發新的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于是噬菌體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成為治療細菌感染的新選擇。與常規抗生素和其他化學藥物相比,使用噬菌體治療細菌性感染具有很多治療優勢,GOLKAR等[2]總結噬菌體的治療優勢包括特異性強、只針對于宿主菌并且對其他細菌無害、與抗生素相比,

    中國獸醫學報 2022年2期2022-03-04

  • 植物青枯菌噬菌體保存方法的研究
    e發現并報道了噬菌體(bacteriophage,phage),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其具有寄生專一性、不易產生抗性等特點,被冠以細菌的天然“殺手”而備受關注,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噬菌體是嚴格的專性活體寄生物,無完整細胞結構,具有株系間差異大等特點,導致在保存上必須采用不同的方法。Ackermann等報道,芽胞桿菌噬菌體AP50在-80℃下僅能存活6個月,而腸桿菌噬菌體PRD1保存12年效價僅降低3個數量級;王紹花2010年報道德氏乳桿菌噬菌體phiL

    植物保護 2021年4期2021-11-12

  • 一株撒壩豬源大腸桿菌噬菌體的生物學特性研究
    e等[4]發現噬菌體并成功地將噬菌體應用于細菌性疾病的治療,拉開了噬菌體研究的帷幕。噬菌體是一類能夠專一性感染其宿主菌的病毒,宿主菌可以是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菌等微生物[5],具有病毒的一般特性,個體微小、無完整的細胞結構且只有一種核酸作為遺傳物質,利用宿主菌的復制合成自身成分并組裝,通過破壞宿主菌來釋放子代噬菌體,通常情況下,有細菌的地方就有相應的噬菌體存在,與宿主菌共斗爭共進化,在應對細菌感染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潛力[6-7]。迄今為止對噬菌體的研究

    家畜生態學報 2021年7期2021-07-28

  • 腸道噬菌體的免疫作用及機制探究
    056000)噬菌體是一類可特異性感染細菌、霉形體、螺旋體、放線菌的病毒,廣泛存在于環境和生物體中。噬菌體可根據作用特點分為烈性噬菌體、溫和性噬菌體。其中,烈性噬菌體能夠裂解宿主菌并產生子代噬菌體,可作為抗菌劑殺滅細菌;溫和型噬菌體可與宿主菌基因整合,共同參與復制。腸道噬菌體大多屬于溫和型噬菌體,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學意義。目前,有關腸道噬菌體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對腸道菌群和腸道健康的影響,噬菌體本身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仍有待探究。因此,本文就噬菌體對機體免疫功能

    現代畜牧獸醫 2021年12期2021-03-27

  • 噬菌體研究進展
    季秀玲綜 述前噬菌體研究進展陳學梅,魏云林,季秀玲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昆明 650500噬菌體是地球上最多的生物實體,一直被認為是細菌的天敵。然而隨著基因組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發現噬菌體與宿主之間存在微妙而復雜的關系。前噬菌體是指溶原性細菌內存在的整套噬菌體DNA基因組,廣泛分布在細菌基因組中,對調節細菌宿主生理具有重要作用,如參與調節宿主的毒力、影響生物膜形成、賦予宿主免疫力等。有趣的是,前噬菌體可以通過“監聽”細菌的群體感應

    遺傳 2021年3期2021-03-19

  • 噬菌體的分布廣泛性以及口服安全性
    0065)1 噬菌體的分布廣泛性在地球生物圈中大約有1 031 個噬菌體[1],其數目超出細菌數量的10 倍[2],使得噬菌體成為地球上數量最為龐大的生物實體[1]。噬菌體廣泛分布于自然環境中,在水生環境、土壤、濕地,甚至于一些極端環境中都可檢測到。不僅如此,無論是低等動物還是高等動物的黏液中都存在噬菌體,并且動物黏液中噬菌體含量都高于其生存環境中噬菌體的含量[3]。此外,噬菌體也伴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和食品原材料,以及人體的皮膚、腸道

    中國食品學報 2021年2期2021-03-06

  • 細菌與噬菌體的相互抵抗作用機制
    菌為感染對象的噬菌體是最早的病毒形態,其歷史被認為同在30億年以上[1]。在地球生物圈里,大約有超過1031個噬菌體顆粒,每個細菌細胞內平均約有10個噬菌體[2]。人體細胞、噬菌體、細菌及其他微生物共同組成了人體內環境。因此,噬菌體與細菌的相互作用也持續影響著人體健康。噬菌體自1915年被描述、1940年被電鏡觀察到開始,一直被認為是應對細菌感染的重要候選制劑。同時,研究噬菌體所獲的成果在生命科學的多項重大發現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如DNA為遺傳物質的論

    微生物與感染 2020年5期2020-12-15

  • 科學家發現最大噬菌體
    噬菌體是生態系統變化的主要驅動力,因為它們捕食細菌,改變其新陳代謝,傳播抗生素耐藥性,并攜帶在動物和人類中導致疾病的化合物。噬菌體是專門感染細菌的病毒。噬菌體和其他病毒并不被認為是活的有機體。為了更多地了解這些入侵者,美國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將近30個不同的環境中收集樣本并以此創建了一個數據庫。從這些DNA中,他們發現了351個巨大的噬菌體,其中包括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噬菌體,其基因組包含73.5萬個堿基對,比一般的噬菌體大將近15倍。

    科學24小時 2020年4期2020-05-14

  • 一種簡便的拓寬噬菌體宿主譜方法的建立 及其結果分析
    藥物,而裂解性噬菌體(Bacteriophage,phage)作為一類可侵染并裂解耐藥菌的細菌病毒,已成為各國研發新型抗菌制劑的熱點之一。因此,噬菌體療法(Phage Therapy)有望成為改善和解決耐藥性致病菌感染的有效策略[6-9]。產腸毒素大腸桿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 coli,ETEC)是一類致人和幼畜胃腸道感染以及腹瀉的病原性致病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nterohemorrhagicE. coli,EHEC)

    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2020年1期2020-02-09

  • 布魯菌噬菌體的生物學特性研究進展
    凝集試驗,以及噬菌體的特異性裂解反應[7-8];bcsp31基因和IS711插入序列的PCR鑒定[9-10],多重PCR(如AMOS等用于種的分析)[11-12]。目前還沒有一種分子分型系統可以覆蓋布魯菌的全部種和型,噬菌體裂解實驗在布魯菌鑒定中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布魯菌噬菌體的參考品在改變其增殖菌后,獲得噬菌體突變體[13],即使相同的噬菌體,也會得出不完全一致的分型結果[14]。因此,噬菌體的生物學特性直接影響其宿主特異性和裂解活性。本文就布魯菌噬

    微生物與感染 2019年6期2019-12-22

  • 有害細菌終結者:噬菌體
    康衛士,它就是噬菌體。能“吃掉”細菌的病毒噬菌體是一種能夠“吞噬”細菌的病毒,典型的噬菌體由頭、身、腿和底部注射器四個部分組成。它有著蛋白質組成的外殼,頭內部有它的DNA或者RNA(95%的噬菌體以DNA為遺傳物質,5%的以RNA為遺傳物質)。所有的噬菌體都有將自己的遺傳物質注射進細菌的能力。從外表上看,它就像是外星物種,或者是某種未來高科技產品。噬菌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烈性噬菌體,這種噬菌體會利用宿主細菌內的遺傳物質無限復制新的“自己”,當數量達到宿

    大科技·百科新說 2019年10期2019-11-13

  • 腸道噬菌體組與人體健康
    結構的病毒(如噬菌體)以動態平衡狀態共存,它們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人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其中細菌及噬菌體是人體微生態中最為豐富的組分[1]。目前腸道微生物群的穩態失衡已被證明與多種疾病有關,相關研究主要著力于探究穩態失衡發生過程及如何恢復其平衡狀態[2]。大量的宏基因組數據表明,噬菌體是人體微生態系統中最多樣化卻仍未被準確識別的成分[3]。了解腸道微生物群中噬菌體群落的結構與功能對于我們更系統地了解人體微生物組,并應用于人體健康相關的研究或產業均至關

    微生物與感染 2019年5期2019-10-29

  • 1 株貂源綠膿桿菌噬菌體的分離與鑒定
    的防治[2]。噬菌體是一種能夠特異性侵染細菌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影響著細菌的生態及進化[3]。根據噬菌體侵入和裂解細菌的特點,可將噬菌體分為溶源性噬菌體和烈性噬菌體[4]。烈性噬菌體通過識別宿主菌細胞表面受體吸附于細菌表面,進而快速裂解細菌,具有種屬特異性強、不影響正常菌群、不受細菌耐藥性影響的優點,具有作為抗生素替代品的潛在開發優勢[5]。近年來,烈性噬菌體廣泛應用于食品消毒和細菌病的預防和治療[6-7]。本試驗用雙層平板法分離得到了1 株綠膿桿

    中國獸醫雜志 2019年4期2019-08-20

  • 1 株T1樣噬菌體vB_EcoS_IME18的分離鑒定及其受體分析
    間非常容易受到噬菌體污染。實驗室或工廠避免噬菌體污染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感染源、菌株輪換、傳統的基因工程策略和基于CRISPR-Cas系統的噬菌體防治策略[2-4]。預防和控制噬菌體污染策略的開發需要更多噬菌體吸附過程及噬菌體受體信息的支持。噬菌體是一類能夠侵染細菌的病毒,烈性噬菌體的生活周期通常包括吸附、注入、復制、轉錄和翻譯、裝配和釋放。吸附是噬菌體感染的第一個步驟,噬菌體顆粒首先與宿主細胞表面碰撞,然后特異性識別其受體并緊密結合細胞[5]。噬菌體

    食品科學 2019年8期2019-05-21

  • 噬菌體療法有望對付“超級細菌”
    庫爾尼克認為,噬菌體也許能用來對付“超級細菌”。斯庫爾尼克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每種噬菌體只攻擊非常有限的幾種細菌,甚至是特異性地只針對某一種細菌,因此對人體內的正常菌群可能不會產生不良影響。據斯庫爾尼克介紹,人類在20世紀初就發現了噬菌體并對其進行研究,但隨著抗生素的出現,許多人對噬菌體療法的興趣漸漸淡漠。目前,斯庫爾尼克的研究團隊已經收集到大約250種噬菌體。他認為,建立一個比較好的噬菌體庫需要有1000~2000種不同的噬菌體?!暗占@么多

    祝您健康 2019年2期2019-02-18

  • 乳酸乳球菌噬菌體與宿主相互作用研究進展
    升。發酵劑易受噬菌體感染,從而影響乳品酸化率及其風味,甚至導致發酵失敗,因此噬菌體被認為是乳品生產加工環境的主要威脅因子[1]。許多乳品發酵工廠采取菌種輪換、凈化生產環境、使用噬菌體抑制劑、高溫處理等措施[2]來控制噬菌體污染,但由于乳品發酵工廠并非無菌環境,而且有時殺菌的條件不足以使一些耐熱噬菌體完全失活[3],這個問題難以得到徹底解決。乳酸乳球菌和嗜熱鏈球菌被廣泛應用于發酵乳制品中,因此國內外研究大多集中在探索乳酸乳球菌、嗜熱鏈球菌等模型噬菌體與對應乳

    食品工業科技 2019年12期2019-02-16

  • 噬菌體對細菌感染的治療作用及應用研究
    00)0 引言噬菌體與細菌感染類疾病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要想充分利用噬菌體在細菌感染治療中的優勢和作用,需要針對這一物質本身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選取適當的方式進行運用。1 噬菌體的機制問題研究本文探討的噬菌體機制,主要是指噬菌體的溶菌機制。噬菌體從概念上來講屬于一個具有綜合性特點的概念。細菌的感染、真菌的感染以及放線菌與螺旋體微生物的感染,都可以成為噬菌體。這種多樣性的特征,也表示噬菌體在常規環境中是具有廣泛分布的特點的。對于本文探討的能夠引起細菌感染的噬

    獸醫導刊 2019年24期2019-02-12

  • 噬菌體療法對付“超級細菌”
    庫爾尼克認為,噬菌體也許能用來對付“超級細菌”?!俺壖毦笔侵改切Χ喾N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70萬人死于“超級細菌”感染,其中包括23萬新生兒。噬菌體是一種專門以細菌為宿主的病毒,它們可以侵入細菌體內并不斷復制自身基因,最終吞噬細菌,因而被認為是細菌的天敵。斯庫爾尼克表示,每種噬菌體只攻擊非常有限的幾種細菌,并且幾乎是特異性地針對某一種細菌,因此對人體內的正常菌群可能不會產生不良影響。據斯庫爾尼克介紹,人類在上世紀初就發

    醫藥前沿 2019年15期2019-01-05

  • 大腸桿菌發酵中強裂解性噬菌體的分離和鑒定
    201203)噬菌體是一類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感染細菌并在細菌內完成復制的病毒,數量是細菌的10倍以上[1]。病理學家Twort和微生物學家D’Herelle在1915年和1917年分別獨立發現了噬菌體[2]。噬菌體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蛋白質構成的衣殼包裹著核酸,起著保護核酸的作用,并決定噬菌體的外形和表面特征。噬菌體核酸只有一種類型,即DNA或RNA,雙鏈或單鏈。大部分噬菌體還長有“尾巴”,用來將遺傳物質注入宿主體內。根據噬菌體與宿主的關系,可將其分為烈

    發酵科技通訊 2018年4期2018-12-26

  •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常見問題釋疑
    實驗為何要選用噬菌體和細菌作為實驗材料眾所周知,一個實驗能否成功,首先在于其實驗材料的選擇是否合理。本實驗用噬菌體和細菌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兩者具有以下優點:①個體很小,結構簡單,容易看出因遺傳物質改變而導致的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噬菌體無細胞結構,僅由DNA和蛋白質組成,而細菌是單細胞生物。②繁殖快。噬菌體短時間內可大量繁殖(T2噬菌體在37℃下只需40min就可以產生100~300個子代噬菌體[1]),細菌20~30min就可繁殖一代。2 為何要用32P和3

    生物學教學 2018年4期2018-11-29

  • 葡萄球菌噬菌體vB-StaM-JTB的分離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
    菌引起的感染。噬菌體作為一種天然的抗菌生物制劑,能夠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裂解作用,特別具有多重耐藥性的病原菌都有較好的裂解效果[1-3]。噬菌體與抗生素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具有相當的種屬特異性,只侵染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但不會對動物機體造成菌群失調;噬菌體的殺菌過程就是噬菌體的增殖過程,只要有敏感細菌存在,噬菌體就可以在細菌存在部位維持相當的數量[4]。另外,噬菌體較抗生素的研發用時短,且更易從自然界分離獲得。噬菌體在醫學、獸醫學、食品等各個領域越來越

    中國獸醫雜志 2018年6期2018-10-15

  • 分枝桿菌噬菌體DNAⅢ生物學特性及其抗耐藥結核潛力*
    防控關注重點。噬菌體是一種細菌依賴性病毒,可以裂解細菌,具備抗菌潛力。噬菌體治療銅綠假單胞菌等耐藥菌屬獲得成功[1,2]的報道提示,分枝桿菌噬菌體具備治療耐藥結核病的潛力,為耐藥結核病治療提供新思路。本文研究分枝桿菌噬菌體DNAⅢ的生物學特性和抗耐藥MTB的作用,為抗耐藥MTB噬菌體雞尾酒療法提供實驗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 ①噬菌體及其宿主菌 噬菌體TM4由美國匹茲堡大學Hutful教授惠贈;噬菌體DNAⅢ、Sedeg、Legendre、33D、

    西部醫學 2018年9期2018-09-21

  • 噬菌體發酵工藝的影響因素
    題的主要方案。噬菌體是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微生物的天敵,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數量巨大,種類繁多,是目前理想的天然抗菌劑[4]。隨著噬菌體治療的優勢被廣泛認識,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集中到了噬菌體的產品開發中,噬菌體的產業化無疑是噬菌體治療的助推器。2006年8月18日美國FDA批準了用于肉類防腐的第一個噬菌體產品。2007年,美國USDA農業部上市了針對大腸埃希菌O157的噬菌體制劑。韓國iNtRON公司成功研制了在雞飼料中添加的噬菌體[5]。越來越多的噬菌體

    動物醫學進展 2018年10期2018-04-13

  • 工業微生物的噬菌體感染與防治策略
    越重要的角色。噬菌體感染是生物轉化過程中一直存在的一個問題,至今仍無良策,其實質是噬菌體與細菌之間復雜的共進化關系。隨著對噬菌體與宿主相互作用關系認識的深入,尤其是近年來CRISPR-Cas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 和群體感應信號分子對細菌的噬菌體防御作用的發現,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更多希望。因此,本文

    生物工程學報 2017年12期2017-04-16

  • 以“科學思維邏輯”組織“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教學建議
    9)1 考證“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科學思維邏輯1952年,赫爾希(A.D.Hershey)和蔡斯(M.Chase)所做“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的。1.1 噬菌體的早期研究為同位素標記噬菌體提供了依據 英國人Twort和法國人D′Herelle分別于1915年和1917年發現一種能使細菌裂解的過濾因子,命名為噬菌體。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噬菌體是一種病毒,感染細菌后合成子代噬菌體的原料全部來自宿主細胞。另外,已知硫元素只存在于蛋白中,磷

    生物學教學 2016年9期2016-08-21

  • 探索“噬菌體暗物質”
    在實驗室中評估噬菌體的殺菌能力很容易:只需把一種數量已知的純化噬菌體添加到裝有大量微生物的有蓋培養皿中,并且測量形成的無菌區。但受感染的人體組織看起來一點不像是涂抹在培養皿表面的單種細菌培養物。在病變組織中,病原體會產生大量不同的蛋白質和小分子,通常會形成三維菌膜,膜內存在復雜的菌落。在這種情況下噬菌體與病原體怎樣交互,目前依然不清楚。這種對噬菌體的不了解,對那些有意研發噬菌體療法的科學家造成了明顯障礙。問題之一是,噬菌體是否獨特地適用于治療某些感染。例如

    大自然探索 2016年6期2016-08-02

  • 噬菌體治療細菌性感染的研究進展*
    )?·綜 述·噬菌體治療細菌性感染的研究進展*高 靜 綜述,劉 新△審校(沈陽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研室,沈陽 110034)噬菌體; 細菌性感染; 多重耐藥菌1915年,Frederick在研究牛痘病毒時,發現細菌被殺死的現象,但尚未進行深入研究[1]。1917年,Felix發現了一種能夠殺滅涂布在瓊脂表面上細菌并且呈現獨立噬斑的“微生物”,并認為這種微生物可以侵入細菌內并在其體內擴增,因此稱之為“噬菌體”。此后,噬菌體的研究拉開了帷幕。噬菌體被定義為一類能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6年23期2016-03-10

  • 煙草青枯菌FQY_4基因組中原噬菌體生物信息學分析
    _4基因組中原噬菌體生物信息學分析蔡劉體,劉艷霞,孟琳,羅正友,石俊雄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貴州 貴陽 550081為了解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基因組中原噬菌體噬菌體元件的信息,在煙草青枯菌FQY_4全基因組序列的基礎上,分析了FQY_4染色體上的原噬菌體,結果顯示FQY_4染色體上有1個具有完整噬菌體特征的原噬菌體,3個噬菌體元件。比較青枯菌GMI1000和FQY_4中的原噬菌體的序列信息,結果顯示它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中國煙草學報 2015年1期2015-11-27

  • 噬菌體33D生物學特性及其潛在抗耐藥結核的實驗研究*
    400016)噬菌體是一種可以裂解細菌的病毒,利用這一特性可以將其應用于抗菌治療。在抗生素發現并廣泛應用之前,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應用噬菌體防治細菌感染,并取得了大量成果。最近,由于各種耐藥性病原菌的出現,以及新型抗生素研發越來越困難,噬菌體治療細菌感染重新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全球結核病耐藥形勢嚴峻,耐多藥結核病和泛耐藥結核病的出現使患者陷入無藥可治的境地。噬菌體治療其它耐藥菌屬獲得成功[1]的報道提示,可以裂解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

    西部醫學 2015年11期2015-02-09

  • 視角:噬菌體的時代
    昱/編譯視角:噬菌體的時代桑 昱/編譯松崎茂伸● 就職于日本高知縣大學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和感染系副教授松崎茂伸,助理教授內山純平,臨床醫療技術專家竹村-內山伊與表示,是時候再次使用病毒殺死細菌。細菌噬菌體,簡稱“噬菌體”,是指可以感染和在某些情況下破壞細菌細胞的病毒。在19世紀初,科學家已經開始使用噬菌體作為一種醫治手段。然而,在上世紀40年代這項技術不被重用了,主要是由于抗菌藥物的引入,因為抗菌藥物可治療更多種類的感染。但是隨著抗菌藥物耐藥性問題的增加,更

    世界科學 2014年12期2014-05-25

  • 一株寬宿主譜裂解性大腸桿菌噬菌體的進化分析
    裂解性大腸桿菌噬菌體的進化分析周 艷,包紅朵,張 輝,張莉莉,王 冉(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 江蘇省畜禽產品安全性研究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食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南京 21004)裂解性噬菌體能夠特異性裂解細菌,本研究分析了一株從自然界中分離的寬宿主譜裂解性大腸桿菌噬菌體的種屬和進化關系。前期用Adams雙層平板瓊脂法從豬場污水中分離純化出一株裂解性噬菌體vB_EcoM_JS09,裂解譜分析能夠裂解禽致病性大

    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2014年6期2014-04-15

  • 噬菌體治療中細菌對噬菌體的抗性
    所幫助[4]。噬菌體(Bacteriophage,phage)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其中烈性噬菌體是細菌的天然“殺手”,具有殺死和清除細菌的能力。但是細菌也能獲得對噬菌體侵蝕的抵抗力,如在噬菌體附位點產生突變,或把噬菌體染色體整合到細菌基因組中,使得噬菌體對其失去感染能力。隨著耐/抗藥性細菌的增多,人們依然期望利用噬菌體治療作為替代傳統抗生素制劑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也就是說選擇噬菌體治療耐/抗藥性細菌性病原菌的感染。1 噬菌

    生物技術通報 2014年7期2014-04-08

  • 分枝桿菌噬菌體Leo的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特征*
    世紀三十年代,噬菌體就開始應用于細菌感染的治療,后因抗生素的使用而被逐步取代。噬菌體D29也已成功應用于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1-2]。但是細菌對噬菌體快速耐藥變異,使噬菌體療法面臨巨大挑戰。單一噬菌體應用易使細菌對噬菌體產生抗性,而篩選多種噬菌體組成“雞尾酒制劑”,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耐藥變異的產生[3]。再者,由于抗生素與噬菌體的耐藥機制不同,如果將兩者同時應用,也會大大減少耐藥突變株的產生[4]。因此,篩選能有效裂解結核分支桿菌的噬菌體,制成雞尾酒制劑,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年5期2014-01-01

  • 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噬菌體SM1生物學特征及其在感染動物模型中的療效
    種抗生素耐藥。噬菌體是一類細菌病毒,能在菌體內快速增殖并最終裂解細菌,從而達到抗菌作用。本研究以臨床分離的Sm為指示菌,從醫院污水中分離并得到相對應的噬菌體,以探討其生物學特征及其在感染動物模型中的作用,為噬菌體應用于臨床奠定基礎[1]。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1.1.1 實驗動物和菌株 BABLc小鼠(SPF級,20 g)來自重慶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實驗菌株來自重慶巿臨床檢驗中心。1.1.2 試劑 SDS、溶菌酶、蛋白酶 K、PEG8000、EDTA

    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年3期2013-12-06

  • 細菌對噬菌體的抵抗機制研究進展*
    400038)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專性細胞內寄生,具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噬菌體可以感染宿主菌并將其裂解;而宿主菌為了對抗噬菌體的感染,也發展出相應的防御機制,即噬菌體抵抗(bacteriophage resistance)。噬菌體是迄今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微生物,其數目是細菌的10倍[1],也可能是最多樣化的微生物。噬菌體通過捕獲細菌而維持著自然界中微生態的平衡,因此噬菌體噬菌體的對抗機制其實在調節微生物種群中起著重要作用。

    重慶醫學 2013年6期2013-09-26

  • 噬菌體療法治療大腸埃希菌感染的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
    400016)噬菌體療法治療大腸埃希菌感染的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劉 平,鄔亭亭,彭 麗,郭述良 綜述,羅永艾△審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400016)細菌噬菌體;埃希菌屬;治療應用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是醫院獲得性感染常見致病菌,在臨床分離的致病菌中僅次于銅綠假單胞菌,排在第2位,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道?傷口?膽道感染,腹膜炎?敗血癥及腦膜炎等?近年來細菌流行病學監測結果表明,大腸埃希菌耐藥率逐年上升,已成為臨床治療面臨的一大

    重慶醫學 2012年16期2012-08-15

  • 治療細菌性疾病的有力武器——噬菌體及其裂解酶
    1917年,噬菌體就已經被發現,并且之后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但由于當時的技術水平有限,對噬菌體的認識不透徹,因此沒有發展起來,后來漸漸被人們遺忘。20世紀 90年代末,鑒于愈來愈嚴重的細菌耐藥問題,各國研究人員又開始重新探索利用噬菌體治療致病性細菌感染的可行性問題。近幾年,噬菌體重新得到了各國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噬菌體的研究逐漸深入,噬菌體及其裂解酶的應用正在逐步走向成熟。1 噬菌體及其裂解酶概述1.1 噬菌體噬菌體(Bacterio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1期2011-08-15

  • 噬菌體治療結核病研究進展
    101149)噬菌體治療結核病研究進展于霞 黃海榮(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 北京 101149)細菌噬菌體(bacteriophage)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由F.d'Herelle(1917年)和 F.W.Twort(1915年)各自獨立發現[1]。1947年,Gardner首次分離并命名了分枝桿菌噬菌體,至今已發現250多種分枝桿菌噬菌體。早在20世紀30年代,噬菌體已被嘗試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療,然而隨著高效抗生素的大量

    中國防癆雜志 2011年2期2011-02-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