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影響開發

  • 川西林盤生態景觀保護與低影響開發研究
    生態景觀;低影響開發;景觀保護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四川景觀與游憩研究中心項目“川西林盤生態景觀保護與低影響開發模式研究——以天府新區鳳棲濕地農業公園為例”(JGYQ2023032)研究成果。川西林盤是以都江堰水利工程為基礎,由田、林、路、渠、宅構成的聚居村落形態。其發源于古蜀文明時期,成型于漫長的移民時期,延續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土地利用的適應結晶,是農耕生態系統中保持各環境因子良性循環生發、生態多樣性、生息共生的關鍵因素。然而,隨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3年9期2023-11-05

  • 低影響開發”視角下都市近郊農業空間復合利用探索 ——以石獅市環灣濕地公園為例
    高?;凇?span class="hl">低影響開發”理論,提取其“保護與融入自然”概念內核,提出綜合統籌自然、人文、經濟的都市近郊農業空間復合利用策略。1 “低影響開發”理論1.1 理論概念內核“低影響開發”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處理技術,旨在通過分散、小規模的源頭控制達到對暴雨所產生的徑流和污染控制,使開發地區盡量接近自然的水文循環[2]。與傳統灰色基礎設施對于雨水排水的態度相異,“低影響開發”結合原有場地自然條件,通過生態化的綠色基礎設施,采取“滲透、

    城市建筑空間 2023年8期2023-10-18

  • 淺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海綿城市技術的應用分析
    園林綠化;低影響開發;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8.0121、海綿城市技術與城市園林綠化的關系1.1海綿城市的理念在201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指南》中明確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2年3期2022-04-23

  • 海綿城市視角下的道路景觀設計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景觀設計道路景觀空間作為城市中各節點的連接紐帶,不僅起到通行的作用,更是對城市形象的體現,是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需求的重要途徑。2013 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針對城市道路排水問題,要優先考慮將水留住,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依靠自然進行積存、滲透、凈化的‘海綿城市’?!痹趥鹘y道路景觀設計中引入海綿城市的概念,將道路景觀設計與海綿建設有機結合,用海綿城市理念引領道路景觀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道路新形態,減少城市化快速推進對道

    工業設計 2022年3期2022-04-04

  • 論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應用
    。關鍵詞:低影響開發;面源污染;護岸0 引言 城市河道水環境污染問題對其生態功能的正常發揮具有重要影響,也會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甚至會出現消化功能退化或呼吸障礙等疾病,由此可見,城市河道水環境污染問題的有效解決亟不可待。海綿城市以水為主線,基于當地的水文條件、地質地貌,在改善河道防洪排澇與引水等功能的同時,修復水景觀,保障城市建設“滲、滯、蓄、凈、用、排”各項措施發揮出系統治理效益[1]。1 實例概述 某城市生態河道整治工程中河道大多為自然形成,但因部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8期2021-09-10

  •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下校園景觀設計的研究
    生態校園的低影響開發模式和可持續校園的校園景觀設計的發展提出建議。關鍵詞: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校園景觀設計、生態建設隨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高等院校不僅迎來新校區建設的熱潮,同時高校老校區改造建設的需求也在提高。對于城市的生態景觀來講校園生態景觀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的現狀問題是我國的海綿城市的建設熱潮來臨之際和城市化進程的全面發展帶來了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等的問題的背景下,校園景觀系統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對于校園景觀設計和建設中合理運

    科技研究 2021年17期2021-09-10

  • 海綿城市理念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道路綠化;景觀設計0 引言海綿城市理念可在緩解城市雨水排澇壓力,補充地下水源,控制徑流污染以及源頭凈化城市水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海綿城市建設不僅是一種特定的方法,也可以是系統性獨立的項目。城市道路建設應在規劃及設計階段就考慮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布置合適的豎向,便于雨水滯留及綠地收納凈化,明確徑流控制及污染防治的目標,設計并應用符合當地實際的低影響開發設施。1 海綿道路的優勢1.1 有效補充地下水資源傳統城市道路為避免積水,是快速排水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6期2021-09-10

  • 基于低影響開發的城市道路優化設計研究
    作中需要將低影響開發理念融入到城市道路綠化設施的各個環節中,從而提高實際的設計效果。本文論述了基于低影響開發的城市道路設計優化措施,旨在給實際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關鍵詞:低影響開發;城市道路;優化設計國外對于低影響開發技術產生了諸多的研究成果,在進行城市道路優化設計工作中需要充分的發揮低影響開發的設計理念優勢,根據區域特征和道路順利要求構成完整性較強的設計方案,解決以往城市道路設計中粗放式的工作模式,防止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使得城市道路部優化設計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19期2021-09-10

  • 海綿城市在市政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探究[1]
    計中,以“低影響開發”的設計理念來指導園林規劃設計,對于改善城市的水資源循環系統及生態系統意義重大。在市政工程中,園林綠化屬于海綿城市建設的主要途徑和載體,園林綠化建設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海綿城市功能的發揮。鑒于此,本文闡述了海綿城市的功能及意義,以某市政工程為例探討了市政園林規劃設計中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原則和路徑,并提出了海綿城市理論在市政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建議,以供同行參考。關鍵詞:海綿城市 低影響開發 市政園林規劃設計? 應用Abstract:

    科技創新導報 2021年28期2021-03-16

  • 淺談住宅小區的海綿城市設計
    要途徑,而低影響開發是其關鍵組成部分。本文總結了適宜應用在武漢地區住宅小區的低影響開發措施及實施要點,可為武漢地區住宅小區低影響開發措施的應用與普及提供參考。關鍵詞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徑流;透水路面;下沉式綠地1武漢地區住宅小區的水問題路面積水、徑流問題嚴峻。武漢一到雨季就開啟“看?!蹦J?,眾多小區及公共道路積水嚴重,雨水倒灌地庫、商鋪乃至首層戶內等情況時有發生。不僅嚴重影響業主的正常通行,也給人民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水污染嚴重。武漢地區地表水水質污染

    建筑與裝飾 2020年33期2020-12-28

  • 低影響開發在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的運用分析
    現在,應用低影響開發的思想理念,使得設計工作更加完善,有益于濱水景觀的合理開發。因此,本文針對低影響開發在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給出了如下分析。關鍵詞 低影響開發;城市濱水景觀;設計1低影響開發的定義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響開發,是20世紀90年代末提出的一項思想觀念,屬于暴雨管理以及面源污染處理技術。原理為在徑流源頭對水量以及水質開展小規模以及分散控制,使徑流地表匯集減少的目的得以實現,并通過輸送系統,對污染物進行吸

    建筑與裝飾 2020年32期2020-12-21

  • 基于低影響開發理念的校園綠地雨水景觀設計
    問題頻發,低影響開發設施的研究與應用是校園綠地景觀中雨水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借助低影響開發理念等對校園綠地雨水景觀進行優化設計,是目前相關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分析校園綠地雨水景觀的設計原則和設計策略,并以浙江工業大學“和園”為設計實踐案例,進行雨洪現狀調研,針對場地存在的問題,以低影響開發理念為指導理念,運用藝術化景觀設計手法結合適宜的雨水設施(植草淺溝、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等)對“和園”進行了優化改造實踐,以期為高校綠地雨水景觀的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關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20期2020-12-14

  • 基于海綿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道路優化設計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中圖分類號:U4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0)10-0146-031引言為了貫徹和落實中央精神,2014年10月,住建部印發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在技術層面上為各地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引。2014年12月31日,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發布《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通知》(財建【2014】838號)和《關于組織申報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

    中國水運 2020年10期2020-12-08

  • 海綿城市理念在科技園區建設工程中的應用與探討
    園林建設;低影響開發;科技園區建設1、引言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內澇頻發,各種“看海模式”不但影響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雨水資源大量流失,對生態環境也有較大的破壞。究其原因,是建筑與建設改變了地表凈流量,使得地下管網負擔大大增加,在規劃建設中忽略了雨水的循環利用。因此,海綿城市理念慢慢被國內所接受。海綿城市的目標是將城市建設的如同海綿一樣具備良好包容性,對大型園區建設很有參考意義。中國移動南方基地位于廣州市天河區火爐山東麓,一期占地640畝,相對于四周屬

    名城繪 2020年8期2020-11-09

  • 低影響開發在濱水景觀中的設計運用
    ,本文研究低影響開發在濱水景觀中設計運用的相關內容,論述濱水景觀的低影響開發設計理念,研究低影響理論在濱水景觀中的具體應用,從方案設計、雨洪管理、水陸植被帶、匯流路徑四方面入手進行總結,以供參考。關鍵詞:低影響開發;濱水景觀;內容規劃;水陸植被帶引言:濱水城市風景優美,所建立的濱水景觀應延續該特質,可模擬自然水岸的環境,優化景觀相互之間的生態效應,進行空間場地的規劃,應對建筑、人流以及場地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充分的考慮,保證濱水景觀的生物多樣性,防止對自然棲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2期2020-11-06

  • 生態公園景觀規劃設計
    最小干預;低影響開發;景觀設計隨著農村振興發展戰略的實施,以鄉村為背景的旅游方式也成為熱潮。越來越多的鄉村旅游勝地被開發,探索出了場地更多元化的空間功能,挖掘地域文脈特點,最小干預的情況下結合鄉村特色產業,不僅充分挖掘了自然資源的內在潛力,更使該場地與周邊村落重獲新生,快速發展。1項目概況1.1項目區位本項目基址位于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叩官鎮大槐樹村,場地位于大槐樹村西側,總面積約8.1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約2.3萬平方米。1.2上位規劃分析2017年以來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1期2020-10-29

  • 海綿城市建設中若干問題的探討
    市政工程;低影響開發中圖分類號:TU992;TV213.9文獻標志碼:A0 引言近年來城市快速發展,城市用地、用水的壓力劇增,原有的生態調控模式阻礙了城市的發展進程,老式的管網設施難以承載現有給水排水的需求,城市內澇頻發、水源安全、黑臭水體污染等問題極大地制約著城市的可持續化?,F代城市路面多采用瀝青混凝土硬化路面,遭遇強降雨時,雨水地表徑流量急劇增長,極易發生城市內澇。構建低影響、可持續的水資源循環系統才是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雨水調控作為水循環的重要因素,

    甘肅科技縱橫 2020年6期2020-10-26

  • 關于海綿城市建設和理念的綜述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背景;問題;建議1.引言海綿城市的概念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中被進行了明確定義:指在適應環境改變、應對天然災害等方面。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擁有良好的“彈性”,并且在多水時可以吸水、蓄水、滲水、凈水,少水時可以將蓄存的水“釋放”,從而利用起來,這對于改善我國目前水資源短缺和城市內澇頻發的現狀具有重大意義,將這種理念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并在我國大范圍推廣勢在必行。2.研究背景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23期2020-10-21

  • 吉林建筑大學雨洪控制與低影響開發模擬研究
    變得嚴重。低影響開發(LID)就是針對這一問題而近些年被提出,并且在我國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進行了實施。本文利用美國環保局開發的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對吉林建筑大學在采取LID的前后的地表徑流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LID可以有效減輕排水管道的負荷,減少地表徑流。關鍵詞:SWMM模型;雨洪控制;低影響開發1.引論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等40多個國家展開了低影響開發(LID)的相關研究和實踐[1-5]。美國是最早進行LID實踐的國家,馬里蘭通過加入不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15期2020-10-21

  • 基于LID和雨水鏈的海綿城市微觀細胞設計
    于LID(低影響開發)理念,確保海綿細胞設計前后場地的洪峰出現時間、徑流峰值、徑流時間等城市水文要素不發生改變,原場地地質、地形不發生大的改變,植被盡量使用本土植物;引入英國雨水鏈理念,確保雨水從降落后到被利用整個管理鏈條科學合理,在關鍵措施選配中優先使用預防控制和源頭控制措施,優先使用生態入滲措施,確保其中的每個環節設計得當。根據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海綿細胞模型計算結果,降雨歷時在120 min時滲透設施的積水量達到峰值34.97 m3,結合校園場地、建

    人民黃河 2020年5期2020-10-20

  • 低影響開發設施布設對區域雨洪控制效果研究
    例,研究了低影響開發(LID)布設下區域雨洪控制效果?;赟WMM和GIS構建區域概化模型,對比分析了現狀模式及布設生物滯留網格、綠色屋頂、透水鋪裝和3種LID設施組合布設方案下,研究區不同重現期水文與水質變化情況,結果表明:相同降雨重現期下,LID設施單獨布設時,綠色屋頂對洪峰流量削減效果最好,透水鋪裝對徑流系數削減效果最佳、降雨控制率最高;LID設施組合布設方案優于單獨布設方案,且降雨重現期越小,LID設施控制效果越好;LID設施單獨布設和3種LID設

    人民黃河 2020年7期2020-10-12

  • 低影響開發”對暴雨徑流影響模擬分析:以三亞某海綿小區為例
    亞市某采用低影響開發(LID)建設的小區為研究對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擬了研究區域在開發建設前、傳統開發和采用低影響開發設施3種不同場景下,面對不同重現期設計暴雨條件下的徑流過程,結果表明,采用LID措施后,不同重現期下的徑流量及高峰徑流值較傳統開發均有所減小,但是隨著重現期的增加,徑流削減率和高峰徑流削減率均呈現減小趨勢。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造成下墊面性質的改變,硬質化路面面積的增加和不透水面積的增加成為影響城市水文過程的重要因素,同時也使城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4期2020-09-24

  • 城市河道生態景觀設計初探
    技術方法和低影響開發建設內容。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了景觀要素梳理、水源更新賦活、路網逐級完善3個方面的內容,提出景觀體系構建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城市河道景觀設計思路。關鍵詞:城市河道;生態景觀;水環境治理;低影響開發Abstract: The general principles, technical methods and low impact development facilities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13期2020-09-14

  • 海綿城市建設的成效與展望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因地制宜;城市生態一、引言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的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水“釋放”并加以利用。能吸收、能滲透、能蓄養、能凈化、能釋放是“海綿城市”建設需要達到的目的,遵循滲、滯、蓄、凈、用、排六字方針。海綿城市首先要講究生態保護,其次為生態修復,最后是生態型低影響開發。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使城市開發建設后的水文特征接近開發前,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

    環球市場 2020年2期2020-09-10

  • 海綿城市建設下的城市道路設計
    對道路規劃低影響開發設施適用性,城市道路結構設計和橫斷面設計提出了建議。關鍵詞:道路排水;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道路橫斷面1 緒論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按照《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中的規劃指標,城市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10-25%,較大的占有比例使得城市道路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目前伴隨著城市城建規模的不斷發展擴大,城市范圍內絕大部分道路變為了硬化地面,從而削弱了地面對于雨水的吸收與滲透。近年來,在降雨

    科技風 2020年17期2020-07-04

  • 淺談海綿城市建設的現存問題與倡議
    海綿城市 低影響開發 因地制宜 城市生態一、引言海綿城市作為新時代的雨洪管理概念,主要目的在于城市在面臨環境變化,特別是大量降水時,使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富有彈性,能夠將地面上的水資源儲存起來,以循環利用來滿足城市生態系統的需求,緩解城市內澇問題[1]。 但由于我國目前的海綿城市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因此難免會存在一些相關的問題,本文以鶴壁市為例,淺談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一些相關的倡議。二、海綿城市建設現存的問題1.項目實施難度大、工期時間長海

    現代營銷·理論 2020年5期2020-05-19

  • 海綿城市理論在西北濕地中的應用
    是一種基于低影響開發(LID)模式的城市建設發展理論。海綿城市多應用于黃泛平原,而交大創新港科創基地所在灃西新城為西北地區探索之作。筆者根據該區海綿城市理論建設實踐,闡述并分析此次海綿城市理論實踐的可行性和效果。Abstract: Sponge City is one of the model based on Low Impact Development. It is widely used in Yellow River flood plain, bu

    價值工程 2020年7期2020-04-20

  • 基于低影響開發理論下的杭州市雨水花園應用初探
    角色。作為低影響開發理論的主要實踐途徑之一,雨水花園在景觀性和雨水徑流控制上都有著較好的效果。通過對低影響開發理論進行闡述,并對雨水花園的概念、構造、營建選址、營建原則及植物配置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雨水花園在杭州市應用的可行性。關鍵詞:低影響開發;雨水花園;植物選擇;海綿城市傳統的雨洪管理強調“管道快排”,雨水徑流通過城市排水管網迅速排到河湖等受納水體,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雨水資源,同時雨污流入受納水體時也造成的水體污染和洪澇災害[1]。面對日益嚴峻的城市水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1期2020-03-08

  • 海綿城市在珠海某道路建設工程中的應用
    市政道路;低影響開發;植草溝中圖分類號:U412.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34-0171-02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natural disasters caused by urban rainstor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ponge city is a new generation of urban ra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9年34期2019-12-20

  • LID在老舊小區海綿改造中的應用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老舊小區隨著城鎮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城市板塊逐步擴大,工程建設與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城市內澇與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道路,廣場等不透水灰色基礎設施的增加,大大降低了環境承載能力,環境惡化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雨水徑流加大,滲透較少,嚴重威脅到對地下水的有效補給路徑,導致城市地下水漏斗日趨嚴重;二是在雨水頻發季節徑流污染嚴重,導致排水管堵塞、進而產生城市內澇、水體黑臭等城市病頻發,頻頻出現“逢雨必澇,雨后即旱”的現象。

    科技風 2019年29期2019-11-23

  •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措施控制效果研究進展
    境問題,以低影響開發(LID)為核心理念,我國提出了海綿城市這一新型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本文針對適合海綿城市建設的,并具備有低影響開發設施模擬能力的城鎮尺度水文水力模型及軟件平臺進行梳理,總結典型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措施,在分析LID措施對城市降雨徑流流量和徑流水質控制原理的基礎上,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并提出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方面注重多專業、技術融合,積累與挖掘城市基礎數據的建議?!娟P鍵詞】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控制效果城市化最顯著的變化是城區不透水硬化

    科學導報·科學工程與電力 2019年28期2019-10-21

  • 低影響開發與綠色基礎設施的理論辨析
    要:本文從低影響開發定義和方式出發,分析了綠色基礎設施含義和建設方式,總結了低影響開發與綠色基礎設施理論辨析關系,旨在從低影響開發的角度開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以此來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生態性、環保性,在節約建設成本和建設資源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同時提高基礎設施行業、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鍵詞:低影響開發;綠色基礎設施;應用理論低影響開發與綠色基礎設施理論是目前發達國家普遍應用的土地開發理論,近年來,兩種理論開始被應用在我國的土地開發

    名城繪 2019年2期2019-10-21

  • 水岸聯動策略下城市社區微更新設計實務研究
    設計策略以低影響開發為設計原則對上海已有的居住社區進行環境再造。擬對原有環境所存在的問題結合現有居民的生活需求,通過雨水花園、生態屋面、軟性鋪裝等形式形成具有良好生態效益及具有環境保育功能的社區環境?!娟P鍵詞】水岸聯動;低影響開發;社區微更新中圖分類號: TU984.1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3-0013-002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3.004【Abstr

    科技視界 2019年23期2019-09-28

  • 建筑小區海綿城市建設方案設計的幾點體會
    設計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 以下簡稱《海綿建設指南》)以來,在城鄉規劃、市政建設、建筑小區等方面進行推廣應用,取得了不少成效。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涉及建筑規劃、景觀環境、給水排水等多個專業,兼之部分工程設計人員對海綿城市建設的概念和要求不夠清楚,理解不夠深刻,造成實際工程設計中,相應的海綿建設方案設計不合理甚至錯誤,難以滿足實際工程建設要求。筆者就常見的建筑小區的海綿建設方案設計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供工程設計人員參考。關鍵詞:建筑小區;海綿方案設計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19年11期2019-09-10

  • 海綿城市理論下高校景觀設計中低影響開發的設計向度
    設計需要從低影響開發的理念入手,充分考慮綠色屋頂、道路、綠地、大面積硬質場地、水體這五個海綿城市應用的典型場所技術要點,正視目前高校校園建設中對雨水管理無整體性思路、對暴雨徑流控制不足、海綿校園建設措施薄弱等問題,從海綿校園改造設計思路和設計措施兩個向度展開,實現設計低影響開發目標.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論;海綿校園;高校景觀設計;低影響開發;設計方案中圖分類號:TU9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9)08-0084-03 研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8期2019-09-10

  • 基于低影響開發LID理念的雨水花園規劃探索
    計,為構建低影響開發理念下的集雨水利用、水質凈化、休閑游憩于一體的雨水花園景觀提供參考依據?!痉椒?過程】在充分分析研究地塊現狀和水文條件的基礎上,通過植物配置、LID基礎工程建設等措施,利用植物的阻滯、吸收、過濾作用;土壤的吸收、滲透、蓄含功能;LID基礎工程的截留、收集、分散等效能構建雨水花園?!窘Y果/結論】通過科學運用LID工程技術和景觀營造手法,構建生態休閑區、雨水景觀池、環形木棧道等基礎設施,有效解決了地塊水循環能力差、生態環境惡劣、自然景觀惡化

    臺灣農業探索 2019年4期2019-09-10

  • 水濕因子對不同人工水域系統植物應用的影響
    效,是現在低影響開發技術措施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目前低影響開發技術措施中,水生植物應用存在的不足,探討在水濕因子影響下,水生植物選擇應用的科學性。針對人工水域系統中濕地公園、濕塘、雨水花園生境與設計結構中水濕因子的時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其種類適應性篩選策略。關鍵詞 水濕梯度;低影響開發;水生植物中圖分類號 X17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4-0075-05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4期2019-08-27

  • 天健大道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案例分析
    道路系統的低影響開發建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以鄭州大學新校區天健大道作為案例進行分析,以低影響開發理論為基礎,找出適合鄭州大學天健大道的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設計方案,對天健大道內澇現象的改進措施及結果進行構想。關鍵詞:市政道路;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1.天健大道簡介天健大道位于鄭州大學新校區,是新校區的主干道,道路全長為1.6公里,南北走向,雙向四車道。道路兩側綠化帶主要種植的是小葉黃楊,道路中心花壇中則是小葉女貞,綠化帶高于路面,路面雨水徑流無法自

    科學與財富 2019年18期2019-07-10

  •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多尺度景觀規劃策略研究
    城市內澇;低影響開發;景觀設計伴隨著新型城鎮化的迅速推進,我國城市雨澇問題日益頻發,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城市雨水管理亟待加強。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府工作會議上提出“建設海綿城市”口號后,全國掀起了建設的熱潮,并在城市小尺度生態景觀建設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由于目前仍處于研究初期,相關建設亂象叢生,缺少宏觀指導及適宜性探究。有必要在辨明中國城市雨澇成因及海綿城市理論內涵的基礎上,制定適宜的景觀規劃策略。1 中國城市雨澇成因1.1 全球氣候變暖導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19年3期2019-07-05

  • 城市街道廚余垃圾徑流污染的治理研究
    理與基礎的低影響開發逐漸顯露出一些不完善的功能缺失,面對被污染的雨水力不從心的同時,甚至還成為了擴散污染的途徑。傳統街區道路系統往往注重交通的通行和安全方面,很少關注對于因道路規劃而產生的街區生態環境和水文循環的負面影響。因此,在海綿城市導向下,道路系統在滿足通行和安全的同時,重新對道路系統路網布局、交通空間等進行設計,并將其與低影響開發設施布局相結合,減少道路交通用地產生的地表徑流及其污染物。關鍵詞:廚余垃圾;徑流污染;低影響開發引言西安市街道中廚余垃圾

    科學與技術 2019年16期2019-04-16

  • 低影響開發(LID)的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探析
    D,也就是低影響開發來完成,低影響開發(LID)就是通過創新思維模式,將綠地景觀融入進整個城市的道路建設之中。目前,我國通過低影響開發(LID)來進行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最好的案例是深圳市所設計規劃的景觀方案。關鍵詞:低影響開發(LID);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低影響開發(LID),主要指城市降雨對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雨水對于整個城市道路綠色景觀開發的重要性。低影響開發(LID)要求城市市政工程的管理者,不能因為任何一項市政工程的開展而犧牲掉整個城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19年2期2019-04-01

  •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校園海綿系統的設計
    市;校園;低影響開發;設計指標“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為我國目前倡導的解決城鎮內澇、水環境污染和水災害的重要思路。要想實現“海綿城市”理念中提出的“滲、蓄、滯、凈、用、排”,必然離不開植草溝、綠色屋頂、雨水花園、下沉綠地等低影響設施[1-3]。同時,“海綿城市”的建設具有地域性,受當地氣候、地勢、植物等諸多因素影響。本文以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內“海綿系統”的規劃設計為研究內容,提出了校園“海綿系統”構建的策略;結合校園地勢及現狀條件,從低影響的角度提出與

    農業與技術 2019年1期2019-02-02

  •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低影響開發設施應用研究
    的新理念,低影響開發(LID)設施是構建海綿城市的基本框架。不同LID設施具有其獨有的特性和適用情景,為篩選可應用于實際工程中的性價比最優海綿園區建設模式,文章基于先前學者研究對單個LID措施結構特點進行了對比總結。同時,文章以北京市亦莊調節池一期工程園區為例構建了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model,SWMM),模擬分析了多種海綿園區建設模式的徑流削減效果及性價比,結果表明性價比最優的建設模式為透水鋪裝、下凹綠地及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9年1期2019-01-26

  • 關于城市雨水規劃理念的若干思考
    前幾年的“低影響開發”(“LID”)到如今的“海綿城市”,新理念的引入對雨水規劃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理念的落實需要一套自上而下的制度。筆者將近年城市雨水規劃理念相關的一些粗淺想法擇要梳理出來,試圖從理論層面探究雨水規劃相關工作的發展方向和路徑,為城市雨水規劃理念的完善提供參考借鑒。關鍵詞:雨水規劃;低影響開發;海綿城市;規劃理念1關于LID的思考1.1LID的相對性“低影響”是一個相對概念,用于對比開發建設前后的水文特征,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將其作為雨水管理的一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9期2018-11-21

  • 低影響開發中植物應用研究
    【摘 要】低影響開發是有效針對解決城市雨洪問題的理念與技術手段,植物應用是有效解決雨的滯留、凈化、下滲等問題的方法,同時兼具生態和景觀美學,本文就對植物在雨洪問題中發揮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研究?!娟P鍵詞】低影響開發;雨洪;植物應用【Abstract】Low-impact development is an effective concept and technical means to solve urban stormwater problems. Plan

    中華建設科技 2018年5期2018-11-10

  • 淺談海綿城市設計理念
    計理念以及低影響開發理念。關鍵詞:海綿城市;雨水收集;低影響開發。1.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社會發展,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也導致中國城市洪水問題日益突出。LID, LowImpact Development,是20世紀90年代末開發的一套暴雨管理和非點源污染控制技術。采用小規模分散式污染控制措施,可實現控制暴雨徑流和污染的效果。最后,通過該技術,開發的場地可以盡可能接近自然狀態下的水文循環條件,減少

    卷宗 2018年25期2018-11-07

  • 平原地區城市內澇防治研究
    排水體系;低影響開發文章編號:2095 - 4085( 2018) 02 - 0033 - 021 研究背景受氣候變化和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多,城市內澇現象頻發。中央政府對內澇災害高度重視,2013年國務院相繼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和《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2014年住建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試行)》。城市排水系統是現代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對于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持城市安全運行和改善水環境

    居業 2018年2期2018-10-23

  • 居住區低影響開發情景模擬分析
    了洲島家園低影響開發模型,使用功能最大化情景、經濟實用型情景及基礎情景三種情景進行對比分析,對居住小區低影響項目的設計與效果驗證具有一定借鑒意義。關鍵詞: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居住區;雨洪管理;徑流總量控制率引言低影響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簡稱LID)孕育于西方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雨洪管理(stormwater management)[1]。其核心理念是從源頭上通過一系列分散的小型LID設施控制雨水徑流形成,最大限度地維持開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8期2018-10-21

  • 市政道路設計中低影響開發(LID)的具體運用
    設過程中,低影響開發(LID)建設模式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加大了城市徑流雨水源頭減排的剛性約束,優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統,建設生態排水設施,充分發揮城市道路對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使城市開發建設后的水文特征接近開發前,有效緩解城市內澇、消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建設具有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功能的海綿城市提供重要保障。本文就市政道路設計中低影響開發(LID)的具體運用得問題做了具體闡述。關鍵詞:市政道路設計;低影響開發

    裝飾裝修天地 2018年21期2018-10-21

  •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居住區景觀中的運用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居住區;景觀1 引言隨著城鎮化的迅速發展,城市熱島效應、水資源短缺、內澇災害等城市生態問題日益突出,并引起廣泛關注。在這一背景下,海綿城市建設理論被提了出來。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1]。海綿城市建設,是對城市進行可持續的雨水管理所采取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歸根到底是要恢復水在自然和城市中的正常循環。當前我國海綿城

    裝飾裝修天地 2018年11期2018-10-21

  • 數據整合在中國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數據整合 低影響開發一 前言當今困擾著中國水問題如洪澇干旱,資源短缺,污染嚴重,水生物棲息地喪失等各種不勝枚舉,這些系統性、綜合的問題亟需一個綜合科學的解決方案。2014年,中國開始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方案,以解決城市中心的水環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科學依托的環境自然資源承載力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城鎮化建設,減少對自然界的干擾和破壞,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建設海綿城市?!昂>d城市”描述能夠靈活地適應環境變化的城市,使其吸收,儲存,滲透和凈化雨水,并在需要時能夠

    大經貿 2018年6期2018-09-27

  • 城市綠地常用滲透性鋪裝材料的性能對比
    。關鍵詞:低影響開發,滲透性鋪裝,性能對比,城市綠地目前,城市綠地鋪裝材料的物理特性和鋪裝形式已經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廣場道路鋪裝水文特性對于土地滲透性質、地上水與地下水互補以及綠地局部干旱等問題有重要影響。合理選取硬質鋪裝用材,科學測定其透水特性,對于維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生態系統彈性、加強水系健康循環、減少地表徑流、涵養綠地水源都具有重要意義。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響開發)即是在城市化大背景下,通過大量實踐證明的建設

    中國城市林業 2018年3期2018-09-10

  • 低影響開發與綠色建筑的雨水控制利用
    綠色建筑及低影響開發的理念,在建筑工程領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本文探討了雨水控制與利用措施在低影響開發領域及綠色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將雨水控制利用與綠色建筑設計的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能夠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關鍵詞:低影響開發;綠色建筑;雨水控制;雨水利用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3-0135-01城市的快速發展,建筑物的增加讓硬質鋪裝的面積不斷擴大,城市下墊面會發生非常顯著性的變化,不透水面積的增加使徑

    中國科技縱橫 2018年13期2018-08-31

  • 淺析低影響開發下的城市公園水文營造策略
    要】闡述了低影響開發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當下城市公園不合理開發造成的水文主要負面影響,論述了低影響開發角度下城市公園營造所應該遵循的準則,為城市公園的水文健康發展與環境保護提供了建議,為實際營造提供一定參考?!娟P鍵詞】低影響開發;城市公園;水文;環境1 概述隨著經濟建設與城鎮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城市公園建設活動日益蓬勃。作為城市生態系統與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公園建設應為地區環境改善與居民游憩需要提供積極作用,并且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合理科學地設計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3期2018-08-07

  • 針對人工海島的低影響開發建設方案研究
    工海島地區低影響開發(LID)方案設計對削減徑流污染的效果和通過設置不同的LID設施增大雨水下滲從而降低土壤鹽分的影響,利用暴雨徑流管理模型SWMM,設計不同目標導向的LID方案。通過SWMM模型中的水質模塊分析研究徑流污染削減效果,通過建立SWMM模型模擬后的雨水下滲量與地下水潛水層下層水位之間的函數關系對模型中的壓鹽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應根據LID設施的適建范圍充分利用各類用地。綠色屋頂對屋面徑流污染具有較好的削減作用,生態草溝對道路徑流污染有較好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8年2期2018-07-05

  • 天津市海綿城市建設方式適宜性研究
    曉輝摘要:低影響開發“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已經在我國經過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目前已經到了廣泛接受和推廣階段?!昂>d城市”建設方式是影響城市低影響開發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對海綿城市建設方式的適應性進行分析研究,得出最適合于天津市海綿城市建設的方式。關鍵詞: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調蓄;初期雨水控制1.概述海綿城市建設方式的適宜性評估是天津市持續有效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海綿城市建設方式適宜性評估,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評估因子,包括土壤類型、土壤滲透

    科學與技術 2018年23期2018-06-17

  • 基于SWMM模型的小區低影響開發措施組合模式的效果模擬評估
    MM模型;低影響開發;雨洪控制;海綿城市中圖分類號:S27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13-0050-03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first-stage project of Hengli Shuimuqinghua community in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y using the SWMM model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8年13期2018-06-05

  • 淺談SWMM模型在城市排水管網改造中的應用
    雨污合流;低影響開發城市排水防澇系統是現代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對于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持城市安全運行和改善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異常氣候導致短歷時、強降雨頻發;下墊面條件的改變使得同頻率暴雨下產流量增大;此外,水流逆坡、下游出口不明確、部分道路豎向規劃不合理等現場導致部分路面大范圍積水,同時由于缺乏與園林景觀專業之間的相互協調,致使本可作為雨水滯、滲、調、蓄設施的天然綠地沒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造成城市內澇積水,影響城市安全運行,對城市排水防澇系統

    中國房地產業·上旬 2018年8期2018-05-14

  • 校園雨水花園景觀改造與分析
    婷摘要 在低影響開發理念的指導下,以北京農學院為例進行校園雨水花園景觀改造,通過雨水花園景觀中運用的設計手段和技術設施,將雨水管控設施與景觀環境融為一體,解決對校園雨水的內澇困擾,改善校園的水生態和水環境,促進生態校園的建設。同時為我國其他校園雨水花園景觀改造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關鍵詞 低影響開發;雨水花園;生態校園;技術設施中圖分類號 S7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6-0104-08Rainwater Garde

    安徽農業科學 2018年6期2018-05-14

  • 建筑小區平屋頂雨水伸頂立管改進設計技術
    嚴重?;?span class="hl">低影響開發思想的雨水源頭控制理念,開發了一種建筑平屋頂雨水立管設計方法:以雨水立管與平屋頂的交界處為內環,澆筑底邊為2h、高為h的等腰三角形混凝土,混凝土沿內環澆筑一周,并在其頂部配置一定孔徑的截污網。以占地面積為6.39hm2的中國西部某綠色建筑小區為研究案例,對該設計方法進行了模擬研究,分別分析了環形混凝土高度、建筑小區下墊面、重現期三者對洪峰削減率和小區末端雨水管管徑的影響。結果表明,綠色建筑小區雨水立管采用本設計技術后,可實現削減洪峰和降

    科學與技術 2018年9期2018-04-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