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溫度

  • 秸稈還田對不同地區土壤溫度的影響研究現狀分析
    措施[1]。土壤溫度在田間作物體系研究中經常被忽略,但是在作物系統中土壤溫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以及土壤的各種生理生化過程。過去的幾十年里,秸稈還田試驗在不同地區普遍開展,取得了豐富成果,研究認為秸稈還田可以降低土壤溫度[2];或者增加土壤溫度[5];抑或可以調節土壤溫度[3-4],低溫天氣下提高土壤溫度,高溫天氣下則降低土壤溫度。然而對于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不同種植模式下秸稈還田對土壤溫度的影響還缺乏整體性的分析研究。本試驗整合近30

    農業科學研究 2023年4期2024-01-13

  •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對河西灌區馬鈴薯田耕層土溫及產量的影響
    馬鈴薯田耕層土壤溫度和馬鈴薯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與覆蓋聚乙烯地膜相比,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時5、15、25 cm土層土壤日平均溫度降低了1.10 ℃,馬鈴薯折合產量(39 073.50 kg/hm2)增加了13.64%,這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能夠滿足馬鈴薯生育期對熱量的需求,可顯著增加馬鈴薯產量。綜上,在不改變當地田間管理措施的條件下,在河西灌區馬鈴薯栽培中可以使用符合或優于國標(GB 35795-2017)要求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聚乙烯地膜。關鍵詞

    甘肅農業科技 2023年9期2023-10-10

  • 不同覆蓋方式對秋馬鈴薯產量與土壤水分的影響
    要農藝性狀、土壤溫度、水分與鮮薯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泉薯5號生育期和單株結薯數B2>CK>B1,莖粗B1>B2>CK,株高、單株薯重、鮮薯產量和商品薯率均表現B2>B1>CK。全生育期地溫均值B2B1>CK,土壤貯水消耗量B2>CK>B1,總耗水量B2>CK>B1,降水對耗水的貢獻率B2>CK>B1。鮮薯和干薯的水分利用效率與產量表現B2>B1>CK。本試驗條件下,稻草覆蓋(B2)是泉州市紅壤產區秋種泉薯5號推薦的適宜覆蓋栽培方式。關鍵詞: 覆蓋方式;馬

    福建農業科技 2023年5期2023-08-09

  • 不同覆蓋材料對幼齡茶園土壤溫濕度的影響及雜草防治效果
    較不同處理下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及雜草鮮質量的變化。結果顯示,各覆蓋處理具有增溫和降溫雙重效應,其中0~25 cm土層溫度以PE防草布覆蓋增溫幅度最大,較CK增溫1.9 ℃;除銀灰色地膜出現降墑效應(平均含水量20.5%),黑色地膜、PP防草布、PE防草布、水稻秸稈覆蓋處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別較CK提高2.4、2.0、3.3、2.3個百分點;各覆蓋處理對雜草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其中PP防草布對雜草的防效達100.0%;通過成本核算,PP防草布第一年投入的材料成

    中國茶葉 2023年6期2023-07-06

  • 冬小麥覆蓋栽培模式對土壤溫度和產量的影響
    麥種植過程中土壤溫度與產量的影響不同,需要基于當下冬小麥栽培方式進行探討,掌握其對于土壤溫度以及實際產量方面造成的影響,確保在現階段的種植過程中,種植戶能基于不同的種植條件,調整相關因素,全面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以某地區冬小麥種植工作為例展開研究,闡述了現階段冬小麥栽培模式研究發展現狀,供相關人員參考。關鍵詞:冬小麥;栽培模式;土壤溫度;產量;溫度變化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4-0021-03 ? ? ? 中國圖書分類

    種子科技 2023年4期2023-05-21

  • 厚竹林覆蓋期內土壤溫度與CO2 排放速率的相關性
    m 土層中的土壤溫度對土壤呼吸速率變化的相對貢獻率高,而50 cm 以下土層的土壤呼吸速率變化主要受土壤濕度影響;張成芳[9]等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顯的春秋低夏季高的季節變化規律。厚竹Phyllostachys edulis‘Pachyloen’是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變種,是我國首個獲得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的竹類植物,也是我國重要的筍用林竹種[10],2017 年被審定為國家級優良品種。自然狀態下,厚竹筍期為3 月下旬至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22年11期2023-01-12

  • 阿爾泰山森林土壤溫度動態變化及其預測
    30063)土壤溫度變化在宏觀層面是對氣候變化作出的敏感響應,同時又是影響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的主要因子之一[1]。在微觀層面,不僅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對植物的養分、水分吸收利用等也具有調控功能。此外,土壤溫度對土壤動物、微生物生存和動態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2-6]。因此,對土壤溫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學者們對多種時空尺度上土壤溫度的變化已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研究[7-8]。在國內,土壤溫度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影響因素,在不同地區,不同時空尺度上土壤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22年5期2022-10-04

  • 兩種陸面模式對中國區域土壤溫度模擬的對比分析*
    a1 引 言土壤溫度作為表征土壤熱力狀況的重要參量,其改變伴隨著土壤向大氣輸送的潛熱與感熱變化,是陸面影響大氣的重要因子(Godfrey,et al,2008;Fan,2009;朱蒙等,2014;楊江艷,2021)。土壤溫度還可以通過改變土壤水分運動及相變過程進一步影響地面水分循環過程(Lavigne,et al,2004;孫丞虎等,2005;丁旭等,2018)。此外,土壤溫度對短期氣候、農業氣象、農作物生長也具有重要的影響(Landh?usser,et

    氣象學報 2022年4期2022-09-06

  • 越冬期埋土防寒層厚度對賀蘭山東麓葡萄園土壤溫度的影響*
    山東麓葡萄園土壤溫度的影響*王 靜,張曉煜**,張 磊,胡宏遠,李 娜,李紅英(中國氣象局旱區特色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管理重點實驗室/寧夏氣象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寧夏氣象科學研究所,銀川 750002)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冬季于賀蘭山東麓葡萄園開展不同埋土防寒層厚度試驗,結合不同深度土壤溫度監測結果,研究越冬期葡萄園埋土防寒層覆蓋下根區土壤溫度變化規律,明確不同埋土防寒層厚度對根區土壤溫度和葡萄越冬凍害的影響,為葡萄越冬凍害監測

    中國農業氣象 2022年8期2022-08-24

  • 天然草原植物根系凋落物分解研究進展
    考。關鍵詞 土壤溫度;降雨;土壤濕度;土壤動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中圖分類號 S 81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8-0018-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8.004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Root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Natural GrasslandLIU Yang,LI Yu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8期2022-05-09

  • 黃土高原自然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溫度和水分的相關性
    土壤水分外,土壤溫度也是影響植被生長發育的關鍵因子,土壤溫度能夠影響根系細胞的代謝、土壤水分的蒸發、滲漏和土壤保水情況,對土壤持水性的影響尤為顯著。Porporato等研究認為,土壤水分、溫度既是氣候—植被—土壤屬性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結果,也是決定植被水分供給的關鍵因素,是生態水文過程研究的重要切入點;Brooks等利用12種耦合模型進行模擬表明,土壤水熱對大氣降水存在反饋作用,是氣候變化的預報指標。目前,對于黃土高原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水分效應的研究多見于人

    水土保持學報 2022年2期2022-04-08

  • 調虧灌溉對滴灌核桃樹土壤溫度及產量的影響
    對滴灌核桃樹土壤溫度及產量的影響?!厩叭搜芯窟M展】土壤溫度不但影響著土壤中化學反應的類型和速率,而且影響光合作用、植物生長、微生物活動及有機物質分解等[3-6]。隨著含水量變化,土壤溫度也隨之發生變化,兩者變化相互影響[7]。通過覆膜、覆蓋方式、耕作方式和灌水的不同來調控土壤溫度[8-11],使作物在更適宜環境中生長。鄒惠等[12]研究了水分調虧對地下滴灌玉米水熱動態的影響,發現在土層深處地溫隨著水分虧缺度的增大而增大,輕度虧水獲得高產,中度虧水的水分利用

    新疆農業科學 2022年1期2022-03-22

  •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溫度模擬①
    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溫度模擬①謝 婷,馬育軍*,楊 晨(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廣州 511400)土壤溫度與地氣間能量交換、水分循環密切相關,影響著植被生長乃至區域生態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青海湖流域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實測的不同深度土壤溫度變化特征,然后結合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土壤溫度對SHAW模型進行了率定,并根據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觀測數據對率定參數進行了驗證,在此基礎上探究了植被和土壤參數對土壤溫度變化的影響。結果

    土壤 2022年1期2022-03-16

  • EAR70、CLDAS和ERA-Interim表層土壤溫度在中國地區的評估
    土壤濕度),土壤溫度觀測的有無和深度也因地區存在較大差異。這就造成中國氣象觀測網中土壤溫度數據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數值模式可以連續模擬出土壤的溫濕狀態,借助于同化技術可以加入精度高的觀測信息,大氣再分析和陸面數據同化技術成為獲取時空連續的地表溫度數據的重要渠道[2-8]。目前已經有不少較為成熟的大氣再分析產品數據集,如ERA-Interim[9]、NCEP/NCAR[10]、NCEP/DOE[11]、MERRA1/2[12-13]、JRA55[14]等

    氣象科技 2021年6期2022-01-04

  • 土壤溫度時間序列預測的LSTM神經網絡研究
    01)適宜的土壤溫度是作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因素,在作物全生育期都起著關鍵作用。為此,土壤溫度在現代土壤系統分類中往往作為土壤診斷的重要特性之一[1]。在農田灌溉工作中,土壤溫度影響著作物的生長發育。比如作物在其生長關鍵期短期強低溫會導致其生長受到抑制[2-4]。因此,研究土壤溫度的預測模型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土壤溫度的預測模型基本上可分為機理模型和經驗模型。機理模型,也稱“確定性模型”,主要是1種基于土壤溫度變化的平衡方程而建立的數學模型,但由于其數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2021年5期2021-11-10

  • 降解膜與PE膜對棉花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
    驗。通過棉田土壤溫度觀測、田間植株性狀調查、經濟性狀和產量測定,對兩種可降解地膜與普通地膜在棉花上應用效果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覆膜后的4月24日測定,10:00普通PE膜處理5cm地溫明顯高于降解膜;不同覆膜處理對棉花生育期影響不大,但對植株性狀影響較大,株高、果枝數、結鈴數、節位高均表現為普通PE膜大于降解膜,降解膜A與B之間差異不明顯;降解膜A、B與普通PE膜產量差異顯著,A、B較普通PE膜(CK)分別減產31.37%、32.12%,而A、B之間產量

    棉花科學 2021年6期2021-10-07

  • 彌勒水晶葡萄根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對策
    萄;根系 ;土壤溫度;根系修剪。1? 根系生長的必要條件及規律1.1? 根動帶芽動以水晶葡萄地表下12cm左右的溫度為標準。8℃左右根系開始活動,并出現傷流,冬芽開始萌發,13℃左右緩慢開始生長新根,毛細根開始生長,24℃新的根系開始旺長,吸收能力逐漸增強,新稍進入旺長期,24~32℃生長速度和吸收能力最強,32℃以上高溫根系生長速度下降,進入半休眠狀態。1.2? 土壤溫度早春萌芽時,土壤溫度低于8~13℃不適合新的根系生長,原有根系的吸收量不能滿足萌芽的

    新農民 2021年17期2021-09-16

  •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甜菜生產中的應用試驗
    各處理對農田土壤溫度的影響,從覆膜之日起,每小時采集1次土壤溫度,分別于5月、7月、8月隨機抽取1 d進行分析。二是降解地膜降解情況分析,在可降解膜上設置3個點,每個點1 m2,其中裂口長度≤2 cm為誘導期,裂口長度2~20 cm為開裂期,裂口長度≥20 cm為大裂期。三是降解地膜對甜菜產量的影響。3 結果與分析3.1 各處理對農田土壤溫度的影響從圖1可以看出,2020年5月10日各處理的土壤溫度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然后再下降的“S”形變化趨勢。全天溫度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年15期2021-08-26

  • 播種方式對小麥產量及生育進程的影響
    育進程、苗期土壤溫度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常規條播相比,秸稈粉碎微壟覆蓋溝播和秸稈粉碎微壟覆蓋寬幅溝播均能明顯提高小麥產量。秸稈粉碎微壟覆蓋寬幅溝播能明顯延遲小麥生育進程,且這種影響在分蘗期表現最突出。結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能夠明顯改變0~15 cm土層土壤溫度,對15 cm以下土層土壤溫度無顯著影響。各處理主要影響08:00以后0~15 cm土層土壤溫度,并且時間段不同,對各土層的影響也不同。小麥產量與06:00的土壤溫度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08:00的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2期2021-06-17

  • 不同降解地膜在蘋果園應用的水熱效應
    膜保溫效果與土壤溫度變化觀測值一致,從高到低依次為: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處理、黑色降解膜處理、銀灰色降解膜處理、白色降解膜處理。關鍵詞:降解地膜;增溫保墑;土壤溫度;土壤濕度;蘋果園Abstract:Wuchun 10 is a new spring wheat cultivar with high-yield and good-quality, bred by the cross of imported germplasm Lanza 7086 as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3期2021-06-08

  • 衡陽岣嶁峰藤本對林下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喬木的胸徑和土壤溫度的綜合影響。藤本較強的擴散和生存能力對林下非藤本的Shannon-Wiener指數產生顯著抑制效應,同時顯著降低個體數量。關鍵詞 藤本;多樣性;密度;Shannon-Wiener指數;土壤溫度中圖分類號 Q.9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21)07-0103-03AbstractToclarifytheeffectsofthelianaonthebiodiversityofunderstoryforestinGoul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7期2021-04-29

  • 喀斯特地區土壤溫度變化特征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候變化敏感。土壤溫度的動態變化特征對研究喀斯特山區生態交錯帶的土壤活性及生態小氣候的監測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揭示土壤溫度對喀斯特山區生態環境和生產力的影響[5]。作為影響土壤呼吸速率的重要因子,土壤溫度對土壤無機碳釋放具有重要影響[6]。有研究發現,西南地區年降雨量和降雨次數逐漸下降,而且極端降水事件增多,導致該區碳酸鹽集聚層變淺、土壤無機碳庫流失巨大[7-8]。因此,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降水事件增加的背景下,研究喀斯特地區土壤溫度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子能

    生態學報 2021年7期2021-04-25

  • 園林廢棄物和秸稈覆蓋對榆林城市綠地土壤溫度與水分的影響
    [4],調節土壤溫度[5-6]、提高肥力[7-8]、抑制雜草生長[9]等作用,現已成為應用較多的農田土壤調控技術措施,將其引入城市綠地建設與管理,創造出與森林條件相似的土壤生態環境,發揮蓄水保墑效應,對改善城市綠地土壤生態環境并推進其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外發達國家城市綠地覆蓋已有幾十年的應用歷史,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園林覆蓋技術發展較快,并已經形成了產業化模式[10-11]。國內對農田有機物覆蓋研究較多,但對城市綠地覆蓋方面的研究和應用較少

    陜西林業科技 2021年1期2021-04-16

  • 不同播種方式對旱地小麥土壤溫濕度及產量的影響
    播種方式,從土壤溫度、耕作層水分、灌漿期旗葉葉綠素值及穗干物質積累方面設計了平作播種、溝作播種、畦作播種1、畦作播種2共4種播種方式。結果表明,溝作播種模式可明顯提高越冬期耕作層土壤溫度與土壤濕度。但溝作播種明顯降低了小麥的有效穗數,不利于灌漿的進行。而平作播種在保證了小麥有效穗數的基礎上,使小麥葉片受到同等時間的光照,十分有利于灌漿的進行,因此當地旱地小麥播種方式中平作屬于最適的播種方式。關鍵詞 播種方式;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干物質中圖分類號:S512

    南方農業·中旬 2021年12期2021-02-16

  • 枯餅、谷殼和水分對覆蓋厚竹林土壤溫度的影響
    材料,來提高土壤溫度,打破竹子內源激素平衡,促使竹鞭上側芽提早分化成筍芽及竹筍出土,從而使竹筍提早萌發,并延長出筍期,提高竹筍產量和效益[1-4]。覆蓋材料、覆蓋厚度和覆蓋時間不同,增產效果不同[5-6]。但是,在筍用林覆蓋過程中,大量雞糞、枯餅等有機物質發熱分解,改變了土壤理化性質,可誘發土壤衰退[7-9],還會增加土壤溫室氣體排放[10-11],甚至會出現土壤溫度過高,產生高溫脅迫,而燒死竹林的現象,給林農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研究發熱物質、保溫材

    經濟林研究 2020年4期2021-01-04

  • 蘋果枝條不同還田模式對果園土壤性狀及蘋果質量的影響
    還田具有緩沖土壤溫度、提高土壤水分含量的作用。每年的3—6月處理 1~處理5土壤溫度低于對照,故推遲了蘋果的花期,避免了“倒春寒”對蘋果的影響。調節C/N(豬糞、尿素)、增施微生物菌劑(提高土壤微生物數量)及土壤調理劑能顯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數量,增加木質素降解酶的活性,加速枝條腐解。枝條還田比枝條堆肥枝條腐解率高10%以上,枝條腐解率最高達80%,建議集中2~3行枝條于作業行,每隔2~3年還田1次。枝條粉碎、旋耕、灌溉有助于枝條肥料化。處理2是枝條還田的最佳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23期2021-01-02

  • 季節性凍土區不同凍結狀態下土壤水熱變化特征研究
    遷移。消融期土壤溫度隨土深減小,土壤表層水分下滲同時受蒸發作用大量散失,含水率僅為8.2%,水分高值區集中于30~70 cm且為凍融期最大。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抑制了土壤溫度的提升,土壤凍結速率慢,時間長,融化速率快,融化時間短。關鍵詞 ? ?土壤溫度;土壤水分;凍融期;土壤水熱互作效應中圖分類號 ? ?S152.7 ? ? ? ?文獻標識碼 ? ?A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9-0170-05Research ?on ?Change ?C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19期2020-12-07

  • 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其覆蓋對東北地區玉米田間地溫和產量的影響
    同覆蓋處理對土壤溫度和玉米產量的影響。采用3種不同降解速率的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和露地對照進行田間試驗。試驗中隨著地膜成分中降解助劑的增加,生物降解膜降解率顯著提高,2017年及2018年玉米收獲后降解率分別為7.2%-17.8%和18.1%-35.2%,其中壟側地膜降解程度明顯高于壟上。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的降低與降解膜的降解速率成正比。經電鏡掃描發現,玉米收獲后,生物降解膜的表面微觀結構明顯較覆蓋前粗糙。生物降解膜覆蓋下,玉米整個生育時期5 cm、1

    農業工程技術·農業信息化 2020年8期2020-11-16

  • 壟作對土壤水熱條件及旱地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低土壤容重和土壤溫度,有利于馬鈴薯塊莖的形成、膨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是山西北部旱地馬鈴薯種植的高效栽培模式。關鍵詞 壟作;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土壤溫度;產量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9-0218-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9.057Abs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ridging planting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19期2020-11-02

  • 棗棉間作下間距與供水對間作棉田土壤水熱特征及WUE的影響·
    ;供水水平;土壤溫度;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344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02收稿日期:2020-08-21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31601272);塔里木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8066)作者簡介:李玲(1984-),女,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多熟種植理論與技術;通訊作者翟云龍。棗棉間作是解決幼齡棗園生產效率低下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有效的種植模式,具有增加農民收入

    農業與技術 2020年17期2020-10-12

  • 恩施煙區根結線蟲田間發生動態與土壤環境的關系
    、土壤pH和土壤溫度的關系,煙株在大田生長發育期間,根結線蟲發病率和病情指數與土壤含水量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728和-0.677;與土壤溫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593和0.536;與土壤pH無明顯相關;而卵和二齡幼蟲數量與土壤含水量、土壤pH和土壤溫度無顯著相關性。關鍵詞:煙草;根結線蟲;土壤含水量;土壤溫度;土壤pH中圖分類號:S43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 2020)12-0082-03D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12期2020-08-28

  • 3種農藝措施對大棚土溫、秋番茄生長和莖基腐病的影響
    棚土壤提高了土壤溫度,減緩了大棚秋番茄前期的生長,加重了秋番茄莖基腐病的發生,耕翻區域發病率比對照提高了66.14%。采用銀黑地膜覆蓋土壤使得晴天0~20 cm深度土壤平均溫度升高3 ℃,抑制了大棚秋番茄前期的生長,同時也比對照莖基腐病的發病率提高了171.9%。春番茄秸稈還田處理對于大棚秋番茄前期生長也有抑制作用,比對照莖基腐病發病率提高了425.5%。綜上所述,在6—7月份大棚高溫條件下,不宜采取耕翻土壤、銀黑地膜覆蓋和春番茄秸稈還田等栽培大棚秋番茄的

    中國瓜菜 2020年7期2020-08-09

  • 不同種植模式棉田土壤溫度的時空變化特征
    55000)土壤溫度作為土壤熱狀況的綜合表征指標,受大氣溫度、近地空間熱平衡特征、土壤持水狀況及太陽輻射等諸多因素影響[1],是與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緊密相關的土壤重要物理性質之一。土壤溫度的變化與根系功能和光合作用等作物生長發育指標有著規律性對應關系[2],其能量直接來源于地表所吸收的太陽輻射。 土壤中熱量和水分的運移相互影響,土壤含水量的變化直接影響土壤的比熱容,從而影響土壤溫度的變化[3]。土壤溫度控制著土壤中的生物和生物化學過程[4-5],以不同方式

    棉花學報 2020年3期2020-08-08

  • 3種城郊防護林土壤呼吸與溫濕度的關系
    壤呼吸速率;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相關性中圖分類號: S181?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20)05-0243-07在全碳循環中,土壤呼吸是碳從生態系統向大氣層移動的主要途徑[1],大約是人類化石燃料燃燒的10倍以上[2]。由于生物量碳庫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干擾[3],所以土壤中的固碳可能比現存生物量中的固碳更具穩定性和持久性[4]。土壤中含有大部分的陸地碳,并在陸地碳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5]。因此,研究土壤呼吸及其影響因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5期2020-05-11

  • 毛烏素沙漠地膜-地布覆蓋下土壤溫度變化特征
    烏素沙漠地區土壤溫度變化的影響,有助于研究如何減少該地區土壤水分蒸發、有效利用雨水資源,為該地區植被恢復提供參考[6-10]。黑色地膜覆蓋能夠起到增溫保墑、抑制雜草生長和減少土壤蒸發等作用,在農業和植被恢復中被廣泛使用[11]。隨著壟溝集雨技術的發展,壟上覆蓋地膜作為主要集雨區,壟溝處不覆蓋作為種植區,增溫保墑及雨露疊加效果顯著,使干旱半干旱區土壤溫度和雨水利用效率顯著提高[12-15]。已有研究表明,土壤溫度是土壤水分蒸發的一個重要指標[16]。同時,采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20年1期2020-05-06

  • 夏季竹類植物冠層結構對其土壤溫度的調節作用
    到空氣溫度和土壤溫度影響[2],呼吸速率也與土壤溫度顯著相關[3-5]。城市不同植物群落結構通過改變土壤溫度,影響土壤呼吸作用,進而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對全球碳變化具有一定積極影響[6]。影響城市綠地土壤呼吸的環境因子主要有20cm土溫、10cm土溫、5cm土溫、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氣CO2濃度和空氣溫度等,其中10cm土溫是影響綠地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主導因子,并與土壤呼吸速率呈指數顯著正相關[7]。土壤溫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上層植物冠層結構的影響。在研究植物

    中國園林 2020年3期2020-04-22

  • 不同植被覆蓋條件下黃土土壤溫度的變化規律
    801)淺層土壤溫度不僅影響土壤含水率、呼吸速率[1-2],還會影響土壤理化性質[3],進而影響地表植被的分布、生長,以及小型土壤動物的繁殖、發育及生存[4],并最終影響地表生態環境狀態,因此,研究淺層土壤溫度的變化極其重要。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土壤溫度的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徐學池等[5]對我國西南地區喀斯特地區的棕色石灰土與紅壤分別進行了土壤溫度變化規律的研究;杜秋等[6]研究了4 個季節在營林用火后淺層土壤溫度的變化情況,分別總結了用火后不同時間點

    山西農業科學 2019年11期2019-11-21

  • 不同灌水處理對干旱區滴灌核桃樹土壤溫度的影響
    長明顯下降。土壤溫度的高低對作物生長和土壤環境有著諸多的影響,其中包括作物的根系、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微生物活動和營養元素的結構形態等等。當土壤溫度升高時,土壤明顯加快了化學反應,同時各種鹽類的溶解能力也會隨著溫度的提高而提高。隨著土壤中水分的運動以及土壤中二氧化碳與空氣中氧氣兩者之間的轉換加快,養分的有效釋放量也越來越多,這些改變使得微生物活動越來越活躍,從而加劇根系對水分以及養分的吸收利用;反之,當土壤溫度降低時,微生物活動將會受到明顯的抑制,有機質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6期2019-10-19

  • 不同控光與灌水量對滴灌玉米田間土壤溫度變化規律的影響
    8%[3]。土壤溫度主要來自太陽輻射,土壤溫度變化與太陽輻射的變化呈正相關[4],因此,研究玉米大田土壤溫度的變化對玉米的生長意義重大。土壤溫度是影響作物種子發芽、根系生長發育、微生物活性及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5],土壤中水分和氣體的運動、無機鹽的溶解和養分的轉換等都受溫度影響[6]。土壤溫度的升降主要取決于土壤熱容量和導熱性,土壤熱容量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質含量;土壤含水率小,導熱率小,土壤濕潤時,導熱率大[7]。因此,土壤水分對土壤溫度

    西北農業學報 2019年6期2019-07-17

  • 玉米鮮秸稈覆蓋旱地冬小麥拔節前土壤溫度效應
    ,秸稈覆蓋對土壤溫度變化有明顯的調節作用[3-8]。大多數研究結果表明,秸稈覆蓋具有增產效應[9-13],但也有少數試驗表現出減產效應[14-17],一般認為,這與土壤溫度有關。秸稈覆蓋所采用的材料多數為農作物成熟收獲后的小麥秸稈或玉米秸稈,但以活體的玉米鮮秸稈作為材料對農作物實行覆蓋栽培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試驗通過田間覆蓋不同量的活體玉米鮮秸稈研究旱地冬小麥的土壤溫度變化,以闡明覆蓋玉米鮮秸稈對旱作麥田拔節前3 個生育時期土壤溫度的影響,旨在為豐富覆蓋栽

    山西農業科學 2019年6期2019-06-19

  • 豎直U型地埋管群傳熱特性模擬
    埋管管群周圍土壤溫度場分布的影響。研究表明:鉆井間距一定時,地埋管排列方式對地埋管管群周圍土壤溫度場分布的影響很??;在熱泵運行時間一定時,土壤熱擴散系數越大,鉆井間土壤溫度重疊區域越大;土壤導熱系數越大,土壤溫度波動幅度越??;蓄取功率比越小,土壤熱失衡越嚴重;對于冬季熱負荷較大的地區,可以適當地提高熱泵蓄取功率比。所建模型得出的土壤溫度值與試驗值吻合度較好,其最大誤差為14.2%。關鍵詞:地埋管;土壤溫度;導熱系數;熱失衡;熱擴散系數中圖分類號:TU831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 2018年4期2018-09-29

  • 豎直U型地埋管群傳熱特性模擬
    中地埋管周圍土壤溫度場變化規律的研究甚少,尚處于起步階段。中國學者大多針對單U型地埋管進行研究,尤其是在土壤蓄熱和取熱的方面。楊衛波等[6-7]在對傳統地源熱泵系統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傳統地源熱泵系統長期運行過程中,會導致土壤溫度逐年下降,這種現象稱之為土壤熱失衡;因此,提出了太陽能-地源熱泵系統并對其進行實驗研究,發現太陽能-地源熱泵系統可以補償傳統地源熱泵系統長期運行過程中損失的熱量,同時可以增加地源熱泵系統的使用壽命。李偉等[8]分析了土壤類型對跨季節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報 2018年4期2018-09-18

  • 地下滴灌葡萄園土壤溫度的時空變化特征
    0 cm處的土壤溫度日變化、土壤溫度在葡萄不同生育期的變化及年變化特征。結果表明,地下滴灌葡萄園各深度的土壤溫度日變化趨勢基本相同,近地表處土壤溫度日變化幅度相對較大,深層土壤溫度日變化趨勢平緩;以04:00、08:00、14:00、22:00代表土壤溫度變化特征時刻的各深度土壤溫度,在葡萄整個生育期內變化趨勢均勻,萌芽期開始上升,果實生長期土壤溫度達到最大值,后開始下降;葡萄園土壤溫度在年變化過程中先上升后下降,7月達到最大值,土壤溫度變化曲線隨土壤深度

    江蘇農業科學 2017年21期2017-12-13

  • 長三角區典型林分淺層土壤溫度變化特征
    典型林分淺層土壤溫度變化特征楊丹1,孫永濤2,莊家堯1?,張金池1,葛波1,凡國華1(1.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實驗室,210037,南京; 2.國家林業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310016,杭州)為客觀反映長三角區典型林分下淺層土壤溫度變化特征,揭示森林調節淺層土壤溫度的作用。使用土壤溫度傳感器EM50對南京銅山麻櫟(Quercusacutissima)林地、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林地及杉木(Cunninghamiala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7年3期2017-07-05

  • 耕作對八一鎮農田土壤溫度的影響
    60000)土壤溫度是表征土壤熱特性的重要指標之一,顯著影響著植物根系發育、微生物種群和活性、土壤養分轉化及有效性等。一般地,土壤溫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1,2],促進土壤養分的轉化[3,4],提供養分有效性。同時不同層次土壤溫度的變化影響和決定了不同層次土壤的物質過程,進而影響植物根系生長。故基于不同區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層次土壤溫度日變化、年變化及熱傳導等問題得到廣大學者的廣泛重視[5]。耕作是農業生產過程的基本管理過程,首先擾動了土壤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2017年2期2017-03-22

  • 不同地表覆蓋處理對濕地松二代種子園土壤溫濕度的影響研究
    理,研究其對土壤溫度和濕度產生的影響。結果表明:(1)各地表覆蓋處理之間,土壤溫度I、土壤溫度II和土壤溫度III均呈現極顯著差異。(2)在不同覆蓋處理下,土壤溫度I的高低順序為黑薄膜>白薄膜>對照>鋸木屑;土壤溫度II的高低順序為白薄膜>黑薄膜>對照>鋸木屑;土壤溫度III的高低順序跟土壤溫度II相同。(3)不同土層深度下,土壤溫度I的高低順序為5 cm>15 cm>20 cm>25 cm>10 cm;土壤溫度II的高低順序為5 cm>10 cm>20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6年12期2016-12-21

  • 南甕河自然保護區杜鵑落葉松林土壤溫度變化分析
    杜鵑落葉松林土壤溫度變化分析趙希寬,李慧仁,劉霞(大興安嶺農林科學院,黑龍江嫩江源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000)通過對南甕河自然保護區內杜鵑落葉松林不同層次土壤溫度的對比分析,研究了各層土壤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及其垂直梯度變化特征。結果表明:杜鵑落葉松林5~10 cm、30~40 cm之間的土壤溫差變化較小,10~20 cm、20~30 cm之間的土壤溫差變化較大;夏季時土壤最高溫度出現在5 cm層,冬季時最高溫度出現在40

    防護林科技 2016年10期2016-11-21

  • 不同覆蓋材料對幼齡膠園土壤溫度的影響
    0 cm)的土壤溫度。結果表明:5 cm土(四個季節)以及20 cm土層(春季和夏季)的土壤溫度,薄膜覆蓋與裸地無明顯差異,均明顯高于秸稈覆蓋,1 cm、2 cm和3 cm生物材料覆蓋;40 cm(春季)、20 cm(秋季、冬季)和40 cm(秋季、冬季),5個處理的土壤溫度與裸地無明顯差異;40 cm(夏季),薄膜覆蓋,1 cm、2 cm和3 cm生物材料覆蓋,土壤溫度與裸地無明顯差異,均顯著高于秸稈覆蓋。關鍵詞 幼苗膠園 ;地表覆蓋 ;土壤溫度中圖分類

    熱帶農業科學 2016年6期2016-05-14

  • 南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溫度時空變化規律研究
    43300)土壤溫度影響作物生長發育進程和作物品質[1,2]。通過地表覆蓋措施調控土壤水分狀況進而改善土壤溫度的時空變化是目前廣泛采用的一種農業措施[3-6]。南疆塔里木盆地具有豐富的光熱資源,是典型的灌溉農業區,也是我國優質棉生產基地,覆膜栽培技術和滴灌技術有機結合形成的膜下滴灌技術具有協調土壤水、肥、氣、熱的分布狀況,滿足棉花生長發育的生理需求,具有苗齊、苗壯、高產優質的效果[7,8]。賀歡(2009年)[9]研究發現,覆膜對土壤的增溫效應主要在棉花生

    節水灌溉 2016年12期2016-03-22

  • 基于芋頭地膜覆蓋條件下土壤溫度的綜合評價
    蓋對不同深度土壤溫度的影響,并運用TOPSIS法對不同時刻、不同深度的土壤溫度進行了綜合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地膜覆蓋處理間的土壤溫度在不同時刻(5∶00、8∶00、14∶00)均有極顯著差異,且地下5 cm、10 cm、15 cm處的土壤溫度也有極顯著的差異,白色地膜覆蓋處理下的土壤溫度最高,其次為黑膜覆蓋,露地處理下土壤溫度最低,且土壤溫度與黑色地膜厚度存在顯著正相關;從生育進程看,各處理不同深度的土壤溫度在出苗期、4葉期、8葉期有顯著差異;基于TOPS

    江蘇農業學報 2015年4期2016-01-14

  • 利用氣溫進行統計回歸預測土溫
    0 cm深度土壤溫度和38、7、1 m高度大氣溫度數據,分析土壤溫度和空氣溫度之間的數學模型來預測土壤溫度。結果表明:不同層次土壤溫度和空氣溫度的變化趨勢都呈現出大致相同的變化趨勢,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影響因素增加,土溫與氣溫的最高峰相比存在滯后期,相關性分析顯示5 cm土溫和各層氣溫基本一致,50 cm處的土壤最高溫度比1 m最高氣溫向后推移15 d;100 cm的土壤溫度最高峰比1 m氣溫最高峰推移28 d。氣溫;土壤溫度;預測模型土壤溫度影響植物根系

    浙江林業科技 2015年5期2015-12-30

  • 嚴寒地區土壤源熱泵土壤溫度場變化特性研究
    區土壤源熱泵土壤溫度場變化特性研究白莉 李楊吉林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本文通過對長春地區某土壤源熱泵工程的土壤溫度場進行實時監測,研究其變化規律及影響因素。研究表明:土壤溫度場隨熱泵供熱/供冷交替運行呈現周期性正弦規律變化;土壤溫度場受室外氣溫影響隨深度逐漸減弱,起測點-2.5m處最大,-10m后變化幅度趨于相同;過渡季節土壤溫度場自恢復能力非常有限,土壤源熱泵工程在冷熱負荷不均衡的條件下長期運行不可避免出現熱失衡現象。土壤源熱泵 實測 土壤溫度場土壤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15年6期2015-12-14

  • 地源熱泵系統土壤溫度變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地源熱泵系統土壤溫度變化的影響因素分析陸游,王恩宇,楊久順,齊承英(河北工業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天津 300401)對實際運行的地源熱泵系統土壤溫度進行了分析,獲得了土壤溫度受地源熱泵的釋/吸熱不平衡、釋吸熱量以及土壤過渡季自然恢復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情況.研究結果表明,系統初期的運行模式對土壤溫度具有重要的影響.試驗系統在供熱季末期吸熱量為1 106 kW h以下時土壤溫度可以自動回升,在供冷季末期釋熱量為1 350 kW h以下時,土壤溫度也可以自動下

    河北工業大學學報 2015年1期2015-07-18

  • 干旱地區香梨地土壤溫度隨不同水分處理的變化
    影響很大,而土壤溫度是改變植物所受溫度變化的基礎,是植物保持根系活力的重要因子。所以,研究香梨地土壤溫度的變化規律,能為生產實踐中人工調控果樹生態環境提供理論依據,明確香梨不同生長期內生理指標的變化特征,為香梨生命健康診斷提供參考,有利于提高香梨生長生產效率。文旨在通過研究不同灌溉定額條件下香梨地土壤溫度的變化規律,并著重分析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層深度和不同水分條件下的地溫變化規律,以期在土壤水熱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更好地開展生產實踐。張治通過在新疆庫爾勒市開展

    地下水 2015年6期2015-04-23

  • 秸稈覆蓋厚度對凍融期土壤溫度的影響
    30024)土壤溫度是表征土壤特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對土壤養分、土壤質地、土壤水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農作物產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并影響著近地表小氣候,具有環境效應。凍融期土壤溫度是影響土表蒸發、土壤水分相變及遷移轉化、土壤入滲規律、土壤結構、土壤養分、土壤中微生物種群及其生長和越冬期農作物生長的主要因素[1-9]。凍融期土壤溫度與大氣條件、土壤質地、土壤水分、耕作措施、地表覆蓋等多種因素有關。秸稈覆蓋是影響土壤溫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效果與秸稈覆蓋量有重要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2012年6期2012-05-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