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熱島

  • 城市增加綠化利于市民身心健康
    擴張,正在使城市熱島效應(城市中心溫度高于郊區的現象)不斷加劇,不僅給居民的健康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不利影響,甚至還對生命構成嚴重威脅。近期,西班牙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柳葉刀》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增加城市樹木覆蓋率可有效降低氣溫并減少由高溫造成的疾病和死亡。研究人員統計了2015年6月至8月,歐洲93個城市20歲以上居民(共5700萬人)的死亡率,并收集每個城市與周邊農村的氣溫數據。隨后,通過兩項模擬分析,定量評估了城市熱島效應對全因死亡率

    保健與生活 2023年24期2023-12-23

  • 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城市熱島特征與機理研究
    郊區,產生了城市熱島現象。城市擴張和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將導致城郊溫差的進一步加大。由于城市熱島對城市環境、城市氣候和城市居民居住舒適度會產生顯著影響[1-2],因此對城市熱島進行有效監測一直是城市規劃、氣候環境監測的重點問題。早期的城市熱島監測主要是基于氣象站點得到的氣溫數據,但由于“點狀”站點數據并不具有空間代表性和全面覆蓋性,因此由氣溫站點數據觀測得到的城市熱島效應具有相應的局限性[3]。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由熱紅外遙感影像觀測得到的地表溫度具有

    地理空間信息 2023年1期2023-02-07

  • 重慶市主城都市區熱島效應定量評估
    )引 言地表城市熱島是指由城市內大量的人工發熱、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熱體及綠化減少等因素導致的城市高溫化,即城市中心地表溫度高于周圍郊區溫度的現象[1-3]。由于熱島中心區域地表溫度高,與周圍郊區形成氣壓差,郊區近地面大氣向熱島中心區輻合,在城市中心形成低壓漩渦,導致人類活動產生的大氣污染物質在熱島中心區域聚集,對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潛在威脅[4-6]。及時準確掌握城市熱島效應的時空變化特征,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以及解決與之相關的環境污染、能源消耗、公共

    應用氣象學報 2023年1期2023-01-11

  • 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熱島與地表覆蓋時空變化分析
    環境問題等。城市熱島是城市熱環境問題中的一項重要評估指標,是指城市溫度高于周圍郊區溫度而形成的溫度島嶼現象[1]。城市熱島與城市人口健康、居民舒適度等息息相關,因此對城市熱島進行實時有效監測是很有必要的[2]。根據觀測手段的不同,城市熱島可分為大氣城市熱島和地表城市熱島。大氣城市熱島通過氣象站點觀測的氣溫數據進行監測[3-5],該數據雖然具有較長時間的觀測資料,但由于站點稀疏,難以準確捕捉城市熱島的空間分布。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利用衛星觀測的熱紅外遙感影像

    地理空間信息 2022年9期2022-10-02

  • 近40 a重慶城市熱島特征及其與天氣狀況的關系
    147)引言城市熱島效應是指由于人類活動使城市人工建筑體、廣場、道路等不透水的高蓄熱下墊面增加,綠化地面和水體減少,造成城區溫度高于周圍郊區的一種氣候現象。城市熱島效應使高溫酷熱天氣更嚴重,加劇城市高溫災害[1-7],加重城市大氣污染[8-10],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生產、出行以及人居環境質量。城市熱島效應是快速城市化帶來的重要負面影響之一[11-12],其變化和分布不僅與城市發展變化密切相關[13-15],還受城市所在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帶影響,存在較明顯的

    干旱氣象 2022年4期2022-09-23

  • 京津冀中部地區城市化對夏季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
    054099城市熱島效應是城市氣溫比郊區氣溫高的一種現象,其形成的原因一方面為人們日常生活所發出的熱量;另一方面是城市中建筑群密集,城市路面比郊區的土壤、植被對熱量的反射率小,吸收率大,造成白天城市儲存的太陽能比郊區多,夜晚城市降溫緩慢,氣溫仍比郊區高。此時城市中心一股較強的暖氣流上升,而郊外的相對冷的空氣下沉,形成了城郊環流,各種污染物在此局地環流下聚集在城市上空,當有強冷空氣過境時,污染物才會消散,否則城市的空氣污染會加重,人類生存的環境被破壞,造成人

    農業災害研究 2022年5期2022-08-12

  • 典型氣象條件下城市熱島效應逐時變化特征
    13)引 言城市熱島效應及其強度是城市氣候、城市環境和城市生態的基本特征和表征指標。由于城市規模不斷擴張、人口日益聚集、人為熱排放迅速增長、城市密度不斷增加、城市建筑物猛增和城市空氣污染日益加劇等, 城市熱島現象已從一般氣象問題變為城市規劃、景觀布局以及城市環境與生態研究的重要指標,例如城市布局、空氣污染治理和城市植被物候研究中都要充分考慮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1-4]。因此,闡明城市熱島效應的時空變化特征,揭示其形成機制并提出適應性對策成為了氣候變化和城市

    氣象科學 2022年3期2022-07-14

  • 遙感影像處理技術在城市熱島效應研究中的應用
    大改變,其中城市熱島問題是近年來全球關注的重點[1]。傳統城市熱島效應研究方法多采用線路觀測和定點觀測相結合的方法,以常規測繪技術為基礎,獲取城市熱島效應信息,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地加快,傳統分析方式已無法滿足城市熱島效應研究的需要[2]。隨著衛星遙感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其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愈加成熟,以衛星遙感技術為基礎,獲取研究區的熱紅外遙感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加工處理,能夠大大提升城市熱島效應分析研究效率。在本次研究過程中,以哈爾濱市主城區為研究對象,以

    經緯天地 2021年5期2021-12-27

  • 城市熱島效應研究熱點與前沿的可視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聚類分析
    32601)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UHI)是指城市區域溫度比周圍農村溫度高的現象。城市熱島效應的衡量指標有很多,其中,熱島強度是反映某一地區城市溫度高于鄉村溫度程度的重要指標。不同的研究者對其定義存在差異,但一般認為其測度為城市中心區溫度和城市郊區溫度的差值[1]。當前,大城市熱島效應與氣候變暖、夏季高溫的多重疊加,熱島強度顯著增加,導致了夏季室外舒適度的惡化,給人體生理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以中國北方大城市天津市為例,近年來夏季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12-20

  • 氣溶膠光學厚度和不透水地表覆蓋度對城市熱島強度的影響 ——以關中地區為例
    710127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HI)是指城市地區溫度比周圍郊區溫度高的現象,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城市氣候環境變化[1]和城市化快速發展而引起的城市生態環境效應[2]。城市熱島增加了空氣制冷、供暖等所帶來的燃料燃燒和能源消耗[3]。此外,城市熱島是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貢獻者[4],會使城市局地氣候環境變得更為嚴峻。有研究表明,城市熱島與熱浪之間的協同作用會增加城市的熱風險[5-6],過熱的室外環境會威脅到人類身體健

    生態學報 2021年22期2021-12-12

  • 長三角地區地表覆蓋與城市熱島時空演變分析
    的環境問題。城市熱島現象是快速城市化帶來的氣候問題,是指城市中心區域的溫度高于周圍郊區溫度的一種現象。城市熱島問題關乎城市居民的居住舒適度[2-4],近年來受到城市規劃者與管理部門的重視。長三角城市群作為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是我國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因此,對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熱島進行實時監測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針對城市熱島的監測研究主要分為兩種: ①氣象資料觀測法[5-7],該方法雖能獲得長時間序列的歷史資料,但“點”數據難以展示城市熱島的空

    地理空間信息 2021年11期2021-12-03

  • 基于多源衛星資料的太原市城市熱島效應分析
    00094)城市熱島效應定義為城區氣溫高于郊區的現象[1-2],是城市氣候最顯著的特征之一[3]。自1833年LakeHoward首次發現城市熱島現象以來,城市熱島效應逐漸成為城市生態環境領域關注的焦點問題[4]。由于城市熱島引起的市區溫度上升,導致環境舒適度下降,大氣污染加重,居民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5-6],對城市熱島效應動態變化開展定量監測以及城市熱島效應成因分析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研究的重要內容。目前,城市熱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氣象觀測法、數值模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1年32期2021-11-23

  • 區域氣候背景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規律
    的人口將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2]。1833年英國氣候學家Lake Howard對倫敦城郊溫度進行比較,發現城市中心的溫度明顯高于郊區[3];1958年,Manley將這種現象形象稱之為“城市熱島效應”[4]。城市熱島效應與許多因素有關:一方面人類活動消耗的各種形式的能量釋放到大氣中,這部分熱量作為顯熱直接導致城市溫度上升;另一方面,城市化帶來的土地覆蓋從自然景觀(如自然植被和農業用地)向不透水表面(如人工材料,主要是混凝土、瀝青、瓷磚、金屬)的轉變,導

    生態學報 2021年11期2021-07-09

  •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熱島研究進展與熱點分析
    球氣候變暖,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嚴重,城市熱環境已成為影響整個城市生態環境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對城市氣候、人體健康及能源消耗等多方面的影響引起了廣大學者們的重視,相關方面的研究也逐漸增多,城市熱島現已成為當今的研究熱點。近幾十年來,國內外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城市熱島進行了各種研究,獲取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包括基于遙感數據的城市熱島時空變化特征研究[1-2]、城市熱島的形成機制與影響因素研究[3-4]、城市熱島的緩解措施研究等[5-6]。本文基于CNKI 核心論文數

    四川建筑 2021年2期2021-06-04

  • 基于MODIS的貴陽城市熱島時空特征分析
    2)0 引言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受城市下墊面性質改變、人為熱排放以及大氣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城市內部氣溫明顯高于周圍郊區氣溫的現象[1-2]。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加劇,能源消費量增多,城市熱島現象不斷加劇,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引起了國內外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作為一種城市氣候問題,國內外學者對熱島效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王曉默等[3]利用1981—2010年濟寧及周邊郊區3縣氣象臺站的氣溫資料研究分析了濟寧城區、郊

    中低緯山地氣象 2021年2期2021-05-15

  • 城市熱島的遙感監測方法及應用
    ,從而形成了城市熱島的氣候現象。給城市居民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本文就城市熱島的遙感監測方法和應用進行具體分析,期望能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做出一定的貢獻。關鍵詞:城市熱島;遙感監測;方法研究一般來說城市熱島研究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固定氣象站點的觀測數據,對城市中具體站點進行時序觀測或對多個城鄉站點進行對比觀測,分析城鄉的地表溫度差異;二是利用衛星遙感獲取的地表熱場分布數據對比分析城鄉的地表溫度差異。早期城市熱島研究主要運用站點的觀測數據,但由于觀測站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36期2020-08-13

  • 昆明市域熱島效應變化與景觀格局的關系研究
    數據站下載的城市熱島效應歷史影像基礎上,得到昆明市地溫地表景觀格局圖像,分析得到在不同城市景觀下所對應的不同溫度,以此得到熱島效應在不同景觀下的強弱,分析得到人造土地下熱島效應最強,而植被和水體則對熱島有極大地緩解作用。關鍵詞:景觀格局;城市熱島;不透水面率;NDVI;MNDWI;昆明中圖分類號:X16;S731??????????????????????????????????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20-04-06作者簡介:石若利(1997-),男

    中阿科技論壇(中英阿文) 2020年5期2020-07-27

  • 城市熱島效應研究進展
    進程的加快,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嚴重。該文通過搜集、歸納、整理大量相關文獻,較系統地反映了國內外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現狀,介紹了常規氣象觀測、數值模擬、遙感監測等主要研究方法,總結了城市熱島的時空變化特征,列出了土地利用規劃布局、人為熱的排放、建筑物的布局與設計等主要影響因素;探討了城市熱島的緩解措施;并對城市熱島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關鍵詞:城市熱島;研究方法;影響因素;緩解措施;展望中圖分類號 R122.2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23期2019-12-27

  • 盤錦地區城市熱島效應對降水的影響研究
    析方法,研究城市熱島效應的季節差異及其對降水的影響。結果表明: (1)盤錦地區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城市熱島效應,但強度并不大。以夏季最為明顯,春季和冬季次之,秋季熱島效應最弱。(2)城市熱島效應對盤錦地區年總降水量分布的影響遠不如大尺度天氣系統,但對弱降水的分布有一定影響, 最主要表現在夏季午后的局部熱對流。(3)在合適的環境條件下,城市熱島環流和海陸風環流耦合,在城區附近形成邊界層輻合線,并加強邊界層內中心城區風場垂直切變,這種強迫有利于對流降水的加強和維持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19年8期2019-10-09

  • 城市熱島效應增溫對環境氣溫的影響
    16011)城市熱島不僅僅影響城市的生活環境,給認知氣候變化與氣候評估帶來誤差,也給天氣預報、農業科學研究、土木工程建筑業等學科的溫度指標運用帶來影響。中國有3000 個左右中小城市,氣象上基準氣候站隨城而建,開始建立在城郊,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擴展,基準氣候站被城市所包圍。在逐漸形成的城市熱島影響下,使基準氣候站的氣溫觀測值偏高于自然氣溫值,嚴重影響了對氣候資源的評估及對氣候變暖程度的正確判斷。因此,研究城市熱島效應對環境氣溫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認為

    裝備環境工程 2019年6期2019-07-16

  • 內陸城市熱島與湖風環流耦合特性研究
    楊國彪?內陸城市熱島與湖風環流耦合特性研究劉呈威,趙福云*,劉潤哲,楊國彪(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為探究湖泊等大型水體對內陸城市大氣環境的影響,本文運用數值模擬的方法,引入KRB坐標變換,建立內陸城市熱島與湖風環流的模型,對比水箱實驗驗證數值模型的精確性,探究不同內陸城市湖泊面積和城-湖中心距大小對城市熱島影響,模擬結果表明:湖泊面積越大,近地面城市熱島羽流的偏移量越大,而當城-湖中心距增大的時候,近地面城市熱島羽流的偏移量則減

    中國環境科學 2019年5期2019-06-06

  • 基于Landsat遙感影像的地表溫度分析
    ;遙感技術;城市熱島;線性擬合DOI:10. 11907/rjdk. 191312中圖分類號:TP3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9)005-0187-05Abstract: As the city expands and the impervious surface increases, the heat island phenomenon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has

    軟件導刊 2019年5期2019-05-24

  • 西安城市熱島效應變化特征分析
    10014)城市熱島強度是一種由于城市建筑和人類活動導致熱量在城區空間范圍內聚集的現象,是城市氣候最顯著的特征之一[1]。隨著城市化的擴張,城市建筑物、道路等設施的增多,綠化面積減少等因素導致城市熱島效應逐漸增強,已對人們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響,為此很多專家學者就城市熱島效應的時空變化,影響機理等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李麗光[2]等對遼寧省城市熱島強度特征進行了分析,并且確定了各個城市的熱島等級;董妍[3]等對西安城市熱島的時空分布特征進行了分析;高

    陜西氣象 2019年1期2019-02-14

  • 不同下墊面條件下城區溫濕度變化規律研究
    能夠有效解決城市熱島效應問題。關鍵詞:城市熱島 下墊面 溫度 濕度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b)-0096-06Abstract: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city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weather and the underlying surface.Therefore, atthe main cam

    科技資訊 2018年20期2018-12-27

  • 淺析城市大氣風場與污染物
    擴散 湍流 城市熱島環境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酸雨、對流層臭氧的增加和平流層臭氧的減少所引起的全球化學系統的改變、大面積森林的毀壞和荒漠化引起的生態環境不平衡,溫室氣體積累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四大環境問題。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如能源、交通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的膨脹、大型工業開發區的發展造成大氣污染已不在是一個工廠范圍的局部污染問題,環境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不斷增加,污染范圍繼續擴大,大氣污染問題口趨嚴重。1 大氣污染

    卷宗 2018年12期2018-05-26

  • 西安市屋頂綠化分析
    定改善功效。城市熱島已經成為當今城市一個普遍的問題,屋頂綠化對改善城市熱島、凈化城市空氣以及提高城市建筑物節能效果也具有重大意義。關鍵詞:屋頂綠化;城市熱島;改善環境;凈化空氣1、屋頂綠化概念屋頂綠化指在非滲透性的建筑物和構筑物上種植植物,包括建筑物的屋頂、露臺、陽臺、建筑物的空中平臺、地下停車場和廠房的屋頂等。它與地面綠化的最大區別是把植物種植于人工構筑物之上,植物生長依靠的基質不與大地土壤相連。它使傳統的地面綠化上升到空間屋頂,是綠化和建筑技術相結合的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2018-04-27

  • 城市熱島的遙感監測方法及應用
    的迅速擴大,城市熱島效應愈發明顯。遙感技術提供的大范圍地表溫度空間變化信息,非常適用于分析不同空間分辨率下的城市熱場空間分布特征。城市熱島的遙感監測方法主要有基于溫度、基于植被指數、基于熱力景觀的方法。利用遙感技術監測城市熱島效應,目前比較側重熱島范圍與強度的監測,而對于緩解城市熱島的方法和途徑的研究還比較薄弱,應當利用遙感資料與技術對此加強研究。關鍵詞 城市熱島;地表溫度;地面亮溫;植被指數;熱力景觀中圖分類號:X16;X87 文獻標志碼:B DOI:1

    南方農業·下旬 2018年3期2018-04-25

  • 城市熱島》的教學設計的反思
    ,又能加深對城市熱島效應的感性認識,探究新知。反思:(1)引入新課時,應該這樣承接:城市熱島與冷島效應是不是原理相近呢?然后引出城市熱島的課題。(2)對比不足,應該強調城市與郊區間的熱力環流不如干旱地區的沙漠與綠洲水體間的熱力差異那么明顯,干旱地區的沙漠面積巨大,熱氣流十分強大,故水體綠洲可能出現冷島效應。 故城市郊區的冷島效應不如干旱地區的沙-綠間明顯。2用比較法引出“城市熱島”,體現“對比分析”“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素養本環節設計思路:自主學習:教師展示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35期2018-04-23

  • 淺析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
    從溫室氣體和城市熱島兩個角度來分析氣候變化。關鍵詞:溫室效應;溫室氣體;城市熱島;氣候變化一、溫室效應原理溫室效應是指大氣層和地表這個系統組成的“玻璃溫室”,使地表一直保持著不變的溫度,太陽輻射可以透過到達地面并且可以阻止地面輻射的散失,從而使地球表面從太陽輻射獲得的能量相對多,而散失到大氣層以外的熱量相對少,地球表面的溫度維持在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水平。這種大氣對地面的保護作用我們稱之為溫室效應,而這些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

    新一代 2017年23期2018-02-13

  • 城市熱島研究綜述
    過去50年的城市熱島研究,做了做了詳細分析和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形成城市熱島的具體原因,并對城市熱島呈現出的規律做了總結。對城市熱島的研究方法有多種,主要有下面的研究方法:數值模擬法和氣象資料分析法以及遙感監測法的應用及優缺點,指出了在對城市熱島進行研究時,通常都會出現的問題和難點。針對城市熱島的解決辦法做了大量研究,并對城市熱島遙感研究的趨勢和方向進行了展望。關鍵詞:地表溫度;遙感;熱島效應一.引言1.1研究背景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許多問題狀

    城市地理 2017年8期2017-11-02

  • 涿州 “城市熱島”效應強度及現狀
    0)涿州 “城市熱島”效應強度及現狀劉安 張雷(涿州市氣象局 河北 涿州 072750)利用2015~2016年涿州市自動氣象站資料,對涿州 “城市熱島”效應現狀進行了分析。選擇涿州市政府站為城區代表站,選擇東 (涿州站)、南(林屯站)、西 (東城坊站)、北 (東仙坡站)四個站點為城郊代表站。利用城區與城郊溫差表示的 “城市熱島”強度的統計結果表明,現在涿州 “城市熱島”效應在冬季最強,秋季次之,春、夏較弱。涿州;城市熱島效應;強度1 引言城市建筑物引起的

    現代農村科技 2017年10期2017-10-20

  • 基于遙感的武漢市下墊面類型對城市熱島效應影響研究
    ,隨之而來的城市熱島效應也愈加嚴重。利用遙感手段,可以對城市進行大面積的同步觀測,具有時效性優勢,同時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與可比性,有利于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本文利用Landsat 8遙感影像,利用大氣校正法對中國“四大火爐”之一的武漢市2013年夏季的遙感影像進行了地表溫度反演,結合GlobalLand30全球30m遙感地表類型分類產品,將武漢市分為了人造地表、水體與濕地、植被三類地表類型,定量分析了不同下墊面類型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溫度反演結果顯示人造地

    科學家 2017年17期2017-10-09

  • 透水混凝土路面對城市熱島效應影響評價
    混凝土路面對城市熱島效應影響評價張德久(重慶建筑科學研究院,重慶 400016)文章通過運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層次分析法,依據路面結構層對熱島效應影響較大的因素子,量化了透水混凝土整體路面、瀝青路與水泥路面對熱島效應的影響,驗證了透水混凝土對城市熱島效應影響最大,進一步證實透水混泥土路面在城市道路鋪裝運用中的生態效益。熱島效應; 透水混凝土; 層次分析法目前,世界上有許多不同規模的城市發現存在城市熱島效應現象。我國廣州、廈門等城市較周邊地區溫度要高2℃

    四川建筑 2017年3期2017-07-07

  • 上海城市熱島的精細結構氣候特征分析
    研究了上海的城市熱島空間分布。結果表明,加密觀測數據可反映出城市熱島的精細結構氣候特征:熱島分布由中心城區向四周及西南部擴展,尤其是出現了“多中心”結構特征,即除中心城區的熱島主中心外,在閔行北部和松江南部均出現了與快速城市化進程相聯系的區域性副熱島中心;受大氣環流季節轉換和局地海陸風的影響,熱島位置在秋冬季偏東南方向,春夏季偏西北方向。上述精細化特征在常規資料中并不明顯或無法體現。由此可見,經質量控制的加密氣溫數據在城市熱島的精細結構研究中更具優勢。關鍵

    大氣科學學報 2017年3期2017-05-30

  • 基于遙感的青島市城市熱島時空變化特征
    遙感的青島市城市熱島時空變化特征周甜甜,廉麗姝,李寶富,紀曉璐曲阜師范大學 地理與旅游學院,日照 276826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熱島現象日漸突出,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本文根據2001年1月 — 2012年12月共416幅8天合成地表溫度產品MOD11A2遙感影像,以UHIER指數為劃分標準,采用密度分割法對地表溫度進行等級分類,并運用相關分析、空間疊加分析和景觀格局指數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青島市城市熱島在日、季節及年際

    地球環境學報 2017年2期2017-05-10

  • 厲害了!自行車上的“移動氣象站”
    個效應——“城市熱島效應”,它是指在大城市里因大量的人工發熱、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熱體及綠地減少等因素,造成城市的“高溫化”。這個效應會導致大量污染物在熱島中心聚集,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研究“城市熱島效應”可以更好的為“城市規劃”出謀劃策:保護增大城市的綠地面積、水體面積,控制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等等。鑒別NO2:奇怪的身影了解完城市熱島效應后,我們就很容易理解那個奇怪的身影正在忙活啥了!怪人叫尼古拉斯-拉克維奇,是來自布法羅大學的一位牛人。他考慮到標準的天

    智慧少年 2017年2期2017-04-25

  • 基于LANDSAT地表溫度的上海城市熱島時空格局分析
    研究了上海的城市熱島效應的時空格局變化。結果表明,低溫區的面積從1997年到2002年的比例明顯下降,分布更分散;次低溫區面積增加,分布呈現出明顯的多中心格局;溫度等級高的地區主要是人口密集和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關鍵詞:上海;城市熱島;時空格局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受到廣泛關注的城市化是當今世界上重要的社會、經濟現象之一。城市熱島作為城市化產生的一個顯著后果,也逐漸成為城市研究的焦點。城市化,就是把自然景觀改變成人工景觀的過程,同時也改變了城市地表的物理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36期2017-02-21

  • 基于空間自相關的城市熱島時空格局變化
    空間自相關的城市熱島時空格局變化江振藍1, 潘 輝2*, 張寶玉1, 王婷芬1(1.閩江學院地理科學系,福建福州 350108;2.閩江學院科研處,福建福州 350108)[目的]明確空間自相關分析方法運用于揭示城市熱島時空變化規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利用Landsat熱紅外波段進行地表溫度反演,采用空間自相關局部指標G系數進行城市熱島范圍的界定,并進行1996—2016年福州城市熱島的時空格局研究。[結果]1996—2016年城市熱島范圍持續擴展,

    安徽農業科學 2016年30期2016-12-26

  • 濟南市城市熱島強度的變化特征
    0)?濟南市城市熱島強度的變化特征孫小麗1,2,王式功2,趙玉翠1,王 華1,劉新彥1(1.山東省濟陽縣氣象局,山東濟陽 251400;2.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甘肅蘭州 730000)利用2012—2014年濟南市64個區域自動氣象站的逐日逐時平均氣溫、逐日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資料,分析了濟南市城市熱島強度的日變化和空間分布特征。結果表明,濟南市城市熱島強度日變化表現為白天弱、夜間強的特點。不同季節濟南市城市熱島中心空間分布上差別不大,主要是位于泉城廣場等

    安徽農業科學 2016年33期2016-12-22

  • 基于MODIS地表溫度的京津冀地區城市熱島時空差異研究
    的京津冀地區城市熱島時空差異研究陳彬輝 馮瑤 袁建國 周一敏 趙昕奕?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 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871; ? 通信作者, E-mail: sh-zhao@urban.pku.edu.cn利用2000, 2005和2010年土地利用數據識別城市和郊區, 基于 2000—2010 年 1, 4, 7, 10 月 MODIS地溫產品探究京津冀地區城市熱島效應的時空差異, 討論城區土地利用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結果表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6期2016-12-13

  • 蘭州的城市熱島效應研究現狀
    07)蘭州的城市熱島效應研究現狀何正強(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甘肅 蘭州 730107)蘭州作為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其城市規模正快速發展,城市人口也逐步增加,由此導致的城市熱島效應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漸增強。對蘭州市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吸引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為了更好地研究蘭州的城市熱島效應,了解研究現狀和最新進展,綜述了近六十年來蘭州市城市熱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討論了現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展望了蘭州市城市熱島的研究前景

    甘肅科技 2016年9期2016-12-12

  • 城市建設強度與熱島的相關性
    市建設強度是城市熱島形成與演變的主要驅動因素,為了揭示兩者之間的量化關系,以重慶市開州區為例,在用地地塊、規則網格和建筑斑塊3個空間尺度上,使用ArcGIS提取地表溫度(LST)與建設強度指標,利用SPSS分析其相關性并構建多元回歸模型。結果表明:用地地塊尺度上,LST與綠化率、建筑密度和容積率之間均呈現顯著的負相關,與建筑底面積和總建筑面積之間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規則網格尺度序列上,LST與建設強度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系數隨網格面積的增大而增大,在840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 2016年5期2016-11-30

  • 熱紅外遙感在海綿城市熱島效應監測中的應用
    外遙感在海綿城市熱島效應監測中的應用王元波(常德市國土資源規劃測繪院,湖南常德41500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峻,其中熱島效應的增強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環境問題。采用熱紅外遙感技術進行城市熱島效應監測,不僅能夠有效的對地面熱狀況進行調查和了解,還能夠全面的對城市熱島形成的原因和分布特點進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從而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本文主要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闡述熱紅外遙感在海綿城市熱島

    低碳世界 2016年13期2016-08-12

  • 園林綠化對城市熱島效應的緩解作用解析
    司園林綠化對城市熱島效應的緩解作用解析□ 方洋江蘇潔達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隨著社會經濟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建設的速度逐漸提高,在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也使得城市熱島效應日益劇烈,對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部分城市也針對這一現象采取了針對性的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造城市園林工程,增加綠化面積,利用綠色植物的功能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本文從城市熱島效應著手,分析園林綠化的重要性,探究園林綠化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園林綠

    精品 2015年12期2015-04-16

  • 南京夏季城市熱島時空分布特征的觀測分析
    4)南京夏季城市熱島時空分布特征的觀測分析劉壽東,姜潤,王成剛,王詠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中心,江蘇南京210044)利用2010年南京夏季城市熱島三維觀測試驗資料,分析了南京夏季典型天氣條件下城市熱島的時空分布特征。結果表明,南京夏季高溫晴天日平均熱島強度達1℃以上,夜間熱島強度穩定且強于白天,熱島分布具有方向性特征并與城市土地利用現狀對應較好。白天,城市大氣混合層的發展速度和高度均大于郊區;夜間,由于城市大氣層結的不穩定及下墊面的粗糙特性,致使城

    大氣科學學報 2014年1期2014-09-18

  • 南京細顆粒物對城市熱島強度的影響
    京細顆粒物對城市熱島強度的影響吳昊1,王體健1,方歡1,馬亞平1,韓永秋1,黃澍2,姚宇昂2,史均清2(1.南京大學 大氣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2.南京外國語學校,江蘇 南京 210008)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南京城市熱島效應顯著,細顆粒物污染加劇,對大氣環境、氣候變化和人體健康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基于觀測資料,分析了南京市不同顆粒物濃度水平下城市熱島強度的變化特征;利用光學特性模型OPAC(optical properties of

    大氣科學學報 2014年4期2014-09-09

  • 福州核心區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
    福州核心區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陳志強1,何瑞婷1,白麗月1,2(1.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省農業區劃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采用定量遙感與GIS相結合的方法,利用福州市1988、2000年和2009年遙感影像,提取城市核心區,劃分城市熱島效應區,定量分析福州市熱島效應區強度變化和空間結構變化.研究結果表明:1988、2000年和2009年,福州市城市核心區與非城市核心區的溫度平均值差值分別為3.67、3.70℃和4.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6-07

  • 城市熱島緩解措施定量比較研究
    00089)城市熱島緩解措施定量比較研究孟春雷(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北京 100089)城市熱島是城市氣象及全球變化研究熱點。本文對城市熱島形成機理進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緩解城市熱島的三種措施,即:減少人為熱排放、增加反照率和城市綠化。本文采用城市陸面模式(Integrated urban land surface model,簡稱IUM)對不同措施下城市地表溫度進行模擬。敏感性分析表明,三種措施都能夠不同程度的緩解城市熱島尤其是白天城

    防災科技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4-19

  • 城市熱島和海風環流相互作用的數值模擬研究進展
    10044)城市熱島和海風環流相互作用的數值模擬研究進展苗峻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4)在沿海城市地區,城市熱島環流和海風環流往往同時存在;它們在空氣污染物的傳輸和擴散中均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強對流天氣亦有重要的觸發作用。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峻,突然性強對流天氣所造成的災害也越來越嚴重。因此,沿海城市地區城市熱島和海風環流相互作用的研究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本文回顧了近30 a來國內外關于城市熱

    大氣科學學報 2014年4期2014-03-30

  • 七臺河市城市熱島效應特征分析
    的差異,形成城市熱島效應。熱島效應在各大城市均有表現,已經廣泛引起學者們的關注。七臺河市作為黑龍江省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設不斷發展的同時,十分注重環境建設,2008年七臺河市在黑龍江省率先提出創建國家級山水園林城。七臺河市區的城市熱島效應特征研究,對城市建設規劃有重要的意義。2 資料選取與方法選取七臺河國家氣象觀測站(代表七臺河市區)和七臺河市相鄰的北興氣象觀測站1994-2010年的逐日平均氣溫、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和4個定時觀測時次的氣溫值,采用統計

    黑龍江氣象 2012年4期2012-10-17

  • 基于遙感技術的城市熱島效應研究綜述
    引言近年來,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和學者也都對城市熱島效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從城市熱島的產生原因、危害和防止等方面入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隨著遙感技術等現代科技的廣泛應用,在新技術的支持下,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 城市熱島效應概述2.1 城市熱島效應的概念城市熱島通常是指在氣溫上,城區氣溫高、郊區氣溫低的現象,在溫度空間分布上,城市猶如一個溫暖的島嶼。城市熱島是一種城市公害,尤其是在中低緯度地區的夏季,它使原來

    海峽科學 2011年9期2011-08-15

  • 基于Landsat TM/ETM+的西安市城市熱島效應時空演變
    10062)城市熱島效應是城市化的結果,是指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由于城市下墊面性質的改變、大氣污染以及人工廢熱的排放等導致熱量在城市空間范圍內聚集,使得城區氣溫明顯高于周圍郊區氣溫,在城市熱場分布圖上顯示出城區好像一個溫暖島嶼的現象[1],成為城市不同于其以外地域氣候最明顯的特征之一[2]。近年來,大規模城市化對于城市局部氣候的影響日益增強,因此對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已成為諸多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在研究內容上,目前利用Landsat T M/ET M+數據研

    水土保持通報 2011年5期2011-08-03

  • 不同天氣條件下沈陽城市熱島特征
    8),因此,城市熱島效應成為氣候研究關注的重點。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始于19世紀初,在方法上已經從最初的城郊氣溫對比法(Bejarán and Camilloni,2003;林學椿和于淑秋,2005;季崇萍等,2006)發展到利用便攜式溫度測定儀定點觀測(焦緒娟等,2007;倪黎等,2007)、通過遙感影像反演溫度(Aniello et al.,1995;Streutker,2002;江樟焰等,2006;楊英寶和江南,2009;楊沈斌等,2010;)以及利用

    大氣科學學報 2011年1期2011-01-16

  • 重慶城市熱島研究與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147)重慶城市熱島研究與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譙 奎1,唐曉萍1,何澤能2,顏麗桃1(1.重慶市沙坪壩區氣象局,重慶 沙坪 400030;2.重慶市氣象科學研究所,重慶 401147)分析重慶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對城市熱島的評估、研究需求,城市熱島研究現狀和面臨的一些問題,總結城市熱島的基本規律,設計面向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城市熱島研究方案。提出根據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評價標準研究得出權威的、準確的城市熱島現狀評價結果;通過高分辨率數值模式開展模擬實驗研究,

    中低緯山地氣象 2010年2期2010-09-07

  • 西安夏季和冬季城市熱島的多時間尺度變化特征
    形成所謂的“城市熱島效應”[1-2]。城市熱島效應總的來說弊遠遠大于利,開展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對于控制能耗、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等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多年來各國學者利用氣象觀測資料[3-5]、人工布點測量[6-7]、流動測量[8-9]及衛星遙感技術[10-11],對城市熱島的形成機制、時空分布特征、危害及緩解對策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盡管國內外學者對城市熱島效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也存在有不足之處,比如在研究城市熱島的周期性變化特征時,都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報 2010年1期2010-06-08

  • 彩色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現狀
    路。關鍵詞:城市熱島 彩色瀝青 施工工藝0 引言在夏天里,草坪溫度32℃、樹冠溫度30℃的時候,水泥地面的溫度可以達到57℃,瀝青路面的溫度更高達63℃,這些高溫物體形成巨大的熱源,烘烤著周圍的大氣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怎么能不熱呢?大量人工構筑物如鋪裝地面、各種建筑墻面等,改變了城市下墊面的熱屬性,這是城市熱島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以來,道路路面只有灰色的水泥路面和黑色的瀝青路面,黑色吸熱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彩色路面的誕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彩色路面技術在歐美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09年7期2009-09-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